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问鼎天下-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蔡瑁吓了一跳,瞪眼道:“这如何使得?”
  “这有什么使不得?现在他们口口声声要见牧守,你从哪儿找个活牧守来?”刘备将那个“活”字咬的很重,听的蔡瑁心头一颤,这事若是败露,蔡家马上就会遭受灭顶之灾啊。
  “可是扣下他们,不是愈发让人怀疑了吗?”蔡瑁迟疑不决的说道。
  刘备摇了摇头,问道:“难道他们见不到牧守,就不怀疑了?将这些人扣在府里,还可以使得他们的部众投鼠忌器。何况没了这些人发号施令,他们的部曲未必敢轻举妄动。”
  “这……”蔡瑁听了觉得有些道理,但仍然犹豫道:“可如此一来,就彻底没有退路了。”
  “自牧守死的那一刻,就已经没有退路了!”刘备叹道:“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只要我关、张二将领兵入城,就还有转折之机。”
  蔡瑁这时候已经方寸大乱,额上冷汗迭出,咬了咬牙跺脚发狠道:“罢了!事到如今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刘备暗中冷笑,面上却道:“若是能劝得众人返回最好,备方才所言,实为不得已时,才可如此。”
  话虽如此,刘备却很确信蔡瑁一定会把来的诸位全都扣押起来。虽然他现在还不知道是何人走漏了消息,但众人一早便登门求见牧守,想必是外面已经传出了风声。
  蔡瑁下定决心之后,便吩咐亲信抓紧时间准备应变,自己带了人往前院让守卫打开府门。
  开门之后蔡瑁抬眼扫了一圈,心中一沉!府门之外密密麻麻的都是人。这其中不光有蔡兴说过的几位,还有许多牧守官署中的属官小吏。他们眼神不善,神色阴沉,甚至有不少人低声说着什么“谋反”“弑主”之类的话。
  “诸位!”蔡瑁强自镇定,摆出平日里骄矜摸样,站在门前的台阶上,对众人大声说道:“牧守病重,最怕嘈杂喧闹,你们聚集在府门之外,意欲何为?”
  站在人群之前的别驾刘先朗声发问:“却不知牧守患了何病?以至于忽然卧床不起?”
  蔡瑁皱眉做沉思状,片刻后叹了口气说道:“昨日牧守忽然晕厥,瑁闻讯后立即延请医者诊治……”
  “无论如何,我等今日都要见到牧守!”蒯越出言打断道,他一早便听府中仆人说起牧守府内之事,当下问那仆人从何听说,那仆人道外面都已传开,蒯越心中惊疑不定,直接就来了牧守府。
  众人听了都纷纷附和,蔡瑁见状,面露为难之色,说道:“既然如此,那便请进,可若是牧守因此受了惊扰以至病情加重,你们谁担当的起?”
  他这么一说,倒让诸人有些迟疑了。毕竟他们只是听到流言说蔡瑁父子如何,并不曾有真凭实据,否则也不会前来求见牧守,而是召集人马直接攻入府中了。
  “我们几人进去即可,只要看到牧守平安无事,自然会让大伙散去!”蒯越见众人沉默不语,便立即说道。
  蔡瑁心中冷笑,点头道:“请!”
  蒯越当先走上台阶进入府中,身后刘先等人鱼贯而入。在蒯越看来,蔡瑁不会傻到杀害刘表,最多是趁刘表病重之时隔绝内外以暗中行事。他哪儿会想到,蔡兴那个傻瓜会刺杀刘表?至于蔡瑁为何要这么做,蒯越猜测是和未来荆州谁来继承有关。也许蔡瑁是想矫诏自行废立,好大权独揽,可就凭他蔡家的实力,如何与刘琮相抗?
  更何况外面自己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进入府中,蔡瑁如何敢乱来?
  刘先等人,也都和蒯越差不多的心思,然而进了前院之后,就见守卫将沉重的府门关闭起来,蒯越不由回头望向蔡瑁,冷声问道:“徳珪这是何意?”
  蔡瑁怕他们喊叫起来被外面的人听到,连忙说道:“外面人太多,为安全起见,还是关门为好。”
  蒯越自持蔡瑁不敢加害自己,当下冷笑一声,继续前行。
  待到了内院之前,就见一队守卫堵住去路,蔡瑁阴沉着脸说道:“诸位先委屈几日,待此间事了,瑁再向诸位请罪!”说罢,对守卫使个眼色,转身便走。
  “蔡瑁!你说实话,牧守现在到底如何了?”蒯越见状并不惊慌,只是望着蔡瑁的背影喊道。
  被蒯越直呼其名,蔡瑁却是头也不回的继续走着,他知道一旦扣下蒯越等人,城内必然生乱,眼下最要紧的,是守住牧守府,坚持到刘备所部入城。
  见蔡瑁不敢应声回答,蒯越心中愈发不安,倒不是为自己的安危担心,而是害怕真如流言所说,刘表已死……
  “哼,既然敢做,为何不敢宣之于口?”蒯越冷哼一声,面露鄙夷。
  刘先皱眉道:“异度,莫非牧守真的已经遭遇不幸了?”
  蒯越听了心中颇为沉重。不管怎么说,刘表对蒯家还是很不错的,当初双方合作掌控荆州,彼此亲密无间,如今刘表若是不幸身亡,只怕荆州又将迎来一番腥风血雨。好在自己未曾参与其中,眼下虽然被蔡瑁扣留于此,其实并没有什么危险。
  且看刘琮如何应对吧。如今闹成这样,想来刘琮也必将有所耳闻,以蔡瑁之能,肯定是斗不过刘琮的,但愿这件事不会对荆州造成太大影响。对于蔡瑁来说,现在已成死局,他若是聪明的话,赶紧逃亡别处,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这么一想,蒯越忽然觉得有些不对。
  说起来蔡瑁的亲信在军中也有不少,什么从弟、从侄在水军和步军皆有。但蒯越知道这些人一旦公然造反,肯跟着他们的士卒定然没有几个。如此说来,蔡瑁最能信任和倚重的,唯有他的部曲。
  可是不到千把人的部曲,能当什么用?
  然而看蔡瑁这样子,似乎打定了主意要继续下去,他哪儿来的人马可以依仗?
  蒯越等人被押到一处空闲的院子中,那些守卫倒也不为难他们,蒯越在堂上坐下之后,暗自思忖道,难道蔡瑁已经调兵回襄阳了吗?还是说有人暗中相助,使得他有信心守住襄阳?
  “最近可有什么人来见过牧守?”想到这里,蒯越便向刘表的主簿綦毋辏实馈t胛汴'身为主簿,常随刘表左右,对于刘表最近见了什么人,他还是比较清楚的。听了蒯越的话之后他稍一回忆,当下便道:“有,是刘备!”
  蒯越猛吸一口凉气,惊道:“是他?那可遭了!”
  刘先等人闻言疑惑地看向蒯越,不明白他何出此言。
  “刘备乃是枭雄,他若是与蔡瑁合谋,则荆州危矣!”蒯越闭目长叹,片刻后猛然睁开双眼,对刘先等人说道:“诸位!我等切不可在此坐以待毙,须得想个办法出来!”
  刘先苦笑道:“被囚禁于此,又有什么办法可想?”说完之后又奇怪的问道:“即便此事有刘备参与其中,他的兵将都在新野,能起什么用?”
  “就怕蔡瑁调刘备之兵入城,那无异于引狼入室啊!”蒯越叹道:“如今襄阳城内一盘散沙,若是刘备兵将入城,还有谁能制得住他?”
  “蔡瑁当不会如此吧?”刘先迟疑道:“他难道不怕刘备反客为主?”蒯越气道:“他如今走投无路,哪怕明知刘备心怀叵测,也只能如此了。”

  ☆、第六十九章 虚与委蛇待时机

  蒯越等人被扣押在牧守府内,府外众人等了半天却不见他们出来,不由群情汹汹,大声质问门口的守卫。蔡瑁立在前院门口皱眉沉思,盘算着如何尽快将襄阳城控制在手。
  蔡瑁在襄阳军中的心腹昨日已受过嘱咐,各自领兵准备夺取城门,既然现在无法瞒下去,便只能撕破面皮了。放蒯越等人入府之前,他便让心腹带人从旁边的小门溜出去通知军中各部,以自己的名义控制城门,如果城门守卫不从,斩之!
  现在,就等着各部传回消息了。就在刚才蔡瑁已经得知,襄阳北门已被夺下,原先的守卫已被驱散。
  原先的计划一变再变,蔡瑁感到自己非常被动。看来不能再拖延下去了,必须赶紧派人将刘琮和刘琦诱回襄阳。只要刘琮一死,谁还敢再和自己做对?
  然而要想将刘琮诱回襄阳,就必须保证此间之事没有泄露出去,至少不能让刘琮和刘琦有所耳闻。可照眼下来看,只怕不大可能了。实在不行,唯有以刘表的名义解除刘琮的兵权,甚至可以利用刘琦……
  蔡瑁并没有意识到,他始终没有去想刘琮若是领兵前来,又当应对。并不是他想不到,而是下意识的回避了这个问题。他很清楚,出现那样的情况,自己就彻底失败了。而失败之后的下场,蔡瑁只要稍一思及,就会冷汗直冒。
  “阿翁!”一声呼唤将蔡瑁从沉思中惊醒过来,他抬眼看到儿子蔡兴兴奋的走到近前,脸上毫不掩饰喜悦之色。
  蔡瑁心中一动,却矜持的没有急于问他事情进行的如何。看他这表情也当能猜出几分来。
  果然,蔡兴不等父亲发问,便急忙说道:“父亲,有好几家大姓愿意辅佐父亲,他们说只要父亲同意,便率领部曲听从父亲指挥!儿子粗略估计,这几家私兵合计起来,总有一千上下!”
  “府内之事,你可告诉他们实情了?”蔡瑁听了之后缓缓点头,皱眉问道。
  蔡兴道:“儿子只说姑丈忽然得了急病去世,父亲想废除刘琮扶立刘修。”
  “不错!”蔡瑁颇为欣慰的看了眼儿子,总算让他做出件让人满意的事来,略一思忖,又问道:“都有哪些人家愿意相助?”
  蔡兴说了几个名字,蔡瑁多数也都知道,这其中有蔡家的姻亲,更多的原是些南阳大族,被刘琮折腾的无法在南阳立足而跑到襄阳,再有就是对荆州全境要推行新政而心生恐惧,或是一直对刘琮颇为不满的人。
  “各家主事之人儿子已请入府中,父亲是不是当见上一见?”见蔡瑁沉吟不语,蔡兴便小心问道。他擅自做主把人请入府中,生怕蔡瑁为此恼怒。没想到蔡瑁赞许的点头道:“很好,人在何处?”
  蔡兴听了连忙在前面引路。在偏院见到这些人之后,蔡瑁少不得假惺惺地洒几滴眼泪,然后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遗书”对众人示意道:“此为牧守临终前口授遗命,瑁不避嫌疑,临危受命,就是为了荆州日后的安定啊。”
  诸人听了纷纷点头,大赞蔡瑁是最为合适的人选,表示定然会齐心协力,辅佐蔡瑁。说实话这些人对所谓的遗命再清楚不过了,不过即便是假的,又有何妨?总之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对付刘琮。
  有了各家援兵,蔡瑁总算觉得有了几分底气,加上不时有亲信前来报讯,襄阳各处城门已被占领,而原本守卫城门的军队只是象征性的抵抗了一阵便放弃了。
  这其中也有无人站出来领头与蔡瑁对抗的原因。有能力有名望有官职的蒯越等人,此刻都被软禁在牧守府中。蔡瑁想到这点,便想起给自己出主意的刘备。
  “什么?谁让你们放他去看蒯越的?”在刘备暂住的客院没见到人,蔡瑁听守卫说了之后大为光火,那守卫暗自嘀咕,刘备不是咱们自己人嘛?可这话到底不敢问出口,只得低头做老实状。
  急匆匆赶到软禁蒯越等人的院子之后,蔡瑁见刘备正从屋子里出来,而蒯越等人怒目望着刘备的背影,似乎还有人怒斥他忘恩负义云云。蔡瑁见状心中稍安,迎上前对刘备说道:“玄德兄来此……”
  “罢了,先出去再说吧。”刘备脸色涨红,看起来颇为狼狈。蔡瑁扫了眼蒯越等人,也不与他们多说,转身与刘备并肩出了院子。
  刘备出来后站住脚,仰天长叹,接着又摇了摇头,似乎满腹委屈。
  “玄德兄方才去见异度等人,是何用意?”对于刘备,蔡瑁其实并不如何信任,否则刚才也不会一听说刘备来见蒯越,就着急上火。他很担心刘备暗中与蒯越等人串通对付自己。
  刘备闻言,扭头看了眼蔡瑁,眼神颇为复杂,还未说话,先是一声长叹:“唉!徳珪,你若是再这么疑神疑鬼,干脆将备也关在此处便是了!”
  见蔡瑁沉默不语,刘备敏锐地察觉到蔡瑁的态度有些变化,不是他的多疑,而是看起来他似乎有了什么依仗。
  刘备稍一思忖,便接着说道:“备深思熟虑之后,觉得未尝不能让异度等人转变态度,从而相助于徳珪。可惜这些人不识时务,竟然将备痛骂一顿,赶将出来。”
  蔡瑁将信将疑的看看刘备,见他神态不似作伪,强笑道:“罢了,待此事了结之后,少不得还要安抚他们。”
  此事了解之后,你还有命在吗?刘备心中暗自冷笑,面上却道:“是啊,若要掌控荆州,这些世家大族是不能得罪太狠的。”
  蔡瑁深以为然的点头道:“刘琮那小子便是犯了众怒,实不相瞒,方才已有数家大族向瑁表示,愿鼎力支持。”
  “哦?”刘备并不觉得意外,只是没想到他这么快便找到了同盟。若是蔡瑁觉得实力足以对付刘琮,那会不会将自己……
  想到此处,刘备遍体生寒,眉头一皱对蔡瑁说道:“如此甚好!不过南阳军军力强大,徳珪切不可有轻视之意。”
  蔡瑁点头应道:“这个自然,所以还要请玄德兄尽快将人马调入城中啊。”
  “公佑一早就赶回新野了,若是所料不差,三五日之内,我军便能赶到襄阳。”刘备说道。
  蔡瑁心中暗自盘算日期,到那时驻扎在外地的亲信也当收到消息,率兵赶回来相助,粗略估算一下各路人马加上刘备所部,也有七八千人,用来控制襄阳城是绰绰有余了。
  说话间,两人来到客院之外,蔡瑁因还惦记着调动人马之事便自行去了。刘备进了院子,并不急于进屋内休息,而是在院中慢慢踱步。
  之前去见蒯越等人之事,他并没有对蔡瑁说实话。
  因守卫并没有跟随刘备进屋,所以刚一见面,刘备便将昨日自己目睹之事对蒯越等人说了。他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让蒯越等人知道,自己也是被挟持的人质,之所以没有被蔡瑁杀了灭口,是因为自己假装愿意相助,虚与委蛇罢了。
  同样的,这番话也不是刘备的真实想法。
  蒯越等人听说刘表已死,而且是被蔡瑁之子蔡兴刺杀,顿时大放悲声,吓得刘备赶紧拦住。万一被守卫听到心生疑惑,报告给蔡瑁就麻烦了。他劝说蒯越等人暂时忍耐,说自己虽然答应蔡瑁调兵入城相助,其实也是为了寻找机会,将蔡瑁等逆贼一网成擒。
  旁人还罢了,蒯越却是不怎么相信。但是蒯越并非冲动莽撞之辈,在他看来刘备之所以会来对自己说这番话,无非是想留条后路,此人果然两面三刀,其言不可尽信。
  在蒯越看来只要刘琮得知此事,以堂堂正正之师出兵讨逆,定然会将蔡瑁等逆贼一鼓而下,用不着刘备掺合进来。不过刘备说的也有几分道理,他孤身在此,不答应蔡瑁的要求,只怕也活不过昨日。
  而且不管怎么说,刘备将昨日之事真相告知,还是获得了刘先等人的好感。于是才会有刘备出去之后他们责骂痛斥的配合。原本只是做给守卫看的,却没想到蔡瑁撞了个正着。
  此时已是傍晚时分,虽是仲春,晚间却颇有些凉意。刘备紧了紧衣襟,走回屋内。
  他能感觉到蒯越对自己的不信任,但这并不如何让刘备担心。他要的并非是蒯越等人对自己完全信任,而是做出这样的姿态,在以后至少可以撇清与蔡瑁的关系。
  掌灯之后,战战兢兢地仆人送来饭食,刘备因满腹心事,并不觉得饥饿,但还是勉强用了。此时他深感自己处境之危险,所行之事,更是险中求活。想想真是世事难料,本来自己到襄阳是为了找人共同对付刘琮,谁知道现在蔡瑁跳出来,自己却要先对付他。蔡瑁败亡,反对刘琮的一大批人也要跟着倒下,到那时刘琮成为荆州之主,就更难对付了。想到这里,刘备不由怔忡出神。
  而相距不远的偏院之中,蒯越也在沉思。既然刘备能虚与委蛇,等待时机,自己为何不能?无非挨些骂名而已,可是若能对刘琮有所帮助,蒯家的未来,就有了很大的保障。
  若是兄长也在此间,或许会有更好的办法?可惜兄长近年来身体愈发孱弱,多数时候都在府中静养。这件事蒯越并不打算瞒着刘先等人,否则他们误以为真,只怕自己以后就真的说不清楚了。“诸位,越有一事想与诸位相商……”想到这里,蒯越压低了声音,对刘先等人说道。

  ☆、第七十章 欲借外力谋虎皮

  夜半时分,春雨随风,悄然而至。绵绵细雨一直下到午后,仍然没有停歇的迹象。
  城北的那家酒肆门外,酒招早已淋湿,临街的垆前稀稀拉拉的站着几个短衣打扮的汉子,或蹲或站,手中都捧着粗陶酒碗,小口抿着浑浊的酒水。
  “方才老哥说的,可都是真的?”有个矮个头的汉子半蹲着,抬眼望向一个面相老成的人问道。
  那人低声道:“这还能有假?你还不知道么,如今这襄阳城许进不许出!若不是那……”他小心的扭头四顾,见并没有什么人注意到这边,便接着说道:“做贼心虚,怎会如此?”
  “唉,好容易才过了几年安生日子。”矮个汉子摇了摇头,叹道:“看样子这是要大乱一场了。”
  面相老成的那人闻言道:“谁说不是呢?且看这事如何收场吧。”
  旁边有人接道:“怎么收场还用问吗,只等刘都督大军一到,谁能抵挡的住?”
  “不是说牧守留了遗命,解了刘都督的兵权吗?”矮个汉子将碗底的残余酒水一饮而尽,再度抬头疑惑问道。
  当年的沽酒小伙计如今已是青年,扬手熟稔地自酒瓮里打着酒,一边面露不忿地说道:“什么遗命?骗鬼的话你也信么?谁都知道那是假的,刘都督自然也不会相信。”
  襄阳城内的紧张气氛,即便是这些普通人也深有感触。然而大部分人其实并不关心真相如何,他们烦恼的是无法出城,害怕的因战乱遭受损失。刘表当荆州牧固然使得大伙有了安定日子,但他的死除了换来百姓的叹息,对蔡瑁的咒骂,并没有让百姓觉得从此以后天就塌了。只有身在局中的人,才会为此奔忙筹划。
  许汜就是这些人其中之一。刚听到街头流传的消息时,许汜大感意外。前几日自己还为宾客与其坐而论道,现在却听闻刘表已死,让他在大感意外的同时,暗自高兴不已。
  本来这次往荆州而来,说服刘备对付刘琮是主要目的,不过此事没有成功,使得许汜不得不转而寻找其他对刘琮不满的人。那日出了牧守府之后,许汜便在客栈中暂住,寻思着该从何处着手进行。没想到忽然听说蔡瑁杀死刘表,擅行废立之事。
  真乃天助我也!许汜狂喜之后,便径直去往牧守府想见蔡瑁,去看到府外围了许多人,一时不敢上前求见,只得在街上徘徊。同时许汜也在暗中观察众人的反应。
  然而到了午后蔡瑁便派人强行驱散人群,许汜找不到机会,也只好暂时回了客栈。
  今日一早许汜便再度前往,然而守卫在府门外的蔡瑁部曲压根不准他近前,看到周围有不少人面色不善地盯着牧守府,许汜几欲抓狂。他想来想去,最后干脆扯开嗓子大喊,表明自己的身份。那些紧张过头的守卫这才赶紧去向蔡瑁通禀。
  听说许汜如今是曹公的密使,蔡瑁顿时来了兴趣,吩咐放他入内,他性格骄矜,虽然巴不得立刻见到许汜,却自持身份,并不出去迎接。
  许汜倒也不以为意,他只觉得天上掉了个大功劳送与自己,如何会在意蔡瑁的态度?
  “先生此来,所为何事?”蔡瑁并不认为曹操有未卜先知之能,许汜这时候出现在襄阳,现在又表明是受曹操派遣,定然有其不可告人的目的,说白了许汜只是适逢其会而已。不过蔡瑁猜测,八成与刘琮有关。
  许汜倒也不加隐瞒,将自己受曹操所托,前去新野说服刘备之事一一道来。
  “刘玄德竟是如此说的?”蔡瑁听了大皱眉头,半晌才对许汜说道:“你可知刘玄德如今就在府中?”
  “前几日汜在此与其见过。”许汜见蔡瑁神色凝重,便又道:“莫非刘玄德也……”他的意思,是蔡瑁可能把刘备也杀了。
  蔡瑁摆手道:“那倒没有,不说他了!但不知先生来见瑁,有何指教?”
  许汜见说到正题,便将自己的打算说出:“曹公尚且不知此间之事,须得遣人速往许都才好。”
  见蔡瑁眯着双眼沉吟不语,许汜有些摸不准他的想法,只好出言问道:“徳珪以为如何?”
  “还是,再等等看吧?”蔡瑁虽有联曹之心,却又怕曹操趁虚而入,到那时自己岂不是白忙一场?冒着如此大的风险最后却便宜了曹操,在蔡瑁看来是断然不可接受的。他这会儿还满心打算扶立刘修当做傀儡,以后荆州就是蔡家的天下。凭借荆州与诸雄相争,也未尝不可啊!不过他也担心自己斗不过刘琮,所以并没有一口回绝。
  许汜闻言叹了口气,对蔡瑁说道:“徳珪兄,事不宜迟啊!如今徳珪据守襄阳,若是再得曹公遣兵去攻南阳,则刘琮进退失据,败亡只在旦夕之间。然而徳珪要是迟疑不决,等刘琮亲领南阳大军直扑而来,到那时襄阳能守得住多久?”
  这个问题问的蔡瑁心虚不已。就靠自己这些部曲和郡兵想和刘琮率领的南阳军正面作战,只要想想刘琮这几年来的战绩,他便不寒而栗了。蔡瑁最大的希望是刘琮轻骑入城,以伏兵突起杀之,或可成事。
  “可是曹公大军正与袁绍相持,只怕无法分兵吧?”蔡瑁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不自觉的妥协了。
  听到蔡瑁口气松动,许汜连忙说道:“也无须多少人马,只消有一支偏师南下,刘琮定然会顾此失彼!”
  这种书生意气想当然耳的说法,让蔡瑁很难认同。他揉着额角思忖半晌,对许汜说道:“即便如此,恐怕时间上也来不及了。”
  许汜怎能放弃眼下这个大好机会?他略一思忖便道:“无妨!只要徳珪兄能坚守月旬即可。”他这么说是将回许都所用的时间和调兵的时间都算了进去。
  蔡瑁冷哼一声,坚守月旬?他可是半点把握都没有。罢了,还是不能指望曹操,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再说还有刘备的部众,那些将士能跟随刘备辗转从徐州至此,想来都是些精锐,或可与刘琮的南阳军一战。
  最重要的,是蔡瑁认为自己控制了牧守府,刘琮的妻子儿女都在府中,不怕刘琮不听话。
  许汜见状心中暗觉不妙,额头冒出虚汗,也顾不得擦拭,急切道:“徳珪,此等大事,若是没有天子旨意,必不能安抚人心啊!”
  他这么一说,倒让蔡瑁意识到,这种事情上大义名分还是很重要的。不过到底能起到多少作用,却不好说了。
  “既如此,那就辛苦先生走一趟吧。”蔡瑁考虑再三,决定还是借助曹操之力,反正就算曹操攻占南阳,那也是自己答应给刘备的报酬,到时让他们相争去吧。没有了南阳郡,荆州还有其他几个郡嘛。
  许汜喜笑颜开,忙不迭的谦辞道:“不辛苦,不辛苦!”他这时候似乎已经看到自己因功受赏,封关内侯的美好前景了。
  等他离开之后蔡瑁便马上去找了刘备。他倒要问问,许汜所言是真是假?
  “是的,此话的确是备前些日子对许汜所说的。”刘备似笑非笑的看了眼蔡瑁,说道:“当日他摇动三寸不烂之舌,言之凿凿如何如何。备岂能不防?徳珪也知道曹贼一向深忌于备,若是许汜行的是挑拨离间之计,备岂不是再无容身之处了吗?”
  蔡瑁疑惑道:“曹公最恨的,只怕是刘琮吧?”说完之后他也觉得有些失言,讪讪道:“当然曹公对玄德,也是欲除之而后快。”
  刘备苦笑无语,摇头道:“徳珪欲借曹贼之力,实在无异于与虎谋皮啊。”
  “玄德怎么知道……”蔡瑁惊讶问道,话未说完,便住口不言了。
  刘备何许人也?对于许汜的想法他只需稍微想想便能揣摩出来。而以他这两天与蔡瑁的接触,就不难得出蔡瑁会如何决断。何况就算蔡瑁不请求曹操相助,难道曹操就会放过这么一个对付刘琮的大好机会?换成自己的话,那是绝不可能的。
  “玄德切勿多心!如今曹公无力南下,咱们还需同心戮力才是。”见刘备蹙眉不语,蔡瑁连忙安抚道:“此间之事,全凭玄德相助。只要大事可成,瑁决不食言!”
  刘备听了连忙摆手说道:“备不是担心曹贼,而是……”他看了眼蔡瑁,很是忧虑的说道:“襄阳城中,当有不少忠于牧守及刘琮的人,这些人若是暗中合谋,徳珪何以当之?”
  这个问题蔡瑁也一直在考虑,就他所知,襄阳军中某些将领,就在暗中串连煽动,只是他不敢过于紧逼,怕火并起来两败俱伤,那时刘琮未至,城内先乱,还拿什么去对付刘琮?
  “以玄德之见,除了抢先动手,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蔡瑁一时难以下定决心,迟疑问道。
  刘备微眯双眼做沉思状,半晌才道:“所以,蒯异度等人的态度,才尤为重要啊!若是徳珪能以城内百姓的安危前去说服他们,想必能免去兵灾之祸。”
  对于刘备的提议,蔡瑁不得不低下头认真思索。蒯越如今是南郡太守,理论上襄阳城内的郡兵都听从其指挥,若是能说动蒯越,那么事情就好办许多了。然而蒯越现在只怕对自己恨得要死,他会听自己的吗?

  ☆、第七十一章 风雷席卷荡涤尘

  出乎蔡瑁的意料,当他到了偏院与蒯越相见之后,只稍微起了个话头,蒯越便立即表示,愿意帮助他维持城内的稳定。
  原本以为会很艰难的谈话,竟然如此顺利的完成,使得蔡瑁心中颇为高兴和自得。这才关了一夜,蒯越就转变了态度,这种掌握他人命运的权利感,让蔡瑁如同三伏天饮下冰水一般舒爽。
  蒯越怕他起疑,面上仍正色说道:“越虽然愿意助你,却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不忍见襄阳城生灵涂炭,毁于战火。”
  “异度放心!只要有你相助,必然大事可成。到时候……”蔡瑁又习惯性的要封官许愿,却被蒯越拦住:“越并不是要助你成事,这一点你可不要误会!”
  蔡瑁愣怔一下反倒深信不疑,点头道:“也罢,昨日之事实在情非得已,还请异度见谅。”
  蒯越的目的是先离开此地,只要能出去,那就总有办法对付蔡瑁,无论是派人暗中出城往宛城给刘琮报信,还是联络部众以待时机,都要比困在牧守府中好。
  然而无论是蒯越还是蔡瑁都没想到,此时刘琮已经得知襄阳城内发生的事,虽然不是全部真相,但蔡瑁弑主谋叛,是确凿无疑的。
  当夜张迅通过驿站快马加鞭赶往南阳,一路上除了必要的饮水用食,不敢稍歇,换马人不眠,终于在这天晌午前赶到了宛城。
  事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