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问鼎天下-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备固然也希望如此,不过刘询等人若是投降了曹操或臧霸,他也无力阻止。而且臧霸无论怎么说,还是曹操麾下的将领,他就算率兵来进攻青州,自己又怎能要求其退兵呢?
他抬起头,对沮授说道:“袁谭等人将如何处置?”
其实他心里早有定计,这么问自然有他的想法。沮授闻言眉头微蹙,对刘备说道:“袁谭不宜久留,至于辛评兄弟及王修等人,恐怕主公还是要招揽为主,即便不能为主公所用,也不必……”
不必怎样,他虽未说出口,但刘备也心知肚明,两人心照不宣的点了点头,便将这个问题决定下来。对于沮授来说,杀死袁谭并没有太多心理障碍,毕竟袁谭一天不死,他麾下的刘询、管统等人便多了一天坚守下去的理由。
至于辛评兄弟,沮授虽然不耻其为人,但现在刘备正是用人之际,而且通过这二人向河北的世家大族释放信号:颍川人我都能放过,又怎么会找你们的麻烦呢?
而对于刘备来说,杀死袁谭不但可以永绝后患,还能让袁谭原本的部将彻底断了念头。不过在辛评兄弟的处置上,他却有些矛盾。一方面对于辛评兄弟刘备颇为厌恶,但另一方面正如沮授所想,又不得不将这二人留用,甚至还要做出礼贤下士之状,让刘备每每想到,就很不舒服。
“主公还需防备袁尚、袁熙卷土重来啊。”沮授略一踌躇,还是对刘备说道。
刘备冷笑道:“他们还敢来吗?”
沮授见状,肃容道:“倘若曹军未曾北上,二袁必不敢轻易挑衅主公。可是现在形势不同,二袁必然会认为主公已陷入两难之境,生出进犯之心,也不难预料。”
他这么一说,刘备便立即意识到自己有些轻敌了,或者说有些忽视了自己的手下败将。然而正如沮授所言,如果曹操未曾亲自领大军北上,就凭袁尚和袁熙之能,估计只会坐守幽州罢了。但现在自己消灭了袁谭,虽然实力有所增长,但实际上比之前联军合兵之时,反倒是下降了不少。
“多谢先生及时提醒!”刘备正了正衣冠,在席间郑重向沮授拱手道。
沮授连忙拱手还礼:“此授之本分而已,何敢当主公如此?”
刘备放下手,抚着案几光滑的几面,叹息道:“自曹军出兵,到进攻邺城,如今也有数日了吧?却不知邺城那边如何了?”
邺城此时,已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原本高大巍峨的城楼,此时燃烧得非常凶猛,铺在楼顶的瓦片大片大片地滑落下来,虽然粗大的立柱仍然矗立在熊熊火焰之中,但是那些横梁和椽子带着火焰纷纷坠落,滚烫的热浪使得附近根本无法立足。
陈到的战袍上星星点点都是小洞,犀牛护肩上被熏得黑了一大片。那是一块燃烧的木梁砸在他肩上留下的印记,好在那木梁并不沉重,否则他现在能否活着还很难说。
不过陈到显然没有时间去顾及这些,他大声指挥着和自己一样伤痕累累的部下,向登城的曹军发起反击。
城头上一片狼藉,垛口处只有些残砖碎石,到处都是尸体和血迹,只有偶尔发出一声呻吟时,才能看出那些尸体之中还有活人。不过谁也不知道他还能活多久,正如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一般。
因没有垛口可以掩蔽,城上的守军便很容易被曹军箭矢所中,许多阵亡的将士,便是死于曹军的箭矢之下。
然而相比之下,被曹军霹雳车轰击垮塌的城墙豁口,才显得尤为可怖。密密麻麻的尸体甚至将豁口处越堆越高。这其中既有曹军将士,也有城内守军。残刀断枪散落的到处都是,有些就那么插在身体之上,伤口处的鲜血已经干涸凝结,呈现出肮脏的猩红色。
“嗖!”一支利箭擦着陈到的头盔飞掠而去,陈到却只是皱了皱眉,甚至连手中的长枪都懒得挥动一下。
他身上至少有五六处裹扎着的伤口,手背上那一道刀伤甚至就那么裸露着,好在伤口不深。
陈到疲惫的脸上并没有太多表情,面对仿佛无穷无尽的曹军,他仍然立在城头上,如同巨浪之前的礁石一般,每当曹军退下之后,他虽然会多上一处两处创伤,但仍旧稳稳地矗立于城头。而他身后的那面旗帜,却早已破烂不堪了。
“将军!北城的曹军已被打退了,不过我方也伤亡惨重。”一名司马摇摇晃晃地走来,说完这句话之后忽然双膝一软,跪在陈到身旁,声嘶力竭的喊道:“将军,退吧!突出城去,给咱们汝南兵留一点种子吧!”压抑的哭泣声却没有让陈到动容,他冷静的低头看了眼这名司马,弯腰将他搀扶起身,低声道:“三天,再坚持三天!”那司马有些绝望的眼神中,掠过一丝希望,然而三天时间是如此漫长,他们能再坚守三天吗?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阵何须父子兵
曹操虽然急于攻下邺城,但却不想将邺城破坏的太过彻底。否则以他随军携来的霹雳车的威力,便不仅仅是将城墙轰塌一两处而已,甚至城内的房屋,也没有被霹雳车火弹攻击到。同时其他各路人马,也正分兵向各处进攻,毕竟曹操的战略目的,远不止是一个邺城。
初到邺城之时,因一时大意使得陈到劫营成功,但因陈到人马不多,所以只是在烧毁了夏侯兰营寨之后,便引军退还城内。不过这一战还是使得城内守军士气高涨,给第二天的进攻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好在霹雳车颇为犀利,完全压制了守军,使得曹操对于曹昂越发看重。自从曹昂从南阳回来之后,便提出不少建议,仿造荆州军霹雳车仅是其中一项而已。在曹操看来,这个长子越发成熟稳重,对他的喜爱也就自然更多。
此次曹操亲自领兵出征,本应将曹昂留在许都,但他却将曹昂带在身边,使其参与军机政务。其中的培养之意,再也明显不过。
曹军的进攻虽然猛烈,但还是给城内的守军留出西门。这自然是为了瓦解守军的意志,在有活路可走的情况下,普通士卒就很难抱有必死之心了。
也正因为如此,那名司马才会心生退意,恳求陈到率兵离去。若是邺城被曹军团团围住,恐怕他也无从选择。
不过陈到之所以要再坚守三天,自然也有他的考虑。
在曹军未攻到邺城之前,陈到曾向刘备保证过自己能率部坚守至少一个月,然而这才仅仅数日,便已有了难以支持之感。虽然刘备专门派人回邺城,告知陈到在难以坚守的情况下,可以自行择机放弃邺城向北撤退,但陈到认为只要多坚守一天,便多一天机会。
而这个机会,却不在刘备,甚至不在曹操处,乃是在荆州刘琮那里。如果刘琮及时出兵的话,想来曹操断然不会让许都落入刘琮手里,那么就只能率部回援,则邺城自然无事。
陈到现在还不知道,关中诸将已联军十万,兵分两路出关,虽然这两路并没有直扑邺城,但却使得形势变得更加波云诡谲。
坚守这数日,已经使得城内将士伤亡颇为惨重了,吕翔那夜劫营失败,领兵杀出重围时已受了伤,这几日各部校尉、司马等也折损了不少,总计伤亡已超过千余。
这样的伤亡比例,使得各部的战力急剧下降,虽然有民壮加以补充,但那些未曾经经过训练,或是仅仅粗浅训练过的民壮,如何是久经沙场的曹军将士的对手?
如果不是踞城而守,陈到估计自己这些人马只怕早就死伤殆尽了。
“将军,西门的曹军也退回去了。”传令的斥候因腿上中了一箭而一瘸一拐,陈到见状,便令人给他敷药裹扎。对于曹军的进攻,陈到也在一直观察着,评估着。
表面上看的话,曹军的攻势不可谓不猛烈,然而陈到经过仔细观察,还是发现了一些端倪。比如曹军虽然在攻城时来势汹汹,却多以弓箭杀伤己方城头将士为主,真正架起云梯蚁附登城者少。再有城墙坍塌的豁口处,只要守军死战不退,曹军往往进攻一两次之后,便会引兵退走。
这样看来,曹军便是在有意识的保存实力,至少是想用最小的代价攻破邺城。如果自己抵挡不住这种程度的进攻而退走,对于曹操来说自然是最好不过。
然而即便如此,陈到也没有自大到认为能够凭借这些人马守住邺城。对于曹操来说,邺城是势在必得的。如果自己坚守下去,而非是让曹操多损失一些人马而已。但是陈到不想让曹操如此轻易的便攻下邺城,在这三天时间内,如果并未发生别的变故,至少也能试探出曹军进攻时的真正实力。
不觉已经傍晚时分,陈到匆匆吃了几口干粮,便在城头巡视起来。今日曹军攻城比起昨日又强硬了一些,使得城头上的守军伤亡更多。此时民壮正从城头上搬运战死将士的尸体,同时从尸堆之中寻找是否还有活人。
苦战数日的将士们看起来非常疲惫,神情有些麻木。陈到并没有因此而斥责他们,能从残酷的厮杀中活下来的将士,多半都是这种看淡生死后的麻木,并不是针对自己。
“看来今天能睡个好觉了!”望着陈到渐行渐远的背影,一名靠在女墙上的什长对身边的兄弟们说道。他已经四十出头,看上去却仿佛五十多岁一般,常年动荡不安的戎马生涯,使他的脸庞看上去很是沧桑,鬓角的头发已经有些花白了。
躺在什长身边的是个年轻的士卒,唇上一层淡淡的绒毛,神情还未脱尽稚气,闻言笑道:“那俺现在就睡!”
“急什么?吃点干粮!”什长不由分说的一把将他拽起来,从怀中摸出一块布包。面饼的清香透出布包,在刺鼻的血腥味中很难分辨,但还是被那个年轻士卒闻到了,他兴奋的瞪大双眼,迫不及待的接过来。
小心的翻开裹在外层的布之后,一块完整的面饼出现在他的眼前。
“吃吧,喝点水,别噎着。”什长怜惜的看了眼年轻士卒,叮嘱道。他们是同乡,确切的说,他和年轻士卒的父亲是同乡,都是汝南人。只不过年轻士卒的父亲已在去年战死,死的时候一句话都未曾留下。从此之后这名什长便把他当儿子一般,看着他年轻的脸庞,什长常常会想,要是自己的儿子没死,如今也这般大了吧?
从汝南而来的士卒并不一定都是跟随陈到投奔刘备的,不过这名什长和年轻士卒,却是陈到的同乡,虽然从未因此而受到特别的优待,但汝南兵却对陈到颇为忠诚。
什长的职位严格算起来,也不过是士卒而已,不过这名什长却早就盘算好了,要趁着自己没死,将年轻士卒锻炼出来,早晚要让也成为什长,甚至比自己更高。至于能否实现这个小小的愿望,就要看能否活下去,只有活下去,才会有希望……
☆、第一百二十四章 饱食餐饭跃城头
秋意不觉入肃杀,萧瑟风过,渐枯渐黄的叶子有的随风飘落,有的仍不肯就去,瑟缩地在枝头抖动着,彼此摩擦,发出阵阵“哗哗”声响,不似松林若涛声,却也让人不禁思绪纷纷。
当然,队伍中的将士们大多不会有这种情绪,他们虽然沉默着,但气氛并不压抑,只是颇为严肃。
刘琮骑着战马在道路旁的小丘上回首望去,蜿蜒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秋风吹过旌旗猎猎,在铠甲的铿锵声和将士们的脚步声中,显得愈发肃杀。金戈之气,直冲云霄。
此处距离叶城尚有四五十里之地,不过已经能够看到北方青色的山峰,连绵的山脉。
从襄阳出发之后,刘琮及所率领的两万余步骑只在宛城稍歇了一天,便直接往叶城而来。这一部分人马是此次出兵许都的中路,之前魏延、黄忠以及张辽等将,已各领人马出了邺城,兵分数路往父城、昆阳、定陵而去。
根据特卫营的探查,曹操虽然率领大军北上,但许都仍然有一万余众留守,统帅便是曹洪,若是加上马超的五万余关中联军,以及郡县之兵,总计大约有近十万人马。
当然这近十万人马之中,真正有战斗力的,还是马超的关中联军和许都的曹洪所部罢了。曹洪所领部众应是曹操所练精兵,自不待言。而关中地近西戎,风俗劲勇,民皆习战。自商鞅变法,秦人以耕战为本,遗风流披,影响深远,形成与关外东部地区迥然相异的社会风尚。
所谓“关东出相,关西出将”便是刘琮在《后汉书》中所见,而且刘琮后世所知,自南北朝后期,鲜卑军事贵族与北方汉姓士族结合,形成的集团势力——关陇集团便成为西魏、北周、隋和初唐统治的基础。
在荆州军序列之中,也有许多关中子弟。其中比较集中的,便是张绣所率的那支部队。虽然经过南阳新政、荆州军制重编混编之后,大部分关中将士都已分散到各军各部之中,但其中的佼佼者,如飞熊军等,仍然是独自成军。在荆州军数次战役中,飞熊军及其他各部中的关中将士,都表现出彪悍好战,遇强更强的特质。
近几年虽然刘琮不断在流民中招揽关中子弟从军,不过所征募到的人数却越来越少。用徐庶、杜袭等人的分析来看,是因为关中逐渐安定之后,流民日渐减少,而关中诸将对于人口的控制,也在逐渐加强,使得流民轻易难以离开。
此次关中诸将联军而出,虽然给进攻许都增加了困难,却使得刘琮意识到可以借此机会平定关中。为此刘琮与贾诩、法正、以及诸葛亮、庞统、鲁肃等人商议之后,决定由赵云、高顺和张绣分兵三路从汉中、南阳向关中进攻。一方面可以使得关中联军分心应对,另一方面则可以调动关中联军,给自己与马超等部会战创造机会。
也正因如此,原先的出兵计划便有所更改,经过一番紧急调动之后,高顺率领一万余人马,自汉***兵,同时张绣领兵从叶城北上,往潼关而去,赵云则率部从汉水逆流而上。
如果韩遂、马超等关中联军不回师的话,恐怕关中老巢就将被荆州军一锅端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便是刘琮对盟友刘备最大的帮助。
从战略上而言,刘琮认为邺城固然也非常重要,但北方的争衡,常表现为关中与河北之间的争衡,其重点便是并州。若是从地图上来看,太行山脉如同一条纽带,将河北诸州与并州高原联系起来。因此并州便如同一个楔子,楔入河北与关中之间。对于当下的曹刘之争来说,能不能控制太行山形势,便关系到双方生死存亡的成败之点。
在太行山山脉一线,有数个关隘扼住其往来通道。经营好太行山诸关隘,可保右翼的安全,且自并州南下中原或西入关中,都有高屋建瓴之势。相比之下,地处中原,无险可阻的许都便和不适合。在刘琮看来,这也是曹操一定要北上攻伐刘备的原因之一。毕竟地势是否有利,在这个时代而言还是颇为重要的。
然而刘备能否立足于河北,关键还在于他和曹操之间的实力对比。丢掉邺城不可怕,哪怕并州被曹军攻占大半,也不可怕。只要刘备能够在曹操攻克邺城之后,抢先消灭袁尚、袁熙,守住幽州、青州及部分并州,仍然有与曹操抗衡的资本。
就在荆州军各部陆续出兵北上之际,邺城已陷入了最后的苦战之中。
残破的城头上,陈到睁着满是血丝的双眼,沉声对身边的诸校尉、司马说道:“还望各位能与我一同坚守到天黑,彼时从东门突围之后,便立即北上!”
“喏!”诸人都郑重应诺,虽然人人都声带沙哑,但看上去都颇为镇定,并没有因为要放弃邺城突围,而感到害怕忧虑。
能够在曹军的进攻下抵抗数十日,已经颇为不易了。陈到的目光在众人的脸庞上一一扫过,却不再多说什么。
此时无声胜有声,众人行了军礼之后,纷纷散去。也许到天黑之前,还会有人倒下,但只要有了希望,现在便充满了斗志。
城下的曹军暂时收兵,退下来的将士们显得颇为兴奋,很显然守军已经快守不住邺城了,却不知谁会将破城首功给夺走?
喷香的饭菜味道使得激战了一上午的将士们,立即感到饥肠辘辘,他们抓起面饼,端着粗糙的木碗,也顾不得碗里的热汤滚烫,吸溜吸溜地小口喝着。
席地而坐的士卒们,大口吞咽着散发着香气的面饼,这些北方汉子们对军中粗糙的饮食早已习以为常,再者说这年头有口吃的已经很不容易,谁还会去挑剔口味如何?
“今天这汤可真不错!舍得放盐!”一名老卒摇晃着脑袋赞叹道,看他那模样,仿佛端着的不是一碗热汤,而是什么珍馐一般。
他的话引得众士卒纷纷附和,和饭食相比,盐粒就更加弥足珍贵了。人若是长期摄入不了足够的盐分,便很容易体质虚弱,对于在刀口上讨生活的将士们来说,盐粒的作用便更加重要。
“这算什么?将军可说了,只要攻下邺城,各部都有许多犒赏呢!”一名司马也抓着面饼端着木碗,大大咧咧的往地上一坐,高声对周围的部下们说道。
他身边的都伯憨笑道:“犒赏啥?能给俺赏个媳妇不?”
司马抬腿在他屁股上虚踢一脚,连忙又端平了木碗,笑骂道:“整天就想着媳妇!这次攻下邺城,俺亲自给你挑个十六岁的黄花大闺女好不好?”
“那,那怕是不太好吧?”都伯挠了挠乱糟糟的头发,可他那嘴角流出的口水和脸上的笑容,已经将他心中真实想法全都表现出来了。
按说以他在军中的地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讨了个媳妇是没任何问题的,只是之前的结发妻子前些年病故之后,他随着大军东征西讨,竟然将此事拖到了现在。随着年纪越大,他这娶媳妇传宗接代的想法,便一天比一天强烈。
那名司马说笑了几句之后,正色对部下们又道:“看样子守军就快抵挡不住了,咱们下一次攻城的时候,可要加把劲!若是能……”他转头看看周围,见附近都是亲信部曲,这才接着说道:“若是能夺了破城首功,俺固然要论功行赏,你们也少不了好处。”
另一名都伯迟疑道:“话虽如此,可兄弟们这两天的伤亡不小啊。俺这里已经折损了两个什长,三个伍长了!”
“是啊,这破城首功虽然挺诱人的,但咱们也得量力而行。依我看,兄弟们的劲头现在已经比不上前两天了,若是全力强攻的话,伤亡可真难估计。”这名司马的近卫低声说道。
正议论间,就听中军传令,各部准备攻城,这司马连忙三口两口吃光面饼,咕嘟咕嘟喝了几口汤,抬起手一抹嘴:“都给老子拿出点精神气来!这一战谁敢不出全力,看老子不砍了他的脑袋!”
可惜平日里他却不似这般凶神恶煞,部下见状嘻嘻哈哈的应了,各自起身去招呼士卒。这名司马瞪眼对近卫道:“看看,这些小兔崽子,都成什么样了?”
然而到了攻城之时,这名司马的部众却突然变得凶猛起来,可惜攻城之时未曾安排他们从城墙坍塌的豁口处进攻。
那名总是喜欢憨笑的都伯身先士卒,从云梯登上了城头,虽然在攀爬之时箭头被射中一箭,但跃上城头之后,他却仿佛丝毫未曾受到影响,挥动一柄厚重锋利的环刀左冲右突,砍翻了数名精疲力竭的守军士卒。
从他身后的云梯上,麾下士卒正不断向城头攀爬,只要能守住这一小片地方,得到支援之后,便能在城头上打开一个缺口。就在这名都伯大声招呼手下登城之时,陈到率领数十名近卫突然杀到!
☆、第一百二十五章 怎可私自行毒计
陈到在城头上率领近卫到处接应,见那名曹军都伯凶悍异常,守在那里的数名将士都被他砍死砍伤,便连忙带着近卫杀将过来。那都伯也是久经战阵之人,虽然只是眼角余光瞥见,但心中已是警讯大作,当下屏气凝神,横刀于胸前,心中暗自打定主意,即便死也要死在城头上。
长枪上的镔铁枪头带着一抹寒光,携风雷之势,闪电般刺向这名都伯,饶是都伯全神贯注,还是被这一枪的气势和速度激得心中一凉,若不是脚下退的快,手中环刀又及时格挡,只怕这一枪便会将他刺个对穿。
然而退了一步之后,这名都伯脚下碎石哗啦滑落,他便立即醒悟过来,自己已经退到了城头边缘,再退半步便会从高高的城墙上坠落下去。
如果不是曹军霹雳车将城头的垛口都削平损毁的话,这名都伯此时还能依靠垛口,也不用担心会不小心跌落城头。可这会儿城头上哪儿还有多少垛口存在,即便有,也多是残破不堪犹如废墟一般。
陈到大步突刺,却被这名都伯闪人躲开,若是放在从前,几乎是不可想象之事。毕竟这几几乎不眠不休,体力下降的实在太厉害,身上又有好几处创伤,虽然都不是什么伤筋动骨的重伤,但多少总是影响到了他的动作和力量爆发。
不过陈到却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沮丧,在他的脸上甚至看不到任何表情,冷漠的眼眸中,只有这名曹将都伯挥动环刀反击而来的身影。他手腕一拧,长枪抖出数点枪花,罩向这曹军都伯。
曹军都伯见状大吃一惊,如此凌厉的枪法他只远远见过数次,当下不及细想,侧身挥刀想护住上身。不料陈到这一枪乃是虚招,见对手上当之后,陈到双臂一缩,长枪犹如灵蛇一般猛地定住,使得这名曹将都伯向上斜掠的环刀落了个空。
“不好!”这名曹军都伯心中暗叫一声,然而还未等他撤刀,陈到舌绽春雷,大喝一声:“杀!”紧接着长枪迅若闪电般,从这名曹军胸口狠狠刺入,破开皮甲时甚至只有短促的一声撕裂。已经不怎么锋利的枪头刺入人体时声音都有些沉闷,但在这名曹军都伯耳中,却犹如惊雷一般。
他有些不可置信的死死盯着陈到,在这名曹军都伯的眼中,是一个年轻的棱角分明的脸庞,只是这时看起来颇为狰狞:浓黑的眉毛因为用力而拧成一团,肮脏的脸颊上到处都是黑的红的血迹,薄薄的嘴唇紧紧抿着,刀刻般的下巴上青色的胡茬很是显眼。不过陈到的面容很快在这名都伯眼里模糊起来。
随着陈到抬脚踹在他的小腹,长枪便很轻松的从他体内抽了出来,枪头上犹自向下低落鲜血之际,这名曹军都伯已经摊开手脚,面朝青天飘下了城头。
在他砸落在那些尚未收拾的曹军士卒的尸体上之前,隐约的意识中,并没有因为死亡即将到来而感到害怕,他只是有些不甘心,到死连个儿子都没有留下,俺也太不孝了……
正向城头攀爬进攻的曹军将士,并没有多少人注意到他。唯有在城下督战的司马,见这名都伯被守军刺死摔落城下,不由目眦欲裂,狂呼着那名都伯的小名,想要冲到城墙之下。
身边的近卫见状,连忙上去将他死死抱住,那司马双膝一软,跪倒在地,垂首哭喊了片刻,猛地站起身抽出长剑,指向城头怒吼道:“随我攻城!”
这几日攻城之时不仅仅有司马这样的军官战死,便是偏将都死了一员,麾下数百人闻言立即响应,近卫也血脉偾张,跟着这名司马向城下冲去。
陈到指挥部下将攻上城头的曹军反击下去后,见状不禁也微微眯起了双眼。
坚守邺城到此时,他已经知道即便刘琮出兵北上,进攻许都,曹操也不会回师救援了。至于主公刘备,更是之前就曾明言,让他在无力守卫之时择机放弃。因此援兵什么的是完全没有指望的,相反若是撤退的越晚,越有可能陷入合围之中。
虽然曹操空出了东门,但陈到估计东门也未必就没有曹军埋伏,不过陈到也早已做出了安排,那怕曹军攻破城头,也未必能将守军全歼于城内。
昨日战况危急之时,曾有人暗中向陈到献计,若是曹军攻入城内,不妨纵火烧毁城内房屋,以掩护各部突围。对此陈到厉声斥责道:“主公仁义知名天下所闻,我等若是行此毒计,则将主公置于何地!”
陈到虽然是武将,但却不是只知使用蛮力的莽夫,对于刘备一步步在河北立足的过程,他因亲身参与,知之甚详。刘备之所以能够在沮授的帮助之下,这么快便发展到当下的实力,与刘备采取和当地世家大族合作的方针是密不可分的。如果不是那些世家大族的支持,刘备也不会在河北发展如此迅速。
即便不是这个原因的话,陈到也不会做出纵火焚城之事。他的出身决定了不可能做出这种事,对于百姓的同情,不会因为现在身份的改变便轻易改变。这也是刘备对其信任有加,颇为重视的一个原因吧。
曹军的进攻又一次被打退。那名司马也身受重伤,然而无论是曹军将士还是城头上的守军,都很清楚,这邺城很快就要落入曹军手中了。
惨烈的厮杀使得双方都伤亡惨重,但相比之下,人多势众的曹军不过损失了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对于守军来说,却已经伤亡过半。那名什长在一次攻城战中,亲眼看到故人之子,被自己视若亲生的年轻士卒被一支冷箭射中,跌下城头。对他而言就如同整个天都塌了一般。随着天色渐暗,知道天黑后就将突围出城的校尉等人,便不由暗自松了一口气,而那些还不知道此事的普通士卒,则在庆幸又活下来之后,不可避免的担忧其明日。城外曹军大营之中,曹操在接到许都快马送来的急报之后,沉默了片刻,对身旁的荀彧、郭嘉等人说道:“刘琮小儿,已于近日发兵,目下正向昆阳而来。”
☆、第一百二十六章 一触即发战昆阳
后世刘琮曾对曹操迎奉天子之后,为什么选择许县很是疑惑。许县虽然靠近陈留,但是此地几乎无险可守,导致曹操之后举兵征战时屡屡被人威胁后方。历史上若不是张绣在贾诩的提议下两度降曹,加之刘表始终抱着坐观成败的方针,恐怕在与袁绍进行官渡之战时,便会被攻破许县。
不过现在看来,曹操之所以选择许县迎奉天子,原因并不复杂。曹操迎奉天子是在建安元年,南征黄巾军,取得颍川和汝南之后才进行根据地的转移的。彼时曹操的地盘有多大?不过是一个兖州加上半个豫州而已。当时的曹操,主力兵马已经开到豫州。因为在之前攻打吕布受挫时,袁绍已经透露出想兼并曹操的意思,所以曹操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就很明确。
首先要和袁绍保持一个安全距离,能够有一个战略纵深。其次,扩张地盘,袁绍那边当时明显是块啃不动的硬骨头。那么根据地继续留在兖州,就显得很不合适了。所以当时曹操要做的,就是在自己新攻下的豫州西半部选个新的根据地。
而根据地的首要条件,就是能让自己迅速控制住当地事宜。曹操手下最可靠的就是两大集团,一个是起家的亲戚老乡组成的谯沛武人集团,代表人物两夏侯及诸曹;另一个就是强大的颍川谋士集团,代表人物荀彧、荀攸、陈群、钟繇等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