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英雄-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位置上以基层官兵的身份微服前行。而在光明正大的轿子中的,则是张海的替身。

    新朝六年从演习到实战张海都经历过不少次刺杀,这让他明白在有心人的算计之下攻击是有可能从任何方向突然出现的。有可能是抛石雷或滚木擂石人造山体滑坡之类的“明”,还有可能是地雷爆炸物一类的“暗箭”最大限度的将自身隐蔽在相对安全的位置上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大军伏击或围攻?那反而是现在的自己最不怕的一件事情。

    按照包括张海在内不少人原本的看法,这样的袭击最有可能的是队伍在前行几日后进入到特别险峻的一些关口或者在那附近才有可能发生。却没有想到队伍刚刚进入到平缓丘陵包夹的一些地段的时候,就有点点白烟从大概一里左右的远处升起。

    紧接着,由远处传来的铳炮声带着呼啸声瞬间而至,如小炮弹丸砸中地面一般的碎石和土花瞬间如冰雹一般覆盖了张海原来所在的“龙撵”附近。至少有三发弹丸命中了轿子,威力巨大的弹丸直穿而过。

    上百发重弹组成的弹幕早成一名近卫部队战士当场死亡。不过张海的替身却因为迅速的反应而侥幸的没有被伤及。

    几乎是在敌人于远处火力暴露后的几秒之后,早已做好战斗准备的近卫部队各线膛手就对远处暴露出来的敌军位置展开了有序且并不慌乱的还击。

 第888章 伏击筹备

    周遇吉并没有趁张海这次出巡出手的打算。【】可朱燮元、卢象升等人虽然表面上赞同,却依然觉得这个时候不出手,以后也未见得有什么机会。

    总说新朝是暴秦,初看起来似乎差不多,可这几年下来却让不少人越来越怀疑着新朝恐怕未必同前新或前秦那样是个十几年寿命的短命王朝。

    “新朝崇尚集权,但皇权越大对人的**就越大。历朝历代开国之君传位的时候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变故,如玄武门、斧光烛影、靖难之役等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开国之君的权力,对人的**太大了。即便是关系还算过的去的亲人之间也未必靠的住。那张海缔造的新朝中央皇权远远大于寻常意义上的朝代,哪怕同历朝开国之君相比也是如此。就算那张家因为根基不深没有庞大利益关系网的缘故一时间还能融洽起来,可我不信张海死去的情况下新朝还能精诚团结相安无事。何况那张海自命清高,至今还没有一个皇子或储君。”当年在战场上,卢象升从不轻视张海的才华。他认为张海虽然在临战指挥方面缺乏将帅之才用兵略显平庸。但在建设一支强军方面却有诸多意想不到的手段,自身的武艺力量更是惊世骇俗。可在内政上以及当帝王这方面,终究还是欠缺了很多。在权衡了利弊之后,他最终还是赞同了朱燮元的看法。

    当然,卢象升最终暗中同意行动也是因为经过这几年西南一带的经营,在包括朱燮元等人各精干营中还算是有些底牌的缘故。

    其中让卢象升觉得靠谱的,不仅仅是那些铳。这些铳的火力范围还算可以。可是同新军主力部队面对过的他却知道,在相互之间的s程内同新朝最精锐的力量拼火力,那是下下之策。

    而那可以发s模仿新朝六两重弹的“五十斤抬炮“在堪比泰西工艺的认真之下竟然可以让铳炮有着近一里远左右的有效s程,而且这个s程范围之内的精度还颇高。完全不逊色于张海等人的队伍在一些小船上所用的那种“舷板铳”,这些造价比寻常铠甲还贵重的火炮在这几年的时间里一共了二百余门。为了能像新军主力部队那样精确的发挥火力,为了进行有效的测试和训练就足足进行了上万次实弹s击训练与测试,消耗了四十多支抬炮的有效寿命。

    在这样精心的准备之下,在测距方面颇有天赋又在实战中经受过考验的一百名抬炮炮手们被挑选了出来。这些抬炮手每人配备三名左右的辅助人员组成了四百人左右的“新神机营”,在演练中有准备的情况下。这些火器手可以把威力几乎不可阻挡的弹丸打到一里之远精确的命中车辆或轿子一类的目标,就是一些车盾都挡不住。在没有准备陌生地域,炮手们就算在不经过试s的情况下进行首轮开火,基本上也能把误差范围控制在不超过三丈方圆之内。如果集中起上百门抬炮的火力,基本上可以做到指哪儿灭哪儿了,这无疑极大的增加了伏击的成功率。

    除此之外,在西南残明势力中征募筛选并训练出来的“神箭手”也有不少。这些人能够熟练的运用八斗左右的战弓在十步左右的距离上精确s中大部分运动和躲避状态下的人面。

    卢象升知道新军铠甲防护之强。那张海身边最精锐的部队就是经过如那西方一般的铳炮也没有把握造成有些的威胁。弓箭在正常的交战距离能够带来的威胁就更不用说。不过经过考验有相当勇气且能在狩猎的近距离s准的箭手,是有效对付那种防护力超强的强兵唯一的办法了。毕竟面部虽然也可以有防护,但防护却并不可能太强。

    四百名神机营抬炮手加上优选精训出来一百名神s手还有五百名配备了双铁甲并持有破甲锤等重兵器的“杀手营”,这规模多达一千人左右的精干力量中的每一个都不会比当年边军中的家丁精锐差了。卢象升、朱燮元等人都认为这支力量如果放在当年的辽东战场上,浑河之战中击败一个旗的后金军替浑河解围都说不定有机会。而且整个体系还是专门为了应付防御和火力都很强的新军精锐准备的。

    凭借这样的队伍卢象升等人还是没有把握在正面作战中击败拥有恐怖火力和战力的新军主力部队。更别说张海身边的精锐,但如果是利用地形优势下的伏击,那至少有了很大“乱军从中取上将首级”的机会与可能。

    “机会与可能”不代表把握,但在张海公开这般出巡川蜀,负责查探的人又了解到张海的队伍虽然在外围有一些警戒,但似乎没有抽出太大的力量用于侦察警戒之后,就下定了进行伏击的决心。

    为了有效的行动,新朝七年新年以来这支“精干”还在新军叛逃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了隐蔽潜伏与夜间行军联络中的训练。使得这支队伍具备了像张海当年所率领的主力队伍那样通过昼伏夜出的方式来潜行的能力。

    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很多人过去根本没有的复仇信念的动力支持之下才能有效落实完成的。换做当年大明的环境,就是在戚继光的年代也选练不出这样的精锐,并打造出这样的精械。

    卢象升甚至朱燮元等人也都明白,这样强劲的动力与凝聚力,是根本不可能长期保持下去的。如果再不有所行动,那么就很难再有像样的机会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川蜀要到之上,潜伏等候已久的残明精干力量终于等到了机会。没有人有把握击败张海身边这最精锐的力量。特别是在没有什么兵力优势的情况下。

    但是朱燮元相信:利用地利上的优势,就算难以困住或歼灭这股不知道有多强大的力量,只要伏击能够有效展开,全身而退的把握还是很大的,最多不过是损失小部分人与不少铳炮罢了。

 第889章 压倒战力

    抬炮手们事前早已准备好了发s的位置。【】为了克服抬炮发s时的巨大后坐力,发s的位置尽量选择在背靠陡坡的地方以利于“炮托”抵住土石以减少后坐的压力。

    每门炮手在拥有三名辅助s手的情况下填装速度也完全不逊色于最为便利的火铳了。按照朱燮元的估算,就是再训练有素的士兵,登上山坡反击过来的时间也足够一百个抬炮组打出十几轮火力发s出上千发六两重弹了。虽然不能期望这样的火力遏止那些曾经令人恐惧的对手并百发百中。但是即便是神s手和近战兵在依托山地防御的情况下也无疑拥有巨大的优势。只要能够打退强敌的一次反击,或者通过展现出来的威慑力量迫使其余的人撤退,那么目的就算达到了。

    而让这些山头上筹备已久的残明精锐怎么也无法想象的是,众人还没有从弹雨覆盖远处重要目标的兴奋中醒悟过来,迅猛而有节奏的还击在一个呼吸的时间之后就反扑过来。

    包括装扮成士兵的张海在内,千人左右的近卫部队队伍中的二百名左右线膛手利用四百支线膛展开了还击。一个线膛临时小组除了一名经过严格挑选训练的s手外还有一名填装手负责填装另一支。在有效的配合之下,短短一分钟的时间内就可以打出五轮到六轮s击大概上千发精确开火的弹。

    在二百多支线膛的第一轮s击之下就有十余个在近一里距离外的山坡上露出了脑袋的残明抬炮手被击毙。

    那些精准袭来的弹丸让包括卢象升与朱燮元在内的不少人都大惊失色。在十几名抬炮s手被命中发出连成一片的惨叫的情况下,其余的s手也都迅速的把脑袋埋了下去。

    在这个时代,没有人相信在这么远的距离上s击的精度竟然可以控制在方圆不过三四尺左右的范围内。若是张海那样的力量举世罕见的神箭手或许能做到这一点,不少人也听闻过这样的传闻。可本不以精度著称的火铳手能做到这一点那却是闻所未闻。

    莫名的恐惧使山上的残明精锐们大概在半分钟左右的时间内都不敢再露出头。

    不过这些人也的确是复仇与旧********动力下凝聚起来的精锐,在度过最初的惊慌失措后不少士兵就在骨干们的鼓舞下重新恢复了意识。

    “没有什么可怕的,不过就是打的准一些远一些的神秘铳罢了。大家填装好炮子和火药后继续准备开火!”

    不少人在露头观望的时候发现没有像刚才那样的火力继续s来胆子就大了一下,开始把抬炮重新架起来准备s击。

    可就在这时候,近卫部队的线膛手开火了,就针锋相对且井然有序的开火。

    瞄准山上目标的手有很多,而每个步兵班的战士都似乎熟练的分区瞄准控制暴露出来的一块区域。当这个区域内的敌人把抬炮加起来准备开火的时候。以班为单位而绝不过多浪费的齐s火力就迅速的还击过来。

    如果残明武装用的也是线膛甚至是概念现代一点儿的,在有提前工事准备的情况下于这样远的距离上很难被谷内的火力威胁到。因为张海等人模仿19世纪米涅弹的线膛初速最多只有现代弹的三分之一左右。这样远距离的对s依托提前工事的一方就算是冒头开火也不一定有多少伤亡风险。

    可是这些前明武装毕竟没有新朝那样长期积累下来的技术乃至掌握全国人力物力所带来的资本。能够在这样远的距离上进行对近卫部队有威胁s击的火力也只能是那些笨重如虎尊炮一般的抬炮,而根本无法像单兵一般灵活的实战运用。

    而且近卫部队的压制火力总是那样有序而连绵不绝,给人的感觉竟然是下面的队伍至少有一半战士都是神s手。

    在整个战线上密集如鞭炮一般的线膛铳火力虽然在之后的压制性开火中没有最初的那种命中率了。但却几乎压制的在山谷上负责伏击的上千人都抬不起头。

    近卫部队的反击迅速展开了,二百名s手及二三百名做为辅助s手官兵们的掩护下,三百名左右的近卫部队战士以松散异常的队形低着身子向山坡上的敌军展开了冲击。

    在朱燮元的指挥下上百名精锐的近战死士不要命的冲了出来,不普及“上山容易下山难”之类的问题。报着同归于尽的态度如猛虎下山之势冲向了那正在向山上爬的近卫部队松散单线线队。

    在不少人刚刚越出战壕的那一刹那,动作哪怕稍稍缓慢了两三秒的人就迅速被从远处飞来的线膛弹精确的覆盖了。

    那些冲下山扑过来的敌军则被近卫部队负责前进突击的官兵们在接近到六七十步左右距离的时候以精准而猛烈的火力拦s下来,纷纷摔倒在地滚下了山坡。

    如今张海身边的近卫部队利用比钢**还优秀的弹簧钢级别铳管并挖掘寿命潜力的情况下,一斤左右的铳也能发挥出不俗的威力。每个负责进攻的战士都携带了至少四十支早已填装好弹药的精钢铳。这使得在战斗中根本不用考虑弹药填装的问题就能在各种姿势下有效的开火。

    在这种强悍的战力之下,本来居于地利又有充分准备的残明精干们反而被一边倒的杀伤了上百人,其余的人竟然被彻底的压制在了事先的工事内不敢冒头。

    卢象升负责的杀手营进行的反扑被打退回来之后就开始亲自上阵鼓舞着战士们用准备好的石头与火雷等爆炸物向山下的强敌展开还击。

    这种作战方式还多少起了一些效果,遏止了向山上直接进攻的战士们的步伐。在几百枚滚落下的山石威胁下,负责进攻的近卫部队竟然还有两名战士因为躲闪不及而负了轻伤。

    不过,胆大的近卫部队官兵们在稍稍受阻后就在线膛精确火力的掩护下拉开了更分散的队形,并向敌军暴露出来的阵地两翼运动,而那些山上埋伏的敌人却开始发现,在这种压力面前根本难以采取有效的反击手段。

 第890章 压倒战力(二)

    朱燮元想到过以同等的兵力对付张海身边的队伍时就算有地利和工事,就算自己这支队伍也是精挑细选并在特殊的条件下才会诞生的队伍。【】但是却没有想到过战力差距如此之大,张海身边的近卫部队竟然拥有这样强悍的战力,以至于压制的自己连突围的本事都没有了。

    其实张海敢于只携带千把人来川蜀,早就大致有过这方面的估算。不谈实战意志和战场心理素养这些在作战前张海也难以准确把握的东西。仅仅是四百个线膛s手发挥出来的效力,依靠选训出来的神s手差不多就相当于八千到一万个戚家军时代标准的寻常的精良鸟兵,如果考虑到s速和s程的累计因素,那至少再乘以六倍相当于五六万名手的效能。就算考虑兵力优势带来的平方律作用,那也至少相当于五千名炮手之类的战兵的作用。

    而六百名达到过去亲卫连标准的超轻燧发排战兵,每一个人的实战s速都达到了寻常优秀手的至少十倍,并且有了对于合格精兵来说比较正常大概两到三分钟左右的全战斗s速火力持续能力,还可以随时方便的卧姿或有依托s击。这些因素累计起来即便考虑平方率因素也至少相当于三四千名精锐的火器手。

    这累计相当于旧时八千精兵左右的力量在面对缺乏有效远程攻击手段的敌人时实际上将更为恐怖。仅仅考虑装备与训练优势带来的近十倍优势再加上近卫部队非同一般的临战发挥能力和实战心理素养,克服了巨大的地利被动还将山坡上早有准备的伏兵彻底压制了。

    就在这时,战鼓声响彻了山谷,就在对山坡上的敌军展开包抄的五六百近卫前方不远的地方,石块如雨一般的飞了过来。

    在近卫部队的精良铠甲面前,除非是训练有素的士兵使用的近战破甲兵器,寻常人力抛出的飞石或者重量并不算大的滚石已经难以起到什么杀伤作用。不过在累计一里有余的进攻线上并不算长时间内飞来上万枚飞石还是造成了七八名战士因为头部被砸中而负伤。

    但也就在那些敌人露头的时间里,山谷内的线膛掩护火力也延伸了。各小组依托架与标尺装置展开的火力,并把填装好的集中交给全班最擅长远距s击的精锐的s手展开火力,一下就让火力在向上s击时延伸到了五六百米的范围,覆盖了整个近两里的战线。

    在这个距离上,神s手们的精度也不能再保证对头部目标的有效率开火,却让那些暴露出来的敌人仅仅来的进行一轮投掷就伤亡了几百人。

    周遇吉原本并不赞同在现在的情况下进行这种卤莽的行动。但是当他得知朱燮元、卢象升已经决定出动大部分底牌展开摊牌行动的时候也迅速集结了川西地区残明力量近万人的力量赶来增援。

    他没有指望这万把人的力量增援之后就能确保行动的成功或逆转战局,在下令旗鼓手刚刚鼓动大部队展开向山谷内张海所率领精锐进攻的时候,就亲自冒着不断打在自己身后或身前数米处呼啸而来的弹火力来到了朱燮元所在主阵近前,接近全力的大声喊道:“快撤!再不撤就来不及了!“

    如果这样的行动提前几分钟,包括朱燮元在内的很多人都会不以然。可是到了现在,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的人们意识到:被看这些援兵声势浩大也很像摸像样。在新军近卫部队惊人的火力面前根本坚持不了多长时间。继续停留在工事里的唯一结果是被从两侧抢占了山脊或高处的强敌消灭掉。

    “快撤!快撤!“伴随着喊声,山头上一些只有残明最精锐的力量才知晓的醒目旗号开始挥动了起来。一些独特的炮号也响了起来。

    朱燮元在参战的时候也知道穿着寻常士兵的衣服以防万一,不过这个时候,却有不少的亲兵簇拥在其身后掩护着他以最快的速度向山坡上逃去。

    这样的行动在短短不到半分钟之内至少吸引了上百发从远处s来的线膛弹的火力,几十名亲兵被打到在地。一发甚至穿过一名亲兵的脖子,连同着鲜血飞在朱燮元的后背上。

    幸好做为主帅的朱燮元所在位置距离山脊并不远,才在短短几十秒的时间内翻过了山脊,避免了在那神奇的火力面前丧命的可能。

    在这短短一分钟的时间内,山谷内的四百余名线膛s手又接连不断的打出了上千发精准的火力。而*近敌军的至少两个一线近卫部队散兵连也卧倒在山坡上展开了火力,在不到半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就打出了接近两千发铳弹丸。

    声音如滚雷连成一片的声面前冲过山脊线的伏兵在距离目标似乎还很远的情况就如成片的倒下并从山坡上滚了下来。从远处发s的在不受压制的情况下如同打靶一般的施展开来,血雾在密集的人群中成片的飞舞着。

    原本士气已经爆发开来的近万残明大军如同遭受了当头一棒。当后面的官兵不断看到凡是冲到山脊线的人们成片倒下去的时候终于感觉到有些不对。

    “情况不对!快撤!“不少准备同仇敌决一死战的人们也纷纷察觉出来。这更让那些山脊后面准备向前冲锋的士兵们感到有些茫然。

    就在这个时候,近卫部队中的先锋排终于从更宽的侧翼以松散的队形包抄到了山脊线附近,毫无畏惧的向山坡后的数千近万残敌展开了猛烈而准确的火力。

    那连绵不绝的火力终于震慑了那些原本对新军最精锐力量一无所知的残敌,随着越来越多的近卫部队战士出现在山脊线上。数以千计的残敌如潮水一般的滚下了山坡,再也分不清是被打倒的还是在恐怖的火力面前被吓倒的。也有很多茫然不知所措的士兵们爬在山坡上等待着裁决的到来。

    此时的卢象升却并没有随周遇吉及朱燮元一起选择落荒而逃,而是选择和残存的精干们躲避在正面山坡工事内,等待着最后的决战。

 第891章 不朽近卫

    周遇吉率领的万余援兵如果在十年前,那或许是明军中一支颇为堪战的队伍。【】可是在如今新朝最精锐的力量面前,在交战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内就土崩瓦解了。朱燮元本来早已在山后准备了多匹快马,可因为身边残余的亲兵太过显眼,本来已经跑到了两里之远的距离上却遭到了跟上来的上百名线膛神手的超远距离火力齐s。

    在这么远的距离上,就是使用类似米涅弹命中率对于运动目标来说也可以忽略不计。哪怕上百人齐s都不行,不过新军近卫部队的s手们测距及s术相关文化方面的素养可绝不欠缺。在这么远的距离上还是找准了提前量。上百发终于有一发打中了马匹,让本已逃到很远距离上的朱燮元从马上摔了下来。

    望着那逐渐*近过来的新朝尖兵们,朱燮元彻底陷入了绝望。不过,在这次行动之前他也做了以防万一的打算。这时爬在地上以还没有彻底死去坐骑为掩护的朱燮元从腰间拔出了一个特制的小竹筒。小竹筒有空心且如竹一般尖锐的刺管。管内藏着精心调配的由箭毒木与一种动物类神经性毒药,十分不易得,而且保管也颇为不易。这个办法还是新朝叛逃过来的一名谋士想到的。

    朱燮元也有着最后一丝犹豫:如果自己选择投降,那么会不会有一丝生路?可以是当他回忆起刚才的恐怖经历的时候不由的摇了摇头。拥有这样力量的新朝,还会有什么必要留什么降官降将么?又想起新朝这些年来不论对自己内部的犯罪者或是外族与敌人诸多残酷手段,他最终还是在下定了决心之后用那带着空心刺的竹筒刺入了自己的脖侧。

    服毒自杀实际上是诸多自杀方式中最为痛苦的一种,就是服安眠药自杀也一样。可在这种精心的准备之下神经性的毒y直接作用在脑部附近迅速就让朱燮元失了知觉。濒死幻境之中,他回想起了那幸福而值得怀念的幼儿时代,还有在读书与习武生涯中度过的苍白童年与少年,回想起了那在平定奢安之乱时的踌躇满志还有之后短暂的纸醉金迷。

    可是在同新朝相接触之后,这个前所未有的恐怖敌人使自己饱经了无力之感。一次又一次又一次的算计在那出人意料的实力面前化为泡影。不过不知怎的,那幻境却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就陷入了一片白光之中。

    数以千计放下武器的俘虏被押送了过来,在张海所率领队伍的早年战史中,很少有收留俘虏的习惯。更很少对那些旧军队进行改造和改编。

    不过张海以望远镜大致看了看这些俘虏的面孔仔细思索了片刻之后,放弃了将这些人处决的打算。

    应该说这支明军残兵的质量还是不错的,少见的基本由年轻人和少年人组成。在旧军队中很少有这样的队伍,因为没有足够的辈份及年龄差距就无法确立起基本的秩序。而这些俘虏中看不到有多少老成摸样的存在。按照过去的标准,也是一支少见的精锐了,这些只是很小的一个原因。

    如今的张海再也不是那支如闯王一般四处转战的队伍,而是富有江山的人。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连几千俘虏也容不下,那无疑将会极大的促使更多曾经与新朝政权有过节的人顽抗到底。

    “队伍先临时停留一下吧,把这最后的残敌解决掉之后等待着后面近卫旅赶来后收容这些。这段时间我们也展开一下对这些俘虏的询问。”张海下令道。

    彻底接近残留在山坡上的七八百名残明精干,近卫部队只抽出了两个连的队伍并由二百名神s负责压制。总共不过队伍一半左右的力量而已。

    可即便是如此,*近到接近百步距离并占据了有利位置的线膛神s手们也压制的壕沟内的残敌几乎无法还击,只能爬在壕沟之内。偶尔露出头观望的人也要冒着巨大的风险。

    “看来,我还是低估我们的战士们了!虽然大部分时间都在皇城之内京城之中,但你们并没有成为那些屋内的花朵。你们依然是这个世上最优秀的战士!”在战斗结束之后,张海有些感动的对众人说道。

    张海看的出来,这种压倒性的作战表现并不完全是新军近卫部队装备和训练足够精良。再精良的装备和训练,如果仅仅是一支平庸的队伍,那也不可能在被动的情况下面对占据地利和绝对兵力优势的敌军威胁面前,犹如在训练场演习场上一样表现出色。

    在宋明清等王朝,因为皇帝身边的官兵对帝王多少有着一些了解,对皇权的敬畏反而更淡薄。加上特殊的地位,往往使得那些越是“近卫”的队伍战斗力就越差。这也使得张海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忧虑。可是经过这一战却说明,张海的这种担心并没有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常与张海又与亲卫连在一起的宋子悦也看出了张海的疑惑,当张海稍有提及的时候便叹道:“圣主当初的担心过虑了。说些不知当不当讲的话:如果圣主如那过去朝代的皇帝们一样宫女嫔妃成群过着天下排场最大的生活。平日里又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态度。那么身边的近卫们跟的久了,自然就知道这天子也不过是以私人利益为重的俗人。如果见多了宫内的种种现象,那就更没有必要为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来的事情c劳自己了。可是当朝这数年来,圣主富有四海,却没有几个嫔妃。把皇宫里本该拥有的一切都奉献给了为理想而奋斗事业。虽然也有一些传言,说圣主私下里偏好女色,特别是偏好女童,收养了不少女童在身边****。可是也只有同圣主生活在一起的我们这些亲卫近卫的官兵们才知道:圣主并不是那些高高在上放纵无度的人。身边的每一名女子甚至包括自己的夫人在内,都用在了为了理想而奋斗的事业上。我们这些人,又怎会怀疑圣主所身负的神的使命?又怎会虚度自己的年华?。“

 第892章 大小金川

    山坡上针对残敌最后的围剿已经接近尾声。

    至此,残明势力动用了万余左右的精锐力量的伏击终究以很短时间内的全面失败而告终。

    如果说当年张海所率领的新军主力部队虽然也很强悍,但对于像样且数量拥有绝对优势的对手来说似乎还有着一战之力,至少不是那种无法对抗的感觉。

    而如今川蜀要道内的这场近卫部队营群处于被动条件下又兵力相差十倍的战斗,张海所率领的新军精锐仅仅以四人战死二十余人伤亡的代价就杀伤了五千余名看起来战意还算不错的顽敌并俘虏了其余的一半。仅以伤亡比来说超越了“克雷西魔咒”达到了一比二百左右的地步。

    “出发前我们计算队伍相当于旧时代的八千精兵,这还是按照平方率来估计。可实际上我们这一千人左右的队伍展开完全不下于旧时数千人规模的战术单位了。不论兵力多寡,又有哪一支军队能够利用足够杀伤我们的火力在一里甚至两里左右的距离上对我军形成火力平方律一般的优势呢?我们近卫部队整体的力量实际上应该至少看做六七万人左右的左右过去意义上的精锐力量了。如果只遇到八千人左右的强敌,并且敌军没有这般地理和工事准备,那恐怕在短短三分钟内的第一轮火力组成的狂风暴雨之下就会被扫荡一空。“战斗结束后,宋子阅做了这样的估计。

    张海也重新评估了近卫部队的力量,他知道宋子悦这是往保守里说了。实际上强悍的生存与防护力加上绝对优势的战场态势,还有近卫部队出色的实战发挥。战士们实战中的效能恐怕还不止六七万过去意义上的传统强军。至少在如今这样的态势下消灭这种准备的对手,以张海的估计没有三千人左右的损失及五六倍于防御方的伤亡是根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