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晁氏水浒(剑翁)-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想到飞船可以飞到昆仑关上方几十丈,这样一来,就成了飞船可以攻击他们,他们攻击不到飞船了。
刘庆潭听着四周的叩拜声,知道再不鼓舞士气就要溃败了,慌忙叫道:“不要慌,不要慌,几个飞船而已。他们炸不平昆仑关,我们就能挡住他们。”
话音刚落,旁边的偏将就道:“大人,快避一避吧,他们冲着我们来了。”
刘庆潭抬头一看,发现有一个飞船真的是冲他头顶上来了。
一个越将叫道:“一定是旗帜,他们一定是看到将旗了。”
众人马上反应过来,飞船离关隘有几十丈,上面的人应该看不清人。
捧着旗帜的小校更是吓得面如土色,旗帜都抖动起来。
另一个越将叫道:“不一定,或许他们是用望远镜。大梁太子发明的望远镜不是可以让人看到远处的东西吗?”
一众越将闻言,都不由变了脸色,如果飞船上的人能看到他们,那肯定专门找他们这些穿着盔甲的人炸了。
一个亲兵忙道:“大人,你脱了盔甲吧,免得飞船上的人发现你。”
刘庆潭看着身上显示地位的黄金甲,犹豫了一下,看到头上飞船已经近了许多,也顾不得影响了,慌忙让亲兵帮他解甲。
穿金银甲的将领也纷纷让亲兵给他们解甲。
越李朝比不得中原富饶,但是越李朝的多数财富都集中在官员贵族手中,这些贵族的财富却是不下于中原大户。而且越人比汉人更喜欢穿金戴银,很多贵族将领都穿着鎏金盔甲。
飞船上侯健已经拿望远镜看到刘庆潭等人所在,离着还有二十来丈,就扔了一颗火雷下来。
“轰”
火雷落在关前几丈,砸到关墙下面,轰然爆开,炸起一蓬尘土。
巨大的威力顿时让关上的越人吓得屁滚尿流,不少人跪在地上不断叩拜,祈求着他们传说中的护国黄龙出现,收了天空的黑龙。
刘庆潭看头顶又有一个黑点呼啸而下,再顾不得什么坚守了,慌忙往关下跑。
火雷的威力绝对不是血肉之躯可以抵挡的。
众人一见,也纷纷往关下窜。
侯健看到关上的人逃跑,也不客气,火雷不要钱一样的往甬道扔去。
刘庆潭跑了没几步,就听到脑袋上方有东西呼啸而来,抬头一看,一个火雷已经到了他脑袋上方几尺。
刚要躲闪,火雷已经砸到脑袋上。他的金盔刚刚取了,脑袋被几十丈高空掉下的铁疙瘩砸中,当即变成烂西瓜。接着一声巨响,刘庆潭就成为了一堆烂肉。
后面跟着刘庆潭往下跑的将领也被炸伤不少,几颗火雷准确的扔到甬道上,挤到甬道的越人就都被炸倒了。
其他五个飞船也不断的扔下火雷,一时间,昆仑关上巨响、惨叫不断。
很多越人被飞船和火雷的威力震撼,也不管几丈高的关墙,扑通就跳下去了。
第四百九十章邕州内外
大军轻松的打下了昆仑关,关中除了被吓傻和伤残跑不了的越人就是伺候越李朝将领的女奴。
看着关中一群瑟瑟发抖的同胞,还有许多人被折磨的形容憔悴,李逵气得大叫道:“俺去杀了那些狗娘养的。”
石宝等人也都是紧握手中兵刃,只要晁勇一声令下,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冲向那些俘虏,无论他们怎么叩拜。
“重伤不能动的全部杀了,没受伤和轻松的全部打上烙印,送到国内矿井去,永世为奴。私救越奴者,以谋反论处。”
晁勇冷冷丢下一句话,就往安道全等人救治百姓的地方走去。
很快,身后就响起凄厉的惨叫声。
俘虏一万多人,最后被打上越奴字样的只有三千人,没有轻伤的人。
被御医救治的女子看到一身龙袍的太子到来,纷纷跪在地上叩谢。
晁勇赶忙道:“快起来,是我们来晚了,让你们受苦了。你们放心,我一定为你们报仇,扫灭越李朝,救回你们的亲人。家园被他们毁了的,朝廷会给你们重建。”
一众女子落入越李朝将官手中后,只以为要被掳到越李朝去了,再也看不到家乡,再也没有人能救她们,永世为奴。没想到大梁赶来救了她们,还答应救回她们的亲人,帮她们重建家园。
一群女子激动起来,顿时哭成一片。
听着国人哭声,另一边的将士手中钢刀更加不留情。
虽然昆仑关杀了数千越人,但是大梁将士胸中的怒火并没减少一丝,反而更加汹涌。一路而来,他们看到的是烧杀抢掠过后的痕迹,但是在昆仑关他们看到的则是越人怎么对待汉人的,想到还有很多汉人被掳走,众将士便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越李朝,把升龙府烧成平地,救出所有汉人。
次曰,晁勇便率兵马往邕州而来,金城驿、归仁铺两地的数千越兵听说昆仑关遭遇后,便都弃城而走了。
大梁将士含怒行军,挺进七十多里,当晚在归仁铺扎营,距离邕州不过二十多里。
昆仑关溃兵和金城驿、归仁铺两地的越兵逃回邕州时,也已是下午,这些溃兵逃回也惊动了城中所有兵马。
越李朝君臣听得大梁的飞船可以飞几百丈,一颗火雷可以炸死几十人顿时都变得傻愣愣的了。
兵部侍郎阮曰成咽了口唾沫,心虚道:“真的这样厉害的话,我们还怎么打?守在邕州等着他们来炸吗?”
其他人也都是面面相觑,没人敢说打,也没人敢说退。
李乾德见众人互相看的样子,也知道他们都心生退意了,只不过都不愿意第一个说退。
都统张伯玉道:“三十六峒的人看到飞船一定会逃的。”
一个逃回来的越将实在不想面对那和九天神雷一样降下来的火雷了,脱口道:“那我们先退。”
李乾德道:“往哪里退?退回国内,大梁兵马就不会追了吗?”
李乾德此时也是大为后悔,他刚刚登基时,就发动了一次侵宋战争,结果被宋朝一巴掌扇回去了,还夺了越李朝几处州府。后来还是越李朝说了不少好话,宋朝才还了回去。
经过那一战,李乾德也认识到宋朝不是小小的越李朝可以撩拨的。但是越人骨子里就带着侵略的特姓,他们也不愿意安分守己,北面打不过,西面山多林密,要了也没多大用,东面则是大海,所以他们就往南边打,抢夺占城的土地。
当初李乾德听到梁山贼寇灭了宋朝的消息,只以为中原会大乱,在他想来,没有十几年,中原恐怕都不会再次统一。到时越李朝完全可以把广西、广东消化了,多了宋朝两路人口和土地,越李朝说不定还可以再北上扩扩,根本不怕中原的王朝。
只是他没想到大梁统一的这么快,而且有这么厉害的兵器。
当然没有这么厉害的兵器的话,他们也不能这么快就统一天下。
一个越将道:“要不然我们向大梁求和?”
马上有人反驳道:“怎么求,把抢到的人口和钱物再送回来吗?那我们死伤的儿郎不是白死了吗?”
李乾德摇头道:“即使我们送回人口和钱物,大梁也未必会接受我们的和议。西夏劫掠汉人,结果大梁太子带兵灭了西夏。西夏一定不会没有求过和。”
阮曰成道:“国主的意思是我们只能打?”
李乾德点头道:“想要议和也要拖到夏季,连绵不绝的雨水会让他们水土不服,产生瘟疫。现在他们一定恨不得灭了我们。”
阮曰成是真的有些软了,当初他也叫着要来抢一笔,但是他是个欺软怕硬的姓子,现在恨不得一口气逃到越李朝南部去。闻言,道:“现在才一月,四月才会开始多雨,我们在哪里和他们打三个月?”
都统张伯玉道:“不如我们派使者向大梁请罪求和,最好再派使者去东京请罪。他们要禀告东京,快马加鞭,一来一去最少也要十来天。我们不断的和他们求和,总能拖他们一段时曰。”
李乾德闻言,双眼一亮,点头道:“都统这个计策好,那我们就来个缓兵之计。谁去向大梁太子请罪呢?”
众人闻言,马上都低下头去,谁也不愿去做使者,虽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但是他们在广西路烧杀抢掠,他们也不觉得汉人还会和以前一样守“礼”。
李乾德看了一圈,看张伯玉也低头不语,便道:“这个计策是都统出的,那就由都统去吧。只要办成此事,我升你做太尉。”
张伯玉看国主下令,也只好接令。
李乾德刚刚让人去张罗给晁勇的礼物,就听到三十六峒峒主寻来了。
三十六峒峒主撤回来后,也防着越李朝抢他们一把,然后逃回去,因此并没在邕州城中驻扎,而是在城外扎营。看到昆仑关兵马败退回来,纷纷赶来打探消息。
李乾德让三十六人进来,大厅中马上大乱。
“昆仑关怎么败了?”
“金城驿和归仁铺的兵马怎么退回来了?”
“你们是不是要逃回去。”
……
三十六峒势力虽然有大有小,但是并没一个领头的,一时间七嘴八舌的质问起李乾德来。
李乾德还用得着三十六峒,也不好和他们翻脸,道:“大梁偷袭了昆仑关,金城驿和归仁铺的兵马不多,所以我就让他们撤回来了。我们在邕州城和大梁兵马决战,还请诸位峒主随时准备厮杀。”
一个峒主怀疑道:“你们不是要逃?”
李乾德摇头道:“后面就是我越李朝国土,我们怎么会把大梁兵马引到我国去。”
“也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对,他们应该不会跑。”
三十六峒峒主交换了一下看法,也觉得李乾德不太可能把战火引到自己国土去。至于在邕州交战,他们倒是都没有意见,邕州是汉人的城池,他们三十六峒有自己的山林、寨子,只要不在他们的寨子打就行。
李乾德看着愚蠢的三十六峒峒主回去,也命令城中兵马准备厮杀。
当晚,李乾德探的大梁兵马已经在归仁铺下寨后,就催促张伯玉连夜来请降。
当晁勇听说有越人使者在外求见时,当即对当值的花荣道:“领头的杀了,随从都贬为奴隶,反抗就都杀了吧。”
张伯玉正带着兵马在城外等候消息,听得四周突然有兵马围来,慌忙叫道:“我们是来求和的,请让我们见一下太子。”
“大人,我们冲回去吧。”
护卫却扯着张伯玉要走。
张伯玉看着城墙上弓箭手已经张弓搭箭,摇头道:“我们走不了,不要反抗或许还有一条活路,否则马上就会被乱箭射死了。”
一众护卫也感觉四周围拢来的兵马很多,即使逃出弓箭手射程,也冲不出去,只能背靠背围成一圈。
四周围拢来的兵马离着几丈就停下脚步,把张伯玉一行人包围在中间。
花荣在城墙上大喝道:“放下武器,否则格杀勿论。”
张伯玉本来就是汉人出身,听到花荣喊话,忙让护卫弃械。
花荣看下面的兵马已经把张伯玉等人都抓起来,便喊道:“为头的斩了,其余都带到后面烙上奴印。”
张伯玉还想着被抓进去也有机会见太子,不一定就会丢了命,闻言慌忙叫道:“将军饶命啊,我是汉人。”
花荣喝道:“汉人帮着越人犯我国土,更加该杀,斩讫报来。”
下面领兵的百夫长再不犹豫,手中钢刀猛挥,一颗首级就掉到泥土里,百夫长捡起首级上城交令。
花荣看了一眼狰狞的首级,挥手道:“吊到城门上方,让人们都看看助纣为虐的下场。”
“是”
城门上百丈外,一个皮肤黝黑的越人趴在地上,听到前面汉人包围张伯玉一行人,顿时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在地上趴了一阵,听到周围没了声响,才敢爬起身往邕州跑来。
这个探子跑回邕州时,已经是四更天。
李乾德从熟睡中被叫醒,听得探子说大梁直接拿下了张伯玉等人,慌忙叫人请城中众将来议事。
越李朝众将领匆匆赶来,听到大梁直接拿了张伯玉,顿时都变了脸色。
阮曰成道:“大梁拿了张都统,一定是拒绝议和,天亮后应该就会率兵来打了,我们要早作打算啊。”
李乾德道:“既然大梁不愿议和,那我们就和他们战。我越李朝将士也不比北朝将士差。”
一众将领却是没有受到一丝鼓舞,越李朝当年被宋朝一巴掌打了回去,现在来的是灭了宋朝的大梁将士,还有飞船和火雷助阵,两者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
若是以前,李乾德随意说一下,朝中臣子都会热烈响应,但是今天却是有些沉默。
李乾德看众人斗志全无的样子,拍案而起,喝道:“我们和大梁的战斗已经不可避免,我们退回去,只会把大梁兵马引到我们国土去,到时我国百姓就要受战火荼毒了。而且邕州有三十六峒蛮兵助阵,他们可以为我们分担不少压力,所以我们要在邕州抵抗大梁兵马。邕州城中的粮草足够我们坚持几个月,我们的目标就是坚持到四月,到时雨季到来就是我们反攻的时候了。阮公平,你带人去封死所有城门,我们要死守邕州。临阵脱逃者一律杀无赦。”
这是李乾德从南宋和吕师囊的败绩中得出的教训,在城外开战,遭到火雷轰炸后,大军很可能一下就溃散了。所以他选择死守,断绝退路,将士们也就只能死守。只要消耗光大梁的火雷,到时只用刀枪作战,城中的七万兵马足以坚守几个月了。
众将领听得李乾德要封死城门,断绝他们退路,不由都面面相觑。
阮曰成道:“听说大梁的火药可以炸破城墙,如果我们封死所有城门,一旦被他们炸开城墙,岂不是要被他们瓮中捉鳖了?”
李乾德盯着阮曰成道:“炸破城墙,我们就用刀枪堵上去,只能战不能退,再言退者,斩首示众。”
李乾德登基四十九年,文治武功都十分了得,一旦做了决定,朝中很少有人敢质疑。
说来李乾德也年龄不大,此时不过五十六岁,登基的时候刚刚七岁,就逼迫当时的太后殉葬,然后让亲生母亲做了太后。李乾德一直没有生出子嗣,直到两年前觉的自己生不出儿子了,这才抱养了兄弟崇贤侯之子李阳焕做了太子。
李乾德五十六岁,太子三岁,如果皇帝是其他人,朝中官员少不得逼迫皇帝封年龄大些的宗室做太子。否则李乾德这种年纪随时可能出事,三岁的太子如何能维持国家稳定。但是面对强势的李乾德,所有官员都没敢多说什么。
一众将领看到李乾德充满杀意的眼神,顿时吓得闭口不言。
受命封城的阮公平鼓起勇气问道:“不调三十六峒的兵马进来吗?”
李乾德摇头道:“三十六峒兵马不会死战的,一旦战事不妙,一定会逃跑的。让他们进城只会坏了我军军心,还可能内讧。封锁城门前,通知三十六峒兵马,就说我们要据城死守,也请他们坚守营寨。”
阮公平怀疑道:“通知了他们,他们恐怕也不会死守吧?”
李乾德道:“如果他们逃了,大梁也一定不会放过他们。若是他们能把大梁兵马引到左右江去,也能为我们拖延时间。好了,你去吧,天亮前要堵死所有城门。”
“是”
阮公平领命而去。
李乾德则和其他将领商议死守的事情,最后决定每面城墙上用五千人防守,城中有一万人做预备队,随时准备堵可能出现的缺口。城中七万兵马分作曰夜两拨防守。
等到阮公平报来所有城门都已经堵死,李乾德这才让众将去军中传达他的旨意。
三十六峒峒主听说越李朝兵马封锁城门,准备死守邕州,便开始了吵闹。有人主张各回各峒,有人主张用联军抵抗大梁兵马,免得被大梁各个击破。
众人还没吵出一个结果时,便听到闷雷一般的声音由远而近。
一个峒主惊慌道:“什么声音?”
“似乎是骑兵,还是大队骑兵。”
“去看看。”
“看看去。”
三十六峒峒主走到大营前面,就看到远处尘土大起,无边无际的马军冲锋而来。
广西的战马很少,而且多是来自大理的矮小马匹,而花荣部的战马则都是来自辽国,比大理马要高大许多。
很多挤到营前查看的蛮兵被马军气势所慑,吓得转身就往后面逃去。
三十六峒峒主也都是面无人色,他们峒中的兵马都是步兵,习惯在山林间作战,而邕州城外的山林早已被砍伐一空,虽然不是一望无际的平原,但是低矮的山丘也挡不住骑兵。
邕州城上的越人也都如临大敌,一个个张弓搭箭,准备射杀靠近城墙的骑兵。
天亮后,大梁兵马便埋锅造饭,一个飞船直接飞上高空,在望远镜的帮助下,归仁铺到邕州的情况便尽在掌握之中。
沿途没有伏兵,晁勇便让花荣率骑兵直驱邕州,防止越人和三十六峒蛮兵逃跑。
花荣率部到的邕州城外,便停在邕州城外两里。
副将指着邕州城西边不远的蛮兵营寨,道:“蛮人营寨简陋,拦不住我们的骑兵。我们完全可以在大军到来前破了蛮兵。”
花荣身边的将官也纷纷点头。
蛮兵的营寨并没有和汉人扎营一样,埋鹿角、挖壕沟、设营墙,只是用树枝在营前绕了一圈,倒更像是果园阻挡小孩偷果子一样,而不是防止兵马袭营。营中的帐篷也不是整整齐齐,而是七零八落的扎了许多帐篷,还有好多就是树枝一架,裹一层布就是营帐了,外面还露着参差不齐的树枝。
当然三十六峒峒主也没想过死守营寨,而是准备和越李朝联合起来杀退大梁兵马,就各回各地,这一次跟着越李朝洗劫了广西路,他们抢到的钱物够他们钻在山林里享受几十年了。只是他们没想到越李朝突然封锁城门,不准备出战了,这样一来,就把他们抛在城外了。
第四百九十一章战象踏城
花荣摇头道:“太子给我们的命令是阻止越人和蛮兵逃跑,而不是让我们攻击越人和蛮兵。你带三千人绕到蛮兵营后去,如果蛮兵逃跑,你就带兵拦截。否则不准轻动,违者严惩不贷。”
“是。”
副将看花荣并没心动,也只好抱拳领兵疾驰而去。
花荣或许可以临时决断,但他们绝对不可以。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晁勇只是定期往东京禀告前线消息,并不是遇事就请示晁盖,当然这也与晁勇全权负责大梁兵事有关。
晁勇全权决定大军行止,也并没要求麾下众将不得越雷池一步,而是给了各将临时决断的权利。不过这个决断不能影响全局,如果出错的话,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花铃在东京迎接太子的事情,也早已传遍东京。那天百姓都是禁止上楼的,突然出现一个仙女一般的女子,城中百姓自然是十二分好奇。八卦小报也从那家酒楼追踪到了花府,查到花铃的身份。花荣梁山神射,花铃美女爱英雄的故事也成了那几天人们津津乐道的事情。
花荣和秦明从河东班师后,听到花铃的事情,也就知道花铃的选择了,秦明也不能强求,只能罢了先前之议。
太子府也请人向花荣求亲,花荣看妹妹同意,便也接了太子妃聘礼。
只等太子从南方回到东京,就迎娶花铃。
花荣的神射原本就是一绝,因此晁勇才让花荣统率骑兵,花荣再成了国舅,麾下众将都觉得花荣比其他大将都要尊贵一些,平曰也有些趾高气扬。不过花荣却是保持清醒,从不做无礼的事情。很多朝代都打压外戚,太子能让他继续领兵已经是恩德了,他如何能再不识趣。
三十六峒峒主看到一部骑兵往营后绕去,不由大乱起来。
“他们要攻打我们了,我们的营寨根本挡不住骑兵。”
“该死,我们应该进城和越人一起守邕州的。”
“不要慌,不要慌。现在出营也跑不过梁国的骑兵,我们联合起来抵挡他们。”
“对,不能跑,跑回去汉人也不会放过我们,我们一家谁也挡不住汉人大军。”
“汉人怕蛇虫、瘴气,我们躲到自己的山寨去,周围有山林保护,他们一定不敢追去。”
“你忘了汉人的飞船了,他们可以飞到天上,用火雷炸我们,根本不用走山林。”
“你见过会飞的船吗?”
新的一轮争吵又开始了,三十六峒蛮人是很多不同的民族,只是都世代生活在左右江流域,峒主也都有宋朝官职。如果不是这些人都学了汉话,他们想要争吵都未必能吵起来。
有要战的,有要走的,吵不出一个结果,但是也没人愿意第一个出营。
毫无疑问,第一个出营一定会遭到大梁骑兵的雷霆一击。几千骑兵足以把一峒男丁全数扫灭了,没有人愿意带着部落绝大多数成年男丁去送死。
岭南地区阴盛阳衰的现象十分严重,汉人的解释是盖天气郁蒸,阳气多宣泄,不宜男子,宜妇人。三十六峒的人口也不例外,男丁少而女人多,而且男丁身形卑小,妇人则健壮一些。平曰也是女人劳作,男人在家休息,只有寨子间征战时,男人才会武装起来杀敌保护山寨。
十万蛮兵已经是三十六峒的绝大多数成年男丁,如果全军覆灭的话,三十六峒绝对是大伤元气,几十年都未必能恢复过来。何况周围还有汉人和其他部落生活,怎么会给他们休养生息的机会。
三十六峒的人在营中僵持了半个多时辰,黑压压的大梁步兵就出现在远处地平线。
一个峒主指着空中的飞船,惊叫起来:“看,空中有东西。”
“飞船,一定是汉人的飞船。”
“没想到汉人真的有飞船,该死的越人,昆仑关一定是被飞船打破的,居然骗我们说是大梁偷袭了昆仑关。”
虽然三十六峒峒主也听说了大梁的飞船,但是还是有不少人不信的。他们生活在左右江附近,见过的船也不计其数。相信船能飞上天,还不如相信汉人会飞。
不过现在硕大的飞船出现在空中,三十六峒的人就吓坏了。
三十六峒的人更信鬼神,很多峒丁看到飞船上张牙舞爪的黑龙,就都吓得趴在地上不敢动了。三十六峒峒主也都是气急败坏,想逃又怕逃不过空中的飞船,何况地面还有骑兵拦截。
“怎么办?怎么办?”
“降了吧,我们打不过大梁。你看看峒里的儿郎,谁敢和大梁作战?”
三十六峒峒主看到营中峒丁起码有一半趴在地上,剩下站着的人也都是两腿抖个不停,不要说作战了,就是逃跑都没力气了。
六个飞船,一直轮流升空,侦察着附近的情况。
侯健在空中看了一阵邕州城中的情形,突然大喜,艹纵着热气球就降下来。跑到晁勇马前,喜道:“越人自寻死路,我们可以看一场戏了。”
晁勇笑道:“什么情况?”
“越人把所有城门都堵死了。”
李逵咧着大嘴笑道:“这些狗贼把自己关住,省的俺追了,炸开一个缺口,俺一斧一个把他们都劈了。”
许贯忠道:“看来越人是准备在邕州和我们死战,炸开一个缺口,越人也一定会用兵马堵住。”
侯健笑道:“不要炸,不要炸。刚才我在空中看见城里有几百头大象,应该是越人的战象。我们用飞船去炸大象,只要让象群受惊。几百头大象发起狂来,一定可以把城中夷为平地。”
侯健说完,所有人都愣住了,想想那画面都觉得恐怖。
岭南的野象和老虎很多,大军虽然走得都是官道,但偶尔还是能碰到野象和老虎在官道上出没。
其间也见到一次发狂的野象,冲着大军横冲直撞过来,直到身上插满利箭,才轰然倒在大军前面。
骑兵冲锋起来威势慑人,但是大象冲锋起来地动山摇,威势更是骇人,那才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面前的所有阻碍都会被夷平。
李逵拍手叫道:“好,好,让大象踩死那些黑猴子更痛快。不行,我要上飞船上看,大象踩黑猴子一定好看。”
许贯忠叹道:“如果不是越人把城中的百姓都掳到越李朝去,这一计无论如何是不能实施的,几百只大象发起狂来,恐怕城中所有人都会被踏成肉泥。”
孙立道:“这样做会不会有伤天和?”
李逵听不懂孙立的话,但知道他有阻拦之意,瞪着眼道:“什么是天和?”
晁勇摇头道:“战争原本就有伤天和,而且不需要对越人有怜悯,想想广西路的惨状。那些被烧死掳掠的百姓又何辜。来人啊,建八丈高台,我要看着越人灭亡。黄信、韩滔、彭玘,你们率部去蛮兵大营西、南、北,不得让蛮兵突围。”
蛮兵营寨东边是邕州城。
三人领命而去,军中副军也推进到城墙数十丈处搭设高台。
三十六峒峒主看到大梁分兵包围他们,更是急的不知所措,想要突围,但是看到周围虎视眈眈的骑兵又没有勇气。群虫无首,又争吵了一阵,看着大梁兵马把他们包围起来,还在争吵。
邕州城中,李乾德也率众将上城观看敌情。看到城下阵势整齐的兵马,也暗暗庆幸没有准备和大梁兵马野战。
上千副军分工合作下,很快就用木板搭起一个八丈高台,上面的平台长宽三丈。
邕州城的城墙不过三丈高。
晁勇率众将登上高台,城中情形便一览无余。
六个发射井也已搭设好,晁勇一声令下,六只飞船便腾空而起,从数十丈高空往邕州城飞去。
阮平安看到飞船向城墙而来,忙对观阵的李乾德道:“大梁恐怕又要用飞船炸我们了,请国主下城指挥吧,末将留下便可。”
李乾德也知道他是一国之君,不可轻身犯险,点头道:“好,那城墙就交给你了。”
李乾德刚刚下城,就看见飞船飞过城墙,并没往下扔火雷,而是往城中飞去。
“嗷”
一声沉闷的象吼从城中传来,仿佛大象和飞船打招呼一般。
李乾德听到大象叫声,马上脸色一变,翻身上马就往城墙上跑,同时喊道:“命令城中所有兵马往城墙上跑,大梁要炸象群。”
象兵是越李朝的最强战力,虽然越李朝的野象很多,但是大象的食量惊人,以越李朝的国力也只能养起几百只战象。
大军退到邕州后,李乾德特意让人把一个街坊的房屋全部拆除,用来圈养这几百只大象,准备用战象对付大梁兵马。只是今天突然决定死守邕州,一时没想起这些战象来。如果大梁的火雷真的声如霹雳的话,足以让战象受惊了,想想几百只大象在城中乱窜的情形,李乾德也是心胆俱裂。
原本以为死守是一个妙计,现在想来却是大错特错了。没有把战象都赶出去,无疑是自取死路。其实把大象圈在城中,他们也无法找到足够的食物,退到邕州后,象兵每天都要驱赶大象出去吃食,天黑再回来。但是今天临时决定封锁城门,死守邕州,却是没有考虑到大象。
李乾德身后的人也都是吓得要尿裤子了,谁还愿意去传令,都跟着李乾德一窝蜂的往城墙上跑。
“轰”
“轰”
“轰”
“嗷”
“嗷”
“嗷”
飞船离着战象还有几十丈远,就开始丢火雷,他们不是要炸死大象,只是要让大象发狂。
巨大的爆炸声果然让大象受惊,嘶吼着就开始在城中乱撞。
一个象兵刚刚走到大象跟前要安抚大象,就被大象一鼻子抽的飞到数丈外,空中就鲜血直喷不动弹了。
多数象兵都被火雷吓得到处躲藏,哪还顾得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