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崛起_庚新-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突然想起了什么,停下脚步,从包裹里取出一身衣服还有一双鞋,递给了杨茉莉。
“我在饶乐,遇到了原大娘。”
“大娘好吗?”杨茉莉显然还记得原大娘,顿时露出惊喜之色。
“她很好,不过她现在已经不在孤竹,搬去了赤山。这是她给你做的衣服和鞋子,只是不知道是否合适。你拿着,回去试试……这是原大娘对你的心意,可别忘了。”
杨茉莉接过衣服和鞋子,却哭了。
“呜呜呜,阿郎……杨茉莉想大娘了。”
杨守文顿时慌了手脚,连忙上前拍了怕杨茉莉道:“杨茉莉不哭,大娘若知道你这样子,会不高兴的。等将来有机会的话,我带你去赤山,咱们再去找原大娘。”
“真的吗?”
“当然。”
杨茉莉顿时破涕为笑,用力点点头。
“那阿郎可不要忘记了,到时候一定要带着杨茉莉!”
他擦干了眼泪,在前面继续带路。
三人三骑沿着村中小径走到尽头,就看到巍巍青山脚下,一座庭院出现在视线中。
那院子很简朴,并没有什么奢华的装饰,大门更朴素至极。
一米五高的院墙,夯土筑成,上面还长着杂草和嫩绿的藤蔓,看上去别有一番味道。
杨茉莉在院门口栓好了马,走过去推开了院门。
第一百九十四章重逢(三)
一座两进小院,从山上流淌下来的溪水,穿过庭院中,在前院的角落里汇聚成一个池塘后,又从一座假山下流出院墙外,汇入到村后的溪水中。这是一池活水,占地约一百多平方米。微风吹来,更拂动池面水波荡漾,波光粼粼,别有韵味。
前院,占地约千余平方,有两个独立的院落。
一座明堂就坐落在庭院里,从屋中可以看到池塘边上的凉亭。
“阿郎回来啦!”
杨茉莉走进院子,就大声喊道。
只是他声音尚未落下,就听到一阵犬吠声,从院子里跑出来四只狗来。
它们大声吠叫,使得海东青立刻生出警惕之心,一声鹰唳便从杨守文肩膀上腾起,展翅空中。
“大玉,别动。”
杨守文吓了一跳,连忙厉声喊喝。
自古以来,鹰犬就是天敌。
四只狗见海东青在空中,立刻仰头吠叫。
杨守文不等杨茉莉上前,便跑过来蹲下身子,大声道:“悟空、八戒、沙和尚,小白龙……过来。”
听到杨守文的声音,那四只狗立刻停止了吠叫。
为首那只毛色纯白的狗,正是悟空。半年不见,悟空已经长大,并且颇有大师兄的风范。它带着三只狗,盯着杨守文看了两眼,然后跑过来围着杨守文转了两圈,鼻子抽动两下之后,便发出了欢快的叫声。四只狗拼命想要挤进杨守文的怀里,悟空的个头偏大,占居了上风,把脑袋扎进杨守文怀里,发出呜呜叫声。
其他三只狗,则各施手段,都挤了过来。
杨守文忍不住哈哈笑了,伸手一会儿在悟空和八戒的脑袋上揉动,一会儿又和沙和尚与小白龙亲近。而大玉见四只狗没有敌意,便落在了金子的背上,高昂着头。
“兕子!”
一个惊喜的声音响起。
杨守文抬头看,就见杨氏穿着碎花袄裙,面露惊喜之色,眼中更闪动泪光。
“婶娘!”
杨守文起身快走两步,却又突然停下来,露出羞愧之色。
“婶娘,对不起。”
他低下头,甚至不敢和杨氏的目光相触。
哪知道,杨氏却走上前,把她搂在怀中。杨氏比杨守文低了一个头,却轻轻拍着杨守文的后背,轻声道:“兕子,婶娘都知道了,这不怪你!这半年来,苦了你,饱受塞北严寒。你管叔叔写信都说了,他还说,兕子你一定会想办法找回幼娘。
兕子,足够了,足够了!婶娘不怪你,是幼娘这命里面,注定会有这么一场劫难。”
“啊?”
杨氏眼中闪着泪光,轻声道:“还记得弥勒寺的玄硕法师吗?
他在昌平的时候,曾经给幼娘看过相,说她天生会有一场劫难,却不会有危险。
以前婶娘不信,现在却信了……你也不必担心,总有一天,幼娘回来找咱们。”
玄硕法师吗?
杨守文倒是知道这个人,但是印象已不太深刻。
看到杨氏这样,他反而更加愧疚,轻声道:“婶娘放心,我一定会把幼娘找回来。”
“嗯嗯,婶娘相信你!”
杨氏总算平静下来,把杨守文松开。
“快去看看阿郎吧,他很想你。”
“嗯!”
杨守文点点头,正要开口,却听到一个怯生生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大兄,你回来了。”
低头看去,是杨青奴。
她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了杨守文的身边,小手扯着杨守文的衣襟,脸上带着浓浓的喜色。
而在那正堂门前的门廊上,宋氏带着宋三郎和宋平,正含笑看着他。
一旁小院的门口,站着一个妇人,身边还牵着两个孩子。那两个孩子比较眼生,不过那妇人,杨守文却认得,正是宋三郎的妻子。都在这里,全都在这里了!
杨守文蹲下来,把杨青奴抱在怀里。
“是啊,我回来了!”
“大兄,青奴好想你……你不在家,阿爹就总是沈着脸。有时候吃醉了酒还会骂人,青奴好怕!”
伴随着杨守文这一抱,积压在青奴心中的委屈,似乎一下子找到了宣泄的途径。
她紧紧抱着杨守文,放声大哭。
门廊上,宋氏的眼圈也红了,不过那脸上的笑容,却格外灿烂。
“青奴乖,大兄回来了,阿爹以后就不会发酒疯了。”
“嗯嗯。”青奴哭的好像一只小花猫,把杨守文的衣襟都哭湿了。他干脆把青奴抱起来,那张小花猫似地脸上,也随之露出了笑容。大兄,还是很疼惜青奴的。
“兕子,你回来了。”
杨守文站起身,宋氏便走上前。
“阿娘,这半年来,辛苦你了。”
宋氏想说不辛苦,可是这话到了嘴边,却化作两行热泪夺眶而出。
辛不辛苦,她自己清楚。
杨守文走了之后,家里好像天都塌了。
在不知不觉中,杨守文已经撑起了杨家的一半天。而他这一走,就只剩下了杨承烈一个人。在昌平的时候,那种天塌了的感觉还不明显。但是到了荥阳之后,这种感觉就越发清晰。杨承烈在努力支撑这个家,但却少了一个能够让他安心的定海神针。杨守文在的时候,作用并不明显,杨守文一走,杨承烈就越发暴躁。
剩下一个宋氏,亏得自家兄弟随她前来,才算是勉力维持。
生活在中原腹地的感觉,并不是她想象的那么美好。来到荥阳,她更感到了生活的压力。
“阿娘不哭了,我回来了。”
“是啊,兕子你这一回来,我这心里也就踏实了很多。”
“父亲呢?”
宋氏一愣,抹去脸上的泪水。
“你阿爹在后院呢……其实,他刚才第一个想要过来,不过面子上过不去,所以把自己关在屋里。兕子,你不知道你这一走,你阿爹整日里脸上都没个笑模样。
他很关心你,很想你,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做。
前两日他收到了你管叔父的信,高兴地不得了,还喝了个大醉酩酊。你去看看他吧,给他一个台阶……呵呵,当初你偷偷跑走,然后又远赴塞外,他觉得很没有面子。”
杨守文笑了,点点头,弯腰把青奴放在了地上。
“三舅,平哥儿,多谢你们了。”
杨守文朝宋三郎和宋平躬身一揖,父子两人吓了一跳,连忙摆手,并侧身让到了旁边。
来到荥阳,他们才知道杨守文的身世。
荥阳郑氏啊!那可是不逊色于卢家的豪门贵胄。而杨守文的亲生母亲,竟然是郑家之女。这让宋三郎很吃惊,同时也打定了主意,一定要设法和杨守文交好……
“我去看看父亲。”
杨守文把身上的枪囊取下,递给了杨茉莉。
宋氏点点头,轻声道:“快点过去吧,你阿爹是个小心眼,再不过去,他又该生气了。”
第一百九十五章重逢(四)
这座宅院的面积不小,外面看去很朴素,但里面去很精致。
看得出来,郑灵芝对杨承烈一家人并不是很冷淡,至少这宅院绝非普通人能拥有。
只是,郑灵芝常年在洛阳,所以难免会显得冷淡。
杨守文穿过门庑,走进后宅,就看到这后宅的面积比前堂要小三分之一,两个独立的院落,还有一个面积不小的花圃。后院的围墙要高一些,但依旧能够越过墙头,欣赏满山桃红杏白的风景。围墙上,还有一个小门,似乎可以直通山上。
“喏,那个小院子是给你留着的,杨婶平日里就住在那里,每天都会打扫。”
宋氏用手一指不远处的那个院子,然后又指着那个大院子,轻声道:“快去吧,你阿爹肯定急了。”
“嗯!”
杨守文点点头,便迈步走了过去。
当他来到那小月亮门的时候,就看到杨承烈一脸急色在屋外徘徊。
乍一抬头,看到杨守文走过来。
杨承烈立刻把脸上的急色收起,哼了一声之后,便背着手溜溜达达,返回了房间。
蓬!
他把房门关上了。
啊呀,老爹好有个性!
杨守文先一怔,旋即笑了。
自家老爹那骨子里自带傲娇属性,杨守文又怎会不知道。
他走上门廊,轻轻叩响门扉,“父亲,我回来了!”
屋里没有回应,杨承烈好像没听见一样,更没有过来把房门打开,把杨守文晾在了门外。
“父亲,孩儿回来了。”
“父亲,孩儿知道错了,当时不该不听你命令,擅自出城,还跑去了饶乐这么久。”
“父亲,你开门啊。”
杨守文怎么说,杨承烈就是不回应。
这让杨守文也颇感无奈,看样子老爹这傲娇属性,似乎比之在昌平的时候更厉害了。
杨守文想了想,便在门口坐下。
“父亲,孩儿知道你生气,只是当时的情况……
说起来,孩儿这次去饶乐,收获不小,不过也遇到了不少凶险。你也知道,那饶乐比昌平还冷,而且奚人众多,经常会遇到他们前来劫掠。为此,孩儿与吉达和他们打了好几次。其中有好几次,孩儿差点受伤,幸亏吉达掩护,方才脱身。”
杨守文就靠着门框,絮絮叨叨说起了他此次北上的经历。
从妫州到饶乐,从饶乐到塞北。数千里之遥的旅程,被他说的是口沫横飞,跌宕起伏。
突然,杨守文停住了话头。
屋子里一阵冷清,片刻后就听唰的一声房门拉开,紧跟着杨承烈从屋子里出来,怒声道:“阿閦奴!”
“父亲,我在这呢。”
杨承烈这才看到,杨守文坐在门边,正抬着头,脸上带着笑容。
“你……”
杨承烈那还能不知道,被杨守文耍了。
可是,他并没有不高兴,只是脸却一沉,哼了一声转身就要进屋去。
“父亲!”
杨守文伸手拉住了他的衣襟。
那叫声,让杨承烈满腔的怨气一下子烟消云散。他突然蹲下来,两手掐着杨守文的脸,厉声骂道:“你这个混账小子,怎地就那么大的胆子?两个人,你两个人就敢去追杀慕容玄崱,而且一去那么久,连封书信都没有,你知不知道我多担心?”
说着说着,杨承烈的眼睛红了。
声音,也有些哽咽,他颤声道:“如果你真有个三长两短,我就算是死了,也没脸去见你娘亲。
你这混账家伙,小时候痴痴呆呆,让我操碎了心。
本以为你清醒了,好了,我能省心了,结果……早知道这样,我就该早早把你掐死。”
说到动情处,杨承烈泣不成声。
泪珠夺眶而出,虎躯轻轻颤抖。
他猛然一把抱住了杨守文,“兕子,答应爹,以后千万不要冒险,知不知道。”
以前,杨承烈对杨守文的关心,是一种内敛的,含蓄的,从不会表达出来的关心。
可是在这一刻,杨守文才知道,老爹有多爱他。
他也抱住了杨承烈,鼻子发酸,声音发颤,“爹,孩儿也很想你啊。”
这话一出口,杨承烈不管有多少不满,都化为乌有。他抱着杨守文,竟忍不住放声大哭。
院门外,青奴探头探脑向里面张望。
只是没等他看清楚,宋氏就揪着她的衣领往外走。
“阿娘!”
“让你阿爹和你大兄单独待一会儿。”
这时,从院子里传来了杨承烈的哭声。
杨青奴好奇看着宋氏,轻声道:“阿娘,爹爹是怎么了?他为什么哭?是不是大兄又惹他生气了?”
宋氏却笑着摇摇头,轻声道:“你阿爹不是生气,他这是高兴的。”
积在杨家上空达半年之久的阴霾,都没了!
阳光明媚,柔风送爽。山上,那漫山遍野的桃杏争辉,更让这青山增添了一丝妩媚。
……
当晚,杨家一片欢声笑语。
杨氏专门跑去村里,隔了二十斤牛肉回来。
大唐律,牛是不能够被屠宰食用的。不过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是想吃牛肉,总能想到办法。不过,这种办法大家心知肚明,你不说,我不说,大家都好。
反正是在家里,更不会有人去报官。
杨家内外,全都是杨承烈从昌平带来的人,都是自己人,也不用担心会有人打小报告。再说了,就算你打了小报告又能怎样?荥阳,是郑家的荥阳。就算是官府也要给郑家面子。杨承烈虽然不是郑家人,可他却是郑灵芝的妻兄,谁又会为了那二十斤牛肉平白得罪河南校尉?这无关人性,而是一种人尽皆知的常理。
除了牛肉,还有鸡肉和猪羊。
杨氏也是使出了全身解数,做得一桌丰盛酒菜。
那杨茉莉坐在门廊上,一手拎着一根烤羊腿,正大快朵颐,吃的是满嘴都流油。
呵呵,阿郎回来就是好!
他一边吃一边傻笑,这么长时间以来,今天这一顿,无疑是让杨茉莉最开心的一顿。
杨守文则坐在酒席上,可身边却热闹的紧。
四只狗围在他身边,肩膀上还站着大玉,那只猴子也被洗的干干净净,蹲在桌上。
一会儿把骨头丢给狗,一会儿扯下一条牛柳递给大玉。
猴子则抓着浆果,吃的津津有味。
幸好,在杨守文身边还坐着青奴,她看着大兄真的心疼,这一晚上都在喂那几个畜生。
不过,杨青奴却笑靥如花,脸上洋溢着幸福之色……
第一百九十六章万贯家财
屋外,传来青奴快乐的笑声。
鹰唳、犬吠、马嘶汇聚在一起,让这个沉静多日的宅院,一下子变得生气勃勃。
宋平在外面,陪着杨瑞、青奴和杨茉莉以及宋三郎两个孩儿玩耍。
吉达则要照顾大玉和悟空四个,因为它们彼此还很陌生,经常会发生冲突。
杨氏抱着一月,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
毕竟不是杨守文那种半吊子的水平,杨氏曾把杨守文和幼娘带大,自然很清楚怎么哄孩子。一月在杨氏怀里很乖,早早就睡了。杨氏一边哄着她,一边和宋氏与宋三郎的妻子说说笑笑,也让这庭院里变得笑声不断,显得是那么温馨和自在。
宋三郎则带着宋安,蹲在马厩外指指点点,点评金子和斧头。
杨承烈吃了一口醒酒汤,看着杨守文道:“这么说来,你准备收养一月吗?”
“嗯!”
杨守文没有吃酒,只要了一碗白水。
他有些懒散的坐在那里,轻声道:“幼娘没有找回来,婶娘虽然没说,但我知道她心里不好受。让一月陪着她,也能让她找个寄托。再说了,我总不成再丢弃一月一次。她父母都不在了,而且已经被抛弃了一次,再抛弃的话,就太可怜了。”
“是啊,的确可怜。”
杨承烈点点头,轻声道:“既然你已经有决断了,便以你所言。
不过,幼娘的事情,可有线索吗?我来这边打听了一下,却少有人知道那劳什子岁寒三君。你舅父在洛阳也会使力,但以目前形势来看,岁寒三君非常神秘。”
“一点消息都没有吗?”
杨承烈苦笑点头道:“真没有!”
他换了个姿势,以便让自己坐的能更舒服一些。
“你舅父是河南校尉,人脉颇广。
但我问他的时候,他却是一脸茫然……兕子,岁寒三君绝不是简单的江湖客。我也拜托卢昂打探他们的下落了,只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他的回信。慕容玄崱说,岁寒三君中的竹郎君在巴州?这倒是一个线索,我可以设法托人去打探。”
“陈子昂吗?”
杨承烈看了杨守文一眼,点了点头。
“我知道你不喜欢伯玉,但是……你能接受管虎出身小鸾台,又为何不能接受伯玉呢?”
杨守文轻声道:“那不一样。
管叔父虽在小鸾台效力,可是心胸坦荡。他隐瞒你,又不是故意为之,不过是上名差遣。其实仔细想想,这些年来,管叔父并没有做过对你我不利的事情,对不对?”
对管虎,杨承烈心里始终有一个疙瘩。
但是他又不得不承认,杨守文说的没错。
只是那小鸾台……杨承烈脑海中却浮现出了一个人来。
那时候,他刚成为奉宸卫,在掖庭偶然机会下,见到了她。那时候的她,年方十二岁,被宫中的太监责骂,楚楚可怜,好像一只被吓破了胆子的小狸猫一样。
杨承烈当时年少气盛,便出面求情。
那个太监叫什么来着?对了,高延福……
再次见到那个小女孩的时候,她却摇身一变,变成了才人。
时间过去太久了,杨承烈的记忆甚至有些模糊。只依稀记得,在他娶郑熙雯为妻的那天晚上,她出现了。那时候的她,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光彩照人,而且被圣人看重。她说是来向他道贺,同时也是感谢他当初仗义出手,为她求情。
之后,两人就再也没有联系。
杨承烈带着妻子去了均州,而她……
据说,她如今被称作内舍人,是圣人身边的近臣,更执掌着小鸾台。
“父亲?”
“啊?”
“我再和你说话呢。”
杨承烈闻听,顿时露出一抹尴尬的笑容。
直娘贼,我和兕子说话,怎么会突然想起她来?这么多年,想来她已经记不得有我这么个人。
想到这里,他揉了揉脸。
“晚上有些吃多了酒,所以脑子不是特别清楚。你刚才说什么?”
“我问你,家里现在情况如何?”
杨守文没有问他为什么走神,而是重启话题。
杨承烈苦笑道:“这荥阳,终究不是昌平可比,每日用度极高,所以家里情况不是很好。”
“哦?”
“来之前,我把昌平的那几匹马都卖了,也算是小有积蓄。
可是你阿娘要酿酒,先是打造了那一套器具。你也知道,你阿娘虽然在其他事情上不是太清楚,但是这商事却颇有天赋。她说你那套器具,不能放在一处打造,于是我只好找人分别在荥阳、荥泽、成皋、管城和巩县几个地方分别制作,然后拿回来组装。
之后,你阿娘让人买来了大量的汜水春,还让人定制了两千多个酒坛子。
这样一来,花销甚大……咱们带来的钱两几乎快用尽了,如今家里也就剩下两百贯左右。这两百贯除了日常用度,还要包括一些额外的开销,以及这宅院的租金。
虽然你舅父不肯要,但是却不能不给……关键是,那些酒,至少要到九月才可出窖。你没有回来之前,我也再想着该怎么弄点钱来,否则我担心会撑不到九月。”
杨守文点点头,沉吟了一下,便起身出门。
片刻后,他拎着一个皮囊走进来,把皮囊放在了地上。
“孩儿这次塞北之行,收获不小。
呵呵,阿爹肯定想不到,我与吉达走了两月,从突厥人手里抢了不少金子。这里大约有二百铤金饼,足够咱们的用度。两千坛不够,咱们到九月,至少要拿出一万坛酒来。而且,那酒坛子全部退掉,咱们重新定制,我已经有了清晰的想法。”
一铤十两,二百挺就是……两千两?
饶是杨承烈久经风浪,听到这数目也不禁吓了一跳。
荥阳和昌平不同,荥阳的金价远高过昌平的金价,差不多一两黄金就是八贯开元通宝。
两千两,一万六千贯?
在古代,常有万贯家财的说法,以形容家庭富有。
刚才还在为钱财担心,这一眨眼,就有了万贯家财?
杨承烈用了甩了甩头,脸上露出了震惊之色。
“若是不够用时,父亲再找我要就是。我那里还有大约两百多铤,大兄手里,也有三百铤左右。我想这些钱,足够咱们撑到九月。”
“慢着慢着,我有点头晕。”
杨承烈吞了口唾沫,轻声道:“你的意思是说,除了这两百铤金子之外,还有五百铤吗?”
杨守文点点头,笑道:“父亲,这些钱够吗?”
第一百九十七章我欲扬名
惊喜来的太突然,太刺激,让杨承烈有些发懵。
“够了,足够了!”
他本能的回答道,不过旋即又恢复了清醒,看着杨守文,心里不由得暗自苦笑不已。
自家这个儿子,果然是……
“你哪儿来这么多黄金?”
杨守文道:“刚才不是说了嘛,在塞北劫掠突厥人得来?”
“突厥人现在都这么有钱了吗?”
杨承烈不禁摇头道:“若突厥人都这么富有,我都忍不住想要去塞北劫掠一番了。”
“这个……”
老爹的逗比属性果然很强大!
不过他也清楚,杨承烈绝不是什么财迷心窍。他只是用这种方法,妥善的表达他内心的谨慎。七百铤黄金,不管放在哪里,都是一笔能让人为之疯狂的巨款。如果杨守文这笔钱的来路有什么问题的话,杨承烈必须提前知晓,以方便应对。
杨守文道:“父亲放心使用这笔黄金,来路绝对没有问题。
实不相瞒,这笔黄金,是我与吉达袭击靺鞨人的使团而来。祚荣去岁在东牟山筑城建国,派人前往突厥送礼。不仅仅是这笔黄金,包括大玉也是因此而得来。
如今,突厥人和靺鞨人都还在塞北寻找这笔黄金。父亲要出手的话,最好是把这笔黄金向南兑换。总之,没有问题的!突厥人和靺鞨人就算知道,又能奈我何?”
“你们……唉,可真是胆大包天。”
杨承烈听得心惊肉跳,但还是松了口气。
黄金来自靺鞨人,那就没什么问题了!就算消息传扬出去,杨承烈也不会害怕。靺鞨人和突厥人去年联手在河北南道闹出了那么一场事情,朝廷对他们早就恨之入骨。这种事如果传出去,对杨守文非但没有坏处,只恐怕还会有天大的好处。
不过……
杨承烈又道:“兕子,两千坛酒已经不少了。
你这酒虽好,却毕竟是新酒,默默无名。一下子酿造出万坛来,又往何处推售呢?你阿娘估算,第一年能推售出去两千坛已不算少了,这万坛新酒,是不是太冒险了呢?”
杨守文却笑了,“以孩儿看,这万坛都未必充足。”
“此话怎讲。”
杨守文喝了口水,沉声道:“孩儿此次南下的路上,在滹沱河畔的渡口遇到了薛讷一家。”
“薛讷?”杨承烈一愣,道:“你说的可是那龙门薛慎言吗?”
对于这个时代,动辄以表字代替姓名的习俗,杨守文有些不习惯。
所以他先是愣了一下,但旋即醒悟过来,点头道:“父亲说的不错,就是龙门薛讷。”
“你接着说。”
杨承烈心里啧啧称奇,心道臭小子的运气,倒是不错。
杨守文道:“薛讷此前途经荥阳的时候,父亲是不是送了一坛酒给他?就是我在昌平所酿造的清平调。”
“没错。”杨承烈道:“不过也不是我送给他,而是你舅父送他的。”
“不管是谁送给薛讷,总之薛讷颇为喜欢。
父亲当知道,龙门薛家自薛幽州故去之后,便一直是坐吃山空。他们早已独立出来,所以汾阴薛家也没给他们什么照顾。如今薛讷去幽州接掌幽州都督一职,都督六州军事。这也就等于,北方六州之地将尽归薛讷统帅,算的是一方诸侯。”
杨承烈点头道:“你说的不错。我听你舅父说,圣人此次给薛慎言很大的权力,准他都督六州军事,有自行决断之权。说他是一方诸侯,倒也是一点都不为过。”
言语中,透露出一种羡慕之色。
想当年薛讷得罪了来俊臣,不得已挂印辞官。
而那时候,杨承烈正处在如日中天的阶段。
可一晃十五年过去,薛讷复起,一跃成为幽州都督。而他呢?这种事情,总会让人产生那么一丝丝的嫉妒之情。
杨守文道:“孩儿已与薛讷说好,请他在幽州代为推售清平调。”
“啊?”
“我们分别的时候,薛讷已派人回还龙门,相信用不得多久,龙门那边就会有人过来,与我们商谈具体的合作事宜。父亲,你要明白,我们将会在六州推售清平调。薛讷需要充足的财力在幽州打开局面,所以推售之时,一定会不予余力。
我甚至觉得,万坛清平调都未必能够满足六州需求,更何况在荥阳这边,我们还可以借助郑家的力量进行推售。所以我以为,万坛清平调非但不多,反而不够。”
杨承烈的脑袋一阵空白,坐在那里半晌说不出话。
他不懂什么生意,可他却知道,那清平调的利润不少,若真能销售万坛的话,绝对会产生出一个惊人的数字。
“你刚才说,借助郑家之力?”
杨守文一脸奇怪的表情,“父亲,这有什么奇怪?
郑灵芝是我舅舅,郑家更是我母亲的娘家,而且有着你我都无法想象的巨大人脉。灵芝舅父是河南校尉,如今又有郑长裕出任许州刺史之职。这么助力若不得用,会天打雷劈!再说了,我们寄居郑家,若能给郑家带来巨大的好处,必然可以改善我们在这里的环境。
父亲,你要明白一件事,这世上最牢固的关系,有时候并非什么亲情,而是利益。”
杨守文这一番话,给杨承烈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他一时间有些接受不来杨守文的观念,什么时候这单纯的亲情,却要用财物维系?
可不知为什么,杨承烈又隐隐约约觉得,杨守文说的没错。
想当年,如果他能够给杨家带来更为巨大的利益,相信杨家也不会那么轻易把他们放弃吧。
轻轻揉着太阳穴,杨承烈努力消化着杨守文这一番话的内容。
他有一种感觉,杨守文所图谋的,绝不是加强和郑家、薛家的利益那么简单……
“兕子,你到底想要做什么?”
杨守文犹豫一下,走到房门口,看着屋外欢笑的家人。
半晌后他转回过身,一字一顿道:“父亲,我要扬名。”
“哦?”
“我要很大的名,我想要全天下人,都知道我杨守文,杨兕子的名字。”
“为什么?”
杨守文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幼娘杳无音讯,而你我又不知道该从何处着手。我回来的路上,就一直在想这件事……若我找不到幼娘的话,其实可以让自己成名,为天下人所知。那样的话,幼娘总有一天会听到我的名字,也一定会来找我。”
第一百九十八章简单理想
杨守文没有看到,杨承烈的脸色出现了变化。
他嘴巴张了张,似乎有话要说。但一直到最后,他都没有再说什么。
从杨守文的话语中,杨承烈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