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英雄-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不是这些优秀的弟子乃至战士们拥有这样突出的表现,可能我们在起事之前的那些争斗中就家破人亡了。”

    “也别这么说。虽然在战场观敌用兵方面海哥哥不是最突出的,但是如果没有你在诸多制度上的创新、所拥有的武艺和先知带来的威信、作战方法上敌人一时难以模仿的创造,又如何会有这么多的精兵呢?”

    张海其实也早就知道这一点,有些认真的说道:“恰恰因为行军布阵乃至战场指挥方面是我们的短处,所以我觉得才更应该加强这方面的锻炼。弥补短处给战斗力带来的效率提升其实要超过加强长处”

    对军中的不少事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柳香也早就知道了这下棋同排兵布阵有着根本性的区别,便怀疑道:“我总是觉得靠下棋来提高这方面的水平似乎有些不对,但是又说不上是哪里不对。”

    “这些棋太象形化了,当然无法反应战场上复杂的真实状况。而且真正在战场上的博奕往往不是这样双方都可以看到对方棋子的情况下的你来我往。”

    张海把最初级的兵棋概念大致介绍了柳香。

    同两个人直接面对面的下棋不同,兵棋当中最重要也最繁忙的角色是裁判员或者裁判所。只有裁判所掌握双方最全面的兵力布置、战场决策,并通过双方棋子的战斗力指数按照各种环境和事件的概率进行裁决。

    下棋的双方通过向裁判所下达军事指令、接受战场信息来间接的进行对抗。按照原来的预想,连自己这边儿所有部队的态势都只根据指挥位置显示一部分,裁判所只对双方提供旗号信息。当航空队的事情弟子们都有所了解后,才使的兵棋作业至少更像“棋”了一些而已。

    不过好在这时代的战场要比工业时代的近现代战争简化不少。至少大多数决战看起来更像是简单的一场大型战斗,而不像后世的战役行为那样因为兵力和独立战斗单元的增加,演变成十分复杂的战役领域对抗。

 第237章 兵棋概念(二)

    正因为此时的作战行动相比工业时代的战争甚至相比拿战时期的近代战争简单许多,训练用战场兵棋的基本格局也就大致可以确定下来,而不像工业时代那样针对不同的作战目的必须专门指定不同环境条件、兵力条件、大小条件的兵器。

    方圆八到十公里不超过此时代大城市核心市区原野,周边多山地,能见度良好或至少在五六公里的范围内…………至目前以来世上十有七八双方当中有一方人数超过五万的主力会战大多发生在这样的地方。这样的地方在世上虽然不多见,但是在很多能够为大规模兵团提供充足后勤的关键要地却很常见,哪怕在喜封口这样的地方也是如此。

    现代战争中制高点的意义比较重要,因为它决定了远程炮兵的通视距离甚至对重机枪也有很大意义,因此很多军事地图都尽可能的等高线化。

    而在这时代很少听过有哪些重要的攻防作战是围绕着山头来进行的。山地在这时代固然要比工业时代更为有利于防守,但脱离了军事目的就显得意义欠缺。

    就此,大规模会战的比例尺也大致确定下来:五千比一的战术地图,同后世的营团级步兵战术地图差不多的规格。每个独立的战斗单元由小则方圆百米,大则攻击交战距离三百米左右的独立战术单元构成。

    工业时代的独立战术单元是一两万人左右的步兵师或者小型军或军团,而在冷兵器时代至此时代,独立的步兵战术单元是三五千人左右旅规模的“军团”。从古罗马时代的军团到西班牙大方阵或者戚继光时代以来的明军满编营大致是这个规模。

    而对于未来两三年内队伍最主要的假想敌关外的后金,队伍上并没有什么靠谱的依据来研究其编制战术特点和战斗力。因此便按照料敌从宽的原则将对方的总实力提升至同己方差不多的水平。

    按照张海的看法:位于关外拥有战略选择权的后金在兵力的集结能力上要强于己方,如果对方全师而来,而己方能够集结三个旅的主力同其抗衡就是很不错的局面了。但大部分情况下可能各旅都要暂时的避敌主力另选地域重新集结在寻求与敌决战。

    假想敌后金军的基本战术单元没有被想定为七八千人的旗,这个级别的作战单位光算人数也超过明军的满编战兵营,这还不算按想定基本为骑兵。因此,一千五百人左右的固山才被确定为一个常规战术单元大小的作战单位。

    张家新军中类似的独立战术单元以一百六十人左右的标准步兵连为基础,但是三个步兵旅中的三十六个步兵连六千余核心战斗步兵不是新军全部的作战力量,两千人左右的炮兵及一千余人的近卫航空队总体上的杀伤火力在测试和计算中反而高于六千步兵的杀伤能力。加强了炮兵、航空单位及必要的战场后勤人员组成的三百人左右的连战斗群在构想中才与敌人一个固山的实力差不多。

    对于这一点,不仅仅是张海身边的小女孩们,就连不少弟子也没有多少异议。原因边在于据张海所说:那种仅仅战兵入门级别的七斗拉力就能达到相当大杀伤力的优秀复合弓正是以清弓为基础开发的。而即便没有大量的臼铳,新军的弓箭排什么实力,从战士到负责军事指挥的弟子们大多心中都有数。

    “我军相比东虏的优势并非像对明军那样是两个层面上的优势,仅仅是通过我们掌握的大量工匠技术资源和理念优势在防护装具方面相比东虏拥有很大优势,外加我们的选兵条件和管理理念相比对手拥有优势而已。这两方面的优势都不是绝对的。”张海的话在经理了舟山之战后已经不在有太多的人质疑。

    这样:在方圆五尺左右的的五千比一战术地图上,后金主力与张家新军主力就形成了战场控制能力相差不大的三十二个战术单元和三十六个战术单元,其中张海身边相比对手至少要多出一个独立的近卫营,前沿控制能力也就相差不大了。

    这样一算,双方的实力也就大致摆着显现出来:最迟至天启四年春夏,仅仅在东南一带的新军主力实力大致相当于三四十个满编且堪战的军团单位,大约十五万到二十万左右作战力量。后金真正的实力也应该大致如此,放在古时大多数时候,这都已经是一个颇有实力的强盛帝国了。可能也就是在艺复兴外加军事变革后的欧洲崛起后才相形逊色起来。

    闲暇的时候读过不少作战纪录的柳香,对于队伍里的一些军事常识已经大致有了初步了解。张海并不相信女人能够在指挥这种对于数学及量化概念有很高要求的近现代模式的新式军队面前会有如何好的表现,因此这一次同妻子的“兵棋游戏”反而让柳香负责这支全新军队的指挥,而自己则可以没有多少牵挂的来扮演敌人一方。

    “这些可以插在棋牌上的小纸牌是什么?攻击距离数字标号可以这么远?”柳香忽然绕有兴趣的问道。

    “这是通常情况下可以伴随机动部队作战也可以将它集中起来运用的炮排和航空班单位,可以集中起来攻击远距离的目标。”张海解释道。见柳香似有些紧张的样子,在其他棋类游戏上曾经连战连输的张海这一次自信的笑道:“其实指挥我们张家的这种新式部队没有那么困难。古代的大将之所以有天才和庸将之分,那是因为仅仅在管理部队方面就要花费巨大的经历。过去战场上的种种、计策、战术手段有很大比例是用于军心乃至官兵体能上的优劣对抗上的,所以将领指挥的作用不小。而在有着严格纪律和完善指挥体系的新式投射火力部队里,古时候那些战术手段和伎俩相当大的一部分已经没有多大用处了。”

    简单的介绍和了解之后,张海和妻子借助以李千兰为首的小女孩们负责的裁判所在两张相距比较远的桌子前各自排兵布阵准备着这场罕见而高度仿真的兵棋对决。

 第238章 假想强敌

    同指挥新军以步兵为主导的精锐不同。在指挥“后金”一方的军队时,因为没有在战场作战的真实负担和压力,失败也不会导致大局不可收拾,因此因为拥有充足的马匹和机动能力而天然处于进攻态势的张海选择了从各旗中抽选出三千人左右的核心精锐做为最后的攻击手段。这虽然导致各旗实力下降,但在拥有较强精锐做督阵的情况下伤亡承受力的提高带来的好处却在最大限度的抵消了这一点。

    在作战战术上张海则以后世****的一些战术原则为参考,依据实际稍做调整展开了进攻。以勉强能够足成一道人马墙的兵力密度将对手包围起来,大概两个旗十个固山左右的兵力就能做到这一点,这样就能够使包围圈中的敌人看不到自己的真正主力所在。即便依靠空中气球和望远镜的优势也只能依据人数的多寡而看到表面上的主攻方向。

    纸牌移动的命令通过做为传令兵的小女孩不断的向指挥所通报着作战的部署。在了解到大致的番号分布后,对这支自己颇为熟悉军队的进攻展开了。

    张海指挥“后金军队”进攻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队伍,连试探敌人弱的行为也没有进行:如果对手是精通传统作战指挥的名将,他们这种试探一定可以如自己一样完成对部队的了解,任何掩盖的手段意义不大。

    在张海的四个作战旅中,也如同旅以下的各级单位一样:为了便于指挥,通常是番号靠前的作战单位实力更强一些。各旅中以近卫第一旅实力最为强劲,刘洪涛的第二旅实力次之,李峰所率领的第三旅实力第三,张万勇的第四旅最末。当然因各基层部队也拥有完善的监视体系并由张海的各弟子担任基层指挥官,这种差距并不像后来近代革命年代的有些部队那样悬殊。

    在张海所指挥的“后金军队”中,还完全无需顾虑这当中的封建关系。正蓝旗、正红旗、正黄旗、镶黄旗足足四个旗二十个固山三万余兵力分成两路延绵两里之长的进攻纵队针对纸面上张万勇所率领的步兵第四旅第三营和第四营的队伍展开了延绵不绝的进攻。

    可张海还是大大的低估了柳香这些日子以来对军务的熟悉程度。尤其是在自己南下的这些日子里,从张海身边的小女孩儿那里航空队和炮击测试的很多报告张海也并不像柳香隐瞒。

    哪怕最为薄弱的第四旅环节上,针对两个步兵营负责的一里有余的战线上,四个旗的后金军也付出了大概两千人伤亡损失、三个固山彻底退出战斗代价才耗光了第三四营所携带并能随时展开攻击的大部分弹药勉强,达成了对那看起来十分单薄圆阵的突破。不过按照想定后金军的伤亡承受力明显高于明军,不到一成的伤亡甚至不能遏止住对手的连续冲击。

    而在这时,竟然有三个加强炮兵营七十二门九斤弹青铜炮和构想中至今天夏季才能完全成军的三个近卫航空大队四十八架牵引式热气球空中火箭装置轮番而有序的向从最薄弱的外围部队达成突破的后金军展开接连不断的开火。

    裁判所的推演结果是:在三旅组成的圆阵半径六百米的距离上:对于密集进攻的骑步兵并让炮兵以最大限度展开射击,七十二门炮的每轮射击可以杀伤二百人左右,一分钟内的急速射可以杀伤八百人。如果说这样的火力还完全不足以应付四个旗的敌主力展开对于某一地段的密集进攻的话。四十八部趁机赶到的空中热气球火箭发射的五万多枚强箭则彻底的击溃了敌人在这一地段发起的疯狂进攻。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有近一个旗的敌兵还是趁机突入了圆阵之中,给予了炮兵部队不小的杀伤,迫使近卫营不得不以连为单位投入四处救火的战斗中。

    “幸亏我集中起了足够的兵力可以玩一点两面。”张海不由的叹道,即便把从各旗中抽调的折合两个固山的精锐兵力隐藏在襄蓝旗和襄红旗之后。在第四旅方向的战斗还没有完全收尾的时候,从负责大阵四周百五十步外负责牵制干扰的骑兵幕墙中突然杀出,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展开了对刘洪涛第二旅第三营所负责的三四百米左右正面上猛烈的攻击。

    第二旅是战斗力在整个张家新军核心主力平均水平线之上的部队,刘洪涛的临场指挥能力不下于有着深厚基础化功底的张海本人,为了协同襄白旗部分部队在第三旅上打开缺口整个襄蓝旗和襄红旗都几乎丧失了继续进攻的能力。但集中起来的两个完全由精锐组成的固山则达成了对刘洪涛所在的第二旅的突破,向大阵中央的近卫步兵营及残余的炮兵部队展开了冲击。

    “这不对啊?”柳香接到裁判所送来的战报后来到张海所在的桌子前抱着请教的态度有些疑问的说道:“第二旅按牌上的数字应该至少同两个旗的后金军大致相当,后期是在配属了相营的炮连和航空排之后。就算面队两个半旗后金军的进攻,队伍防守和进攻中的伤亡承受力之比也不同,怎么就达成突破了呢?”

    “你难道没有感觉到之前敌人的进攻第四旅的时候,作战表现有点儿差?那是因为我集中了全军半数的精锐组成了两个核心固山的缘故,仅仅是这两个固山兵力的核心精锐,战斗力就应该不逊色于我们一般步兵部队的官兵了。在技术兵种火力支持面前或许稍弱,但之前你在抵挡正蓝、正红、乃至两黄旗的战斗中已经消耗掉了航空箭弹和加农炮弹药,那么后金精锐在这个方向上达成突破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张海解释道。

    五尺棋盘上的战斗结束了,后金以至少六个旗的力量遭到重挫,伤亡损失接近两万人为代价赢得了惨胜,甚至就连追击溃兵的力量也难以有效凑出。不过不论在柳香还是张海看来,以新军的标准来判断,这显然是一个彻底的败仗:后金军以骑兵优势带来的绝对主动权为基础,不惜代价的集中超过六个旗的力量在两个方向上展开虚虚实实的进攻,终于压倒了近现代模式由技术兵器为巨大火力支撑的圆阵。

    “这也仗着是典型的圆阵而已,如果是更为积极的横队,队伍遭受的风险会更大。”张海试探着说道。

    柳香并没有像张海所想象的那样表现有些不服说些赌气的话,反而似乎有了一些忧虑的神色:“相比以前的敌人,东虏的实力真的如此之强么?”

    “只是或许有这样强,队伍里的兵推一向都是料敌从宽的,至少在我看来:敌人的组织方式归根结底不可能像我们一样几乎是系出同门,数万人的大军也不可能如此使臂如指。不过香儿不需要担心现在还在青州的父母还有张万勇他们。第四旅的考评表现虽然偏弱,但是在这个一个秋天尽可能的完善了城池的防备之后没有那么容易轻易面临危机的。”张海安慰道。

    “我不是担心父母他们,而是担心你。”柳香在摸着张海的脖子的时候忽然间感觉到有些不对:“这些脖子上的伤痕是怎么回事儿?是谁这样歹毒?”

    张海担心柳香因为青州城里那件事怀疑和迁怒那些孩子们,不得不把冬季南下的时候在枫树岭遇到的事情告诉了她。

    “海儿不是说好了以后不要在亲临前线了么?”柳香有些心疼的说道。

    张海沉默了许久才说道:“今天的推演你也看到了,这种事情即便是我不打算冲锋陷阵而是带领着上千人的护卫部队在近万人的大阵中坐镇指挥也并不能百分之百的避免。即便今后海内的仗打完了,甚至边疆也安定了,这种事情仍然是不能百分之百杜绝的。我们潜在的敌人不仅仅在外部,今后也有可能在内部。天帝赐予了我这样的天赋,那很可能就是必然要在这方要经受风险和考验。现在你也不必如此忧心牵挂,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不要留下风险和遗憾才是现在最重要的。”

    元宵节前张海与柳香进行的这场兵推的过程被裁判所的小女孩们完全记录下来,当然也反应了很多问题。

    在进行研讨的时候很显而易见的一些看法和建议就被提了出来:“为了追求最大限度的安全,我们的用兵原则是不是有些僵化了?”我们的炮兵和航空队既然摆在阵中都可以发挥这么大的作用,那么集中起来的运用的作用将是非同小可的。很容易抢先打破敌人的整体部署。

    “临场指挥,为师与你们都不是在无数的实战中千挑万选才被赋予重任的精英或者什么名将。我不赞成同指挥水平极有可能比我们高的敌将进行这种比拼见识和悟性的**。特别是热气球的原理并不复杂,极容易被对手所模仿的情况下。就算他们没有我们水准的物力、技术、财力,还有训练准备所需要的时间。至少在指挥方面的唯一不对称优势就会被打破。”

    很显然:张海在发现问题后最终发展力量的方法,还是加强整个队伍的火力支撑体系。以作战模式的根本性变革,来应对那些假想中用兵行云流水的强将。

 第239章 重型炮团

    “我想我们在炮兵方面还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在探讨与北方作战实力很可能比较强的敌人作战的时候,李峰还是在军事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起事的时候以来,我们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以小部队流动作战为主。这种流动作战给了不少官兵深刻的印象,因为它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然而如果我们的主要对手不在是那些乡间的牛鬼蛇神乃至国内的小股敌人,而是和数量庞大质量也不算太低的对手进行主力会战。特别是关外的那些敌人,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拘泥于按照不用马匹也可以用人抬着翻山越岭的苛刻机动性要求来规划我们的炮兵了。按照有效射程范围,可以把原有的那些不过四百斤左右的身管、全炮行军重量也不超过八百斤的炮车直接配属到各步兵营做为营炮连使用。最多集中到旅炮营。而在各个步兵旅之外可以新建独立的重炮兵部队。”李峰做为张海三十多名核心弟子当中消化了张海很多现代知识和理念头脑也比较活络的人其实早就发现了问题的所在。

    张海对此其实也早就有了想法,特别是这几个月来会聚了数以万计的南京各工匠坊外加水力设备后的生产进度远远超过预期,不少工匠也逐步适应并熟悉了精细化的管理原则的情况下。

    “我们的独立重炮部队,设定在多达的规格比较合适?如果只有沿世上大多数道路或平地的行军要求,没有翻山越岭的要求。”张海其实在心中早就有了一个大致的底案,但还是向弟子们询问道。

    “要满足不少并不算太好的道路和一些并不十分平坦的平地乃至田地上行军,我们现在能够选出的良马按照每匹三百斤左右的挽载能力比较合适。一个炮手则按照一百七十斤的挽载能力计算比较合适。在这样的挽载能力下,如果以四匹马和八个炮手协同挽载,那么全炮的质量至少可以相比现在提高为原来的四倍,而且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仍然可以维持原有一百五十人六门炮的炮兵连建制大致不变,十六个炮兵连仍然可以维持两千几百人左右的编制规模。”有所准备的李峰大致算到。

    张海也大致估摸出了这炮的规格:大概为后世12磅拿破伦炮的两倍重量左右,同当代“红夷大炮”的重量相当。估计大约全炮重得有至少一千六百公斤左右的规格,如果算上为了稳定火炮的其他措施那么甚至有可能更重。但这数万贯的铜钱对于今天队伍所能掌握的财力来说已经并不算是个问题了。

    在性能上:按照后坐力等比计,至少可以把18磅炮的炮弹以比1857型拿破伦炮高50%左右的初速发射出去,整体威力比达到12磅拿破伦炮的3或更多倍,有效射程提高百分之五十。这种火炮如果放在近代火器战时代显得效费比较低,但却最适合在如今环境下的冷兵器战场上对付那些打算集中起优势的兵力于某一个方向上进行突击的敌人。在如今从荷兰人那里缴获到少量的望远镜并最大限度的想办法进口和推广的情况下,炮兵对人员队列几分之一命中率的精确作战范围都将达到九百米或者一公里左右。这样如果在近距离有效的对敌人展开侧射,一炮杀伤五六十名重装步兵都不是不可能。即便在两里的距离上也可以侧射杀伤二十名以上的敌人。如果对手采用密集纵队在某一个方向上展开突击,可以说是正中下怀。

    以火炮对敌骑兵目标的大致作战方案来估算:在八百米或一公里左右的距离上可以首先对集结起来或者达成突破的骑兵集群展开第一轮攻击。按照五分之一左右的命中率七分之一左右的杀伤效率计算,就算骑兵集群的密度较步兵弱一些九十六门炮也可以杀伤二三百人左右。配合上基础单位内的轻型九斤弹火炮则可以在远距离的射击中每轮攻击杀伤三四百敌骑。六百米左右的距离上再展开一次射击则至少可以杀伤八百骑。最重要的当然还是三百米距离上一轮霰弹和抵近距离上的一轮致命攻击。按照这些日子以来对于火器有目的的实战和测试分析:十四斤弹青铜炮在强装药的情况下极有可能把一百枚一百几十克重的铁质重弹以很高的初速度发射到三百米远的距离。这些弹丸中的大部分当然会因为扩散或者重复杀伤浪费掉,但即便按照轰掉六到十米范围内两层敌人来计,那至少也将杀伤十几名对手。甚至按照曲射的原则也是如此。而近距离的一轮射击,考虑到被压制和重复杀伤的效率则有可能杀伤三十几名敌人。这样算下来,一个重炮团则有可能依靠自身的力量在面对敌骑兵目标的时候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就杀伤四五千人左右的敌骑。

    在张海谈了谈自己所认为的大致的效能评估,有的弟子甚至提出了包铁金弹的概念。

    “哪怕每炮只配备一发十几斤黄金的包铁金弹,那差不多也是一千几百两接近三千贯的成本。同我们的一门重炮成本都大致差不多了。而在杀伤效能上,金弹在近距离对空气阻力所做的改进毕竟是有限的。”张海思索了很久,最终还是暂时放弃了在火炮上采用包铁金弹的选择,仅仅是特制的包铁铅弹或包铜铅弹很可能就要花费不小的成本,日后如果能高出小型线膛轻武器,或许这种东西才能对弹道性能有比较突出的改进。

    重型炮团建设的方案大致确定下来,在拥有了水力机械的情况下,又是对铜身管进行加工免除了铁炮身管的很多麻烦,甚至可以采用在整体铸铜上直接开钻炮膛的方法进行制造以最大限度的提高精度与效能。

    不少弟子都听说过敌人那里最近也有不少这种规格的“红夷大炮”,但并没有多少人怀疑这两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从铜质身管、精度管理、人员意志和寿命运用理念和炮车身架等诸多方面的差距至少可以带来四倍以上的威力差距和两倍左右的射速区别。如果考虑到双方的队形及作战方式不同,实战效果上的差别可能就更大。

 第240章 新型力量

    按照重炮团的思路,张海也曾经设想过对空中火箭部队进行近一步的改进。比如将至少热气球的规格至少增加为原来的四倍,使之成为载重六百公斤左右的大型作战平台。火箭携载能力提高为原来的五倍。至于成本上的提高,这并不算是个太大的问题。甚至因为两倍表面积能够容纳的热气及载重不止原来的两倍,单位火力的成本还会近一步下降。

    但是经过玄武湖上的一些初步测试,最终还是没有选择这个方案:首先是就算采用新制出不久的喷火装置进行加热充气,这种巨型热气球从行军状态到完全升空并达到预定高度所花费的时间太长了。

    在张海看来:八分钟左右的战斗转换时间是他能够允许的上限。也就是骑兵从三四公里左右的通视警戒全速抵达的时间。毕竟队伍的规模毕竟不大,不少时候还要以旅甚至营为单位独立执行战斗任务。如果为了战斗转换需要花费十分种以上的充气时间那么总会有不可接受的风险,或者使整个队伍的作战能力十分不稳定。更重要的原因是:为了保持牵引热气球能够在战场上有效的机动,气球的升力越大对牵引平台不稳定的拉拽力就更大。

    最终选择的热气球改进方案仅仅比历史上18世纪80年代的早期热气球高百分之五十左右的规格。也就是说才用了种种手段尽可能的节约炉具与燃料重量的情况下将热气球的有效载重提高到二百公斤左右。武器弹药的有效载重提高到了一百七十公斤左右,可以一次性携带一千七百支七十克左右的火药箭。

    在经过多次论证之后,作战原则改进的空间并不是很大:最佳的作战高度依然是二百米左右的高度,三四百米左右的作战斜距。如果超过这个范围,固然可以利用势能进一步增加弹药威力或者携带重量更轻数量更多的弹丸,但这无疑会给弹药的杀伤效率带来巨大影响。毕竟高度越高,敌群投影面积所占总面积的比例就越小。

    为了最大限度的确保这些热气球空中作业人员的可靠性,依然是以张海原有在青州那些小女孩为基础挑选了其中一半左右的成员做为战斗人员。

    这些孩子虽然大多因为坎坷的经历心理素质比寻常的孩子强初不少,可第一次在热气球上独自飞上百米左右高空的时候还是有不少孩子吓的哭了起来,或是无法完成最简单的指令。直到淘汰了一半左右的人员,适应性的滞空训练连续进行了一周左右的时间才初步解决了人们的恐高心理。

    热气球的确不愧是所有飞行器中安全率最高的,尤其是在基本以地面牵引的方式将热气球的高度控制在不超过百丈左右的高度,也不放单飞的情况下。张海大致算了算,航空队从训练到海上作战至旧历正月下旬已经累计升空五六百次超过两千小时以上,仅仅在宁波附近的海面上出现过一次危险导致刘冬儿差点丧命。

    而飞机达到这个级别的可靠性,大概是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内燃机的发展完全走向成熟的朝鲜战争时期才使作战飞机出动作战损失率由二战时期的接近百分之一降低到千分之一点儿几。

    这时也才明白了为什么第一起热气球事故直到热气球发明两年之后有人企图独自横渡英吉利海峡时才发生。

    截止天启四年旧历二月初,三四个月来动员了万余名织造、矿工、纸匠等各方面工匠的情况下六十四架改良后的热气球终于完成全部的测试任务,装备到了包括六十多个小女孩在内大约一千二百名成员左右的航空联队中。

    为了防止下雨天空中热气球难以起飞执行作战任务的情况下队伍仍然保持相当的技术兵种火力,每个热气球配属的地勤分队所配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