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交手-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山本常夫怒吼道:“你的情报怎么回事?不是说八路军会袭击张店吗?为什么他们到了这里?”
  孙世润说:“我也不知道。过两天,一定给山本队长一个满意的答复。”
  原本今天想在山本常夫面前露回脸,没想到,却丢光了脸。
  他也很不解,回流二号的情报,怎么可能出错呢?
  一定是八路军临时改变了作战计划,或者,他们发现了日军的埋伏。
  孙世润安慰自己,一定是这样,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得通。
  张晓儒并没有参加张店的行动,但他对大枫树据点的战斗,早就了然于胸。甚至,对战斗的结果,也早就知道。
  有关兴文的配合,再加上太岳十六团以及游击大队的战斗力,拿下大枫树据点毫无悬念。张晓儒只关心,关兴文的一排,有没有战士受伤,大枫树据点的缴获,能不能够本。
  第二天一早,张晓儒到调查科时,意外地碰到了常建有。自从剿共团到了双棠县后,常建有很少再过问调查科的事,经常在警备大队部待着。
  常建有把张晓儒叫到办公室:“听说了吧?昨天晚上大枫树据点被八路攻击了。”
  张晓儒“惊诧”地说:“八路军真进攻了大枫树据点?”
  常建有问:“是啊。听说你提前得到了情报?”
  张晓儒苦笑着说:“是连荣春传回来的情报,他的队伍在大枫树附近侦察。我把情报,第一时间报告了上杉英勇,可他似乎不相信。他认为,八路军的进攻地点是张店。”
  常建有骂道:“活该!”
  张晓儒笑着说:“科长,这不太好吧?”
  常建有不以为然,反而幸灾乐祸地说:“有什么不好的?他们不信你的情报,吃了亏跟我们一点关系也没有。知道吗?大枫树据点的那个排,被八路军游击队全干掉了。”
  张晓儒问:“关兴文呢?”
  常建有笑道:“他没事,与山田正雄及时撤退。”
  警备队的人基本没伤亡,可剿共团损失了一个排,他想想心里都很高兴。
  山本常夫回到县城后,将张晓儒叫了过去,告诉他,以后连荣春的情报,要第一时间报告自己。
  张晓儒诚恳地说:“请山本队长放心,连荣春的情报,我会及时报告的。这次皇军失利,我也有责任,没有坚持自己的意见,实在是抱歉。”
  山本常夫懊悔地说:“这次没有听信你的情报,是我的失误。”
  张晓儒犹豫了一下,说:“山本队长,有句话,不知当问不当问?”
  山本常夫说:“你是想问,我为何要坚信八路军会进攻张店吧?”
  张晓儒叹息着说:“对,我很好奇,明明有连荣春的准确情报,为何不相信呢?”
  事实上,如果山本常夫听信了连荣春的情报,八路军恐怕就要进攻张店,或者取消行动了。
  山本常夫说:“其实告诉你也无妨,上次不是俘虏一些八路军干部吗?其中有两人愿意与我们合作,其中一人已经暴露,被八路军枪毙。这次的情报,就是他提供的。”
  张晓儒叹息着说:“如果是从八路军内部策反的他们的干部,自然能成为我们最好的卧底。但如果是从被俘的人当中策反,效果就要大打折扣。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
  山本常夫好奇地问:“此话怎讲?”


第三百四十七章 又暴露了

  张晓儒向山本常夫分析了共产党的政策,叛徒必须清除,这是政治问题。敌人派来的卧底,反而可以当成普通罪犯对待。
  张晓儒缓缓地说:“被俘过的人,很难再得到信任。就算共产党依然给他们安排工作,他们的政治生涯,也会永远蒙上污点。如果是真正的共产党员,一辈子都抬不起头,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重用。”
  山本常夫诧异地说:“你的意思,连荣春比这些被俘人员,还容易得到共产党的信任?”
  张晓儒笃定地说:“当然,连荣春以前虽是警备队员,但他从参加游击队开始,就与以往断了关系。只要他表现积极,思想革命,是很容易得到信任的。”
  山本常夫沉吟不语,孙世润的回流计划,刚开始令他很兴奋。可听了张晓儒的话后,他突然觉得,孙世润的计划有很大的漏洞。
  这些被俘的共产党干部,就算回去后,需要不断接受组织审查。反倒是连荣春这样的投诚人员,只要表现得好,反而不会被怀疑。
  山本常夫突然重重地叹了口气:“上次扫荡共区,孙世润从被俘的八路军和共产党干部中,策反了……”
  张晓儒连忙打断山本常夫的话说:“山本队长,此事我还是不知道为好。”
  山本常夫摆了摆手:“你是调查科的副科长,此事本就不该瞒你。”
  张晓儒虽然早就猜到了孙世润的计划,但亲耳听到山本常夫说出回流计划,还是很惊诧。幸好特务队下面的人,孙世润再怎么机密,总得有办事的人。这些人知道了,张晓儒也就知道了。
  张晓儒对山本常夫的说辞,其实有些夸大其词。被俘的人员,只要通过了组织审查,依然会得到重用。
  但在山本常夫面前,他必须强调这一点,既突出连荣春的重要性,也是为了打击孙世润。
  孙世润与他虽是同学,两人表面关系融洽,实则早成了竞争关系。孙世润想通过回流计划,抱住日本人的大腿。而张晓儒希望,孙世润能早点滚蛋。
  这是两种信仰之间的碰撞,他们一个是抗日者,一个是真正的汉奸,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张晓儒诚恳地说:“山本队长,我认为回流计划会失败。这次回流二号传回来的情报有误,估计他已经暴露。甚至,那个回流一号,也早在共产党的掌握之中。”
  山本常夫吓了一跳,疑惑地说:“不会吧?”
  张晓儒平静地说:“请山本队长一定要相信我,孙世润的这个计划,只是为了想表现,并不是真为皇军考虑。回流计划看似有三人打入共产党内部,可这些人不会发挥什么作用。从这次的情报就可以看出来,共产党对他并不信任。甚至,可能已经怀疑上他了。”
  山本常夫疑惑地说:“共产党有这么厉害?”
  或许在其他事上,共产党没这么厉害。但在这件事上,共产党比他知道得还详细。而且,一切主动权,都掌握在八路军手里。
  张晓儒的推测,很快就得到了证实。孙世润想向回流二号求证,可却联系不上了。他预感不妙,只好与回流一号联系,这才知道,回流二号暴露了,并且被公开执行了枪决。
  孙世润得知这个消息后,都不敢向上杉英勇报告。这要是被日本人知道,自己脸上恐怕又得加两道五指印。
  回到县城后,孙世润在办公室犹豫徘徊了很久,最终,他决定找张晓儒商量一下。
  孙世润到了张晓儒的办公室,恭敬地说:“张科长,特务队的工作,我想向你汇报一下。”
  张晓儒的办公室,他来过几次。自从回流计划开始后,他就经常往上杉英勇的办公室。有日本人撑腰,他在特务队的处境能迅速改善。
  张晓儒淡淡地说:“高队长,特务队的工作,你自己作主就是,有什么好汇报的。”
  孙世润尴尬地笑了笑:“张科长说笑了,你是我的上司,特务队的工作当然得向你报告。”
  他与张晓儒在太原同学一个月,当时睡的还是上下铺,不说关系特别好,至少表面上显得很亲切。
  孙世润到双棠县后,两人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关系自然也发生了变化。孙世润想在特务队站住脚,就得干出成绩。特务队都是张晓儒的老部下,他只能依靠日本人。
  孙世润原本以为,借着回流计划,不仅可以在特务队站住脚,还能赢得日本人的信任。可他万万没想到,回流计划非但没有起到半点作用,反而让日军遭到重大失败。
  抱日本人的大腿,确实是条捷径,但如果抱错了大腿,捷径就要成为他的坟场了。
  张晓儒摆了摆手,拿起桌上的烟,抽了一根叼在嘴上:“说吧,什么事。”
  孙世润犹豫了一下,说:“上次扫荡不是抓了些八路军俘虏么,我审讯了其中一部分,做通了几个人的工作。”
  张晓儒突然说:“你说的是回流计划吧。”
  孙世润惊诧地说:“你都知道了?”
  张晓儒叹了口气,说:“对啊,山本队长告诉我了。这件事,你确实没考虑周到。”
  孙世润忙不迭地说:“对,对。”
  张晓儒问:“回流计划现在进行得怎么样了?”
  孙世润叹息着说:“回流计划很不顺利,回流三号刚回去就暴露,被八路军击毙。回流二号,这次也被公开枪决。目前,只剩下回流一号了。”
  张晓儒“惊讶”地说:“二号也死了?”
  按照他之前的计划,回流二号应该还能多活几日。可组织上要求迅速处决叛徒,他也只能服从命令。
  接下来,就是那个神秘的回流一号。
  孙世润满脸愁容:“对啊,我正为此事发愁,不知道要不要向上杉英勇报告。”
  张晓儒马上说:“当然要报告,而且得马上报告。现在只是回流二号出事,如果回流一号再暴露,你这个特务队长,怕是要干到头了。”


第三百四十八章 要借用

  张晓儒的话,让孙世润差点跳了起来,如果回流一号再出事,他这个回流计划,就算彻底失败了。
  孙世润信誓旦旦地说:“回流一号,绝对不会暴露!”
  张晓儒嗤之以鼻地说:“当初,你是不是也相信回流三号和二号,也绝对不会暴露?”
  孙世润顿时语塞:“这个……”
  张晓儒缓缓地说:“我劝你,还是早点上报吧。报告给了日本人,以后有什么问题,自然有人替我们顶着。”
  孙世润问:“你的意思,马上向上杉英勇报告?”
  张晓儒劝慰道:“能不能做成事,是我们的能力问题,做不做,是态度问题。只要对皇军忠诚,大不了就是训斥一顿,最多也就是挨几耳光嘛。”
  回流二号被公开枪决,上杉英勇确实很生气。也没上报山本常夫,直接给了孙世润几个耳光。
  上杉英勇气道:“一定要保护好回流一号,如果他再出事,你这个特务队长也不用干了!”
  好好的回流计划,却连接出事,如果回流一号再传回情报,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向山本常夫解释。
  孙世润忙不迭地说:“请上杉君放心,回流一号绝对不会出事。”
  回流一号与他的职位连在一起,他不会允许回流一号出事。
  然而,让孙世润没想到的是,几天后,他与回流计划例行接头,却没有等到对方。孙世润当时觉得不妙,但不敢声张,他希望是回流一号有事脱不开身。
  然而,第二天,连荣春却传回一个消息,中共太岳区公安局,准备对张店、下庄一带活动的长毛道下手。
  长毛道,又名收远道,、一心天道、龙华圣教会。在1929年前,它的总会设在山东省大定王庄的大灵山。1929年以后,设在天津市南开杨家花园。
  “一心堂”利用公开组织,勾结军阀、日军、国民党反动派,从事出卖祖国和民族利益,反对人民革命的活动。它们利用迷信作为发展、控制、奴役道徒的手段。
  日本人占领双棠县后,长毛道在群众中大肆散布“日本侵华就是三期末劫,要想躲过这场灾难,就得入道”,否则只能“永堕苦海,不得超生”,骗得群众入会,势力得到很快发展。
  长毛道内部,实行军事编制,设团、营、连、排、班五级,秘密进行捐款、屯粮、派鞋。
  据说,双棠县的长毛道众,有数百人之多。有些,还是不明真相的抗日群众。
  张晓儒收到消息后,马上向上杉英勇报告,并且建议,营救长毛道的道头田实。
  张晓儒在上杉英勇面前,信誓旦旦地说:“共产党想除掉的,我们就要营救,共产党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
  上杉英勇问:“消息可靠吗?”
  张晓儒笑了笑,自信地说:“连荣春的情报,什么时候出过差错?”
  上杉英勇沉吟道:“这样吧,我向山本队长汇报后,再决定下一步行动计划。”
  张晓儒回去的时候,把孙世润叫到了办公室。太岳区公安局的行动,孙世润恐怕不知道。他已经接到消息,那个所谓的回流一号,已经被逮捕,不日将被枪毙。
  也就是说,孙世润的回流计划已经流产,他的回流一号,再也不会给他传递情报,很快,就永远也见不到了。
  张晓儒看到孙世润进来后,也没站起来,坐在办公桌后,拿起桌上的烟,斜睨了他一眼,问:“孙世润,你的回流一号最近有消息传来吗?”
  孙世润还是很有眼色的,马上掏出火柴,给张晓儒点上火,恭敬地说:“还没有。”
  他上次接头失败,心里已经很慌乱。他现在不想提及任何关于回流计划的话题,特别是与张晓儒、上杉英勇、山本常夫等人。
  张晓儒缓缓地说:“可连荣春已经传回了最新消息。”
  孙世润眼中一惊:“什么消息?”
  张晓儒随口说:“太岳公安局,准备对长毛道的道头和道首动手。”
  孙世润眼中有些慌乱:“什么?”
  如果没有连荣春,回流一号就算没传回情报,也不算什么。可有了连荣春后,连荣春得到了什么情报,回流一号也得有什么情报才行啊,否则,日本人岂不就知道,他的回流一号失踪了?
  回流计划如果失败,他这个特务队长也干到头了。这不是恐吓,而是会实实在在发生的。
  张晓儒问:“你的回流一号到底怎么回事?”
  孙世润叹息着说:“张科长,实话跟你说吧,上次就没接到头。”
  张晓儒吃惊地说:“没接上头?他没出意外吧?”
  孙世润摇了摇头:“那倒不会,回流一号级别要高一些,应该不会出事。我也向上杉英勇汇报了,下次一定会接上头的。”
  张晓儒说道:“如果下次没接上头呢?总不能为了照顾你,连荣春的情报也不向上面报告吧?”
  孙世润突然有个主意,犹豫着说:“这个……张科长,有件事想请你帮忙,可又难以启齿。”
  张晓儒不置可否地说:“说说看。”
  孙世润迟疑着说:“在没有联系上回流一号之前,能否借用一下连荣春的情报?张科长,我知道这不妥当,可我刚到双棠县,如果表现不好,甚至回流计划失败,日本人是不会放过我的。”
  张晓儒缓缓地说:“这个……,咱们是同学,帮你一二次也没关系。但时间一长,难免会走漏风声。”
  孙世润高兴地说:“多谢张科长,你可是救了我的性命啊。”
  张晓儒说:“但有一件事,我要提前申明,如果日本人知道了,我是不会承认的。连荣春的情报,都是你在这里窃取的。”
  他怎么能无缘无故的帮孙世润呢,掐断孙世润的情报线,让宪兵队只能使用连荣春的情报,他就可以省心了。
  孙世润忙不迭地说:“可以可以。”
  只要张晓儒不说,这件事就不会暴露,回流一号与连荣春传回同样的情报,不是说得过去么?
  随后,孙世润向上杉英勇报告,回流一号也传回了消息,中共太岳区公安局,准备让八路军和游击队配合,镇压长毛道。


第三百四十九章 调开

  孙世润带着特务二队的人,潜到张店和下庄一带,寻找长毛道的道头田实。
  然而,他们才到张店,就得到消息,田实已经被镇压,其他道首,不是被抓捕,就是逃得不知所踪。
  孙世润很沮丧,好不容易得到的情报,却晚了一步。既然到了张店,自然要与回流一号见一面。
  只是,孙世润再次失望。这次他终于得到确切消息,回流一号也出事了。共产党对叛徒绝不手软,早在几天前,回流一号就被处决了。
  听到这个消息,孙世润感觉天旋地转,回流计划彻底破产。他这个特务队长,恐怕也快干到头了。
  回到县城后,孙世润不敢向任何提起此事。一旦有人知道,他马上完蛋。
  得知孙世润回来,张晓儒将他召来,询问张店之行有何收获。
  孙世润撒起谎来,脸不改色心不跳:“回流一号去中共太岳一地委的党校学习了,估计要学习两个月。这两个月,恐怕还得借用连荣春的情报。”
  张晓儒随口说:“你是特务队的队长,连荣春这条线,你直接掌握也没关系。”
  孙世润惊喜交集地说:“这……真的可以吗?”
  如果掌握了连荣春这条线,他就不用担心回流一号了。可以将连荣春的情报,以回流一号的名义传回来,日本人更加不会怀疑。
  张晓儒不以为然地说:“你把他接过去,我还巴不得呢。”
  连荣春提供的情报,就算没有孙世润,他也能知道。将连荣春交到孙世润手里,以后这条线出了事,跟自己也没关系。
  孙世润感激地说:“多谢张科长。”
  他这次是真心实意的感谢张晓儒,有了连荣春这条线,他这个特务队长的位子,算是暂时安稳了。
  张晓儒突然说:“最近,白晋铁路接连有火车头发生爆炸,日本的工程师排除了机器故障,怀疑是被人安放了炸药,你带人去查一下。”
  苏宗才制作的煤块炸弹,外表与普通煤块一样,混在煤堆里,火车头里的铲煤工人,根本就发现不了。
  近日,有两个火车头被炸毁,日本人怀疑是抗日分子所为,但到现在也没找到原因。
  孙世润说:“这件事我听说了,马上去查。”
  张晓儒提醒道:“如果不是机器出了故障,那肯定是人为。我估计,不是军统就是游击队。军统,可以让史建德打探消息,如果是游击队,连荣春也应该能知道些什么。”
  孙世润说:“我带二小队的人先去看现场。”
  张晓儒说道:“日本人很重视,把一小队也带上。哪怕查不出原因,至少让他们觉得,我们是竭尽全力的。”
  孙世润感激地说:“多谢张科长提醒。”
  他现在明白,张晓儒为何能深得日本人的信任了。兴师动众去调查火车头被炸,不管能不能查出原因,日本人都会认为他是忠诚可靠的。
  张晓儒提醒道:“多带人去,既是为了让日本人看到我们做事的决心,也是为了保护自己。到了城外,可就是抗日分子的天下了。特别是到了晚上,一定得小心小心再小心。不管有没有调查出原因,都要多待几天才回来。”
  张晓儒让孙世润带着特务队的大部分人离开,不仅仅是想让特务队表现给日本人,也是为了暂时消除县城的特务。因为,张晓儒得到一个最新消息,县委书计阳诚,将来县城布置工作。
  为了保护阳诚,给他营造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张晓儒才让孙世润去调查火车头。
  就在孙世润离开县城的当天中午,阳诚化装成一名商人,悄然住进了新天客栈。
  得到消息的张晓儒,晚上与阳诚见了一面,他们没在新天客栈见面,而是在张晓儒家里。陈国录和关巧芸,以及李国新,也都到了。
  张晓儒看到阳诚,快步走过去,双手握着他的手,亲切地喊道:“阳书计!”
  阳诚微笑着说:“你好,晓儒同志。”
  张晓儒说:“喊同志有些生分,你还是喊我晓儒吧。”
  阳诚微后退一步,打量着张晓儒,笑着说:“好。晓儒,我们有三年多没见面了吧?”
  张晓儒感慨道:“是啊,三年零七个月了。”
  旁边的李国新惊讶地说:“阳书计,七书计,你们以前认识?”
  他一直都不知道,张晓儒与阳诚竟然是认识的。
  阳诚笑道:“我们确实早就认识了,在太原时,我们一起工作过。”
  张晓儒说道:“阳书计当时是我的上级,也是我的入党介绍人。”
  阳诚说道:“好了,大家坐下开会吧。我在县城只能待一晚,明天就得离开。”
  张晓儒坚定地说:“请阳书计布置任务。”
  阳诚坐下后,正色地说:“我们要继续进行反清乡、反扫荡、反维持的斗争,巩固和发展根据地,加强党建、政建、民兵和经济建设。根据县委的统计,我县有一个党委、四个区分委、五十五个党支部,四百八十五名党员。二区分委的工作一直很出色,你们的民兵是全县发展最好的,为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作了很大贡献。希望你们能继续保持优良作风,加强党的建设,做好敌工和情工工作。”
  张晓儒说道:“请阳书计放心,我们目前在警备队、特务队都有自己的同志。”
  他相信,李国新已经将二分区的情况,向阳诚详细汇报了。陈国录除了在特务队任职外,还在军统担任行动队长。只是,陈国录的身份,除了他和李国新外,其他同志都不能知道。
  阳诚点了点头:“这方面你们做得很好,我们能多次粉碎日军的扫荡,得亏你们及时传回的情报。”
  张晓儒在太原从事过地下工作,当时的张晓儒,对地下工作显得青涩,可现在,他不但成功打入了敌人内部,还能担任要职。最重要的是,他还带着这么多同志。
  二分区的同志,除了李国新外,几乎都没从事过地下工作。就算是李国新,以前也只是交通员。他们不但形成了一张严密的情报网,而且安全高效。


第三百五十章 敌工部

  阳诚刚到双棠县时,就听了李国新的汇报,当时他对张晓儒真是刮目相看。就算是自己,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也很难建立这么严密的情报网。
  最重要的是,张晓儒竟然还学会了日语。日语虽然不算复杂,一般与之经常接触的中国人,都会讲几句。但要能给日本人当翻译,那就不容易了。
  对二分区的工作,阳诚没什么好说的。他这次来县城,除了与张晓儒见一面外,还要与四分区的同志碰头。
  阳诚沉吟道:“按照去年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政治家部的决定,在统一指挥党、政、军、群的对敌斗争中,经县委反复研究,准备挑选一批党性强、久经考验、智勇双全的中共党员干部,成立双棠县敌工部。”
  张晓儒喃喃地说:“敌工部?”
  阳诚点了点头:“对,敌工部的工作,是打入敌人内部做地下工作,通过秘密的统战工作,掌握日伪军辗转扫荡的情况,为双棠县和附近襄漳县党政军群提供军事情报。”
  李国新笑着说:“我们现在虽没成立敌工部,但已经在做敌工部的事情了。不仅如此,我们还故意让敌人在内部安插了卧底,好给他们传递假情报。”
  阳诚摆了摆手:“除了县城和三塘镇外,还要在青树镇、印塘、新泽、张店,以及县城周围,都布天罗地网。除了二分区外,四分区,甚至三分区的同志也会参与进来。”
  张晓儒自信地说:“阳书计,有我们二分区就够了,何必再麻烦其他同志呢?”
  阳诚严肃地说:“晓儒,你是二分区的书计,眼睛就只看到二分区?我们党,从来不准讲个人英雄主义,更不准搞山头主义!”
  张晓儒连忙解释道:“我只是觉得,让其他区的同志参与进来,反而不好保密。”
  从工作需要考虑,二分区的同志,足够完成这个任务了。他只是二分区的书计,其他分区的同志参与进来,一起工作时,难免会出差错。
  李国新问:“阳书计,敌工部由谁领导?”
  阳诚一眼就看穿了李国新的心思:“当然是县委直接领导,你是想问,敌工部的部长,是不是张晓儒吧?”
  李国新诚恳地说:“阳书计,我不是要给七零五要官,但是,这个敌工部长,没有谁比他更合适了。”
  张晓儒却说道:“我倒觉得,老李才是最合适的人。我的身份,不便公开露面,也不方便与同志们经常见面。”
  他考虑问题,首先想的是实际需要。敌工部长,需要与打入日伪军内部的同志联系。
  阳诚说道:“你现在的身份,也不公开露面,也不方便与同志们联系,但不也一样领导着二分区的抗日?”
  张晓儒摇了摇头:“敌工部的情况不一样,我担心完成不了组织交待的任务。我建议,还是由老李,或者其他同志担任。”
  阳诚严肃地说:“你什么时候学会跟组织讨价还价了?经组织研究决定,由张晓儒同志担任敌工部长,李国新和纪俊秀分别担任副部长。”
  张晓儒蹙起眉头:“四区的区长纪俊秀?”
  阳诚点了点头:“对。敌工部的工作,主要由二分区和四分区挑选优秀的同志加入。李国新和纪俊秀担任副部长,便于敌工部开展工作。”
  张晓儒问:“四分区会有多少同志加入敌工部?”
  阳诚说:“四分区的同志,主要由纪俊秀同志负责,二分区的同志,由李国新同志负责。”
  李国新松了口气:“那就好。”
  阳诚笑着说:“放心,七零五同志的安全,县委会考虑的,而且是排在首位。”
  张晓儒的身份和能力,是担任敌工部长的不二人选。但是,张晓儒的身份又很特殊,不能与敌工部的同志经常见面。就用现在二分区的联络办法就行:张晓儒只与几个主要的同志保持联络,再由这些同志,与下面的同志联络。
  从上至下保持单线联系,每条线之间不发生横向联系,哪怕真出了问题,也只会影响一条线,而不会影响全局。
  第二天上午,阳诚与四分区的纪俊秀,在新天客栈见了面,向她传达县委的决定。
  阳诚严肃地说:“纪俊秀同志,让你在敌工部担任副部长,同时还要负责四分区的工作,这是组织交给你的艰巨任务,有没有信心完成?”
  纪俊秀坚定地说:“坚决完成任务!”
  阳诚点了点头:“好,我下午就要走,你暂时不要走,晚上会有人与你联系。”
  真正的共产党员,从来不会向组织提任何要求,不管多么艰巨的任务,都会尽最大努力完成。
  纪俊秀问:“是不是敌工部的同志?”
  阳诚点了点砂:“对。敌工部实行单线领导,你和李国新同志各负责几条线,相互之间不发生横向联系。”
  纪俊秀问:“李国新同志以后是我的直接领导吗?”
  阳诚摇了摇头:“不,他也是副部长,你们的领导另有其人。”
  纪俊秀虽然没见过七零五,但却听说过七零五这个代号。他是二分区的书计,一直领导着二分区的抗日行动。
  纪俊秀好奇地问:“是不是那个神秘的七零五?”
  阳诚说:“对。以后,你归他直接领导。”
  纪俊秀问:“能与七零五一起战斗,是我的荣幸。阳书计,能说说他的情况吗?”
  阳诚微笑道:“到时候不就知道了么?”
  阳诚走后,纪俊秀留在新天客栈,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