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有毒-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蒋大郎说的很准,敌军在漫天号角声中越走越近,在距离城墙三百米做鱼才开始射箭。有些箭矢打在冰墙上叮当乱响,有些干脆就跨射到了城内,还有被城垛阻隔之后掉落的。射击密度很大,频率也很快。
“蹲好……不要慌……大郎,去看看敌人的距离。”洪涛是不敢再露头向外看了,身边的马蜂窝木架上中了好几箭,整个箭头都看不见了,力道可想而知。但也不能光躲着不还击啊,这个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只能由蒋大郎来完成。
“二百三十步……二百步……大人,他们要冲锋了……”蒋大郎已经被自己这位领导的脸皮厚度打败过很多次了,见怪不怪,当下起身藏在城垛后面探头看一眼就汇报一次。
洪涛向左右看了看,还成,所有厢役都老老实实的蹲在城垛后面,好像没看到有被射中的。
这就很好嘛,看起来儿童团和青年团手中的蝎子弩暂时用不上了,她们得到的命令就是谁跑就射谁,不用警告也不用追,往死里射。
“冲吧,不冲咋死呢……哎,我刚发现啊,夏人的箭羽是用木片做的,这有什么讲究吗?”利用这个间隙,洪涛伸手从旁边的木架上折断了一根箭矢,想看看它与宋人的箭有什么不同。
箭头是看不到了,扎那么深拔不动,但是箭羽的构造还真的很不同。它们是用木片做的,不是传统的飞禽尾羽。
“这是夏人的木羽箭,专门配合神臂弩用的,好像这样的箭飞的更远,为什么末将也不清楚。大人,快到一百步了!”蒋大郎脑门上的冷汗都出来了,真想一脚踢翻这个狗屁也不懂的家伙由自己指挥战斗。
打仗哪儿有这么打的,都是在最远距离射箭,力求能多射几轮,一旦敌人跑近了城上的人就失去了居高临下的优势。
在百步以内和城下的敌军互相对射,不管是神臂弓还是神臂弩的命中率都非常高,只能以命换命。
这是攻城一方最喜欢看到的结果,因为攻城的总是比守城的人多,不怕换,二换一甚至三换一都乐意。
“唉,你打仗还真不如二郎,胆子太小啦。王大,下令点火……”总让蒋大郎这么担惊受怕也不太合适,洪涛原本想等敌人再冲近一些,现在看来得提前点了。
“吼……”好像是知道了洪涛的用心,夏人非常配合。点火的命令刚下达,城外就传来了震天动地的吼声,然后大地也跟着一起震动了起来,仿佛有千军万马奔腾着。
“废物,我让你跑!看什么看,把香拿起来点火!”随着这一声怒吼,城墙上也发生了变化。终于有两名厢役精神上扛不住,起身就要往下面跑,结果被蝎子弩从身后射倒。
“大郎,别怪本官没提醒你,像我这样把布弄湿捂住口鼻……祈祷吧……”洪涛没有去关注那两名逃兵的命运,他们必须死,哪怕还有一口气,等敌人的箭雨一停,也会被儿童团补刀的。
“轰……呜……嗷……嗖……嚯嚯嚯……”蒋大郎显然不太相信领导,迟疑了几秒钟,然后就后悔了。
训练时几具马蜂窝发射的场面他见过,是挺唬人的,但也仅仅唬人而已。和上百具马蜂窝一起发射相比,平时的训练简直就是儿戏。
光是发射时的爆破声就已经把城外所有的怒吼、脚步声盖住了,然后就是各种各样的尖啸,音调的高低、长短都不太相同。相同的是被群山扩大之后都那么凄厉、哀伤。
这只是对耳朵的刺激,接着就是眼睛和鼻子了。估计远处山头上的哨兵会看得更真切、更全面。马尾城的东侧和北侧城墙上瞬间就窜起了七八米高的浓烟,还有无数道飞行的烟雾轨迹。
其实洪涛自己也被吓了一跳,他只是想象着大规模发射可能有点震撼,没想到会这么震撼。
同样的,连同蒋大郎在内的大部分厢役也都被吓傻了,只知道把身体死死缩在墙根里,恨不得钻进城墙里去。
至于说平时训练时候的要领啥的全忘了,就算有些明白人也被呛鼻的浓烟熏得晕头转向,除了咳嗽就是流眼泪。
“别捂耳朵了,赶紧更换新的发射具!”这时还得看儿童团员们的素质,她们也吓了一跳,但本能的把命令放在了第一位,只要还活着就得遵守命令。
又是一声声娇喝在城头上响起,不光喊,还得去拉拽那些厢役,急眼了拿出蝎子弩比划,敢不起身就给你来两下。
“标尺一百步……用湿布捂住口鼻……点火!”几十秒之后第二批马蜂窝就位,这次王大学聪明了,也把围巾在水桶里沾湿,并把它当做命令传达了下去。
“停停停……外面好像没什么动静了。大郎,等啥啊,看看啊!”连续发射了三波马蜂窝,城头上已经看不到人了,更换发射具都得摸着来。
洪涛觉得差不多了,就算装备再充足也不能这么无休止的射下去,得看看战果啊,于是把脸转向了身边的蒋大郎。
“大人……烟雾太大,什么也看不见。”蒋大郎正处于一种短暂的失神状态中,听到喊声才想起自己的责任,又站起身躲在城垛后面探头探脑,但探了半天啥成果也没有。
“……每隔三个发射位扔一颗霹雳弹下去。”没辙,洪涛只能自己起身看了看,确实啥也看不到,只能听到有惨叫声。
好在这里有山风,烟雾不会弥漫太久。但洪涛也不想就这么傻等着,万一敌人已经冲到了城下呢,有枣没枣打三竿看看吧。
“轰轰轰……”很快一片雷声就回荡在山谷中,从东滚到西、从南滚到北,越来越远、越来越小,几分钟之后才平静了下来。
“别看我……烟雾散了之前本官啥命令也没有。听吧,哪儿听到不对劲儿就再扔一颗霹雳弹下去。”
霹雳弹扔完了,城头上所有的人都把目光看向了洪涛这边,在等着下一步命令。洪涛又探头向外看了看,还是看不清,摊摊手表示无奈。
“大人,敌人撤了……”蒋大郎其实还是挺聪明的,从刚刚的惊愕中一反应过来就跑上了城楼,用旗帜和山上的哨兵联系,并获得了很有价值的情报。
又过了几分钟烟雾终于散了,但那股子呛人的硫磺味道依旧弥漫,熏得人直想吐。可是真正令人吐出来的不是味道,而是城外的景象。
一层又一层的尸体以各种各样的姿势或躺、或坐、或站立的铺了好远一层,很多人的肢体已经残缺不全了,胳膊腿包括脑袋什么的掉了一地。
第296章 他们不会撤退
为啥还有站着的呢,因为火箭的力量太大,会把人体射穿再钉进冰冻的土地里。如果后面有人离得太近,就会被串在一起。赶巧了这两具尸体都不会倒下,靠着箭杆支撑就那么诡异的站在原地。
“看来标尺还是有点用的,大郎,派人坐吊篮出去清点一下大概人数,敌人应该不会很快再发起进攻了。”
尸体最集中的就是五十步到一百步之间,有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死在这一区域,近处和远处的尸体明显要少很多。至于说城墙下面,好像一个都没有,刚才那些霹雳弹白扔了。
“那这些伤者……”将大郎没吐,但看得直咧嘴,眼神都不敢定在一处,只能扫视。
“伤者不要碰,让他们多喊一会儿。这是在为我们唱赞歌呢,假如是他们赢了,现在喊的就是我们。大家轮流下去喝口热汤,顺便传令再吐往城外吐,赶紧派人冲洗赶紧,冻上就弄不掉了。”
别看洪涛指挥打仗时像个棒槌,面对如此惨状却毫不动容,倒是看到城头上一片片的呕吐物才皱起眉,好像这些污渍比尸山血海还令人难受。
人数很快就清点回来了,大致是九百多人。肯定是大致,那十多个下去清点的厢役一个个吐得脸都绿了,误差在正负二百洪涛觉得很合理。
三波攻势发射了四百多具马蜂窝,每具三十二支就是一万多支巨箭,战果很不理想,命中率连十分之一都不到。
平日训练时,二百步距离上马蜂窝的命中率应该在百分之三十左右,也就是说实战中命中率还得降低二倍多。
“是本官的失误,王大,记住这次的教训,以后要把标尺错开,远近搭配才对。”为什么命中率会有如此大幅度的降低呢,洪涛看明白了,不是设备原因,而是使用方法不得当。
上百具马蜂窝、几千支巨箭都以一个角度发射,散布的面太小了。在敌人用密集阵型进攻时,火箭的散布越广杀伤力反倒越大,这和平时训练针对小范围目标的原理完全相反。
火箭不用太考虑密集程度,因为它是相对无限破防的,就目前而言没有任何一种盾牌和甲胄能阻挡。所以单位范围内箭矢密度太大就是浪费,射中一箭和射中十箭的效果基本相同。
发射频率也很关键,太快了反而不美。因为人不是机器,是会害怕的。
第一波马蜂窝就已经把敌人的信心打垮了,当前面的人往后跑时,第二波马蜂窝的标尺应该调得更远一些。在逃命状态下,几乎每个人都能跑出博尔特的速度。
最后就是发射角度问题,如果马蜂窝是在平地发射,可以不考虑前面那些问题。可现在是五六米高的城墙,距离只有不到一百米,这个夹角救了很多夏人士兵的命。
夹角越大火箭的散布范围就越窄,这个问题也得写入战后总结,作为一种新装备的使用经验传授下去。
“大人不必自责,如此战绩已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现在夏人恐怕是要真的撤军了,再攻下去只是徒劳。”
蒋大郎可能很少听到领导主动认错,或者说他认为这根本就不是错。从发射到结束不到一炷香时间,近千名悍卒死伤殆尽。
如果这个效率还算低的话,多高算高呢?夏人恐怕也是小觑了这座城,连试探性进攻都没有,直接就派出了主力,想一鼓作气拿下。要是他们能耐心一些、谨慎一点,这场战斗指不定打成什么样呢。
“撤军?刚进攻了一次就撤军?”洪涛对蒋大郎的判断很是不解,上万人跑了七八天时间才赶到,光搭建营寨就搭了一天多,打十分钟仗就撤了?对方这位将领的心也太宽了吧,难道不该想想其它办法吗?
“此处夜晚滴水成冰,若是再有风雪侵袭,再想退就不好退了。一旦粮草耗尽,不用攻打就会自行溃败,到时候谁下令也没用。对方驮马数量不多,又没有牛羊跟随,加上来回路程五日是极限。现两日已过,除非大人的马蜂窝耗尽。”
经过刚刚的交锋,蒋大郎已经把信心恢复满满,比原来还满。他算是想明白了,帅司大人会不会打仗无关紧要,只要火箭够用,就算让王大指挥夏人也是输。
这根本就不是打仗,完全是大人欺负小孩。而且这个小孩还是远道而来,带的吃喝很不足。
他以前在禁军里就干过后勤,打仗可能不太拿手,但这笔账还是会算的。不管宋军还是夏军都得吃饭,且饭量也相差无几。
“……只能坚持几天却要劳师远征,还倾巢出动。大郎,敢不敢与本官打个赌,夏人这次不会撤。如本官输了就把西边的山坡与你屯田,你若输了呢?”
听了蒋大郎的解释洪涛非但没醒悟,还执迷不悟起来,又要开赌。只是他的赌本有点无赖,此处目前还未划入大宋版图,就算全给蒋大郎他也没法开垦耕种,指不定哪天夏人又给占回去了呢。
“末将不敢与大人相博……大人断夏人不退那必然就是不退。”蒋大郎也是宋人里比较油滑的,插上毛就是猴精。有了那么多听说和亲眼所见的教训,肯定不会上这个恶当。
“你就不能像二郎一般豪爽些?”洪涛很气愤,这都什么人啊,居然不接招。
“二郎已经输了一年军俸,大人还是饶了末将吧。”激将法也不管用了,蒋大郎打死也不应战。
“那下面该如何应对?”洪涛没招了,不赌就不赌吧,夏人到底撤兵不撤兵自己也是猜的,说不定猜错了呢。
之所以判断夏人不会撤兵,主要还是参考了梁道初的身份。他可是梁太后的侄子、夏国宰相的儿子。
假如王安石的儿子在阵前生死不明,沈括有胆量试探一下就撤兵吗?要是事后证明王安石的儿子就在城中,那沈括的仕途基本就算完蛋了,王安石能恨他一辈子,得往死里整。
宋人是人,夏人也是人,国情不同,可是人性都差不多。这位夏人将领不管是谁,要不就拖时间不带兵来,只要来了就得竭尽全力相救,不见到梁道初的人或者尸首不罢休。这样不管胜负,回去向梁家都能有个交代。
“末将不知……是不是让二郎他们……”蒋大郎已经不敢再凭借已有的经验做出判断了,当战争一方发生重大变化时另一方也会跟着变,会变成什么样不是经验能判断。接下来就得见招拆招,或者直接出大招。
“再看看吧,这是一个锻炼队伍的好机会。你看他们,是不是比刚才自如了一些?我们不能总依赖特种部队,以后到了山那边两军对垒是免不了的,搞不好还要攻城。你是他们的指挥,不如多传授他们一些战场上的知识,权当一次训练。”
现在就发动雪崩击溃敌人吗?洪涛觉得还不到时候,最好的是歼灭战,实在不成才会选择击溃。目前好像还没到危急时刻,己方除了一些人吐得苦胆水都出来了,连个受伤的都没有,慌什么。
让这些厢役见一见什么叫真正的残酷,经历一下生死转瞬,会比训练十年还管用。至于说为何要训练厢役而不是禁军,洪涛有自己的考量。
厢役相对禁军而言确实战斗力要弱不少,可是也有优势。他们更听话、更容易控制。以目前的状况看,自己想要完全控制一支禁军几乎不可能。
第297章 夜战
刚杀了一些禁军军官皇帝就派监军来了,就算没有监军,苗魁的亲从官也不会完全听命于自己。
但厢役就不一样了,在大宋朝臣眼中他们就是一群苦役,就算能打胜仗那也是会打仗的苦役,远远比不上禁军,至少听起来是这样的。
让一位会打仗、能打仗的驸马带着一群可以打仗的苦役为朝廷效命,怎么琢磨也比让一位会打仗的驸马带着训练有素的禁军要安全的多。不能说他们会完全大撒把,肯定也不会太过关注。
可是厢役能训练成禁军或者接近禁军的战斗力吗?洪涛觉得肯定不能。
他们从选材那一刻起就远远低于禁军的标准,不能说全部是老弱病残,也比一群农夫强不了太多。基础差是天生的绝症,后天如何努力也难以反超。
但洪涛并不需要太身强力壮的军队,冷兵器对拼不是自己的优势,就算可以控制禁军,和那些精通冷兵器战术的将领比起来自己也是个棒槌。
用火器作战就不同了,听命令、守纪律比身体重要。在这方面厢役比禁军有优势,因为他们没那么傲气,每天能吃饱饭少干些苦活就会觉得很高兴,隔三岔五再有点酒肉那简直就是天堂。要是能把军俸按期发下来并提高一些,他们就能认你当干爹。
现在洪涛就要利用实战来提高厢役的纪律性,适应战场环境、练习胆量也是纪律性的一方面。
什么时候他们能直面敌人的钢刀利箭没有命令不会擅自逃跑,什么时候自己就可以带着他们横扫北方大草原了。
“末将遵命,这些贼配军遇到大人是三生修来的福气。”这次蒋大郎完全听明白了,帅司大人这是要把厢役当成禁军用。
能不能成功不知道,但有一样他能肯定,这些厢役时来运转了。只要能守住这座城,他们的待遇马上就会提高,高到一个他们都不敢想的地步。
同样是当兵吃粮,而且一当就是一辈子,厢役的待遇非常低,仅仅就是个饿不死。而且他们的死亡率并不比禁军低,禁军是碰上大战才有伤亡,他们则是每天每时都有伤亡。
在没有施工机械的古代,任何大工程都是用人命堆起来的,而这些工程通常都是由厢役来做,比如马尾城的修筑。
如果换成别的将领,这千把人估计能剩多一半就不错。累死、病死、工伤、冻伤时刻都会要了他们的命,而得病几乎就等同于死亡了。
要不忍饥挨饿外加受冻中悲惨的死去,或者吃饱喝足后在两军对垒时光荣的战死。在这两者中选择的话,蒋大郎想都不会想,必须是后者,想来那些厢役中的大部分人也会一样。
况且跟着帅司大人打仗好像也没那么危险,又不是天天打,大部分时间还是在享福,这笔账谁都算得过来。能不能不死?古人真没这么矫情,他们认命,能在注定的命运中稍稍好受一些就是最高追求。
一直到夕阳西下夏人也没有撤退的迹象,反倒是在对面山坡上弄出了很大排场,又吹号又敲鼓的,像是在庆祝什么。
但城里的蕃人士兵说了,那不是在庆祝,而是在给死去的族人招魂,让他们的灵魂能升天。
为啥会这么大排场,还一波又一波的折腾,并不是故意的,而是族群太多,信仰的神还不太一样,只能各搞各的。
“大人,夏人要拼命了。族中的僧人正在驱魔,通常这之后就是不死不休。”
既然蕃人士兵懂这玩意,洪涛干脆就把蒋大郎的望远镜借给他用,让他继续观察对方的动向。也确实有了收获,晚饭还没吃完蕃人士兵就从角楼上跑下来,带回一个不算太好的消息。
“命这玩意是最软弱的,有刀用刀、没刀用木棍,最终没辙的人才会选择拼命。夏人黔驴技穷了,他们的命本官收下。走,上去看看。”
拼命,这个词儿洪涛真不太感冒。在大海上每次遇到敌人都有拼命的,但谁先拼命谁就输了。
这个词的隐喻就是无能,啥办法都没有又打不过对方时才会选择拿命拼。可惜在真正的实力面前,任何气势、勇气、大无畏都脆弱的很,轻轻一敲就碎一地。
这次夏人并没有真拿脑袋和箭矢比硬度,他们还是想了办法的,也很有效。啥玩意呢?盾牌,不是一般的盾牌,而是一尺多厚的巨大盾车。
什么招魂、驱魔都是夏人的诡计,他们利用这大半天的时间,偷偷用木料造出来很多厚门板。人藏在后面推着门板前进,以躲避那种喷着火、冒着烟的巨箭攻击。
而且他们要夜战了,每块门板上都插着火把,排成了十多列纵队,慢慢向东侧城墙靠近。北城那边有山坡,推着门板上坡好像有点费劲,所以放弃了。
“单数发射位撤下马蜂窝,换上霹雳弹和火油罐。别害怕,他们就算到了城墙下面也爬不上来,等聚集的人多一些再炸。都把脑袋藏好,不要探头探脑,听本官命令再点火。”
厚门板能挡住火箭吗?确实能,夏人的将领一看就是位久经沙场、经验丰富的统帅,这么短时间就找出正确的应对办法了,应变能力不可谓不强。
可惜他碰上了世界第一鸡贼洪涛,这位没事儿的时候还狡兔三窟呢,但凡有点危险能不辞辛劳的先挖一百个洞,为了保命真不怕累。
霹雳弹就不介绍了,这玩意不太适合抛投,但点了火再顺着城墙滚下去还是比较给力的。即便是黑火药,但架不住装药多,再加上灰口铸铁外壳,炸起来的杀伤力也是杠杠的。
火油罐就是个一尺多高的陶罐,带着两个耳朵,制作起来啥难度都没有,粗糙得蕃人都不愿意用。
但它里面装着粘稠的液体,这东西是天煞庙里提炼混合油的残渣,可以用来继续提炼沥青,但都被洪涛调到了马尾城,有二百多罐。
作用嘛,没啥特别的,扔下去沾到谁身上谁倒霉,只要点着火很难扑灭。好不容易弄灭了,别见明火,见火就着。要是蹭到皮肤上被点着,那恭喜你可以去植皮了,没有汽油、煤油、酒精,洗都洗不下去。
等待是很熬人的,城外的噪杂声越来越近,夏人互相的吆喝声、壮胆的吼叫声已经声声入耳,可是攻击的命令还没传达。
城墙上的很多厢役都开始浑身打摆子了,要不是那些儿童团和蕃兵手里都拿着可以连射的蝎子弩,肯定会有人精神崩溃逃开这种折磨。只要有一个人跑,后面就会跟着更多人,然后就是溃败。一支军队训练是否有素,抗压能力是关键指标。
“咣当……咣当……”来了,城墙上接连传来了碰撞声,不是门板撞到了城墙,那玩意太重,距离城墙十多米的地面上都是冰,还有个斜坡,根本推不上来。这是木梯搭上城头的声音,夏人已经开始攀城了。
“先扔火油罐再点霹雳弹,蝎子弩去木梯旁守候!”洪涛的命令终于说出了口,同时他自己也蹲着身体向几米外的城垛摸去,那里有一架木梯搭上了。
“大人……大人……”蒋大郎觉得主将不应该轻易上阵,在后面扯着洪涛的裤腰不撒手。
“嘶……你给我松开,拿着蝎子弩去找个梯子守着。别抬头,谁露头就射谁。咱这城墙上全是冰,他们拿着盾牌无法跨越,放下盾牌就给他来一下,屁危险都没有。”
洪涛的裤腰带都快被蒋大郎拉断了,只好转身把自己的招数详细解释了一遍,重点强调如何阴人,没危险。
第298章 意料之外
“轰……轰……啊……”还没等洪涛就位墙外就传来了猛烈的爆炸声,第一波霹雳弹响了,除了巨响之外还夹在着人的惨叫。
“我操!这是……胳膊啊……”爆炸威力真不小,效果洪涛看不见,但耳朵已经嗡嗡叫了。
这还不是最麻烦的,麻烦的是随着爆炸城头上下起了血雨,各种木片、烂肉、断肢劈头盖脸的砸下来,有一截胳膊直接砸在了洪涛的头盔上,上面还有一片镶着铜钉的护腕呢。看样子质量不错,胳膊都炸断了它愣没事儿。
“别躲,继续扔第二波……”和洪涛有同样遭遇不在少数,很多厢役又开始吐了,或者本能的想远离这些残肢断臂。
“我让你上……!”说话间木梯上也有了动静,洪涛都没看清对方啥模样抬手就是一下,上好弩弦再找人没了。
他真想探头向下看看,可是听着箭矢打在城垛上的响声还是忍住了。夏人也在拼命射击,不顾误伤己方也想压制城墙上的反击,给攀城的袍泽创造机会。
可惜全是无用功,没一个宋人露头,可是能把厚木板炸碎、把人炸飞的东西却不断从上面掉落,顺着冰面到处乱滚,滚到谁附近谁就只能祈祷神佛保佑。
但时间好像有点晚,神佛都下班了,没保佑过一次。不光不保佑还降下了天火,烧得那叫一个欢快。门板着了、攻城梯着了、活人死人都着了,就连冷冷的冰面都在燃烧。
“换马蜂窝,五十步发射一波。”洪涛的腿都快蹲麻了也没等到梯子上再有人露头,城外的火光已经映衬到了城内,看样子火势不小。
应该够了,如果夏人在这种火势下还能坚守不退,那自己就带着莲儿和儿童团爬山逃命,打不过呗。要是后退了,门板阵肯定会乱,追着屁股射一波应该是好选择。
“老天爷都不帮你们啊……”很快城墙上又响起了凄惨的鸣叫声,几十具马蜂窝发射了。
和白天相比夜晚的火箭多了一份妖娆,比后世春节放礼花弹还漂亮。而且这时起风了,西北风,城墙上的烟雾被风一吹全飘向了城外。
“停停停……继续换霹雳弹和火油罐,用唧筒把火油喷到他们的梯子上,然后原地休息。”城外的敌人是何反应洪涛不打算看,以不变应万变,只要没人爬上城头爱干嘛干嘛。
等敌人在城外多聚集点再扔两波火油罐,耗着呗,等火油罐和霹雳弹都用光了也没事儿,库房里还有几百桶黑火药呢,点着了往下扔估计也挺响的。
有本事就用尸体把城墙填平,还是那句话,假如夏人这么不畏生死咱就逃跑,大不了回开封老老实实当驸马,顺便再和王冠家做点海商生意。有机会就带着家眷坐船跑,啥大宋不大宋的,小爷真救不动。
事实证明再强悍的躯体也硬不过铁与火的煎熬,夏人又发动了两次冲锋,然后就吹响了牛角号,曲调悠长且哀伤。
“大人,夏人撤了……”听到这种曲调蒋大郎脸上露出了笑容,自己又赢了,连一个敌人的脸都没看见就赢了。
“撤?想得美,标尺三百步,点火!”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这是洪涛的追求,别人也要这么玩那是不允许的,追着屁股打是必须的。
三百步、四百步、五百步,连续三波齐射,场面煞是好看。射击距离越长火箭的尾焰越妖娆。烟雾被风吹到了城外,就像贴着地起了一层浓雾,在满天繁星和月光的照射下异常诡异。
只是时不时传来的哀嚎声不太和谐,连同几堆还在燃烧的火焰破坏了这份意境。借着火光,烟雾被穿透了,盖在它下面的罪恶暴露了。
各种姿势的尸体面目狰狞,有些已经被烧成了焦炭,却依旧互相扭曲缠绕着,火焰的燃料好像就是他们,或者叫它们。
后半夜天地间恢复了宁静,敌人没了、号角声没了、尖利的啸叫声没了、爆炸声没了、哀嚎声逐渐也没了。但味道来了,那股子烧头发的气味即便顶着风也顽强的弥漫了整座城市,即便躲进屋里也逃不开。
由于摸不清对面的夏人到底在干什么,洪涛没有下令打扫战场,味道难闻点也比死伤强,一切还得等到天亮。
说起死伤,城头上也有,即便如此猥琐的战法依旧不能完全避免。三名厢役在更换马蜂窝和霹雳弹的时候被从射击口钻进来的箭矢射中,一死两伤。
伤的两个估计也活不了,这种腹腔的伤口没法处理,箭头还带着倒刺,只能看天意。还有两个厢役居然自己从城墙上摔落,好在骨折还能治。
凌晨的时候山谷中又传来了滚滚的雷声,听着有些距离。原本已经换班的厢役们又从藏兵洞里跑了出来,经过这一夜的鏖战他们已经睡不着了,生怕别人不熟悉如何作战,万一把敌人放进来就危险了,还打算继续当班。
“都回去睡觉,敌人已经撤军了,对面的大营估计是空的。但别以为就没事儿了,过不了两三天他们还得回来。”
别人不清楚这些雷声是什么,洪涛必须知道。蒋二郎那边也发动了,肯定是夏人连夜偷偷撤军,走得还比较急,结果凑够了雪崩发动的人数,蒋二郎代表老天爷对他们降下了惩罚。
但再厉害的雪崩也不会把上万人全埋住的,山谷里行军无法用方阵,再急也得一字长蛇阵,一两场雪崩埋不住多少人。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找个峡谷地形多弄几场雪崩,能埋多少埋多少,剩下的人见到前方没路了只能绕道。
一旦进入山腰地带,那蒋二郎的特种部队就算到了主场。那里不光能弄雪崩,还无法通行大部队,夏人只能分散突围,能找对正确方向不迷路就是好样的。
在没有搞清敌人剩余数量之前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