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英雄-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话说的,我徐家当然信任新朝,信任圣主。我徐怀礼决不会在这个事情上再有敷衍。也无需等到年刊的时候了。“徐怀礼此时终于坦然的说道。

    马辉见徐怀礼爽快的答应下来,还是有些担心夜长梦多,就受之不恭的说:“既然如此,那就快事快办。今天就把事情办完,你们家里的事情我担心你去说恐怕没有权威。我们一起去见见他们吧。

 第837章 女工童工

    同马辉的想象不同,在徐家老二和老三那里并没有遇到什么躲避或者搪塞之事。徐家其他人也基本上都像徐怀礼一样的坦然接受“教育”。以徐怀礼为标准,按股份出资的原则也让其他的人没有太多的话可说。

    此行前来的时候除了马辉身边的人,南京的新军主力部队也抽出了部分人手用于银钱的押运。因此虽然这一次上百万两的硬通货调动在东南一带也算是不小的手笔,却终究没有在过程中出太大的意外。

    马辉等人走后,徐家上下大多数人才都唉声叹气起来,在外人面前人们不敢多抱怨什么,毕竟几年前的事情还都历历在目。可是回到家中,徐怀礼的夫人却哭了起来:“完了,这下我们徐家算是要败落了,一下出血了这么多。”

    徐怀礼什么也没有说,他知道用马辉那套话安慰家里人是对牛弹琴,也只能先顺着说道:“破财总比真出血要好,今天那些人的言语虽然还算恭谦诚恳礼贤下士,可外面的阵势你也看到了。如果我们软磨硬抗,说不定就会惹恼了那些人。到时候全家人都有可能去南京守苦了。”

    “那我们徐家就这样败落了?”徐夫人有些悲伤的说道。

    “这说的那里话,你男人身为徐家一家之长,并能通过竞争获取新朝的信任成为徐家代表,是那种不知分寸深浅的人么?地财我当然不会全都交出去,底子怎么也得留一半。再说了:其实新朝在民间的借贷这也不是第一次了,一半财富的风险换取一半盈利的可能,这买卖或许显得有些不靠谱和亏空,可往坏处想也并不会对我们徐家真有伤筋动骨之灾。”

    徐怀礼接着说道:“其实让我真正忧虑的不是今天这些事情,而是新朝的那些高标准的理想和期望也要让我们承担。那些银圆券贷款,我们必须有能力在八年之内将产业规模扩大一倍,还要人均产值效益上提高不少才行,否则就要按两成的年利来算。。我打算让近支的人聚起来开个会,你去准备下。这要集思广义才行。”

    听到这样的话,徐夫人也有些犯难了:“徐家经营桑蚕丝织行当也有几代人了,要是真有什么窍门法子早在先祖那一代就会改善了。难道说我们还能从工人甚至家人那里掠夺压榨不成?又或者像新风阁那样请那些外人来管理?这肯定不行。自己人我们不能亏待,外人也不能压榨的过甚,即便有这些贷款,扩大生产规模好说。可八年提高一半的每人利头,那不是奇谈么?”

    “所以我说要集思广义,家里人的意见我们先都收集收集。外人面前也不妨公开这些事情。只是主意上要相对保密的交给我们就成了。”

    就这样,整个徐家在距离过年还很远的时候不少的人就开始发愁起来,不过总算还是搞了这么一次集思广义。

    因为有彩头,从骨干工匠到哪怕帐房先生都多少谈了谈看法。这些办法无非是严规矩,明赏罚那一套。

    可是徐怀礼和徐夫人浏览这些大多数的意见,都不由的有些摇头。这里面有些意见值得吸纳,但也绝不可能让在短短数年之内起到什么立杆见影的效果。除非能从官方或者其他家那里挖来更多的熟练工匠骨干,可这又如何能做的成?如果这样做,徐家虽然多少有些名望也必会成为众矢之的。

    直到看到一名负责下层经营的管事人送上来的条子的时候,徐怀礼才有些豁然开朗。徐夫人却有些犹豫的说道:“童工?女工?这能成么?我听说这新朝的规矩一向是自诩仁义为先。这种事情不会招来官家的祸患?”

    徐怀礼仔细想了想后说道:“你的担心也不无道理,可不这么做我们又有什么办法?难不成很像新风阁那样把自家办成军营一般?我听传闻说,那张海的身边就有不少的女童帮着办事儿。当年新军主力部队中,更是有不少的半大孩子。新朝圣主应该还是好面子的。那新朝天家能做的事儿,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如果这方面真的有禁忌,我想亲自带人去次南京,直接问问工商总局的马辉即可。”

    徐夫人并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脉不知道家里事天下事的人,男工要花大价钱安慰,就是搞奴工也要用高成本看护,而女性的服从性及吃苦耐劳的精神显然就要好的多,尤其是在这南方一带。童工兼女工,也就是女孩,那是最容易训导管理的一群人。在并非体力劳动,仅仅是需要烦琐的手工劳动的不少方面,童工的劳动效率并不比成人低多少。可因为没有养家需求,自身体重也轻,成本上要比成年工低不少。

    明时女童贩卖方面的生意猖獗,而在新朝早年东南一带,重新分配给中下阶层的妾室及童养媳仆从等为数众多。又有不少女婴没有被直接抛弃而是由官方的幼儿机构领养后分配给南京城镇里一些尚可的人家。可这些在平民百姓人家长大的女孩过的也并不如意,不少外出做活的。除此以外,还有听说新朝圣主那里有招募童年女官而不远千里带着孩子前来寻找机会的,在民众生活水平广泛改善的情况下,这些女童毫无疑问成为了东南一带不少地方的廉价劳动力甚至变相的仆从。这也是徐家想到了这些事情的原因。

    因为对新朝的行事还是多少有些了解,徐怀远也在认购国债不久的那件事之后就再次去了躺南京,直接找马辉询问这件事以表示自己的慎重态度。

    马辉对此也有所了解,知道张海因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顾虑对这些现象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遇到了这样的政策性询问,还是不得不向刚刚回皇城不久的张海提交了一份比较郑重的报告请示了此事。

    当张海从李千兰的手中得到这份奏报的时候也是许久沉默不语才向李千兰等孩子们到:“你们对这些事情的看法是如何的?”

 第838章 女工童工(二)

    张海身边的女孩儿们经历过艰苦的学习和繁重的批阅劳动,也经历过危急时刻的战场,因此到如今早已不再认为像自己这样儿的人一定会是弱者。王雅娜不以为然的说道:“只要在劳动保护上做到一视同仁,那也没什么。“

    “是啊,江南一带大多数地方女性的地位远远比北方还要低。可是在这江东一带却另当别论。还不至于像乡下女人那样悲惨,原因是什么?不就是从棉纺到丝织领域的劳动可以带来更高的收入么?不过那些织工大多是有家室的人,除了工作之外还要忙家务可着实辛苦。如果能把像我们过去这个年纪的孩子解放出来,那的确可以很大程度的上的改善整个江东一带的经济民生。”江晶说这话的时候也觉得没什么。

    也有的女孩似乎想到了什么:随意的询问到“男孩们在这个年纪大多可以读书上学,女孩们为什么不可以而要去做工呢?”

    这话在张海的心里却似乎略显沉重,良久沉默不语。李千兰对此也多少明白张海的心意,就对江晶郑重的说道:“亏你也是跟着圣主身边处理奏报的。仅仅是适龄男童这几年来的普及教育就花费了新朝多大的财力,就算我新朝以后富有四海,又怎么能让全部适龄男女都接受普及教育?“

    张海以前的看法当然是如此。同现代社会不一样,这时代的人口结构中十四岁及以下人口的比重很大,仅仅是男童至少年的普及教育就让张海感觉到财力上的沉重。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不论是现在还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社会的主导阶层是男性。对男性的教育于社会的积极意义最为明显。而大多数受过教育的女性对其性的社会积极意义改善远不如对男孩的教育更为有效。那些受过教育的女性还有可能产生一些自我定位不清的新问题,使得今后新朝在人口出生率及新型婚姻关系适应方面面临新的问题。更别说女权主义带来的政治非理性化影响了。

    可是现在张海却发现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思考过于简单了,太平天国尚有女官,旧时也有女读书人,为什么到了自己这儿却存在这么大的偏见?不要说是读书工作,即便是战争,在热兵器时代虽然绝大多数女性的自我心理定位和性格都不如男性更适合战场,但极少数人却依然可以在这方面比多数男性做的更好。自己过去不少政策的制定显然有一刀切的嫌疑。

    想到这里,张海也做出了自己的决定:“我思考了很久,童工我们很难禁止。别的不说,如今新朝南京城里的那些报童,我们能禁止女童么?但在相关权益的保护方面我们要有更严格的界定:李千兰,你找各组组长拿出个草案来我看看。标准么?惩治力度按渎职计。另外,从明年开始,南直隶及浙江北各府各地县学府学每年的入学新生要收十分之二比例的女生,先看看情况。东南之地有不少失去了家庭的孩子,让这些人去做童工,我觉得是一种浪费。当然,入学考核,所有的适龄女童都要参加选拔。二十年之内新朝可能都无法确保所有适龄少年儿童的教育。但入学的女童,效果要达到最大化。

    张海过去从前世的一些经验出发觉得有些受过教育的女性自我定位不清,可是想起自己的祖母,却觉得过去自己的想法简单了。有些事情不过是教育普及化时代的问题,而女性中的少数人相比男性来说,是明事理的。自己不能让这些原本能够承担栋梁之材的人们在艰辛的劳作中浪费掉最美好的时光。政策不能解决一切矛盾和遗憾,但张海所能做的也只有如此。

    这时张海想起了马辉那里的报告和请示,觉得一些事情利马回复也问题不大,就对李千兰说道:“给工商总局那里的回信可以立即开始了:南直隶与浙江、广东、河南这几个省的情况特殊,可以允许女童工的存在,但在其他省则禁止。要告戒那些人们:在女童工方面严重违背我新朝劳动法规原则的,可要当心如同对待贪污渎职范畴的严惩。我不希望因为这些事情,再像几年年或者不久前那样闹的不少地方风声鹤唳。”

    徐怀礼没有急着离开南京,而是到了第二天得到了马辉那里传来的确切消息后才打算离开。

    临别的时候马辉告戒道:“你这打算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投机取巧,其实并非圣主所愿。看在对于新朝的政策你们徐家还算配合的份上,我也托圣主之所托,在具体的技术问题方面给你们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大概全在上面了。几年以后其实圣主希望看到的不仅仅是靠投机取巧带来的改变,还有生产和管理水平上的改变,你明白了么?如果在其他的那些方面没有多少进步。那么你这次来询问的事情或许就会最终变成一个炸弹。”

    徐怀礼听到这些话原本有些兴奋的心情也多少有了些压力,不过还是发誓保证徐家的一切都会像这圣主期望的方向努力。

    在徐怀礼走后,张海也来到了工商总局。马辉有些顾虑的疑惑到:“新风阁是新朝工商变革的第一个标杆,这么做是否会造成什么不太好的影响?”

    “我相信沈家是不会受到太大影响的。”张海思索片刻后却说道:“徐家就算明确了产权,也还是一个大家。并且在内部组织管理上仍然是排外的。从整个单位的凝聚力,到负责人的决心都无法同沈家那里相提并论。

    此时正在返回湖州的徐怀礼心中确是有些忐忑不安:在不能触犯雷区的情况下,女童工还会有自己所想象的那样的效果么?在路上,他也顾不得太多,仔细看了看从马辉那里得到的东西和材料。有些沉重的心才稍稍感到轻松些,也觉得有了发展壮大的把握。至少这几年的东南一带变化很大,从消费潜力来说还是广阔的。

 第839章 严苛劳动

    回到湖州之后的徐怀礼更加仔细的看了看从南京得到的那些材料,也请了族中的不少人一起来商议。

    “马大人那里说的对啊。据说着新朝兵工天下无双,原因就是严格的奖惩管理和详细的制度。这里面有不少的东西还真值得我们参详。

    “可这如秦法严苛的东西真的行么?不会又闹出什么事儿?“徐家老三也仔细的看过那份东西。虽然觉得上面的不少内容非常有意义。不过却觉得里面的不少东西似乎有些书生之见,恐怕这惹人厌的规矩不是那么容易立起来的。要是工人们有意见闹矛盾,那恐怕就要蒙受一笔不小的损失。在新朝,还有摊上风险官司的可能性。

    “马大人那里不是说了么?私下告诉我们不违反十小时工作制,五天有一天休息日,意外死亡率每年百人中不超过二人就没有问题。这些是新朝的一个基本原则。徐家自家人还有那些依附我们的人当然不能这么干。不过那些外来的孩子算是新名词中的‘非正式工’,应该是可以管教的。”

    “别的好说,可这每百人意外死亡率不超过二我们怎么保证?孩子到了总角以后那是不像过去那么容易死了。可这个要求就代表着我们不能下手过重的管教,吃的不能太差住用也得干净。否则,每年百二的死亡率看起来虽然宽,可包不齐就有什么意外。要是有这么高的雷区,这女娃们还能有预料中的意义么?”这时对管理下人们有些经验的徐家老二也似乎看出些什么门道来。

    徐怀礼这才察觉到问题所在,也不由的有些忧虑。不过徐怀礼的管家这时却发言道:“我看这事儿可以。女娃一般是没有几个滚刀肉的。我们徐家也有不少在管教方面颇有经验的人,而且也可以在外面请到这样的人,绝不会出问题。小时就十小时,五天一休也无所谓。把住的地方同干的地方布置的近些,平时负责看门报信的人经点儿心,应该能够方式突击检查。”

    “还是先按规矩来看看情况!轮休日我们不能占。湖州距离京城太近了,出了事情那可不得了,在这里天家没有想做而做不到的。”徐怀礼终究谨慎的说道。

    临近冬季的深秋,苏湖一带也渐渐有之前的凉爽变的似乎有了一些寒意,不同于两广等地。江东的冬季桑树无法生长,也是无法养蚕的。深秋时节已经是养蚕最后的季节了,这个季节早已过了春夏最为繁忙的时候,可新来的一批孩子们却没有像其他大人们那样清闲下来。

    炉火前的徐春儿没有感觉到一点儿凉意,反而在这样的季节里依然满头是汗的忙碌着。还没有多少经验的她只能来回的往返于炉房与蚕室之间负责照看着屋子里的温度和湿度。这样儿的活虽说有点儿熬人,相比那些负责卫生的新来者似乎也说不上累。可徐春儿早已没有了当初的兴奋,身上的伤痛时不时的让孩子的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

    锅炉通过连通着蚕房的热水铁皮管来散发着温度保持着室温,从中午之前到下午的这个时候还好,徐春儿平时也只能在这个阳光还算充足的时间段睡觉。一但到了傍晚内外温差大的时候就不得不忙碌了起来。

    可不知怎的,当徐春儿好不容易熬到临近中午的时候草草的吃过一些干粮在锅炉房休息的时候,却在睡梦中隐隐听到了从外面穿来的雷声,新来的她却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徐春儿在刚过中午的时候就醒了过来,不过却是在一中年女子的呵斥中醒来的:“怎么回事儿?!下雨了也不看看炉子,火也没有生起来?!”

    那中年女子一边说着,一边把徐春儿连拖带拉的直接带到了蚕房中间的门厅处:“你看看这温度都成什么样儿了?!惹了这么大的祸?!你知道该面临的是什么?”

    “我。我。。刚才没有注意,是我错了。我认罚。”徐春儿吓的哭了起来,她可知道一起来的孩子们这一个多月来的遭遇。

    那中年妇人却冷笑道,有些戏虐的说道:“让我们打死你,然后再让我们遭到天家报应是不是?想的倒是听美啊?我偏不这样儿?我们可是会讲道理的哦?有今天你这么一下,至少要给我们徐家造成一两的损失,这么着。工钱我不扣你,但是从今天开始先饿你两天,然后一直到年底口粮减半,怎么样?”

    这妇人的语气比起以前来倒算不上严厉,可徐春儿却感觉到一股更为阴冷的寒意。愁云和恐惧也瞬间涌上了心头。

    为了杀一儆百,徐春儿的事儿还在整个园子里被光为人知了。不过对此人们也并没有太多的同情。

    因为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相比其他人不分季节繁重而紧张,动不动就有可能受罚的繁重劳动来说那完全就根本算不上个事儿。更别说不少的人心中还报有一丝幻想:如果能熬个这个冬天并且表现比较好。那就有可能被选为‘正式工’,学到一些真本领。

    而如果在明年夏秋的表现中能够成为前百分之一的三级初工,那么就可以彻底的脱离苦海,还有不少的工钱可拿了。

    能够获得分级奖励的人总的算起来比例并不高,可对于不少外地来的人来说却是巨大的希望。听说能做到四级工的还会有天家所奖励的成为南京市民的机会。这些希望也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外来的孩子们心中的怨言。徐家新规后的一个月里,整个湖州一带新来的孩子们与外地新来的女工都没有出现大的事情。这在很大程度上也让徐家安心了不少。

    大概从新朝六年的秋末冬初开始的几个月里,不少商户里的规矩也都同原来不一样了。虽然待遇和上升通道似乎比以前稍好,可却远远无法抵消劳动强度增加带来的坏处。不仅仅是对于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们是如此。就是一些“家匠内工”,也似乎闻到了一丝紧张的气息。

 第840章 新朝上访

    临近过年的紧张氛围乃至江东各地不少商户的变化张海也感觉到了,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张海心中也犹豫了很久。

    每一个拥有现代社会完整记忆的人都会或多或少的有一些乌托邦心理,在传统中国社会虽然现实有的时候很冷酷但事实上同样如此。儒家宣传的那种人与人为善,16世纪的欧洲人空想社会主义所设想的朝九晚五每天只工作六小时的清闲社会又何曾不是现代这个时候人们的理想?

    可是当张海想起自起事以来的种种,想起新军官兵和新朝核心产业的巨大优势。想起那在美洲攻略中比当年的后金军队实际上还要难对付的西班牙人,想起近代历史中的种种,这种理想主义情怀就没有过多的影响到自己。

    张海又想起了19世纪欧洲左翼对“封建社会主义“的批判,想起了2世纪从俄国到美国那些”革命的无产阶级“,回想起苏州扬州等地在近代的衰败,再回想到最近这几次外出在哪怕这东南一带所见到的东西,这一切使得张海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看法:封建时代那种温情脉脉掩盖着的剥削必须真正的暴露出来,社会的生产方式必须真正意义上的改变,人民也必须逐步的习惯近代化的生活,这个大方向不能动摇。

    这虽然必然会带来一些问题,只要做为“所有人在位”的自己不犯糊涂,整个政权不犯糊涂,那就不是问题。至于意外还有比较坏的可能,其实张海似乎感觉到如果近代工人组织真的出现,哪怕是做为反对派,自己也乐于见到这种进步。

    张海似乎有些理解为什么当年俄国的沙皇对于工人运动与列宁等人虽然以种种手段进行压制,却并不愿意像旧中国那样进行**裸的血腥清洗了。帝王不愿意自己成为革命的牺牲,但对于那些牛鬼蛇神却有更大的恐惧。自己在革命的风暴中玩完,像某法国或俄国君主那样,至少会有很多罪有应得的人陪着自己一起死,可如果像史书中那些被牛鬼蛇神搞跨的帝王那样,那么这种牺牲就毫无价值了。

    就在张海在西院一边翻阅着奏报一边显得沉闷的思索的时候,李千兰急匆匆的从门外走了进来。

    李千兰做为张海身边小女孩们当中最为突出的人,不仅仅是对事业的忠诚,较强的理解问题的能力,同样也因为过人的心理素质。可这时的李千兰却似乎有些显得有些忧郁,不过还是开门见山的说道:“是苏湖等地的不少工匠前来请愿,人数大概有三百余人,因为这些人都有户口证件而且这一段时间以来从外地进京的人流并不超额,所以进京的时候没有遭到阻挠。他们在工商总局门外静坐,据说是集体情愿。此外最近十天以来随着年节的临近,除了南京城尚没有发生罢工的事情外。苏湖松杭等大型城都发生了次数共十余次规模在几十到近千不等的罢工时间,以杭州那里最为严重。”

    简单的说完之后张海把报告接了过来只是粗粗的看了看就迅速回道:“这次我走正门,马上去马辉哪里!”

    “会不会是个圈套?圣主在外人面前以公开身份露面这并不太好?”李千兰有些担心起来。旧时在中国各地其实也有过所谓这类事情,没有什么希奇。不过李千兰还是觉得最近这些看似合情合理的事情多少有些蹊跷。因为新朝远比朱元璋那个时候言路与上访的通道多的多。即便在过去,这临近京城的东南一带,地方上各县县营也不会像过去边远地区的县营那样做出一些糊涂事儿来。在事情发展到罢工与情愿的地步之前,应该有很多先兆才对。

    这些担心李千兰也对张海将了将:“我在外面当然会身穿内甲,在有至少十名以上的亲卫连战士和几十个暗哨,还怕这种意外不成?那我以后也就不用出门了。我早想好了:虽然我是新朝圣主,却并不能像过去的帝王那样整日里‘神龙见首不见尾’新的时代应有新的要求。走,赶快!“

    就这样,张海没有花费多长时间就披挂穿戴完毕,带着亲卫连的护卫们按照早就有的预案从正门出宫赶望出事的地点。

    新朝没有所谓的“龙袍“,不论是在西院还是京外,张海平日里大多不过是很普通的蓝衣便装内衬铠甲而已。不过这次公开出行,还是选择了那件备用的明黄色绸缎便装套在了内甲的外面。这是尽可能的避免误会,让人们相信自己的身份。随身的亲卫连的人其实对于这种事情也早有准备,携带的超轻型枪铳也都伪装成了不知所谓的短木条摸样,至少走在街上的时候不会让寻常人警惕或感觉到恐惧。

    “我就是新朝圣主张海,诸位前来的事情我都听说了。有人被不合规章的开除,还有的加班没有加班费,还有的被人身虐待,我还听说有的地方竟在我们天子脚下搞奴工。这些事情我们都会一一调查,我来,也是想听听更详细的一些情况。“张海带人众人来到人群前的时候,前来静坐的人都有些愕然。

    这真的是新朝圣主张海,而不是什么人假冒的么?静坐的人们有些人回过神来看看工商总局门口那些人恭敬的反应,似乎并没有要对张海的话有驳斥的打算,也不由的心中一惊。没有人想到新朝圣主竟然自称自己的姓名,而且似乎连个县官的官威也没有的人。

    当越来越多的人们感觉到这确实有可能是传说中的新朝圣主的时候,反到觉得有些无所适从了,最初的躁动忽然安静下来。

    张海来到人群近前的时候,忽然有个面貌还算清秀二十大几岁的年轻女子抬起了头,勇敢的询问道:“您真的是新朝圣主么?怎么没有龙袍?怎么又自称自己的姓名?帝王应该没有这样儿的。你只是前来的钦差?“

    这似乎毫无畏惧的话不由的引的女子身边的人一阵侧目。这位一起来京的妇人怎么会突然有这么大的胆量?

 第841章 假肢突袭

    张海笑道:“就当我是新朝圣主的替身钦差。在总局门前有马局做证,我不会是什么招摇撞骗的,这一点儿总能确定?”

    张海虽然这样说,但是依然很谨慎的同这个妇人保持着六七米远左右的距离。在这个距离上并不妨碍语言交流,可却足够应变。

    “如果真的是如此!圣主可要给我们做主啊!”女子一边哭一边低下了身子突然间飞快的向张海跑去,似乎是要用双手拉住张海的双腿似的。

    经历过不少事情的张海对于这种可能早有预料,也不由的后退了几大步,距离不过从六七米远拉到了四五米的距离。

    可就在这个时候,女子左手正对着张海面部,而右手抚在了左小臂的关节处,突然间女子的整个左小臂都炸开了花,一股白色烟雾伴随着火苗猛然间飞向了张海。

    张海在这样的距离上按照原本的估计以自己的反应完全可以躲开不能全力施展的投掷物,头部至少能躲开袖箭一类的东西。可是却没有想到这个女子以假肢为掩蔽物发动以机关及火药为核心的袭击。不过经历过不少事情也经历过种种反应的张海下意识还算及时,头部迅速扭了过去。因为张海知道此时的自己最为脆弱的无疑就是眼睛和面部。刚刚扭过头,就感觉到整个脖子与后脑一片火麻麻的感觉。

    几乎与此同时,妇人身后的两个男子也动了,不过动作的幅度倒没有这样大。因为来袭之前的袭击者考虑过比较不利的情况。要想冲上前去或者以正常途径展开突袭,那很有可能就被张海身边的护卫首先击毙了。就是利用假肢为掩蔽的火器在过远的距离上也不保险。唯一的机会就是首先以那名女子发动袭击使张海不得不扭头丧失反应能力。在以假肢掩蔽着的臼铳用重铅弹发动突袭。

    亲卫连乃至负责治安的新军主力部队不少士兵都装备了内甲,来袭的人当然也想到了张海很可能装备优良内甲的可能性。所以在隐蔽的“假肢臼铳”里填装的火药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不顾后坐力与身管寿命的半自杀式袭击。

    六两铅弹以如同手铳弹丸一般的速度飞了出来,在不到十米远左右的距离上直张海的上身而去。

    一发重铅弹直接在了张海的后腰靠右的位置上,一发重铅弹则打在了张海右腿后部的位置上发出了猛烈的金属撞击声。

    而几乎在同一时间,临近张海的第三与第四个人似乎也有异动,可这个时候亲卫连们手中的超轻臼铳声音就响了起来,几名稍有异动的人被乱枪迅速击毙。而其他的人也都风声鹤唳一般的惊恐与尖叫起来,特别是不少前来总局门前的女工们。张海身边的护卫们此时也早已反应过来,大部分人以面向人群为主其他方向为辅组成了一道人墙,其他几名亲卫连战士则负责其他方向的警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