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交手-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游击队知道,昨天晚上自己派人到镇上送了信,会不会回来找自己的麻烦?早知道张晓儒是这样的态度,打死他也不报信啊。
  张晓儒嗤之以鼻地说:“不要以为你派人到镇上报了信,就跟游击队没有关系了。谁知道你是不是跟游击队串通一气,故意报信呢?”
  听到张晓儒的话,钱荣茂想死的心都有。自己派人报信,难道做错了么?而且,张晓儒当众说出此事,昨晚之事,想瞒也瞒不住。
  他现在只期盼,游击队以后别来辛村了。
  既然游击队已经走了,日伪和特务队就无需作战。但他们来了,也不会马上走。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不好吃好喝的招待一顿,肯定不会走。
  况且,张晓儒还扬言要把村民带回镇上,明摆着要拿好处。
  钱荣茂原本以为,当上维持会长后,自己的好日子就来了。他在辛村也算个地主,可今天,镇上的部队,吃了他一头羊、五只鸡,张晓儒原本还要宰条牛,钱荣茂差点跪下才拦住。
  张晓儒要走的时候,对钱荣茂说:“钱荣茂,下次游击队来了,一定要提前报信。如果我们没及时赶到,你要想方设法拖住他们。如果我们来了,游击队却走了,辛村要受罚,你这个维持会长更是罪加一等!”
  钱荣茂的头像鸡啄米一样:“一定!一定!”
  他心里却很是鄙视,游击队要走,自己能拦得住?如果有那本事,还要你们干什么?
  看到张晓儒走远后,钱荣茂重重朝地上吐了口唾沫:“什么玩意儿!意麻楞症!”
  看到家里被日伪弄得一片狼籍,钱荣茂欲哭无泪。晚上,他没准备让家里做饭,就吃点中午的残羹剩饭。
  就在他端起碗时,突然接到报告,村里又开进了支游击队,晚上要在这里过夜。
  “会长,要不要去镇上报信?”
  钱荣茂骂道:“报个屁!”
  就算报了信,镇上也不敢派兵来,日军和伪军也怕死,也知道晚上不是游击队的对手。既然如此,何必自找麻烦呢?难道今天的教训还不够深刻么?
  钱荣茂希望,游击队也别来找自己,他们进村就当不知道。然而,游击队并没有井水不犯河水的意思,带队的韩德文,亲自登门拜访。
  韩德文手放在盒子炮上,质问道:“钱会长,你表面答应与我们合作,为何昨晚又要到镇上报信?”
  钱荣茂额头上冷汗直冒:“同志,这是个误会。”
  韩德文声音越来越冷:“误会?你出卖游击队,就是汉奸。与人民为敌,出卖国家和民族,是什么下场你不知道?”
  钱荣茂连连拱手:“我错了,下次再也不敢了。”
  韩德文淡淡地说:“当汉奸没有下场,既然你一心要与我们为敌,铁了心当汉奸,就别怪我们不客气。”
  钱荣茂信誓旦旦地说:“同志,我再也不当汉奸了,你给我一次机会,如果再向镇上报信,可以杀我全家!”
  韩德文缓缓地说:“跟我走一趟吧。”
  钱荣茂惊道:“不是要杀我吧?”
  韩德文倒没想杀钱荣茂,可钱荣茂出卖游击队,必须要有深刻认识,否则只能以汉奸论处。当着游击队的面,钱荣茂作了深刻检讨,向所有人保证,以后辛村全面与游击队合作,绝对不会再通风报信。
  今天张晓儒到辛村,给钱荣茂上了“生动”的一课。钱荣茂早就悔恨交加,再被韩德文一吓,思想终于开始转变。他也当众表态,如果再反悔,八路军绝饶不了他。
  第二天,游击队并没有离开,他们晚上行动,白天得在村里休息。为了防备钱荣茂,韩德文在大车道上设了道暗哨。
  钱荣茂这次信守承诺,整个白天,辛村都没人离开。直到下午,游击队才出发。
  天黑之后,日伪不敢离开炮楼,正是游击队大显身手的时候。今天,他们的任务,是去青树镇的苏村,摧毁那里的反动维持会,要把那个汉奸维持会长捉拿到县政府审判。
  把这些基层的反动维持会摧毁,把汉奸维持会长除掉,换上支持抗战的人,对今后的抗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敌人在根据扫荡,游击队就在敌占区大显身手,敌人并不能占领根据地,而敌占区的根基,反而被一点一点动摇。
  快到七里沟时,走在前面的罗志忠,突然发现有动静。在七里沟,疑似有部队。
  他马上向韩德文报告:“队长,前面有支部队。”
  韩德文沉吟道:“走,去看看。”
  游击队隐蔽在路边,韩德文带着罗志忠沿着路边的小沟,朝七里沟走去。
  罗志忠眼尖,看到七里沟的坡上站着一队人,穿着的正是草绿色的八路军新式军装:“好像是我们的人?”
  韩德文诧异地说:“谁会来这里?”
  虽然全县的武装人员和干部,分成了近两百个游击小组,但二分区的游击小组,他心里还是有数的。


第二百五十章 挺进队

  韩德文虽心有疑问,但还是随着罗志忠一起走了过去。既然穿的是八路军的军装,就是一家人。全县两百个游击小组,也没具体规定各自的活动区域,有人跑到这边来,也说得过去。
  罗志忠看到他们穿着同样的军装,更是没有在意,笑着说:“去问一下不就知道了么?”
  看到他们,七里沟的人,猛的将枪拿在手里,枪口对准他们。直到看清他们穿着八路军军装后,有个人突然从后面走了出来。其他人的枪口虽然没再对准他们,可手里的枪可没放下。
  韩德文与为首之人握了握手,问:“你们是哪个小组?”
  看到对方如此警惕,他暗暗点了点头,这样的素质,比游击小队还要高。看来,游击小队真得加强训练,否则,被下面的民兵队、民兵队比下去,他还有脸吗?
  他犹豫了一下,说:“我们……是五里牌的。”
  韩德文疑惑地说:“五里牌?你叫什么名字?”
  此人相貌普通,左眉毛上有颗黑痣,个子中等。韩德文仔细回忆,也没印象。
  看得出来,此人有点紧张,手心全是汗。
  裴二微笑着说:“我姓裴,叫裴二。不知两位是哪个组的?叫什么名字?”
  韩德文淡淡地说:“我是韩德文,这位是罗志忠。”
  裴二一听韩德文的名字,兴奋地说:“原来是韩队长,就你们两个人吗?”
  裴二这么激动,让韩德文稍稍减轻了疑惑。对方的表情,似乎也是看到自己同志的模样。
  罗志忠微笑着说:“同志们在下面呢。”
  天下同志一家亲,既然是自己的同志,就跟亲人一样嘛。哪怕是第一次见面,但此时让罗志忠把心掏出来,他都不会皱眉。
  裴二突然问:“韩队长,我们一起行动吧?”
  韩德文并没有说话,他看着裴二身后的游击队员,感觉有些奇怪。裴二虽然知道他的名字,可他对裴二并无印象。而且,五里牌有民兵队吗?就算有,武器有这么精良?清一色的日式武器,跟七零五民兵连似的。
  七零五民兵连的武器装备,给韩德文很大的震撼,他不相信,其他地方的民兵队,还有这样的装备。要知道,区游击小队目前刚够人手一枪,还是七零五民兵连支援的结果。
  如果五里牌民兵队也做到了,他这个游击小队长,实在无颜再干下去了。
  韩德文突然问:“裴二同志,你们有多少人?”
  裴二没有犹豫,马上说:“加上我九人。韩队长,你们有多少人?”
  此时的裴二,没有了刚才的紧张,虽然还有些拘谨,但已经不让人觉得异常了。
  韩德文看了看,只找到六个人,随口说:“我们有十一个人。树林里还有三个人?”
  韩德文看着这个游击小组,越来越奇怪,自己身为区游击小队长,怎么一个熟人也没碰到?而且,这个游击小组的战士,身材普遍矮小。双棠县的人个子虽然不算高,但也不至于这么矮吧?
  韩德文突然掏出烟,走到后边一个战士身边,说:“同志,借个火。”
  那人看了韩德文一眼,却没有反应,反而将目光投向裴二。
  裴二连忙说:“他不抽烟的,我这里有火。”
  韩德文点了火后,随口说:“你们在这里等着,我去把同志们带来,晚上一起去苏村,有了你们,任务更轻松。”
  裴二胸膛一挺,大声说:“是。”
  罗志忠跟在韩德文身边,轻声说:“队长,我下去跑一趟就是嘛。”
  韩德文喃喃地说:“他们不像游击队……”
  罗志忠不以为然地说:“他们本来就不是游击队,是民兵嘛。”
  韩德文回头看了一眼,发现裴二带着手下,竟然跟了上来,脸色一变,突然说:“不,他们是敌人!”
  韩德文掏出枪,迅速朝自己的部队跑去,后面的裴二,也发现了他们的异常,紧追不舍。而且,他们的枪也拿在了手上,并且,枪口对着韩德文和罗志忠。
  “砰!砰!砰!”
  裴二身后的士兵,突然开枪射击。韩德文只觉得胸口一麻,差点站立不稳。他跳到路边,举枪回击。
  “砰!砰!”
  罗志忠大吼:“队长!”
  韩德文看到胸前血流不止,知道自己怕是不行了:“带领同志们撤,他们是鬼子!”
  小鬼子的枪法原本就不错,这帮人又是特意挑选出来的,几乎枪枪咬肉,罗志忠刚起身,身后也中了两枪。
  坡下的其他游击队员,听到枪声,马上冲了过来。游击队员虽然很勇敢,但面对面与日军交手,还是从下往上攻,正是以劣势对敌人的强势。
  韩德文看到同志们牺牲,心里大急,站起来大声呼喊:“赶紧撤退!”
  游击队的军事素质,可能不如敌人,但他们的拼搏精神,连日军都敬畏。明知前面是枪林弹雨,但没有一个人退缩。可惜,他们的战术不如敌人,一个一个的倒下。
  “砰砰!”
  韩德文的身子刚露出来,接连两枪正中心口,他仰天倒了下去,眼睛还睁得大大的,像是在告诉世人,抗战未胜,同志们当再接再厉。
  裴二跑到韩德文面前,看着死透了韩德文,转身向后面一个小个子报告:“小林队长,韩德文已死了,他是中共二分游击小队长!”
  小林队长说话的时候,露出嘴里的一颗金牙:“哟西。”
  裴二自然不是五里牌游击队的,裴二也不是他的真名,他的真名叫裴荣华,真实身份为双棠县特务队副队长。他会说日语,这次既是向导,又是翻译。
  “小林队长”全名小林荣一,是个少尉,也是这支挺进队的队长。
  裴荣华担忧地说:“韩德文刚才说,他们有十一个人,可只找到十具尸体。”
  小林荣一不以为意地说:“只要他们来交接的那两个人死了就没事。”
  刚才的情况,只有韩德文和罗志忠知道,他们都死了,谁知道会有这样一支穿着八路军军装的日军存在呢?


第二百五十一章 什么情况?

  七里沟的战斗,并没有第一时间传到三塘镇。这里属于青树镇,善后事宜由青树镇处理。
  直到第二天,张晓儒才听说,在七里沟消灭了一支游击队。但具体经过,他不清楚。张晓儒很是焦急,马上派陈国录去七里沟打探消息。
  快中午时,孟民生向他报告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孟民生跑到张晓儒的办公室,兴奋地说:“队长,抓到了一个八路军。”
  自从张晓儒转正后,他的称呼也变了。以前是“张队长”,现在是“队长”。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意思发生了变化。
  喊张队长,只是将张晓儒当成上司,但喊队长,则表示以张晓儒马首是瞻。
  张晓儒心里一惊,脸上却不动声色,随口问:“在哪抓到的?”
  孟民生说:“王家坟附近。”
  张晓儒平静地说:“人在哪里?”
  只要人在三塘镇,就好办。他现在称得上三塘镇的土皇帝,日本人都得给他几分面子。况且,很多事情,他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促使日本人按照自己的意思办事。
  听起来神乎其神,但只要掌握了像张晓儒这么多资源,也是能做到的。
  孟民生笑着说:“送到审讯室了。”
  张晓儒马上去了审讯室,八路军已经被绑到了木桩上,眼中倔强的目光,释放出强烈的信号,他是一名坚定的革命战士,不管是谁,都别想让他开口。
  张晓儒走到他面前,平静地问:“叫什么名字?”
  “狗特务!”
  孟民生在旁边厉声说道:“这是我们张队长。不说实话,等会让你好受!”
  “你们这些汉奸特务、日本人的走狗,是没有好下场的!识时务的,就不要与人民为敌,掉转枪口打日本鬼子!”
  孟民生冷笑着说:“我们有没有好下场不知道,但你肯定没有好下场!”
  张晓儒突然问:“昨天你是不是在七里沟?”
  从这位战士的口吻,他猜到对方的觉悟很高,不是民兵,至少是区游击小队的人,甚至有可能是县游击大队的。而且,他应该还是一名党员。
  战士诧异地望着张晓儒:“你怎么知道的?”
  张晓儒沉声问:“其他人呢?”
  “哼!”
  此时的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上了张晓儒的当。他不再开口,也不能开口。哪怕是死,也绝对不能透露组织的机密。
  他不开口,张晓儒也不再问,只要知道对方昨天在七里沟就行了。张晓儒回去后,马上让陈国录联络李国新。
  张晓儒叹息道:“老李,情况很复杂,陈景文还没回来,我也不能确定这位战士,是不是我们的同志。”
  李国新马上说:“我去见他一趟。”
  张晓儒摇了摇头:“白天不行。”
  拿到情报很重要,但自身的安全也重要。李国新白天出现在特务队,一旦被发现,那可怎么办?再说了,二班去了七里沟,连个掩护的人都没有。
  李国新急道:“总不能干等着啊。”
  张晓儒平静地说:“派人先去找区委,白天好找人,等我们拿到准确情报,再向组织报告。”
  这个时候,一定要迅速冷静下来。哪怕事情再危急,也不能乱了方寸。
  李国新点了点头:“好。”
  傍晚时,陈景文终于回来了,他也知道张晓儒肯定在等着自己,回到镇上后,第一时间找向张晓儒报告。
  陈景文的心情很沉重:“昨天傍晚,在七里沟死了十个八路军游击队员。”
  敌占区的情报,都是由他们提供的。游击队在敌占区活动,会避开日伪据点和可能出没的地方。与小股日伪遭遇,或有可能,但也不会牺牲十名战士吧?
  张晓儒叹息道:“不知道哪个游击小组在那里活动?”
  不该问的不问,不该知道的就不知道,这是组织纪律。张晓儒只负责张达尧的二排和关巧芸的三排,其他游击小组的情况,他并不清楚。
  就算是区分委,也未必清楚。全县两百个游击小组,只分配了大概活动区域,并没有规定不能去其他区域活动。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昨天出现在七里沟的游击小组,肯定不是七零五民兵连的。
  陈景文坚定地说:“不管是谁,这个仇都要报!”
  张晓儒安慰道:“连敌人是谁都不知道,怎么报?你先休息一下,等会去特务队值班。”
  张晓儒现在是特务队长,而特务队有一半以上是他的人,想怎么办都行。
  晚上让陈景文去特务队值班,是为了让李国新能潜入特务队。张晓儒现在是特务队长,把孟民生和一班支开,只是一句话的事。
  李国新原来是区里的交通员,认识的人很多。晚上,李国新到特务队,看到那名战士时,他一眼就认出来了,这是区游击小队的贾家庭。
  李国新低声问:“贾家庭,韩队长呢?”
  看清是贾家庭后,他的心就直往下沉,因为他知道,贾家庭是跟着韩德文一起行动的。
  贾家庭听到李国新的声音,很意外:“你是老李?这可是特务队,你怎么进来的?”
  李国新随口说:“我翻墙进来的,听说特务队抓了八路军战士,没想到是你。”
  他进牢房时,外面的人都避开了。特务队的情况,贾家庭没必要知道,也不能让他知道,这是组织纪律,铁一般的纪律。
  贾家庭突然低下头,悲哀地说:“老李,韩队长和其他同志都牺牲了。”
  李国新吃惊地说:“什么?!”
  虽然作好了心理准备,但听到贾家庭说出来时,还是很惊诧。
  韩德文是区里的武装干部,机智、勇敢、对党忠诚,他很难想象,这样的干部,怎么会牺牲。
  贾家庭回忆着说:“我们在七里沟,原本准备去苏村。前面的罗志忠发现了情况,韩队长和他一起去七里沟坡上侦察情况。没多久,他们突然跑了回来,而后面,跟着一群人射击。最奇怪的是,那些人穿着我们的军服。”
  李国新更是吃惊:“穿着我们的军服?这怎么可能?”


第二百五十二章 恶毒

  在李国新的认知中,穿着八路军军服的,都是自己人。他是一个善良而正直的共产党,怎么会想到,日本人会用这么卑鄙的手段呢。
  其实,不要说李国新,就连与之交手的贾家庭,此时也没意识到,他遇到的是日军。
  贾家庭回想昨天的情形,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我也不知道,当时韩队长只让我们赶紧撤退。然而,他……就牺牲了。”
  李国新安慰道:“你先在特务队待着,组织上会想办法营救,该吃吃,该喝喝,养好身体,出来才能打鬼子。”
  贾家庭见到李国新,燃起了巨大的希望,自然不会想着轻生。
  他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好。”
  李国新离开后,迅速赶到张晓儒的住处,向他汇报了与贾家庭见面的情况。
  张晓儒惊诧地说:“穿着八路军军服的敌人?”
  他脑海里,顿时闪过无数念头,可哪一种,都没办法合理解释。他潜伏在敌人内部,对敌人的动态掌握得比较清楚。
  李国新问:“会不会是友军误伤?”
  因为信息不畅,与友军交火的事情,也时有发生,特别是光线不好时。之前,七零五民兵连就利用过这一点,让日伪自相残杀。
  张晓儒笃定地说:“不会,韩德文和罗志忠与他们接触过。而且,韩德文还让他们撤退。显然,韩德文知道对方是敌人!也就是说,要么这支部队已经叛变!要么,他们是……”
  李国新紧张地问:“他们是什么?”
  张晓儒的想法,更倾向后者:“他们是敌人假扮的。”
  李国新惊诧地说:“不可能吧,敌人为什么要假扮我们?”
  在他看来,日本人根本没必要假扮八路军。
  张晓儒分析道:“完全有可能,想想看,如果出现了一支这样的队伍,我们的部队是不是将疑神疑鬼?甚至人人自危?而根据地地群众,遇到这支部队时,会不会向他们传递情报呢?”
  李国新气道:“小鬼子太坏了。”
  张晓儒郑重其事地说:“老李,今天晚上得辛苦你一趟,马上找到区委,向组织汇报这个紧急情况。不但要找到他们,还要消灭他们!”
  张晓儒很担心,这支穿着八路军军服的日军,如果进了根据地,会产生巨大的破坏。比如说,他们要寻找八路军,当地群众会替他们指路。他们要找县委、区分委机关,也能轻易获得消息。
  李国新也意识到了,这支神秘的日军,破坏性非常强:“我马上就动身。”
  张晓儒说:“如果见到张荣生,一定要叮嘱他保护好区分委的同志们!”
  李国新走后不久,陈景文再次来了他家,张晓儒看到他半夜过来,心里一紧,问:“出什么事了?”
  陈景文叹道:“上杉英勇刚才到了特务队,把人提走了。”
  张晓儒吃惊地说:“上杉英勇?他怎么这个时候来提人?”
  这段时间,上杉英勇并不怎么来特务队,有什么事情,张晓儒会主动向他汇报。贾家庭的事情,张晓儒只是作了一个例行汇报,上杉英勇并没在意,怎么会在半夜来提人呢?
  陈景文说:“不知道,突然就提走了,好像送到了红部。”
  张晓儒喃喃地说:“看来是要对我们保密。”
  特务队除了上杉英勇和刘子珍外,其他都是中国人。而红部有一半以上是日本人,把人送到那里,最大的可能是防着中国人。当然,也有可能是贾家庭波及到日本人机密。
  如果昨天与游击队遭遇的日本人,上杉英勇把贾家庭提走,也就能说得过去。
  陈景文急道:“怎么办?”
  张晓儒说道:“急什么?红部有陈光华,他自然会传消息出来。”
  张晓儒背着手,在房间内踱步,中午他向上杉英勇提过一句,说抓了个土八路,上杉英勇当时并没在意。特务队的事情,上杉英勇基本上交给了他,为何到了半夜,突然要提人呢?
  难道,是李国新暴露了?
  不!李国新到特务队,不可能被发现。
  最大的可能,上杉英勇知道了贾家庭的身份。
  日军穿着八路军的军服,自然是他们的高级机密,贾家庭看到过这支部队,当然不能与外界接触。
  陈景文说:“总得做点什么吧?”
  张晓儒说:“你派人盯着红部,不要让他们连夜把人送走。”
  张晓儒很想去见一下上杉英勇,可他知道,这个时候任何的异常,都会引起上杉英勇的怀疑。
  等待是最大的煎熬,特别是那种对未知的担忧,更是让张晓儒夜不能寐。有的时候,他真恨不得亲自上战场,与日军面对面交手,享受那种酣痛淋漓。
  整个晚上,张晓儒脑海里只盘旋着一句话:化装成八路军的日军。
  他们到底要干什么?有何目的?是什么人假扮的?
  这些问题,张晓儒必须尽快弄到答案。
  他设身处地,想象中,如果自己是支部队的长官,会做些什么事呢?十几人的队伍,哪些武器再精良,战士的军事技能再高,战斗力也有限。
  怎么样把他们的战斗力发挥到极致?
  找到八路军的主力部队,引导日军的飞机和部队进攻。另外,找到我军的指挥机关……
  想到这两点,张晓儒吓出一身冷汗。自己能想到的,日本人一定能想到。他相信,敌人的计划一定更恶毒。
  好不容易等到天亮,张晓儒看了看时间,虽然内心万分焦急,昨晚也没睡好,但他依然跟往常一样,先去三塘饭馆吃了碗面,再去红部报到。
  在红部,张晓儒见到了小川之幸,他告诉张晓儒,昨天晚上,特务队的八路军关到了红部。
  张晓儒惊诧地问:“小川队长,这个人是不是很重要?”
  小川之幸点了点头:“对,他暂时不能与外界接触。”
  张晓儒不再多问:“好。”
  再到特务队后,陈景文先来报告,昨天晚上红部没有动静。
  张晓儒说:“今天继续盯着,防备转移到县城。”


第二百五十三章 声势浩大

  张晓儒准备去上杉英勇的办公室汇报工作时,上杉英勇却主动找上了门。昨天晚上的事,他得跟张晓儒通个气。
  上杉英勇一进来就解释:“昨天晚上,我把那个八路军送到了红部。”
  张晓儒“惊讶”地问:“为什么?”
  上杉英勇笃定地说:“此人波及到一支挺进队的安全。皇军扫荡结束前,他不能与外界接触。”
  张晓儒喃喃地说:“挺进队?”
  上杉英勇叮嘱道:“此事你知道就好,这是军事机密。”
  张晓儒忙不迭地说:“嗨。”
  上杉英勇透露的消息,印证了他之前的猜想。挺进队,会对根据地造成什么样的破坏?上级得到消息后,能否消息这支部队?
  身在敌占区,张晓儒对日军的战斗力还是有所了解。不得不承认,日军的战斗力比八路军的正规军还要强。如果这支挺进队,是特别挑选的,战斗力会更强。
  从他们在七里沟,与韩德文的游击小队突然遭遇,就能看得出来,他们反应迅速,战斗力很强,一股部队遇到他们,必定会吃亏。
  张晓儒最担心的是,日军狡猾之极,他们是挺进队,肯定要深入根据地腹地,不是为了作战,更多的是为了寻找有价值的目标方比如说,我军的指挥机关、行政机关,甚至可能是高级指战员。
  上杉英勇好像有些不忍,他的所作所为,明显是对中国人不信任。他可以怀疑其他人,但不能怀疑张晓儒。
  又补充道:“此事,以后会详细跟你说。其实具体情况,我也不是很清楚。”
  张晓儒微笑着说:“理解理解,我们守在三塘镇,也帮不上皇军什么忙,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既然波及到军事机密,让红部接手,我们反而一身轻松。”
  上杉英勇见张晓儒没在意,也笑了笑:“你可不能轻松,三塘镇兵力空虚,八路军游击队很狡猾,我们扫荡他们的地盘,他们就跑到我们的控制区来了。你要提高警惕,保证三塘镇的安全。”
  张晓儒说:“我会竭尽所能,保护三塘镇的交通和通讯。但三塘镇之外,也就非我所能了。”
  游击队在三塘镇偶尔有行动,但破坏的重点,在三塘镇之外。三塘镇可以作为游击队在敌占区的根据地,为了迷惑敌人,自然不能在三塘镇过多破坏。
  上杉英勇微笑着说:“我们的任务,只要别让游击队在三塘镇闹得太凶就行。”
  上杉英勇走后,张晓儒也去了镇公所,把陈光华叫到办公室商量。
  张晓儒问:“通知关巧芸了没有?”
  他的身份,决定了不能与太多人直接接触,很多事情,是通过乔再生、陈国录和李国新,与别人联系。
  陈国录说:“三排已经埋伏在七里沟。张大哥,为什么不让达哥去呢?”
  他知道,张晓儒是担任日军把贾家庭送县里,提前让关巧芸的三排埋伏在七里沟。只要日军经过七里沟,就能把人救出来。
  张晓儒摇了摇头:“达哥另有任务。”
  相比关巧芸的任务,张达尧的任务更危险。
  陈国录笑着说:“他早就等不及了。”
  张晓儒在陈国录耳边低声说:“这样……”
  陈国录打开门要出去时,正好碰到王朴堂准备敲门:“老王,找会长有事?”
  王朴堂尴尬地说:“是啊。”
  张晓儒看了王朴堂一眼:“进来吧。”
  王朴堂说:“会长,新街那边的劳力不够,严重影响进度。”
  张晓儒说:“有什么办法?皇军扫荡大于天,放心,再过段时间,就有大量劳工来了。就是这事?”
  王朴堂压低声音说:“会长,我发现万德泽,最近与刘秘书……”
  张晓儒笑着说:“他不要命啦,不知道刘子珍是谁的人吗?老王,你跟刘子珍没有一腿吧?”
  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