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交手-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晓儒点了点头:“大家都是同志,既然四区提出帮助,我们义不容辞。”
纪俊秀又问:“张部长,我听说,行委会工作队在二区,晚上对伪军喊话,都有游击队的同志掩护?”
张晓儒说:“对,每一位工作队的同志,我们都有几名游击队的同志保护。怎么,四区的同志,没人掩护?”
三排和四排,都有足够的机动人员,工作队的同志晚上喊话,在各个编村宣传和喊话,自身的安全也很重要。
纪俊秀说:“四区游击小队才十几名同志,他们又要整顿,恐怕抽不出人手。”
张晓儒担忧地说:“这很危险,如果你们人手不够,可以让游击大队的同志协助。”
纪俊秀说:“工作队的同志非常勇敢,哪怕一二个人,也可以去据点喊话。甚至,他们还敢孤身一人,闯进敌人的炮楼与伪军面对面做工作呢?”
张晓儒吃惊地说:“如果伪军对他们动手怎么办?”
闯进敌人炮楼,需要很大的勇气。但这也非常冒险,如果伪军突然变脸,想跑都没机会。
纪俊秀说:“那些伪军胆小得很,我们发动这么强大的政治攻势,他们生怕报复,不敢翻脸。”
张晓儒叮嘱道:“伪军怕报复,可日本人呢?据我所知,宪兵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情况。你要提醒工作队的同志,没有游击队的掩护,不要再对伪军喊话。”
宪兵队确实注意到了这些情况,山本常夫暗中布置,在各个只有伪军驻守的炮楼附近,埋伏了日军。他们采用守株待兔的形式,准备袭击行委会工作队。
幸好,二区和四区的工作队同志,得到了张晓儒的提醒,但三区的工作队,有一位同志被抓。
这是宪兵队亲自布置的任务,被抓的同志,直接送到了宪兵队,并没惊动特务队。就连上杉英勇,也是在审核结束后,才知道此事的。
山本常夫叹息着说:“上杉君,共产党真是很可怕。他们吃又吃不好,穿也穿不暖,但是却有着坚定的信仰。原本我以为,不会有人能经受住宪兵队的酷刑。可这次抓到的共产党,竟然让我有一种挫败感。”
抓到工作队同志,山本常夫非常兴奋,带回宪兵队后,觉得很快就能拿到口供。但这位同志让他见识到了,共产党真是用特殊材料做成的。
无论他用什么样的酷刑,对方都不开口。哪怕就是全身的皮肤没一寸是好的,哪怕他的骨头,全部被一根一根的敲碎,也绝不吐露半点消息。
上杉英勇试探着说:“是不是我们的方式用错了?要不,交给特务队试试?”
山本常夫摇了摇头:“没必要,他已经死了。”
上杉英勇吃惊地说:“死了?”
山本常夫说:“人虽然死了,但我们也不是没有发现。在他随身携带的一个笔记本中,发现了一个代号:七零五。”
一个共产党,如果需要用代号,说明这个共产党的身份很重要。就算没有打入对方内部,至少也是潜伏在敌占区。
如果这个七零五在非占领区,用得着代号吗?
上杉英勇诧异地说:“七零五?”
他还是头一次听到这个代号,听着这个代号,似乎这个人很重要。
山本常夫说道:“对,笔记本上记录,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找七零五。”
上杉英勇问:“七零五会在哪里呢?县城,还是下面的据点?”
山本常夫笃定地说:“暂时还不知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一定在我们控制的区域。”
上杉英勇问:“山本君,此事要不要让调查科参与?”
山本常夫缓缓地说:“当然,这种事,光靠我们肯定不行。但也不能弄得人尽皆知。你让张晓儒负责,让他秘密调查。”
在双棠县的中国人当中,如果有他最信任的人,张晓儒应该能算一个。
张晓儒其实早知道三区有一位工作队的同志失踪,他当时了怀疑,可能是是宪兵队抓走了。他也侧面打听过,可山本常夫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
他万万没想到,山本常夫竟然秘密抓了人,还把人迫害致死。要不是上杉英勇让他调查七零五,他还真不知道。
张晓儒不动声色地问:“上杉君,还有这个七零五的其他线索吗?”
听到日本人要查“七零五”,张晓儒当时还真是吃惊。可他这些人养成的处变不惊,让他脸上不会露出任何异常。
上杉英勇拿出一个笔记本递给张晓儒:“我们能找到的,只有这个。”
这是一个很小黄色封面工作本,上面记录着一些工作上的情况。
第三百六十五章 悔青
张晓儒翻看着手中的笔记本,上面主要记录着一些工作要点。根据地物资缺乏,本子并不厚,上面是用铅笔写的。
幸好,笔记本上没有记着联系方式。显然,上面关于有紧急事情,可找七零五,是他从哪里听到的。
行委会的几个领导,都是县里的主要领导,从他们那里听到七零五,也很平常。但这位同志,显然没有敌占区工作经验,有些事情,只能记在心里,永远也不能写在本子上。
在笔记本最新一页上,写着一行字:十五日西村会议。张晓儒心里突然冒出一个主意。
张晓儒突然指着后面的一段话:“上杉君,你看这里,十五号在西村开会,是不是可以趁机把他们一网打尽?”
上杉英勇摇了摇头:“此事我与山本君商量过,西村在共产党控制区,派大部队容易惊扰对方,派小股部队……”
上杉英勇没再往下说,派下股部队,他担心会被八路军吃掉。
张晓儒问:“那个七零五,会不会出现呢?”
上杉英勇摇了摇头:“就算出现了,我们也不认识谁是七零五。”
既然上杉英勇没这个意思,张晓儒自然不好再问。
张晓儒并不知道,上杉英勇没跟他说实话,其实山本常夫早就下令,让宪兵队身着便装,在十五号去西村。只要行委会真在那里开会,就算不能全部消灭,至少也要让他们损失惨重。
只是,张晓儒既然知道这个消息,自然会告诉组织。不管日本人会不会行动,都要预防。晚上,张晓儒在家里,与李国新见了面。
张晓儒沉吟道:“老李,失踪的同志找到了,在宪兵队。他熬过了日本人几乎所有的酷刑,最终受尽酷刑而死。只是,他随身携带的笔记本,记着两件事:第一,十五日在西村的会议。第二,日本人知道了七零五这个代号。”
李国新吃惊地说:“什么?!这种事情,怎么能记在本子上呢?”
张晓儒说道:“根据地的同志,没有敌占区工作经验,习惯将重要事情住在本子上。我想,经过这次事件后,以后不会再出现这种事情了。”
李国新说:“我会通知上级,让他们换地方开会。但日本人让你调查七零五,到时怎么答复?”
张晓儒笑了笑:“日本人到现在才知道七零五,实在太后知后觉。可惜,范培林完蛋了,要不然,他倒是个很好的七零五。”
日本人让他查七零五,肯定要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之前范培林被戴上共产党的帽子,如果早点发现七零五,或许就能把帽子扣到他头上。
李国新笑着说:“除了范培林,就不能换个人?”
既然张晓儒知道了消息,自然会有对策。自从他给张晓儒当了交通员后,很快就发现了张晓儒的优点:心思慎密,擅长伪装。在敌人面前,他是个十足的汉奸特务,甚至有些不明真相的同志,扬言要干掉他。
张晓儒缓缓地说:“当然。老李,你看常建有怎么样?”
李国新吓了一跳:“常建有?他可是警备大队长。”
张晓儒说到后面时,突然叹了口气:“让日本人相信很难,但是,有关兴文、陈光华等人的配合,再加上胡秋元、孙世润、连荣春、史建德,再加上孙世润的所谓回流一号,常建有想不当七零五都难。可惜,以后这个代号,怕是不能再用了。”
十四日下午,宪兵队派出一队便衣宪兵,带着短枪,先到了大枫树据点。待到第二天清晨,才摸到了西村南边的树林。
西村经过多次扫荡,房屋早就被烧毁,窑洞也倒塌不少,就算没倒塌的,门窗也早被烧光,成了一个个的山洞。
至于村里的百姓,也早逃亡,整个西村成了一个鬼村。
树林里的山本常夫,拿着望远镜仔细观察着西村的一切。快九点时,突然有人在村口张望,确定周围没有异常后,他们朝着村北走去。
先是一二个,再是三五个,很快,就来了二十几人。
看到这些挎着短枪的共产党干部进了村,山本常夫压抑着内心的激动。他现在很后悔,没有多带点人过来。如果能来个中队,这些共产党干部就是瓮中之鳖啊。
中午时,差不多到了三十二人。山本常夫一挥手,带着手下便衣宪兵,摸进了村。然而,他们刚到村北,就被哨兵发现。
“砰!砰!”
对方先开枪,山本常夫举枪便射。他也不要求能消灭所有人,只要能让对方有所损失,并且能带回几个俘虏,就差不多了。
可是,才交手,山本常夫就发现,这伙共产党干部不一样。他们训练有素,每个人的枪法都不错,而且火力强大。
“砰!”
山本常夫正准备发动进攻,可是,对方却扔出了手榴弹。这可是八路军的近战利器,听到手榴弹的爆炸声,山本常夫就有了撤退之意。看样子,今天是讨不到好了。
然而,就在山本常夫准备撤退时,身后却突然传来了枪声。他们身后,突然出现了一支八路军的军队。
正当山本常夫绝望时,大枫树据点的山田正雄,突然带着一个小队来支援,要不然,山本常夫真的要永远留在西村了。
但就算如此,山本常夫的便衣队,有一半战死在西村。而山本常夫后背中了一枪,已经送到医院手术。
张晓儒得到消息后,已经是下午。他第一时间赶到了医院,看望刚从手术室出来的山本常夫。
张晓儒看到躺在病床上的山本常夫,很是关切地问:“山本队长,为何不让特务队一起去呢?实在不行,让三塘镇自卫团和警备队的人协助也好啊。”
山本常夫叹息着说:“当时也没打算行动,只想侦察一下情况,哪想到,八路军竟然早有防备。”
他现在肠子都悔青了,早知道的话,应该多带部队,一举端掉共产党的工作队。那些人,都是共产党的干部啊。
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报泄露
山本常夫肠子都悔青了,张晓儒何尝不是如此呢。西村的所谓共产党干部,其实是游击大队的人。他们只是装装样子,如果日本人派人侦察,好让他们后悔莫及。
哪想到山本常夫亲自出马,早知道应该调正规部队,至少也要调七零五民兵连和二区游击小队去支援。
山本常夫可是双棠县的特务头子,他要是死在西村,以后双棠县宪兵队群龙无首,他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回到新民会后,张晓儒去了趟上杉英勇的办公室。
张晓儒遗憾地说:“上杉君,这次如果能多派点人去西村埋伏就好了。”
上杉英勇解释道:“这是山本队长临时决定的,我都不知道。”
他与山本常夫都觉得,在西村无需浪费太多兵力,共产党肯定会转移地方。哪想到,共产党竟然还在西村开会,三十多个干部啊,如果能一网打尽,共产党将元气大伤。
张晓儒懊恼地说:“此事我也有责任,不管如何,都应该派人去趟西村的。哪怕白跑一趟,也是应该的。”
上杉英勇问:“张桑,七零五查得怎么样了?”
再提西村的事,只会让他更加心疼。
张晓儒笃定地说:“暂时还没有头绪,但我敢断定,这个七零五一定是个你我都熟知的人。可能是某个商人,也有可能是我们内部的某个人,要不然,他没有这么大的能量。”
他很想让上杉英勇以为,七零五就是常建有,或者其他的人什么人。可这种事,欲速则不达。
上杉英勇点了点头:“你的意思,七零五应该是一个有名的人?”
张晓儒说道:“准确的说,应该是有权有势。要不然,他不可能在情况危急时,可以解共产党之围。”
上杉英勇喃喃地说:“有权有势?这样的人可不多啊。”
张晓儒分析着说:“至少,七零五得是维持会长以上级别的人,甚至有可能是我们特务队,甚至新民会的人。也有可能,是警备队或剿共团的人。如果他在警备队或剿共团,一定有相当级别。”
上杉英勇深以为然地说:“按你这么一分析,基本上能锁定大概范围了嘛。我看,可以先从下面的人查起。”
张晓儒沉吟道:“上杉君,我倒觉得,应该先从上面查起,可达事半功倍之效果。”
上杉英勇问:“先从谁查起呢?”
张晓儒说:“黄贵德、常建有、姬永昌。然后是县里各个局长、警备队的中队长,剿共团的营连长。最后,是新民会的科室长,特务队、警察局、乡镇的维持会长和新民会长。”
上杉英勇迟疑地说:“黄贵德、常建有和姬永昌就不用查了吧?”
张晓儒坚持着说:“不,只有查了他们,才能让别人无话可说。否则,下面的人一句话就顶了回去。而且,我也相信,他们三位不会有任何问题。”
上杉英勇点了点头:“对,他们肯定不会是七零五,查一查也无妨。”
有了上杉英勇的点头,张晓儒秀快就着手调查。当然,他是秘密调查。毕竟,这三人都是张晓儒的顶头上司,一旦让他们知道,张晓儒竟然暗中调查他们,张晓儒肯定没好果子吃。
对黄贵德和姬永昌的调查,张晓儒自然只是敷衍了事,但对常建有,他则让陈国录亲自跟踪。再加上他与常建有的接触,很快给常建有建立了档案。
张晓儒将自己在三塘镇参与的每一次行动,都整理出来。他发现,每次行动,都可以跟常建有扯上点关系呢。
毕竟,常建有是警备大队长,当时还兼着特务队长,日军的扫荡也好,清乡也摆,日伪的催粮催款征民夫,常建有都是知道的。
当然,就算张晓儒有再多的推断,也不能算证据。想要让常建有戴稳七零五的帽子,需要更多的证据,甚至让日本人亲眼看到的铁证。
张晓儒让史建德从军统处打探消息,看是否有七零五的消息。没想到,史建德将司向孙春有汇报后,很快军统方面给他下令,全力以赴协助特务队,查出七零五。
史建德差点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惊诧地说:“孙先生,现在不是国共合作么?怎么还要帮日本人找共产党的卧底呢?”
孙春有冷笑着说:“国共合作?这只是共产党的一厢情愿罢了。日本人只是我们一时的敌人,共产党才是我们最大的敌人。你说的这个七零五,能打入日本人内部,是我们的心腹大患。如果能借日本人的手除掉,也算你我大功一件。”
史建德郑重其事地说:“共产党比日本人更是我们的敌人。”
孙春有笑道:“对,明白了这一点,以后你做事就更有分寸了。”
史建德积极配合特务队查找七零五,而连荣春,也传回了消息。游击队已经知道,日本人准备向西修筑临双公路。
自从日军占领双棠县后,临双公路就被我军破坏,目前只有县城到张店这一段的几十里是畅通的。而从张店到七泉、八泉、良马一带,一直掌握在八路军手里。
日军准备在年底前,集中一个联队,征集上千民夫,打通临双公路,将据点和炮楼一直修到安泽县。
可是,日军还没有集结,游击队就得到了消息,真是咄咄怪事。
张晓儒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告诉了上杉英勇。
张晓儒振振有词地说:“上杉君,游击队能得到这个消息,肯定是七零五的功劳。”
上杉英勇惊叫道:“游击队已经知道了?”
这是日军的最新行动,虽然游击队能觉察日军会有行动,但绝对不会如此准确的知道皇军的意图。
只有内部情况泄密,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张晓儒说:“是的。孙世润报告,回流一号也传回来同样的情报。这样等级的情报,只有七零五才能知道。”
上杉英勇问:“你有怀疑目的了吗?”
张晓儒说:“是,但还没有证据,也不敢随便报告。”
上杉英勇问:“是谁?”
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次
上杉英勇的问题,让张晓儒犹豫不决。他张了张嘴,欲言又止。但越是这样,越是让上杉英勇好奇。
上杉英勇劝慰道:“张桑,不必顾虑,随便说吧,哪怕没有证据也没关系。毕竟,我们只是私下聊嘛,就算说错了,也不会怪你。”
张晓儒沉吟道:“这个中共的七零五,估计潜伏在我们内部很久了。从最近的情报显示,他对皇军和警备队的动向很清楚……”
上杉英勇突然听明白了张晓儒的意思,吃惊地说:“你的意思是常建有?”
张晓儒谦逊地说:“只是推测,没有证据的怀疑,私底下的讨论。”
上杉英勇郑重其事地说:“你的推测很有道理,怀疑也有依据。现在需要的,是找到证据,让人无话可说的证据。”
张晓儒摇了摇头:“很难。要拿到他的证据,几乎不可能。”
上杉英勇想了想,自以为是地说道:“要拿到七零五的证据确实很难,但他不可能所有事一个人全包了。七零五一定会有下线,有交通员,有情报传递的渠道。”
张晓儒一拍额头,恍然大悟地说:“上杉君英明,我怎么没想到呢。”
上杉英勇被张晓儒一奉承,马上下令道:“你把常建有身边的人盯死,我相信,只要常建有再传情报,一定能找到他的把柄。”
他坚信,只要能把常建有盯死,一定会找到证据的。
张晓儒担忧地说:“上杉君,调查常建有已经让我心惊胆战,如果再盯他的一举一动和身边的人,一旦被他发现……”
上杉英勇摆了摆手:“放心,如果发现了,就说是宪兵队的命令。常建有再厉害,总不敢跟皇军作对吧?”
常建有倒没想到,自己会被监视。日军扫荡失败后,他回到县城,还是过着同样的生活。上次扫荡,姬永昌损失了一个营,比警备大队的损失大得多,他心里一下子平稳了。
虽然警备队损失不小,但他在牌桌的手气却旺得很,几乎每次都赢钱。打牌赢钱,可是人生最大乐趣之一。
看到张晓儒又来找自己,常建有脸上笑开了花:“晓儒,这几天你可输了不少,是不是准备晚上扳本?”
张晓儒笑着说:“最近事情多,输的钱就当暂时存在你们手里吧,以后连本带利再赢回来。”
常建有得意地笑道:“就怕你越存越多,永远也取不回来。”
张晓儒突然说:“科长,有件事,我必须得向你报告。”
常建有已经离开调查科,但张晓儒依然称他为“科长”,这是对他的尊重。常建有也很有享受这个称呼,人都离开调查科了,还能让继任者如此尊重,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常建有随口说:“什么事?”
张晓儒轻声说:“最近有几次情报泄密,上次皇军扫荡,可蚕食计划,早被八路军知道。此次他们想修筑临双公路西线段,但皇军还没出发,八路军游击队就都知道了。”
常建有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凝固,沉声问:“确定是内部泄密吗?”
张晓儒犹豫了一下,说:“确定。皇军要修筑临双公路西线的消息,连我都不知道呢,八路军游击队怎么会知道?这个泄密者,不但存在,而且很有可能在皇军上层。日本人怀疑……”
常建有问:“怀疑什么?”
张晓儒迟疑着说:“这个……”
常建有突然醒悟:“日本人不会怀疑我吧?”
张晓儒忙不迭地说:“我当然是相信科长的,如果科长是共产党,恐怕整个双棠县的人都是共产党了。”
常建有怒声说道:“荒唐!”
张晓儒提醒道:“科长,得赶紧把这个内奸查出来才行。要不然,日本会恐怕就要把这顶帽子戴到你头上了。”
在张晓儒的计划中,最好的结果,常建有就是七零五。如果实在没办法,只能退而求其次。
常建有说:“对,你要发动特务队的人,尽快找出这个内奸。需要我协助,随时来找我。”
张晓儒随口说:“科长,有件事我得提前跟你说,宪兵队已经命令,对你进行监视。这段时间,你可要注意点。”
常建有气极而笑:“日本人还真是翻脸不认人,我还不是内奸呢,就这样对待我。要是他们认定我是共产党,岂不马上就把我抓进牢房了。”
有了张晓儒的提醒,常建有下午回去的时候,果然发现有人跟踪自己。换在平常,他肯定会大发雷霆,自己什么身份,竟敢跟踪自己?找死吗?
可张晓儒提前跟他打了招呼后,他知道这是日本人的命令。既然他们想跟踪,就让他们跟踪吧。
一九四二年十月,日军计划在控制区征粮,以及去根据地抢粮。为了减少排查范围,张晓儒向上杉英勇建议,这次征粮也好,抢粮也罢,只让日军和警备队出面。
常建有接到命令后,召集下面的几个中队长开会,布置具体任务。以往,常建有都是将所有在县城的中队长都召集,但这次,他留了个心眼,只让有任务的中队长参加。
三塘镇的中队长胡秋元,也赶到县城开会,三塘镇警备队,这次也要协助日军,去根据地抢粮。
这些参加会议的中队长,自然也是特务队的重点监视对象。胡秋元能当上警备中队长,张晓儒出了不少力。
在县城时,胡秋元还是很感激张晓儒的。但到了三塘镇后,两人之间的关系,就开始疏远。胡秋元孤身一人去三塘镇上任,三塘镇可以说是张晓儒的根据地,他这个中队长,几乎被陈光华架空。
散会后,张晓儒约胡秋元吃饭,可胡秋元却没给面子。
胡秋元说:“张科长,不好意思,常大队长找我还有事要谈,下次吧,下次我作东。”
所谓的下次,其实就是没有下次。
张晓儒不以为然地说:“既然你有事要谈,那就下次。”
胡秋元忙不迭地说:“多谢张科长理解。”
中午并不是常建有要找他谈事,而是他有事要向常建有报告。
第三百六十八章 先法制敌
胡秋元借着来县城开会,其实是向常建有诉苦的。他到三塘镇警备队当队长,看似当了土皇帝一样,可实际上,他的命令连警备队都出不了。
胡秋元哭诉道:“大队长,这次协助皇军去共区征粮后,能不能调我回县城?”
常建有诧异地问:“待在三塘镇不好么?”
待在县城,上面有自己,还有黄贵德以及新民会的人,行事说话都有诸多不便。但在三塘镇就不一样了,可以说,除了小川之幸外,就是警备队长最大。至于三塘镇的新民会长和维持会长,在警备队长面前,都得弯腰说话的。
可现在,胡秋元却要调回县城,宁愿在自己手下受气,也不想待在三塘镇。
胡秋元苦笑着说:“大队长,在三塘镇我就像个傀儡一样,警备队的人和事,我根本作不了主。”
常建有吃惊地说:“什么?你作不了主?那谁作主?”
胡秋元说:“三塘镇警备队的人,只听三小队长陈光华的。不调我回来也行,把他调走吧。”
他本是随着曾希离的部队叛逃过来的,警备队的人,都看不起他。再加上陈光华在三塘镇经营日久,警备队的人,只知有陈光华不知道有胡秋元。
常建有蹙起眉头:“陈光华?他在三塘镇如此跋扈吗?”
之前范培林提起,陈光华在警备队散布抗日言论,可最后证明,范培林才是共产党。或许,日本人正是因为这一点,才怀疑自己与共产党有关系。
胡秋元犹豫着说:“那倒不是,或许,各方面的原因都有吧。”
他知道,如果把实情说出来,只会让常建有笑话。
常建有突然问:“陈光华在警备队,有没有抗日言论?他是不是共产党?”
胡秋元实话实说:“抗日言论?没有,至少我没听他说过。至于他是不是共产党……,我不知道。”
常建有沉吟道:“胡队长,你暂时还不能调回来。但是,我可以给你调一个小队到三塘镇。你的任务,是查清陈光华。”
宪兵队在查共产党七零五的消息,他已经听说了。常建有是警备大队长,还曾经是调查科长兼特务队长,双棠县隐藏着一个这么大的共党卧底,就算日本人不查,他也得把这个共党挖出来。
胡秋元感激地说:“多谢大队长,我一定查清陈光华。他在警备队只手遮天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常建有冷笑道:“你是中队长,陈光华只是小队长,让他只手遮天,胡秋元,你好本事啊。”
虽然对胡秋元冷嘲热讽,但常建有决定,还是帮他一把。如果胡秋元连陈光华都斗不过,还谈什么揪共产党呢?
常建有决定,从三塘镇警备队把陈光华的三小队调到第八中队,再从第八中队,调一个胡秋元原来的老部下组成的小队,让陈光华当小队长。
常建有的算盘打得很精,胡秋元也很满意。他也想让陈光华尝尝,手下人不听指挥的苦头。
但常建有和胡秋元都低估了陈光华的能力,他巴不得有新的手下过来呢?现在他的三小队,几乎就是新五排。这个新五排到了八中队,关兴文如鱼得水。
张晓儒得知消息后,虽然有些意外,但他也很高兴。关兴文本就带了一个小队来八中队,再加上陈光华的三小队,现在警备八中队,有三分之二是七零五民兵连的人。
就在常建有下了命令后,孙世润突然得到消息,八路军针对日军的行动,准备提前动手。他等不及向张晓儒报告,直接向上杉英勇汇报了。而且,是以回流一号的名义。
孙世润并不知道,连荣春传回情报的时候,中共双棠县委,已经开展了反对征抢粮食斗争,并且决定先法制敌、
日军原计划抢征粮食三十二万石,每闾派征麦子一千三百斤,谷子一千二百斤,白面三十斤。下面维持村的百姓,也准备好了粮食。
然而,八路军和游击队提前出手,将这些征粮截走,日军知道后,也没办法。百姓早早把粮食交到了维持会,游击队从维持会把粮食截走的,日军一点办法也没有。
孙世润回来后,才向张晓儒报告:“张科长,刚才我去了趟上杉英勇的办公室,向他提供了回流一号提供的情报。”
张晓儒随口问:“回流一号是不是从共产党的党校学习回来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