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杀日王牌(湿吻)-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停车,所有人下车隐蔽……”现在已经被发现,自然不能躲在车里扎成堆的等着挨炸,火车再跑也跑不过飞机。

    司机不顾一切的强行将火车给停在铁轨上,然后,各车厢的铁门被士兵们打开,不少盟军士兵甚至连武器都没拿,直接从火车上跳下来,跑到路边卧倒抱头。

    “轰轰轰……”但是,别动军的轰炸没有停止过,炸弹在密集的人群中间爆炸,人的四肢、躯干,装备的头盔、枪械零件,四处乱飞。一些争先恐后跳车的士兵,甚至发生了踩踏事件,不少士兵直接被自己的战友给活活踩死了,战友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

    “哒哒哒……”各飞机上的机载重机枪也不忘低空扫射,密集的子弹在一个个盟军士兵身上绽放出鲜红的血花,不少盟军士兵就被射杀在跳车的一瞬间,所以,下车一边的铁轨边上,尸体堆积得最多。

    虽然有些盟军士兵气愤的用武器向空中扫射着,但是效果甚微,比如先前那个年轻的英军士兵,只见他端起一挺冲锋枪,对着天空中飞舞的飞机四处扫射,却是不能打下一架飞机,只能看到自己的战友一个个在他眼前被射杀。

    “轰”的一声,一枚炸弹在这个年轻士兵的旁边爆炸,这个英军士兵只感觉全身都像是被撕裂了一般,然后整个身子轻飘飘的飞上了高空,再坠落下来砸在地上,他终于明白那些老兵为何对战局如此失望了,但一切却已经来不及,他只能成为众多尸体中的一员。

    “这蠢货……”先前与年轻士兵争吵的那个英军老兵,眼睁睁的看着这个年轻士兵被炸死,却不能提供任何的帮助。

    对于下方大量死亡的盟军士兵,别动军飞行员没有任何怜悯之情,因为这些人,可以说,几乎一直都是中国人民的敌人,如今让他们血债血偿,哪还有什么心理负担?如果双方换一下位置,这些人也不可能对中国人民手下留情的。

    由于下方的盟军士兵基本上没有多大的反抗能力,所以,别动军的机群几乎都是将弹药打光之后,才撤走的。整个机群沿着铁道,一路横扫下去,只要见到列车,宁可杀错,也不放过……

正文 第五一五章 追杀盟军溃兵(上)

    盟军方面被攻击的不但是铁道沿线上的列车,在各要道上的车队,同样遭到了空中的打击,不少盟军的士兵和物资都葬送在了这撤退的途中。而在一些盟军先头部队抵达珀丁达和伯蒂亚纳地区时,却已经被告之前方有别动军的部队在阻击,已经丢盔弃甲的部队,甚至都不问这消息是真是假,别动军到底来了多少人。因为,他们已经没了战斗的勇气,很多人由于逃亡匆忙,甚至连武器都丢失了,叫他们还怎么和强势的别动军战斗?

    沿途之中,不少士兵趁着混乱,四处逃亡了,还有一些无处可去的,则是直接举手向别动军投降,这让一些别动军的空降士兵有些无奈,因为他们在这一带就一个师的兵力,而盟军的溃兵起码有十万左右,如果这些人拼死发起攻击,这仗可不那么好打了。而按理说,即使这些家伙已经失去了作战的信心,不少人来投降,他们应该高兴才对。其实不然,因为别动军的兵力和弹药之类的,都有限,抓了大批的俘虏,让一些士兵都有种提心吊胆的感觉,一个连的士兵押一个团甚至更多的俘虏,那是种什么感觉?把这些人抓那么多过来,万一暴起发难,可是个不小的麻烦。但是,总不能直接把这些俘虏全部杀光吧,这太不人道了,而且弹药还得用来对付那些没投降的家伙,真是让别动军士兵左右为难。

    最后,还是师长下了命令。直接将所有俘虏分批赶到一个山谷之中,然后在山谷的制高点和几处要地构建一些重火力点,再派两个营的士兵负责看守,万一有俘虏做出危险的举动,一律杀之。而这些家伙想要集体暴起发难,别动军有了重火力和有利地形,完全有能力进行压制。至于偶尔能够逃跑的一些俘虏,也懒得管了,反正俘虏多也了抓不过来。

    但是。在珀丁达和伯蒂亚纳一线,并非没有战斗,甚至还有几场规模不小的战斗在持续着。由于别动军催促之间,只派了一个空降过来,所以让一些盟军部队发现别动军的兵力其实并不多之后,也是发狠的攻击了起来,他们可不想因为绕道而被后面追来的别动军大部队给撵上。

    一处无名高地,至少有五千以上的盟军士兵,对其发起着汹涌的冲击。

    “哒哒哒哒……”高地上,一个个重火力点成交叉火力对下方猛烈的扫射着,一个个前进的盟军士兵被扫倒,然后摔倒下去。成为众多尸体中的一员。

    “我们的重型武器几乎都遗失了,别动军既占着火力优势,有占着地利优势,我们怎么能够战胜他们,我们需要重武器支援。在哈里亚纳的空军都死光了吗?我们的士兵被敌人空军尽情屠杀。他们在哪里……”负责进攻这个无名高地的盟军师长,气急败坏的对着话筒吼着,而那边还是他的上司,但级别之差却不能让他无视自己部下伤亡过半的事实。

    被自己的部下一通责问,那边却是一阵沉默,因为他无法回答这个问题。部队不是没向新德里方面求援过。实在是盟军方面有心无力呀,在别动军方面得知盟军放弃旁遮普,并向哈里亚纳撤退的时候,别动南方军总司令李逸风,便迅速的下令狂攻新德里,他要压制住新德里方面给予那些撤退的盟军进行支援,让陆志明有足够的条件吃掉他们,到嘴里的肉,怎能让他们飞掉。蒙巴顿也是无奈,他也很想挽救更多的盟军士兵,可是,只要新德里方面有所异动,别动军的进攻就如同海浪一般,一波接着一波,而且很是狂猛,让他已经派出去的空中支援,在半路中慌乱的折返,这才保住新德里防线没有被别动军方面打开一条口子。

    看来,还处在旁遮普邦的盟军士兵,只得靠自己的能力逃出来了。可是眼下,很多部队正面临着前无去路,后有追兵的冏境,他们都快绝望了。珀丁达和伯蒂亚纳一线,可以说,由于时间仓促,别动军构建的防线并不是多牢固,充其量只是占据了一些地利,外加有一些重型火力和空军的支援,但就算是这样,经常有五六倍以上的盟军部队,却硬是突破不了别动军的防线,被挡了下来。

    “混蛋,2师突破了敌人的防线,为什么不早说,害我们在这里损失了那么多……”放下电话,这个盟军师迅速的下令撤退,然后向另一个方向冲去。

    现在的盟军各部队,是兵急乱投医,这边打不开局面,立即讯息互换,别动军的哪条防线被打开之后,各部队便一窝蜂的朝那个方向而去,也想趁机从那突破口中跑掉。你还别说,很多盟军部队都是这般做的,有些部队运气不错,在别动军的防线没有合拢之前,也跟着跑了出去,有时候即使别动军的防线合拢了,他们也能够趁别动军还未巩固,也能够再次打开跑掉。但是,很多事情是要讲究时机和运气的,可不,眼下这几支盟军部队的运气就不大好了,别动军方面不但地面部队的增援到了,连空中的增援也加强了。

    “嗡嗡嗡……”现在,别动军的飞机在旁遮普邦,就如同天上的天神一般,可以肆意飞翔,低空扫射。妄图快速通过别动军防线的盟军士兵,哪有什么队形可言,恨不得多长两条腿,虽然不至于形式大规模的踩蹋事件,但却显得乱糟糟的,看来,在失败面前,能够较好的保持平稳的心态,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当听到天空中那让人恐惧的声音时,一个个盟军士兵奔行的速度放得更快了。

    “哒哒哒……”别动军的飞行员可不会客气,哪里人群密集,他们就往哪里打击,一个个想要逃生的盟军士兵,就这般倒在了逃亡的路上,成为战友踩蹋的垫脚石。

    “散开,都散开……”

    “卧倒,卧倒,不要再向前冲了……”

    一些看到自己战友成片倒下的盟军士兵,不禁着急的大声呼喊着,可是,却收效甚微,要么是爆炸声太大,让他们的声音被淹没,要么是根本没有人听他们的,因为在那些士兵想来,逃跑还有一线生机,留在这里,纯粹是等死。终于,有一部分人凭借超好的运气和求生的**,硬是左冲右突的冲破了别动军的空中封锁,冲到了别动军空降师的防守阵地前,他们似乎看到了生还的希望,因为已经有不少的战友从这里冲出生天了。

    可是,他们没想到,在这高地上,已经被新注入了一千多人,并伪装了起来,而且他们还带来了不少的重火力,在此前,这些别动军士兵看到天上的飞机屠杀下方的敌人的时候,并没有动手,而是在冷眼的看着。此刻,看到一个个灰头土脸,但脸上又洋溢着生还喜悦的敌人出现在视线之中时,他们没有过多犹豫,早已填满,并上好膛的枪口,迅速的瞄准了敌人。

    “打……”随着一声怒吼,近一千支轻重机枪、平射机枪等重火力一齐怒吼着,密集的子弹如同倾盆大雨一般的向着还在奋力向前冲的盟军士兵泼去,完全没反应过来的他们,顿时如同割麦子般的成片倒下,一朵朵鲜花的血花在他们身上各种绽放着,充满妖异之感。

    “混蛋,我们被耍了……这里怎么突然多了那么多人,而且火力那么强大……”看到好不容易有的生还希望似乎要破灭了,很多盟军士兵破口大骂着。

    “快联系已经突围出去的部队,让他们返回来接应我们……”有些将官建议着,也有通讯兵如此做了,但愿意回来的盟军部队,即是少之又少,以那些不愿意回来救援的人的意思来说,连蒙巴顿都管不了你们了,何况我们这些残兵败将,回去也是送死的份,还不如逃一个是一个。

    盟军的部队拼命冲了几次,都没有冲破别动军这条曾经被突破的防线,即使有少量部队回来救援也没起到什么作用,反而让他们自己损失惨重。终于,这些盟军士兵绝望了,不少人开始放弃这个突破口,向其他方向而去,他们就像一群无头苍蝇一般,听闻哪个地方好突破,就往哪个地方去。现在对于他们来说,想到从别动军的围追堵截中逃得一命,完全是靠运气,真和实力没有多大关系了,因为,他们现在已经丧失了基本的作战信心,很多人手上连枪都没有,有一些拿枪的,也没剩多少子弹了,因为为了逃跑,他们把沉重的弹匣全部随手丢弃了。

    原本,在别动军的后续装甲部队没有抵达之前,这股从珀丁达和伯蒂亚拉之间突围的盟军部队,还是有些希望的,因为,从这条线路走的部队离哈里亚纳邦最近,如果按速度和距离来讲的话,他们应该最先撤退出去,可无奈李逸风也正是算到了这一点,特意紧急调派一个空降师给盟军制造了一些麻烦,却没想到,这给盟军带来的可不只是一点点小困难,简直将这股十万左右的部队给葬送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正文 第五一六章 追杀盟军溃兵(中)

    “隆隆隆……”当别动军那装甲的隆隆声传递过来的时候;依旧停留在珀丁达和伯蒂亚拉一线的盟军部队;所有的希望都变成了绝望;一个个盟军士兵扔下手中的装备;四处逃蹿;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勇气来在面对这股钢铁洪流。文字首发

    “撤退;向西撤退……”一些头脑还稍微保持一些清醒的盟军将官;则开始尽力将残部组织起来;准备直接先向西逃去;然后再绕个半弧抵达哈里亚纳。虽然这种方式可能要耽搁不少时间;也不一定就安全;但至少是眼下唯一可以行得通的。

    “追……”毫无例外的;包括空降师官兵在内的所有别动军部队;迅速的展开了追击。装甲部队更是直接向着西南角切了下去;甚至准备将旁遮普邦的整个西南给切下来;如果从那个方向撤退的盟军部队没有赶在别动军的装甲部队抵达之前通过的话;那么他们又会重蹈珀丁达、伯蒂亚拉这一线的惨剧了。

    幸好;蒙巴顿虽然没有太多的力量来救援旁遮普的盟军部队;至少他一直在尽力关注着别动军各追击部队的情况;然后通报给撤退的各盟军部队;让他们能够更安全的避开别动军的追击大军;免得一头扎进包围圏中。

    “别动军的装甲部队已经向西南方向冲击过去;距离阿博赫尔只有三百余公里了;贵部一定要加快速度;务必在别动军装甲部队封锁旁遮普到哈里亚纳的线路之前;跳出旁遮普……”这是新德里方面能给旁遮普盟军最大的帮助。

    “混蛋。我们不能一未的只知道撤退;必须留一部分部队阻击敌人的行进速度;这才能挽救更多的部队冲出去。”这个办法不少人想过;也是唯一的比较可行的办法;不然的话;眼下机械化程度没有别动军高的旁遮普的盟军部队;怎么可能跑得过快马加鞭的别动军装甲部队。

    可是。哪支部队都知道;被留下来阻击的;肯定是被用来做炮灰的。没有办法。指挥官只得下死命令的让一些离别动军更近的部队选择有利位置构建阵地;然后尽一切能力去阻击;以他们的意思说。反正你们这些部队距离别动军近;根本就跑不过人家;还不如留下来断后;为其他有可能撤退的部队多争取一些时间。

    就这般;旁遮普的盟军溃军;匆忙的在别动军先头部队和阿博赫尔之间构建了几条防线;而其他一些要撤离的部队;则主动把各种武器留下;这也许是他们唯一能够为留下来断后部队所能做的事情了。别动军的地面部队虽然一时还赶不上来;但别动军的空军部队。则一直在观察着敌人的举动、锁定着各种目标;盟军留下阻击部队的事情;自然迅速的被别动军给知晓。

    “侦察机沿途搜索敌军撤离部队的行进路线;遇到一些交通要地、桥梁;一律摧毁。机群分成两批。一批攻击敌人阻击部队;一批攻击敌人撤离部队;总之;尽一切可能消灭更多的敌人有生力量……”这是别动军方面的总方针。

    因为李逸风知道;印度的盟军核心力量;是以英国人为主的。而英国的本土;则早已被德国人占领;虽然当时英军主力及时的撤退了出来;可是;经过这些年的消耗;当初从英国本土撤退的英军部队;已经消耗了大半。如今;英国赖以作战的部队;很多都是曾经的殖民军;这些殖民军不管是训练素质和武器装备;都要比本土的英军差上一筹;虽然经过这些年的磨练;已经大有精进;但这也是付出了重大代价的结果。现今;面临在英国人面前的问题不是资源、装备等不够用;而是兵力的补充已经日异困难了;因为;丘吉尔可以跑到澳大利亚;但几千万的英国人民;却来不了这里;那他消耗的兵力怎么去补充?难怪英国人不得不下那么大代价去组建非英国籍的部队了;可是;这样一来;英国人又不放心了;万一这些民族部队的力量超过的英军;那英军还能够控制他们吗?可如果不借助当地的人力;英军又没有能力抵抗别动军和轴心军的联合进攻;从而保护自己的赖以生存的利益。

    这是一个循环性的矛盾问题;很难去较好的解决;难怪当初罗斯福感觉印度要完蛋了;甚至隐晦的建议丘吉尔尽量舍弃;因为这也是一个无底洞;不断的吞噬着英国人的有生力量;到时候;就可能像自由法国一样;只能轮为二三流势力;哪还怎么去和强势的别动军抗衡?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不止罗斯福;包括丘吉尔、叶苏、李逸风;甚至是蒙巴顿;都清楚这个情况。当初英国人在阿富汗几乎是一枪未发就逃了出来;正是丘吉尔对英军保护的一种措施;如今;蒙巴顿不顾广阔的旁遮普和别动军、德军会师所造成的影响;也要尽量的保护一些英军的有生力量;让他们放弃阵地的撤离;正是基于这种考虑。

    可是;打仗打的是什么;既要有人;同样要有财。为了保护人;丢财;不行;而为了保护财;失人;同样不行;这就是眼下英国当局面临的窘境。可以说;除了澳大利亚;印度是英国人目前掌握的最大一块殖民地;每年的殖民收入也是极为可观的;如果失去了印度;那对英国流亡政府的打击是不轻的;这才是丘吉尔一直下不去决心放弃印度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另一个原因;丘吉尔也知道;如果南亚战事一完;别动军和轴心军;肯定会兵锋一转;向着澳大利亚冲过来了;如果连澳大利亚都危险了;那他们英国人还能去哪里;去美国人的屋檐下做客吗?这让曾经那么风光的大英帝国的臣民;如何去接受?

    可以说;英国现在从上到下;都是很矛盾的;在英国本土的人们;被德国人肆意奴役着;虽然也有各种反抗;却根本动摇不了德国人对英国三岛的统治;他们无时无刻的不想着流亡出去的政府能够反攻回来;将德国人赶走;光复大英帝国。而流外在外的英国人;则在不停的进行着各种挣扎;既想保持着某种骄傲;又不想失去各种利益;企图让已经落势的英国;依然保持着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大英帝国的危机;从来没有出现眼下这般严峻;即使那个一度非常斗志昂扬的胖老头;在咬碎了无数支大烟斗之后;也没能让大英帝国挣脱这个不停吞噬他们的漩涡;依然在慢慢的沉沦下去。

    “印度的战况怎么样了?”丘吉尔一边在研究着南太平洋上的战局;一边抽空关注着印度那根鸡肋。

    “德军和别动军;已经在旁遮普会师了;我盟军原守卫在旁遮普邦的主力还没能完全撤出来;听说别动军追击得很凶;我们伤亡惨重……”立即有人汇报着。

    “守卫旁遮普的有多少人;其中又有多少是我大英帝国的士兵?”这也许是丘吉尔最为关心的问题。

    “由于旁遮普的守卫军;有不小一部分是从阿富汗撤回来的;所以;我大英帝国的军队;比较多。总共九十万军队;起码有五十万是我们的;美军有十多万;还有加军、新军、印军等等……”

    “五十万……能够撤出多少?”丘吉尔一脸落寞而又关心的问道。

    “战斗还没结束;现在还不好说;不过预估;目前我们已经损失了一半左右……”

    丘吉尔抽着烟斗的手不禁一紧;二十多万的大英帝国的军队呀;就这么葬送了;如今;还有多少个二十万可以送的呢?心头一痛;丘吉尔怒问道:“旁遮普帮同哈里亚纳近在咫尺;蒙巴顿不就在那里吗?为什么不去救援?领地没了;我们可以再夺;可是;如果连人都没了;我们拿什么去收复一切……”

    “别动军现在是兵强马壮;听说不久前;又有七十多万兵力增调印度;而蒙巴顿手中的力量;一直没有得到过太大的补充;虽然招募了不少印军;可是这些乌合之众;怎么能与训练有素的别动军对抗;蒙巴顿不想在这些人训练没有完成之前;就匆忙投入上去。而且;李逸风对新德里压逼得很死;蒙巴顿知道我们很难真正守住新德里;可如果太轻松的让别动军占据;恐怕对新招募的不少印军;是个不小的打击;所以;他一直在拼力守护着新德里地区;很难再抽出多余的力量去照顾旁遮普那边了。听说他曾经试过几次;但都无功而返;最危险的一次;甚至差点儿因此而让新德里失守;所以他再也没尝试做出直接派援军过去救援的举动了……”

    丘吉尔也知道蒙巴顿这个人;对他也有一些了解;知道如果不是无能为力;他肯定是不会不管盟军死活的。

    “我这里有一份计划;秘密的让蒙巴顿知道;然后让他早做准备……”说着;丘吉尔将一份保密级别很高的档案袋轻轻的放到桌面上。

    印度那边的战况;不会因为澳大利亚这边的举动而有所停顿;先不谈其他地方的战况;在旁遮普邦;双方都是尽一切可能加快行动;一个是尽力追;一个;自然是尽力逃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

    。

正文 第五一七章 追杀盟军溃兵(下)

    “咻咻咻……”

    “轰轰轰……”

    航空炸弹的尖啸声,不时的在整个旁遮普邦响起,先前主要是别动军的,后来,别动军和德军在旁遮普邦北部会师以后,德国空军也加入到了追杀盟军溃兵的行动当中,至于德军的地面部队,即使现在出发,恐怕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赶过来了,干脆就直接在旁遮普邦北部休整了起来,等过几天,准备联合陆志明手中的别动军主力,迅速的南下,直捣哈里亚纳邦。

    现在的盟军士兵,对天上的飞机几乎是已经麻木了,反正那些在他们头上拉屎的玩意,不是别动军的,就是德军的,根本不会有他们盟军的存在。

    “前面的桥被飞机炸断了……”屋漏偏逢连夜雨,刚摆脱别动军飞机纠缠的前锋部队,在一条湍急的河面前是望洋兴叹,只看见那一座石桥,连桥礅都快看不到了,可曾想它受到了多大力度的轰炸,这别动军当真是下大决心不放过他们哪。

    “这该死的别动军,我以前还在中国喝过酒呢,才几年时间,他们居然要赶尽杀绝……”一个曾经在别动军和美军交好时期来过中国的美军中校很是不满的嘟囔着,这几天,他可是尝尽了逃亡的辛苦了,成天提心吊胆的,还要长途奔波,当真是累死人。

    “我看还是别跑了,直接向别动军投降算了,他们可比日本人好多了……”一些深知日本人恶名的士兵却是如此的议论着,至少没有传出别动军怎么虐待战俘的大事件。投降他们还能活命,可照这样的逃亡方式,却很有可能就死在一条臭水沟里了。

    “兔崽子们,动起来,赶快修桥,别想着到别动军监狱里去做客了,想想家里的亲人吧。如果连我们都没有斗志,那谁还给带给他们安全感,谁又能够去解放那么多被敌人奴役的人民……”善于做思想工作的可不只有工党。一些军政人员开始不停的动员起来,他们有这个责任和义务将更多的士兵带出去,为盟军尽量多保存一些有生力量。

    于是。一些已经累得不行的盟军工程兵,却不得不活动了起来,其他部队则是打辅助,为自己尽快的铺就出一条新的逃生之路。双方正是在这种你追我打、你炸我修的体念中慢慢的向哈里亚纳邦的方向进行着。随着别动军的不断冲击,很多部队都被冲散了,特别是一些留下来阻击的部队,伤亡更是惨重,他们感到他们的任务差不多完成了之后,大多扔下武器向别动军投降了,这样也就是仁之意尽。这也是白种人部队的特性。特别是美军,他们在感觉自己不是敌人对手的时候,投降起来很是痛快,可不会想日本人一般,宁死不降。死前还要拉个垫背的,完全忘记了蝼蚁尚且偷生的格言,从这方面不得不说,日本高层的忽悠能力,真不是一般的强,简直就是一个“伟大”的邪教组织。

    所谓兵败如山倒。以蒙巴顿原来的意思,放弃旁遮普邦,是为了保全更多的部队,但由于保密工作和一些细节工作没做好,导致计划提前泄漏,让别动军方面有时间执行剿灭计划,反而让盟军方面显得更加被动。

    现在,整个旁遮普邦都似乎陷入到了一种你追我赶的情景,别动军就像是老鹰抓小鸡一般,四处打击着已经四散逃开的盟军残兵,这种追击一直持续到5月初,才逐渐平息下来。

    随着旁遮普邦被别动军和德军占领,盟军全面败退,别动军和德军的会师战,算是结束了。在这次会战中,双方投入的兵力共达一百六十万左右,各式大炮万余门,坦克千余辆,甚至还经历过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喷气式飞机空战,不管是空中还是地面上,也一度经过了惨烈的厮杀。最后的结果,是别动军和德军成功会师,盟军全面败退,从最初的九十万余人,在哈亚里纳统计的时候,只剩下三十余万了,损失了一大半。

    当然,其余的六十万左右的盟军,也没有被别动军和德军全面消灭,只是不少被打散了,也许以后还会有部分失踪人员会回到盟军部队中,但别动军和德军的战果,却是很辉煌的。不管怎么样,盟军的损失至少超过了五十万以上,重武器基本全部遗失,还有大量的物资,而别动军方面的损失,则只有十余万人,德军的损失在旁遮普西北部经过了几次血腥厮杀,由于部队的素质和装备已经比不上他们鼎盛时期,也没能制定出陆志明那种有效战术,损失则要多一些,有十六万左右,幸好后面追击盟军残兵的是别动军主力,不然的话,德军的损失将会更大。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德军在占领巴基斯坦(在德军的扶植下,已经从印度**)之后,各方面都已经有些乏力了,不管是投入的兵力还是物资,都不那么雄厚了。

    而日本那边,在占领孟加拉(在日本的扶植下,也已经**)之后,同样是疲软了下来,这其中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日本人更在意南太平洋的战略,所以在那边的投入更多,而且他们相信,印度是紧挨着中国的,不管他们日本人有什么作为,别动军肯定会拿下印度,他们日本人如果表现太过激烈,占领了印度大片领地,肯定会让别动军不高兴,那还不如既省些兵力,又送个人情给别动军。当然,这是他们日本人自己的想法,别动军方面可不认为这是什么人情,如果你们日本人有能力,大可以多占领一些区域,只要不在我们头上捡漏就行。以叶苏的战略,他不怕日本人占多少地盘,就怕他们占不起,他就是要最大限度的消耗日本人的实力,这样,别动军才能更好、更有效的控制日本,如果抓住了日本人的命脉,到时候,不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由李逸风亲自指导的进攻新德里的战役已经打了近两个星期了,虽然没有拿下新德里,却是有效的消耗了不少盟军的有生力量,蒙巴顿甚至感觉,这李逸风,似乎是成心不一口气拿下新德里,而是故意打一下收一下,让盟军方面能够看到希望,从而投入更多的有生力量,让别动军慢慢的吞吃掉。蒙巴顿的这个猜测不是没有根据的,据情报显示,陆志明的几十万大军在占领旁遮普之后,便在那里休整了起来,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可是,他们在干着什么呢?五千日本女兵被送到了旁遮普邦,天天伺候那些在战场上建立了功勋的大老爷们,说句不好听的话,这简直就是聚众淫、乱。都有心情干这种事情的部队,会没有精力来支援对哈里亚纳的打击吗?如果这支部队从哈里亚纳西北向西南发起进攻,肯定会给盟军带来极大的困扰,可他们偏偏没急着那么做。

    “满汉全席,放在一张桌子上吃,肯定对胃口一些,可是如果放到一百张桌子上吃,那就大大的影响食欲了……”蒙巴顿的猜测没错,李逸风确实是这般想的,也是这般做的,印度有那么大,与其和盟军一城一池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