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交手-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说,之前魏雨田对宋启舟在神婆沟袭击毛占田,还有一丝怀疑的话,现在早就烟消云散。
  下午,天空飘起小雨,但魏雨田撑着伞,冒雨到了三塘镇的小酒馆。
  魏雨田见到宋启舟后,嗔恼地说:“宋司令,你冒得我好苦。”
  宋启舟不动声色地说:“怎么啦?”
  小酒馆每天也能听到各种各样的消息,他已经听说,是抗日游击总队两次在神婆沟袭击警备队的事。
  而且,传消息的人,还将战斗过程说得活灵活现,省得自己胡编乱造了。
  宋启舟挺高兴,毕竟报上去,就是自己实打实的战功啊。
  躺在小酒馆,就能立功受奖,这种好事哪里有?
  至于会给别人当挡箭牌,宋启舟完全没考虑,抗日游击总队又不真的行动,鬼子哪找得到他呢。
  魏雨田不满地说:“你的队伍,在神婆沟和王家坟干出了这么大的事,为什么不跟我说呢?”
  宋启舟苦笑着说:“这种事,怎么能大肆宣扬呢?”
  他心里想,如果早知道有这样的好事,早就跑到南县政府去报喜了。
  魏雨田劝道:“这可是振奋人心的消息,是国军在敌后抗战的最有力证据,当然要大肆宣传。”
  宋启舟心里乐开了花,估计这次的资金,应该要翻一倍吧?
  可脸上却很严肃:“我现在是一名抗日军人,只知道打仗杀鬼子,不想其他。”
  就在魏雨田在为抗日游击总队取得的“胜利”而骄傲时,李国新到淘沙村与张晓儒接头。
  他向张晓儒传达了两件事:叛徒刘影东回到西村后,被押送到县委所在地永丰,随后执行枪决,另外,区委同意了关兴文等人的入党申请,今天将在白云山后山的山洞,为他们举行入党宣誓。


第五十八章 支部

  白云山的后山山洞里,点着一马灯,将整个山洞照亮。
  山壁上,挂着一面鲜红的党旗,宋启舟右手握拳,带着新党员宣誓: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坚持执行党的纪律,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
  张晓儒和李国新也再次宣誓,他们的声音低沉有力,
  宣完誓后,宋长路代表区分委宣布,淘沙村成立党支部。
  张晓儒担任支部书计兼淘沙村民兵排长,张达尧担任组织委员兼民兵队第二队长,关兴文担任宣传委员兼民兵第一队长,关巧芸担任妇救会长兼儿童团长。
  淘沙村党支部,在山洞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并请宋长路发言和讲课。
  关兴文等人,可以正式通过开会,了解抗日形势,学习党的理论和政策,提高自己的觉悟,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心。
  同时,区委给淘沙村支部,布置了一个重要任务:破坏临双公路,配合正规部队,打掉大枫树据点。
  关兴文高兴地说:“终于可以上战场,跟鬼子正面较量了。”
  宋长路微笑着说:“你们想跟鬼子较量,这是好事,但民兵排的主要任务,是配合正规部队,可不能本末倒置。具体来说,你们负责破坏公路、搜集情报、抬送伤员、带路、送信等。”
  张晓儒说:“大枫树据点的炮楼、工事、壕沟,我们村都有人参与。”
  关兴文马上说:“对,达哥和我都给他们做过事,不但不管饭,做得慢,还要挨他们打,娘滴。”
  现在回忆起,去年给鬼子修炮楼的日子,真是悲惨。
  宋长路原本还在为此事发愁,没想到最先解决的,竟然是最难的问题。
  有人民群众和各级党委的支持,什么困难都不怕。
  “太好了,你们介绍一下里面的地形。”
  快天亮时,宋长路和李国新才回去,张晓儒派关兴文给他们带路,护送他们翻过白云山。
  虽然一夜没睡,但所有人都很兴奋,现在开始,他们的身份又不一样了。
  回村后,他们又去了村公所,商量着如何破坏临双公路。
  临双公路是一条山区大道,在双棠县境内有一百多里。
  与临双公路挨着的,是流经全县,并穿过县城的相思河。
  临双公路有时在相思河的南侧,有时又到了北侧。
  一百多里长的临双公路上,有石拱桥十六座,其中大枫树就有一座三孔石拱桥,大枫树据点的炮楼,就在桥的北端。
  关巧芸问:“晓儒哥,我们把路破坏了,是不是也算立功?”
  张晓儒微笑着说:“当然算啊,而且功劳还不小呢。想想看,如果公路畅通,日军的坦克、大炮、装甲车机械化啊你,就不能通过了,我们打鬼子时,是不是就容易多了?”
  张达尧缓缓地说:“其实,最重要的是那座桥。”
  关巧芸叹息着说:“是啊,敌人的炮楼就在桥端,不要说破坏,就算要接近都难。”
  张晓儒微笑着说:“不怕,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们开动脑筋,一定有办法的。再说了,就算破坏不了桥,可以先破坏道路吗?这是以实际行动抗日,同时也可以提高大家的觉悟。并且,让我们看清,哪些是真心抗日,哪些人还犹豫观望,哪些人则是真正亲日。”
  张达尧突然笑着说:“晓儒你肯定是‘真正亲日’的。”
  破坏道路,当然要大力发动群众,但张晓儒的目标,主要是自卫团的人,或者在自卫团参加过训练的青壮年。
  下午,自卫团突然流传一个消息,破坏公路临双公路,哪怕挖一锄头,也算为抗日出过力。
  有些冲动的后生,大声讨论着,而大部分人,只是悄悄商量。
  令人奇怪的是,张晓儒此时并不在村公所,他在家里守着杂货铺。
  王双善也听到了消息,心想,如果自卫团真要破坏临双公路,也是好事。
  张晓儒不在村公所,他也溜了出去,向魏雨田报告此事。
  魏雨田诧异地问:“这是哪里传出的消息?”
  王双善苦恼地说:“不知道啊,突然之间就传开了。”
  他在自卫团,就像个小透明,虽是副团长,但没人鸟他。
  “张晓儒知道吗?”
  王双善摇了摇头:“他不在村公所,这个时候应该在杂货铺。”
  对张晓儒,王双善是鄙夷不屑的,表面很热忱维持会和自卫团的事,实际上是个守财奴,只知道自家杂货铺要赚钱。
  魏雨田喃喃地说:“这倒是个机会,你赶紧报告张晓儒,看他是什么态度。”
  此事他不知情,只有一个可能,是共产党干的。
  这种蛊惑人心的事,正是中共的拿手好戏。
  张晓儒到底是真汉奸,还是假亲日,正好一探究竟。
  王双善赶到杂货铺时,张晓儒正在跟乔子清在谈话,看到他来了,两人走进了杂货铺。
  张晓儒拿出一盒烟,放到柜台上:“是要买货,还是有事?”
  王双善赶紧掏出钱,笑着说:“既买货,也有事。”
  张晓儒开着杂货铺,到了这里,如果不买点东西,张晓儒脸色很不好看。
  张晓儒接过钱,脸色果然好多了:“说吧,什么事。”
  王双善低声说:“团座,我听说,有人晚上要去挖临双公路。”
  张晓儒眼睛一瞪,怒声说:“谁这么大胆?不要命了吗?”
  随后,张晓儒去村公所,召集自卫团训话:
  “我听说,有人要去破坏临双公路?这是皇军重兵把守的,谁要不怕死,可以去试试。大云村的教训,就摆在眼前,你们的房子想被烧吗?家里的财物想被抢吗?家人想被杀吗?”
  陈光华在下面,听到张晓儒的话,眼中充满了愤怒,恨不得冲上去揍张晓儒一顿。
  破坏公路的消息,正是关兴文让他散播的。
  张晓儒虽然训了话,但到了晚上,还是有很多人,悄悄拿着工具出了村。
  等第二天日军到临双公路一看,路面到处都是坑坑洼洼。
  然而,早上淘沙村送到大枫树据点的情报,依然显示:平安无事。


第五十九章 炸桥

  上午,张晓儒到村公所,把自卫团集合起来,再次告诫他们,不要与皇军对抗。
  “今天的体能训练,不是跑步,而是到我家,把装酱菜的坛坛缸缸,全部搬到这里,放后院就行。”
  昨天,张晓儒与乔子清商量,酱菜现在的品种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他家的院子已经容不下,准备让他们去镇上。
  张晓儒打算在镇上开家酱菜馆,让乔子清当掌柜。
  可乔子清怎么也不愿意,他宁愿一辈子待在淘沙村,也不想再去三塘镇。
  没办法,张晓儒只好把做酱菜的场地,搬到这里。
  张家大院的地盘够大,后面空的房子也多,便于制作酱菜。
  李国新经常来杂货铺接头,关兴文兄妹和张达尧,也经常来,乔子清待在杂货铺不太好。
  关兴文对张晓儒的命令,自然积极响应:“三哥,怎么突然要搬酱菜?”
  张晓儒笑着说:“家里容不下了嘛,张家大院空着那么多地方,不用白不用。”
  “三塘镇的酱菜馆还开不开?”
  张晓儒笃定地说:“当然得开,哪怕不赚钱,也要在三塘镇搞个联络点。以后,我们到了,也有个歇脚的地方嘛。”
  原本,乔子清父子去守酱菜馆,是最为合适的,乔子清当掌柜,乔再生当伙计。
  可乔子清生死不去,张晓儒没办法,他不可不能让乔再生一个人守在那里。
  乔再生仇恨蒋思源,把他放在三塘镇,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跑去报仇了。
  关兴文笑嘻嘻地说:“我去好不好?”
  张晓儒拍了一下他脑袋:“做梦吧?让你爸和我叔去还差不多。”
  既是联络点,自然得找可靠的人。
  除了自己的同志外,没有亲戚更可靠的了。
  只是卖酱菜,只要老实本分就行。
  自卫团三十多人,每人走两趟,搬运工作就完成了。
  只是大的缸就比较麻烦,必须在外面套上绳索,四个人用两根长竹竿抬。
  刚出院门时,前面的人要横着走,大缸差点没抬出去。
  张晓儒急道:“排成直线,我家的门可只有这么宽。”
  话刚说完,张晓儒突然愣住了。
  关兴文在身后,轻声问:“三哥,怎么啦?”
  张晓儒随口说道:“没事。”
  下午,张晓儒把关兴文和张达尧叫到自卫团商量。
  张晓儒手里拿了一双筷子,将筷子做成了个“十字”后,笑吟吟地说:“我突然有一个想法,可以炸桥。”
  搬大缸时,他突然想到,可以借用这个办法,把大枫树的石拱桥炸掉。
  关兴文诧异地说:“这是干什么?”
  张晓儒微笑着说:“你们看,如果我们搞一个水缸,里面装上炸药,外面这样绑着两根长竹竿。晚上悄悄把水缸放在河里,顺流而下,到桥边时,不管如何,都会被桥墩挡住。到时候,里面的炸药一响,任务就完成了。”
  张达尧担忧地说:“水缸太重了,会不会沉下水?”
  张晓儒想了想说:“可以换成箩筐。”
  关兴文又问:“炸药呢?”
  张晓儒微笑着说:“这得区里支持了。”
  傍晚,李国新到了杂货铺,看到只有张晓儒一个人,他有些意外。
  “乔子清父子都搬到张家大院了,乔再生白天在杂货铺帮忙,晚上他们睡那边了。”
  乔再生下午就会回张家大院,杂货铺主要是上午人多一些。
  这样一来,从下午开始,杂货铺就比较安静了。
  李国新点了点头:“上级决定了,五天后进攻大枫树据点。”
  张晓儒在李国新耳边,轻声说着自己的计划:“老李,我想到一个炸桥的办法,但咱们手里没炸药……”
  李国新听了张晓儒的计划,眼睛一亮:“这个计划倒是可行。”
  五天后的晚上,在大枫树的上游,一只绑着纵横交叉的长竹竿箩筐,被悄无声息地放进水里。
  箩筐里装满了炸药,下面用防水布做了隔离。
  火药上插了半截点燃的香,一旦香燃尽,将是炸药爆炸之时。
  箩筐飘向桥边时,长竹竿果然被桥墩挡住,箩筐自然就到了桥下来。
  等香燃尽后,筐内炸药突然爆炸,这座三孔石拱桥,转眼之间就炸塌。
  据点内的敌人,被这巨大的爆炸声,惊得不知所措。
  猛然,据点周围,响起了激烈的枪声。
  埋伏在周围的太岳十二团,发起了猛烈进攻。
  “三哥,我们也冲上去吧?”
  张晓儒一把拉住关兴文:“冲个屁,我们的任务是带路,进攻是人家正规部队的事。”
  战斗进行得很激烈,虽然淘沙村民兵排,也参加过几次战斗,但那都是伏击。
  像这种攻坚战,战斗素质稍微差一点,就会流血甚至牺牲。
  战斗进行了三个多小时,虽然十二团的战士们很英勇,但缺乏重武器,哪怕打开了炮楼一个口子,但却没能撕开日军的工事。
  虽然一度攻入据点,消灭了敌军一部,可最终还是只能撤退。
  淘沙村民兵排,准备了两副担架,穿梭在战场上。
  十二团撤退后,他们也回到了村里。
  陈光华快到村里时,突然问:“关队长,后面是不是还有人?”
  关兴文知道,后面是张晓儒和张达尧,但他岂会承认:“后面哪有什么人?快点回去睡觉,明天早上还得训练呢。”
  回村后,关兴文去了杂货铺,果然,没过多久,张晓儒和张达尧就回来了。
  关兴文在陈光华兄弟面前,表现得沉稳,可心里早就想骂娘了:“三哥,为什么没打下来就要撤?”
  张晓儒摇了摇头:“这是人家部队首长下的命令,攻坚战本来就不好打。打到这个程度,我相信,日伪也一定吓得够戗。以后,看他们还敢随便出来吗?从这一点看,还是我们赢了。”
  日伪火力强大,又占着地利,没打下来也正常。
  不管如何,大枫树的石拱桥被炸断了,以后大枫树据点的日伪,只能往西走。
  想去县城,要么涉水过河,要么只能从三塘镇绕。
  以后,给大枫树据点送给养,也只能从三塘镇绕到淘沙村,再到大枫树。


第六十章 借调

  张晓儒说得没错,昨天晚上大枫树据点的日伪,虽然只死伤十几个,可他们的心理,发生了微妙变化。
  特别是刁骏,他投靠日伪,不就是想滋润地活下去吗?
  刁骏觉得,待在坚固的工事内绝对安全。
  可这一次,八路军给他上了一课。
  一直到天亮,刁骏都不敢离开大枫树据点。
  他让老兄弟站岗,可一直到天色大亮,也没睡着。
  只要一闭眼,总感觉耳边有子弹横飞,而且子弹是朝他射来的。
  天亮后,刁骏派人通知张晓儒,让淘沙村自卫团全部来据点。
  张晓儒自然不敢怠慢,带着所有人,背着仅有的十条枪,一个小时之内赶到了大枫树据点。
  刁骏都不想离开炮楼一步,把张晓儒叫到炮楼内谈话:“张团总,桥和工事的修缮交给你没问题吧?”
  张晓儒摇了摇头:“工事可以喊泥瓦匠来补,但修桥可是个大工程,得皇军才能修复。”
  好不容易破坏了,怎么会出力修复呢。
  刁骏无奈地说:“也不知道八路军用了什么办法,竟然把桥给炸了。先把遇难的兄弟,好好安葬吧。”
  张晓儒说:“这倒没问题。”
  他正想统计战果,这样的机会求之不得。
  张晓儒把张达尧叫来,让他准备草席,给遇难的警备队挖坑。
  自从看到蒋思源掩埋陈拯民的方式后,张晓儒觉得,能让日伪入土,已经是天大的恩赐。
  刁骏见张晓儒办事爽快,突然换了种语气,笑嘻嘻地说:“张兄弟,还有件事跟你商量一下。”
  张晓儒表面不动声色,心底却暗暗警惕:“刁队长尽管吩咐。”
  刁骏微笑着说:“昨天晚上损失了十几个兄弟,据点的人手严重不足。我想,能不能从自卫团先借调一个小队如何?放心,他们过来后,完全享受警备队的待遇,兄弟绝对不吃空饷。”
  他是老军庄投奔来的,手下人数之多寡,就是他的资本。
  虽说他与常建有是老乡,两人是旧识,这次损失的人员,未必会补充。
  八路军这样的袭击,再来几次,他就要成光杆司令了。
  一旦手下没有了兵,日本人还不一脚把他踢开?
  既然张晓儒愿意配合,当然想“借”点人马。
  只要人到了据点,以后就是自己的人了。
  张晓儒面露难色,为难地说:“这个……”
  其实,他心里已经在找小算盘。
  让自卫团的人到据点,享受警备队的待遇,这是笔划算的买卖。
  只是,他脸上不能有丝毫喜色。
  刁骏吩咐一笑,安慰着说:“放心,只是借用,多则两个月,少则十天半个月。你的人在据点训练,与在村里训练一样嘛。”
  张晓儒苦笑着说:“此事……,山田太君知道么?”
  刁骏打着哈哈:“这是好事,他自然不会反对。”
  果然,山田正雄得知,可以借用淘沙村自卫团一个小队,并不反对。
  甚至,山田正雄还很高兴。
  淘沙村自卫团,在神婆沟主动上山岭搜查,比警备队还英勇,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山田正雄看来,自卫团的战斗力,比刁骏这些土匪收编而来警备队,有过之无不及。
  山田正雄和刁骏都同意了,张晓儒不能反对,在心底他也不想反对。
  但他提出一个要求,人可以借用,枪支不能借用。
  另外,为了补偿自卫团,借用结束后,要送给自卫团两条枪,五百发子弹。
  对此,刁骏一口答应。
  张晓儒说的是“借用结束后”才给枪给子弹,只要借用没结束,这就是空头支票。
  不要说两条枪,五百发子弹,哪怕两百条枪,五万发子弹,刁骏都敢应承下来。
  晚上,张晓儒将关兴文单独叫到窑洞。
  “兴文,刁骏想向自卫团借人,我想让你带领一小队,趋机打入大枫树据点。”
  关兴文惊诧地说:“我?”
  张晓儒缓缓地说:“深入虎穴,不但要隐蔽好自己,还不能让同志们露出破绽。最重要的是,你这个宣传委员,要做好敌人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明白:‘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中国人不当汉奸,不能替日寇卖命’、‘八路军游击队专杀真正的汉奸’的道理。”
  见到关兴文不说话,张晓儒叹了口气,说:“当然,这个任务很艰巨,你要是怕了,就交给达哥吧。实在不行,让陈光华或陈国录带队也行。”
  关兴文一听就急了,他只是在默想,要怎么样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务。
  听张晓儒这口气,这是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啊。
  关兴文急道:“三哥,我怎么会怕呢?没有谁比我更合适这个任务了。”
  张晓儒“正色”地说:“不要硬撑,咱们是多年兄弟,不行我可以换人的。”
  关兴文坚定地说:“我可没硬撑,保证一定完成任务。”
  “你到七中队后,要多交朋友,每天给你两包烟,自己不抽,可以发给别人。另外,每天带来酱菜来,他们抽了咱的烟,吃了咱的酱菜,自然心就向着咱们。当然,做工作的前提,是不能暴露自己。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的为革命工作。”
  关兴文问:“知道。如果刁骏反拉拢我们办?”
  “借机跟他们交朋友,你要先跟一分队的人打好招呼。他们应该都参加了之前的破路行动吧?”
  “他们都很积极,随时可以带他们参加民兵排的行动。”
  “另外,要把陈光华给我,你们一小队走了,得赶紧建立第三小队。”
  “让他当队长?”
  “觉得他行吗?”
  “可他还不是党员。”
  张晓儒微笑着说:“此事支部研究讨论就可以了吧,每一次战斗后,都可以火线发展党员。”
  淘沙村已经成为支部,完全可以自行发展党员,到时向区分委汇报建档就行。
  一小队借调警备队七中队后,张家大院并没有因此冷清下来,张晓儒即之组建了第三队。
  第三队的队长,由第一小队的陈光华担任。
  淘沙村的所有青壮年,都接受过轮训,第三小队组建后,慢慢跟上了训练。
  令张晓儒没想到的是,已经搬到张家大院的乔子清,竟然主动要求加入第三小队。


第六十一章 扫荡

  乔子清承诺,绝对不会因为加入第三小队,而影响制作酱菜。
  张达尧的父亲和关兴文的父亲,都给乔子清打下手,他确实可以抽出时间参加军事训练。
  最终,张晓儒同意了乔子清的申请。
  自己的队伍多一个人,抗日队伍的力量,就壮大一分。
  但他也提出一个要求,乔子清要把做酱菜的手艺,也教给自卫团的人。
  乔子清想也没想,就答应了下来。
  自从妻子死后,他心里只有一件事:报仇。
  除此以外,任何事情都不重要。
  加入自卫团,可以学习杀敌本领,至少可以学会开枪。
  乔子清希望,有朝一日,能亲手把仇家除掉。
  借调到大枫树据点后,关兴文每隔一天,会回村一趟,不仅是为了照顾家里,更重要的是,向张晓儒汇报。
  关兴文会在傍晚之前回来,他得赶在李国新接头前,先向张晓儒报告。
  有紧急情况,可以第一时间传回区里。
  借调到大枫树据点后,关兴文才发现,他的任务非常艰巨。
  每天就像在化冰的河面走路一般,稍不注意,就会掉进河里。
  按照张晓儒的指示,他得摸清大枫树据点的底细。
  不仅仅是之前的地形要核对,还要把的兵力、火力、射击孔,甚至人员的军事素质、性格,都要摸清楚。
  张晓儒还交给他一个特别任务,如果八路军再次攻打大枫树,得给人家找到据点的软肋。
  关兴文苦恼地说:“三哥,我现在晚上睡觉,都得睁一只眼,生怕自己说梦话,一不小心就泄露了机密。”
  张晓儒安慰着说:“放心,我跟你在一起那么久,没见你说过梦话。”
  关兴文以前没有做过地下工作,也没有与敌人面对面相处的经验,确实很为难。
  关兴文松了口气:“那就好。对了,今天接到任务,明天扫荡西村。”
  张晓儒缓缓地说:“刘影东死后,他们一直念念不忘扫荡西村。”
  关兴文鄙夷不屑地说:“刁骏胆小怕死,我们一接到任务去西村,他就装病,坚决不离开炮楼。”
  张晓儒微笑着说:“这样的人越多,对抗战就越有利嘛。我们要坚决消灭的,是那些铁了心要当汉奸的。”
  关兴文担忧地问:“明天怎么办?得早点通知组织才行。”
  “大枫树据点明天出动多少人?”
  关兴文说:“日军留下两个分队,七中队留下一个班,原来毛占田的人马。”
  日军的一个小队,稍稍大于中国军队的排,一般由7人小队部、三个13人分队和一个装备三个掷弹筒的8人掷弹筒分队构成,共54人。
  而为了应付中国的游击战,日军还有另一种小队编制:每小队6个分队,每分队8人,只有3个分队配置机枪,加正副队长,全小队50人。
  山田正雄的小队,正是这种新编制,他手下有6个8人分队。
  张晓儒问:“据点有没有特别之处?”
  关兴文想了想,说:“陈国录发现,炮楼那里,有一个埋在地里的下水口。不知道这算不算特别之处?”
  张晓儒问:“人能进吗?”
  “只有一尺见方,里面还有个弯道,就算小孩也进不去。”
  “出口在哪里?”
  “外面的口子在相思河的河堤上。”
  张晓儒叮嘱着说:“明天的行动,日本人肯定会让警备队在前面开路,刁骏应该会让一小队走最前面。你让大家小心点,也要趁机告诉其他人,跟八路军作战,想保命令,只要装模作样就行了。”
  关兴文走后,张晓儒不停地看着外面的天色,他不知道李国新今天会不会来。
  天黑之前,李国新如果不出现,他得亲自跑一趟西村。
  幸好,与往常一样,李国新准时出现在杂货铺。
  “有烟吗?”
  “没有。老李,你可来了,关兴文刚送来一个紧急情报,明天日伪要扫荡西村。”
  李国新吃惊地说:“明天?”
  “日伪抽调了大枫树四个分队,七中队也只留下一个班。估计,还会从三塘镇据点调制部队”
  “这么说,关兴文也要参加扫荡?”
  “对,怎么使用他们,等组织决定。”
  关兴文回来,要明天早上才回来,上级如果有特别任务,还是可以传达的。
  李国新问:“你有什么想法?”
  对刘影东的处理意见上,李国新改变了对张晓儒的看法。
  张晓儒表面市侩,实际是一位立场坚定的同志,市侩只是他故意表现出来的面目罢了。
  刘影东回了趟三塘镇,迷惑了日伪,转移了他们注意力,让淘沙村民兵排得以埋头发展。
  张晓儒微笑着说:“这要看上级首长的安排,可以坚壁清野,也可以狙击来犯之敌,还可以暗度陈仓,趁机打掉大枫树据点。”
  李国新笑了笑:“你野心还不小。”
  敌人扫荡,要转移群众,坚壁清野,一般等敌人疲了累了,再行骚扰。
  手里如果有部队,才能反击。
  可二分委手里,并没有部队。
  张晓儒谦逊地说:“保护区分委和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重中之重,我对根据地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提的意见也不准确。但是,上级没有安排其他任务的话,我们可以在附近制造假象,让日伪退兵。”
  “我马上回去汇报,如果上级有特别任务,明天早上我再来一趟。”
  张晓儒突然说:“老了,区分委转移,要不要运力?我们有十一头骡马,我准备拿两头运货,其他九头可暂借给区分区。”
  李国新高兴地说:“有骡马当然好。”
  得知敌人明天要扫荡西村,宋长路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连夜转移群众,把粮食和财产转移。
  太岳十二团已经撤回军区,二分区掌握的武装,除了游击小组外,就只有淘沙村民兵排。
  这两支武装,狙击日伪,或是攻击大枫树据点,都是不够的。
  “宋书计,七零五提出,可以率领民兵排,在敌占区骚扰,减轻我们的压力。”
  宋长路摇了摇头:“民兵排战斗力最强的一小队,跟着敌人扫荡,其他两个小队,暂时还没成军。”
  宋长路不给淘沙村民兵排派好意,是出于保护民兵排来考虑,可张晓儒却不这么想。


第六十二章 后方空虚

  这次扫荡,是川夜濑不逢建议,得到了一零八旅团的同意。
  扫荡的兵力,主要来自三塘镇据点和大枫树据点。
  毕竟扫荡的目标只有一个:西村。
  出兵西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