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崛起_庚新-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难怪,他这个主事人到如今,可说是徒有虚名。

李隆基跑去了吴县,一去不回头。他身份和地位本就超然,高戬自然拆迁不动。想当初,太平公主派出这些人,如今在他身边听命的却只有周利贞和裴光庭两个。

杨守文对皇泰宝藏不闻不问,杨思勖则音讯全无。

这也让高戬感到很难堪……特别是当狄光远侦破了王元楷被毒杀之谜以后,他越发感到面上无光。狄光远什么才干?他高戬心知肚明。可现在,狄光远有了进展,他却仍旧原地踏步,岂不是显得他无能?所以,高戬终于忍耐不住,向杨守文发作。

杨守文表情淡然道:“我以为,神慧甚有可能与当初在神都窥觑铜马陌的贼人有关。

如果真是如此,那他和皇泰宝藏就有密不可分的关联。

高舍人,非是我不肯告诉你杨思勖的下落,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那些人谋划多年,甚至敢谋害朝廷命官,气焰何等猖獗?所以,我只能从神慧的身上下手。”

高戬,沉默了!

但周利贞却不愿就这么罢休,大声道:“杨青之,你这话什么意思?莫非是怀疑我们有内奸?”

“周司直息怒,青之已经说了,是不得已而为之,想必一定有他的想法。

这样也好,大家分头行事,说不定能够加快速度。方才世子差遣二郎前来,说在吴县有发现,请我们尽快前往吴县汇合。我觉得,这个时候大家还是齐心协力为好。”

裴光庭从外面走进来,看三人争执,连忙上前劝说。

高戬一怔,扭头道:“世子有什么发现?”

世子,也就是李隆基。

裴光庭轻声道:“世子说,他在吴县找到了左游仙的踪迹。”

左游仙?

这个神出鬼没的家伙……高戬等人在长洲寻访了好几遍,也没有任何关于他的音讯。

而这个左游仙,也就是皇泰宝藏的关键人物。

只要能够找到左游仙,相信皇泰宝藏也就能浮出水面。

“那我们即刻动身,前往吴县。”

说完,他看向杨守文。

李隆基在吴县发现了左游仙的线索?

说实话,杨守文乍听这消息的时候,不禁心里一动。

不过,他旋即冷静下来。

根据资料显示,左游仙的确曾在吴县出没。但当时,吴县和长洲还是一体,并没有分离开来。也就是说,就算当年左游仙出现在吴县,可能在长洲,也可能是在吴县。

第三百八十三章他在说谎!(下)

“青之,不如我们一同前往吴县如何?”

高戬沉声说道,目光灼灼。

杨守文很想跟过去,一来可以调查左游仙的线索,二来可以缓和与高戬之间的关系。

但内心里,却有一个声音不断在提醒他:留下来,留在长洲!

他说不出是怎样一个感觉,只是觉得,如果离开长洲,左游仙的线索可能会越来越远。

想了想,他轻声道:“高舍人,我想我还是留在长洲调查。”

“既然如此,那就祝青之你好运吧。”

高戬心中怒火中烧,不过脸色却显得很平静。

他也不再和杨守文赘言,转身离去。

走了两步,他又停下来,沉声道:“不过青之你不听调遣,肆意妄为,我当如实禀报朝廷。”

说完,他大步离去。

周利贞看了杨守文一眼,冷笑一声也跟着高戬离去。

裴光庭则张了张嘴,似乎是想要再劝说杨守文几句。可话到嘴边,他又不知道该如何启口。

“青之,你保重。”

杨守文强笑一声,拱手道:“连城也保重!”

他放弃了最后一次和高戬缓和关系的机会,内心里也不知道是对还是错。但他感觉到,他应该留在长洲。哪怕是因此和高戬产生隔膜,也应该继续留在长洲。

至于高戬怎么向朝廷禀报,他也懒得过问。

目送高戬等人离开,他转身往后衙走去。却在这时,他看到狄光远站在不远处,眼中流露关切之色。

“县尊,消息传出去了吗?”

杨守文展颜笑道,迈步迎着狄光远走去。

狄光远轻声道:“放心,我已命人把消息传出,相信那妖僧同党只要还在长洲,就能听到消息。

不过,青之为何要与六郎反目?

你毕竟是奉旨追查皇泰宝藏的下落,留在长洲,恐怕不会有什么收获。”

“怎么,县尊希望我去吴县?”

狄光远闻听,顿时大笑起来。

他沉声道:“青之说得哪里话,我当然希望你留在长洲,这样子我心里底气更足。”

“那就是了!”

杨守文笑道:“其实,我倒是不觉得,去吴县能有收获。

神慧和神都那些人有联系,而苏威如今又真假莫辨。我隐隐有一种感觉,皇泰宝藏的线索,就在长洲。而且不管是王元楷被害,李瘸子被杀,以及神慧宁可服毒自尽,也不愿束手就缚……狄县尊,我有一种预感,我们已经接近那些贼人了。”

狄光远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点了点头。

“对了,那个小僧怎么说?”

“我已派人问过话,那小僧法号觉明,是闽州人。

他在灵宝寺出家。据他交代,昨夜他是奉了灵宝寺住持智济法师的命令,送神慧下山。不过在路上,神慧曾劝说他,要他一同前往蓬莱……青之,蓬莱并非长洲所治,若要追查,还需乌程配合。我准备派人书信一封,请乌程县协助。”

“不可!”

杨守文连忙制止了狄光远。

“目前贼人情况不明,若冒然请乌程县协助,很可能会打草惊蛇。

我觉得,县尊先不要急于惊动乌程县,可命人暗中调查蓬莱,同时搜集乌程县志,以追查线索。另外,县尊最好再派人前往包山,把那智济和尚招来询问。”

“哦?”

“我想,那智济和尚不会无缘无故,就收留神慧吧。”

狄光远顿时明白过来,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青之,我这就派人前去包山,把那智济和尚召来。”

“如此,就拜托县尊!”

……

狄光远的动作很快,派出差役召智济和尚前来。

那智济和尚倒是很爽快,也没有拒绝,二话不说便随着差役来到长洲,拜见了狄光远。

狄光远并没有在大堂上询问,而是把智济带到了后衙花园的书房内。

智济和尚显得很从容,丝毫没有慌张。

“神慧与贫僧皆为佛门弟子,彼此间自然会有照应。

前些日子,他突然来到灵宝寺,对贫僧说:他得罪了人,所以想在寺内躲避风头。贫僧觉得,大家都是出家人,虽然修行法门不同,但也该关照一二,于是就留他下来。

县尊当知道,灵宝寺身处太湖身处,并不繁华。

岛上渔民大都靠打渔为生,更不可能知道县城里的事情。贫僧更是一心修行,对红尘中的事情了解不多。以至于神慧欺骗贫僧,直到昨日贫僧才知道了真相。”

智济和尚从容回答,话语中更是条理分明。

杨守文没有露面,而是躲在书房的屏风后面,听狄光远和智济和尚的对答。

狄光远问得很细致,而智济和尚回答的也很得体。

在询问之后,狄光远并没有让智济离开,而是让他暂居县衙里,并派专人看守。

换句话说,这智济和尚等于是被狄光远软禁了。

“青之,你感觉如何?”

在智济和尚被带走之后,杨守文从屏风后走出来。

狄光远轻声道:“感觉,这智济和尚回答的非常得体,并无破绽。”

杨守文笑了,轻轻摇头。

“县尊不觉得,正因为他回答的滴水不漏,才更加可疑吗?”

“哦?”

“他和神慧并不熟悉,据我所知,普会寺和灵宝寺也没有太多关联。一个在包山苦修的僧人,那么轻易就收留了神慧?而且在事发后,还要送神慧脱离危险。

这交情,未免太深了……”

杨守文说到这里,眸光一凝。

“县尊,他在说谎!”

“青之的意思是……”

“他和神慧的背后,一定有一种很奇妙的联系。

县尊可以派人调查一下,看看那灵宝寺何以能占居偌大包山岛。灵宝寺香火不算旺盛,岛上的渔民也不算太多。这种情况下,他又如何能维持灵宝寺的开销?”

灵宝寺背后有人!

杨守文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狄光远若是再不清楚,那就真的是愚蠢了。

事实上,在这个时代,寺庙也好,道观也罢,背景都不可能太简单。

“既然如此,我马上命人调查此事。”

杨守文点点头,“县尊也不必太着急。智济和尚与灵宝寺的事情,可以暂且放在一边。我以为,当务之急,还是应该把重心放在神慧的身上……天黑之前,县尊不妨再放出一条消息:神慧已经苏醒,但很虚弱,所以暂时还无法问询口供!”

第三百八十四章盗亦有道(一)

高戬带着护队走了!

海盐水军在长洲驻扎了一天之后,也开拔离开。

长洲县城的戒严一下子变得松懈许多,街道上也比前几日显得热闹了一些。人们开始议论神慧,议论普会寺,议论神通广大,料事如神,能调动守军的狄县尊。

相比之下,杨守文就显得不为人知,也没有人知道他在其中所充当的角色。

人们隐隐约约知道这么一个司刑寺评事的存在,但更多的,还是因为他所作的诗词。

杨守文也乐得清闲,没有人来打搅。

不过,狄光远就显得光鲜很多。

到任不过一周,就抓捕了神慧,更追查出数年前普会寺住持法师圆清被毒杀的真相。

人们提起狄光远,就会忍不住称赞一声:虎父无犬子!

这也让狄光远自信了很多,每日处理公务也格外精神,数日间把个县衙梳理的清清楚楚。

……

“四郎可有消息?”

八仙客栈里,杨守文一边品尝着刚刚烤好的小羊羔,一边开口询问。

这八仙客栈的掌柜名叫明十九,是明家的家生子,在明家可以追朔六代,算得上是明家心腹。所谓的家生子,就是指奴仆在主家生下的子女,也没有什么社会地位。不过似明十九这种六代往上就跟随明家的仆从,其地位和身份自然不凡。

明十九道:“阿郎最近一些日子,没什么消息回来。

不过,前日征事郎拿下了神慧之后,长洲这两日的陌生面孔,倒是增加了不少。”

表面上,八仙客栈是一个规规矩矩的客栈。

可实际上,这八仙客栈却是长洲县城里真正的大团头。

明家自衣冠南渡之后,就开始经营。其家世并非当年贵胄门阀可比,声势也不显赫。但实际上,他们却在各地暗中经营了庞大的地下势力,大半个苏州县城的底下势力,几乎都掌握在明家手中。但表面上看,明家还是名门贵胄,与那地下势力毫无瓜葛。

“陌生面孔?”

杨守文抬起头,看了明十九一眼。

明十九道:“是的,陌生面孔。”

杨守文点了点头,然后扭头看了一旁正大快朵颐的杨茉莉,“杨茉莉,吃饱了吗?”

杨茉莉吃的满嘴流油,甚至脸上也沾着羊油。

从杨守文手中接过布巾,把脸上的油渍擦掉,咧嘴笑道:“吃饱了,可以带走吗?”

还有小半只烤羊,以及一些浆果没吃完。

杨守文点点头,让明十九把剩菜打包装起来,沉声道:“十九,城里马上会重新戒严,你要小心一些。到时候,可能会有一些混乱,鱼市这边你帮我多照看着。”

“小人明白,自当尽心。”

说完,他送杨守文和杨茉莉从房间里走出来。

两人没有从正门出去,而是从一旁的侧门离开,走出小巷后,便拐到了大街上。

长洲大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杨守文带着杨茉莉沿着长街行走,一边走一边若无其事的四下里打量。

长洲县衙的位置,算不得县城中心。但是由于靠近鱼市,所以就变得非常繁华。

往日,这县衙外的长街上人流量就很大。

今天也是如此,不过比之前两日,似乎有些不太相同。

至于是什么地方不一样?杨守文也说不上来,只是感觉有些变化。

他在县衙的侧门外驻足停留了片刻,而后便转身走了进去。

“去把姚三找来。”

他一进县衙,就立刻吩咐差役。

在县衙里住了这么久,衙门里的那些差役自然认识这位从神都而来的征事郎,司刑寺评事。而且,他们能够看得出,新任的县尊对这位年轻的评事非常尊重。

于是,杨守文一吩咐,自然就有人过去。

姚三郎现如今地位又有变化。

之前他跟随王元楷,得王元楷的重视,成为亲信。可是王元楷死后,姚三郎的地位也就发生了变化。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谁又知道新任的县尊是否会看重他呢?

于是,在长洲县衙几乎作鸟兽散之后,姚三郎留了下来。

长洲的格局很小,原本只是吴县的一部分,所以职位配备也没有特别的复杂。这里没有县丞和主簿,县尉则是由县令举荐。没办法,谁让长洲小,人口少呢?

但也正是这个原因,长洲县令一旦稳定下来,几乎能一手遮天。

狄光远身为官二代,有不俗的背景。苏州刺史都要亲自前来迎接,说明其地位的不凡。而且,他上任之后,接连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干,也让本地人不敢小觑。

姚三郎作为跟随杨守文,第一个靠拢过来的本地人,又熟悉长洲衙门的事务,自然得到了狄光远的看重。当狄光远稳定下来之后,就立刻向苏州刺史崔玄暐呈报,举荐姚三郎为长洲县尉一职。当然了,他这个县尉,甚至都不入品级。

可即便如此,姚三郎身份也有了变化。

不过,在杨守文面前,他依旧显得非常谦卑。

“三郎,衙门周围熟悉吗?”

“回公子的话,当然熟悉!”姚三郎笑道:“卑职在这衙门里做了四年的差事,虽说不上一草一木都能了然于胸,但是大差不差的,都在这脑袋里,不会有差。”

“待会儿,出去转一圈。”

“啊?”

杨守文看姚三郎不明白,笑着拍了怕他的胳膊,“权作是散步,围着县衙走一圈。

你观察一下,这县衙周围,是不是有什么不同。”

“喏!”

姚三郎仍有些糊涂,不明白杨守文的意思。

不过,他也知道,杨守文这样做,一定是别有用意。

不同?

在杨守文离开之后,他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从衙门里走出来,还站在县衙正门的门阶上伸了个懒腰,好像很疲惫的样子。不过,在伸懒腰的同时,他的目光在长街上扫了两个来回。

能有什么不同?

还是那么多的人,还是那么闹腾。

想到这里,他从门阶上下来,便径自走进了衙门对面斜对面的一家店铺之中。

顺手买了些许杂物,他从店里走出来。

目光又在长街上扫了两眼,姚三郎还是没什么发现。

征事郎到底是什么意思?究竟让我找什么‘不同’?他满心的疑惑,正准备迈步沿着长街离去。可是就在这时,他的目光在无意中扫过了长街一旁的拐角处。

眼睛蓦地一亮,姚三郎隐隐约约似乎已明白了杨守文的意思!

第三百八十五章盗亦有道(二)

坐落在官塘坊的长洲客栈,以长洲县城为名,是一家百年老店。

不过,这家店的档次并不是很高,最初是为了方便本地码头货运所建。后来八仙客栈盘踞鱼市,长洲客栈更无法与之竞争。于是,这家百年老店渐渐的也就没落,变成了官塘坊中一家普通的客栈,其档次和规格,根本无法和八仙客栈相比。

出入长洲客栈的人,多是一些脚夫和苦力。

再加上官塘坊的环境所限制,所以生意变得有些冷清。

天色,渐晚。

长洲客栈的一间上房里,无畏禅师坐立不安,在屋中徘徊。

计老实则坐在榻上,手里拎着一个酒壶,看上去好像悠然自得,与无畏禅师截然不同。

不过,他看上去似乎很平静,可是端着酒壶,却半天没有动作,也显示出他内心中的紧张。两人一坐一立,各有心思。虽然没有交谈,可看得出,他们都在等待着什么。

就在这时,房门突然被人叩响。

笃—笃笃!

伴随着一长两短的敲门声,无畏禅师忙快步走过去,而计老实也在榻上坐直了身体。

房门打开,从外面走进来一个身材娇小的黑衣人。

她头戴帷帽,黑纱遮掩着面孔,走进房间里,便立刻道:“真浪,快把门关上。”

无畏禅师连忙把门合拢。

在关门的刹那,他看到门外站着两个壮汉。

“甘娘子,我哥哥有什么消息?”

门,关闭之后,无畏禅师甚至不等那黑衣人坐下,就忙不迭开口询问。

黑衣人取下了头上的帷帽,露出一张还算清秀的面容。她的脸很小,眼镜也不大,肤色略有些发黑。在围榻的另一端坐下,她端起碗喝了口水,而后长出一口气。

“长老,你兄长的意思,是不要轻举妄动。”

“为什么?”

甘娘子道:“你兄长那边的情况不是很好……前次返回吴县,苏家虽然让他回来,但看得出来,那边对他还是有一些怀疑。也正是这个原因,苏家派苏伦过来,名义上是协助,实际上是监视。

神慧长老这件事,苏家的意思是不要插手过问。

他既然服毒,说明他很清楚事情的轻重……如果我们现在动手,很可能会惹来更大的麻烦。

洞庭乡的地宫已经挖掘大半,只是那最后一扇大门,尚无法破开。

苏家不希望这时候再闹出什么差池,否则前功尽弃,到时候你兄长恐怕也有麻烦。”

无畏禅师沉默了!

他看着那甘娘子,又看了看计老实。

“甘娘子,神慧长老可是你的叔父。”

甘娘子的脸色微微一变,嘴巴张了张,但却未曾出声。

“你们久居江南,不晓得朝廷的手段。

那杨守文年幼,可以不必考虑;狄光远迂腐,也无甚大碍。关键是,一旦他们把神慧交上去,交给周利贞……那周利贞可是尽得来俊臣的真传,手段残忍,心狠手辣。想当年来俊臣罗织罪名,铁打的金刚也熬不住,更不要说长老了……”

甘娘子闻听,默不作声。

无畏禅师接着道:“当年在广化寺,长老对我多有关照,还救过我的性命。

这次我从神都逃出来,又是长老将我收留。而他之所以有今日,更是受我的牵累。

甘娘子,不管你们怎样决定,我都要去救出长老。

唐人有一句俗话,叫做盗亦有道。我如果袖手旁观,这辈子恐怕都难以心安……洞庭乡那边,有计先生住持局面,不能轻举妄动。不如就由我前去救出长老。”

甘娘子看着无畏禅师,良久后轻声道:“你可要想清楚,衙门里现在守卫森严,你未必能够成功。”

“若不得成功,战死何妨?”

无畏禅师闻言非但没有紧张,反而笑了起来。

计老实叹了口气,把酒壶放在榻桌上。

他看了无畏禅师一眼,又朝甘娘子看了一眼,轻声道:“长老高义,老实钦佩……

这样吧,我让张六帮你。

那小子最擅长飞檐走壁,可以让他先潜入县衙纵火。待县衙火起,必然大乱。到时候你带人冲进去解救,我在外面接应。如果有危险,我就放三支火箭,你立刻撤出……甘娘子,请你安排几艘船,在官塘河渡口等候,以方便接应我等撤退。”

甘娘子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她站起身,轻声道:“长老高义,奴感激不尽。

这次咱们合作,目标相同,敌人也只有一个。以前,奴见识短,言语间多有得罪,还请长老原谅。这一次,不管能否救出奴的叔父,奴都会记在心里。只要能够顺利开启地宫,长老所求之物,奴一定会尽量满足,还请长老放心则个。”

听得出来,甘娘子的身份和地位都不低。

无畏禅师倒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笑道:“甘娘子,我救长老,只为情义,与其他无关。至于我哥哥要的东西,到时候你只管给他就是。此事结束后,我会立刻离开苏州,前往诃陵国定居……从此以后,咱们再无关系,娘子也不必感激。”

说完,他朝甘娘子和计老实拱手,转身走到门旁,把房门打开。

甘娘子的脸色微微一变,她看了计老实一眼,就见计老实朝她点了点头,她也就不再出声。从榻桌上拿起帷帽,复又戴上。她朝着计老实微微欠身一福,转身往外走。

在走到门口的时候,她又停下脚步,扭头看向计老实。

“计先生,长老的性子莽撞,很容易惹出麻烦。

事成之后,请计先生送他一程,以免再生出波折,如何?”

计老实愣了一下,旋即点了点头。

甘娘子这才放心的离开,门外的两个壮汉,也随着她走下楼去。计老实在屋中呆立片刻,迈步走出房间。他站在屋外的走廊上,目送甘娘子一行人走出客栈大门,眼中流露出复杂之色。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他口中轻声吟唱那首《侠客行》的诗词,可念了两句之后,却又旋即收声。手扶栏杆,他轻轻叹了口气,转身又回到房间里,顺手把那两扇房门,用力的关上。

第三百八十六章盗亦有道(三)

……

夜色,渐渐深沉。

长洲县城在经过了一整日的喧嚣和吵闹后,复又归于沉寂。

今晚,乌云遮月,繁星隐匿。

无畏禅师站在鱼市外的门楼楼顶上,半蹲着身子,鸟瞰身下黑漆漆,静悄悄的县城。

从城外长洲苑方向传来的刁斗声,表明了时间。

快到子时了,想来计老实那边也已经安排妥当。

他身背一口戒刀,手持一根长约有两米的长棍,目光灼灼凝视着县衙方向。

时间,一点点的流逝。

就在他的耐心即将要耗尽的时候,忽见县衙方向,窜起红光。

那火光最初并不是很大,可是蔓延的却很快。无畏见到那火光,心中顿时一喜。

这火光出现,说明计老实的手下得手了!

他长身而起,从腰间的挎兜里取出一根绳索。也就是这刹那间,县衙的西北角,传来一阵喊杀声。无畏没有再犹豫,纵身从两丈高,也就是六米左右的门楼上跃下。在门楼不远处,有一棵大树。无畏在空中甩出绳索,那绳索好像一条灵蛇,啪的就搭在了粗壮的枝桠上。

无畏人在空中荡起,呼的一下子就跳到了县衙的墙头。

县衙的西面,喊杀声越来越大,那火势也变得越发猛烈。

而无畏身处的县衙东墙内,却是静悄悄,不见人影。他观察了一下里面的情况,纵身从墙头跃下。这是后衙花园所在,园中十几棵桃树,结着累累硕果,看上去颇为喜人。

在花园的另一端,有一幢精舍。

根据县衙里的情报,神慧被抓回来之后,就被安置在这精舍里。

据说,当初前任长洲县令王元楷,就死在这精舍之中。无畏趁着夜色飞快靠近精舍,沿途并没有遇到什么阻碍。见周围并没有什么埋伏,他不由得长出一口气。

垫步拧身,噌的一下子跳到了门廊上。

无畏贴着窗子听了一阵,屋子里很安静,只隐隐约约从窗户的缝隙里,传来一股药味。

估计,神慧还没有苏醒吧!

若不是这样,这精舍的守卫也不会如此松懈。

无畏快步走到了门口,探手贴在房门上,而后轻轻一推。

那虚掩的房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无畏见状,立刻窜进了屋内……很安全,没有埋伏。

他眯着眼睛,迅速找到了床榻所在,然后快步走上前。

“长老醒来,长老醒来。”

那床榻上躺着一个人,只是由于光线昏暗,看不清楚模样。

但是,从那浓浓的药味可以确定,这应该就是神慧。无畏没有再迟疑,上前一步,伸手就要去把神慧抱起。

可就在这时,内心里突然有一种难言的悸动。

无畏只觉心神一颤,连忙止住身形,缩回了手……说时迟,那时快,床榻上的人突然间动了。一条被褥张开,呼的便向无畏飞来。从床榻上窜起一道矮小的身影,手中是一口明晃晃的羊角刀,破空划出一抹精亮的弧光,便狠狠刺向无畏。

与此同时,躺在床上的那人也动了。

就见他翻身坐起,从身边抄起一杆大枪,身形从床上窜起,手中大枪更恶狠狠扎向无畏。

无畏看不见那刀光和枪影,但是却能感受到那彻骨的寒意。

他并不慌乱,身体猛然向后跃起,手中的长棍紧跟着探出,啪的戳在了被褥上,而后手臂一阵,那被褥呼的转动起来。羊角短刀割开了被褥,而后一个人影落地,而后一个就地十八滚,便滚向了无畏禅师。而那杆大枪,也随之落空……

“地躺刀?”

无畏大吃一惊,长棍收回,以棍做枪,狠狠朝地上戳去。

就听蓬的一声闷响,结实的地板顿时四分五裂,木屑飞溅。那小个子非常灵活,在长棍戳过来的时候,已经腾身而起。不过,在他身后的人却紧随而上,一脚踹在那长棍上,把长棍踹断之后,顺势身形一矮,手中大枪快如闪电般的探出。

“连环九击。”

那人口中发出一声低叱,枪已到了无畏身前。

无畏立刻丢了长棍,旋身躲闪,顺势从后背拔出戒刀。

铛的一声,刀枪交击一处。

无畏只觉对方的枪上似乎隐隐含着一股子诡异的螺旋劲力,险些把他手中的戒刀崩飞出去。

不好!

他心中顿时慌乱起来。

有道是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

无畏也不是那等闲之辈,身手不俗。虽然只交手一次,他就知道对方不好对付。

中计了……

他想到这里,不敢再迟疑,趁着对手撤枪的刹那,纵身跃出了房门。

双脚刚落地,就听一旁传来一股劲风。

呼!

一柄大槌好像奔雷般砸过来,吓得无畏连忙闪身躲开。那口大槌,砸在了廊柱上。足足有二十公分粗细的廊柱被一下子砸断,碎屑飞溅。而在这时,那持枪之人已经冲了出来,大枪一颤,嗡的一声响,化作憧憧枪影向无畏笼罩过来。

无畏舞刀,刀光闪动。

只听叮当声不绝于耳,在眨眼间,刀枪交击数十下,无畏猛然脱出了战团,从门廊上跳进院中。

手中的戒刀,只剩下半截。

无畏站稳脚跟,正要开口,忽听一连串的呐喊,从园子外冲进来十几个差役,手中举着火把,把花园照映的通通透透。

为首那差役,手持明晃晃钢刀,厉声喝道:“大胆贼人,还不束手就擒,更待何时。”

那差役,正是姚三郎。

只见他腆胸迭肚,威风凛凛。

不过,无畏却没有看他,而是把目光落在了站在门廊上的三人。

中间一人,一身青衫,持枪而立。在他身后,则站着一高一矮两个人。一个身高有六尺四寸左右,另一个却不过五尺三寸出头。高个子手里是两支大槌,那矮个子拿着一口羊角短刀。

“你……是杨青之?”

无畏禅师眸光闪闪,扫过那门廊上的三人之后,最后把目光落在了正中间那个青衫青年的身上。这青年的样貌有些清秀,身体看上去很单薄,并不是很健壮。

但是从刚才的交手,无畏禅师心里明白对方是何等难缠。

这长洲县衙,能有此本领,还有如此风范的人,思来想去,似乎也只有他最符合。

杨守文眯起了眼睛,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