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有毒-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别啊,好不容易学会了岂能让这门手艺断在本官手里。以后就让三个孩子都跟着本官学艺吧,拜师不拜师你们看着办!”
洪涛达到目的了,顺便还想拐带人家三个儿子走。只要拜了师就和自己儿子差不多,让干啥干啥,连带着温家也就和自己绑在一起了。
“师傅大人,此处还未搭架,那边有搭好的。”此时徒弟必须冲在第一个,看到师傅这里只有滑木没有脚手架,立刻就把自己早就准备好的贡献了出来。
“叫师傅就是师傅,后面别加大人,叫大人就是大人,前面不许加师傅!先带人去把这些竹竿劈成手指粗细的竹条,不许断开越长越好。大牛、三豹,你们俩带人去收拾麻绳。温老爹,本官会造船但不会编制竹条,不知您会不会?”
洪涛没有去搭好脚手架的船位,而是开始安排工作。不过这些工作和铺设龙骨关系不大,众人略有迟疑,但也没反对,各自领命而去。
“王七,开始吧!”河岸边除了造船工匠之外,还有王七带领的一百多名工程兵。
接到命令之后,这些人就开始从河堤上往下搬运一个一个的陶罐,并把陶罐中的灰色粉末与事先准备好的河沙和碎石混合。
很快河岸边就形成了两拨人,西边是王七的工程兵,一边搬运灰色粉末,一边把混合好的泥土掺水搅拌。
东边是温家父子指挥的几十名工匠,他们正在用竹条拧制竹绳,然后再由温虎指挥着以麻绳捆扎,像编筐一样。只是这个筐有点大,长度接近十仗,吃力或者连接的部位还有钢条加固。
再然后就更有意思了,王七的工程兵们把一桶桶泥浆向巨大的竹筐中倾倒,再用事先准备好的木板里外两面固定泥浆的流动方向,慢慢的铺满了整个竹筐底部。
“老天爷,大人、大人要做一艘泥船!”不愧是老匠人,温老爹一眼就看出了大概形状,然后立刻傻眼了。
他千算万算也没想到帅司大人要教授给自己儿子的是一艘用泥糊出来的大船,这尼玛不是瞎耽误时间嘛。就算这艘船造的再大、再漂亮,它也只能在岸边趴着,别说下水,只要雨季一来就得尘归尘土归土。
“温家老爹莫慌,当初本官说会造船时你也是这种眼神,结果呢?三个儿子都成了本官的徒弟。放心吧,本官是何人?星君下凡也,别说用泥,就算拿纸叠,只要温虎他们学会了咒语,照样能劈波斩浪,嘿嘿嘿。让船匠们多编一些细密的竹网,马上就会用上了。”
用泥造船,还有咒语?洪涛没疯,他确实要用泥造船,但没有咒语。那玩意不过是让温老爹有个念想别马上撂挑子不干,泥船离不开他们编的竹网。工程兵们大多都是北方人,真玩不转这种手艺。
泥船能当真船用吗?答案是必须能。这不是普通的泥土,而是磁州台城镇石灰窑出产的矿渣混凝土。
混凝土可以造船?确实,既然沉重的钢铁都能造船,为何比重更轻的混凝土不能呢。这可不是洪涛的发明创造,他只是又无耻的剽窃了一次。
具体人类是从何时采用混凝土造船的洪涛不清楚,但他知道在二战时期就有大量混凝土船走上了战场,还出现在著名的诺曼底登陆中。
盟军为了弥补船只不足,采用了很多混凝土船运送补给、当做趸船、修建码头,据说当时最大的混凝土船排水量上万吨。
解放后新中国也造过不少混凝土船用于内河航运,洪涛就曾经见过不止一艘。它们有的自带动力,有的被当做驳船,一连就是一大串,像是河面上的火车。
上上辈子在金河湾的时候洪涛曾经研究过这种船,也试制过,但最终还是放弃了。原因很简单,金河湾的内河航运几乎没需求,基本都是海运。
混凝土船并不太适合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使用,它的强度很高可是韧性太低,自重又大,很容易被海浪摧毁,然后就船毁人亡了。
但是如果把这种船用于内河航运就安全多了,它的载重量是没有同样尺寸的木船大,可是架不住这玩意造价低、工期短。只要水泥和竹子够,再配上少量钢铁连接件,不敢说像下饺子一样,那也是一批一批的下水。
万一因为碰撞沉没也无所谓,运河的水深才两米多,人员伤亡不会太大。船上的货物没了就没了,这是运输损耗里应该有的。
事后找人把沉船拖到岸边也不会堵塞航道,更不心疼。山上有的是石灰石和煤炭、长江流域有的是竹子,想造多少就造多少,沉一艘咱造十艘。
第一艘混凝土船由于工序和工匠熟练程度不够,足足造了七天才完工。当桅杆被插入水泥墩的圆洞里之后,洪涛宣布大功告成,下面就是耐心等待、精心撒水养护,再等上三五天它就可以下水试航了。
“大人这艘船真能下水?”六月二十六,据说是个吉利的日子,洪涛打算今天试航。
温家老爹此时还忐忑呢,即便这些日子见识了刀枪不入、滴水不渗的怪异泥土,依旧不相信如此沉重的一艘泥船能漂浮在水面上。
“嘿嘿嘿,您就看好吧!来人,砍断缆绳!”洪涛很有信心,因为他造过,此时不过是把记忆中的存储再拿出来复制一次而已。虽然由石灰石烧造出来的混凝土没有以火山灰为原料的标号高,但加入了矿渣之后也不错。
“老天爷啊……混账玩意,还看着作甚,快给星君大人下跪啊!求他老人家保佑我等顺风顺水,宗族无忧……”
结局和洪涛想的一样,这艘混凝土船顺着滑木慢慢进入水中之后没有沉底,而是稳稳当当的漂浮在水面上,还随着破浪上下起伏呢。
温家老爹这回是真信了,抡圆了照着大儿子温牛就是一巴掌。我让你张着嘴傻看,看个屁,这尼玛是真神下凡了,赶紧磕头吧。有啥心愿麻利的讲,没看那么多人都跪下了,许愿晚了说不定就排不上队了呢。
“姑、姑丈……大大大……学生也有个心愿,想、想让宸娘当王、王、王……”确实,河岸边上除了脑子太愚钝的还在张目结舌之外,多一半人全给那个不算高大的身影跪下了。
就连六皇子赵佣的两条腿都有些发软,也琢磨着自己是不是该跪下许个愿。既然姑丈是真神,想来会把自己的愿望往前排一排。
第528章 妖魔鬼怪
“哎,我看你那条腿敢打弯,站好喽!他们信神鬼你也跟着信,这几年儿童团的课白学了!这种蠢人还想娶我们家宸娘,做梦去吧。宸娘,你愿意嫁给他当王妃吗?”
别人都能给自己下跪,唯独这位六皇子不能。让未来的皇帝跪拜,这要传到大舅哥耳朵里,恐怕自己的两条腿会被打断。
不过也不能饶了他,想什么呢,不管王妃还是皇后,这么没品位的职业也敢往我闺女头上打主意,坑人啊!
“切……谁稀罕一个破王妃,我要当女王,你肯给吗?”宸娘显然也对这个封号不太满意,但没一口回绝,还有商量。
“女……女王?像武则天那样?这、这恐怕不成,父皇不会答应的……”赵佣还挺认真的考虑了这个建议,然后很不情愿的摇了摇头,看样子如果神宗皇帝答应他也不太介意。
“你们俩都闭嘴!黄蜂,可愿随本官上船试试?”洪涛听不下去了,边上还站着黄蜂呢,这些话传到皇帝耳朵里恐怕也不是啥好事。
“大人请……”黄蜂的嘴也张得不小,小腿肚照样有些转筋。饶是他已经习惯了驸马的惊人之举,但这次有点太惊人。从古至今谁听说过拿石头做船的,还可以漂浮,这尼玛不是神才怪。
“我说你是不是傻了?如此危险的所在,不该是你先上去为本官查验一番吗?”
洪涛也很想像温家老爹抽大儿子一样抡圆了给黄蜂一个瓢,合算安全的地方你们都往上冲,遇到有可能的危险就大人先请,这种保镖要来何用?
“对对对,属下疏忽,大人赎罪……”黄蜂这时才完全清醒过来,看着面前那双三角眼,赶紧三步并作两步往踏板上跑,跑慢了就得挨报复,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章大人,此子用妖法惑众,用心极其险恶,如不速速告之朝中有所准备,必将为祸不浅!”
就在洪涛带着几名船匠登船准备帆具,打算在附近水面试试混凝土船的性能时,二百多米外的黄河大堤上也站着一群人。不是凡人,个个官袍加身,其中还有两位是绯色袍服。
“曾大人多虑了,此子在开封时就计谋百出,金明池中建蜈蚣船夺冠,想来官家也知他长于造船。倒是厢役一事多有不妥,朝廷规制怎能轻易废立,太过鲁莽了些。”
问话的绯袍官员年纪和洪涛差不多,只是留着胡子看上去稍显老成。被称为章大人的这位是真老,须发花白,但中气挺足,面目表情也严肃,看着就不是个好说话的。
这群人远远的站着指手画脚,难道洪涛就看不见吗?当然不是,他早就看见了。按理说大家都是朝廷官员,应该照个面打个招呼。
但负责船厂安全的特种兵一上来就把人家拦住不让靠近,等洪涛知道以后再想过去见礼也晚了,人家生气了,就远远的观察不再靠近。
他们是谁?前来观摩新式船只下水的高翠峰也介绍过,都是一等一的高官。年长那位叫章楶章质夫,进士及第出身,龙图阁直学士,河北两路的转运使是也。
他家和王浩一样是福建路人,不仅富还是官宦世家。叔父章得象在仁宗朝是宰相,标准的官二代加富二代。章惇就是他的堂弟,不过两个人在政见上并不太融洽,甚至有些对立,有点像王安石和王安礼。
与自己年纪相仿那位叫曾布曾子宣,进士及第出身,龙图阁学士,河北两路提举常平司,知开德府,也就是澶州。
谁叫曾布洪涛真不知道,但他有个哥哥叫曾巩,这就不能不知道了,唐宋八大家之一!
不过高翠峰说了,曾布人品真不如他哥哥,在新党当中也是有名的搅屎棍子。最初他是王安石的得力臂膀,对新政贡献很大。可是他喜欢踩着别人脑袋往上爬,逮着谁就咬谁,咬住还就不撒嘴了。
洪涛打心眼里不愿意和这些北宋官员虚情假意,不见就不见,有这时间不如多干点正经事儿。至于说他们会不会因此为难自己,这种想法就太幼稚了。
就算自己爬过去管他们叫爷爷,在政治斗争时他们也不会让自己半步。在这个问题上自己和他们是天然的敌人,不存在融合的可能性。
在勾心斗角、虚与委蛇、逢场作戏的官场技巧上洪涛连个县官都比不上,现学也没这种天赋,干脆另辟蹊径玩实打实的政绩。你们说得再花哨,也没有哥们做的利落。
此时驸马的身份反倒成了助力,只要顺着皇帝的意思做再不太贪恋权利,谁也没辙,只能眼巴巴的看着自己整天破坏现行制度。
等明白过来的时候才会发现,在新制度下面他们的权利就不太好用了,利益也丧失殆尽。再想往回夺,嘿嘿嘿,那就不是光对付一个疯驸马的问题了,而是得面对一个新敌人,商人!
不是原来的商贾,而是一个新兴的商人阶级。他们比以前更贪婪也更明白,对权利的索求深入骨髓,扔几块骨头真满足不了。
混凝土船试制成功,这就是洪涛的大杀器。别看一堆由竹子、钢条和水泥堆砌起来的船体其貌不扬,但它在船匠和商人眼中比亲爹还亲。
此时就算再傻的人也能看明白,只要竹子、钢条、水泥足够,雨水再少一些,神奇的驸马石舟就会像野草般一茬一茬的从船厂里下水,从大名府沿着永济渠一直排到洛阳都够用。
不用考虑成本问题,更别琢磨能用多少年。驸马说用两年就算赚了,为了安全起见不坏也得废弃。石舟不值几个钱,可船上的货物和水手值钱。
听听,这话说得让众人都想掉眼泪。啥叫爱民如子?说得再漂亮不如做得实在。跟着这样知人情、懂冷暖、通晓天地变化的能人干,还有啥不满意的呢。
“小老儿马上让人带信去明州,告诉东家此等神物已成!不不不,小老儿亲自跑一趟,后生们讲不清楚会误事。你们三个好好在此与伺候,谁再敢让侯爷手上沾半点泥土小心狗腿!”
最高兴的非温老爹莫属,自打混凝土船一入水他就凭着多年的造船经验知道这艘船肯定能浮起来,立刻把香案摆起、贡品奉上吿祭祖宗。从此温家就算抖起来了,敢问大宋还有人会用石头造船乎?咱是头一份。
但温老爹也没光顾着自己家高兴,船是干什么用的他比谁都明白,没有货物运输再好的船也是摆设。俗话说胳膊肘不能往外拐,温家拿的是王浩和其他几位海商的工钱,有好事儿自然要先想着东家。
赶紧通知他们过来贩货吧,爱拉什么就拉什么,反正以后就不用考虑雇船的问题了,好大笔运输成本咔嚓一声没了!
“老爹、老爹,先不忙。王大官人他们不日就将随运粮的海船抵达,不急于这几天。要本官说不如先把那艘小海船熟悉熟悉,待到用熟练之后可以驾着它往来于南北之间,不用再搭别人的海船岂不快哉?”混凝土船并不是洪涛的全部目的,光有造船匠还无法进入大海,他还想有自己的水手和船长。
培训工作不能全由自己干,平日里的航行训练很耗费时间,自己没这么多功夫都放在培训水手上,所以还得找个心甘情愿帮忙的。
温家就是很好的帮手,他们造船自然也会驾船,技术好坏无所谓,只要能带着儿童团的孩子和新军士兵熟悉船只基本知识,顺便去江河、近海转转就足够了。
另外通过温家还能认识更多船家和水手,把他们召集过来对自己将来的计划有不小的帮助。混凝土船不过是用来收服温家的一种手段,不给人家点实惠谁会真心实意的帮忙。
“对对对,侯爷说的对,是小老儿糊涂了。大牛、二虎、三豹,还不快去驾船。混蛋玩意,就知道看热闹,光看能看饱啊!侯爷,这三个小子是不太灵光,但他们不懒,有事侯爷就吩咐他们去做!”
温老爹此时脑子已经有点乱了,被巨大的惊讶和欣喜搞乱了。既怕帅司大人不把手艺传给儿子们,又怕儿子们表现的不够优秀,学不会这些手艺,矛盾啊。
“哎,先不急先不急。石舟他们还没学会呢,不如先学一样。老爹啊,别忙,咱们相处的日子还长着呢。大牛他们三个也不笨,只要愿意学,本官造海船的本事会倾囊相授。不过有个问题短时间内还无法解决,造大海船需要大木,此地附近又没有大木,由海路从南番诸国运来的话成本太高,还得另找来路。放心,本官有地方去找合用的大木,不过需要时间,老爹可明白本官的意思?”
洪涛觉得混凝土船的作用有点太大,把这个老头给吓住了。现在必须给他减减压,安下心先做事,别整天想着各种神船。
第529章 沽名钓誉之辈
开国侯王诜抵达大名府四个月有余,除了上来就把厢役一刀砍掉后就没啥动静了,全府路上下都在等着第二刀和第三刀。
按说厢役完了就该禁军和官吏,把军政大权清理完毕,主要位置都换上自己人之后,才算坐稳了这个位置。
可是这位传说中媲美天煞星存在的狠人除了在黄河大堤上尿尿和泥之外,就是带着好几百新军往西边的大山里钻,整个大名府当家做主的居然是位女签判。
而且她也不怎么管事,原本该什么样就什么样,府衙里的团练、推官、判官、诸曹官更是一个没换,就好像新官没上任、本官又已经离职时一样。
怂了!经过厢役一事,各州、各县包括漕司、宪司和仓司都上书朝廷弹劾,想必是皇帝私下里和这位疯驸马讲了,此处不比湟州,是大宋一顶一的军事重地,容不得再肆意妄为。
这就是大部分府路官员的判断,要说也挺合理的。一旦这位侯爷把大名府路弄得怨声载道,立刻就会影响到北朝边境的三个军路,后果不堪设想。
至于说每天在黄河大堤上跑跑跳跳,一会儿爬下一会儿列队的那些新军士兵和厢役,基本没人会拿正眼看他们。
训练厢役?这不是笑话嘛。虽然有传说这位疯驸马在湟州就是靠着厢役打败了西夏人的铁骑,但在大名府路真没人信。
厢役啥德性根本不用别人告诉,这里哪怕是个县衙里的县尉也通晓军伍,各种各样的军队见多了,甚至连辽国正规军也不陌生。厢役要是能打仗,这几十万禁军不全成了废物!
现在看来这位侯爷在湟州的战功恐怕也值得商榷,当时战场上有李宪、有种鄂这样的名将和几十万朝廷精锐,保不齐是别人的功劳,然后被这位驸马占为己有。
这种事儿也不是没发生过,再想一想李宪是如何被免职的,答案好像就脱颖而出了。
李宪是名宦官,如果皇帝想把功劳安在驸马头上他能说不给吗?给了是免职回宫还能活命,不给的话,现在世上就没李宪这个人了。
沽名钓誉、盗取功名的皇亲国戚!这个指控太容易让人相信了,也太有说服力。然后大家脑子里又浮现了一个念头,有那么多安安稳稳的州府不去,他来大名府路干吗呢?
答案又是很显而易见的,他要来抢功,这里别的东西没有就是战功多,仅次于西夏边境。但现在西夏人老实了,那河北东西路和河东路的边境就是最容易获得战功的区域。
有时候人的名声就是这么臭的,好好的常胜将军因为表面看着不太像,再被这么恶意联想一下,瞬间就成了依仗权势冒领军功、欺压同僚、迫害功臣的大奸臣。
有没有人了解真相呢,肯定有,不过这些人大多在朝堂里,地方上即便有个别人知道点来龙去脉,也不会站出来为驸马辩解,因为不符合自身利益。
驸马王诜的名声臭了,好像对大家都没什么坏处。用政治手段和盘外招都搞不垮你,正好试试民意,这玩意有时候没啥用,但有时候又挺好用。
洪涛并不像外界猜测的那样整天沉迷于造船、钓鱼和炼钢作坊,在河边的那个人不是他,只是装扮的像他。
混凝土船的建造工序非常简单,如果连这种手艺都学不会,温家的三个儿子就真和他们老爹说的一样,脑子有问题。
实际上洪涛一直都待在矿山附近的一个溶洞里,这个洞挺大,上下好几层,下面还有暗河。最初是被周家人探矿时发现的,把它当做了一个补给点。当洪涛询问起有没有比较隐蔽且靠近水源的场所时,才被正式启用。
洪涛并没又把这个山洞当做秘密老窝,他现在不需要再四处躲藏了。如果出了无法解决的大问题,只需从造船厂登上那艘纵帆船,就能带着主要随从人员扬帆远航,顺着黄河一路进入大海。
入冬之前还会有一艘稍大点的纵帆船下水,以供特种兵和青年团训练之用,到时候能带走的人还要多上一倍不止。
不过这座山洞的防卫比他的老窝一点都不差,因为里面待着几个非常危险的人。王四、王五、王十四、王十五,还有高俅。
这五个人已经把化学实验室全都恢复了,玻璃窑也重新投产。也不光是他们五个人,王七的工程兵第一军里有上百人全是从肃州的化肥厂撤回来的战俘。
这些战俘在马尾城的制碱作坊、制酸作坊里工作了至少一年以上,不能说对化学有所掌握,但随便拿出一个来都是这个时期顶尖的化学家。至少很明白酸和碱到底是什么属性,该如何保存运输。在对化学一无所知的古代这就很难得了,全是人才。
而这座绵延了好几里内部空间很大的多层山洞群就是新的制碱、制酸作坊。不仅如此,在一个比较独立的山洞里化肥厂也将开工,目前工程兵正在山洞的侧面开凿新的洞口用作通风。
这座化肥厂不仅会提供一定数量的硝酸铵钙,还会满足铵油药的用量。经过沙陀城之战洪涛已经把箭射榴弹纳入了新军的正式装备中,并将逐步代替霹雳弹内的黑火药。
在如何防潮和与金属反应的问题上,洪涛打算采取个笨办法予以解决。以前的霹雳弹内部直接装药,现在多了一层瓷内胆,把铵油药和铸铁外壳隔绝开。一方面可以防止两者起化学反应,一方面还能更好的防潮。
这个办法最初并不是用在霹雳弹上,而是被凉州机械工坊里的一个学徒工搞出来存储硫酸和硝酸的。
以前强酸是放在大玻璃瓶中再用稻草包裹,可是再怎么包裹玻璃瓶也是易碎品,学徒工们搬来搬去的时候经常被酸液弄伤。
为了更安全,这位原本在磁窑里干过几年的学徒工干脆自己动手改进。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很多次试验,以铸铁壳包裹瓷泥坯再入窑成型的工艺终于搞了出来。
从此以后,学徒工们就再也不怕酸液瓶破裂烧伤皮肤,铁罐瓷胆的新容器既能满足耐腐蚀的要求,强度上又比玻璃瓶和陶罐强的多。
但这项改进或者叫发明由于洪涛调离没来得及通过审批大批量生产,直到回开封之后富姬才从一大堆文件里发现了它,并再次摆在了洪涛面前。
当洪涛看到这份东西时,第一个念头不是为工匠们的安全生产感到欣慰,而是对未来新军所面对的敌人感到悲哀。
铸铁炸开就够难受的了,里面再加上一层瓷,碎片会成倍增加,真是杀人越货、攻城掠寨的不二之选。
没的说,发明它的学徒工立马升职为高级技术员,顺便调到大名府的铸造厂来。啥也别干,专门生产铸铁套瓷的容器,那玩意改个形状和大小就是新一代霹雳弹。
但今天洪涛不得不从山洞里钻了出来,因为朱八斤有事求见。按照促进社的要求,这片山区是不能让任何无关人等进入的,也包括不参加建设的工匠。
“八斤,这几个月感觉怎么样,新差事还能适应吗?”在山脚下的营地里洪涛见到了很久未曾谋面的朱八斤,其实这句话都多余问,他的模样与在湟州时又有了很大不同。
一身道袍加上方顶幞头,整整齐齐的大胡子,怎么看怎么像个事业有成、家财万贯的员外,哪儿有一点不适应的样子。
第530章 暗箭难防
“托都尉大人的福,属下在大名府混得还不错,手下的徒弟们也都追随至此站稳了脚。他们还给属下起了个诨号,叫震关西,嘿嘿嘿……”
朱八斤不光看着富态,肚子确实也大了几分,只是肤色还没完全变过来,黑黢黢的,白瞎了这么一身光鲜打扮。
“镇关西!八斤啊,以后碰到一个叫鲁达的提辖千万别和他交手,不是有蝎子弩嘛,照面就给他来几下,死透了算!”
洪涛还有不少事儿要干,本来没打算和朱八斤耍贫嘴,但听到他的新绰号之后,忍不住还是多了一句嘴。
这个外号也太不吉利了,水浒传里明明白白写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不是真事儿、时间对不对得上不清楚,反正多一份小心少一些危险。
而且朱八斤目前所干的工作也确实和镇关西差不太多,自打到了大名府之后,他就不再担任工坊的管理工作,而是被派去协助山川都察院,成为了王十的助手。
这也是充分考虑到他之前的出身,才做出的改变。一个街面上靠相扑场子混饭吃的大混混,重操旧业更易于隐蔽身份。他和他那些徒弟虽然可以变成山川都察院的另一支秘密势力,从民间的角度获取情报、掌控民意。
现在看来朱八斤把新工作完成的不错,其实对他而言根本没难度。明面上有徒弟们冲锋陷阵抢地盘,背地里有特种兵和王十的阴招一起帮忙,啥样的街头混子也抵挡不住。
就算出了人命闹到府衙里去,还有签判大人周一日徇私舞弊呢,前脚关进去后脚就会以各种方式放出来。实在不成让王十弄具尸体冒充,就说犯人暴毙而亡,这种事儿最符合王十的胃口。
“鲁达?属下查过了,大名府内好像没这么一号人物,莫不是在州县?”朱八斤对这个名字很陌生,皱着眉想了想很肯定的否认了,并且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休要管他,记住便是。王十让你来找本官是不是又觉得哪位官员该死了?你也是在开封城里混了大半辈子的,岂能说杀谁就杀谁,那不乱套了。别跟着她一起折腾,该反对的就要坚决反对。”
到底鲁达是哪儿人,在哪儿当提辖官洪涛是真记不住了,但朱八斤跑来肯定和王十有关。
这个丫头年岁越大就越阴狠,好几次建议要把一些官员暗中除掉,说他们有背地里勾结闹事的企图。仅仅是企图连个证据都没有就要杀人灭口,还有王法吗!
“大人错怪王小娘子了,别看她年纪小,可不愧是大人的学生,心思端的缜密。这次是真有人要对大人不利,属下已经查明他们在暗中煽动百姓。”
朱八斤没有顺着话茬一起讨伐王十,反倒帮她说起了好话,还从腰带的夹层里抽出一张小纸条递了过来。
“这几个人都是什么来头?”纸条上写着十多个人的名字,没一个是洪涛认识的。
“有府衙里的小吏,有厢役的指挥使,还有常平司的两位管勾官。七月磁州地动之后府城里就传出大人用妖法坏了此地风水的流言,经查都是出自这些人之口。他们还互有勾连,其中五人经常在城中张家正店相聚,而后就去勾连其他人,或在民间奔走或召集旧部吃酒。前两天属下一个徒弟的内弟酒后说漏了嘴……”
别看纸条上只有十多个人名,详细情况由朱八斤讲起来内容还挺多,方方面面、林林总总,牵扯到了府衙的好几个部门和附近的几个州县,甚至还有民间组织。
“哗啦……为了一己私利让这么多无辜百姓搭上性命,置官府为打击政敌武器,简直丧心病狂、无可救药!”
上好的玻璃茶杯,拿到市面上怎么也值一贯钱,就这么被扔在地上摔得粉粉碎。洪涛是真生气,以前的见死不救有情可原,谁让咱孤军深入呢,被围活该。
后来勾结外敌搞秘密暗杀也能理解,这是用最低成本除掉政敌的一种选择,谁让咱侵犯了人家的利益呢。俗话说的好,当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在朝中给自己下绊子挖坑就更正常了,政见不同当然得斗争。政治斗争从来都是血淋淋的,进入这个游戏就得有思想准备,输了算没本事。但这次真有点太出格了,这群人居然要暗中鼓动民变赶自己下台。
这一招不可谓不狠毒,狠毒到极致了。北宋朝廷最怕什么?不是和外族打仗,而是内部的打打杀杀,否则也不会建立这多有些变态的规则预防,甚至不惜自费一部分军队战斗力。
文官谁碰上了这条红线,先不论对错与否,轻则主动引咎辞职,重则就得获罪发配。政治生涯从此完蛋,任凭有多大本事,换八个皇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