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崛起_庚新-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下意识把手臂向身体贴了两下,感受到了手臂上传来的硬度,心中顿时变得火热。
杀了杨守文!
他心中暗自念叨,眼中也旋即流露出一丝冷意。
杨守文正在和窦一郎说话,忽然间有一种毛发森然的感觉,蓦地转身向辕门外看去。
辕门外,举子们鱼贯而入,看不出任何端倪。
窦一郎道:“青之,怎么了?”
“哦,没什么!”
杨守文回身,展颜而笑。
“对了,你还没有告诉我,刚才那家伙是谁?”
心里,却生出一丝警觉。
之前辕门外被小吏刁难,刚才那一丝丝的寒意……这两件事结合在一起,似乎预示着此次恩科,不会如他想像中的简单。看起来,还需要打起精神应对才是。
窦一郎道:“你居然不认得皇太孙?”
皇太孙?
杨守文一怔,顿时露出恍然之色。
怪不得刚才口气那么强硬,原来是他……那个历史上因为谈论武则天八卦而被杖毙的倒霉家伙。
不过,什么叫我不夺魁,就要找我麻烦?
这皇家的人,果然是霸道……拜托,现在是你们求我帮忙,结果还一副盛气凌人的模样。
要不是为了小过,老子甩你!
“对了,今天玉郎君也来了?”
“青之,看样子你真是刚回来,什么都不知道。
玉郎君是这次武科主考,他怎会不来?不过,他现在奉先寺聆听圣人教诲,待会儿开始了,自然会出现。哦,还有一件事你要做准备,今次武科规则会有变化。”
“变化?”
窦一郎有些哭笑不得。
他还是第一次遇到杨守文这样的举子,似乎对武科什么都不知道,便跑过来应试。
“举重的合格登基,会提高一百斤,也就是四百斤,优秀则为八百斤。
此外,骑射和步射的规则也有变化……步射为两回二十矢,中五为一合;骑射两回六矢,中三为一合。而后两者合数相加,满四合方可进入马枪比试……而且,进入马枪比试之后,与以往的规则也有变化,将会是一场混战,胜出者夺魁。”
杨守文长大了嘴巴,有些吃惊。
他吞了口唾沫,露出一丝苦笑。
这规则,可是比前三届的规则要复杂的多,也难很多。
举重也就罢了,那是一个基本素质。
可是骑射和步射……两回单独计算,也就是说,骑射两回必须要有一轮是三中三,而步射两回,其中一回必须是十中十,否则就会面临淘汰。这难度,可不小!
至于混战,那就更说不清楚了。
里面的弯弯绕绕很多,现在就连杨守文也有些不敢保证,一定就可以在比试中夺魁。
“一郎,谁吃饱了撑的,改变了规则?”
“青之慎言,此圣人决断。”
我勒个去!
杨守文一听,顿时头大如斗。
难道说,武则天这是针对他才改变的规则吗?
……
奉先寺高台上,武则天正一脸不耐烦的听着薛楚玉絮絮叨叨的工作汇报。
是的,工作汇报!
她发现,这个当年跟在薛仁贵身边,敢和她呲牙咧嘴的臭小子,也变得畏畏缩缩。
他汇报的很细致,西山校场内的各处安全设施,都一一呈报。
你特么的,老娘想看热闹,想看那杨守文如果夺魁,知道李过的身份后会是什么表情。你居然和我说校场门口有多少人守卫?这个臭小子,可是越发不可爱了。
就在这时,一个内侍匆匆走来,在武则天耳边低语两句。
武则天脸色一变,一双凤目微合,目光扫过高台两侧的文武大臣,最后落在了梁王武三思的身上。
“去告诉他,朕只忍这一次。
再有类似的小动作,休怪朕翻脸无情。”
内侍闻听,连忙顺着高台一侧的台阶跑下去,跑到了武三思身边,在他耳边低语。
武三思的脸色一变,下意识朝高台上看了一眼。
此时,太阳正冉冉升起。
阳光照在那高台上,仿佛给那个看上去垂垂老矣的女人平添了一层金色的光环。
他连忙起身,朝高台一揖。
这态度要表现出来,不管武则天是否能够看到。
“五郎,差不多了,可以准备开始。”
武则天打断了薛楚玉的汇报,故意露出了不耐烦的表情。
薛楚玉连忙止住了汇报,躬身道:“臣,遵旨。”
他说着话,退了下去,高台上又只剩下了武则天一个人。
武则天朝高台右侧看了一眼,那里是李唐宗室成员。在众多人之中,她看到了一个坐立不安的身影。嘴角微微一翘,她突然招手,示意内侍上前,“让安乐上来,陪朕说话。”
……
咚咚咚咚!
呜——
战鼓敲响,号角齐鸣。
杨守文坐在棚子的一隅,安安静静,仿佛已经睡着。
这棚子,是专门为举子们准备。此次恩科匆忙,故而人数不似前三次的多,但也有三百多人应试。入辕门的时候,有十几个举子因为相貌丑陋,被拦在外面。
由此开始,所有举子都变得紧张起来。
一鸣惊人还是前途暗淡,只看接下来的比试。
大家有的在交头接耳说话,有的则缓解紧张情绪。伴随着战鼓声传来,所有人都感到了一种莫名的振奋。身体中,好像有一团火在燃烧,整个人都开始亢奋了。
“杨公子,你难道不紧张吗?”
就在杨守文闭目养神的时候,一个举子走过来,在他身旁坐下。
杨守文睁开眼睛,诧异向那人看去。
要知道,自他进入这棚子之后,所有举子都在有意无意的躲避他,好像怕惹来麻烦。
这其中的缘由,杨守文懒得去猜,一个人坐在这里,默运那一口大蟾气,倒也自在。只是他没想到,会有人来找他打招呼,所以心中不免生出了几分好奇。
那人看年纪,约在二十出头,浓眉大眼。
他肤色有些发白,头发略微有些卷曲。年纪轻轻,却有一部络腮胡子,令他平添几分威武之气。
见杨守文朝他看来,那人微微一笑,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齿。
“在下仆固乙李,久闻杨公子大名。”
仆固乙李?
杨守文清醒了一年多,对这个时代,也有了很多的了解。
他知道,仆固不是汉姓,而是属于胡姓。仆固,又称仆骨,是漠北九姓铁勒之一。
仆固世袭金微都督,也叫做金山都督。
这金山,就是金微山的简称,在唐代又被叫做阿勒坦山,即后世新疆和蒙古国之间的阿尔泰山。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仆固氏族人,在中原也被称作‘朔野金山人。
杨守文看着仆固乙李,轻声道:“原来是金山都督。”
仆固乙李笑了,“公子此言差矣,金山都督乃是家兄,乙李不过是在洛阳混吃等死之人。”
这句话一说,仆固乙李的状况也就清楚了。
唐太宗贞观二十年,铁勒九大姓首领率部归降。太宗因担心这些胡人居住长安,会影响到长安的安危,于是令九大姓仍居住在原地,并且还开设了羁縻州制度。
九大姓领兵在外,太宗也不见得放心。
所以,九大姓首领就把自己的至亲之人送到中原,美其名曰学习汉家的文化。
换句话说,这仆固乙李就是人质!
第四百四十一章西山校场(四)
“乙李公子,有什么指教吗?”
杨守文相信,仆固乙李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和他套近乎,一定是有其他的想法。
仆固乙李道:“见杨公子气定神闲,所以有些好奇。”
“好奇?”
“是啊,难道杨公子不知道,今次恩科规则发生了变化?”
杨守文眸光一凝,沉声道:“刚听人说过。”
“杨公子艺高人胆大,想来不会惧怕。
但根据我刚才的观察,发现这场恩科,似乎有人在针对杨公子,难道杨公子就没有一些想法吗?”
仆固乙李面带笑容,看着杨守文轻声道:“那举重和骑射,想必是难不倒杨公子。但是马枪混战……你们中原有一句老话,叫做寡不敌众。杨公子本领高强,若是马枪斗将,想来胜券在握。可若是马枪混战,只凭公子一人,怕也难获胜。”
杨守文心里一动,看仆固乙李的目光,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乙李公子莫非听到了什么不利于杨某的事情吗?”
“倒也不是不利于杨公子,而是我看到不少人在私下里相互结盟,意欲在混战中渔利。乙李平日里也没什么朋友,这次参加恩科武举,也是一时冲动。可既然参加了,自然是希望有所收获。所以,见公子孤身一人,特来与公子结盟。”
“怎么结盟?”
“我和都摩顿已经说话,混战时彼此相助。
若杨公子愿意,可以和我们一起。咱们三个人的人数虽然不多,但相信足以应对。”
“都摩顿?”
杨守文眉毛一挑,露出疑惑之色。
这名字听上去,好像有点怪异。
仆固乙李忙解释道:“都摩顿姓拔野古,和我一样,被族人留在洛阳。”
杨守文有点明白了,那拔野古也是铁勒九大姓之一,倒是容易和仆固乙李合作。
马枪混战……
正如仆固乙李所言,杨守文不惧举重和骑射,但马枪混战确有些危险。
一般到了最后,留下的人都不简单。到时候如果有人联手合作对付他的话,他想要夺魁的确困难。如果有人合作的话,可以分担不少压力,夺魁的把握会更大。
不过即便如此,杨守文也不会就这么容易相信了仆固乙李。
他微微一笑,沉声道:“乙李公子看得起我,我当然高兴。
不过我有一个疑问,你我素昧平生,为何会选我合作?据我所知,这次参加恩科的举子中,有不少厉害的角色。你们想有所成绩的话,似乎应该去找那些人。”
仆固乙李也笑了!
“我的确是和杨公子素昧平生,但我却知道,杨公子勇武过人。”
“哦?”
“是薛将军向我举荐的杨公子。
薛大将军还说,杨公子曾与薛都督的樊娘子交过手,可说是不分伯仲。杨公子应该知道,我铁勒人谁都不服气,惟独敬佩薛将军一家。既然是薛将军举荐,我自然相信杨公子有过人之处。”
薛楚玉!
杨守文听到仆固乙李提到薛大将军四个字的时候,立刻就放了心。
他和薛家关系不错,更有生意上的来往。
要说薛楚玉害他?他不太相信……那薛家,也是杨守文在洛阳为数不多的盟友之一。
“既然是薛将军举荐,我自当从命。”
仆固乙李见杨守文答应,长出了一口气。
就在这时,棚子外传来一声呼喊:“九号棚举子出来应试。”
校场中不知一个蓬庐,每个蓬庐里,可容纳三十人。
杨守文所在的蓬庐就是九号蓬庐,听闻外面的呼喊,他冲仆固乙李点点头,站起身来。
“能否结盟,还要看接下来的比试。
希望能够在马枪混战中与你们汇合,你们多保重。”
“那我也恭祝公子,可以顺利过关。”
仆固乙李也在九号蓬庐,不过他腰牌上的号码,要比杨守文靠前。
随着一众举子从蓬庐内走出,就听到校场外,传来一阵阵山呼海啸般的喊叫声。
原来,这校场四周设立了警戒线,而警戒线外,则是赶来看热闹的观众。
已经过了辰时,阳光明媚。
杨守文走出蓬庐后,仰天闭上眼睛,任由那阳光照射在他的脸上。
他本就生的俊秀,个头也不低。
与周围那些五大三粗的举子相比,杨守文更有一种儒雅的书卷气,让他有些鹤立鸡群。
当他抬头仰天时,周围的观众里,传来一阵惊呼。
“那个人是谁?”
“咦,那个人好像是杨守文啊。”
“杨守文?”
“是啊,就是那个在总仙会上醉酒诗百篇,名动两京的谪仙人,杨青之。”
观众里,再次发出一阵惊呼。
“他来做什么?”
“不太清楚。”
“是啊,好像说是被临时从苏州召回,就是为的参加这次恩科。”
“他这模样,怎可能获胜?”
众人议论纷纷,不过总体上,没有人看好杨守文的胜出。
也难怪,自杨守文来到洛阳之后,很少展现他的武力,更多是以诗词文章而传世。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杨守文是个诗人,一位品德高尚的名士。
但是,却从没有人把他和武人联系在一起。
校场前后门洞开,出现了一条通道。
校场内,将会是试力之地,只要通过了这场考试,则从校场后门出,来到龙门山脚下。
那龙门山的山脚下,有一块空旷的场地,用来演示骑射。
如果举重未能合格,就会被当场淘汰,无法参加下一轮的考试。
骑射过后,则是往山上走。
在半山腰又有一处校场,也是马枪混战的考场。
在那里,所有的举子都会在圣人的关注下进行考试……换句话说,从进入西山校场辕门开始,举子们就如同踏上了一条登天路,一步一步往上走,最终夺取武魁头衔。
对此,举子们自然要大展拳脚,施展出自己全身的本领。
杨守文在队伍中,看到有两个魁梧的举子走到石锁前,光着膀子,脸憋得通红,把那沉甸甸的石锁举起。那石锁举起之后,并不代表就能过关。还需要坚持十息,才算是合格。其中一个举子举了大约八息左右,再也支持不住,胳膊一软,那石锁就砸在身上,当场被砸的骨断筋折,倒在地上翻滚不停,痛苦嚎叫……
几个卫士上来,把那举子抬走。
而过关的举子把石锁放下后,兴奋的大吼大叫,跳跃不停。
九号蓬庐,共三十人。
举重一项便淘汰了十一个人……
杨守文特意关注了仆固乙李,就见他把一个重达六百斤的石锁举起,十息之后扔在了地上。面色略显潮红,但杨守文能够感觉得出来,他似乎并没有施展全力。
这家伙,倒是一个聪明人。
为了展示自己的力气,许多举子上去就尝试那八百斤石锁。
仆固乙李估计举起八百斤石锁也不难,但是他却没有去逞强,而是游刃有余的举起六百斤石锁。即能保存实力,也不会被人看轻。不管怎样,这都是个聪明的选择。
“第三三三号举子,杨守文试力。”
伴随着场边主考喊出杨守文腰牌序号以及名字,校场周围的欢呼声突然间消失。
仿佛整个校场都安静下来,只有那隆隆鼓声在空中回荡。
杨守文忍不住笑了,轻轻摇摇头。
太让人尴尬了……别的人出场都是山呼海啸,结果到他出场的时候,却是鸦雀无声。
不过,他并没有放在心上,而是不慌不忙,漫步走出。
仆固乙李合格之后,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在另一边观看。
不仅是他,还有不少举子都留下来,想要看看这位名动两京的杨青之,会有什么表现。
杨守文揉了揉鼻子,走到那考官身前。
“可以开始了吗?”
“开始!”
第四百四十二章西山校场(五)
考官,是一个军中校尉,品级并不是很高。
他不认识杨守文,却听说过杨守文的名字。而且,他也知道之前在辕门外发生的事情,据说那个刁难杨守文的小吏,已经被乱棍打死,尸体不晓得丢去了何处。
他是个小人物,但是能混迹豹韬卫,又哪能不明白这里面的水有多深?
都是大人物,他更惹不起。
所以当杨守文和他说话的时候,这校尉竟紧张的手足无措,直接下令开始考试。
上面有人传话,要他设法为难一下杨守文。
可现在……
你痛痛快快考就是了,我才不掺和这里面的事情。
杨守文朝他笑了笑,迈步走进考场。那考场中,依次摆放着十几个石锁。之前的举子们,大都上来选择五百斤以上的石锁,用以加深考官印象,展现自己实力。
可杨守文却看都不看,直接走到了四百斤石锁前。
他也没有做任何的准备,弯腰抓起石锁,两脚一沉,一口丹田气运转,口中发出一声轻喝。
一般而言,举子们举石锁,是先把石锁拎起来,而后在举过头顶。
杨守文却没那么麻烦,直接从地上把那石锁拔奇,呼的一下子就举过了头顶。
四百斤的石锁,在他手中恍若灯草。
仆固乙李眸光一凝,暗叫一声‘好力气’。
在普通人眼里,杨守文举了最轻的石锁,无疑有取巧的嫌疑。可是在仆固乙李这种行家眼中,杨守文用这种方式举起石锁,虽然那石锁只有四百斤,却足以展现出他强大的实力。因为他这样举石锁,不仅仅需要惊人的臂力,更要有坚实的下盘力量,以及强大的腰腹力量。腰力、腿力、臂力三者完美结合,才可能做到杨守文这样的程度。只这一手,仆固乙李就知道,他没有选错合作对象。
这杨守文不仅仅是文采过人,武力恐怕也惊人!
嘴角,微微一翘。
如果说之前他找杨守文合作,是碍于薛楚玉的情面。
那么现在,仆固乙李知道,杨守文绝对是最合适的合作伙伴……
……
石锁,高举过头顶。
场边响起了一阵嘘声。
“我就知道,他一介书生,能有什么力气?”
“话不能这么说,规则上说的清楚,只要举过四百斤,就算合格。杨君以一介书生,举起四百斤石锁,也算是了不起了。”
“可别人都是举五百斤以上。”
“哪又如何,四百斤足矣。”
“快看快看……他要做什么?”
在一片议论声和嘘声里,杨守文举着石锁,迈步向前走。
一步,两步,三步……那四百斤石锁好像根本就不存在一样,杨守文行走起来格外轻松。
仆固乙李的脸上,露出了骇然之色。
他眼看着杨守文从考场的另一边过来,差不多近五十步之后,蓬的一声把那石锁扔了出去。
校尉感到有些发懵,面露震惊的表情。
杨守文走过去,在他耳边轻声道:“我不让你难做,这样一来,相信上面也不会责难你了。”
“啊?”
那校尉心里一颤,看着杨守文的目光,也变得有些不同了。
“现在,我过关了吗?”
校尉这才反应过来,脸胀的通红。
他不胜感激的看了杨守文一眼,大声喊道:“第三三三号举子杨守文,过关!”
说完,他突然压低声音,“杨君,待会儿骑射,需留意弓矢。”
“嗯?”
杨守文正要迈步离开,听到那校尉的声音,心里一动,转身朝他看了一眼,“你叫什么名字?”
校尉一怔,旋即道:“小将王欢喜。”
“嗯,我记住你了。”
说完,杨守文便迈步离去。
身后传来那王欢喜带着浓郁洛阳口音的喊叫声:“第三五一号举子……”
弓矢吗?
我就知道,没那么简单!
……
“陛下,征事郎杨守文顺利过关,准备骑射比试。”
奉先寺内,内侍高延福跑上了高台,兴冲冲向武则天禀报结果。
“哈,我就知道,他一定能过关的。”
原本乖乖巧巧坐在武则天下手的李裹儿,噌的跳起来,大声喊道。
那眼中,甚至还流露出了几分挑衅的意思看着武则天,仿佛是在说:看到了没有,我男人!
武则天当然不会和李裹儿较真生气,看到她这模样,忍不住笑了。
李裹儿是李显的女儿,也是她的孙女。
虽然她从小在外面生活,和自己算不上太亲。可不知为什么,武则天就是觉得,这个小丫头很像当年的自己。一样的倔强,一样的不服输,一样的执着……其他的儿女,哪怕是太平公主见到她,都会战战兢兢。可这个丫头却不会这样,甚至会和她为了某件事情,争得面红耳赤。越是如此,武则天就越觉得李裹儿可爱。
只是这样子被李裹儿挑衅,千古女帝自然不会善罢甘休。
她凤目微合,沉声问道:“二郎成绩如何?”
“启禀圣人,左卫中郎将以六百五十斤过关。”
“那杨守文呢?”
“杨守文是四百斤,堪堪过关。”
高延福曾经在武三思门下做事,后来是经过武三思的推荐,才得到了武则天重用。
所以,他这屁股该歪向何处,也就不需置评。
他说的是实话,更没有半点虚言。
反正在他看来,武崇训举重六百五十斤,而杨守文不过四百斤,这高下自然分明。至于那其中的奥妙,高延福不懂,也不想知道。他只要照实说明就足够了。
武则天闻听,脸上露出了一抹笑意。
“二郎倒也不凡。”
说完,她故意撇了李裹儿一眼。
正如她所预料的那样,李裹儿顿时沉下脸,好像一只小猫似地坐在一旁,手里抓着衣带,拽啊拽的,嘴巴里更嘀嘀咕咕嘟囔道:“杨守文,你多用点力会死吗?”
“裹儿?”
“祖母。”
“二郎可是举起了六百五十斤啊。”
老娘就是想看你这小妖精难受的样子……
李裹儿咳嗽了两声,声音有些发干,结结巴巴道:“又不是比蛮力,举那么重不怕闪了腰。”
“说的也是,可毕竟是六百五十斤。”
李裹儿的额头,顿时垂下了满满的黑线。
……
西山校场后门处,杨守文走了过来。
仆固乙李迎上前笑道:“杨君,好手段。”
他对杨守文的称呼,已经从‘杨公子’变成了‘杨君’,也代表着他对杨守文的认可。
“才第一关,骑射四回也颇为重要,咱们不可掉以轻心。”
胜不骄,败不馁,此乃大将之风。
仆固乙李在心中暗自赞叹,不过嘴上却道:“杨君久居边塞,想来这射术也不会差了。”
“对了,那都摩顿情况如何?”
“哦,他是三号蓬庐,之前以七百五十斤过关,目前名列第二。”
“第一是谁?”
“一号蓬庐的王修福。”
“王修福?”
杨守文眸光一闪,这似乎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啊。
不过,也正常……就如同之前那孙思观,如果不是被人提起,杨守文根本不知道有这个人的存在。想必这王修福的情况也是如此,八百斤举重,倒是一个对手。
想到这里,杨守文心里便提了几分小心。
这一届恩科,似乎藏龙卧虎不少。
仆固乙李身手不凡,而且颇有心计;那都摩顿能举起七百五十斤过关,也是个对手。还有王修福……看起来,自己想要夺魁,还真需要再提起几分小心才是。
就在这时,前方山脚下伊水河滩上,传来一阵惊呼声。
“王修福,骑射两回,六中六,计两合;步射二十中十八,计三合,共五合,过关。”
“都摩顿,骑射两回,六中六,计两合;步射二十中十六,计三合,共五合,过关。”
“武崇训,骑射两回,六中五,计一合;步射二十中十六,计三合,共四合,过关!”
一个个成绩传入杨守文的耳中。
当他听到武崇训的名字时,心里不由得微微一怔:武崇训?他也来了?
第四百四十三章西山校场(六)
上次和武崇训见面,还是年初,杨守文奉旨到洛阳。
当时那武崇训神经兮兮的派人在香山伏击杨守文,结果被武则天降旨命他闭门思过。
在那之后,杨守文和武崇训就再无交集。
武崇训居然也参加了这次恩科?
什么王修福、都摩顿,都没有武崇训这个名字给杨守文带来的冲击大。
脑海中,闪过一道光……杨守文隐隐约约觉得,他好像捕捉到了什么,却又有些模糊。
“未曾想,左卫中郎将也来了。”
杨守文自言自语,旁边的仆固乙李,却有些脸色难看。
他倒不似杨守文想的那么多,而是感到了巨大的压力。都摩顿的射术他非常清楚,比他尤胜一筹。可即便是如此,都摩顿仍被人压了一头,实在出乎他的预料。
王修福?
此前王修福举重八百斤,已经是占居鳌头。
现在骑射又排名第一,可见他实力不容小觑……
正如杨守文所猜测的那样,仆固乙李参加这次恩科,绝不是想要走个过场,或者来凑热闹。他也有野心,也想出人头地,而不是一辈子在洛阳做该死的人质。
当年,仆固乙李的老子仆固乙突过世,仆固乙李虽是嫡子,可由于年幼,最终未能夺得金微都督的职务,而是被他的兄长拿走。之后,他和母亲就被送来洛阳,当上了质子。一晃过去了有十五年,仆固乙李想要回家的心,从未动摇过。
可他知道,他离开金微山太久了,族人恐怕都把他忘记了。
他在族中没有任何力量,就算将来有机会回去,也未必能斗得过他兄长的子嗣。
要知道,他兄长的儿子,如今也只比他小两三岁而已。
一个被流放洛阳,一个从小居住在金微山,谁更能获得族人的认可?
想要回去,唯一的办法就是得到朝廷的支持。只要有朝廷的支持,哪怕族中的敌人再多,仆固乙李都有信心,夺回金微都督之位。而希望,就在这次恩科中。
所以,仆固乙李一直都在算计。
他找了都摩顿合作,又去拜见了薛楚玉。
仆固家对薛家素来敬重,当年薛仁贵曾大败铁勒大军,虽坑杀不少铁勒人,但依旧无法改变铁勒人对强者的尊重。薛仁贵是强者,他们必须要给予尊重的态度。
薛楚玉请他帮忙关照杨守文,仆固乙李同意了。
在第一轮比试中,仆固乙李故意藏拙,隐藏了自己的实力。
至于都摩顿,仆固乙李知道,他的确是有这种本领。但如果两人马枪交战,仆固乙李有九成把握战胜都摩顿。可现在,他有些紧张了!一个不知道从哪里跳出来的王修福,显然是劲敌;杨守文深浅难测,仆固乙李也没有把握一定能获胜。
还有武崇训,他有没有藏拙?
仆固乙李感觉到,他想要夺魁,这对手还真是不少。
“杨君,那王修福是何来历?”
杨守文摇摇头,轻声道:“不太清楚,没有和此人照过面,所以也不知道他的深浅。”
“那怎么办?”
杨守文笑了,“乙李,对自己没信心了?”
“啊?”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打铁还需自身硬,还没有见到他,就先生恐惧,如何能够夺魁?”
仆固乙李脸色微微一变,看向杨守文的目光,也有些不同。
“自前朝隋炀帝创立科举,从来都是千军万马独木桥,唯有勇者方可夺魁。大家来参加恩科,都有各自的目的。我有我的目的,你也有你的目的,但最终都是为了那武魁之名。
乙李,你若是现在就怕了,还是早些退出为好。
否则到了最后,你我争锋之时,我不会留半点情面,到那时候你在想退,就会颜面无存。”
“仆固家的子孙,从没有懦夫。”
仆固乙李听罢杨守文这番话,猛然挺起了胸膛。
他看着杨守文,轻声道:“多谢杨君点醒,若不然,乙李恐怕真要丢脸了!”
“呵呵,在你我争锋之前,咱们还是朋友。”
“没错,之后依旧是朋友。”
仆固乙李的眼中,透出一丝暖意。
他从未见过杨守文这样的人,明知道自己最终要和他争夺武魁,却仍旧出言开导。
这份心胸,让他不禁发自内心的敬佩。
“走吧,该咱们出场了。”
杨守文说罢,拍了拍乙李的胳膊,迈步朝前走去。
仆固乙李看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