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英雄-第2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沐天波的话让不少人莫名其妙:峨山四周足够几百里的路,可供大军出山的路不下十几条,敌军就算在这些地方都部署重兵又怎么拦截的住?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倒没有几个人质疑沐天波的打算。宁州土司禄永命,并不在意的说道:“这样也好,如果北撤的大军真同新军的小鼓力量遭遇,倒是可以让不少的部众认清敌人的强大,还有很大突围的希望。“
就这样,云集在峨山一带本来打算要与新朝大军彻底决战的土司联军各部在前所未有的压力面前不得不选择北撤了。
张海还是有些低估了峨山一带地理与民情的复杂,因为有着当地人的通风报信。最终只有大概累计几千人左右的各部探路队伍被围堵在北面的新军主力部队在接战中剿灭武定土司吾必奎,景东土司刁勋、嶍峨土司王扬祖、蒙自土司沙定洲等部还是先后率领四万余人的大军从多个方向上撤出了峨山一带。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势力都决定按照沐天波的指挥棒转,还是有不少队伍突围后选择返回各寨。一些不觉得新朝大军有多强大的部众则被自然而然的留下来在这重重群山之中担任断后和吸引敌军的任务。
第1004章 临敌之道
从北面传来了有敌军突围警训的时候,张海就立即下达了各旅以营为单位对峨山不少地方展开进剿的命令。。pbx。m
不过除了与南路主力相对峙的一些地方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抵抗之外,似乎没有成规模的的抵抗。
大约有十几个山头上的累计数千残敌企图凭借着峨山一带高入云端的天险顽抗,不过这些留守的敌兵并没有象样的攻势。往往一部中型热气球累计发射的两三千支火箭之下伤亡百余人后就认识到了新军真如那传闻中一样是一支神军云集的队伍。
在没有多少留守的敌军进行抵抗的情况下,整个大军在两昼夜左右的时间之内就完成了对整个峨山一带的扫荡,而原本有消息聚集在这一带的数万敌军已经人去楼空,恰恰也就在这个时候,刘洪涛才率领第二旅主力赶了过来。
张海的心情少有的有些忧郁。自从这次亲征以来,为了锻炼自己临机决断的能力,张海在指挥上大不同于以往的风格。不论在策略还是临阵战术指挥上都有自己全权负责,以锻炼自己的临阵指挥能力。
可是指到如今才发现:就算这些年来自己率领队伍打了无数的仗,甚至还是无数的胜仗,但自己离着旧意义上名将的标准还差了很多。
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不仅仅是自己,也包括自己的不少弟子,在这些年来的征战中过于依赖队伍正面战力的强横了。。pbx。m
不论遇到多么危险的情况,只要自身的核心主力队伍不是少到斥侯与警戒力量都无法有效轮换的地步,面临败仗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这让包括张海自己在内的不少人都很少像旧时合格或优秀的将军们那样去研究情报,临敌,观阵这些事情。最多只是在火力结构和开火顺序上用用心。打仗成了一件如拉练演习一般的事情,不少队伍里都有“过去是行军打仗,我们是行军打靶”的顺口溜。
刘洪涛不是一个特别精于人情世故的人,不过也算是对于张海比较熟悉的核心弟子之一了,见到张海为敌众北逃的事情似乎有些沉闷,就劝道:“双方的实力对比在此,残敌不论是躲到哪里,我们都可以在年底以前完成对这一带敌众的围剿的。。。”
“话是如此,但这次出征以来我还是感觉自己在临敌应变上有不少缺陷。或许正是你说的这种心态才造成了战机的延误。我不知道这些年来一直负责兵事的你在这方面可有什么领悟了没有。”张海说这话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太多,也习惯了同个别核心弟子相谈的时候无所猜忌的氛围。不过这次出征也让张海看出了刘洪涛的水平。如果是让张海自己带着第二旅的主力外加一个营的新军和一个旅的治安军,虽然也可以凭借实力上的扫荡滇西,不过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以保证一比百的损失比恐怕还是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第二旅那一路并没有自己所率领的暂编第一师这么多的神射手与神箭手,也没有这么多的中型航空热气球。“
刘洪涛只是思索片刻后就回答道:“就我在这几年以来翻阅不少战例报告和总结的体会。还有有关一些前被俘高级敌将的审讯笔录的体会,我觉得一名尚算优秀的将领最重要的品格是果断。在战场上人们得到的信息往往是不全面的,优柔寡断之下会让人更有求稳的思路,被敌方轻易的研究出习性从而可能导致更大的被动。而果断同莽撞的不同之处在于:是否考虑了最坏的情况,是否拥有换位思考的能力。战场迷雾之下,没有谁能保证自己是准确的,但是只要能够回避最怀的情况并在作战决心的时候果断的判断果断的执行,就会把犯错误的概率降低到最低。如果己方拥有明显优势,那就会最大限度的避免失败。“
“那你认为北逃的敌众对我们最不利的选择是什么?“张海问道。这个问题在出口之后不久,其实张海也想到了一些大致的可能,只是还不确定。
“如果敌军不了解我们,那当然最好,我们不愁找不到战机。如果敌军很了解我们,在我看来唯一的可能就是失踪的沐家透露了我们不少叛逃人士带过去的消息。如果我是敌众,如果相信那些话,最好的选择就是让大部分人投降。哪怕家破妻离子散也不惜,少数能够不被打散的精干隐匿在这西南的重山中,准备好埋藏财务和兵器的地点隐居起来,等待着我们内部出问题的机会。不过我看就算少数上层了解到了有关我们的一些消息,他们也很难让各部真正的赞同我们的实力。从过去的交战经验来看:这西南不少地方的敌众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的。说什么也不会相信我军这次每一支队伍的战斗力都至少几十倍于敌,如果他们能够认识到这一情况:事实上很有可能。那么好的选择是寻求与我军进行一场危险不太大的作战。”
张海在心中有所疑问:敌人如果认识到自己军队的强大,野战之下怎可能危险不大?难道自己率领的大军还有配合敌人的义务?可这样一想,答案也就忽之欲出了:最好的选择当然是攻城。而且进攻的不能是“此临安非彼临安”的峨山附近某府城,那里大军很快就能赶到不说,也已经有足够强的兵力防备,而北面力量看起来倒是昆明府比较薄弱。只有一个在奏报中并不十分突出的公安军步兵旅,只是战前为了加强西南省城的守备能力才加强了第二十一旅三营为骨干力量。有一个骨干营为守备力量,哪怕是新军主力部队中不算特别突出的,在防御中就是应对数万甚至十万敌军主力的会攻那也不是问题了。峨山北逃的敌军绝对没有可能拿下,但是如果仅仅做为让手各部认清现实来说,那却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想到这里,张海再也没有犹豫,迅速下令如今已经接近齐装满员的暂编第一师两万余人的主力迅速展开北上,向省城开进,包抄这很可能是敌众最后一股能够大规模集结起来的机动力量。
第1005章 昆明守战
北逃的各路土司联军可没有新军主力部队那样的指挥协同能力,不过沐天波所率领的“后勇军”大概两千余名官兵以及沙定洲所部残余精干约三千余人这一路做为联军骨干主力的人马,还是略早一步抵达距离峨山并不算太远的昆明府附近。
自从元灭大理之后,云南一带的行政中心从大理迁移到了当时不过还是县级城镇的昆明县。经过元明两代的发展再加上新朝初年海路开拓,做为全省政治经济中心的昆明府也已经真正有了些“府”的规模,拥有近十里的新城墙和累计三四万人左右的人口。比起东部省份的那些省城大府来,这种规模的城市做为省城似乎明显偏小,不过这也给城防压力减轻了不少。
昆明府过去的公安军约四千人左右的步兵旅在经过变相的裁减之后不过两千人左右的规模,其余大概一半左右的人虽不敢吃空饷,为了应付检查还要每季度抽出一定时间来训练队列,不过也如同两宋时期的厢军那样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工程兵”,忙碌的主要事情是城里大户人家的力役泥瓦工,由于有丰厚的军饷,就算七扣八扣也不需要额外的工资收入了,这使得昆明府的军政负责人汪涵等人在这几年的时间内可是赚了不小的一笔。
不过他没有想到的是:中央竟然在发动对海外的远征之后不久就这么快的集大兵针对西南展开了大规模行动,竟然还抽调一个主力营协防昆明。。pbx。m他不由的庆幸自己在几场风暴的震慑之下不敢做事太绝捞的太过。在第二十一旅三营营长刘康来检查的时候那些有过队列基础的凑数兵们还能以队列应付过去。
刘康当然也看的出这昆明之地的公安军怕是平日里在训练与战备上不怎么用心,不过看在相比其他的不少地方汪涵等人做的还不算太过的情况下,再加上顾虑到临阵换将和自身权限问题倒也没有对这些事情怎样追究。
只是告诉刘康:按主力部队了解到的消息:送向新朝中央皇城西院里的秘报无处不在,绝大多数地方的事情根本在现在已经根本无从隐瞒。要想戴罪立功至少免除极刑之结局,那么最好的洗钱办法就是以积累下来的财富最大限度的动员城内的人力并厚赏奋勇作战的公安军官兵,
在高额奖励还有主力营压阵之后远超平时的管理能力与处罚威慑之下,在短短的数天时间内整个昆明府城防摸样就已经大变了,不仅大部分城头加固了木排被覆顶盖等防御措施,所有的铳火器也都经过了一轮还算标准的测试,淘汰了其中因为严重的保养问题已经有极大使用风险的大概三分之一左右的火器。另外三分之一的铳火器勉强可以做守城战具。
整顿军务的过程中,刘康也不由的庆幸自己赶路及时,否则如果大军前来之前那云南的土司们就一起闹起来,还真说不准有那些着防备有严重问题的昆明府。
沐天波所率领的“后勇军”为了最快速度的赶路,没有新军主力部队常见的昼伏夜出的习惯。因此当距离昆明府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城外风声鹤唳的民众就宣告了敌人大军的到来,更不用说第二十一旅三营派出去警戒的人了。
不过对于那些前来的敌兵,不仅仅是刘康,就是汪涵等人也并不怎样在意。新军不论是主力部队还是公安军,其实比较畏惧和上心的对手是人数远远超过自己兵力的人海式敌兵大军。如果要说一对一的作战,就算是内地那些在战备建设上十分不怎么样的县营,训练和士气差一点儿,也完全可以凭借装备上相比传统古代军队的“精良”大致抗衡,更不要说是守城了。
总共不过数千人左右的敌兵,就是没有刘康所率领的二十一旅三营,汪涵也完全不把握守住城池。
为了给那些看起来似乎十分猖狂似乎想要在距离城头不过两里左右距离上扎营的来敌几个下马威,王涵集中了的昆明府公安军步兵旅第一营还有炮兵第一连所属的十二门三斤弹轻炮向远处而来的敌兵展开了轰击。
通常来说:新军炮兵如果是使用的三斤弹轻炮,就算是野战压制射击也根本不会向一里以外的目标开火。只有很少的情况下会射击一里半左右的目标。守城的时候因为射击时间充足而且弹药也不像野战携行的那样少,把开火的距离放在两里左右也并无不可。
装备公安军的轻炮性能上要比主力部队的轻炮差不少,在两里左右的距离上,几乎要把炮口瞄准目标上方大概百米左右的位置点上并进行多次观测休整才能把炮弹打到距离敌阵前后误差不超过百米左右的距离上。
十二门轻炮在大概不到半个时辰约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里打出了一千二百余发三斤弹炮弹,按照通过演习测试的估算来说,这个规模的炮击就算是在这么远的距离上也会至少杀伤三四百名敌人,给对方造成严重的混乱使其无法扎营,可是王涵通过望远镜的观测却发现在这样长时间的炮击之下敌阵的大营却似乎没有什么影响。
原因在仔细观察之后也并不困难的发现来:从南面而来的这些敌人竟然敢摆出如同新军主力部队一般的松散阵型,这几乎让炮击的效率降低为预想中的十分之一。
“这么给面子?不用炮击了,那我们就出城去会会这支这么点儿人就敢到昆明府前挑衅的来敌吧!”刘康对汪涵说道。
刘康率领两个连群以及营部的部分人总计五百人左右的队伍出战,以一击十一般人看起来是冒进。不过刘康虽然没有过统帅这支队伍征战的经历,战史研究资料却是读过的。对付这世上绝大部分军队,只要不是绝地,这种公开对垒就是差一点儿的新军主力部队也是稳赢。就算有变故撤退和突围到城墙掩护范围内也完全不是问题。
第1006章 沐家新军
见到出城营战的敌兵似乎并不算太多,沐天波不由的松了一口气。。pbx。并没有下令让队伍撤出太远的距离,只是让队伍准备依托构筑好的工事迎敌作战。很多曾经以十倍甚至更多兵力抗衡新军的队伍都瓦解或崩溃了,对于自己手下的这支“后勇军“,能不能挡住那些身穿特制铠甲的数百新军主力部队的进攻,沐天波的心中并没有底。
沐天波手下的两千人左右的核心主力之所以叫做“后勇军”而不是更加文雅一些名词,就是让每个官兵都能够“知耻而后勇“,在全面学习早期新军主力部队的军事结构和作战方式的情况下,能够在防御中抗衡同等兵力的略差一些的新军主力部队。
从新朝那里叛逃而来的个别人在对沐家的条件有所了解之后却没有多大的信心,只能根据沐家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战略战术。相比张海等人起事的时候,沐家并没有长达数年之久积累下来的测试经验与抛射火器经验,一些有关炮射火器测距观瞄方面的人才也并不多。更不要说弓箭方面的基础,因此:要想模拟张海等人早期起事时的那种臼铳和弓箭构成的曲射火器为主力的队伍并不符合沐家所面临的实际情况。而且不论是臼铳也好,清弓也好,对于拥有全身甲防护的新朝主力远不可能取得像对一般部队那样的杀伤效果。而要向近年来的新军主力部队效仿,大量仿造那种和精度要求似乎极难的燧发排,更是力不能及。。pbx。m
在这样的情况下,类似传统西方并采取一些新思路的轻鸟铳就成为“后勇军“的主要火器思路。在标准质量上经过倾其所能的管理的情况下,勉强达到了西洋火铳或戚继光时代火铳的标准,并在装药和使用寿命上进一步开发潜力。使得1毫米口径的可以发射估算口动能达到两千八百焦尔上下的七钱五分左右的重型弹丸。这样威力的弹在有效射程左右的边界上仍然可以威胁精良的全身甲。整个的质量也被削弱到了三千克左右。
当然,此时代的熟铁为核心的夕阳工艺也远不支持这样的性能,如此规格的在进行十到二十次左右射击之后就会出现游隙变大的现象,少则四五十发,多则百余发就会有极大的炸膛危险。不过按照新军火器最大开发寿命以满足性能的需求,这样的寿命也足够了。因为每个士兵按照标准至少携带十二件事先填装好的火器,以在接战的时候充分的发挥效能。
从地方上叛逃而来的人还教授了沐天波手下的核心队伍有关抛石雷和爆破攻击的一些简单技巧,还有军队日常管理的一些认识和原则。
经过大概三年左右的积累,沐天波手下的两千主力士兵共配备有待发重火铳两万四千件以及十几万发弹药。利用抛石雷原理进行广泛测试后的碗口炮四个连队四十八门,并装备有不少的爆破工兵队伍。
士兵的防护装具也没有过于寒酸,模拟新军起事早期的板条甲也配备了不少。
不过在这样的情况下,包括给养在内整个军队的负重多到了单兵根本无法适应的程度,好在在云南之地还是有滇马这一交通运输工具。在拥有还算充足的资金的情况下整个两千人的队伍配备了一千左右的马匹和马夫,实现了还算水准不低,甚至高于新军绝大部分队伍的“骡马化“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那张贼根本没有把我们放在眼里,才不过数百人就打算像我们多达数千人的队伍挑衅!我们要沉着迎战,一定要在所有的待发弹完全放完之前压住来敌的进攻,不要随意的提前开火,否则后果可是不堪设想的!但是,当开火的命令下达之后,也一定不能犹豫。明白了没有!”沐天波对众人训话道。这些道理都是平日里重复了多次的了,可是为了避免第一次大规模临阵的时候出问题,沐天波还是亲自向手下的官兵们叮嘱道。
沐天波手下的官兵虽然看起来有些紧张,但其实也有不少的人对这一仗颇有信心。一些曾经在旧军队里的家丁深知这支看似规模不大的队伍是以多么严苛的标准训练出来的,又费了多么大的本钱。
刘康带领出战的五百人因为人数并不多,所以几乎每个人也都携带了马匹。新军主力部队都经过马术训练,虽然算不上娴熟但也算是能够驾御。
队伍在距离敌阵大概一里左右的时候,负责看守马匹的大约百余人左右停下来。两个步兵连分散开来展开一里有余的战线向敌军发起了冲锋。虽然身披铠甲,但官兵们却随时可以坐姿或卧姿展开射击。
同时代的欧洲,火器部队已经开始超过近战队伍成为军队的主力,但肉搏近战兵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甚至到了拿战时代的条件下白刃刺刀往往也能占有一成左右的实际杀伤比例,是火力的重要补充。然而对于新军主力部队的作战思路上来说,虽然也装备有套管钢矛,但是队列白刃战已经根本不做为战术考虑了。刘康也并不相信这几千名敌兵能够承受的住两个主力连队四百左右新军主力部队的攻击。
城外前来攻城的敌兵在第二十一旅三营出战部队接近到一百二十步左右距离上的时候还是没有动静,这让刘康感觉到了一丝不安:这不像是寻常敌人的反应,寻常以火器为主倡导防守的队伍,往往在这个距离上就该有一些按耐不住的人先开火才是。
“展开几轮试探性的火力看看!”刘康下对身边的几名军官下令到,营部排的三十余名官兵首先在这个距离上展开了对敌阵的开火。
一阵猛烈的铳声之,依托工事防守的敌兵还是有两个人中弹伤亡了。第一次参加大规模作战的“后勇军”不少士兵终于按耐不住展开了习惯性的还击,不过也仅仅是一阵而已,很快就在军官们的严令之下停止了开始躁动的火力。
第1007章 沐家新军(二)
在新军主力部队精确火力的引诱之下,这只似乎没有装备多少冷兵器的敌军竟然能够不躁动起来浪费弹药,这无疑让刘康吃惊不小,也不再敢轻视对手。。pbx。
“精确射手掩护!全军准备缓速匍匐推进,十丈之内准备好掩护下的突击压战!“刘康只是对身边的人这样说道。而对于更广阔战线上的管兵来说,各排指挥员身边的通信联络人员通过旗语已经完成了命令下达。若干个标准的战场命令已经转换为简单的三色旗语组合,能够最为快捷的实现两里以内战场的有效指挥。
刘康所负责的二十一旅三营也是新军主力部队中比较一般的队伍,向精确射手线膛这样高成本的装备和人员全营也不过二十人左右,其中一半左右还是临时加强的。这次出战为了稳妥起见,它带了十二名线膛精确射手分为三个小组六个“射击对“分布在战场的中盘和两翼以最大限度的实现火力控制,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侧后被袭击的困扰。
如今的新军主力部队即便是如二十一旅这样的新建不久的寻常队伍,其装备水平相比过去也有了较大进步。五联装的燧发排也不过三千克左右的重量,几乎同当年的亲卫连火器差不多的。每名步兵除了携带有精良的全身甲以外,还配备有六支燧发排总共三十发早已填装好的。每个人还携带至少一枚重和一件套管钢矛,只包括少量给养在内的战斗负重也达到了四十千克出头。。pbx。m
沐天波对于新朝式高成本火器部队的建立和运用方面原本是外行,不过经过这几年的潜心研究和学习也算是有了不少的心得,还恶补了算学。按照那些叛逃过来的人的评价,也完全能够临阵指挥了。
在战前的他初步算来:按照以往的一些传闻和情报:新军中的精锐部队也不过每人携带三四十管早已填装好的弹药,而己方至少拥有十二管早已填装好的弹药。即便是只论短时间内的火力,差距也不过三倍。即便那新军精锐乃至心理素养导致实际命中率在我军五倍以上,双方同等部队的战力差距十五倍,可是火器战斗同冷兵器的一个巨大不同是人数优势的意义十分巨大。五倍的兵力带来的优势实际上是二十五倍,再加上防守上的优势,怎么也能抵御住这股强敌的进攻,甚至防守反击占据上风都未必不可能。在自己所率领的“后勇军”能够有效抗衡对手的情况下,沙定洲等人应该不会放弃抢战利品的机会。不过到了那个时候,自己可也不能让那些人赢得全胜,否则吃到太多的甜头,让后来感到的人们觉得有可能拿下昆明府那可就有些麻烦了。
在盘算已久的情况下,刘康所率领的第二十一旅三营出战部队在整个战线上都进入到了七十步以内的有效射程,并且一些人逼近到大概六十步左右距离的时候,沐天波果断的下达了开火的命令。
沐天波所率领的“后勇军”战线十分密集,士兵几乎是侧着身肩并肩的在挖掘开来的简单坑道中。一千五百一线官兵云集在一里半左右的范围内,五百名左右的预备队也留下了一定的位置。
依次当火器展开射击的时候,整个战线如同预先埋设了地雷火药一般暴起的硝烟连成了一条白线。在短时间内沐家后勇军就将一千几百发七八钱重的弹丸以鸟一般的初速打了出去。
对于敌军的单兵火器,新军主力部队们并不担心。虽然之前没有过大战的经验,但是包括刘康在内的不少人也就在贴近实战的演习中真切的了解过真对每个人的全身甲质量的可靠性。在十五丈以外的距离上,除了那种带支架的重火绳有一定威胁外,就是新军自己的燧发排火力也很难威胁。
如今不仅仅是火器,就是配给各部队的铠甲质量标准也普遍好了很多,在以举国之力维持不到十万主力部队和数万步兵的情况下,几乎每个步兵的铠甲都能达到接近此时代欧洲骑士标准的中碳钢水准。
不过,当那猛烈的火力袭来的时候,还是给了参战各排新军官兵们不小的震撼,在官兵们匍匐前进的情况下,敌军在六七十步左右距离上展开的火力竟然首轮就命中了十三名官兵,这让人们大感意外。当场让这十三名官兵中的五人因头部中弹死亡,八人虽然只是肩膀及手臂中弹,也似乎负了不轻的骨折伤。精良的铠甲虽然没有被打透,但那弹丸的威力似乎远不是一般过去之敌的单兵火器可以相比的。十三人在四百余人的一线队伍人来说比例并不大,可也引起了刘康的注意。
刘康还没有来的及下令让部队停止前进,第二波猛烈且相对准确的一千几百万七八钱重弹火力又袭了过来。将匍匐在地面上向前推进的新军主力部队官兵们又打死打伤十五人。
新军主力部队的铠甲似乎失去了往日的那种无敌光环,即便不被穿透,也不是头部中弹同样能够造成不小的杀伤。
幸运的人:或是觉得在五十步距离以外的精度不够理想,也或许是害怕打完了待发弹药,敌军似乎没有继续开火,而是依托壕沟的掩护填装。
在敌军开火的过程中,十二名线膛手在六七十步左右的距离上也抓住了机会,杀伤了十名露头开火之敌。可因为新军教条,大部分新军官兵在这个距离上并没有开火还击,对战之中的伤亡比竟然是明显的下峰。
觉得情况有些不对,刘康则命令传令兵以军号为联络方式通知各派缓速向后撤退。精确射手则继续保持对敌人的压制。
而在第二十一旅三营出战官兵们开始后撤的时候,沐天波果断的中断了大多数士兵的填装补充弹药工作,命令队伍展开了第三轮火力。这一轮一千几百发弹丸足足将撤退中暴露面积更大的二十七名新军官兵打倒在地。这下参战的新军部队承受的伤亡已超过了一成,队伍虽然一时还没有崩溃,可在初战不利的情况下人心也开始浮动起来。
第1008章 沐家新军(三)
沐天波的临战反应还是比刘康或者说多数新军主力部队营一级的主官好了不少。因为新军在指导思想上,受张海的影响并不喜欢冒险,更愿意将风险控制在可控的程度上。
当撤退中的新军主力部队在撤退中似乎已经开始有了溃败迹象的时候,沐天波就迅速下令队伍展开全线反击。因为它看的出:前来的新军在进攻中所留的预备队是极为欠缺的。
此时进行反攻就算不能歼敌于城头之下,也极有可能俘虏几名负伤的敌军,甚至是俘虏几名能在六七十步的距离上精确威胁头靶大小目标的线膛手。如果反击面临失败,沐天波至少还有五百左右的预备队可以用于收拢队伍,这还不计在一旁看戏的沙定洲等人。
刘康终于看了出来:守敌身上只有很轻便的铠甲,但是每个人至少携带了九支同寻常火绳大小差不多的身。
敌人也学习过新军主力部队的作战方式,这在刘康出发前复习有关大小金川一带作战报告的时候是了解的。
可眼前的这只劲敌,似乎比圣主亲军所面对的那些残敌更为精悍,在待发多管火器运用的实战能力方面也更为出众,甚至超越了传统旧军队的概念。
在进攻的过程中,一千五百名左右的“后勇军”又至少展开了两轮累计四次连绵不断的开火。虽然是在低身前进中开火,但打出去的几千发弹丸反而命中率更高了。几乎有上百名撤退中的第二十一旅三营官兵被打倒在地,败像似乎更为明显。。pbx。m
不过在这个时候,第二十一旅三营中那些骨干老兵以及军官还是发挥了关键作用,至少有五十名左右曾经在朝鲜日本等地的治安战中表现突出的军官骨干并没有在敌军的反击中动摇,十二名参战的精确射手也没有。
这些没有被击溃的新军骨干卧倒在地沉稳的展开射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