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崛起_庚新-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他有时候……所以,他手头很拮据,甚至经常找我借钱。
这次恩科,其实我最初并不想参加。是都摩顿有一天突然找我,说眼前有一个好机会。对了,他说他认识了一个很厉害的人,并说只要我们能夺取武魁,就可以想办法让我们回去。我也因此而动了心,才会答应都摩顿,和他一起参加恩科。”
杨守文眼睛一亮,轻声道:“那你知道,他认识的那个人是谁吗?”
仆固乙李摇摇头道:“这我就不太清楚了……我想法没有都摩顿那么多,只希望可以靠此次恩科,得到圣人的关注。至于其他,我不是很了解,都摩顿也没说过。”
说到这里,他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
“对了,都摩顿和我住在一起,有一次我已经睡了,听到他从外面回来,还带了一个人。那个人的声音……听上去应该不大,说的是铁勒话,不过口音很怪。”
“很怪?”
仆固乙李道:“是很怪,有些不太纯正。
嗯,他说话的时候,好像还夹杂了一些突厥人的口音……嗯,不是突厥种,就是鲜卑种。只是我当时很困,所以并未留意。不过,如果再让我听到那声音,我一定能分辨出来。”
鲜卑自隋唐以来,大部分都已经汉化。
草原上的鲜卑种随着时间的流逝,也慢慢和突厥人,亦或者契丹、靺鞨人融为一体。
曾经雄霸漠北塞上的大鲜卑种,到了武则天时期,已经很少有人再提及。
杨守文听罢后也觉得有些棘手,这就如同大海捞针,让他从什么方向去追查呢?
“乙李,此事你不要再和任何人说起。
这件事恐怕有些复杂,并非似你我想的那么简单……就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否则你可能会惹来杀身之祸。”
仆固乙李此刻已经彻底失了冷静,听杨守文说完,他连连点头,表示明白。
而杨守文则站起身,迈步走出了蓬庐。
千骑卫士仍旧一丝不苟的守候在考场周围,而奉先寺原本在观战的人们,也都纷纷退入奉先寺内。幸亏这是在奉先寺,普通人根本无法前来观战。若不然,情况可能会更加复杂,到时候的局面,不晓得会乱成什么样子。杨守文想到这里,也不禁暗自庆幸。对方没有在西山校场与河滩动手,否则他可能真就危险了。
“阿郎,咱们什么时候可以走啊。”
杨茉莉看到杨守文出来,忍不住上前询问。
看他的模样,杨守文就知道,这家伙肯定是饿了。
忍不住笑将起来,他轻声道:“茉莉别着急,再等等,很快就会有结果了。”
“嗯!”
杨茉莉点了点头,很乖的在蓬庐外坐下。
三十八个举子,有的带了随从,有的是孤身前来。
如今,只剩下十七个人,而考场上的仆从们,也大都被赶走,使得考场格外冷清。
李元芳和薛楚玉已经前往奉先寺,向武则天汇报结果。
结果会怎样?
杨守文是真不知道。
小过,你可别怪我……我已经尽力了!
想到这里,杨守文搔搔头,目光从一个又一个蓬庐扫过,最终落在了角落里一个蓬庐门前。
王修福站在那里,似乎也有些魂不守舍。
好像觉察到了什么,他抬起头看过来,正好撞上了杨守文的目光。
杨守文眸光一闪,眼睛不自觉眯成了一条线。他看着王修福,突然间呲牙笑了。
此时,已近酉时,夕阳斜照。
王修福被杨守文这突如其来的笑容吓了一跳,心脏砰砰直跳。
而杨守文接下来的动作,更让他感到心惊肉跳。只见杨守文指了指他,然后抬起左臂,手指做了一个扣动机括的动作,而后口型一变,那双眼睛蓦地张开。
他知道了!
他已经知道了……
王修福的脸色顿时惨白,心脏都好像到了嗓子眼里,随时都可能跳出来一样。
他忙转过身,做出准备走进蓬庐的样子。
可就在这时候,他又心里一动:他知道我有参与,可是为什么没有呈报上去?就算是没有证据,相信他杨守文只要开口,在这种情况下,朝廷都不会放过他。
但是,他却没有说出来,他什么意思?
想到这里,王修福激灵灵打了个寒蝉,呼的一下子转过身,朝杨守文看过去。
可是,杨守文已经不在蓬庐前。
王修福只看到坐在蓬庐外面,呆呆发愣的杨茉莉,而杨守文已经不见了踪影?这,没有让他感到安心,反而更加恐惧。因为他不知道,杨守文要怎么对付他。
“圣人有旨,各举子出来接旨。”
就在王修福心神不定,有些不知所措的时候,薛楚玉率领一队卫士,从奉先寺内走来。
在蓬庐内的举子们纷纷走出来,紧张看着薛楚玉。
而薛楚玉则没有赘言,把圣旨展开,沉声道:“朕特设此次恩科,所为者是要选拔栋梁。然今次武科发生诸多变故,故而实不宜继续进行。朕三思之后,与诸公商议决定:征事郎杨守文骑射满六合,创下自武举开科以来,最佳记录,故钦点杨守文为本科魁首;太原人王修福,力举八百斤,骑射计五合,故为本科第二。
左卫中郎将武崇训,力试过关,骑射优秀,故钦点为本科第三。
金微都督之弟仆固乙李,力试与骑射皆有出众表现,故钦点为本科第四……”
第四百五十四章赐婚
杨守文有些发懵!
这是几个意思?竟然钦点我为武魁?
事实上,武则天钦点武魁,如果换做平常,肯定会有很大的阻力。
但是今天……杨守文最大的阻挠者武三思已经认怂了,李显对钦点杨守文为武魁则是乐见其成。太平公主和李旦都没有表示反对的意见,而三省六部的大佬们,也没有理由反对。
事实上,在姚崇等人的眼中,把杨守文点为武魁是最好的选择。
杨守文在文坛上声名响亮,若能成为武魁,倒也可以是一段佳话。
若是武崇训为武魁,说不定就会有人站出来反对。毕竟,李唐集团的大臣们和武党代表武三思可以说是泾渭分明。你支持的我一定反对,更何况这武魁人选。
杨守文能够夺取武魁,正如武则天圣旨中所言,他创造了一个自武科开始以来,从未有过的记录。
只凭这记录,就会让很多人闭嘴。
毕竟,如今的情况下已经不可能再继续通过马枪决战来决出武魁……
“阿郎,你是武状元了!”
杨茉莉兴奋的跑过来,大声喊叫。
而考场中的众位举子,也一个个兴奋无比。
原本以为此次恩科已经没了希望,没想到圣人如此圣命,竟然钦点了十七个人。
而其中,仆固乙李更好像在做梦一样。
原以为已经没了希望,却不想自己还被钦点为第四名。
至于武崇训,无悲无喜。
杨守文刚才两次救他性命,他如果再闹事,未免给人一种忘恩负义的感觉。
武崇训是个好面的人,虽然不是很开心,但也不至于因此而抗旨不遵,和杨守文反目。
唯一一个感觉不到开心的人,是王修福。
说真的,他也没想到自己会被点为榜眼,仅位列杨守文之下。
凭这个身份,王修福知道自己至少也能在折冲府校尉的军衔,统领一团问题不大。而他之前,还跟随过武三思。到时候运作一下,一个果毅都尉怕是逃不脱。
可现在……
王修福这心里真是五味杂陈。
他不知道该怎么来形容此刻的心情,但总体而言,是苦涩大过于喜悦的感受吧。
他接受了‘慕容玉’的手弩,等同于是背叛了武三思。
哪怕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可只要传到了武三思的耳中,就少不得被武三思猜忌。他跟随武三思也有些日子,很清楚那武三思是怎样一个心狠手辣的人。
换句话说,他等于有了一个把柄,落在慕容玉手中。
不止如此,杨守文似乎也知道了一些状况。这岂不是说,他被两个人捏住了把柄?如果杨守文到时候找他麻烦,凭他杨守文的身份和地位,他王修福哪有什么反抗的余力?三姓家奴,弄个不好,他就要变成三姓家奴,到时候定不得好死。
王修福此刻是真的后悔了!
只是这世上没有后悔药,他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
……
杨守文有些魂不守舍,领旨谢恩。
他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自己好像中了什么圈套。这武魁的身份,本来应该是一件很让人开心的事情,但是他却开心不起来。扭头,朝武崇训看了一眼。武崇训这次被钦点武探花,也算是一桩喜事。但是从武崇训的表情中,杨守文只看到了一种发自于内心的失落感。他在失落什么?难道这武状元,对他很重要吗?
也许对普通人而言,武状元是一个了不得的头衔。
特别是那些出身贫寒,又没有什么文采,没有什么靠山和门路的武人,一定会很开心。
比如,张仁亶?
他应该会高兴,因为他原本只是一个苦力。
可是,对于那些勋贵子弟,亦或者好像武崇训这样的人而言,所谓的武状元就如同是一个鸡肋,对他们不会有太多的帮助。特别是武崇训,他为什么要参加武科?完全没有必要嘛!他已经有了左卫中郎将的官位,虽然是个散官,可是这起点要比许多人高。相信他愿意,大可以得到一个实缺,甚至统帅一府兵马。
但他却跑来参加这劳什子武科,了不起就是个果毅,对他有什么好处?
这有些事情不能往深里想,想的越多,就越觉得是个坑。
杨守文此刻就是这种状况,他觉得,他好像被人给算计了……
“薛大将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杨守文忍不住走上前,低声询问薛楚玉。
薛楚玉则微微一笑,拍了拍杨守文的肩膀,“青之,还要恭喜你这次夺取武魁。”
“不是,我怎么觉得不对劲呢?”
“不对劲?”
薛楚玉一愣,“怎么不对劲?”
“我说不上来,总觉得有点不正常。”
“哈哈哈,青之,你想多了!”薛楚玉有些怪异的看了杨守文一眼,轻声道:“待会儿见到圣人,你可不要胡言乱语。这次是圣人钦点,你莫让圣人失了脸面。”
可是,我真感觉不太对劲啊!
“待会儿你和王修福、武崇训以及仆固乙李前去奉先寺谢恩,圣人要召见你。”
这倒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身为武则天钦点的武魁,自然要前去谢恩。
唐代的科举制度,还远没有到宋明时期的规范。事实上,虽然唐太宗曾得意洋洋说‘天下人才尽入我毂中’,但实际上,唐代对科举的重视程度,并不想人们想象的那么厉害。
事实上,从高宗皇帝总章三年以来至今,共举行过五次科举。
而武科若不是迫不得已,也不可能频繁开科,至这一届一共开了四次科举……
唐代,科举并非入仕的主要途径和手段。
受魏晋以来九品中正制度的影响,这入仕的途径主要还是以门荫和举荐为主。
本次恩科,武则天共钦点十七名武举人。
但是有资格觐见武则天的,也只有那寥寥几人而已。
“薛大将军,我刚才受了一点伤,感觉很不舒服,此次觐见就免了吧。
我会让人告诉我父亲,请我父亲向圣人说明。待会儿去觐见圣人,我就不去了。”
武崇训显得情绪很低落,低声向薛楚玉告罪。
薛楚玉倒是没有勉强,反正到时候武则天发怒,自有他武崇训和他老子顶着就是。
他温言安抚了武崇训几句,然后又命人让那些举子们下山,前往西山校场中等候接下来的章程。杨守文也不是太想去见武则天,可他没有一个名叫‘武三思’的老子,自然不可能像武崇训那样任性。所以,他吩咐杨茉莉带着大金先到山下和杨从义他们汇合,至于接下来,就走一步看一步,不晓得还会有什么状况。
嗯,反正杨守文就是觉得,这个武状元,恐怕没那么容易得到。
这一点,从武崇训的反应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
杨守文是心不在焉,王修福是魂不守舍,而仆固乙李到这会儿,仍感觉到有些发懵。
三个人随薛楚玉鱼贯而行,在经过了重重检查后,走进了奉先寺。
奉先寺内,已经不似早先那么热闹。
文武百官大都离去,从某种程度上,也反应了这个时期,大家对武状元的态度。
不过,寺内仍旧是守卫森严。
一路走来,那奉宸卫随处可见,显示出一种不同寻常的凝重气氛。
在奉先寺大殿外,薛楚玉让三人在外面等候。
他走进大殿,过了一会儿就见从里面走出来一个内侍。
“征事郎,圣人唤你觐见。”
那内侍,杨守文倒也不算陌生,就是之前曾见过两次的高延福。
“只我一个人吗?”
杨守文疑惑问道。
高延福点了点头,笑着道:“征事郎,请随我来。”
从头到尾,他都没有看王修福和仆固乙李一眼,也让两人渐渐冷静下来,恢复了神智。
如果武崇训也来了,那他二人就是杨、武二人的陪衬。
现在武崇训没来,只杨守文一个人……
王修福和仆固乙李相视一眼,不约而同的苦涩一笑。既然如此,那就耐心等待吧!
第四百五十五章我不想做驸马
奉先寺,又名大卢舍那佛窟。
其别名就源自于那尊卢舍那佛的佛像,以及一组摩崖型群雕。
寺院占地面积大约一千多平方米,可由于是位于半山腰,使得其纵深实际面积要大很多。整个寺院,共有三道台阶,卢舍那佛雕像就矗立在摩崖之上,用慈悲的目光鸟瞰伊洛大地。据说,佛像是依照武则天的样貌雕刻,自有别样意味。
大殿位于三层台阶上,是一座空荡荡的建筑,里面也没有供奉任何佛像。
武则天就端坐在大殿中央,身后依稀可见卢舍那大佛,仿佛人与佛像已合二为一。
杨守文才一走进大殿,就感受到在大殿中弥漫的无形压力。
也是神权与君权混合在一起,所形成的独特威压。
普通人走进来,会产生莫名的恐慌,更因而敬畏……
“杨青之,你果然得了武魁,此刻想必有些得意吧。”
武则天的声音,在空荡荡的大殿中回荡,与那若隐若现,似有还无的梵音相合。
大殿中的香炉里,点燃着名贵的龙涎香。
青烟袅袅,异香扑鼻。
杨守文忙顿首道:“微臣得圣人天恩,才有今日之荣耀,非臣有大才干,实圣人厚爱。”
这是杨守文第二次面对武则天,心中仍旧忐忑。
他不敢抬头,但是却能够感受到,有一双目光正凝视着他。
大殿两边,还有其他人。
不过杨守文没能来得及观瞧,所以也不知道都有谁在。只一个武则天,就让他感受到了莫名的压迫感。这种感觉,更是他从未有过的感受,直让他紧张不已。
“你倒有自知之明。
朕知你勇武,却未想到你有如此手段。骑射满六合,也是自武科创建以来,从未有之记录。朕很高兴,能够为朝廷选中栋梁之才。此前,朕以为你文采过人,能吟诗作赋;但没想到,长洲你却一鸣惊人,展露出了非凡的才干。皇泰宝藏被顺利找到,有你运筹帷幄的功劳。如今,你又创下记录,所以朕钦点你为本科武魁,朝中诸公倒也无人反对,可以说是众望所归吧……你也不用妄自菲薄。”
朝中诸公众望所归?
杨守文心里一沉,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在心头萦绕。
他说不清楚原因,但是……
很不安!
嗯,就是不安的感觉。
武则天说完之后,大殿里陷入了沉寂。
片刻后,就听武则天道:“杨守文,抬起头来。”
“臣遵旨。”
杨守文深吸一口气,把头抬起来。
这时候,他才看清楚这大殿里的情况。
武则天端坐大殿中央,两边则站立了十几个人。
有的,杨守文认识;但有的,他却陌生。比如太平公主,他是第二次见到,所以不算陌生。而太平公主上首站立的中年人,高高胖胖,看似很魁梧,但却给人一种很虚弱的感觉。那张胖乎乎的圆脸上,带着一抹和煦笑容,让人感觉亲切。
而在太平公主下首的中年人,却是瘦瘦高高。
眉宇间,依稀能看出和那高胖男子有几分相似,不过给人的感觉,却是更深沉,更坚毅。
他的脸上,同样也带着笑容……
还有其他众人,不过大多数杨守文都不认识。
武则天道:“看样子江南的风水很好,朕听说你经历了很多磨难,还亲自冒险混入贼窟……不过没见你有半点清减,倒是这精神看上去,比之离开洛阳前又好了不少。”
“此多亏了圣人运筹帷幄。”
“你这小子,休要在朕面前油嘴滑舌。
想当初你不是冲着朕大声喊叫,你不怕朕吗?怎地,现在连说话的声音都小了很多,要不要再吃些酒水,免得朕要费老大的力气,才能听清楚你在说些什么?”
武则天心情似乎不错。
发生了这么多的变故,好像并没有影响到她的心情。
当然了,到她这种地位,喜怒不形于色,又怎可能轻易表现出来她内心的想法?
两边众人,都忍不住笑起来。
而杨守文则是一脸赧然道:“圣人休再取笑微臣了,臣那时候,也是酒壮怂人胆而已。”
“哈,酒壮怂人胆吗?”
武则天哈哈大笑,令大殿里的气氛,似乎变得活跃了许多。
“杨青之,你这次夺了武魁,朕要嘉奖你。”
“哦……启禀圣人,臣不要嘉奖,只有一件事想要恳请圣人答应。”
“什么事?”
武则天凤目微合,脸上带着笑容。
杨守文揉了揉鼻子,组织了一下语言,而后大声道:“臣此次之所以赶回神都参加武举,乃是为了一个人。臣不敢奢望圣人嘉奖臣,只恳请圣人,能饶那人性命。”
“谁?”
“臣南下之前,与东宫皇子李过结识。
他曾多次帮过微臣,和臣交情颇深……臣听说,李过之前得罪了圣人,被关入了天牢之中。故而臣才急急忙忙赶回神都,想要恳请圣人饶他一次,免他天牢之苦。”
“东宫皇子,李过?”
武则天的表情,似有些诡异。
而李显嘴角抽搐了一下,扭头朝太平公主看去,就见太平公主一副哭笑不得的模样。
这傻小子,倒现在还没弄清楚是什么状况吗?
杨守文昂着头,看着武则天。
武则天却沉吟许久,突然对李显道:“太子,此事还是你来说吧。”
李显笑了笑,迈步走上前,在武则天身前停下脚步道:“青之,你还记得孤王吗?”
“你是……”
“十六年前,孤因为犯了错,被圣人责罚,前往庐陵。
途径武当山下的时候,孤遭遇山贼伏击。当时有一位老神仙,带着一个童子路过,出手赶走了山贼。那位老神仙,名叫杨大方,是弘农杨氏族人。而那童子……”
“你,是李,太子?”
杨守文一开始没能反应过来,但是听对方这么一番话,顿时明白了他的身份。
太子李显,那个历史上的唐中宗。
“兕子,别来无恙。”
李显还记得杨守文的小名,笑着和杨守文打了个招呼。
他突然转身,在武则天身前顿首道:“母亲,儿臣当年曾与杨大方有过一个约定,待女儿长大之后,会嫁给杨守文为妻。为此,臣寻找他祖孙多年,未曾想在神都重逢。本来,安乐曾说过,她的夫婿要有状元之才。臣还犹豫着,该怎么劝说她,未曾想青之今日却夺取了武魁,岂不正应了安乐‘状元之才’的要求。
这桩婚事,已经拖延的太久了。
儿臣斗胆请母亲赐婚,让安乐和杨青之早日完婚,也算是了却了儿臣一桩心事。”
武则天对此,显然是早有准备,所以并没有流露出吃惊之色。
她笑道:“未曾想裹儿和青之居然还有这么一段姻缘,倒真是让朕吃了一惊。”
慢着慢着,刚才我好像和你再说李过的事情,怎么突然间就扯到了安乐公主身上。
杨守文有些发懵,一时间也没听清楚武则天说了些什么。
他扭头向太平公主看去,见太平公主面带笑容,正用一种很温和的目光看着他。
“圣人且慢!”
杨守文见武则天要开口,忙大声喊道。
他上前一步,顿首道:“启禀圣人,太子所言之事,恕臣不能从命。”
“啊?”
大殿中,响起了一连串的惊呼声。
杨守文这时候脑袋昏沉沉的,但嘴巴上却没有停下来,依旧大声道:“太子说的那件事,微臣当时年幼,而且又浑浑噩噩,所以没有任何的印象。再者,臣并不想娶公主,更不想做那驸马。臣恳请太子能收回成命,臣绝不会迎娶安乐公主。”
“你说什么?”
李显本来兴高采烈,一桩困扰他多年的心事即将实现。
可没想到,杨守文竟然当众拒绝,让他一下子有些反应不过来。
武则天的脸色,也变得有些难看了。
她凝视着杨守文,半晌后沉声道:“杨守文,你刚才说什么?可敢再说一遍……”
第四百五十六章才获武魁,便入囹圄
自古以来,皇家赐婚而拒婚者,并不是没有。
事实上,驸马这个身份,对有些人来说有吸引力,但对有些人而言,确是一个累赘,甚至是一桩屈辱。有唐以来,李唐的公主们口碑大都不是很好,红杏出墙者比比皆是。最重要的时候,做了驸马后便不能出任实缺,也就等于断了前途。
当然了,李唐的公主们,并非全都那么不堪,其中也不泛贤良。
可问题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老百姓们更喜欢听那些稀奇古怪的八卦,就算是真有贤良的公主,也不被人所知。
于是乎……
但拒婚者不是没有,却没有似杨守文这样,当面拒婚。
以往拒婚,中间大都会有一个媒人作为缓冲,这样就算是拒婚,也不至于丢了脸面。
杨守文这样做,几乎是在打李显的脸!
武则天沉下了脸,李显一脸茫然,而太平公主等人,则面面相觑。
这原本是一桩好事,怎地会变成这副模样?
唯一感到高兴的,恐怕只有武三思一个人了……他站在一旁,本来心情不是很好,可听到杨守文这番话,顿时笑逐颜开。这傻小子,莫不是想要找死不成?
杨守文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他拒绝的太直接了。
就算他不去考虑李显的想法,也要顾虑到武则天的面子。
可问题是,李显提婚提的太突然,一旦武则天下了旨意,想要再拒绝,可就难了。
他面颊抽搐两下,沉声道:“臣刚才说,臣不愿做驸马。”
“杨守文,你好大胆。”
不等李显发作,武三思就迫不及待的跳出来,指着杨守文厉声呵斥道:“安乐公主金枝玉叶,嫁给你一个小小的征事郎,是抬举你。不要以为你能作几首诗便了不得……杨守文,你可知道你这是做什么吗?你这是抗旨不遵,罪该万死。”
说完,武三思又躬身道:“圣人,杨守文张狂跋扈,子乃中山狼,不可轻恕。
臣恳请圣人,罢去他武魁的名号,把他打入大牢,严加惩处,方可维护天家颜面。”
“梁王,就算杨守文被罢免了武魁,也轮不到你家二郎。”
太平公主开口,沉声说道。
武三思一看是太平公主,便闭上了嘴巴。
只是,他心中暗自得意,偷偷看了杨守文一眼,心道:看这一回,谁还能救你!
武则天摆手,示意李显不要说话。
她缓缓站起身,沉声道:“杨守文,安乐公主是朕最喜欢的孙女,朕绝不能让她受半点委屈。你刚才说,你不愿意做驸马?为什么!难不成,你还有别的野心?”
这‘野心’二字出口,杨守文就有些作难了。
说实话,他还真没什么野心。
做驸马其实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他却不愿意娶一个让他无法放心的女人做妻子。
如果真的娶了安乐公主,这脑袋上保不齐就变得绿油油,成为别人笑柄。
想到这里,杨守文也有些急了,大声道:“臣闻听安乐公主骄横霸道,贪奢任性,此等女儿,臣怎敢娶进家门?臣的妻子,不求出身高贵,不求才华横溢,但至少要孝敬公婆,恪守妇道。臣出身卑贱,实高攀不起,请太子还是收回成命。”
“大胆!”
武则天勃然大怒,“裹儿为人或许有些任性,但何来骄横霸道之说?
她或许有些喜欢华美衣物,但与那贪奢又有何干系?裹儿自回到洛阳一来,朕从未听说过她有什么不妥的举止。朕不知你这些流言蜚语从何听来,但你敢当着朕的面诋毁裹儿,朕又岂能饶你?来人,把杨守文抓起来,立刻收付诏狱关押。”
武则天是真的生气了!
杨守文这些话说出口,让安乐公主日后怎好嫁人?
你不答应也就算了,还开口污蔑……就冲你刚才说的那些话,就不能让你好过。
大殿外,奉宸卫卫士呼啦啦闯进来,把杨守文绳捆索绑,便拉了出去。
王修福和仆固乙李二人还在外面守着,就看见杨守文被抓走,一时间也是目瞪口呆。
“母亲,请为安乐做主啊。”
李显这时候也反应过来,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放声大哭,“孩儿自知德行不足,可是却没想到,会累及裹儿。那杨守文太过嚣张,竟如此诋毁,让裹儿日后如何做人?”
“圣人,杨守文太过可恶,当处以极刑。”
武三思一旁添油加醋,恨不得武则天立刻下旨,杀了杨守文。
不过这时候,太平公主一旁冷冷说道:“太子先莫难过,还是想办法安抚住裹儿再说。她那脾气,若知道杨守文如此辱她,又焉能受得了?你还是先设法看住她。”
“是,是是……太平说的不错。”
李显这时候也反应过来,忙躬身道:“母亲,请恕儿臣先走一步,去安抚裹儿再说。”
武则天蹙眉,点了点头,“太子回去后,与裹儿说:那杨守文狼心狗肺,不知她的真心。此等恶徒,便嫁了也没什么意思。朕会为她挑选良才,定超过那杨守文。”
她这番话,李显听进去多少,谁也不知道。
他匆匆离去,武则天却怒气未消。
就在她准备发怒的时候,太平公主再次道:“母亲,女儿有一句话,不知当不当说。”
“讲!”
武则天耐着性子,沉声说道。
太平公主看了一眼武三思,又瞄了一眼李旦。
她上前一步,大声道:“杨守文罪该万死不假,可女儿却认为,这件事必有内情。”
“哦?”
“裹儿自去年返还洛阳,虽然喜好打闹,但却很少展现身份。
哪怕是许多王公大臣,也只知裹儿的名字,并未见过裹儿。而杨守文,是今年清明后才到的洛阳,结交也不是很广。从他和裹儿交往的过程来看,他或许对太子有些误会,但是却并没有因此而波及裹儿。女儿大体上能够猜出,他因何对太子不满……当初的事情发生后,杨家上下隐姓埋名逃离均州,是何缘故?
此盖因有人暴露了他一家的身份,不得已才离开均州。
为此,杨守文误以为是太子出卖了他们,故而对他心生不满,到也在情理之中。”
武则天闻听,慢慢坐下来。
“太平,你接着说。”
“从杨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