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崛起_庚新-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日渥木基现在过去,绝讨不得好处。
蔺亭各部一定做了准备,说不定他现在过去,有可能会遭遇重创……马上把他找回来,若晚了,就来不及了!”
甘罗的手下闻听,不敢怠慢,忙领命出去。
而甘罗则坐在大帐中,沉思许久之后,轻声道:“传我命令,留守营中的各路兵马,都做好准备。天亮之后,我们再退十里……这蔺亭,绝非只有蛮人一个对手,只怕唐军已经抵达。”
“大帅,何以见得?”
有亲随下去传令,但也有人忍耐不住内心的疑惑,低声询问。
甘罗靠在榻椅上,闭上了眼睛。
“蔺亭蛮部为什么要袭击我?难道他们就不清楚,激怒了咱们,对他们又有什么好处?蔺亭蛮人虽然归化,却为效忠唐人。之前我们虽有误会,但是我已经与他们说清楚,并且许诺予以补偿。这种情况,他们为什么要与我们为敌?除非是……”
他沉吟一下,轻声道:“除非,那些人是冒名顶替。”
甘罗说着,便挣扎着起身,低声道:“蔺亭附近,一定有唐狗隐藏。
只是此前日渥木基莽撞,与本地蛮人起了战端,以至于没有觉察到唐狗的军队……
不行,我们必须立刻撤退。
若不然,那些唐狗趁虚而入,我们只怕要吃大亏。”
想明白了其中的危险之后,甘罗便紧张起来。
他甚至等不得日渥木基回来,直接下令后营先行开拔,后撤二十里再安营扎寨。
同时中军人马也要做好撤退的准备,一旦形式不妙,便立刻后撤。
把一切都安排妥当后,甘罗便在大帐里焦急等待。
他不知道亲随能否追上日渥木基,也不知道那日渥木基会不会听从命令。若非南波龙被杀,军中无人坐镇,说不得甘罗哪怕是带着伤,也要出去把日渥木基带回来。
可现在……
甘罗心里,着实没有把握。
他一边等待,一边命斥候打探。
天色,越来越晚,已过了半夜。
后营已收整完毕,撤出了大营,而中军也集结妥当,随时可以进行战斗……
甘罗肚子在大帐中,心急如焚地等待消息。
他坐立不安,忽而在大帐中徘徊,忽而又坐在榻椅上发呆,手里捧着书卷,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时间过去的越久,他心里就越是焦躁,不安的感觉越发强烈。
终于,他再也忍耐不住,厉声道:“传我命令,兵马在营外集结。”
旋即,他顶盔贯甲,强忍着身体的不适,大步走出了大帐。到这个时候,也没有消息传回来,便说明情况不妙。甘罗决心不再等待,若真没得选择,便只有大开杀戒。
“报!”
就在甘罗心急如焚之际,一匹快马从辕门外冲了进来,直奔大帐。
马上的骑士,遍体鳞伤,在大帐前滚鞍落马,踉跄几步,便跪在了甘罗的面前……
“大帅,出事了。”
“什么事?”
“唐狗,唐狗杀过来了!”
甘罗闻听,激灵灵一个寒蝉,上前一步,一把抓住了那骑士的手臂,厉声道:“日渥木基呢?”
“日渥木基将军遭遇伏击,下落不明。”
“什么?”
甘罗有些按耐不住内心的慌乱,厉声道:“慢慢说,究竟是怎么回事?”
“日渥木基将军率本部兵马前去为大帅讨公道,不想那些蛮人早有准备……本来,只有两方参战,日渥木基将军占居了上风。不成想唐狗突然出现,加入了战团。
日渥木基将军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之下,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所部人马,折损大半,将军带着残部杀出了重围,但是却不知去了何处,下落不明。
而今,唐狗和蛮人合兵一处,正向大营杀来。”
甘罗最担心的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他脑子里有些乱,但是却凭着一丝丝残存的清醒,厉声喝道:“传我命令,三军结阵,准备迎敌。”
刹那间,和蛮大营中号角声长鸣。
一队队叛军自大营中杀出,迅速在营外摆好了阵势。
甘罗则率领各部将领坐镇中军,他一遍派斥候继续打探日渥木基的下落,一边严阵以待。
夜色,深沉。
远远的,在漆黑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片火光。
甘罗忙下令三军戒备,他更跨上了战马,手持长矛,举目眺望。
只是,那火光出现的突然,却又很快消失不见。地平线重又归于黑暗,旷野中,冷冷清清。
怎么回事?
甘罗紧张起来,忙派出斥候。
不多时,那些斥候便返回,向甘罗禀报道:“大帅,唐狗似乎收兵了,已折返回去。”
“哦?”
甘罗听了,不禁愣住了!
他有些弄不清楚对方的意图……明明是占居了上风,为何不乘胜追击?
不过,他又有些佩服对方的唐军将领,能够忍得住诱惑。在这种明明一鼓作气可以获胜的情况之下,却没有追击,说明对方保持着克制,绝对是一个冷静的将领。
“可知道,那唐军主将是谁?”
这不像是赵师立的风格!
甘罗早就打听清楚了赵师立的性子,知道赵师立绝对不会在这时候收兵。
“大帅,唐军主将是谁,目前尚不清楚。
不过据刚才败退下来的儿郎说,对方的旗号上有一个‘杨’字,但究竟是谁却不知道。”
杨?
这泸州治下,可没听说过有姓杨的人。
泸州刺史是赵师立,普州刺史张寻求,安夷军司马王元珪,以及资州刺史张大安……但凡是这几州内,有名有姓的人物,甘罗都知道,却唯独不知道有个‘杨’姓之人。
按道理说,此一战应该是赵师立主持。
可是却换了一个姓‘杨’的人,难不成唐狗换了主帅?
甘罗这心里,越发紧张起来。
对于未知的情况,他会非常小心。如今,原本设计的对手已经换了人,那接下来,他便要小心应付。内心里,他更感慨唐人的反应迅速,这么快就派了主将过来。
“派人去寻找日渥木基,同时加强戒备。”
这个营地,原本是为了应付那些蔺亭蛮人而临时建造,无论是地形也好,营盘的规模也罢,都不是很好。本想着迅速解决蔺亭蛮人的事情,而后就挥师北上……可现在看来,唐人分明是准备好了,要在蔺亭决战,所以必须要重新做打算才是。
“传我命令,后军便前军,立刻撤离此地。
前军为后军,随我一同压阵,一方唐狗偷袭……”
事情来的太突然,变得太突然!
以至于绝大部分叛军都没有回过味儿来,到底是什么情况?
特别是洞澡叛军,主将南波龙被害,以至于他们人心浮动。好在,甘罗此前命后营撤退,令洞澡人先行撤离。否则的话,只这一次后撤,就能让洞澡人彻底溃散。
夜空中,一直夜鹰在盘旋。
它距离地面很远,所以甘罗并未觉察。
他心中有些懊恼,有些小觑了唐人……不得不说,唐军这一手耍的漂亮,不但打击了己方的士气,更有效的把蔺亭的蛮人收拢过去,实力大增。接下来,只怕要有一场苦战。
不过,甘罗并未因此而丧失信心。
他相信,凭借自己手中的这些兵马,绝对能够取得胜利。
只是这蔺亭就算取胜,怕也要损耗元气。原计划,他要占领泸川。可现在,怕要改变计划才是。
“报,日渥木基将军找到了!”
甘罗蓦地从沉思中清醒过来,忙大声问道:“他在何处?”
“日渥木基将军已聚集了残部,正在返回的途中。卑下已传达了大帅的命令,他会率部绕过大营,直接前往新营地汇合。”
听得日渥木基无碍,甘罗不禁长出了一口气。
他这才下令,撤离营地,而他更亲率兵马压阵,保护着大军缓缓后撤……
……
大玉在夜空中盘旋一周后,稳稳落在杨守文的手臂上。
它发出一连串的唳叫,似乎是在传达着什么消息。而杨守文则伸手抚摸它光滑的羽毛,而后从挎兜里,取出了一条牛肉。大玉也不客气,探头就把那牛肉吞入口中。
“倒是个厉害的家伙。”
杨守文骑在大金背上,扭头对身后众人说道。
日渥木基和蔺亭蛮人之间的战斗,他并未加入,而是桓道臣率涂家四兄弟参战。
他和明秀之所以没有参战,是因为他二人一手主导了这场变故。
伏击甘罗的人,便是杨守文。
而明秀也未曾闲着,率另一支人马,在半途伏击了参加蓝水滩议和的蔺亭各部蛮王。
只有让叛军和蔺亭蛮人彻底对立起来,杨守文才好浑水摸鱼。
这一计,颇有些凶险。
若不小心露出了破绽,很可能会使得蔺亭蛮人彻底投靠叛军。所以,伏击结束之后,杨守文就命令所有参与伏击的人离开蔺亭,返回来猿县城。特别是那些伏击蛮王的人,在这次大战结束前,不能够再出现在蔺亭。毕竟,他们杀死了三个蛮王。
明秀此时,已换了装束。
他笑道:“若没有真本事,如何让洞澡人与傥迟顿人归心?”
“也是!”
杨守文笑着点头,表示赞同。
“不过这样的对手,倒也有趣。
接下来,就看青之你的手段,我这就返回来猿。”
“如此甚好,咱们便在大捷之日再会。”
明秀哈哈大笑,在马上朝杨守文一拱手,便拨转马头,带着亲随人马渡河而去。
“十二。”
“在。”
“让你派的人,都混进去了?”
“已经混进去了……总管放心,那些人都很机灵,会隐藏身份,等待总管命令。”
“如此甚好!”
杨守文说着话,抬起手臂,大玉立刻腾飞起来。
“走,该咱们去会一会那些蛮夷了!”
第七百一十一章小算盘
天,已经亮了。
杨守文在亲随的簇拥下,走进临时建起的营寨。
五个蛮王等待着杨守文的到来,当他走进大帐的时候,蛮王也纷纷起身向他行礼。
“杨总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一个蛮王愤怒的咆哮着,挥舞手臂。
杨守文面无表情坐下,只冷冷看着那蛮王,一言不发。
早在过来之前,他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该如何对付这些蔺亭的蛮王?他早有打算。
蛮王似乎意识到了问题,终于闭上了嘴巴。
另一个蛮王站起身道:“杨总管,当初我们归附你们朝廷的时候,曾约法三章,不会掺和道你们的争斗之中。可是现在,你们却开拔进驻蔺亭,岂不是有背约定?”
杨守文从苏摩儿手中接过了金锏,横放在面前的桌案上。
“我记得,昨夜若非我援兵及时赶到,你们便要全军覆没了。”
“我们……”
“而且,你们既然归附朝廷,自当明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道理。以往,泸州无甚大乱,朝廷对你们不予过问,自无问题。可现在,叛军兵抵蔺亭,我不得已,才出兵蔺亭……你们不感谢朝廷的救命之恩也就罢了,却在这里和我大呼小叫什么约定?你们何不与那些叛军商议,让他们也离开蔺亭呢?
莫忘了,尔等当初走投无路时,是朝廷收留了你们。
这蔺亭是朝廷的蔺亭,不是你们的蔺亭。某家兵进蔺亭,更无须与你们提前招呼。”
五个蛮王相视一眼,旋即哑然。
片刻后,又一个蛮王站起身道:“杨总管,我等自前朝便住在这块土地之上。
当年朝廷入川,我们并未与朝廷为敌,相反尽力配合。太宗皇帝许我等在此居住,至今也有一甲子之久。如今杨总管一来,蔺亭便烽烟四起,让我等族人如何生活?”
到这个时候,杨守文已经彻底明白了!
说白了,这些人是朝廷派驻大军到来之后,会占居这块土地,把他们赶走。相比较下,叛军不过是路过蔺亭,不可能在此长久居住。所以,哪怕杨守文救了他们,他们对待杨守文的态度却极为强硬。言下之意,就是让杨守文离开蔺亭,另辟战场。
至于他们和叛军之间的恩怨,似乎并不是很在意。
蛮人有蛮人的考虑!
如果在官军抵达之前,他们或许会害怕那些叛军。可现在官军来了,他们却挺直了腰杆。如果叛军和他们继续交手,他们便会投靠官军……这样一来,那些叛军自然会退让,甚至会付出沉重代价。所以,在蛮人的眼中,他们现在的敌人,是官军。
杨守文已经明白了他们的想法,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他突然起身,沉声道:“诸位,某一路行军,自泸川赶来蔺亭,有些累了!
你们的要求,我会考虑……这样吧,咱们暂且歇息,等我恢复了精神后,再做商议。
放心,朝廷的旨意,我自然不会违背。
我来此的目的,只是想要和叛军作战,更无意为难你们。”
几个蛮王见此情况,也不好再说什么。
杨守文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现在不谈了……他们虽然有恃无恐,却也不敢过于放肆。
“既然如此,待总管歇息后,再做商议。”
蛮王们,告辞离开。
他们的营地,距离大营不远,所以也很方便。
送走了这些人后,杨守文便蹙起了眉头。蔺亭蛮人的顽固和排外,他早有准备和提防。可是未想到,这些人却如此固执,或者说如此的狡诈。他们仗着手中有兵马,居然要和朝廷讨价还价。这可是军国大事,并非儿戏,怎可能说撤离就撤离?
可是,如果不走,这些蛮人不会善罢甘休。
他们现在占居了上风,如果杨守文不肯撤走,他们就投向叛军。
虽然他们没有这么说出来,可杨守文却知道,他们绝对会这么做……独自一人坐在大帐里,杨守文沉思不语,手指轻轻敲击桌案。他倒是真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亦或者说以前他身边,总有人出谋划策,所以他也从来不需要为这些事考虑。
可现在……
杨守文突然深吸一口气,沉声道:“磨勒。”
“在!”
苏摩儿走进来,躬身行礼。
而今,他是杨守文身边的亲随。
一个他,一个杨茉莉,一高一矮,一胖一瘦,被称之为哼哈二将。
“找些机灵的人,给我盯着那些蛮夷。”
“是。”
苏摩儿也不问缘由,便转身离去。
这时候,桓道臣从外面走进来,差点和苏摩儿撞在一处。
“这小子,慌慌张张的,莫不是出事了?”
杨守文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怎么,遇到麻烦了?”
杨守文沉声道:“大猫,而今大战在即,若是有人不识时务,你说我该如何是好呢?”
“那些蛮夷,有恃无恐?”
杨守文点点头,道:“我本不想大开杀戒,可事到如今,只怕是不可避免。”
桓道臣闻听顿时笑了,道:“总管,你这么想就对了!
人常说,慈不掌兵。我知道你心疼这些个蛮夷,可是你想想看,若你在蔺亭失败,可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别的不说,都宁到泸川,多少百姓要受那战乱之苦呢?
道理既然已经说清楚了,他们不肯听,是他们的事,你不必心慈手软。”
“是啊,我也如此认为。
这些蛮夷在这里生活的太好了,以至于忘记了朝廷的刀,比那些叛军更加的锋利。
大猫,此事便交给你吧。
我会让张超配合你行动,等候我的命令。”
“如果……依旧不识时务,当如何是好?”
杨守文嘴角一撇,看着桓道臣道:“若真如此,便鸡犬不留。”
“喏!”
桓道臣神色严峻,躬身领命。
而杨守文朝他摆了摆手,示意桓道臣退下。
他闭上眼睛,靠在榻椅上陷入沉思。
而今局势,他略占上风。和蛮人经此一战,也损耗了不少元气。相信那甘罗,也不会轻易决战,肯定也会等待时机。不过,甘罗不会拖得太久。拖得越久,就对他越是不利。别的不说,就说那粮道艰难,他若是拖得久了,粮食必然会出现短缺。
更不要说……
算算时日,孟浣,不对,如今已经改名作诸欢,想必已经抵达竹子岭了。
他也需要等待机会,不过也就是这几日。只要诸欢攻占了竹子岭,断了叛军的粮道,就算那甘罗有天大的本事,怕也无回天之力。到那时候,叛军也就会不战自败。
所以,接下来几日,会非常关键!
杨守文嘴角微微一翘,露出了一抹古怪的笑容。
他能够想到的事情,甘罗也一定能够想到。不过,他绝不会想到,杨守文会派人去断了他的粮道!
……
当晚,几个蛮王再次造访。
他们的言辞,变得客气不少,但态度却没有什么变化。
说白了,他们就是不希望杨守文驻扎蔺亭,想要官军离开。而杨守文,自不会答应他们的请求,双方甚至在商谈时,一度争吵起来,也使得气氛变得格外紧张。
最终,双方不欢而散。
“阿郎,那侬元高回去后不久,果然派了人离开营地。
我命人跟踪下去,发现那人是往叛军大营方向去……我估计,他很可能是想要……”
杨守文一摆手,示意苏摩儿不必说下去。
他在大帐中徘徊,片刻后问道:“除了侬元高之外,其他人呢?”
“他们倒是没什么动作,不过相互间走动却非常频繁。
我估计,他们很可能有勾结,只是让侬元高出面和叛军联络。那侬元高,此前就和叛军有联系。我还打听到,蓝水滩和叛军议和,就是那侬元高私下里一手促成。”
“如此,那就怨不得我心狠手辣了……”
第七百一十二章前夜
原本喧闹的蔺亭,突然平静下来。
叛军在后撤了二十里之后,很快就稳住了阵脚。
甘罗没有责怪日渥木基,相反对他温言安慰,使得日渥木基对他的尊敬又多了几分。
要知道,此前日渥木基虽在甘罗手下听令,却有些桀骜,不太听从调遣。
但是现在……
特别是随着南波龙被杀,日渥木基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他们没有退路了!如果失败,朝廷大军绝对会踏平傥迟顿,到时候数万族人都将受到牵累。所以,他只有听从甘罗的差遣,才能有一线生机……也正是这个原因,日渥木基反而老实了。
原本三家组成的叛军,一下子变得团结起来。
甘罗没有急于下令攻击,而是按兵不动,观察着蔺亭官军的动作。
他,要寻找机会!
甘罗在寻找机会,杨守文同样也在寻找机会,亦或者说,他在等待时机成熟。同时,他还要留意那些蛮人的动静。
在第一次商谈不欢而散后的三天里,蛮王们又和杨守文进行了几次谈判。
他们的要求没有任何改变,就是希望官军可以尽快撤出蔺亭,以免战火波及他们。
从最开始,他们的态度相对客气。
到后来,言辞越发犀利,态度也开始变得强硬起来。
杨守文一开始,还与他们心平气和的进行谈判。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耐心也在渐渐消失。到了后来,他索性不再出面,把那谈判事宜,都交给了桓道臣应付。
“这些蛮子,太张狂了!”
在又一次不欢而散之后,桓道臣也气得是抱怨不止。
杨守文坐在大帐里,正伏案奋笔疾书。听到桓道臣的话,他抬起头,放下手中笔,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
“自太宗皇帝设羁縻州以来,对蛮夷多有放纵。
朝廷律法,在羁縻州内形同虚设……这些蛮夷,便以为朝廷软弱,觉得他们脚下的土地是属于他们,甚至不把朝廷放在眼中。如此放任下去,早晚会酿成灾祸。”
桓道臣闻听,也笑了。
“怎地感觉,你另有所指呢?”
杨守文哈哈大笑,站起来绕过了书案。
“好了,不说这些,先说说看,他们今天是什么表现?”
“能有什么表现,还是那些话,要我们退走,要我们给予补偿,要我们另辟战场。”
“那你怎么说?”
“我还能怎么说,自然是予以拒绝。
不过,我看那些人快要忍不住了!如果再拖下去的话,我担心会有变化,你可别在这时候,存那妇人之仁。”
杨守文听了一愣,诧异看向桓道臣。
不过,他旋即明白了桓道臣的意思,于是大笑着摇头道:“大猫,你也太小觑我了。
你道我这几日按兵不动,是因为不忍大开杀戒吗?”
“难道不是吗?”
“当然不是!”
杨守文轻声道:“你放心,区区几个蛮夷,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我之所以迟迟没有行动,是在等待时机。估计,也就是这一两日,就可以动手了。”
“哦?”
桓道臣闻听,愣住了。
他嘴巴张了张,刚要开口询问,却听得大帐外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紧跟着,就见孟涪从外面急匆匆跑进来,看到桓道臣,孟涪愣了一下,旋即看向了杨守文。
“说吧,大猫不是外人。”
“总管,细作传信过来,说是今天,没有接到从竹子岭送来的粮食。”
“嗯?”
杨守文眼睛一眯,旋即露出欣喜之色。
“那叛军大营内,而今有多少存粮?”
“大约可以坚持五天。”
“甚好!”
杨守文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孟涪这些日子下来,也学会了察言观色。见杨守文不再开口,他便知道了杨守文的心思。
“那卑下还有事情,先行告退。”
“好!”
孟涪躬身退出大帐后,桓道臣才忍不住道:“总管,这是怎么回事?”
“可还记得,此前我们兵进蔺亭,夹击傥迟顿人的事情吗?”
“这个,自然记得。”
“那天大战后,我便让孟涪派了心腹之人,扮作傥迟顿人的模样,随日渥木基一起返回了叛军大营。
飞乌蛮部落中,有精通傥迟顿语的人,并且对傥迟顿人的习俗非常了解。
曾有人告诉过我,飞乌蛮和傥迟顿人原本是一支。后来,部落中有了冲突和争执,这才分裂成为两个部落。其中一个,留在了傥迟顿,而另一个部落,则迁至梓州,变成了如今的飞乌蛮。虽说两个部落分裂已久,但是彼此的习惯却未曾改变。
所以,我让人假冒傥迟顿人混入叛军大营,打探消息……目前来看,效果很不错。”
桓道臣却没有笑,而是直勾勾盯着杨守文。
“总管,你到底是什么打算?”
“呵呵,其实也没什么打算,只是想要给那甘罗一个小小的惊喜罢了。
你应该知道,那甘罗长途跋涉而来,穿越千里不毛方才抵达蔺亭。如此一来,他的粮道就变得格外困难,于是他就在竹子岭设下了一个粮仓,负责向前方运送粮草。
可是,由于道路不甚畅通,加之人力不足,甘罗每次只能运送来坚持两日的粮草。而且,是每天都会运送,以期能够慢慢把粮草囤积起来,保证他的军心稳定。
此前几日,他的粮草都能按时送达。
可今天,却出现了问题,说明他们一定遇到了麻烦。”
“所以,总管打算耗尽他的粮食吗?
可刚才孟十二说了,叛军的存粮可以供他们坚持五天,除非你一把火烧了他的粮食……”
桓道臣说到这里,突然停顿下来。
他看着杨守文,张大了嘴巴,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而杨守文则点了点头,沉声道:“你立刻通知那些蛮夷,就说后天晚上,我在这里设宴款待他们,并且会解决我们之间的分歧……嗯,就这么说,我们退出蔺亭。”
桓道臣忙拱手行礼道:“我这就去安排!”
……
送走了桓道臣后,杨守文又招来了苏摩儿。
他与苏摩儿在大帐中谈了一阵子,苏摩儿便急匆匆离开大帐,然后步出辕门。
杨守文这才松了口气,一个人坐在大帐里,呆呆发愣。
叛军粮草突然中断,说明他们一定是出了问题。会是怎样的问题呢?杨守文心里非常清楚,恐怕是诸欢那边得手了!算算日子的话,诸欢应该已经抵达竹子岭,并且开始行动。若不然,这一没有下雨,二没有天灾,叛军粮道不可能无缘无故的断掉。
是时候动手了!
杨守文站起来,伸了一个懒腰。
这是他第一次主持大局,而且是一个人主持大局。
那种运筹帷幄的感觉,的确是非常美妙……不过,杨守文却不太喜欢这种感觉。
醒掌杀人剑,醉卧美人膝。
这怕是所有人内心中都期盼的一件事情。
曾几何时,杨守文也颇为期盼。可是当这样的机会果真到来的时候,他又有些抵触了!
好吧,杨守文也知道,他矫情了。
但这是事实,有的人适合这样的位子,有的人却不太适合。
运筹帷幄,执掌他人生死的感觉的确很好,但却要累心费神,每时每刻都提着小心,算计来,算计去……几万人,乃至十几万人的性命压在他一个人肩膀上的时候,那种压力,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承受!至少,在杨守文自己看来,他有点吃力。
但这一步必须要走!
只有迈出这一步,他才能够立足于朝堂之上。
以前,他对此并无兴趣。可现在,他却不得不主动去参与……
不是为了他的野心,而是为了老爹,为了裹儿,为了杨瑞和青奴,为了杨家婶娘,为了幼娘。
想到这些,杨守文睁开了眼睛,似乎又有了精神。
时间过得可真慢啊!
真希望这场战事,能够早一点结束……
第七百一十三章樯橹灰飞烟灭
明月,高悬。
和蛮大营里,气氛有些凝重。
甘罗阴沉着脸,端坐在大帐之中。
天气闷热,虽然已将近初秋,但是这蔺亭的气温却不见丝毫的降低,反而随着初秋越来越近,变得越发肆虐起来。甘罗平日里,对装束颇为重视。可今天,也实在是耐不住这滚滚的热浪,除下外衣,只穿着一件赤膊小衫,手捧一卷《西游》。
竹子岭粮道突然中断,让他感到了一丝丝不安。
按照他此前的计划,一旦营中囤积十天的粮草,他就会发动攻击,而后大军北上。
可现在……
燥热的天气,让他很不舒服。
虽然甘罗是南方人,但是对剑南道这种湿热的天气,仍感到有些不太适应。
手捧《西游》,神色轻松,其实只是为了安抚营中将士。他早年游学中原,曾听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为大将者喜怒不形于色。虽然能感觉到,眼前他面临着危险,可是却不能让营中将士知晓,更要让他们安下心来,才不至于会自乱阵脚……
可是,这喜怒不形于色,何其难也?
便是甘罗自己,手里虽捧着书,可是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他在思考,粮道何以突然中断?而且一断就是两日!
这说明,竹子岭很可能发生了变故。但又会发生什么变故?竹子岭地处不毛之地,四周尽是蛮荒,百里杳无人烟,更有毒瘴、虫蛇肆虐,一般人根本就找不到那里。
如果不是竹子岭出事,为何连着两天没有运送粮草?
他突然有些想念南波龙。
虽然在甘罗眼中,南波龙也是一个莽撞之人,但却可以与他商议,与他交流……可现在,南波龙死了,日渥木基是个蠢货,所以连个可以说话的人也都没有了。
这,也让甘罗有一些伤感。
自家事自家清楚!
自家首领欲行大事,可问题是,可用之人太少。
唐人朝廷里,能人辈出,绝非自家可比。但自家的首领却听不进去,执意要做大事。
能成功吗?
甘罗一时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