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崛起_庚新-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平,你有事吗?”
李显诧异停下脚步,转身看着匆匆跑来的太平公主。
对这个小妹妹,李显也非常宠爱。哪怕太平公主对他的态度并不是很亲热,李显也从没有忘记,太平是他唯一的妹妹,而且是同父同母,有着浓浓的血脉亲情。
“七郎,你要去哪儿?”
太平公主没有唤李显做太子,而是称呼他七郎。
可是李显却没有感觉到半点的不尊重,甚至有一种很亲切的感受。
七郎,太平有多久没有这样称呼我了?哪怕他从房陵回来,当上了太子,太平公主更多时候是唤他‘太子’,而不是‘七郎’。这个称呼,让李显有一种家的感受。
看李显略显激动的模样,太平公主有些无语。
她叹了口气,再次问道:“七郎,你可是要去铜马陌?”
“是啊,我想去见见当年的小仙童。”
在李显的心目中,杨守文不仅仅是他的女婿,还是那个伴随在老神仙身旁,善良的小仙童。这么多年过去了,当他想起了当年的往事之后,再也无法按捺心头的激动。他想去去见见那个小仙童,听听他这些年的遭遇,然后能够和他一起说笑。
太平公主苦笑道:“七郎,你若现在去见杨兕子,他必死无疑。”
“啊?”
见远处武三思气呼呼的上了车马,而李旦也已经离开了宫门,太平公主才压低声音道:“我的傻七哥,你难道就没有看出来,母亲对这桩婚事,其实并不赞成吗?”
“不会吧。”
李显一脸的迟钝之态。
“母亲最希望的,还是让裹儿嫁给武家二郎。
只是现在的情况,容不得她继续下去。毕竟杨兕子的身后,还有个荥阳郑家,母亲就算想对他不利,也需要考虑一下代价。母亲现在最想做的,是让他老老实实待在铜马陌。等事情久了,她会想办法把杨兕子赶出洛阳,让裹儿嫁给武二郎。”
“这……”
“七郎,你现在还想要继续这个婚约吗?
你要想明白,如果你因为此事而得罪了母亲,很可能会失了太子之位,甚至离开洛阳。”
李显闻听,却笑了。
“如果真是这样,大不了我再回房陵就是。
当年老神仙救我性命,可结果却害得他不得不背井离乡。这份情意,我不能忘记!以前我没可能偿还这份恩情,现在有机会了,我怎地都不能放弃,你明白吗?”
“七郎,你知道吗?”
“什么?”
“你现在这样子,端地有男子气概。
只是你这性子……”
太平公主说着,停顿了一下,突然压低了声音道:“你现在别去见杨兕子。如果你真的不放心,让皇太孙或者安乐去都可以,但是你千万不要去接触那个孩子。
否则的话……你可能会坏了他的性命。”
“可是……”
“母亲这边,我会帮你。
对了,太子妃和婉儿不是走的很近吗?让她常与婉儿走动,说不定会有意外之喜。”
在这一刻,太平决定要帮助李显。
不为别的,只为自家这个七哥,还能有如此的风骨。
李显倒是没有任何怀疑,听太平公主说完,便立刻答应道:“既然如此,那就拜托太平你了……另外,梁王恐怕不会善罢甘休,所以还请你在暗中,多多关照他。”
太平公主笑道:“七郎,看样子你对这个女婿,倒是很满意啊。”
李显嘿嘿一笑,没有回答。
他朝着上阳宫又看了一眼,而后一咬牙,便登上马车,“回东宫!”
……
归义坊,位于宣仁门外大街南侧。
从西往东数,归义坊是第二个坊市。它的西面,是立德坊,难免就是漕渠。这漕渠,是从东城的承福门南侧的洛水开出的一条人工河。出洛水后东北行,在立德坊南往东,而后穿越外廊城后,再流入洛水。而与它相对应的,是归义坊东侧的瀍(音chan)渠。它从邙山北麓引瀍水而来,形成了一条人工渠,与漕渠汇合。
故而,这条渠也叫东渠。
归义坊以南,隔漕渠是玉鸡坊,西南则为承福坊。
这是一个贵族和官员居住的富人区,在后世许多洛阳出图的墓志中,凡是言明在归义坊有住宅的墓志,全都是官员。同时,坊内还有许多寺院,而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太平公主出资修建的太平寺。这座寺院,也号称是归义坊的标志。
站在宅院里,杨守文举目四望。
这是一座有三进的庭院,占地面积大约在三千平方米左右。
宅院已经被人修整了一遍,虽然看上去有些荒凉,但大体上还算保留完整。只是,偌大的宅院冷冷清清,前前后后的房舍加起来,大约有上百间之多。杨守文站在正堂的台阶上,一脸的茫然。不仅是他,就连杨氏等人,也都不知所措。
“大兄,这宅子倒也不错。”
郑虔结结巴巴道:“只是咱们就这几个人,怎么住得这么大的宅院?”
是啊,你问我,我又该去问谁?
杨守文一行人,算上一月,一共也不过七个人而已。这里这么大,我晚上出门会不会迷路?
第二百六十一章郑灵芝(下)
看着那一条条用碎石子铺成的曲折小径,杨守文就忍不住吞了口唾沫。
不住?
恐怕不行吧……据上官婉儿说,这座宅院是武则天专门为他选择的。如果他不住在这里,那就是抗旨不遵,是要掉脑袋的。可是住下来,别的不说,只说每天打扫房子,就能把人累死。武则天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她莫不是想要戏耍我吗?
“杨茉莉,马都拴好了吧。”
“阿郎,已经拴好了……这里的马厩好大。”
是啊,我也觉得不小。
杨守文挠挠头,扭头对杨氏道:“婶娘,咱们先住在前院,等熟悉了情况之后,再想其他办法。这是圣人的美意,咱们也不好拒绝,大家这两天,就先忍耐一下吧。”
前院?
就算是前院,也很麻烦啊。
差不多有三四十间房舍,怎么安排?
杨氏也为难的点点头,“只有先这样了……对了兕子,厨房在哪里,怎么开伙呢?”
杨氏话音未落,就见杨茉莉走过来,苦着脸道:“阿郎,杨茉莉饿了!”
“你的零食呢?我记得你不是带了好多的食物?”
“吃完了,进城之前就吃完了。”
好吧,当我什么都没有说,我就知道把食物放在你那里,绝对是一个天大的错误。
杨守文想到这里,苦笑不迭。
“这样吧,大家把行囊先放到旁边的厢房里。这两天,咱们就以正堂为中心,暂时住下来。等弄清楚了状况以后,再做其他的打算……大兄,就烦劳你住在最外面。我会让悟空它们跟着你,万一有什么不正常的事情发生,你关门放狗就好。”
阿布思吉达闻听,笑着拍了怕枪囊。
那意思是说:你放心,枪在手,诸邪不侵!
好吧,既然你这么有底气,我也就不废话了。杨守文正要继续分配房间,却听到大门外一阵人喊马嘶的声音传来。紧跟着有人过来敲门,并传来了一个陌生的声音。
“青之在吗?”
“谁?”
不等门外的人回答,杨青奴便反应过来,欢快从台阶上跳下。
紧跟着,悟空它们在门口狂吠,也使得这冷冷清清的宅院,一下子增添了几分生趣。
“大兄,是舅舅。”
杨青奴一边跑一边叫喊,而这时候,门外的声音再次响起,“我是郑灵芝,青之可在?”
杨守文这才反应过来,忙从台阶上下来。
只是,他腿不方便,又丢了拐杖,走起路来难免有些缓慢。
好在吉达已经跟了过去,帮着杨青奴,把大门打开。门外,站着一个中年男子,看上去大约在三十多的模样,生的齿白唇红,英俊非凡。他留着一副小胡子,给人一种即沉稳,又不失风趣的感受。在他身后,还跟着男男女女,几十个人。
“奴奴!”
看到杨青奴,男子立刻笑了。
他这一笑,露出了八颗雪白的牙齿。
“舅父,奴奴好想你啊。”
“是吗?舅父也想奴奴。”
男子说着,就把杨青奴抱起来,迈步走进了大门。
两个少年一左一右跟着那男子进来,而后一摆手,沉声道:“还不把东西抬进来?”
一群男男女女,肤色各异,年纪不一的人,有的扛着箱子,有的提着食盒,还有几个拎着包裹,从外面走进了院子。不过,这些人走进院子后,表情也各有不同。
汉人装束,衣着整齐的人,脸上会露出慌乱之色。
而那十几个肤色发黑,头发卷曲,高矮也不同的男男女女,则显得平静很多。
“青之,还记得我吗?”
美男子抱着青奴,笑眯眯走到了杨守文的面前。
这院子里,只有两个人他不认识。一个是阿布思吉达,一个就是杨守文。其余人,他都见过,甚至那四只狗对他也不算陌生。郑虔就更不用说了,都是同一房的郑家人,虽然不属于同一支,却从小看着郑虔长大。阿布思吉达一看就是胡人,不可能是杨守文。既然阿布思吉达不是,那么另外一个看上去行动不太利索的少年,自然就是喽。
“你是舅舅?”
“哈哈,肯定是奴奴说漏了嘴。
我上次见你,还是十三年前。那时候你浑浑噩噩的好像傻小子,那会记得我呢?”
郑灵芝,这就是自己的舅父,郑灵芝!
杨守文不敢怠慢,忙躬身要向郑灵芝行礼,却被郑灵芝拦住。
“青之,你身体还没康复,不必守那些规矩。
从去年我就惦记你,没想到你这臭小子,好大的胆,竟然一个人跑去了塞北追杀叛军。”
“呃,还有我大兄。”
郑灵芝笑了笑,没有反驳,朝吉达点点头,也没有招呼。
他可是荥阳郑氏的子孙,一个对血统极为重视的豪门贵胄。哪怕吉达和杨守文结拜,可是在郑灵芝眼中,吉达始终是胡人。杨守文和吉达,那是私人的交情,郑灵芝不会去掺和。但要他认可吉达,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在他没有认可吉达之前,他会看重吉达的勇武,但却不会在意。这,也是豪门贵胄子弟的傲慢。
不过,郑灵芝没有招呼,吉达也没有理睬。
等那些人进来之后,他就带着悟空四个,退到了一旁厢房的门廊上。
“回来就好!”郑灵芝面带微笑,眼中却闪过一抹泪光,轻声道:“你的事情我都听说了,做的好!三姐的儿子,怎可能会是痴汉?她九泉下知你如今情况,一定会非常开心。”
郑灵芝说完,把青奴放下来。
他又和杨氏打了个招呼,显得彬彬有礼。
最后,他指着郑虔,“你这小猴子终于是遂了心思,不过来了洛阳,课业却不能耽搁,否则我可不会放过你。”
郑虔闻听,忙陪着笑道:“十九叔放心,有大兄作伴,我又怎敢偷懒。”
杨守文没有说太多话,只是静静观察着郑灵芝。
他气息沉稳,举手投足间颇有豪壮气概。
但他长得实在是……太娘了!若不是那两撇性感的小胡子,证明他是男儿身的话,换上女装,妥妥是一个美娇娘。老爹说,舅舅和娘亲长得很像……以前,杨守文对郑三娘没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概念。如今看到了郑灵芝,母亲的模样一下子变得清晰好多。
舅舅,很漂亮!
若是放在后世,妥妥花美男,绝对可以迷倒一大片呢……
第二百六十二章鬼宅(一)
有了郑灵芝带来的人,宅院里顿时变得热闹不少。
“一共十八个人,你暂时将就着用吧。”郑灵芝指着台阶下分成三排站立的男男女女,然后从身后的少年手中接过了一叠发黄的户贯,便递到杨守文的手中,“我听说圣人把你安排在这里之后,就有些急了!可你也知道,我虽是河南校尉,但是在朝堂上根本说不上什么话……圣人的旨意,更不是我可以抗拒,只好临时为你买了这些人。前面这一排的六个,会说官话,可以在平日里帮你些忙。
其他人的……那最后面的六个昆仑奴,粗手大脚,做不得细活,但时能吃苦,而且有些力气,能为你做些粗活。中间那六个人,有两个突厥人,其余四个女人则来自于波斯,据说原本是波斯贵族后裔,后战败被俘虏,然后辗转来到了长安。”
昆仑奴?
杨守文的目光越过那前排十二人,落在最后面的六个人身上。
我去……
昆仑奴在唐代,是一个犹如标致般的存在。在无数的演义和野史以及传奇之中,都有昆仑奴的记载。他们忠诚,老实,而且很勤奋,甚至还有人精通格斗之术。
但是在唐朝灭亡之后,昆仑奴就好像消失不见。
史书里对他们的描述也各有不同,不过总体而言有几个特征,卷发、肤色黑,壮实。可杨守文现在终于弄明白了,这唐代的昆仑奴究竟是什么模样。这,这不就是黑人吗?
但是,这些黑人虽然黑,却又不是那种,那种纯粹的黑。
准确来说,好像是棕黑色,有点类似于后世的混血。但混的是哪儿的血,就不得而知。
非洲人?
杨守文有些怀疑。
不过,你若是问郑灵芝,恐怕他连非洲在哪里都不知道。
这是一个以华夏文明,以唐文化为尊的时代。万国来朝,可不是说说而已。既然称作万国,天晓得都有什么样的国家。杨守文估计,郑灵芝也未必会留意这些。
至于那几个波斯女人,长得很妖媚,颇有些异域风情。
只看郑灵芝那满面跑眉毛的样子,杨守文就知道,自家这个舅舅,弄不好不太靠谱。
“舅舅,为什么不找洛阳本地人呢?”
郑灵芝见杨守文毫不客气的把那些卖身契收起来,顿时笑逐颜开。
“青之,你比你爹开始懂事多了……之前他从昌平过来,我本打算送些仆从给他,他却推三阻四,好不痛快。我知道,这些仆从委屈了你,不过,我也没办法啊。”
说罢,他招手示意两个少年过来,吩咐两句之后,便转身往后院走。
杨守文忙朝着杨氏招呼了一声,跟在郑灵芝身后。
“青之,你道我不想找本地人吗?找不来啊。”
“怎么?”
“别人一听说是铜马陌的霍府,立刻就掉头就走。
我也不知道圣人把你召来,究竟是打得什么主意。好端端,怎会把你安排在这里?”
“这里,不好吗?”
杨守文疑惑问道。
两人一前一后,便来到了中进的庭院。
这中进庭院的面积,比之前堂还要大,约有一千五百多平方米的模样。
庭院里水榭楼台交错,好像一个花园。
雨才停息,院中的桃花、杏花纷纷被风吹落,把那曲折的石子幽静,湿涔涔蔓延绯红粉白,不由使人更添几分怅惘。
郑灵芝沿着曲折回廊,走到了水池中央。
站在这里,景色更加优美,凸显出原来的主人,不凡的品味。
“当然不好了!”
郑灵芝停下脚步,身体靠着栏杆,轻轻叹了口气,“这里原本是御史中丞霍献可的宅子。你要知道,这地方靠近皇城,朝廷的官员,以及洛阳贵胄,大都居住在此。别的不说,铜马陌毗邻漕渠。你知道吗,你这院子里的水池,直接就连同外面的漕渠,是一池活水,经年不冻,堪称是整个归义坊中,风水最好的地段。”
杨守文顿时诧异了,“既然如此,为何会空置?”
“六年,死了三个主人,你以为怎样?”
“啊?”
郑灵芝的脸色有些难看,轻声道:“这里如今是洛阳城里有名的鬼屋。据说当年霍献可在新都案中害死了朱待辟之后,朱待辟的怨魂便跟着他来到了这里,然后抽了霍献可的筋,活活把他折磨死。之后,他的怨气越来越大,以至于住进来的人,都没有好下场。
之前这里的主人,甚至还请了阿你真那法师过来超度,但没有用处不说,他也死了。
你没看,阿你真那法师如今都不愿意在城中久居,一心想要搬出洛阳,在城外建造寺院。”
一阵风吹过水池,池面波光粼粼。
太阳明明高悬空中,阳光普照。
可不知为什么,杨守文却感受到了一股子莫名的寒意,激灵灵一个寒蝉。
“舅舅,你可别吓我。”
“我吓你作甚?不信你出去打听一下,看我可有半句虚言?”
郑灵芝此刻,脸上的笑容已经不见了踪影。
他手扶栏杆,向左右眺望,并且低声啐骂了一句,“算了,别说了,我都有点怕了。”
说完,他深吸一口气,对杨守文道:“看样子,圣人这是想要你死在这里。”
最毒妇人心,最毒妇人心!
杨守文忍不住在心里破口大骂。
他本来还好,可是被郑灵芝这么一说,心里也有些发颤。
他自己倒是无所谓,原本是无所畏惧。可杨氏还有一月都在这里,千万不要受到牵累。
“那怎么办,我搬走?”
“搬走?”
郑灵芝苦笑道:“我估计没那么容易。
圣人把你安排在这里,一定有她的打算。你若是搬走了,弄不好就给了圣人借口。
据我所知,圣人对你和安乐公主的婚约并不是很赞成,不过碍于名声,一直没有表态罢了。可她现在把你安排在这鬼宅之中,态度就已经非常清楚,你明白吗?”
我不明白!
杨守文挠挠头,轻声道:“舅父,我倒是不害怕,可我担心我那婶娘会受到牵累。还有青奴、十三郎他们也是。实在不行,你能不能把他们接到你家里暂住呢?”
郑灵芝叹了口气,“进得这门,想要出去,恐怕不易。”
第二百六十三章鬼宅(二)
杨守文,默然。
他并不是一个善于勾心斗角的人,也从不喜欢什么阴谋斗争。哪怕是重活一世,黑就是黑,白就是白,这个世界在他看来没有那么复杂。可是这官场上的林林总总,让他明白了世界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可即便如此,他依然保持那份初心。
他能心狠手辣,也可以腹黑毒舌。
但是这心思……
武则天从没有想过要认同他的存在,甚至在她的眼中,杨守文只是微不足道的蝼蚁。
此前种种设想,确实有些一厢情愿了。
站在武则天的立场来说,她要推动武李盟誓,要强化武氏一支在她死后的实力。只有这样,武氏才不会在她死后覆灭!只是杨守文觉得有些不太高兴,或者说很受伤。
他所作的一切,在武则天眼中什么都不是。
原本还想着有一个美好的结果,他和李裹儿的婚约解除,同时还可以趁机扬名天下。
但现在看来,武则天根本就不在乎。
相信,如果不是有人刺杀他,并且在坊市间制造谣言,说不定武则天早就灭了他。
杨守文倒是突然有些感激潘道子。
他刺杀了他,又为他撑起了一张保护伞。
“舅舅,我该怎么办?”
郑灵芝看着杨守文,有一些心疼。
如果当初杨大方没有救下太子,杨守文如今依旧会是杨家子弟。他有三姐冥中教授,又有郑杨两家的背景,不管走到哪里,都会是天子骄子,为世人所仰视。
可是,偏偏他卷入了这朝堂之争。
杨家弃他而去,郑家也是重重顾虑。
哪怕郑镜思让郑虔跟随杨守文来洛阳,表面上看似乎是对杨守文的信任。可实际上,他更多是希望郑虔能够趁此机会而声名鹊起,借杨守文的名声而一鸣惊人吧。
这个外甥,还真是多灾多难啊。
郑灵芝想到这里,轻轻叹了口气。
“青之,你也不必太担心。
圣人虽让你住在这里,但是却没有让你幽居禁足。你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尽快让世人知晓你的才华。不要怕事情闹大,你父亲和廿九郎的主意也不是不能实施。有了名望,圣人自然会有顾虑。只要你熬过这段日子,日后自然前程远大。”
前程远大吗?
杨守文苦笑一声,突然话锋一转道:“舅舅,咱们不说这些。
你今日来看我,小子非常开心。正好,我这里有新酿的清平调,咱们头次见面,怎地也要痛饮一回。至于圣人的心思,非你我可以揣测,倒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
郑灵芝闻听,顿时笑了。
“我就知道,青之这才过来,一定会有好酒。
嘿嘿,上次你爹从昌平带来了些清平调,我可是保存了很久,没想到最后被薛慎言给抢走了。走走走,咱爷俩今日不醉不休。自从我那清平调被薛讷抢走,可是等了很久呢。”
郑灵芝说着话,便拉着杨守文走出回廊。
这时候,前院已经收整的差不多了,虽然看上去还有些冷清,但比之之前却多了几分生趣。
杨氏带着六个女人,从前院走进来。
沙和尚与小白龙跟着她,还有那只猴子小金亦步亦趋。
“兕子,你选好住处了吗?”
听到杨氏的询问,杨守文停下了脚步。
这座三千多平方米的宅院,前堂大约有一千平方,中进的庭院在一千五百平方左右。本来,杨守文是打算让大家都住在前院,可现在一下子多了十八个仆从,他们再住在前院,就显得有些不太合适。可是中进庭院,却太大了,有两座观景楼,还有三个小院,一共有四十多间房舍。住在这边,倒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宅院的后院,是个小花园,树木成荫。
不过因为长久没人打扫清理,花园里野草丛生,看着有些凄冷。
整个后院,也就是五六百平方的样子,有十几间房舍,但也都年久失修,看上去很残破,根本不适合住人。
杨守文想了想,伸手一指那正中央的一个院子,“咱们就住在这边。”
那小院里有一座三层的楼阁,大约有十三四米高,也是这宅院中最高,视野最开阔的一座建筑。
除了这楼阁之外,庭院里还有十几间房舍。
七个人住进去绰绰有余,哪怕杨承烈他们搬过来,也足够住下。
杨氏点点头,便喊了身后两个胡姬,带上另外四名波斯女人,朝着那院子走了过去。
“这娘子,倒是很勤快。
本来我还想着给你找两个管家,现在看来,已经不用了。”
郑灵芝目送杨氏离去,忍不住点点头。
“青之,你如今虽是虎落平阳,可你要记住,猛虎终究是猛虎,就算是虎落平阳,也绝不能被鹰犬欺凌。该强硬的时候,就要强硬!记住,你娘亲可是郑三娘。”
“甥儿受教。”
……
郑灵芝过来,带了不少的酒食。
只是他没想到,杨守文身边竟然隐藏了一个大肚汉。
在收拾屋子的时候,杨茉莉就忍耐不住,偷偷摸摸的把食盒打开。只是他的品尝,与普通人的品尝不一样。他这一品尝,就吃了足足大半个食盒里的酒菜,让杨守文哭笑不得。
好在,归义坊繁华热闹,酒楼林立。
杨守文让人去买了两只烤羊,十只熟鸡,再加上林林总总的酒菜,就花销了五贯钱。
“舅舅,这洛阳居,实大不易啊。”
五贯钱,这样的酒菜在荥阳可以吃上两顿富裕,若是到了昌平,那就是敞开了吃。
郑灵芝闻听,怀抱着一坛子清平调。
“青之,以你之才,易居洛阳。”
“那我可要借舅舅吉言,来咱们吃酒。”
“尽饮,尽饮。”
郑灵芝说着话,就把杯中酒一饮而尽。
他有些醉了,所以说话时,也显得有些吃力。
“不过青之,你住在这鬼宅里,还是要有一些防备才是。
我建议你,可以去大福先寺请来一尊佛像来镇宅。我不知道有没有用,但寥胜于无。”
请佛像?
这倒是一个好主意。
杨守文听罢,连连点头,“舅舅所言极是,我会记得这件事情。”
这一顿酒,一直吃到了日落西山。
暮色笼罩洛阳,郑灵芝这才带着人,晃晃悠悠的走了。
当然,他临走的时候还顺走了几坛子酒,加起来差不多有三十斤上下。杨守文把他送出了大门,目送他踏着暮色离去。从漕渠吹来一阵风,顺着巷陌扑面而来。
那风并不凉,反而给人一种熏熏然的暖意。
杨守文顺着巷陌的另一边看去,只见一条沟渠横在南面。
巷陌的尽头,有一个凸出的石台,上面坐落一只铜马,也就是这铜马陌的名字由来。
据说,当初开漕渠的时候,开挖到这里,就再也挖不动了。
当时正好有嵩山道士潘师正途经此地,言地下有一妖龙作祟。接触这问题,有两个办法,一个是斩杀妖龙,则东都风水将随之溃散;另一个办法,则是以铜马镇压。龙马相合,则妖龙就可以转化为神龙,能够护佑神都,令洛阳越发昌盛。
潘师正,是上清茅山道士,师承王知远。
杨守文倒是听说过他的故事,不过不是因为潘师正有多厉害,而是因为他有一个很牛逼的弟子,也就是司马承祯。至于他所说的妖龙铜马,是真是假?不得而知。杨守文以前也是个无神论者,可是重生之后,他对这鬼神之说也有些信了。
否则,如何能解释他重生的事情?
反正不管怎样,铜马竖起来之后,漕渠的建设就顺风顺水。
后来,人们就把那铜马立在漕渠北岸,同时又拆除了归义坊的南墙。树立铜马的石台,正对着如今的铜马陌。于是乎,就有了铜马镇宅的传说,是铜马陌成为一个风水宝地。
第二百六十四章鬼宅(三)
可既然是风水宝地,可以会有鬼宅?
杨守文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天已经蒙蒙黑,他回到了宅院之中。迎面,一个突厥人走上来,看年纪大约有五十岁上下。也许是常年的风水日晒,令他肤色成古铜,脸上的皱纹很多,却有一股子彪悍之气流露。
他来到杨守文面前,躬身道:“还请阿郎吩咐,仆从们当如何安置?”
杨守文记得,这突厥人名叫乌尤。
在突厥语当中,乌尤有石头的意思,故而他的汉名就叫做石守信。
貌似这是他之前的主人给他起的名字,意思是要他守信?嗯,大概是这个意思吧。
杨守文倒是显得很随意,让乌尤把那些奴仆唤来。
郑灵芝带来的十八个人当中,一共是十二男六女。他坐在刚收拾好的前堂客厅里,扫视众人。
“那六个人,叫什么名字?”
杨守文手指着六个昆仑奴,沉声问道。
“回禀阿郎,他们是刚被人送来洛阳,所以还没有名字。”
“你能听得懂他们的话吗?”
“有些难,但是可以勉强交流。”
“勉强可不成。”
杨守文也有些醉意,但脑袋却很清醒。
“婶娘,明天到北市去找找,看有没有会说他们的话的人,勿分男女,只要老实可靠,就买来吧。反正已经这么多人,再添几个也没什么,婶娘可以酌情决断。”
“好。”
杨氏抱着一月,笑眯眯答应下来。
这么大的宅子,在以前可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而今,她能住进来,而且手底下还有六个女仆,比之在荥阳,可是强了不少。在荥阳,哪怕杨守文对杨氏再尊敬,家里有宋氏,杨氏就不可能去插手太多。而在这里……如果说人的幸福感指数是一百,杨氏现在有六十。剩下的四十,便是幼娘的缺失。
“他们几个,由左到右,就姓黑。
黑大,黑二,黑三,黑四,黑五和黑六……乌尤,你把我的话转给他们。就说在这边好好做事,就不会饿了肚子。”
乌尤,也就是石守信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