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交手-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彭太守和魏雨田得意忘形,他心里也在不断冷笑。
  多了一个班的武装力量,接下来,三塘特务队首当其冲的任务,是清除双棠别动队的“余孽”。
  这件事,张晓儒非常积极,彭太守也很积极。
  只有完全消灭了“双棠别动队”,他们这支真正的双棠别动队,才会更安全。


第一百九十二章 与七零五接头

  蒋洪泉死后,陈国录顺理成章接任自卫团团长,自卫团新增一个四队,不再设一队。
  这既是向特务队表明态度,也是为了避嫌,否则,以后的自卫团一队,总让人与双棠别动队联系起来。
  陈国录现在找张晓儒商量很方便,有什么事情,在办公室就能随时碰头:“张大哥,陈景文调到了特务队,三队缺个队长,四队还是个空架子。”
  自卫团的一队,基本上散了,三队不但缺个队长,还调走了四人,自卫团一下子少了近三分之一的人。
  张晓儒说道:“三队这个队长,你自行决定,只有一个要求,必须是党员。至于四队,先不用着急,慢慢挑人,宁缺毋滥。”
  陈国录的四排,主要成员来自镇自卫团的二队和三队,同时又是第8师政训处下属的双棠别动队。
  四排党小组已经有五名党员,陈景文到了特务队后,还有四名党员,新队长从这四人当中挑选就行。
  陈国录点了点头:“好。张大哥,陈景文的组织关系,以后转到支部吗?”
  张晓儒嗔恼地看了他一眼:“忘记纪律啦?”
  不该问的别问,不该知道的不能知道,这是地下工作人员最基本的守则。
  陈国录不好意思地说:“是。”
  陈景文的组织关系,张晓儒与李国新商量了,转到特务队党小组,陈景文担任小组长。
  就算是在敌营,党员也要过组织生活,还要比以往更重视。
  陈景文原本是四排的党小组成员,调到特务队后,李国新找他谈了话。
  李国新严肃地说:“陈景文同志,从现在开始,你的组织关系,正式转到特务队党小组。”
  陈景文惊讶地说:“是。指导员,特务队也有党小组?”
  李国新说:“二班有好几名党员,你们要迅速建立党小组。”
  在张晓儒的安排下,七零五民兵连在三塘镇四处开花:镇自卫团、警备队、特务队都建立了党小组。
  这些党小组,在七零五支部的领导下工作。
  陈景文坚定地说:“指导员下命令就是。”
  李国新沉吟道:“特务队的工作,七零五会亲自向你传达。”
  陈景文一听,眼中露出异常兴奋的光芒:“七零五?他……他要见我?”
  自从参加淘沙村自卫团后,他才慢慢听说了这位神秘的七零五同志。
  七零五是七零五民兵连的缔造者,带领他们从小到大,到弱到强,不断破坏日寇的交通和通信,夺取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多次打击日伪的嚣张气焰。
  陈景文对七零五早就佩服得五体投地,一直想见见他,但没有机会。
  李国新点了点头:“对,明天中午,你去新辉饭馆的二楼东头三号包厢,七零五会在那里等你。你们的接头暗号是:
  七零五问:‘有没有带烟?’
  你拿出火柴,说:‘带了火柴’
  他拿出烟,说:‘借个火’
  你说:‘我帮你点。’”
  陈景文喃喃地说:“我拿出火柴,说:带了火柴。然后又说:我帮你点。”
  李国新叮嘱道:“暗号一个字不能错。”
  陈景文再次重复了一遍,确定记住之后,李国新又跟他演练了一遍,才让他回去。
  第二天中午,陈景文准时到新辉饭馆,在二楼东头的三号包厢,他站在外面,推开门时,手微微有些颤抖。
  陈景文是怀着崇敬之情来接头的,能见到七零五,是一种荣耀,也是组织对他的肯定。
  如果他的工作没干好,七零五同志怎么会与他接头呢?
  这位七零五同志,一定有着特殊的身份,要不然怎么领导七零五民兵连抗日呢。
  门没有关,包厢里果然有一个人,背对着门,正站在窗口。
  陈景文将门反锁,深吸了口气,让自己尽量平静下来,走过去轻声说:“你好……”
  那人慢慢转过身,看清对方的脸时,陈景文差点叫了出来:“张……队长。”
  他现在很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房间。
  或许,与七零五接头,被张晓儒发现了呢?
  张晓儒与日本人走得很近,他出现在这里,说不定包厢里已经埋伏了特务。
  陈景文扫视包厢,并没发现其他人,心里稍稍松了口气。
  张晓儒自然看到了陈景文眼中的惊慌,问:“在特务队还习惯么?”
  陈景文机械式的回应:“习惯。”
  他的脑袋几乎一片空白,他是来与七零五同志接头的,怎么会遇到张晓儒呢?
  是李国新说错了?还是自己记错了?抑或是情报泄露了?
  陈景文脑海里盘旋着无数种可能,也作好了准备与张晓儒拼命的准备,如果敌人包围了这里,哪怕死也要拉张晓儒垫背。
  张晓儒叮嘱道:“特务队不比镇自卫团,更不比在村里,说错话办错事,搞不好会掉脑袋。”
  陈景文强迫自己迅速平静下来,嘴里应付着说:“我会小心的,二班有六人来自淘沙村,我们会团结一心。”
  张晓儒突然问:“有没有带烟?”
  他没有马上接头,也是想看看陈景文的反应力。
  从陈景文目前的表现来看,还是很不错的,他眼中的慌乱,片刻之间就消失了。
  陈景文下意识地说:“没有。”
  张晓儒加重语气,再次问:“有没有带烟?”
  陈景文刚要张口,突然呆住了,他的眼神很复杂,有震惊、有诧异、有怀疑。蓦然,他眼中露出狂喜,自己没有走错包厢,张晓儒才是自己要接头的人,他就是七零五!
  他慢慢拿出火柴:“带了火柴。”
  张晓儒拿出烟,抽出一支,说:“借个火。”
  陈景文马上说:“我帮你点。”
  张晓儒没让陈景文点火,而是伸出右手,微笑着说:“陈景文同志,你好,我是七零五。”
  陈景文犹豫了一下,突然紧紧握住张晓儒的手,激动地说:“你……你真是七零五?!”
  张晓儒微笑着说:“李国新同志应该跟你说了吧,你的组织关系,从现在开始转到特务队。”


第一百九十三章 李记日杂店

  张晓儒亲切的话语,很快让陈景文平静下来,原来那位神秘的七零五,竟然就在自己身边。
  陈景文挠了挠后脑勺,不好意思地说:“指导员跟我说了,张队长,不,七零五,你……,我真傻,没想到竟然是你。”
  在他的印象中,张晓儒为了开杂货铺,早跟日本人勾结,加入了新民会,是个可耻的汉奸。
  张晓儒步步高升,更加深了他的这种印象。
  以他对张晓儒的了解,张晓儒确实是一个十足的汉奸。
  刚才见到张晓儒时,他下意识地认为,自己落入了张晓儒的陷阱。
  作为一名地下工作人员,张晓儒塑造的汉奸形象,在陈景文脑海里根深蒂固。
  张晓儒缓缓地说:“三塘特务队要迅速成立党小组,组织决定,由你担任组长,与我单线联络,我们除了直接联络外,只能通过交通员乔再生传递情报。”
  陈景文惊诧地说:“乔再生也是我们的同志?”
  张晓儒说:“对,他已经入党,负责交通,但不加入特务队党小组。记住,他的身份仅限你我知道。二班的其他几名党员,都要加入党小组,在你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陈景文说:“是。”
  既然张晓儒是七零五,乔再生入党,也就不那么意外了。
  或许,在淘沙村时,乔再生就是发展对象。
  张晓儒叮嘱道:“到了新的岗位,会面临新的问题,我们要做好准备,更好为党工作。”
  陈景文郑重其事地说:“时刻准备着,回去后就联系其他同志,成立党小组。”
  张晓儒交待:“敌后工作有其的特殊性,三塘特务队党小组,不得与其他党组织发生横向联系,组员之间,尽量与你保持单线联络。特别是情报的传递,一定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我们在特务队活动,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一旦失误,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陈景文在特务队是张晓儒的手下,两人以后接头,也可以光明正大的在张晓儒的办公室。
  如果张晓儒不在特务队,可以让乔再生传递情报。
  离开新辉饭馆时,陈景文脚步轻快,感觉全身都充满了力量,原来,组织一直就在身边,自己早就在七零五的领导下工作。
  下午,陈景文接到魏雨田通知,晚上到魏雨田的新住处碰头。
  魏雨田也在北街租了栋房子,除了自住外,更重要的是作为双棠别动队的联络站。
  彭太守和魏雨田都进了特务队,有了合法身份,便于掩护。
  除了陈景文外,陈国录和张荣生也到了。
  彭太守目光从众人脸上扫过,自得地说:“诸位,此次平安度过危机,不但保全了双棠别动队,还顺利打入特务队,实为我们最大之胜利。”
  他们五人,是三塘镇的精干力量。
  看到这些手下,彭太守很是得意,党国在敌后的潜伏工作,恐怕自己是做得最好的。
  陈国录奉承道:“全仗处座处置得当,否则我们就要在牢房里开会了。”
  彭太守招呼不打,私自溜走,如果在我党,是严重违纪,要严厉处分的。
  他竟然标榜“最大之胜利”,实在无耻之极。
  魏雨田微笑着说:“没错,彭处长英明果断,不但化解了危机,还打入了特务队。上峰肯定想不到,我们竟然能在敌人心脏活动。”
  彭太守沉吟着说:“目前形势一片大好,接下来的任务,是隐蔽自己,以待时机。”
  魏雨田微笑着说:“陈景文到了特务队,对我们非常有利。”
  陈景文“坚定”地说:“兄弟们都表了态,只要有行动,都义不容辞,随时愿意为党国赴死。”
  彭太守得意地笑着说:“这次张晓儒帮了我们大忙,要不是在敌占区,真想好好感谢他。”
  魏雨田问:“彭处长,刘子珍怎么安排?”
  彭太守回来了,刘子珍的身份也识破了,接下来如何处理,得听彭太守安排。
  彭太守冷笑着说:“这个女人大概以为,我还没识破她的身份。既然她还想潜伏在我身边,那就让她表演吧。”
  他进了特务队后,刘子珍对他更是体贴,晚上更是房间迎合。
  彭太守并不拒绝刘子珍,知道了她的真正身份,只占便宜不吃亏。
  刘子珍是永井武夫的人,如果除掉她,也会引起永井武夫的怀疑。
  陈国录说:“今天刘子珍到了镇公所,以后她会在镇公所当秘书。”
  彭太守说:“她想抛头露面,随她去吧。”
  刘子珍是日本特务,自己进了特务队,刘子珍的任务算完成了,她再进镇公所,恐怕是为了张晓儒。
  陈景文突然问:“彭处长,永井武夫为何从不在特务队露面呢?”
  彭太守冷笑着说:“他这个人就喜欢故弄玄虚。”
  永井武夫就像躲在阴沟里的老鼠一样,见不得天日。
  特务队的事情安排好后,永井武夫正式进入工作状态,他悄悄搬出了小川之幸的住处。
  没过几天,新街多了家李记日杂店,距离镇公所不远,货品齐全,价值实惠,其他店铺很难搞到的食盐、火柴,这里基本不断货。
  镇公所的人,也经常来这里买东西,就连张晓儒,也特意来看了看。
  他是开杂货铺起家的,这里的货物,比他的要便宜两成左右,也就是说,这家老板,几乎不赚钱。
  老板是个三十多岁的男子,穿着长衫,戴着一副圆头眼镜,说话很和气。
  张晓儒拿了包烟,随口问:“老板贵姓啊?”
  李成华又拿出一条香烟,恭敬地说:“免贵姓李,李成华。烟钱就不要了,这是一条正太香烟,请张会长笑纳。”
  张晓儒惊诧地说:“你认识我?”
  李成华谦逊地说:“张会长在三塘镇治理一方,谁人不识呢?”
  张晓儒惊讶地说:“你这里还有胭脂水粉?”
  张晓儒注意到,包装盒上写的是日文,这里不少东西都是日本货。
  李成华谦逊地说:“鄙号不大,但货物种类还算齐全。”
  晚上,张晓儒到三塘饭馆吃饭时,让乔再生明天去李记日杂店买点东西。


第一百九十四章 豪华民兵连

  张晓儒晚上到家时,李国新向他传达了县委的最新指示:县干部、五十八团、游击大队和民兵四结合,组成一支突击队,密切配合,深入双棠县城敌战区,开展反击日伪军以烟土毒化人民的斗争。
  佐藤茂夫在三塘镇推广种植鸦片失败后,日本人在县城周围几个维持村,种植了几十亩大烟。
  日本人用的还是那一套,对群众进行欺骗宣传:种大烟比种粮食赚钱。
  这个情报,张晓儒早就汇报了上去,上级非常重视,要跟日伪打一场反烟土的战斗。
  张晓儒兴奋地问:“我们的任务是什么?”
  他在日伪的职务越来越高,很难有机会亲自参加行动,这次或许是个机会。
  李国新说:“七零五民兵连和二分区游击小队,配合五十八团,对县城的日军形成进攻姿态,只要他们敢出城,就坚决予以消灭。县干部和区里的同志,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争取将所有烟苗全部拔掉销毁,让敌人空忙一场。”
  张晓儒激动地说:“哪天行动?我提前安排好时间。”
  李国新摆了摆手:“你不能行动,打入敌人内部的同志,都不能参加这次公开行动。这次行动,由我指挥。”
  张晓儒叹了口气,无奈地说:“好吧。”
  民兵连和游击队,只是配合正规部队作战,这次行动,以五十八团为主,他们负责带路和搜集情报。
  打入敌人内部的同志,确实不能随便参加公开行动,哪怕行动时间是在晚上,但县城距离三塘镇有三十里,七零五民兵连又只是配合作战,不能冒被敌人发现的风险。
  李国新说:“你虽然不参加行动,但要把县城的情况摸清,特别是最近日军的动向,最好能一日一报。”
  张晓儒笑着说:“县城的情况,早就摸清了嘛,况且,张有为不是在一零八旅团么?”
  李国新正色地说:“张有为毕竟不是自己的同志,他的情报,只能作为参考,组织上还是以你的情报为主。”
  张晓儒郑重其事地说:“明天我去趟县城。”
  这是县委指挥的重大军事行动,目标还是日伪占领的县城,情报工作一定要做扎实。
  李国新说:“连里哪些人参加行动,还得你拿主意。”
  张晓儒想了想,说:“让二排去吧,镇上的小分队也可参加行动,正好可以检验一下我们的战斗力。”
  七零五民兵连虽然多次与日伪交手,但打的都是伏击战,要么是集中优势兵力,要么是利用有利地形,用手榴弹伏击。
  真正与日伪在战场上正面交手,这可能是第一次。
  张晓儒非常清楚七零五民兵连的真正实力,他也很清楚日伪的战斗力,扬长避短,以己之长攻敌这短,才能打胜仗。
  李国新问:“村里的工作呢?”
  张晓儒随口说:“村里的工作不用担心,交给张玉亭和关巧芸就可以。”
  妇救会的工作卓有成效,张玉亭和关巧芸,在妇救会中成立了党小组,她们不但在本村发展妇女党员,还在邻近几个村子,发展了好几名党员。
  妇女走村串乡,并不会引起敌人的注意,谁也不会想到,这些看似软弱无力的妇女,竟然是抗日人员。
  特别是关巧芸,她得了一把南部十四式手枪,经常还带着手榴弹,早就想一显身手呢。
  李国新突然想起一件事?“关巧芸跟你提过没有?她想到镇上参加小分队。”
  张晓儒严肃地说:“胡闹,她的工作在妇救会,不是参加作战部队。”
  李国新说:“三塘镇也有妇女工作嘛,我倒是觉得,小分队如果有女同志,更利于他们的行动。不要小看妇女同志,她们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说传递情报、打探消息,敌人轻易不会注意她们。”
  张晓儒摇了摇头:“她可不会甘心传情报、打探消息,她来三塘镇,非闯祸不可。”
  三天后,二分区的各部队在七里沟集合,李国新带着七零五民兵连二排和三排一部,清早就从淘沙村出发。
  这次参加作战的战士,都很兴奋,他们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穿着八路军的军服,挎着背包、子弹袋、手榴弹袋,打着绑带,穿着妇救会做的新布鞋,精神抖擞地快步走着,全身充满了无限的力量。
  李国新和张达尧走在最前面,两人腰间合着郭青平生产的武装带,再挎着一把盒子炮,加上头上戴得端正的军帽,特别的有精神。
  如果不明底细,谁也不会相信这是民兵连,说他们是八路军正规部队,一点也不为过。
  所有人都有枪,还有两挺机枪,最重要的是,所有人都有二十发子弹,这在正规部队,也是很奢侈的,遑论每人还带了四枚手榴弹,恐怕正规部队看了,都会流口水。
  除了李国新外,其他人员,脸上或多或少,都抹了点锅底黑。
  虽然这次参加的都是自己的部队,但七零五民兵连的情况,与其他部队不同,这些人说不定,以后就要加入日伪。
  临出发前,李国新特别交待了,不管谁问,都不能透露真实姓名等个人真实情况,关于七零五民兵连的事情,也不得向任何人说起。
  在七里沟坡下的大车道上,有一个穿着军服的男子,朝着三塘镇方向不停张望,又跑到东侧向树林里韩德文报告:“韩队长,七零五民兵连什么时候到?”
  他叫罗志忠,是二分区游击小队的战士。
  韩德文看了看天色,给七零五民兵连的命令,是中午之前在此会合,并没有规定具体时间。
  “别急嘛,还没到时间呢。”
  罗志忠却有些着急:“咱们下午要赶到县城,他们要是拖拖拉拉,怕是来不及了。”
  他并不知道七零五民兵连是支什么样的部队,只知道这是一个民兵连,在他的印象中,民兵队跟群众,其实没太大的区别,无论是装备还是战斗力,与游击队相差不知道多少。
  韩德文说道:“走,去看看。”


第一百九十五章 堪比正规部队

  七里沟一边是树林,一边是条沟,这里当初是张晓儒伏击陈拯民的地方,二分区选择在这里集合,也是因为树林和沟里,都可以隐蔽。
  罗志忠看了看三塘镇方向,好奇地问:“队长,七零五民兵连有多少人啊?”
  一般来说,下面的都是民兵队、民兵排,敢叫民兵连,少说也得几十人吧?
  韩德文走到高处,向北眺望,随口说:“你觉得会有多少人?”
  罗志忠说:“咱们区游击小队有十三人,他们怎么说也得有三十人吧。”
  游击小队在西村,为掩护群众转移,损失惨重,韩德文受了伤。
  韩德文摇了摇头:“他们具体有多少人,我也不知道。”
  七零五民兵连有些诡秘,不但指挥员神秘,战士也这般,到目前为止,他都不知道七零五民兵连驻在哪个地方?
  组织纪律他很清楚,不该问的不能问,不该知道的不能知道,哪怕他是游击小队的队长,也是如此。
  罗志忠突然说:“队长,那边来了一支队伍。”
  韩德文举目望去,看到一支穿着草绿色军装的部队,正沿着大车道,朝七里沟迅速走来。
  韩德文和罗志忠马上隐蔽到路边,仔细观察着这支部队,他们着装整齐,人人背着枪,行进速度非常快。
  罗志忠诧异地说:“队长,这是五十八团的部队?”
  对方虽然穿着一样的军装,可有四五十人,装备齐全,队伍整齐,不像是民兵,也不像游击队,倒像是正规部队。
  韩德文也很诧异:“五十八团不走这么快啊。”
  罗志忠吃惊地说:“七零五民兵连?”
  韩德文轻声说:“先看看再说。”
  很快,就能看清他们的脸,韩德文仔细看了看走在前头的人,带着罗志忠走了出去。
  看到路边突然出现两个人,那支队伍马上停了下来,战士们将手里的枪也提到了手里。
  韩德文暗暗点头,七零五民兵连的训练有素,并不亚于游击小队。
  韩德文隔着老远,就笑吟吟地说:“老李,没想到是你带队。”
  当先之人,正是李国新。
  今天的李国新,身着崭新的军装,差点没认出来。
  李国新抬起手腕,看了一眼手表:“韩队长,没来迟吧?我们在路上办了点事。”
  手表是在大枫树据点的日军手里缴获的,张晓儒不方便带,便宜了他。
  他们在路上确实办了点事,干了老本行,割了一段电话线,还有两截电话线弄成了内断,一天之内,三塘镇的日伪别想与县城通电话。
  韩德文自然是识得手表的,一脸羡慕地说:“哟,老李,洋玩意啊。”
  李国新放下手,微笑着说:“缴获的,下次有多,给你留一块。”
  韩德文语气有些酸,财大气粗就是不一样:“口气不小嘛,行,我等着你给我留一块。你们来不少人嘛。”
  李国新说:“总共四十二人。”
  张达尧在淘沙村,除了每天训练部队外,还发展了不少队员。
  特别是妇救会的工作做起来后,妻子动员丈夫参军,母亲吩咐儿子抗战。淘沙村已经成一个维持村,慢慢转变为一个堡垒村。
  韩德文叹息着说:“我们才十三人,你们就有四十多人,以后游击小队并到七零五民兵连算了。”
  李国新笑了笑:“不管我们多少人,还是在游击小队的指挥下作战嘛。”
  韩德文酸溜溜地说:“不敢,我是一个十三人的游击小队长,不敢指挥四十多人的民兵连。”
  如果七零五民兵连只是人多,倒也没什么,但他们装备整齐,精神焕发,战士们眼中那种渴望一战的眼神,真是让人羡慕。
  罗志忠突然惊诧地说:“李指导员,你们都配了枪?”
  他看了看,七零五民兵连不但军装整齐,而且每个人都有枪,而且还有两挺机枪。
  这样的火力,游击小队望尘莫及啊。
  不要说游击小队,就算是游击大队,甚至五十八团,也未必有这样的武器。
  李国新不以为然地说:“对啊,没枪怎么出来打仗?”
  七零五民兵连从第一次在七里沟伏击陈拯民开始,集辉村、神婆沟两次伏击、在大枫树据点消灭刁骏、清除大枫树据点的其他警备队员,总共缴获了四十多条枪。
  而这次双棠别动队“袭击”大枫树据点,得到五十条长枪,五挺机枪,六支短枪。
  如果再加上当初魏雨田给他们搞到的十条枪,七零五民兵连的大小枪支,总共超过了一百条。
  这其中,还包括八挺机枪,七支短枪。
  这样的配置,不要说游击小队不如,就是一般的正规部队,也比不上。
  韩德文老脸一红:“老李,你这是打我脸。既然七零五民兵连这么富裕,是不是支援一下游击小队?”
  李国新笑着说:“游击小队战斗力强悍,怎么可能缺枪呢?”
  韩德文苦笑着说:“我们还真缺枪,游击小队才八条枪,还有两条有毛病的。”
  李国新沉吟道:“游击小队的工作,我们肯定得支持。但是……”
  韩德文脸上一喜:“但是什么?”
  李国新无奈地说:“我只是指导员,我说了不算。”
  张晓儒是什么人?他清楚得很,支援游击小队的觉悟有,但恐怕会有其他条件。
  韩德文脸上一阵失望:“这不是逗我玩吗?”
  李国新安慰道:“回去后,我会与连长商量。”
  罗志忠不满地说:“你们连长好大的架子,这么大的行动,竟然也不参加,他的事情比打仗还大?”
  韩德文对七零五的情况有所了解,知道他有特殊情况,连忙制止:“不要说怪话。”
  二分区的部队会合后,朝着县城急行军,于下午赶到县城外。
  张晓儒虽然没参加作战,但他在三塘镇,也并非无事可干。
  下午三点多时,他突然急匆匆地到特务队,向上杉英勇汇报:
  “上杉君,据可靠消息,有一支八路军部队,出现在三塘镇,并朝县城方向行进!”
  上杉英勇惊讶地说:“什么?”
  张晓儒建议:“八路军敢来,肯定有军事行动,是不是向县里报告?”


第一百九十六章 核实

  张晓儒的情报千真万确,只是时效性就差了许多,现在报告,日军已经来不及反应。
  这个时候,就算日伪知道八路军的意图,也不敢随便出动部队,如果八路军是围点打援呢?如果他们是引蛇出洞呢?
  可是,上杉英勇又不得不报告,他马上出去了一趟,名义上是去红部,实则是向永井武夫报告。
  永井武夫问:“情报准确吗?”
  上杉英勇沉声说:“张晓儒提供的情报,他是新民会长,是下面的维持会长向他报告的,应该准确。只是这支部队是八路军,还是游击队,就不得而知。”
  上杉英勇缓缓地说:“不管如何,先向县里报告吧。”
  然而,报告的渠道断了,三塘镇的电话全打不出,不管是给大枫树据点、青树镇据点,还是县城,所有的线路全断了。
  这下永井武夫知道,问题严重了。
  可是,知道了又有什么办法呢?小川之幸不敢轻易派出部队,派的部队少了,遭到埋伏怎么办?派的部队多了,三塘镇遭到攻击怎么办?
  小川之幸的职责,是守卫三塘镇,哪怕八路军真进攻县城,没有上面的命令,他也不敢行动。
  永井武夫问:“小川君,县城只有不到一个大队的皇军,如果八路军的目标真是县城,我们知道了消息却不支援,这个责任你能负得起吗?”
  小川之幸笃定地说:“永井君,你是不是被八路军吓怕了,双棠县所有的八路军加起来,也攻不下县城。没有准确的情报,没有上司的命令,我是不会派出部队的。”
  永井武夫冷冷地说:“我会给你准确情报的,希望你到时候不要后悔,因为你失去了一次为天皇立功的机会。”
  情报是张晓儒提供的,自然得由他去验证。
  回到特务队后,上杉英勇把张晓儒叫来,让他带人核实情报。
  张晓儒说:“我带二班去趟县城!”
  哪怕不能参加战斗,观摩一下也好,至少可以过过眼瘾。
  上杉英勇说:“我和你一起去。”
  张晓儒高兴地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