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有毒-第2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天皇!”八嘎听得嘴角又开始抽抽,这次是两个嘴角一起抽抽,内心太激动啦。
“中国古人说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大宋开国皇帝早先就是个守卫皇宫的禁军将领,和你比起来也强不到哪儿去,凭啥他都能当这么大帝国的皇帝,你就不能在小岛上当个破天皇?”除了激动之外,洪涛觉得八嘎还缺乏自信心,心灵鸡汤赶紧端上。
“可小人除了用刀还有点心得,什么都不会……如何能让大臣信服?”鸡汤喝了,但八嘎的自信心还是不足,主要是自身基础太差,光靠稀的灌不饱。
第896章 大宋第一桥
“不光你一个人回去,还有平七海。桓武平氏你应该听说过,有了她家的名头,再加上你手里的火枪兵,起点比大宋皇帝高多了。你不会让她们母子一辈子跟着你当下人吧?该争的时候就得争,人生能有几回搏。可别小看了她们母子,你找了个会治理国家的好媳妇,凡事多听听她的意见没什么可难的。但此事先不要和任何人提及,什么时候能说本王自有安排。这些日子你多看看书,不懂就去问她。”鸡汤不够还有迷魂汤,女人有时候就是男人的动力。
“主人觉得八嘎能做,八嘎就去做!”果然,一提及庞皇后母子的问题,八嘎立刻就把顾虑扔了,为了她们也得拼一次!
十月初,蒋二郎的武装货船带着洪涛一家人从瓜洲镇启航,使出长江口,进入了茫茫大海。前来送行的不光有扬州官员,还有多一半朝臣和当朝皇帝赵佣。
洪涛肯定没这么大面子,出个门还得劳烦皇帝亲自来送,那就真成王莽了。皇帝和大臣们巴巴的跑到扬州来,只是为了参加跨江大桥的落成典礼。
这座大桥终于贯通了,当皇帝坐着富丽堂皇的六轮马车从瓜州镇上桥,顺利抵达江对面的丹徒,再被两浙路官员簇拥着返回瓜州镇时,小镇里马上锣鼓喧天、号炮齐鸣。
早已在此等候了好几天的北方客商一拥而上,骑马的、驾车的、挑担背包的,大家一起往江南跑,知道的是要讨第一个过江的彩头,不知道的还以为金兵杀过来了呢。
在江南那端也是一个情景,两拨人慢慢在桥中间相会,用不同语言打着招呼,还有比较操蛋的,干脆就在桥面上聊上了生意,谈好之后,把随身货物一交割,这趟买卖就算做完了。
他们倒是高兴了,可苦了扬州和丹徒的官府,还有护桥队员。桥梁上不许逗留更不能摆摊,因为中间这节是能吊升的,好让江面的船只通过。都在上面做生意,下面的船咋办啊。
“下官有罪,如此盛况却尽显凌乱,请陛下降罪……”皇帝还没说什么呢,扬州和丹徒知府知县就慌了。谁也没想到商人们会有这么大胆子,当着皇帝的面就敢摆摊,与其等着被御史弹劾,不如主动认罪,换个好态度。
“哎,不必多虑,地方富足、商路通畅,才有这么多商户不辞辛劳奔波,这不正是地方官份内之事,不仅没有罪,还有功,大功!摄政王以为如何?”
赵佣这皇帝越当越有滋味了,举手投足间已看不到生疏无措,就是说话还不太老练,经常蹦出很有王诜风格的大白话。
“陛下所言极是,两位大人对大桥修建出力颇多,若是没有当地官府支持,此桥怕是也建不起来。本王觉得还有陛下知人善用之功,且功不可没!”
其实洪涛十多天前就已经在桥上跑了好几个来回了,不是闲的,是几个孩子非要过过瘾,他就算不去,孩子们也得偷偷去,更危险。
但此时还得装出第一次见到如此盛况的德性,小马屁刷刷刷的往外冒。花花轿子大家抬,别看一个知州、一个知县在自己眼里啥都不是,但他们可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这些年促进社在各地都有基建项目,规模大小不一,但全需要当地官府配合。但除了特区之外,大部分官府都采取了不闻不问态度,还有少数暗中使绊子的,支持者很少。扬州知府和丹徒知县如果不是因为守着自己太近,不敢不支持,也是大部分官府的态度。
不过要是他们俩能因为支持新政建设而受到朝廷褒奖,再简在帝心升职加薪,相信很多地方官也会有样学样。这种自然而然的做法,往往会比朝廷的行政命令好用,受到的抵触也少。至于说夸夸皇帝,那只是顺嘴一说,他知人善用个屁,他没当皇帝的时候,人家俩人就在这里做官了。
“官家,此人向来言不由衷,乃大奸之相不可信之。贵为摄政王,不为国家分忧,反而要驾船出海、居家游玩,理应降罪!”
可是还没等皇帝笑出声来,就有不太和谐的声音响起。观礼台就设在长江学院主楼顶上,除了朝臣和当地官员之外,学院里的知名教习、教授也获准同台,声音就是从他们里面发出来的。
“苏卿何来此言,可是摄政王照顾不周?”赵佣转投一看,得,也没法责备,苏轼拄着拐杖迎风而立,那派头,比自己都足。
“陛下,此人隔三岔五就去府上蹭吃蹭喝,大长公主都拦不住,老泼皮也!此次他非要同船前往,臣怕海上风急浪大没有应允,才被诬陷。”
倚老卖老这话就是给苏轼预备的,他是年纪越大越没德性,吃喝玩乐啥都争,还不给钱。去济州岛的事儿王小丫虽然不去,但她可以说给老师听,老头一听要去海外属国,立马来了精神,非要同往。
同往个屁,洪涛一是怕他死在海上,回来之后被他那些学生说三道四。二是怕他知道自己偷偷娶了辽国公主,还有了孩子,即兴作诗一首,那不就成全国的笑柄了,保不齐还得被写在史书里。
“这就是苏卿的不是了,想当年攻打析津府时朕上过海船,只是沿着海岸北上海河口,滋味端的不好受。苏卿还是留在学院里讲学为妙,摄政王此去也不光为游玩,乃是奉了朝廷指派出使藩属。”
再倚老卖老到了赵佣这里也是白搭,济州岛上都是谁,姑丈去做什么,他心里都清楚,别说不能带外人前往,朝臣也不适合去。此事太机密也太紧要,臣不密则失身嘛。
“姑丈,仅靠蒋将军他们真的能把高丽王剿灭?”糊弄走了苏轼,再把大桥开启放过船只的过程看一遍,这次来的目的也就算了达到了。
按照事先的安排,一部分朝臣要连夜赶回开封,皇帝则在新军陪同下顺着运河北上来次巡视。但在走之前,皇帝还有事儿要问问清楚,于是就跟着洪涛上了学院里的钟楼。
“只要金人不插手,高丽王庭坚持不了两年。除掉这个墙头草只有,陛下就能着手对付金人了,届时半岛上的蒋将军也会出兵相助,让金人首尾不得顾。”
古人可能是看史书看多了,那上面有过多次对朝鲜半岛的作战结果,胜少负多,所以一提起攻打朝鲜半岛,总是不由自主的担忧。
但他们忘了件事儿,历来中原王朝都是从北面攻打朝鲜,得翻越群山峻岭,后勤压力非常大,一旦耗到冬季,还得面对严寒,以当时的水平,确实很难。
蒋二郎不用走这条路,他会采用美军的战术派船队从开京、树州同时登陆。一部分攻打高丽王都,一部分切断敌人南下的路线,逼着他们北上。
此时马上就要进入冬季,只要高丽王都被攻破,不光高丽王抓到没抓到,剩余的高丽朝臣、兵马都只能往北跑。然后他们就要尝一尝大冬天在群山峻岭里吃不饱再挨冻的滋味了。
济州岛的新军会坐着大海船把朝鲜半岛北部所有沿海城市都扫一遍,粮食能抢走就抢走、城市能烧掉就烧掉,争取一冬天把北部地区的人口消减到最低值。
开春之后,扫荡船队又会变成救世主,从南方产粮区带着满仓稻谷到半岛北面放粮,只要肯投降归顺,就可以上船去南方耕种生活,否则过几个月又得进入冬季,不怕死的就留下。
第897章 全家出游
洪涛觉得吧,这样耗一年,半岛半边的高丽人基本也就剩不下什么了,更别提啥军队。此时蒋二郎就会从半岛南边几个地区征发高丽军队,由他们去扫荡北方内陆城市,依旧还是烧光抢光,对方愿意打就主动出来,不愿意打就在山沟子里窝着,反正不被杀死就是被风雪冻死,只要死了,结果都一样,谁管他们是咋死的。
这样一来,还有利于蒋二郎和萧巫纳长期统治,半岛南边的高丽人和北面的高丽人并没有太多交流,让当地穷人去占据北方良田,稍稍给点利益,就没法思想负担。而且南边的高丽人和辽东地区的女真人也没啥交情,更谈不上什么族群血脉,将来杀起来更下得去手。
“为何姑丈在哪里都能找到忠义之士相助?”
赵佣对两年的期限很满意,如果能用两年时间灭掉高丽,换成自己的属国,对大宋可就太有利了。别说两年,五年都可以等。但他有一个问题始终搞不太懂,为啥姑丈干什么都有人帮忙,还是豁出命帮,半点怨言都没有。这个问题如果能搞清楚,对他当皇帝有很大帮助。
“忠义之士?嘿嘿嘿嘿……陛下觉得蒋将军、溪罗撒、讹力命、还有福建王家、杭州钱家等等,凡是与臣有过交往的都是忠义之士?”
这个词用的让洪涛很气愤,自己拼死拼活干了二十年,几乎没人给过这么高的评价,怎么边上拉偏手占便宜的,反倒成了人生赢家呢。看来赵佣还是没学利落,也难怪,他才在儿童团里待了三四年,没法和王二她们那样耳濡目染了十几年的相比。
“……至少对姑丈都很忠心吧?”赵佣觉得吧,就算忠义之士过了,至少也得算忠诚。想当年福建王家,砸锅卖铁的跟着姑丈北上,运粮运人毫无怨言,甚至带着家人上阵杀敌,这还不算忠诚?
“就从蒋将军说起,如果臣当初不带着他去当挑货郎,让他可以无拘无束生活,有了特种兵之后能在敌人的地盘上肆意妄为,他有个屁忠诚。现在他要当辽东王,打下来的土地也不给大宋,难道他不该拼死出力?”
“还有福建王家,最初是为湟州送粮,但陛下可知,仅此一项,王家就在湟州获得了多少好处,光是生铁一项,几年的粮食都白送,一文钱拿不到,他们王家也不会亏。”
“陛下,一定要记住,在朝堂上没有情谊两字,所有事情第一个要考虑的就是双方、多方的利益。您能把利益分配合理,这件事儿大家就会拥护您,有人拦着,他就是大家的敌人。如果无法分配合理,那就得想想该让谁吃亏、谁占便宜,而您自己能从中得到什么。把这些都考虑清楚之后才是顾及人情的时候,谁都有亲近之人,让他们多占点无可否非,但绝对不能把分配原则搞乱。这是臣从军、为政多年的心得,陛下不用全听,再去与朝中重臣多聊聊,看看他们的办法,然后自己综合起来先从小事儿试起,好用的留着,不好用就扔掉,不管是不是姑丈说的。”洪涛挑了几个例子现场给赵佣分析,不用讲太细,应该也能很好理解。
“那姑丈如遇到事情里面有朕,也是如此盘算吗?”赵佣听懂了,但还不是太习惯。
“陛下觉得此话很难回答,故意来刁难臣,其实臣觉得这个问题一点都不难。臣会提前避免发生这种事情,假如陛下也能提前想到,那陛下和臣就永远不会碰到用利益来衡量一切的机会,剩下的全是人情。不知臣如此说,陛下可想得通?”
洪涛知道赵佣有点不高兴,自己又把他的一些认知打破了,才提出这么一个问题来故意让自己为难。但洪涛不觉得这个问题难回答,相反,能和赵佣聊聊反倒有好处。
一个成熟的执政者,应该时刻清楚要避免什么,这种技巧光当臣子的有没用,要互相之间都明白才好使。如果赵佣能想明白,那自己就不用担心和他发生很大冲突,他也就不用怕自己那天抢了他的位置了。
“不光他想不通,宸娘也想不通。她走的时候和我说,大人您定下的女王交权期限作废了,她要从新当权柄在握的女王,元老会只能拾遗补漏。”赵佣闷闷不乐的走了,蒋二郎看着那个消失在晚霞中的年轻背影,又开始给宸娘告黑状。
“先别说她了,说说你吧,辽东之地苦寒,你真要去那个鬼地方当王?”宸娘就算说她要返回母系社会洪涛也没意见,离得远就是好,眼不见心不烦。可辽东这块地方太近了,它的将来必须操操心。
“嘿嘿嘿……我已经和萧巫纳商量好了,就以大人说的大同江和清川江为界,北面归契丹,南面归汉人。我手下都是海军,跑到大山里去没有用武之地。耽罗人和日本人也不愿意去那么冷的地方,他们全留在半岛南边生活,归我统领,但奉您儿子的号令,还得提供七成税收。特里公主很有做生意的天赋,算计起来和大人您一样精明!”
蒋二郎向来不是个太听话的人,很有主见,且坐言立行,想好了就干,没有半点拖泥带水。更不去想那么远,很有过一天算一天的觉悟。
“精明个屁,这么玩早晚要出大麻烦……算了吧,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也管不了那么远!”
听了蒋二郎的说法,洪涛很为耶律诜担忧。这肯定是萧巫纳和特里公主的主意,他们俩不想搞什么代表会、长老会,还抱着皇族那套不放。洪涛是真不想管了,也没法管。让一群游牧部落玩议会,确实有点不人道。留点麻烦也好,免得王二、王十她们将来太闲在。
济州岛从来没来过大宋使节,以前洪涛倒是经常来,但岛上的人没一个把他当做大宋官员。这次不光使节来了,还时大宋皇帝的钦差。
不光岛上的汉民诚惶诚恐,连带着契丹族也挺紧张,只有耽罗人和日本人比较轻松,在他们心目中,宋人个个都是富翁,宋朝皇帝更富。济州岛倒也不穷,但能傍上更富的大帝国,自然是好事儿。
“人心向背啊,合算只有外人才真的欢迎我这个大宋摄政王。”刚一到码头,洪涛就感觉到了每个族群的态度,虽然他们都在恭恭敬敬的迎接自己,但他们脸上细微的表情还是挺明显的。
“大人多心了……”蒋二郎没听出来,萧巫纳理解了。
“真不是多心,二郎的汉人里很多都跟着本王征战过,熟悉本王的手段。但他们此刻变成了外国人,从心里怕本王将来把他们当外国人一样征讨。契丹人更怕,怕来个第二次。我还是少给他们添堵吧,赶紧安排车马,本王上山找公主去。哎哎哎……莲儿,先别管你儿子了,他个大小伙子还能掉下去啊。赶紧去舱里扶长公主出来,这一路可苦了她了。”
萧巫纳说了等于没说,他自己脸上笑的就不太自然。洪涛也懒得和他们掰扯,说了也没用。还是照顾家小重要,这一路上,除了受过训练的王民羽、经常坐海船的莲儿之外,其他人就没有不晕船的。
最重的就是长公主,好几次都开始留临终遗言了,害得洪涛时不时就得拿个小本子记,还不能糊弄,记完了得念一遍,看看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
第898章 都是儿子……
一大群马、一大溜车,浩浩荡荡的涌进了特里公主的山谷。和前两年相比,房子多了,仆人也多了,还有好几家牧民。特里公主说耶律诜长大了,得让他熟悉契丹人的生活,那些牧民就是特意被迁过来当生活背景的。
“爹……我的大气球被他们弄破了,娘说爹还有更大的。”第一个发现这群人的就是耶律诜,他正和几个契丹小孩骑着小马玩,见到洪涛之后立刻就策马跑了过来,还没停稳就从马背一跃而下,抱着洪涛的腿要礼物。
“爹爹有五十条鱼,分给你们六个人,每人分几条?还剩几条?”要礼物可以,但必须考试,答对了有礼物,答错了不光礼物泡汤,还得每天补课。
“……每人八条……”耶律诜刚想去数手指头,被洪涛一瞪眼,马上把小手放到了身后,迟疑了十几秒,给出答案。
“他答错了,还剩下两条!”王小荷比耶律诜大一岁,见到同龄人,尤其是骑马骑得这么好的孩子,立刻就凑了过来,藏在父亲身后露出半个脑袋,指出了对方的错误。
“是答错了一半,八条对了!”王民安和王小荷是同班同学,也是死对头,两个人学习都不错,又都想比对方更好,互相揭短挑错成了日常。
“没错!他们都是我的臣民,拿八条,我是契丹人的王,当然要拿十条。你们是谁?带没带礼物!”耶律诜没有认错,小肚子一挺,大言不惭的驳斥着对方的幼稚。
“我叫王民安,这是我爹爹,这是我妹妹王小荷……契丹人已经被金人打败了,你是金人抓的俘虏吗?”王民安也不示弱,但没有抬出摄政王和大长公主的名头,因为那样做就会被爹爹罚。
“胡说,契丹人是最强大的,姓金的是谁?叫他来,我一箭射死他!”耶律诜怕是不知道契丹人被打败的消息,他个孩子也没人告诉,很不服气。
“你没上过学吗?金人不是姓金的,是女真人,把契丹辽国打败,建立了大金国。”王民安估计也没见过这么蛮不讲理的,打算普及一下目前的国际形式。
“你胡说!”耶律诜一听更急了,冲过来站在王民安面前,即便对方比他高半头,但气势上一点都不弱。
“我没胡说!”王民安自然不怕比自己矮的孩子,哪怕高也得硬撑着。自己那个爹真不是亲的,在学校里和别的孩子打架,赢了才会被问为什么,输了根本不问缘由就挨罚。
“你就是胡说!”耶律诜又往前拱了拱,顶在了王民安身上。
“我就没胡说!”王民安也往前拱了拱,力量比耶律诜还大。
然后嘛,两个孩子从你拱我一下、我拱你一下变成了互相推搡,然后就搭上了架子,熟视无睹一大群人的存在,更忘了还有个爹,开始摔跤了。
“民安,入足……入足!”
“民安,抓他腰带!”
“民安,内挂!……呀呀呀,晚了,外挂、快外挂!”
两个孩子打起来了,这群大人里没一个上前劝的,此时之后大长公主能出面,但她躺在车里还爬不起来,也没闲心管这个。大人不管,孩子们就全凑了过来,七嘴八舌的给王民安出招儿。
他们或多或少都在家里学过爹爹的绝学,就连王小荷、王乔、王锦娘这样的女孩子也逃不过这一课。爹爹说了,艺不压身,多学点是点,不打人可以防身,没亏吃。
“爹爹,孩儿去拉开他们吧……”王小丫没来,王民羽就是大哥,他也不太喜欢打打杀杀的项目,更不愿意和别人打架。而且刚才他听分明了,这个孩子管自己的爹爹也叫爹爹,弄清他是谁显然比看打架重要。
“他叫耶律诜,是为父和契丹公主的孩子,今年该七岁了……愣着做什么?还不去和你几位娘娘打小报告!”
平心而论,洪涛最不喜欢的就是王民羽。王小丫虽然所学与自己差之甚远,但她的性格并不怪异,还挺豪爽的,敢说敢做。
但王民羽则是男版的王十外加王十八合体,平日里总喜欢一个人待着,遇事不先想怎么办,而是先琢磨让谁去顶雷,他好在一边看着分析得失。最讨厌的是这孩子喜欢打小报告,总会在关键时刻不经意般的把弟弟妹妹的短处泄露出来。
长公主说这孩子文静、内秀,洪涛当面不敢反驳,背地里只有一个呸字!啥文静、内秀,这就是标准的蔫坏、贼心眼和独,长大之后要是能和王十八一样专心研究一门算万幸,稍不留意就得走上王十的老路。
片刻之间已分胜负,王民安瞧准了用脚勾住了耶律诜脚后跟,在发力往前一推,耶律诜就来了个屁墩。好在王民安还算讲究,没打算冲上去趁热打铁,退后两步等着耶律诜起来再摔。
“停停停,不打了不打了,你打不过他。”没等耶律诜起来,洪涛就先过去了。
“这次不算,刚刚是孩儿没留意,被他偷袭了!”耶律诜还挺要强,摔得屁股生疼,眼泪直在眼眶里转圈,也没哭着喊妈,还要再打。
“你娘没和你说过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吗?你摔跤摔不过他,就和他比骑马射箭嘛!”洪涛一把拉住还要扑上去和王民安玩命的耶律诜,给他指了一条明道。
“对,你叫啥来着,我们比骑马射箭,敢不敢!”耶律诜立马就明白了,指着王民安开始叫板。
“不比,我家没有这么矮的马,我也不会骑马……”王民安看了一眼旁边的小马,眼睛里都是贪婪,咽了一口唾沫,用理智战胜了贪欲。
“爹爹,他不和我比……”这下耶律诜傻眼了,眼泪又开始在眼眶里打转。
“唉……和你娘一样,都是直脾气。他不比就不比,男子汉大丈夫能伸能屈,今天输了改日再比过。走,找你娘去,爹爹带了好些礼物,多的都数不过来。”
看看王民安的表现,再看看耶律诜,洪涛就知道未来的辽东国依旧不是大宋的对手,乖乖的当属国吧。这样也好,要是耶律诜和王民羽一个德性,自己死都不敢闭眼。
特里公主确实不知道丈夫要来济州岛,也没必要知道,他每次都是突然出现,顶多待十天左右又悄然离去。这倒没什么可抱怨的,当初自己嫁给他的时候已经想到了这一切,丈夫并没食言,而且超额完成了承诺,不光带给自己一个儿子,还要帮助自己复国。属国也是国,自己也没有要和大宋掰掰手腕的野心。
当耽罗仆人急匆匆跑进来报告说神使抵达时,她还埋怨有什么可慌张的,按照往常去安排沐浴食宿不就得了,这又不是第一次。
但跟着仆人走到门口的平台上向山谷的入口处一看,她立马也有点慌了,来的人有点多,不光有丈夫和随从,还有不少妇孺和孩子。
“民女见过大长公主……”此时就算特里公主再耿直也明白是谁来了,怎么说呢,紧张、害怕、忐忑、埋怨都有。犹豫了片刻,还是带着家里的仆人集体出迎,见到被丈夫从车里扶出来的女人之后,怯生生的跪下行了大礼。
这个礼行得很委屈却又心甘情愿,想当年自己是辽国公主,论出身地位一点不比大宋公主低,隐隐的还要高点。
但现在辽国没了、皇族被金人杀戮殆尽,掉了毛的凤凰连鸡都不如,何况人家依旧是凤凰。除了这一层差距之外,她还是自己丈夫的正妻,于情于理都要压自己一大截,这个礼行得不冤。
要是想让丈夫继续为自己儿子谋划将来,就不能得罪这位公主,枕边风的威力还是很大的,只要儿子能出人头地,有点委屈也是应该的。
第899章 回家
“妹妹起来吧,在咱们府里不兴大礼。咱们本应早就相见,怪只怪夫君不曾带你回去,让你常年住在这荒岛上受苦了。”
大长公主虽然还没从晕船的症状里完全恢复,也尽量保持着应有的礼仪,由夫君搀着亲自上前把这个听说了不到半个小时的辽国公主搀起来。眼里全是埋怨,不是埋怨这个女人,而是怪夫君为何不早些知会,自己又不是妒妇,哪次纳妾也没阻拦过。
“对对对,这事儿怪我!你们几个也过来见礼,还要汲取为父的教训,很多事实瞒不住的,不如早些实话实说,还能少些麻烦。”
对于长公主的埋怨,洪涛欣然接受,态度非常诚恳,当着一群妻妾和孩子的面马上做出了自我批评,还要现身说法,让大家引以为戒。
他越是没脸没皮,女人和孩子们就越没法挑毛病。而且主妇都表态了,谁再敢唱反调耍小性子,那就不仅仅是不给丈夫和爹爹面子,等于是在打主妇和娘娘的脸。
一番引见之后,特里公主更郁闷了,合算在家里她排在末尾,见到谁都得叫姐姐,公主的身份一旦占不到便宜。唯一的安慰就是夫君的几位小妾好像没有太过刻薄之人,孩子们也挺有礼貌,不管心里咋想都没挂在脸上,场面上没让自己难堪。
“来,特里,你扶着浅予去泡泡温泉,她有些晕船,剩下的事我来安排。”为了这次见面,洪涛也是忐忑了一路,设想了好几种结局,眼见没有发生意外,总算把心里的石头放下,重新端起了主人的架子。
他也确实是主人,每次来都把这座小山庄弄的鸡飞狗跳,仆人们从来不敢违背命令,让干啥干啥。这么多年了,虽然这些耽罗土人还没搞明白这位到底是谁,但他们都知道女岛主管他叫爹、女主人是他的女人、港口的金字塔上供奉着他的金身。
特里公主不是太会持家的女人,也没有啥建设的天赋,这个小山庄还是洪涛出的设计图,由宸娘派人帮助建设的,总共就两座稍大的二层小木楼,后面陆陆续续迁进来的契丹牧民并不住在庄园里,而是在附近自己盖房子散居,很像早起的契丹部落,小山谷就是他们的草场,还不分冬夏,一年四季都是绿油油的。
房间不够没关系,女人们有地方住就成了,洪涛带着孩子们在外面的草地上搭了三座大帐篷,自己一顶、女儿们一顶、儿子们一顶,护卫人员的小帐篷就在四周围着。
“诜儿,带着哥哥姐姐们去你的小温泉里泡泡,不许再打架了哦,把你的小马给他们玩玩。七海,去请夫人们出来,咱们也去泡泡,这里的温泉能让皮肤变白。”
小孩子不记仇,耶律诜的心眼也不小,这么多人搭帐篷对他而言就是个游戏,虽然人小力单帮不上什么忙,可跟着一起忙活也挺过瘾的,尤其是套上小马拉拽帐篷绳索的活儿,很让他有成就感。
一座帐篷没搭好呢,几个孩子就有了正常沟通,三座帐篷都搭完,孩子们已经打成了一片,听耶律诜的意思,他也不打算回庄园里住了,要在帐篷里占个铺位,名义上是陪爹爹睡,实质上是舍不得这么多玩伴。
济州岛上啥都缺,唯独不缺火山的赐予,温泉。最大的最好的温泉在岛西边,离着有点远。半山腰附近也有几处,特里公主带长公主去的一处最幽静,孩子们去的最大,洪涛带着夫人们去的最远,目的嘛,自然是不愿意有人打扰,让八嘎带人把山路把住,在里面干啥都成,喊破喉咙也没人能听见。
其实洪涛啥也没干,女人们回来这些日子他都快直不起腰了,来泡温泉就是为了消除一下远航的疲乏。就算想干什么,在温泉里也不会得逞。
这可是古代,女人们真没那么开放,能不着寸缕的和夫君在露天同浴就已经是极限,洪涛本来还想帮她们松松筋骨,可惜除了莲儿这个傻大胆之外,没一个肯趴在大石头上,全都乖乖缩在水里只露出脑袋。
“嗯……酸……咯咯咯……痒……呀呀呀……疼……”莲儿也不是傻,其实她小心眼最贼了。这么多年来早就摸透了夫君的脾气,什么时候该要脸,什么时候该不要脸都是很有讲究的。
此时她就像一条砧板上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