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交手-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的刁骏,不再是老军庄的二当家,而是双棠县警备队第七中队的中队长。
  之前警备队有六个中队,刁骏来后,新增一个中队。
  警备队与华北治安军不一样,他们由日军训练,用的也是日式装备,粮饷也由当地政府供应。
  无论是装备还是战斗力,警备队要比治安军强一些。
  老军庄离三塘镇较近,七中队暂时在三塘镇接受改编和训练。
  川夜濑不逢踮起脚尖,拍了拍张晓儒的肩膀,微笑着说:“你上次带路有功,今天中午一起喝一杯,庆祝刁队长荣升。”
  张晓儒欠了欠身,忙不迭地说:“不胜荣幸,恭贺刁队长。”
  但他心里却暗暗叫苦,虽然中午可以吃顿大鱼大肉,但很有可能与宋长路失约。
  张晓儒突然发现,驻守三塘镇的小川之幸和范培林没来,随口轻声问蒋思源:“会长,小川队长和范队长怎么没来?”
  蒋思源在张晓儒耳边轻声说:“他们有任务,今天共产党二分区在镇上开会……”
  张晓儒心里一惊,嘴上却说:“要我们协助吗?我的自卫团也来了人。”
  蒋思源摆了摆手:“不用,他们跑不了。”
  张晓儒笑着说:“恭喜会长将中共一网打尽。”
  蒋思源随口说:“跟我没关系,是范队长搞到的情报。”
  既然是范培林搞到的情报,张晓儒自然不好多问。
  此时的张晓儒,哪怕再心急如焚,可脸上一点也不敢表露出来。
  从蒋思源的只言片语分析,二分区今天开会之事已经泄露。
  甚至,会场也有可能被包围。
  要怎样才能通知区里的同志呢?
  张晓儒急得汗都出来了,可他脸上又不能表露出来。
  幸好,快到中午时,关兴文来镇公所找张晓儒。
  “三哥,我们的货还没卖完,是收摊还是回去?”
  张晓儒笑了笑,每次赶集都有戏班唱戏的:“收摊和回去不是一回事吗?你是想去看戏吧?”
  关兴文不好意思地说:“是啊,难得来一趟。”
  张晓儒看了看周围,突然在他耳边低声说:“你们马上收摊回去,另外,想办法在戏台弄点动静出来,越大越好。”
  关兴文眼中不是惊讶,而是惊喜:“这……”
  这段时间一直不停地训练,电话线也不能割,又没有任务,他都快憋坏了。
  张晓儒看到蒋思源走过来,故意大声叮嘱着说:“赶紧回去,路上小心。”
  关兴文机警马上跑开,回头说道:“我们马上回去。”
  看到蒋思源,关兴文顿时明白张晓儒的处境,有些话不方便当众说。
  关巧芸远远看到关兴文跑来,迎上去问:“晓儒哥呢?”
  关兴文轻声说:“把达哥叫来,三哥有事吩咐。”
  听到张晓儒有事吩咐,关巧芸马上把张达尧叫来,三人在旁边僻静处商量。
  关兴文悄声说:“三哥让我们马上收摊回去,但是,又让我们在戏台弄出动静,越大越好。”
  刚才在路上,他又在回想着张晓儒的话,又要回去,又得弄出动静,还得越大越好。
  关巧芸诧异地问:“出什么事了?”
  张达尧缓缓地说:“出什么事就别管了,先办事吧。”
  张晓儒这样说,自然有道理,只管照做就行。
  关巧芸喃喃地说:“怎么才能闹出大动静呢?”
  关兴文提议:“要不,我们故意在戏场吵架?”
  关巧芸摇了摇头:“不行,你忘记晓儒哥说的啦?任何行动,都要保护好自己。”
  其他人的话,她可能记不清楚,但张晓儒的话,肯定牢记在心。
  特别是上次在集辉村,她不听指挥,张晓儒给她上过一课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遇事再也不冲动,总会在脑子里多想一会。
  在戏场打架争吵,倒是可以弄出动静,但效果未必好,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说不定会暴露自己。
  关兴文说:“那你说怎么办?”
  关巧芸突然眼睛一亮:“晓儒哥以前说过,我们的战斗,就是东打一枪,西打一枪,零星敌伪汉奸出来就打,多了就躲,没有枪弹,就拿煤油桶装上鞭炮吓它,使敌人摸不着头脑,睡不好觉,不得安全。今天,就可以用鞭炮嘛。”
  张达尧点了点头:“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
  鞭炮、火柴他们自己就有。
  关兴文兴奋地说:“那还等什么?赶紧动手!”
  关巧芸连忙制止:“不急,咱们先收摊,出去之后再绕回来。”


第三十七章 辨别

  关兴文走后,张晓儒一直心神不宁。
  他不知道关兴文能搞出什么样的动静,也担心他们会有危险。
  自己不能参加,关兴文等人,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他们能在搞出动静的同时,保护好自己吗?
  当然,张晓儒更担忧的是二分区的同志。
  毕竟,日伪已经盯上了他们。
  “啪啪啪啪啪……砰砰……啪啪啪啪……”
  张晓儒在新辉饭馆的包厢里,正在给川夜濑不逢等人倒酒时,突然听到一阵猛烈的声音,也不知道是枪声,还是鞭炮声。
  张晓儒拿着酒瓶呆住了,他仔细辨别着声音,很快平静下来了。
  枪声与鞭炮声确实很像,但枪声不会这么急促,如果是机枪射击的话,也会是“哒哒……哒哒哒”这样的。
  至于步枪身材,除非几十上百条枪一齐射击,否则哪有这么密集的?
  张晓儒断定,这一定是鞭炮声,而非枪声。
  明白过来后的张晓儒,突然大声说:“哪里打枪?”
  川夜濑不逢此时走到窗边,眺望着声音的来源。
  他们中午在三塘镇的新辉饭馆吃饭,新辉饭馆位于三塘镇仅有的两条街交汇处的东南角,是三塘镇最大最好的饭店,也是蒋思源的产业之一。
  站在窗口,能看到两条街的景象,却看不到戏台。
  其他人也跟着到了窗边,蓦然,下面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
  张晓儒伸头往下看去,一群人奔跑过来,一边餐,还有人大声说:“快跑,打枪了!”
  川夜濑不逢回头看了蒋思源,不满地说:“怎么回事?”
  蒋思源也是一脸茫然,他坐在饭店里,怎么会知道发生什么事呢。
  张晓儒主动请缨:“要不,我下去看看?”
  川夜濑不逢没说话,算是默许了,张晓儒马上跑了出去。
  如果真是打枪,张晓儒此时出去是很危险的。
  像蒋思源这样的,明知道是鞭炮,也未必会出去。
  在街上,张晓儒拦住行人,问起发生何事。
  几个人都告诉他,戏场突然有“枪声”,有人大喊“快跑,打枪了”,他们也跟着跑了。
  张晓儒一路跑到戏场,看到地上的鞭炮纸屑,马上明白是怎么回事。
  他迅速跑回新辉饭馆报告:“有人在戏台那边放鞭炮,老百姓以为是打枪,四处逃散。”
  川夜濑不逢的眉头紧紧蹙了起来:“这个时候放什么鞭炮?”
  “砰砰……砰砰……砰”
  川夜濑不逢话刚落音,远处又响起零星的声音。
  张晓儒一听,心里大吃一惊,他听出这是枪声。
  川夜濑不逢也很意外,笃定地说:“这是三八式步枪的声音。”
  蒋思源突然记起,今天要围捕中共二分区,连忙说:“会不会是小川队长在抓共产党?”
  川夜濑不逢缓缓地说:“有人放鞭炮,一定要追查,很有可能是给中共报信。蒋会长,三塘镇治安堪忧啊,后天有批壮丁要路过,能保证安全吗?”
  蒋思源坚定地方说:“我们一定加派人手,确保万无一失!”
  他心里想,有本事别走三塘镇啊。
  蒋思源最不希望,三塘镇发生这种事情。
  一旦在三塘镇出事,他这个新民会长,总免不了要挨骂。
  旁边的张晓儒,突然大声说:“报告,淘沙村自卫团请求参加。”
  蒋思源斜睨了张晓儒一眼:“你们自卫团才训练几天,连枪都不会打。”
  张晓儒坚定地说:“哪怕只训练一天,也应该参加。协助皇军作战,是我们最大的荣幸。自卫团还没跟八路军打过仗,希望哪天能与他们一较高下!”
  川夜濑不逢欣慰地看了张晓儒一眼,同时,嗔恼地望向蒋思源:“你们都应该向张晓儒学习,舍不得出人出枪,怎么能消灭八路?”
  蒋思源被骂,不满地瞪了张晓儒一眼,这小子太会表现了,真要让淘沙村出兵,说不定个个都是怂货。
  不管外面发生什么情况,饭还是要吃的,酒也照喝不误。
  只是吃饱喝足后,川夜濑不逢和常建有去了三塘镇据点,张晓儒则回了家。
  离开镇公所,张晓儒绕了一圈,观察四周无人注意后,绕到了关帝庙后面的树林里。
  这是他与宋长路约好的接头地点,只是不知道还能不能等到宋长路。
  张晓儒希望,二分区可千万别出事。
  对二分区开会之事,张晓儒听李国新提了一句。
  他不知道范培林的情报,是从何处获知。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范培林的情报是准确的。
  张晓儒正在沉思时,听到有人朝树林走来,他警觉地望着声音的来源,很快见到一个熟悉的人影:李国新。
  张晓儒紧张地问:“老李,区里没出事吧?”
  李国新诧异地说:“你知道区里出事了?”
  张晓儒说:“上午我在镇公所,听蒋思源提起,小川之幸和范培林准备抓捕二分区的同志,我让人在戏台弄出动静,不知道你们察觉到了没有?”
  李国新紧绷的神经,一下子放松了,长长的吁了口气:“原本鞭炮是你放的?”
  幸好有鞭炮声,否则整个二分区真会被一锅端。
  这次来开会的,除了区里的同志外,县委也有人参加了。
  原本是讨论在敌占区的工作经验、方法和必须警惕的事项,没想到却出了这样的事。
  张晓儒说:“应该是,他们已经回村了。”
  李国新疑惑地说:“这次很奇怪,我们开会,日伪怎么会知道呢?”
  张晓儒说:“据说是范培林搞来的情报。”
  李国新喃喃地说:“范培林?”
  “老李,宋书计呢?”
  李国新沉声说:“放心,他没事,但是,我们有几个同志被敌人抓走了。”
  张晓儒急道:“啊!那怎么办?”
  李国新沉吟着说:“此事区里会调查,你回去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了。”
  “对了,川夜濑不逢说,过几天会有一批壮丁经过三塘镇,能不能打?”
  PS:有读者说“书计”是个错别字,之前提过,这是故意的,要不然会显示“高官”,比如说“宋书记”,阅读器起来反而不方便。


第三十八章 留一手

  一般来说,壮丁很少用车辆运输,都是用一根绳子,把每个人的胳膊连起来捆着,由日伪拉着绳头押送。
  押运壮丁,大多是重兵押送,毕竟每次押送,不是三五十人,至少在一百人以上,多者甚至数百人。
  日军会出动一个小队以上,警备队可能出动得更多。
  以二分区的游击小组,加上淘沙村几个人,不够人家塞牙缝。
  既然要解救,必须击溃日伪,没有一个团的部队,想都不用想。
  李国新沉声问:“有多少人押送?”
  张晓儒说:“不知道,估计不会少,川夜濑不逢命令三塘镇自卫团参加护送。我代表淘沙村自卫团,请求参加押送。”
  参与押送,能获知壮丁的具体情况,反而有利于营救。
  淘沙村民兵队,原本就只负责情报搜集、带路等,配合正规部队作战。
  李国新摇了摇头,缓缓地说:“我会向上级汇报。”
  今天二分区游击小组,负责会场的安全保护。
  他们与日伪发生枪战,损失了好几个人。
  再营救壮丁,除非上级另派武装,否则有心无力。
  当前,二分区的重要任务,是找到情报泄露的源头。
  张晓儒回到村里后,天已经快黑了。
  到关兴文家后,发现张达尧也在。
  张晓儒问:“晚上的站岗,安排好了没有?”
  关兴文现在是自卫团一小队的队长,张晓儒是二小队的队长。
  一小队的队员,主要是些“刺头”:训练不积极,甚至仇视关兴文和张晓儒,甚至对日伪也痛恨的人。
  这些人,以后是淘沙村民兵队的重点培训对象,每天都要严格训练。
  魏雨田拿来的子弹,大部分交给一小队实弹射击。
  而二小队,则是配合训练、或者没有主见,盲从训练之人。
  这些人的心态,跟很多伪军一样,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天生软弱涣散。
  如果有脏活、累活、苦活,一般交给二小队,好激起他们的反抗之心。
  像晚上站岗、配合日伪巡查,基本上是二小队的事。
  二小队很多人,连枪都没摸过。
  自卫团十条枪,一小队占了七条,剩下的三条,都是有问题的,拿给二小队装门面而已。
  把人分成两个队后,管理起来就容易得多。
  关兴文的任务,是把一小队的人,训练成真正的战士,让他们服从命令,将对日伪的仇恨,转化为抗日的动力。
  而张达尧在二小队的任务,是转化二小队人员的思想。
  张晓儒的目标,自卫团将是以后淘沙村民兵队的另一种称呼。
  张达尧说:“已经安排好了,王双善会去巡查。”
  张晓儒叮嘱着说:“除了王双善,你也要经常去巡查,不能让他过多接触队员。”
  王双善虽然挂着自卫团的副团长,但自卫团现在全是淘沙村的人。
  这些人,以前不少被自卫队欺凌过,自然对王双善没好感。
  张晓儒故意冷落王双善,加之张达尧和关兴文唯张晓儒马首是瞻,王双善在自卫团,几乎就是个透明人。
  关巧芸一脸期盼地问:“晓儒哥,我们今天在戏场的任务完成了吗?”
  张晓儒不置可否地问:“这是谁的主意?”
  关巧芸举起手,说:“我的。我们先想着,是不是故意打架闹事,但我记得你说过,要时刻保护自己,这才想到用鞭炮。当时所有人都跑了,动静够大了吧,哈哈。”
  张晓儒微笑着说:“今天的主意很好,看来你已经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士了。”
  关巧芸欢呼雀跃地说:“真的吗?晓儒哥,以后我可以参加战斗了吧?”
  张晓儒郑重其事地说:“只要你能服从命令,又练好了本事,当然需要。可是作为一名女性,你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巧芸疑惑不解地问:“什么作用?”
  张晓儒缓缓地说:“我们现在把全村的男人组织起来了,你应该把妇女组织起来,让她们知道为什么要抗日,怎么才算抗日。支持家里的男人抗日,解决后顾之忧,也是一种抗日。做好饭、带好娃、洗好衣,也是支持抗日。要让她们明白,为谁抗日,日本人早晚会完蛋。”
  关巧芸问:“是不是组织妇救会?”
  张晓儒缓缓地说:“性质差不多,但不能公开成立组织。”
  关巧芸郑重其事地说:“我知道怎么做了。”
  张晓儒说:“几天后,日伪要押送一批壮丁经过三塘镇,我们要想办法弄到详细情报。这段时间,各个路口要派人观察。”
  虽然他提出,要参加护送壮丁的行动,但蒋思源未必会同意。
  他在日本人面前表现积极,已经让蒋思源不高兴了。
  什么事情都留一手,总是好的。
  “晓儒哥,我也要参加行动。”
  张晓儒答应了:“好,你可以去。”
  女人做这方面的侦察,反而不会引起日伪的怀疑。
  张晓儒要走的时候,关巧芸追了出来,塞给他一双布鞋。
  关巧芸说话的时候,脸色绯红,说完就跑了:“晓儒哥,这是给你做的。”
  张晓儒大声说:“兴文没鞋穿,给他啊。”
  关兴文听到声音,走出窑洞,说:“三哥,我也有呢。”
  张晓儒把鞋子递给关兴文:“一双不够,留一双备用。”
  关兴文连忙摆着手:“穿你的鞋,不想让我活了吧?再说了,咱俩的脚,大小也不一样啊。”
  张晓儒没再推辞,说:“你去巡查一趟吧,有谁不认真,就给我削。”
  张达尧要走的时候,张晓儒拉住了他:“达哥,我们一起走。”
  张晓儒知道,自己不开口,张达尧是不会回话的:“明天,你给玉姐送点酱菜去。”
  他所说的“玉”姐,是张达尧的亲姐,也是他的堂姐,嫁在大云村。
  张达尧点了点头:“好。”
  张晓儒说:“让你去大云村,是为了观察他们村有没有异常。你下午去,吃了晚饭再回来,我在兴文家等你。”
  张达尧点了点头:“明白了。”
  然而,第二天上午,张晓儒正在张家大院训练自卫团时,突然接到报告,大枫树据点的毛占田,率领两个班的警备队经过淘沙村,准备扫荡大云村。


第三十九章 救人

  听说警备队要扫荡大枫树,张晓儒大吃一惊,他马上把张达尧叫来,让他迅速去大云村报信,把张玉亭一家接出来。
  只要张玉亭一家动身,区委自然会得到消息。
  大云村与淘沙村不一样,那里属于准治安区,也就是说,游击队随时可能会活动。
  日伪对大云村的态度,也与淘沙村迥然不同。
  张达尧听说大枫树的黑狗队要去大云村,急得拔腿就跑。
  他姐嫁在大云村,可千万不能让日伪祸害她家。
  张晓儒在后面大声说:“记住,进山、进沟。”
  大云村位于白云山和老爷山中间,只要进了山,或者进了沟,日伪就无可奈何了。
  随后,张晓儒去拦警备队,然而,毛占田急着赶路,连口水都不喝。
  张晓儒挡到毛占田面前,笑嘻嘻地说:“毛队长,不喝水,抽支烟总可以吧?”
  上次从陈拯民身上抢回的半包烟,已经用完了,他又装了一包正太牌香烟在身上。
  给别人敬烟时,张晓儒总会阵阵心痛,但想到每一支烟都会发挥作用,瞬间又好受多了。
  毛占田看了看天色,似乎时间还早,如果他们过去,镇上警备队没来,也不太好。
  接过烟,勉为其难地说:“好吧。大家都休息一会。”
  大枫树到淘沙村三里,淘沙村再到大云村还有五里,在淘沙村歇会儿正好。
  张晓儒马上帮他点上火:“你们去大云村,要不要淘沙村自卫团协助?”
  毛占田斜睨了张晓儒一眼,皮笑肉不笑地说:“这次我们也是配合。放心,以后有的是机会。”
  他以为张晓儒想立功,像这种抓人的事,怎么会让张晓儒分一杯羹呢。
  如果与八路军作战,他们会欢迎淘沙村自卫团。
  日本人拿他们当炮灰,他们也很乐意,把自卫团当炮灰。
  张晓儒心里一惊:“小川队长和范队长也会去大云村?”
  毛占田有些意外,张晓儒竟然能知道这件事:“不错。”
  张晓儒好奇地问:“共党二分区的人,真躲在大云村?”
  他现在只希望,张达尧能早一步到大云村。
  同时,他也有些奇怪,昨天日伪封锁二分区会场,已经惊动了区委,今天再去大云村,还能有收获吗?
  蓦然,张晓儒明白了,日伪恐怕是故意的。
  他们就是要报复,杀鸡骇猴。
  这种事情,日伪之前经常做,大云村成了区委所在地,他们自然恼羞成怒。
  毛占田嗤之以鼻地说:“这能有假?”
  毛占田走后,张晓儒把关兴文叫来,让他叫上关巧芸,一起出去一趟。
  关兴文问:“三哥,要不要叫上陈光华?”
  陈光华是一小队的人,也是最大的“刺头”。
  张晓儒摆了摆手:“不行。”
  一小队的人,都有可能加入民兵队。
  但是,他们现在还不是民兵,也不能用这种事情突击考验他们。
  张晓儒带着关兴文兄妹,先去了白云山后山的山洞,每人领了一支步枪,二十发子弹,以及四枚手榴弹。
  张晓儒还背了双份,因为他得给张达尧准备。
  同时,他还把盒子炮带上,至于冲锋枪留在山洞。
  冲锋枪的子弹不多,一梭过去就成了烧火棍。
  如果盒子炮备有二十发子弹,张晓儒会非常有信心。
  然而,拿手榴弹时,张晓儒发现一个问题,他们没有手榴弹袋。
  子弹袋他们有五个,这是集辉村缴获的。
  但他们当时没带手榴弹,也就没背手榴弹袋。
  一枚手榴弹重约一斤半,四枚手榴弹就是六斤。
  拎六斤东西不重,但分开拎的话,就很不方便了。
  张晓儒只好用绑带,将手榴弹捆在一起:“巧芸,下次记得缝几个手榴弹袋。”
  脸上抹了锅底黑后,他们从后面下山。
  大云村就在白云山与老爷山的山谷边,走到白云山下,不远就是大云村了。
  然而,还在半山腰,就看到大云村冒出滚滚浓烟。
  关兴文指着大云村方向,低声惊呼:“三哥,你看。”
  张晓儒停住脚步,脸色凝重地说:“看到了。”
  借着地势,他可以看到大云村的人,都被赶到了晒谷场。
  晒谷场周围,日本人架起了机枪,其中为首者,很像是三塘镇的小川之幸。
  外面则站着一圈的警备队。
  而村里的房子,有几处已经着了火。
  显然,他们在找八路或区干部。
  “砰!”
  听到枪声,张晓儒等人都蹲了下来。
  关兴文在旁边轻声说:“三哥,打吧。”
  张晓儒反问:“怎么打?”
  关兴文顿时语塞:“这……”
  张晓儒轻声说:“我们不但要把敌人赶走,还不能让他们拿群众泄愤。”
  关巧芸说:“可以开枪把他们引出来,到时扔手榴弹,让他们尝尝我的厉害。”
  “砰砰!”
  小川之幸手里的枪又响了,他面前的两位群众倒在了血泊中。
  关巧芸咬牙切齿地说:“该死的东洋鬼子!”
  张晓儒分析着说:“我们的任务是救老百姓,鬼子以后再杀也不迟。最重要的,保护自身安全。”
  “三哥你就下令吧,该怎么救?”
  张晓儒说:“开枪把他们引出来,但不能用手榴弹招呼,每人留一枚手榴弹备用,其他做成诡雷。就跟电线杆上一样,但手榴弹要藏起来,把线拉长,或者绑到草丛和树枝上,只要他们踢到线……嘿嘿。”
  手榴弹只能扔三四十米,就算借着地理优势,能扔到五六十米已经顶天了。
  而五六十米,对枪械来说,却是很近的距离。
  所以,手榴弹只是用来迟滞敌人的脚步。
  关兴文突然说道:“三哥,那边过来一人,好像是达哥。”
  张达尧远远地说道:“晓儒。”
  淘沙村民兵队很有特色,每个人都会在脸上擦锅底黑,张晓儒隔着老远就看到了他们。
  张晓儒朝他身后望了望,问:“达哥,玉姐呢?”
  张达尧惭愧地说:“我来的时候,大云村已经被包围了。”
  张晓儒安慰地说:“放心,一定能把玉姐救出来。大家赶紧把手榴弹埋好,拉绳要藏得巧妙,同时把位置记好,如果没炸,下次还要取回来的。”


第四十章 伏击

  张晓儒等人用手榴弹改装诡雷,刚准备弄的时候,大云村的情况又发生了变化。
  原本呈包围态势的日伪,突然开始动了。
  “三哥,他们这是要走啊。”
  “看到了。把手榴弹收起来,估计用不上了。”
  关兴文摩拳擦掌地问:“不趁机打一下吗?”
  关兴文很喜欢打仗,哪怕听到枪声都很兴奋。
  每次自卫团的射击训练,他必然到场,而且总得打两枪。
  他是一小队的小队,想打枪还是可以的,而且枪法也确实是整个一小队最好的。
  张晓儒叹息着说:“在这里打不划算,我们赢了,敌人会疯狂报复村民。如果输了……,下顿饭要到阎王爷那里吃了。”
  其实,刚才的行为,他并没考虑周详,下意识地用根据地的战术对付日伪。
  大云村不是根据地,日本人不会随便屠村,准治安区是他们的工作对象,把准治安区变成治安区,才是日军的目的。
  如果把人全部杀光了,只会激起其他准治安区倒向八路军游击队。
  看到大云村被围,张晓儒只想着救人,并没想到,真要是开枪,或许会给大云村带来更大的伤害。
  关巧芸听出了话中之意:“那要在哪里打才划算?”
  张晓儒想了想,沉吟着说:“在神婆沟吧。我们赶紧去布置阵地,争取在他们回去时,让他们尝尝淘沙村民兵队的厉害。”
  柿子挑软的捏,在这里打,无论输赢都不划算。
  在伪军回去的路上动手,既可以给村民出气,又能让他们下次不敢再随便出来。
  张达尧突然骂道:“这帮黑狗队,还要抢东西。”
  放眼望去,警备队的人,冲进各家各户,像土匪进村似的,打家劫舍、抓鸡抢粮。
  张晓儒正色地说:“他们抢了多少东西,以后都得连本带利还回来!”
  神婆沟位于大云村与淘沙村之间,西面和北面是岭,东南和南面是沟,沟对面也是岭。
  “关巧芸和张达尧一组,人们先到东沟对面,再到南沟对面,手榴弹你们用不上,拿出来给我和关兴文。我们在北岭和西岭伏击,你们在对面配合。记住,打两枪就要换个地方,让敌人觉得,我们有不少人。”
  关巧芸原本想跟张晓儒并肩作战,话到嘴边又缩了回去:“我……好吧。”
  张晓儒叮嘱着说:“你们先过去,这次以骚扰为主,打死打伤多少敌人不重要,记住,每人开五枪就撤退。”
  关巧芸不满地说:“开五枪也太少了吧?”
  张晓儒严厉地说:“你要是一枪能打死一个敌人,我让你开五百枪。”
  关巧芸轻声说:“你有五百发子弹吗?”
  张晓儒一想,这种尖头弹他还真没五百发,满打满算也就四百发,加上魏雨田的圆头弹,总共才一千多发。
  张达尧说:“巧芸妹子,我们先过去吧。”
  他没有擦锅黑底,从地上抹了点灰,又拿树叶揉碎,将汁水擦在脸上。
  张晓儒叮嘱着说:“迅速进入阵地,熟悉周边地形,一定要想好从哪里撤退,最好有备用路线。撤离后,把枪放回山洞,自行回村里,我估计毛占田如果逃跑,一定会经过淘沙村。这是你们第一次独立作战,绝对不能恋战,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是”
  所有人齐声应道。
  这次伏击,是淘沙村第一次主动伏击敌人,张晓儒自然得打头阵。
  先让关兴文在后面等着,自己先去了最前面。
  张晓儒将八枚手榴弹,分别放在四个不同的地方。
  他选的地方居高临下,往下扔手榴弹,敌人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