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交手-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盛贤勇低垂着头,被绑在十字木桩上,有人走进来,他也没有反应。
  此时的盛贤勇,已经在崩溃的边缘。
  徐国臣抢先一步开了口:“盛贤勇,田中队长来了,有什么话赶紧说!”
  这是盛贤勇最后的机会了。
  盛贤勇看到田中新太郎,像是落水者抓到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田中队长,我……我是冤枉的啊。”
  田中新太郎冷笑着说:“冤枉?”
  他并没觉得盛贤勇冤枉,盛贤勇在特务队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人家有必要这样做吗?
  如果真要冤枉,徐国臣或张晓儒才更合适吧?
  张晓儒在旁边淡淡地说道:“你是不到黄河不死心啊,孟班长,让盛贤勇清醒清醒。”
  孟民生拿起鞭子,狠狠地朝盛贤勇抽去。
  他可管不了什么兄弟之情,而且,他与盛贤勇也不是什么兄弟。田中新太郎和张晓儒都在,他得好好表现才行。
  盛贤勇一挨鞭子,马上痛得大喊大叫:“啊!妈啊,痛啊!”
  “魏雨田在哪里?你们怎么联系?双棠别动队在哪活动?”
  这些问题,盛贤勇似乎都应该知道,可他一桩都不知道。
  为了免于眼前的痛苦,盛贤勇只能胡编乱造,特务队去核实,没有一桩是对的。
  田中新太郎一怒之下,亲手砍下了盛贤勇的脑袋。
  随着盛贤勇的脑袋落地,关于他的身份也有了最后结论:双棠别动队副队长,潜伏在特务队的重庆分子。
  这个结论,让张晓儒很是满意。
  魏雨田在得知后,更是满意,借日本人的手,除掉抗日游击总队的叛徒,这种感觉真是太好了。
  他觉得,应该为陈国录请功,不费吹灰之力就除掉了盛贤勇,还是田中新太郎帮忙动的手,想想就令人高兴。
  第二天凌晨,天还没亮,魏雨田就离开了三塘镇。
  特务队的主要活动范围是三塘镇,只要离开镇上,又不走大路,魏雨田还是很安全的。
  魏雨田到茶冲村后,迅速找到彭太守,兴奋地报告:“彭处长,盛贤勇死了。”
  彭太守问:“盛贤勇死了?怎么死的?”
  魏雨田激动地说:“我们用计,用“一封信”让田中新太郎砍下了盛贤勇的脑袋。”
  以前清除叛徒,都是派出精干人员找上门,不但要冒险潜入敌占区,一不小心还会失手,造成更大的损失。
  这次倒好,只是写了封信,就将叛徒除掉,还是日本人帮忙动的手。
  彭太守饶有兴趣地说:“哦,详细说说。”
  魏雨田微笑着说:“这得从张晓儒与徐国臣的矛盾开始讲起……”
  彭太守听得很认真,碰到感兴趣的的还要问几句。
  魏雨田笑着说:“张盐求来镇上,据说是为了举报抗日分子,陈国录担心,张盐求会像疯狗一样四处乱咬,决定在三塘镇除掉张盐求。杀张盐求前,他让我写封信,这封信是以我的名义,写给盛贤勇的,张盐求是交通员,盛贤勇是双棠别动队的副队长。没想到,日本人真相信了,对盛贤勇施刑。盛贤勇一个土匪,哪受得了这样的酷刑,很快就承认他就是双棠别动队的副队长。”
  彭太守微微颌首:“顺势而为,借力打力,着实是招妙棋。”
  魏雨田说:“这次回来,主要是修改档案,盛贤勇既然死了,他的档案也得跟进。甚至,我们还可以放出风声,让日本人确信这个结果。”
  彭太守说到后面时,脸上不由自主的露出笑容:“档案当然要改,风声就不用放了,正常汇报吧,给这位双棠别动队副队长请功。”
  彭太守这边做得像模像样,日本人得到消息后也信以为真。
  田中新太郎得到情报后,暗暗庆幸,幸好除掉了盛贤勇,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田中新太在办公室冷冷地说:“根据我们获得的情报,双棠别动队副队长死了,还是死在我手里。请问在,最近有什么人死在我手里?”
  张晓儒平静地说:“只有盛贤勇。”
  田中新太郎点了点头:“对,只有盛贤勇。”
  徐国臣依然有不同看法:“如果之前是阴谋,现在也有可能是阴谋的延续。”
  张晓儒不满地说:“徐国臣,这种事情,就不要意气用事了。你不能为了跟我作对而作对,田中队长获得的情报,能有问题吗?双棠别动队副队长死了,还是死在田中队长手里,除了盛贤勇还能有谁?”
  北村一突然冷冷地说:“徐队副,事到如今,你不要再替盛贤勇说话,否则我就要怀疑你的用心了。”
  他是徐国臣的顾问,实际上,徐国臣应该是他的下属才对。
  徐国臣胡言乱语,是他没尽到责任。
  徐国臣张了张嘴,没有再说话,不是不想说,而是不敢说了。
  盛贤勇已经死了,就算为他平反又有什么意义?
  田中新太郎突然说:“盛贤勇的事到此为止,今天晚上,特务队有任务,所有人必须参加。”


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行动

  听到田中新太郎的话,张晓儒心里顿时紧张起来。
  特务队有任务很正常,但全体参加,显然有些不正常。
  张晓儒在心里冒出一个大大的问号,到底是什么样的行动,需要所有人都参加呢?
  田中新太郎在张晓儒要走的时候,突然说:“张桑,你留一下。”
  张晓儒停住脚步,等其他人走后,才恭敬地说:“田中队长有何吩咐?”
  田中新太郎用日语说:“今天晚上,除了特务队要全体出动外,你的自卫团也有任务。”
  在特务队,一旦他们用日语交流,说明事情就比较重要了。
  张晓儒心里更是诧异:“镇自卫团还是淘沙村自卫团?”
  田中新太郎不置可否地问:“你的人,作战能力如何?”
  张晓儒坚定地说:“不管作战能力如何,只要皇军一声令下,他们都会奋勇当先。但是,淘沙村的十条枪,只有七条可以打响。镇自卫团虽然有五十条枪,但也有近一半的坏枪。拿来吓唬人可以,真要碰到游击队或双棠别动队,恐怕会误事。”
  田中新太郎微微颌首:“枪不枪的无所谓,要的就是奋勇当先。你回去后,让镇自卫团作好准备。”
  张晓儒问:“晚上镇自卫团与我们一起行动吗?”
  田中新太郎点了点头:“不,他们负责驻守炮楼。”
  张晓儒惊诧地说:“驻守炮楼?”
  三塘镇据点,现在有一个中队的日军和一个中队的警备队,这么强大的兵力,就算是八路军的正规部队一个团,也未必能打得下来。
  怎么还要借用镇自卫团的兵力呢?镇自卫团平常设卡查人可以,真要上战场,战斗力还是差了点。
  田中新太郎轻声说:“我们与三塘镇据点的部队一起行动,这两天据点只有一个分队的皇军和一个班的警备队,你的镇自卫团要协助守卫三塘镇。”
  张晓儒随口问:“要守多久呢?”
  田中新太郎说:“快则一天,慢则两天。”
  张晓儒心里有了底:“马上安排。”
  田中新太郎摇了摇头:“不,傍晚再安排,这次的行动要保密。等他们吃了饭,全部进炮楼。”
  张晓儒好奇地问:“是不是发现双棠别动队的行踪了?”
  田中新太郎不置可否地说:“双棠别动队需要出动这么多部队吗?今晚就知道了。”
  张晓儒点了点头:“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保密是应该的。”
  田中新太郎露出欣慰地笑容:“你明白就好,早点回去休息,晚上得行军几小时。”
  田中新太郎虽然没有直接透露晚上的行动,但从他的只言片语,张晓儒也能判断个大概。
  回到镇公所后,张晓儒把陈国录叫到办公室。
  张晓儒低声说:“赶紧联络老吴,告诉他晚上特务队有行动,三塘镇据点的日伪倾巢而出,镇自卫团从今天晚上开始,将进入据点守卫。”
  他所说的“老吴”,是指李国新,现在的李银水,用“吴新国”这个化名。
  一个人只要换个名字,哪怕相隔原来的居住地十来里,也很难被人发现。
  李国新在活动时,也会很小心,尽量不跟大云村的人有来往。
  陈国录喃喃地说:“这么多人,肯定是大行动。”
  张晓儒担忧地说:“田中新太郎透露,光行军就得几个小时,也就是说,行动地点距离三塘镇,至少在二十里以上。我很担心,他们要对‘老家’动手。老吴得马上回去一趟,下午之前,一定要把消息带走。”
  陈国录说:“我马上去一趟。”
  张晓儒叮嘱着说:“今天晚上,在镇子四周都安排人,不管特务队从哪个方向出发,都要第一时间报告,记住,用电话,再备辆自行车。特务队如果不是去西边,就得第一时间报告。”
  三塘镇的西边是淘沙村方向,而淘沙村再往西,翻过白云山,就到了根据地。
  傍晚时,张晓儒与如今镇自卫团的蒋洪泉和陈国录开会,向他们传达了,镇自卫团临时客串警备队的任务。
  蒋洪泉提醒:“张会长,我们武器和训练都不够。”
  张晓儒说:“你们也就是守个三五天,只要会用武器就行。至于武器,皇军会提供的。你们的任务,是守住据点,不管出现任何情况,都不能离开据点一步。”
  蒋洪泉问:“如果镇上发生骚乱呢?哨卡出现抗日分子呢?”
  张晓儒严厉地说:“你没听明白吗?不管出现任何情况,都不能离开据点一步。命是自己的,你要是不珍惜,我也没办法。”
  蒋洪泉接到命令后,马上带着镇自卫团的人去了红部,与警备队交接。
  镇自卫团的人,虽然训练不足,武器也很差,但只要有足够的弹药,守炮楼还是没问题的。
  徐国臣得到消息,找到蒋洪泉问:“蒋团长,你们怎么到炮楼了?”
  蒋洪泉好奇地问:“接到任务,这几天驻守炮楼。徐队长,到底有什么大行动啊?”
  在镇公所,他不敢向张晓儒打听,但徐国臣不一样,两人经常在一起喝酒谈心。
  徐国臣问:“我也不知道,估计是统一行动。张晓儒是怎么交待你的?”
  蒋思源说:“他要求我们驻守炮楼,不管外面出什么事,不得离开炮楼一步。”
  徐国臣点了点头:“你们战斗力不强,确实不要轻易离开炮楼。”
  他对张晓儒很有意见,但张晓儒这次的命令,他是很支持的。
  张晓儒早就注意到了徐国臣与蒋洪泉,等蒋洪泉走后,他走了过来,冷笑着说:“徐队副好像对自卫团很有兴趣嘛。”
  徐国臣说:“只是简单的聊了聊。”
  张晓儒淡淡地说:“镇自卫团有机密任务,徐队副还是别有兴趣为好。”
  天黑后,红部小川之幸率领他的中队,警备队的范培林也集合队伍,红部只驻下一小分队的日军和一个警备班,其他人连同特务队,秘密出发。
  看到朝西而去,张晓儒暗暗松了口气。
  到西山沟时,休息了半个时辰,翻过白云山后,直奔永丰镇而去。
  部队出发后,自然不需要再保密。


第一百五十九章 相遇

  过韩家沟后,张晓儒惊讶发现,三塘镇的这支两百来人的部队,根本不是主力!
  真正的主力是县城的部队:常建有带的警备队三个中队,以及特务灭共队全体人员。
  日军主力为一零八旅团的第一联队,由联队长后藤义夫率领。
  也就是说,这次进攻永丰镇的总兵力,超过了三千人。
  据说,大枫树据点和河神庙据点,也都派出了部队,他们从临双公路直插永丰。
  此次日军进攻永丰镇,志在必得!
  与大部队会合后,有半小时的休息时间。
  张晓儒趁机找到警备队的陈光华,把他叫到一旁,让他悄悄派人去永丰镇紧急送信。
  陈光华疑惑地问:“不是早通知了吗?”
  张晓儒悄声说:“谁知道有这么大的阵势呢?三千多人,留下来的一个也跑不掉。家里必须迅速转移,估计部队一到就会进攻,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两百来人的队伍,永丰镇可以清壁坚野,也可以狙击来犯之敌。
  但如果是三千人以上的部队,就算是一分区所有部队,也抵挡不住。
  张晓儒希望,永丰那边能赶紧转移,这次日军的决心很大,他们就是奔着消灭抗日政府去的。
  阻击日军无异以卵击石,最好的办法是清壁坚野,如果时间来不及,先把人转移。
  陈光华轻声说:“我再派人去。”
  张晓儒叮嘱着说:“派的人一定要机灵,报了信后还得回来。”
  如果陈光华的人,去报信就不回来,就算不被发现,以后也得当逃兵处理。
  陈光华笃定地说:“放心,误不了事。”
  在日军的不断催促下,特务队和警备队的人,不得不加快步伐。
  凌晨四点时,日伪部队将永丰镇包围。
  此时的永丰镇,还是一副繁忙景象,到处都是火光,以及人畜的喊叫声。
  显然,永丰镇的清壁坚野还在紧张进行。
  张晓儒看到这副景象,暗暗担心。
  日军都到了,镇上怎么还有这么多人呢?
  是因为重要的物资太多,来不及转移?还是因为情报送得不及时,人员物资没来得及转移呢?
  日军不可能再给他们时间,没过多久,就发起进攻。
  特务队不是作战部队,他们的任务是在外围布控,抓到俘虏后,负责甄别八路军和共产党。
  张晓儒和特务队的人待在一起,他们悠闲自在地坐在路边,像看戏似的,戏台就是三塘镇。
  张晓儒与上杉英勇坐一起,他随口说:“上杉君,我怎么觉得,共产党提前知道了消息呢?”
  三塘镇的部队,负责封锁永丰镇南面,这个任务比较轻松,根据掌握的情况,抗日政府最有可能从东北和西北方向逃窜。
  封锁是小川之幸和范培林的事情,特务队的主要任务,是战斗结束后甄别俘虏。
  上杉英勇叹道:“你也有这样的感觉?”
  他也觉得,要是再晚来两小时,整个永丰镇一个人都找不到,一头畜牲也没有。
  徐国臣在旁边说道:“共产党在他们的控制区里,到处安排了探子,这么大的军事行动,想完全保密不可能。”
  张晓儒似笑非笑地说:“徐队副对这边的情况蛮熟悉嘛。”
  徐国臣并不觉得这是讽刺,脸上反而露出一丝自得:“想办共产党的案子,对他们不熟悉不了解怎么行呢?”
  “砰砰砰!”
  “哒哒哒哒!”
  “轰轰!”
  ……
  张晓儒正要说话时,镇里突然响起了激烈的枪声。
  为了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为了掩护群众转移,县游击大队进行了坚决抵抗。
  哪怕他们知道,这种抵抗没有意义,可没有一人退缩。
  听到枪声,张晓儒有种要上战场的冲动。
  很多人觉得,只有在战场上与鬼子拼杀,才算抗日。
  但张晓儒认为,他现在的岗位,不亚于任何战场,他每时每刻,都在与敌人交手!
  张晓儒突然找到田中新太郎:“田中队长,能不能让我们也到前面一显身手?”
  田中新太郎摇了摇头:“那怎么行?我们的任务就是待在这里,等战斗结束。”
  张晓儒遗憾地说:“能跟八路军正面交手,机会难得啊。”
  旁边的上杉英勇笑着说:“张桑想跟八路军交手,以后有的是机会。”
  张晓儒叹息着说:“皇军战无不胜,八路军闻风而逃,哪有交手的机会哦。”
  徐国臣听着张晓儒的话,暗暗点了点头,不管张晓儒怎么跟自己作对,他对八路军的态度还是很端正的。
  此时此刻,徐国臣因为用王双善考验张晓儒,内心充满了愧疚。
  田中新太郎听到张晓儒的话,很是高兴:“皇军消灭八路军,我们就消灭游击队嘛。”
  张晓儒叹了口气:“八路军是轮不到我们动手了,以后也只能对付游击队啦。”
  天亮后,永丰镇被日军拿下,有一部分群众和抗日政府的干部被俘。
  枪声一停,张晓儒急不可耐地冲进了镇里。
  他这么勇敢,也带动了田中新太郎等人,三塘镇特务队,他们是第一支进入三塘镇的特务队。
  在镇内的一处大院,张晓儒发现了被抓的群众,他们都是没来得及转移的,有一部分还穿着军装。
  这些人当中,几乎没有老幼妇孺,也就是说,他们都是明知道有危险,但还是选择留下来最后转移的人。
  这些人有觉悟,不用猜,也知道都是积极分子。
  张晓儒站在门口看了一眼,发现有五六十人,他的目光从这些人脸上扫去,他希望千万别遇到熟人。
  在这里遇到熟人,可不是什么好事。
  然而,他还是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吴德宝。
  身为中共双棠县武装部长兼游击大队长的吴德宝,怎么也被俘了呢?
  此时的吴德宝,也发现了七零五,他眼中闪过一丝喜色。
  张晓儒用日语问门口的日本兵:“昨天晚上被俘的人,都在这里吗?”
  日本兵原本看到张晓儒穿着便衣,眼中满是轻视,一听张晓儒比较纯正的日语,马上应道:“所有被俘的人,都会送到这个院子。”


第一百六十章 挑选

  听说所有人都关在这里,张晓儒暗暗松了口气。
  在周围转了一圈,熟悉了地形后,张晓儒才去找田中新太郎,向他报告了俘虏的事。
  张晓儒神秘地说:“田中队长,这些俘虏要带回去吗?”
  如果今天在这里过夜,就得想办法营救,刚才他看了地形,这个院子有些年头了,到了晚上,在墙上弄个洞,还是没问题的。
  田中新太郎随口说:“上面下了命令,有嫌疑的带回去审讯,老百姓送去当苦力。”
  张晓儒马上问:“能不能留几个嫌犯在三塘镇审讯?”
  虽然组织上没有下达任务,但他已经知道了自己的任务:营救群众、营救自己的同志。
  如果是当劳力,只是运送物资,修筑工事,只要身体好,干一段时间后,还是会放回去的。
  但如果带回去审讯,再想营救就麻烦了。
  就算救不了所有人,至少也得把吴德宝救出来,这是他的使命。
  田中新太郎摇了摇头:“不行,都得送到县城。”
  这次三塘镇特务队,本就是配合行动,可没说让他们摘桃子。
  归根到底,田中新太郎还是个军人,上面的命令,他肯定无条件服从。
  张晓儒急道:“全部送县城,岂不白来一趟?”
  徐国臣这次倒与张晓儒意见一致:“田中队长,我觉得,应该留下一部分人。”
  好不容易来趟永丰县,总不能空手而回吧。
  田中新太郎沉吟着说:“我跟秋田君商量一下吧。”
  新民会的新顾问秋田义雄,这次也到了永丰镇。
  这么大的行动,整个双棠县的特务队,基本上都过来了。
  对三塘镇特务队的要求,秋田义雄并没拒绝,但没具体定人数,要求特务队先把有嫌疑的找出来。
  穿军装的肯定有嫌疑,戴眼镜的、穿中山装的、手上没老茧的,都是不能放走的。
  就算这些都不符合,还得是永丰镇人才行。
  粗略的过一遍,有嫌疑的有三十八人。
  半夜还留在永丰镇的,不是与抗日政府有关系,就是与游击大队有关系。
  秋田义雄对特务队的工作很满意,答应给三塘镇特务队八个人。
  田中新太郎很快召集三塘镇特务队的人开会:“这八个人,有可能全是老百姓,也有可能是共产党的干部。我们一定要睁大眼睛,不能错过机会。”
  能拿到八个嫌犯,已经很不错了,这也是三塘镇的机会,说不定就能从这八人当中,摸出大鱼。
  张晓儒问:“我们能去挑人吗?”
  田中新太郎沉吟着说:“这个……应该可以。”
  自己去挑人,找到大鱼的机会自然更大些。
  徐国臣举起手:“报告,我也想去,可以吗?”
  田中新太郎应道:“当然。”
  张晓儒虽然很想阻止,可却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只能默认。
  他们两人既然去了,上杉英勇和北村一这两个顾问,自然不甘落后。
  田中新太郎只好规定,每人挑两名嫌疑人,回去后各自审讯。
  要不然,以张晓儒和徐国臣的关系,肯定会弄得一团糟。
  接到命令后,几人同时出发,生怕落后于人,特别是徐国臣,一直盯着张晓儒。
  到关押嫌犯的院子,张晓儒站到台阶上,大声说:“你们先挑,我得仔细选,一定要找个共产党大官。”
  他的目光在搜寻吴德宝,吴德宝穿着军装,不可能放走。
  幸好吴德宝没穿干部服,否则就更麻烦了。
  张晓儒在人群里慢慢观察着,走到吴德宝身边时,盯着他双眼问:“哪支部队的?叫什么名字?”
  吴德宝轻声说:“游击大队的,叫田永胜。”
  张晓儒问:“田永胜?担任什么职务?”
  吴德宝沉声说:“普通战士。”
  张晓儒提高声音说:“普通战士?我看你像个官。”
  张晓儒的话,将其他几人都吸引了过来。
  徐国臣突然说:“张队长,能不能把这个人让给我?”
  他跟张晓儒的看法一样,这个叫田永胜的,很有可能是个干部。
  张晓儒看了徐国臣一眼,不满地说:“要从我碗里夹肉,也不是这么个夹法吧?”
  徐国臣在旁边观察了一会,觉得这个“田永胜”沉着冷静,不像普通战士,说不好真是个大官。
  徐国臣从不轻言放弃,既然看中了田永胜,就想把人抢过来。
  他笑了笑:“这不等你定么?你要是不挑他,就当兄弟欠你个人情。”
  张晓儒突然说:“给你可以,那我得挑三个人,你另外的指示得给我。”
  只要吴德宝能到三塘镇特务队,谁带走的又有什么关系呢?
  说不定徐国臣把人挑走,更有利于营救呢。
  徐国臣稍一沉吟,痛快地说:“可以。”
  张晓儒的目光,在吴德宝身边扫视着。
  同等能量的人,自然而然会吸引同等能量的人,吴德宝身边的人,很有可能是县委县政府的干部。
  张晓儒随手在吴德宝身边点了两个人,当点到最后一个人时,突然问:“你、你,还有……你,叫什么名字?”
  张晓儒之所以感兴趣,是因为他看到对方的眼神在躲闪。
  不敢与自己目光对视的人,肯定有问题。
  “我叫丁廷荣。”
  张晓儒的目光,与吴德宝轻轻一碰,缓缓地说:“就你们了。”
  张晓儒点的三人,除了这个丁廷荣外,另外两个是郝元庭和姚好友。
  刚选好人不久,张晓儒“突然”接到消息,三塘镇外发现游击队。
  而大枫树据点,更是遭到游击队攻击。
  这次大枫树据点的山田正雄,将部队全带了出来,据点内只留下一个警备班,他很担忧,炮楼不会再次被烧吧?
  除了三塘镇据点和大枫树据点外,河神庙据点、张店据点,以及县城周围,都出现了八路军游击队的身影。
  后藤义夫不敢怠慢,他这次是集中了全县大部分兵,占领区非常空虚,八路军千万别攻击,否则马上就能知道,各个据点都不堪一击。
  他马上下令,各部队迅速撤回,返回驻地,可不能让后院起火。


第一百六十一章 营救

  回三塘镇的路上,张晓儒与吴德宝没有任何沟通,与丁廷荣等人,也没说过一句话。
  吴德宝等人,由孟民生带人看守,在路上与他们交流,很难绕过这些人。
  下午,回到三塘镇后,吴德宝等人被关到特务队。
  张晓儒找到田中新太郎,向他建议:“田中先生,特务队没有专门的牢房,是不是关到镇公所?”
  关在特务队,要营救不方便,如果在镇公所,就容易得多。
  田中新太郎摇了摇头:“不行,这些人随时要审讯,关到镇公所不方便。”
  徐国臣也说道:“是啊,审个人还得去镇公所,确实不方便。”
  徐国臣不想去镇公所,那是张晓儒的地盘,总让他心里不踏实。
  张晓儒说:“镇公所有石头砌的房子,牢固而安全。”
  徐国臣坚持着说:“这里的房子也很牢固,把门窗加固就行。外面再派守卫,他们还能飞上天?”
  张晓儒说:“好吧,我派人来加固。”
  徐国臣说:“不必,让姜起群找几个人就行。”
  到三塘镇后,他就开始防备张晓儒了。
  倒不是发现了张晓儒的身份,而是生怕张晓儒抢功。
  特务是单独的院子,十几间房,关押八个人还是没问题的。
  为了便于关押,八人被关在同一间房内,门口安排两名特务守卫,他们插翅难逃。
  八个人都关押在特务队,但审讯室只有一间,只能轮着来。
  张晓儒和徐国臣,自然不敢与日本人抢的,北村一和上杉英勇头天审讯,张晓儒和徐国臣隔天再审。
  在这方面,张晓儒表现出了极大的度量,他借口太累,先回去休息了。
  回去睡觉前,先到镇公所打了个转,把蒋洪泉和陈国录叫到办公室。
  张晓儒问:“听说三塘镇也出现了游击队?”
  蒋洪泉坚定地说:“昨晚确实有人在炮楼外打枪,我们谨记会长命令,坚守炮楼,在炮楼坚决回击。”
  张晓儒说:“兄弟们辛苦了,让他们早点回去休息,我也得回去补个觉才行。”
  张晓儒找他们来谈话,最重要的就是说这句话。
  果然,回到家不久,陈国录和李国新就从后门悄悄进来了。
  李国新焦急地问:“情况怎么样?听说抓了些人回来?”
  张晓儒沉声说:“这次总共有三十八人被捕,三十人带回了县城监狱,三塘镇留了八人,其中,有吴德宝,还有丁廷荣、郝元庭、姚好友等人。”
  李国新吃惊地说:“什么?吴部长被捕了?”
  张晓儒缓缓地说:“幸好他穿的是战士军装,否则会带到县城。”
  李国新说:“吴部长知道细布的价格后,特意要求,游击大队的军装不再分干部装战士装。没想到,反而让他能留在三塘镇。”
  张晓儒问:“幸好是这样。对了,刚才提到的人名,哪些是我们的同志。”
  李国新缓缓地说:“郝元庭是县委秘书,姚好友是县委组织干事,丁廷荣是县政府财政科的。郝元庭和姚好友是我们的同志,丁廷荣是群众。”
  张晓儒问:“其他人呢?”
  李国新思索着说:“其他人的名字没听说过,我马上回去核实。”
  张晓儒诧异地问:“丁廷荣在县政府财政科,怎么会是群众?”
  李国新说:“他是原来县政府留任的,财政科需要懂经济的、懂财会的,我们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