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问鼎天下-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片刻之后,他才双手撑地坐了起来,对队率说道:“城内曹军出来了,大约有四五百步骑,听起来正向我军大营而来。”
  队率摸索着按住这名斥候的肩膀,低声道:“可听真了?”
  “断不会有错!”那人信心十足的回道。他这手伏地听音的绝技,可是在去年的全军斥候比武中夺过名次,还得到过魏延亲自奖励的一把锋锐马刀,此时那把马刀就挂在他的腰间。
  队率听了之后,立即起身,一把将那名斥候也拉了起来:“好小子,这回可是又要立上一功啦!”
  他们为了不惊动前来劫营的曹军,便没有骑马,而是抹黑狂奔回去,路上还摔了几次。
  到了营前,立即有明的暗的巡哨士卒围将过来,通了口令之后见是己方斥候,不敢怠慢,连忙放二人入营。待魏延在梦中被唤醒之后,得知曹军劫营人马将至,便立即传令各营守将及校尉。
  虽然荆州军将校都曾在军学中学过如何应对夜间劫营,但那些都是比较基础的方案,还须营中主将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具体的战术。是战是守,是主动出兵反击,还是诱敌深入加以围歼?都只能由营中主将定夺,最忌不听号令,各自为战。
  眼下时间急迫,魏延能够选择的战术便很少,毕竟调动人马或是设伏都需要时间,他只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决定。
  十余里之地其实并不远,只是因为抹黑而行,又怕惊动营中荆州军,所以曹军和关中军的速度便很慢。
  那名曹军校尉牵着战马行在队伍最前面,望着越来越近,已经能借助营中火光隐约看到轮廓的荆州军大营,不知怎地心中忽然有些紧张起来。
  只有离敌军营寨越近,弓箭手们的火箭才越有杀伤力,所以哪怕现在每一步都战战兢兢,却还要硬着头皮继续前进。为了避免铠甲摩擦发出声响,所有人都只穿着布衣,这名校尉也不例外。
  一阵夜风袭来,颇有些寒冷,毕竟现在已是深秋时分,且白天便一直阴沉沉的。
  这名校尉被夜风一吹,身上的汗水顿时变得冰凉一片,刺激得他忍不住鼻头发痒,连忙紧紧捂住嘴巴,这才没大声打出喷嚏。不过如此一来,却也使得他周围的曹军将士顿时停下了脚步。
  “走!”这校尉悻悻地抹了抹手,低声喝令道。
  眼看离魏延所部大营越来越近,不少弓箭手都觉得心头狂跳,有人不自觉地摘下身上背着的长弓,甚至还有人已经迫不及待的将箭矢搭在了弓弦之上。
  在这名校尉看来,只要再靠近数十步之后,便可以让兄弟们打起火把,引燃箭矢向敌军大营抛射了。
  从他眼中望去,敌军营寨的辕门已依稀可见,寨墙上巡夜的士卒,也被营内的火光映射得颇为显眼。就在这名校尉抬起手低声下令,让麾下弓箭手们准备引燃火把之时,就听对面营寨中忽然响起一阵清脆的敲击声。
  “糟了!”这名曹军校尉心念电转,连忙向地上扑去!他身子尚未扑到地面,耳中便听到一阵密集的箭矢破空之声……

  ☆、第一百三十七章 另想办法谋出路

  在城头上观望的候选和吴将军,见魏延大营忽然间光明大作,俱都吃了一惊,不由自主地对视一眼。
  “看来魏延已有了防备,只怕这一次要无功而返了。”吴将军回过头望向沉沉夜色中的那片光亮,沉声说道。
  候选冷笑一声,说道:“吴将军怎知,不是你麾下的弓箭手火箭齐发,引燃了敌军营寨呢?”
  “三百弓箭手即便齐射,怎能有如此光亮?也不可能这么快便引燃了敌军营寨。以我看,现在就要让城外的步卒前去接应了。”吴将军对候选挑衅的语气置若罔闻,很是冷静的说道。
  候选眯着眼,借着火把的火光看了一眼吴将军,见其面容严肃,只得扭头下令,让城外待命的那两百步卒打起火把前往接应。吴将军见状,也让城头上的守军都打起精神,以防荆州军趁势攻城。
  领兵劫营的那名曹军校尉见机得快,这才没被荆州军埋伏的弓箭手当场射杀。不过他牵着的那匹战马,却中了数箭之后,哀鸣着摔倒在地。那校尉听周围惨叫声此起彼伏,情知再不撤退,恐怕都得被荆州军射杀于此,当下高声喊道:“退!快退回城中!”
  跟着这名校尉的曹军弓箭手伤亡不小,而原本黑漆漆的夜色突然被荆州军燃起的火把照亮,使得曹军顿时失去了偷袭的优势,暴露在荆州军的弓箭之下。从两翼保护他们的候选所部骑兵,也被荆州军弓箭手杀伤了数十人,那名副将见状,立即翻身跃上马背,拨转马头就走。
  在出城之前,候选便曾对这名副将暗中交代过,若是战事不顺,便带领兄弟们速度回城,至于曹军弓箭手,让他们自生自灭便是。
  那名曹军校尉刚爬起身,就见两翼的关中军骑兵呼啸着夺路而逃,不由大怒,可他现在却毫无办法,只得咬牙切齿的骂了一句,抽出环刀匆匆向城头奔去。因怕己方点燃火把后成为敌人的众矢之的,所以曹军弓箭手们都不敢举火,就这么借着敌军营寨内的火光奔逃。
  好在荆州军并未派人马出营追杀,否则就不仅仅是伤亡五六十人了。待这名曹军校尉气喘吁吁的领着弓箭手回城之后,也顾不得休息,便从马道上了城头。
  吴将军见其一脸怨愤地盯着候选麾下那名副将,加之候选所部骑兵最先回城,心中便已明镜似的。只是现在却不能因此另生枝节,便好言宽慰了那校尉几句,然后带着他和近卫告辞下了城头。
  在往南门军营而去的路上,那名校尉恨恨地对吴将军说道:“这伙关中贼囚太过狡诈,刚被荆州军射了几箭,掉头便走,所幸荆州军并未派兵出营……”
  吴将军骑在战马上对他摆手说道:“罢了,既然劫营不成,咱们专心守城便是。至于关中军,希望他们能好自为之吧。”
  “只怕明日荆州军强攻城头时,这些家伙又不肯出力。”那校尉却又说道。
  “这倒不会。”吴将军笃定的说道:“昆阳城若是被荆州军攻破,候选又能逃到哪儿去?”
  旁边有人低声道:“可若是他们归降了荆州军呢?”
  吴将军听了心中一凛,他之前也不是没有想过这种可能,可看候选那般摸样,似乎并不是特别有心计之人,所以他便没有仔细考虑过此事。然而现在看来,候选或许没有这等心机,却架不住他麾下的那个主簿和将校献计撺掇。
  然而以他手中这么点兵马,想要对付候选无异于痴人说梦。
  现在唯有盼着援军早点到来,再就是城墙能多坚持几天罢了。
  劫营的曹军和关中军羽铩而归,对于魏延来说,将其击退即可,没有必要派兵追击。反正昆阳已被己方团团围住,消灭城内敌军不过是时间早晚而已。而他的真正目标,还不仅仅是城内的守军。
  根据斥候探查的情报来看,襄城的敌军已经知道自己率兵截断了昆阳和襄城之间的道路,襄城内的防守明显有所加强。同时从襄城派出的曹军斥候和关中军轻骑斥候,也比之前要多了不少。
  在己方占有明显优势的情况下,恐怕曹军未必敢轻易派出人马前来昆阳解围,而马超却必须领兵前来,否则的话他怎么能够服众?若是所料不差,再有两三日时间,马超便会亲率大军前来。
  对此魏延虽不害怕,却也不敢掉以轻心。今夜曹军试图劫营,让魏延麾下的将士们增强了不少戒备之心,对魏延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为了避免军情不明从而发生误会,魏延在己方弓箭手击退了敌军之后,便派出信使往刘琮大营中报信。在等待刘琮进一步的指示之前,魏延便一直在帐中案几后坐着,不肯歇息。
  待刘琮打发那名信使回来之后,魏延听闻刘琮令自己相机行事,不必拘泥之后,心中大定。
  到了第二天清晨,荆州军大营中又推出霹雳车轰击城墙,候选见状颇为郁闷,躲在城内石弹难以射到之处,和数名麾下将校喝酒。
  “将军,若是援军不至,城池被破,咱们可得另想办法,另谋出路啊。”那名偏将喝得脸色通红,借着酒意对候选说道。
  候选瞪大了双眼,对他问道:“另想办法?现在还能有什么办法?”
  另一名司马看看席间诸人,低声说道:“曹操虽然让咱们出关,可到底打的什么主意谁不知道?要俺说,那刘琮也是皇亲国戚,现在实力又强,说不定以后这天下……”
  候选挠着下巴上纠结成一团的胡子,咧嘴笑骂道:“你小子懂个什么天下了?这话,怕是王主簿教你的吧?”
  “不,不是!”那名司马连忙直起身,对候选说道:“俺是觉得,咱们也没啥必要非得给曹操卖命。以将军之能,合六千精锐,到哪儿不都是一样当将军吗?若是有了功劳,将军之号又算得上什么?我可听说,那刘荆州对麾下武将颇为重用呢。”
  那名副将轻咳一声,扭头望向候选说道:“将军率我等出关而来,不正是为了升官发财吗?我等觉得既然如此,又何必在乎是站在哪一方呢?只要哪一方能给咱们这些,就跟随哪一方好了。”席间诸将校有的说跟着曹操好,有的说不如去投刘琮,还有人表示干脆退回关内,过以前那种逍遥日子最好。

  ☆、第一百三十八章 援军已到何人率

  对于诸将所言,候选自有主意,他环视堂上众人,双目微眯,冷笑道:“我等在关内虽无王侯之名,却有王侯之实。若是投了荆州,又怎能与从前相比?”
  “将军,我军如今困于昆阳,若是援军无望,也只能行此权宜之计。”那偏将迟疑道:“不过以末将看来,若能取信于荆州刘琮,未尝没有好处。”
  候选望向他问道:“如何取信于刘琮?”
  “眼下最大的,莫过于献城之功!”偏将硬着头皮说道。
  虽然他们几个将校已经暗中商议过此事,但却不知候选如何打算,今日借着酒意说了出来,若是候选因此发怒,也好有个借口。
  候选对曹操又有什么忠诚之心?不过他的家眷却仍留在关内,若是投降了刘琮,难免会连累关内的家眷。故此这几名将校才会觉得有些为难。其实他们的家眷也多留在了关内,但相比之下,眼前的危险却更为直接。谁知道城破之后,自己能否有命突围而出?
  对于他们的想法,候选并不难理解,若是前几日的话,他肯定会将这名副将怒斥一番。然而在见识过荆州军的实力之后,他的想法,也不由自主的有所改变。
  以前在关内的日子的确过的很是逍遥。那时候想怎么盘剥治下的百姓便怎么盘剥,谁若是敢说个“不”字,雪亮的环刀砍将过去,尸首分离血溅五步,管教那些刁民都老老实实。不过正因为候选对百姓太过暴虐,使得其治下的人口越来越少,已经很难维持如此庞大的军队。
  所以这次马腾、韩遂奉天子之诏出关,候选等关内诸将无不觉得这是一次扩大地盘的好机会。当初朝廷的那么多兵马,还不是败给了董太师的凉州铁骑?以他们的战力,想来出关之后必然会夺下许多地盘,岂不比窝在荒凉贫瘠的关内要好许多?
  抱着这样的心思出关的候选,自然愿意充当先锋冲杀在前,此次荆州军即便不出兵北上,他们也要打到南阳,甚至打到襄阳去。按照马超对诸将的承诺,那便是谁攻下的城池便归谁所有。候选等将虽然未曾问询,想来也是曹操同意,马超才会如此承诺。
  虽然荆州军率先出兵,使得战火直接燃烧到了豫州,但候选等将都认为以关中联军的战力,必能将荆州军打回南阳,彼时再顺势攻入荆州,那时再各凭本事,卷起袖子大干一场。
  不过与荆州军骑兵交过一次手之后,候选便立即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想法错的实在太过离谱。也就是他及时率兵退入了城内,否则仍留在东门营寨的话,恐怕在就在荆州军的霹雳车攻击之下,被砸成了血肉模糊的肉泥。
  即便如此,让候选立即选择投降荆州,也让他很是为难。
  这倒不是他有什么忠义之心,或是廉耻之念,而是舍不得将自己辛辛苦苦经营起来的军队,拱手让出。正所谓宁为鸡口不为牛后,候选现在很难下决心,去为牛后。
  见候选眯着双眼沉默不语,堂上诸人也便不再多言。良久之后,候选才长叹一声,对众人说道:“唉,看来此次出关本就是个错误,急着建功立业,前来救援昆阳,就更是错上加错了。不过荆州军虽然厉害,可若是如此轻易便献城归顺,恐怕也会被刘琮所看轻啊。”
  “将军的意思是……?”那偏将恍然大悟,自以为是的点头道:“只要咱们抵抗时间越长,彼时献城的功劳便越大?”
  候选不置可否的看了他一眼,说道:“此事也不必太早决定,咱们还是看看形势再说。”
  不管怎么说,先前主簿给他分析的荆州军的目的,他还是记住了。
  然而形势的变化,并没有向候选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甚至愈发严峻起来。
  就在荆州军围城数日之后,马超派来解围的人马便杀到了昆阳。其实从襄城到昆阳距离甚近,只是之前成宜所部的两千骑兵和两千步卒是增援襄城的,所以在得知魏延截断了昆阳往襄城的道路之后并未轻举妄动,直到马超的军令传来,成宜才率领麾下步骑四千六百余众,从襄城出发。
  成宜的作用相当于前锋,并不是要攻打魏延营寨,以解昆阳之围。到了离魏延大营十余里之地外,他便下令安营扎寨。
  荆州军斥候探得成宜领兵前来,便飞马报与魏延知道。
  此时正是晌午时分,魏延闻讯之后,稍一思忖,便传令麾下诸将校至中军帐内听令。
  在此之前,对于敌军会从何处来增援,所来人马数量等都有不同预案,甚至魏延所部的两千精锐步卒,早就已经埋伏在了一处险要地段。不过现在是否就对其发动进攻,还需要魏延根据实际情况来加以判断。
  “据斥候探查,成宜所部四千余步骑,正在我军东北十余里之地立营。”魏延简明扼要的介绍了敌情之后,便给麾下各部将校分派任务,待诸将校各自领命纷纷出帐之后,留下来的那几名将校,便眼巴巴的盯着魏延。
  魏延严肃的脸庞上,并没有露出太多情绪,倒是吕蒙按捺不住,对魏延说道:“将军,末将愿领兵前往,以为策应。”
  “策应之兵已安排妥当,诸位只管留守营内,以防昆阳城内的敌军趁机攻营。”魏延面无表情的看了他一眼,淡然说道。
  吕蒙摸了摸鼻子,抬头对魏延说道:“恐怕城内敌军,不见到马超领大军亲至,是不敢来进攻我军营寨的。”
  魏延看他一眼,却并不接他这话,吕蒙很是郁闷,张了张嘴,到底还是没敢再多说什么。他现在虽然也是荆州军中有名的后起之秀,可和魏延相比,在荆州军中的地位还远远不如。
  自从出兵之后刘琮将吕蒙调归魏延指挥,魏延便对他一直不冷不热,原本吕蒙还曾暗自揣摩,是不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对,以至于魏延对自己有了偏见,后来才知道魏延对麾下将校多是如此。然而对普通士卒,魏延却颇为关爱,得知这一点后,吕蒙才算放下心来。
  至于为什么要将吕蒙等将校留在营中,魏延自然有他的考虑。一方面营寨内确实需要有人防守,另一方面他这次出兵进攻成宜所部,并不是为了将其击溃,而是为了给对方造成一种压力。因此魏延所派出的人马足堪完成,再多派其他各部,既浪费兵力,又可能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而留下吕蒙,是魏延根据刘琮之前的交代做出的决定。在刘琮看来吕蒙虽然很有才华,但毕竟还是有些年轻,不够沉稳老辣,所以刘琮便要借魏延这块磨刀石,好好的磨一磨吕蒙的性格。
  当然这件事魏延是绝不会告诉吕蒙的,见吕蒙脸上难掩失望之色,魏延反倒觉得这小子挺不错。
  城内的曹军守将虽不知援军已到,但斥候暗中窥探到魏延大营兵马调动,却又不似要来攻城,便连忙返回昆阳城内,报与守将吴将军。
  “魏延所部出兵往东北而去?”吴将军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眉头微蹙,暗自思忖片刻,对身边的那名校尉说道:“如果不是荆州军要去攻打襄城,便是我方援军已到。”
  那校尉听了眼前一亮,对吴将军说道:“这么说来,想必就是后者了!”
  吴将军点头道:“倘若是魏延所部去攻襄城,只派出三千步骑远不足够,不过我方来的援军不知是何将,所领人马又有几何?”
  “既然如此,我军能否出兵进攻魏延营寨,与援军里应外合?”那校尉连忙问道。
  吴将军思忖片刻,摇头说道:“还是再等等看吧。我军人马太少,这几日又有所折损,若是冒然出兵,能获胜的话也还罢了,万一再遭败绩,这昆阳城也不用咱们守了。”
  说话间,候选也得了消息,急匆匆的率领麾下将校赶到北门。
  见候选等人脸色涨红,一身酒气,吴将军等曹军将校都忍不住微微皱眉。如今大敌当前,他们竟然还有心思饮酒寻欢,实在令人无语。
  候选见状,却并无丝毫愧疚之意,反倒大大咧咧的对吴将军说道:“怎么?听说我方援军已到?将军何不领兵杀出城外,与我方援军一起内外夹击?也许就此将魏延杀得大败,也好解了这昆阳之围。”
  听了这等明显带有讽刺的话,吴将军心中更加不快,然而现在却不便发作,只得闷哼一声,扭头望向城外的魏延大营,对候选说道:“我军兵微将寡,怎能轻易出城厮杀?不过将军若是有把握击败荆州军的话,不妨一试!”
  “你!”候选被噎得心头火气,正要下令部将领兵出城,却见身旁的偏将站了出来,对吴将军说道:“却不知我方援军由何将率领,又有多少人马?”
  吴将军也不知此事,闻言望向身后的一名司马,那司马正是负责斥候探查敌情之事,可是曹军斥候在荆州军斥候的打压之下,很难突破其防线,与襄城等地取得联系,所以他也不知道详细情形。现在见吴将军扭头望向自己,他也只得硬着头皮说道:“目前尚无消息,或者晚一点便能探听明白。”好在没过多久,不用斥候来报,城头上的诸位将校便都知道了。

  ☆、第一百三十九章 略吃小亏不服输

  成宜在往昆阳而来之前,便早已打定了主意要步步为营,绝不给荆州军进攻自己的机会。然而他没想到荆州军来的如此迅速,虽然看起来只有三四千人马,却蛮不讲理的向己方直接冲杀而来。
  “将军!我方营寨尚未立好,眼下该当如何?”成宜麾下的一名校尉得了斥候探报,连忙去见成宜,对其问道。
  成宜稍一思忖,提刀上马,对那名校尉说道:“传令各部骑兵,与我一同前去迎战!另外再派十名信使,伺机冲入昆阳城内,将消息告知城内诸将!”
  那名校尉听了立即前去传令,待各部骑兵集中起来之后,成宜便一马当先,向荆州军冲杀而去。
  荆州军只有数百骑兵,见敌军不守反攻,似乎颇为意外,冲击之势顿时为之一滞。成宜见状,心中冷笑,他此时的心态与之前的候选何其相似,以为凉州铁骑近乎天下无敌,即便是荆州军他也敢正面硬碰!
  然而成宜率领骑兵还未冲至荆州军当面,就听一阵密集的箭矢破空之声,成宜暗叫一声“不好!”急忙在马背上伏低了身子,耳边箭矢飞掠而过“嗖嗖”声不绝于耳。身后有数名骑兵中箭,惨叫着翻身落马,被己方战马瞬间便踏成了血肉模糊的一团。还有人落地之后被马蹄踹飞,手舞足蹈的翻翻滚滚。
  成宜所领骑兵不甘示弱,也有人取出弓箭向对方攒射,两军对冲速度何其快也?几乎只是眨眼之间,双方的骑兵便狠狠撞击在了一起。刹那间长刀凌厉的破空声、锋锐的枪头刺入人体的“噗嗤”声混在战马的嘶鸣和伤者的惨叫声中,直冲云霄。
  不过荆州军骑兵虽然冲入了敌军之中,却仍旧勉强保持了队形,且很快便向成宜所部两翼穿凿而出,当成宜提着长刀抬头看时,却见敌军骑兵已分为两队,正向己方后路包抄而去。
  “哼,就凭这点人马竟然也敢来断我后路!”成宜不但没有感到惊慌,反倒颇为愤怒的想到。在他看来,这是荆州军太过小瞧自己了。
  既然荆州军骑兵向己方后路包抄,成宜便决定先分出一半人马去与之周旋,自己再率领剩余的一千骑兵去进攻敌军的步卒。
  “将军,此地离魏延大营甚近,稳妥起见,还是将敌军骑兵驱散之后,先返回立营之地,保护我方步卒为好!”一名校尉见状,便连忙对成宜说道。
  成宜瞪了他一眼,怒道:“敌军只有这么些人马出营,有何可虑?若是魏延调动大军出营,我方再退不迟!”
  “可是马超将军给咱们的军令,是先以立营为要……”那名校尉坚持说道。
  “战机难得,稍纵即逝,即便马超那小子得知,又岂能因此怪罪于我?”成宜听了,却更加固执。对于马腾和韩遂等将,他固然不敢轻易得罪,然而马超不过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即便在关中军中有勇武之名,论起辈分却比他小上一辈。只是马超代表了马腾,所以才会成为这一路关中联军的统帅,否则成宜又怎肯听命于他?
  那校尉见成宜面带怒容,便不敢再劝,招呼麾下骑兵,紧随成宜向荆州军步卒冲杀而去。在成宜看来,荆州军骑兵虽然不错,但步卒再如何厉害,又怎么能与骑兵相抗衡?
  没想到当他率领骑兵接近荆州军步卒时,却见敌军忽然止步不前,队列前方的长枪兵手持长枪,半蹲于地,紧随其后的枪兵将长枪架在前排士兵的肩膀之上,而后面的枪兵亦如是。几乎转瞬之间,便由前进中的队形,变成了半月形的长枪森林。那枪头上的点点寒光,令人望之心悸。
  “分!”成宜不得已,举起手中长刀高声喊道。他很清楚这样迎面冲撞上去的后果,虽然有可能将敌军的枪阵冲破,但己方必然会遭受大量伤亡。对于成宜来说,这是绝不能容忍的。
  好在成宜麾下骑兵久经战阵,精于骑术,在荆州军枪阵之前,堪堪分为两队向左右两翼分散而去。然而荆州军枪兵在成宜所部分开之时,却有忽然一变,原本交错而战的士卒排成一线,露出了夹在他们之中的弩手。
  成宜眼角余光瞥见这个变阵之后,顿时亡魂大冒,连忙侧身紧贴战马,就听一阵弓弩响声,紧接着便是己方将士中箭的惨叫声。所幸这队荆州军步卒之中的弩手并不多,这一轮弩箭突袭之下,只有数十人被射落战马。饶是如此,也使得成宜不敢恋战,呼哨一声招呼部下返身而去。
  抄袭成宜骑兵后路的那数百荆州军骑兵,在成宜留下断后的千余名骑兵攻击之下,也无功而返,远远的绕向两翼,在旷野之中划出两道弧线,重新与荆州军步卒会合之后,一起缓缓退回魏延大营。
  两度死里逃生的成宜重新整顿人马,见己方将士伤亡了一百余众,不由对荆州军战力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怪不得马超令我等先立营寨,以防守为主。”成宜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对身边的近卫说道:“想不到荆州军步骑竟然如此凶悍,若非我军擅长骑术,恐怕伤亡会更大。”
  那近卫也心有余悸的拍了拍战马的脖颈,对成宜说道:“好在我方损失不大,现在只要将营寨立好,等马将军领大部人马而来便是。”
  “将军!”那名校尉身上中了一箭,好在没伤到要害,匆匆裹扎了一下之后,便找到成宜说道:“方才我军信使已趁乱混入昆阳城中,想来此时城内守将已得知消息。”
  成宜点了点头,说道:“只要城内守军得知援军已到,士气必然为之大振,荆州军想要攻破昆阳,恐怕就更难了。”
  那校尉却有些担忧的对成宜道:“我军方至此地,荆州军便出兵迎击,想来对我军来援早有预料啊。”“哼,那又如何?”成宜虽然在方才的战斗中吃了点小亏,但他却并不因此而服输,闻言看了那名校尉一眼,说道:“魏延若是聪明,此时便应该让出道路,乖乖退往别处。否则待我方大军一到,他反倒会被我军围困于城下,彼时谁胜谁败,却也难说的紧!”

  ☆、第一百四十章 临阵决断隐期待

  城内守军得知马超将亲自领兵前来解围,无不欢欣鼓舞,尤其是候选所部将士,都认为只要马超所率大军杀到,荆州军必会解围而去。
  刘琮得知成宜领兵前来,魏延派出人马抢先进攻,逼迫成宜紧守立营之后,笑着对法正说道:“想来不用多久,马超也该到了。”
  “马超此来,其目的可不仅仅是解昆阳之围啊。”法正提醒道:“须防备敌骑绕行我方大营之后,直取叶城。”
  刘琮点了点头,对他说道:“以马超所率人马,很可能会从正面与我军决战,不过孝直所言,也不可不防。吾现在所担心的,倒不是能否战胜马超,而是能否将他这一路关中联军留在豫州。”
  “只要我军一日不退回荆州,马超等部就不会离开此地。”法正略一思忖,接着说道:“即便我军返回荆州,若是马超不知我军赵将军等率兵去往关内,他也势必会进犯南阳。”
  刘琮摩挲着下巴说道:“若是情报准确,恐怕马超这一路四万余关中军,都将前来。对于魏延所部来说,压力是否有些太大了?”
  法正说道:“我军已将昆阳四面围困,若马超所部进攻魏将军大营,便可调其他各部前往支援。”
  这些具体的攻守战术,刘琮并没有指手画脚参与其中,只是在沙盘推演时旁观了数次。对于参谋府所拟的作战方案,他观其大概,有所了解而已。
  在参谋府拟就的作战方案中,针对各种不同的情况,做了各种应对之策。虽说不可能面面俱到,但能够想到的都已经想到了。有些细节甚至到了繁杂的地步。这也是为什么刘琮不再具体指挥的原因。毕竟那些情况他也不可能全都清楚地掌握,交给这些参谋郎们分析推演,可以极大的避免人为的失误。
  事实上就地形而言,对关中军是颇为有利的。毕竟从叶城以北皆是平原,偶有土丘也不过数尺高,非常有利于骑兵的运动和作战。
  参谋府拟定的作战方案不仅考虑到了这个因素,还仔细分析了敌我双方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在兵种配置、战术运用中,尽量扬长避短。
  从帐内出来之后,刘琮见一缕阳光透过阴云缝隙,恰巧投射在大营辕门望楼之上,使得望楼上的士兵成了一个剪影。天色已连续阴沉了数日,好在并未下雨。不过对现在的荆州军来说,即便下雨也不会造成太大困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