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问鼎天下-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为关键的是,这标志着刘琮对他的极大信任。毕竟江东各地之兵合计也有数万之众,加上轻骑营、水军以及江东三营,兵力极为雄厚。且节制诸军,调动指挥,这是非常大的权力。若是换个图谋不轨之人,用之以自立的话,可谓轻而易举。
“大将军以此相托,瑜岂敢不尽心竭力?”周瑜深吸了一口气,很是郑重地对刘琮说道。
刘琮微微一笑,对周瑜说道:“此次攻略淮南,公瑾运筹帷幄,不避锋矢,使得将士同心戮力,屡克坚城,数灭敌顽,居功至伟。若是此间战事顺遂,恐怕你我再见之地,便是许昌了!”
堂上诸将听了都心潮澎湃,恨不能随同刘琮一起去,对于即将到来的淮阴之战,也更加盼望了。刘琮在盱眙并未多待,三日之后便领近卫返回,周瑜本要派一支人马沿途护送,却为刘琮所却,不得已只能和诸将一同送出城外十余里之地,目送刘琮等远远而去,这才回了城中。
☆、第七十二章 厉兵秣马待敌攻
自刘琮走后,盱眙城内外的荆州军将士,愈发紧张地准备起来。而水军则在黄射的率领之下,先行出了破釜塘(即后世之洪泽湖)顺淮河往淮阴而去,准备在合适的地方设立水寨,以为将来步骑大营相呼应。
而在荆州军休整的这近一个月时间,曹仁和他麾下的将士们也没有闲着。淮阴与盱眙相去两百余里,两地之间有破釜塘相隔,有大路相连,其险阻之处,为破釜塘与白马湖之间。此处虽也是平原,但因地势低洼,除道路之外,两侧多为泥塘水田。而这段道路亦多转弯曲折,因此曹仁在此处设了营寨,以扬州别驾何夔和原当涂守将张喜领兵五千,在此驻扎防守。
除了在此处立营防守之外,曹仁也吸取了盱眙防守时的教训,将广陵、高邮、盐城等处的水军全都集中于淮阴,在城外七八里处,择水面狭窄,地势险要处设水寨,数座水寨彼此相连,一直到淮阴城外。又在淮河中凿沉老旧战船,以阻塞敌船通行。
在淮阴城防守方面,曹仁也不打算仅仅依靠城墙防守,而是在城外设了数十座连营,并将他从许都运来的巨型霹雳车架设于城外,以保护城外军营不受敌军霹雳车直接攻击。在各营之外,深挖壕沟,宽达两丈,内设竹签、尖头木桩等。平时营内将士出行,则从辕门放下吊桥,以供出入。
各营寨之间的通道,亦设有拒马、鹿角及铁蒺藜等物体,以防敌军骑兵或步卒突袭。
至于城头之上,曹仁也安排了许多用以防守的军械,堆积了大量的滚木、礌石等物。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短矛投枪,堆积如山的箭矢,以及用以烧煮沸水、制造火把的柴薪。
这些挖掘壕沟、搬运杂物,甚至修建营垒等事,自然交由征发的民夫去做。为了防止民夫内混入荆州军探子,曹仁便令各地民夫相互具保,凡发现一名荆州军探子,具保者知情不报与探子同罪。当然光有惩罚还不够,凡事举告敌军细作者,根据情况各有奖赏。
为了与荆州军长期相持,曹仁又从广陵等地调集了大量的粮草,除了在城内囤积之外,白马湖何夔大营和城外各营,也都各自建有粮仓存粮。
经过如此细致而严密的准备,曹军将士的士气也在盱眙之战后渐渐有所恢复。
在曹仁看来,荆州军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孤军深入,随着他们占领的地方越多,其兵力便逐渐被分散,战线也越拉越长。反之己方的兵力虽然在之前有所损失,但补充起来却相对容易。而且此地百姓归于朝廷治理已久,多少对荆州军还有些敌意。虽然表面上看来,未必会对两军争战有何影响,然而长期相持下去的话,早晚会因此而增加荆州军的困难。
因筑营等事都交给了民夫去做,曹军将士便抓紧时间进行训练。曹仁自从在叶城与荆州军交过手之后,对于荆州军的一些优势也了然于胸。除了斗具铠甲颇为精良、霹雳车神弩车威力奇大之外,荆州军各部之间、步骑之间甚至是枪兵与刀盾兵、弓弩手之间的配合,都非常娴熟默契。要想达到那样的程度,绝非一日之功,但勤加训练,使得己方将士能够提高战力,也是好的。
盱眙之战后,荆州军按兵不动,进行休整,曹仁并不感到意外。但他也没有因此而放松了警惕,每日都有大量斥候往盱眙窥探,有时候不免与荆州军斥候遭遇,双方各有死伤。
这一日曹仁因要往城外各营巡查训练情况,刚出了淮阴城门,就见一名斥候飞马疾驰而来。那斥候见了曹仁之后,翻身下马单膝跪地,禀告道:“报!昨日刘琮领数百骑进了盱眙城!”
曹仁听了有些意外,皱眉思忖道,刘琮不是在历阳么,怎么会突然来此?莫非是见周瑜按兵不动,亲自去盱眙督促周瑜出战吗?
然则若是刘琮欲使周瑜早日出战,只需一份公文即可,何必要亲自往盱眙而去?
又或者刘琮要返回荆州,却不放心淮南战事,所以才会特地到盱眙,给周瑜面授机宜?
不管是哪种情况,这个消息让曹仁感到隐隐有些担忧。他预感到淮阴之战将会很快爆发,至于广陵和高邮两城,实际上已处于放弃状态。曹仁现在首先要确保的,便是己方在淮河南岸的这一重要据点,淮阴。
“将军,刘琮仅率领数百骑便敢深入广陵郡内,何不遣一支骑兵往其必经之路设伏,一战擒之?”跟在曹仁身后的路招听了,却想到若是能够伏击刘琮,将其击杀或俘虏,荆州军必然陷入大乱,岂不是奇功一件?
不过曹仁却不这么想,他思忖片刻摇了摇头,对路招说道:“刘琮行事看似往往出人意表,但未必就能轻易得手了。若是以此为幌子,诱使我军出击,反行埋伏之计,我军岂不是有去无回?此事实在太过冒险,还是以稳守淮阴为要。”
路招听了虽然有些不甘心,却也只能表示服从。
如今淮阴城内外聚集了四万余曹军将士,其中有一半却是各路残兵败将。路招、胡质、张喜以及于禁等部,哪一个不是屡遭荆州军所败?好在这一个月来,经过重编之后,总算恢复了一些战力。其他诸如牛盖、王摩、何茂等或战死,或被俘的将校麾下部曲,基本上都被路招等人瓜分殆尽。
有些实在孱弱的老卒伤兵,则被遣散放归。对于这些人来说,虽然脱离了军队,今后生活很成问题,但能保住性命,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荆州军恐怕近日便要出兵来攻淮阴了。”曹仁抬眼望西南方向望去,沉声说道:“这几天要多派斥候往各处探查,且不可让荆州军钻了空子!立即派人告知何夔和张喜,让他们做好迎敌之准备!”
待到了城外大营之后,曹仁又令击鼓召将。及至众将齐至,曹仁便将刘琮亲往盱眙,自己判断荆州军将于近日来攻之事告知诸将。
胡质这几日已养好伤口,只是面颊上不免留下一道伤疤,看上去颇为可怖。他听曹仁说完之后,便自胡床上起身说道:“如今我军已准备停当,此次荆州军再来,必让其损兵折将,大败而归!”
曹仁嘉许的看了他一眼,鼓励道:“只要诸位都与胡将军一样,同心戮力,何愁逆贼不除?”
众将连忙起身应道:“末将等敢不尽心竭力,与敌死战!”
诸位将校虽然斗志高昂,但其麾下的普通士卒却没他们这么高的士气。
就在曹仁在中军帐内与诸将商议如何防守之时,各营中的士卒们,也因暂时停了训练,而在各处扎堆休息闲谈。
“整日里操练来操练去,把人累的半死。”有个身材矮小的汉子坐在地上,啐了一口,忿忿不平的说道:“俺这几天脚上都打起了泡,鞋底也快磨穿啦!也不见给俺们换新鞋!”
旁边一人嗤笑道:“换新鞋?想的倒美,你还不知么?前几日别的营中,有人训练时忽然一头栽倒在地,就此死了。听医官说是什么热症。好端端的人,没死在战场之上,反倒死在自家营中,岂不可笑?”
那矮小汉子吃了一惊,扭头都这人问道:“竟然还有此事?或许是那人本就体质弱,这才会得了什么热症吧?”
“那也说不准,不过这种事也不是头一回发生,只是都瞒着俺们罢了。”那人叹了口气,摇头道:“早知道前些天遣散老弱时,俺做个手脚,就此离开军中就好了。”
众人中一名什长瞪眼道:“噤声!这种话也是能随便说的?小心被队率听了去,打你十几棍军棍都是轻的!”
那人满不在乎,嬉笑着对什长说道:“俺不过是嘴巴上说说罢了,有甚大不了的?”
什长无奈的摇头摇头,不过想起方才曹仁击鼓召将,心中一动,对什里的众人说道:“曹将军今日突然召集各营将校,恐怕是为了荆州军即将发兵来攻之事。你们这几日都警醒些,可不要胡乱触犯军纪,平白丢了性命!”
他这是老成之言。但凡每次大战之前,各部将校都会重申军纪,为此抓几个违反军令的倒霉蛋,当众斩首以肃军纪的事,之前他也没少见过。
什里的七八人听了,都点头应是。因想到荆州军离此不过两百余里,若是发兵来攻,很快就能杀到,所以气氛一时间有些凝重。
七月初八日,白马湖何夔大营的斥候来报,荆州军突然派出大量斥候,清剿己方所派斥候。
有经验的将士得知此事之后,都知道这是荆州军即将大举出动,所以才会以斥候遮蔽前线的缘故。
曹仁收到斥候报告,心中虽然并不意外,但难免还是有些心情沉重。实在是因为此战关系重大,若是胜了还好说,万一再遭败绩,损兵折将,丢了淮阴,自己就只能再退往彭城。淮南一旦被荆州军所占,徐州便会直接暴露于敌军兵锋之下。更何况如今刘备攻占了冀、并二州,想来曹公是要以大军去争河北诸地。所以淮南战事对于今后战局影响颇大,曹仁对此认识的非常清楚,也因此而感到肩上的担子愈发沉重,心情又怎么能够轻松的起来?
☆、第七十三章 敌知我方我不知
骄阳如火,晒得人汗出如浆,嗓子冒烟。即便是骑着快马疾驰,扑面而来的也是滚烫的热浪。不过此时这名曹军斥候,却压根顾不上这些,他在马背上俯低了身子,双腿紧紧夹着马腹,右手不断挥动着马鞭,催促战马往白马湖大营而去。
在他身后数百步之外,两名荆州军骑兵紧追不舍,其中一人手持短弓,自鞍旁挂着的箭壶中抽出一支利箭,弯弓扣弦只略一瞄,便松了手指。那箭矢迸射而出,猛地射中那曹军骑士后背,就听他惨叫一声,身子向后一仰,摔落于马下。战马忽然失了控制,向前又奔跑了一阵,这才停下来,疑惑的回头看了看。
那名曹军斥候虽中箭落马,但只是受了伤,然而与敌军相斗,却说什么也没有力气。荆州军两名斥候纵马行至他身前,那弓手却不下马,手持短弓,弦上搭箭虚扣,警惕地向四周警戒。另一名骑士翻身下马,拔出腰间所配环刀,喝令这名曹军斥候起身。待其半跪着挣扎起来之后,便以绳索紧缚其手足,抗到起来横放于战马之上。
“快走!似乎有其他曹军将至!”那名手持短弓的斥候见不远处烟尘腾起,便急忙催促道。
说话间,已能看到那烟尘之前数十个黑点,从方向上判断,必然是白马湖大营而来的曹军骑兵。那名同伴见状,连忙跃上马背,与这名弓手合乘一骑,手中牵着另一匹战马的缰绳,兜转马头向盱眙方向疾驰而去。
被俘的曹军斥候被押回来之后,便由前锋朱桓亲自审问,得知自从昨日开始,白马湖曹军大营便加强了戒备。朱桓盘问再三,直到再问不出什么,这才挥了挥手,让人将其押了下去。
自从盱眙之战后,朱桓行事愈发谨慎,这次出兵淮阴,周瑜再度将其选为前锋,朱桓心中感激,更不愿如从前那样莽撞行事。对于曹军在白马湖与破釜塘之间立营防守之事,他之前虽早已得知,但仍然不断派出斥候探查,这次抓回来一名曹军斥候,所问口供与之前的情报互相参照,使得朱桓对于敌军的情形更为了解。
朱桓所率人马虽然只有步骑两千余众,但后面七八里之地便有凌统等部紧随其后,因此并不担心白马湖之敌军会出寨设伏。只是听斥候回报,前面道路愈发曲折狭窄,尤其是敌军设营之处,战局地形之利,易守难攻。
好在今日只是先行试探,为大军安营扎寨进行掩护,并没有向敌军进攻的计划,所以朱桓打算领麾下五百骑兵亲往敌营窥探,其余步卒在后方接应。
行出十余里地之后,还未见到曹军白马湖大营,却远远看到数十骑敌军正迎面而来。那数十骑见了朱桓所领骑兵,却并不惊慌逃窜,只是兜转了马头,徐徐退走。
朱桓见状,对身边近卫说道:“曹军已有了防备,大伙儿切不可大意。”
“将军,敌军既已发现我等,会不会引营内大军来攻?”一名近卫有些担忧的问道。
朱桓摇头道:“我等只远远观望敌营即可,即便敌军出动大队人马,咱们退回去便是了,有何可虑?”
那近卫皱眉说道:“就怕敌军已经设下伏兵,将军不可不防啊。”
“此地空旷平坦,即便有地势低洼之处,又能藏下多少伏兵?”朱桓稍稍放缓了马速,举目往去,很是笃定的说道。
正说话间,就见那数十骑曹军加快速度疾驰起来,朱桓眯了眯双眼,对身边诸近卫说道:“想来是离敌营近了!”又往前行出数里,果然见曹军数座大营,将道路截断,营前数百骑正在列阵。数十斥候往两翼散出。
“将军,此地不宜久留,还是先退回去吧!”之前那名近卫见状,又对朱桓劝说道,这次其他近卫也多有附和者,朱桓略一蹙眉,对众近卫说道:“敌军分明是固守之势,怕个什么?”
朱桓并不是一味逞强,他只是想亲自看看敌军营寨的大小、位置等,好做到心中有数,然而当曹军骑兵跃跃欲试地向这边缓缓逼近时,众近卫担心陷入敌军重围,便一再苦劝,朱桓只得率领众人退走。
见荆州军骑兵退走,曹军骑兵也收兵返回寨中,并不追击。
“敌将欺人太甚,竟来亲自窥营!”张喜站在辕门上方,手扶着栏杆对何夔说道。
何夔字叔龙,陈郡阳夏县人。何夔早年避乱淮南时曾被袁术强召为下属,后来逃回家乡投奔曹操,曾任司空掾属,现为高邮令,本来他即将往许都,升任西曹掾,只是荆州军大军压境,曹仁麾下将领虽多,却少谋士,便暂时留住何夔,先令其领张喜等将校驻守白马湖大营。
“且看他能嚣张到几时。”何夔年约四十,一身文士打扮,相貌温雅,但却绝不文弱,反倒因乱世历练之故,显得颇为干练。
白马湖大营虽在白马湖和破釜塘之间,但却更靠近白马湖,从盱眙通往淮路在此处颇为险要,为了加强白马湖大营的防守,曹仁还令人送来了数十架霹雳车。
张喜见敌军缓缓退去,心有不甘,只是如今他暂归何夔麾下,不敢擅自行事。见何夔不慌不忙,很是镇定的摸样,心中不由暗自疑惑,若是荆州军大举来攻时,却不知何夔是否还能如眼下这般镇定如常?
“敌军斥候遮蔽甚严,不知张将军有什么办法破之?”何夔捋着胡须,对张喜问道。
张喜自从当涂战后,对荆州军都有些惧怕了,闻言皱着眉头思虑片刻,回道:“荆州军斥候往往三五人一队,彼此相隔又不很远,呼啸即至,因此我方斥候与之遭遇,总是吃亏。若是要破其斥候遮蔽窥探,则必以数倍之兵围而攻之。”
何夔点了点头,又问道:“若是我军设伏,专一擒杀荆州军斥候,会否有效?”
这法子张喜虽然未曾试过,但以他的经验来看,恐怕很难奏效。何夔听了之后,叹了口气说道:“如今我方情形,恐已为敌军所知,但敌军之情形,我等却只知其大概,如何能与之相争?”见张喜低头不语,何夔便拍了拍栏杆,对他说道:“好在我方各营占据地形之利,荆州军若是来攻,却也没那么容易攻破我军营寨!”
☆、第七十四章 忽闻敌军潜己后
朱桓率骑兵与麾下步卒会合之后,便在曹军白马湖大营十余里之外寻了大军扎营之地。不多时,太史慈等将也领兵而至,等到周瑜观看了地形之后,各部便按立营之法各自行事。待运送辎重的车队抵达之时,各部营寨外的壕沟已大致完成。
荆州军立营时,曹军斥候虽远远看到,但因荆州军斥候遮蔽甚严,并不知其营寨虚实,无奈只得报与何夔。
何夔得知后,并未调动人马出寨迎击荆州军,对此张喜也颇为赞同。在张喜看来,与荆州军野战,实在难有胜算,据守营寨的话或许还能坚持些日子。
白马湖大营要据险死守,但曹仁知道一味防守必然不能长久。在曹仁看来,必须将己方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而在与荆州军的作战中,则要利用敌军的劣势不断削弱对方的实力,然后寻找战机,将荆州军一举击败。
正所谓“以己之长,攻敌之短”,荆州军即便训练有素,战力强大,但绝不会无懈可击。因此曹仁才会在白马湖险要之地设立营寨,以为淮阴防御的第一道防线。荆州军想要进攻淮阴,就必须从此地经过,如此一来,曹军便可以借助地形之利加以阻挡。只要能够将荆州军大部牵制于白马湖附近,不断消耗荆州军的实力,便总会有机会将其消灭。
为此曹仁甚至已暗下决心,不惜将白马湖大营的五千将士都消耗于此,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向白马湖增派援军。即便白马湖大营被荆州军突破,还有以淮阴城为核心的第二道防线。
在这条防线上,曹仁布置了数十座大营,两万余曹军将士,其中有四千水军,自淮河水寨与城外各部大营彼此相接,互为犄角。至于淮阴城内则以五千步骑固守,另有四千精锐步骑在淮阴和盐城之间立营驻扎,以备总攻之用。
荆州军大部自盱眙出兵之后,曹仁便得了斥候探报,待何夔派人报告周瑜已令大军至白马湖大营外十余里之地,曹仁便亲自出城,往中军大营召集各部将校。
曹仁早在荆州军出兵前,便已安排了数千人马往高邮等处潜伏,此时再度召集各部诸将,除了告知敌军进犯的情形之外,主要便是重申军纪。他深知麾下这四万余人马来源复杂,既有曹军中的精锐,也有收编的各路降将降兵,还有很多在之前与荆州军的战斗中损失惨重,补充了许多新卒。
若是用一盘散沙来形容的话或许有些过了,但这些部将彼此之间缺乏配合,却是不争的事实。为此曹仁在这一个月内多次三令五申,严明军纪。现在荆州军大举来攻,如果还像以前那样恐怕还是难以与之相争。
路招等将校见曹仁如此重视,自然不敢轻忽,纷纷郑重应诺。
“却不知周瑜所领大军有多少人马?所运辎重粮草,可供应多久?”于禁见曹仁并未提及此事,便出言问道。他所部人马虽在盱眙城下损失惨重,但后来又陆续收拢了近千步卒,加之新募之兵和牛盖、何茂等人的残部,以及从广陵调来的人马,如今于禁部下又有五千余步骑。
曹仁闻言,捋着胡须看了一眼于禁,沉声道:“若斥候所报不虚,周瑜所领人马当有步骑两万五千余众,另有四千水军,至于辎重粮草,当可供应其三至四月。”
诸位将校听了面面相觑,心知若是如此,周瑜在这一个月内也陆续从各处抽调了人马进行补充,否则当不会有如此多的人马。虽然在知道荆州军进犯之时都已有了预料,但现在听了曹仁所言,还是忍不住有些心情沉重。
倘若单纯从数量上对比的话,曹军自然是占有优势的。不过路招、于禁等人都心知肚明,同样数量的人马,己方绝非荆州军的对手。至于两者之间的差距,恐怕也不能仅仅从数量上进行比较。好在曹军处于守势,无论如何,总是能抵消一些敌军的优势的。
至于荆州军的辎重粮草,因有淮河水利之便,又逢粮食收获季节,在这方面荆州军是绝不会有缺乏粮草之虞的。
曹仁见众将校神情多少有些紧张,便又仔细分析了敌我双方的优势劣势,极大的鼓舞了诸将校的斗志。
白马湖大营距淮阴大营近百余里之地,荆州军晌午之前抵近白马湖,何夔便立即派骑兵告知了曹仁,而此时天色还不算太晚。就在曹仁召集诸将校之时,荆州军大营也已大致立起。
周瑜与太史慈等将在中军帐中,正围着一个很大的沙盘观看地形,这沙盘是由数名参谋郎根据地图和斥候探查出的情报制作而成,倘若刘琮在此,几乎也无可挑剔。
“敌军大营依白马湖而设,阻断道路,虽无险关峻岭,但也殊为难攻。”周瑜一身白色锦袍,愈发显得丰神如玉,只是他现在面容凝重,与平时令人如沐春风的感觉稍有不同。他用手中的细长木杆指向曹军设立的数座大营,对围在沙盘旁边的诸位将校说道:“曹仁在此处设营防守,无非是要将我军迟滞于此,消耗我军兵力和粮草,待我军师老兵疲之后自行退走。”
凌统笑道:“既如此,我军何不在此虚张声势,大军却乘战船绕过此处?彼时我军或直扑淮阴,或回师从其背后猛攻,岂不容易许多?”
周瑜听了之后赞赏的看了他一眼,嘴角微翘,扭头对太史慈说道:“子义以为如何?”
“以末将看来,也不用大军全都走水路绕过此处,只需五千精锐即可!彼时自两面夹击,曹军白马湖大营必破!且五千精锐绕行敌军大营与淮阴城之间,易于隐蔽,不使消息走漏,令敌军更难防范。”太史慈略一思忖,对周瑜说道。
周瑜点头道:“子义所言甚是!吾亦有此意,不如就由子义领本部人马,本都督再调一千精锐骑兵与你,一同乘水军战船绕行敌后,与大军夹击白马湖大营如何?”
太史慈肃容拱手道:“末将定不负使命!”
旁边陈武一直在低头沉思,此时抬头蹙眉说道:“五千步骑,若是全部乘水军战船,恐不敷使用,还须征集民船才是。”
众将校也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有的说要多带弩兵,有的则建议太史慈用火攻,还有的更是愿领本部人马,以为太史慈所部先锋。
“兵法之要,在于虚虚实实,敌莫能测,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周瑜含笑道:“待进攻之前,子义可遣千余人往淮阴,虚张声势以为疑兵,若是白马湖曹军大营被我军攻破,也可阻击曹军溃散之兵往淮阴而去。”
朱桓跟着说道:“在太史将军进攻之前,我方大军也必须佯攻敌之大营,不令其生疑!”
“不错!我军佯攻白马湖大营,还可以使敌军都吸引在正面,对于侧翼及后方防范自然会相对薄弱。”周瑜很欣慰的看了看朱桓,颔首说道。
陈武迟疑道:“若是曹军发现太史将军渡河绕行,恐怕会调集重兵加以围攻,此事也不可不防。”
“深入敌后却不被敌军发现,恐怕很难。”太史慈沉吟道:“因此我军登岸之后,便直扑白马湖大营,即便敌军知晓,亦难反应。所谓兵贵神速,正是指此时而言。”
周瑜微微眯着双眼,目光在沙盘上白马湖大营与淮阴之间梭巡片刻,忽然展颜一笑,对太史慈说道:“子义请看!”说着,用手中木杆指向沙盘。太史慈和诸将的目光都随之望去,见周瑜所指的地方,乃是淮河南岸一处地点。
太史慈等将见此处距离曹军白马湖大营甚近,心中暗自估量,不过三十余里,且便于隐蔽人马,都纷纷点头。唯有张多因早前曾在这附近混迹多年,对这里的地形很是熟悉,见状皱眉摇头说道:“此处距离敌军大营虽近,却有个不妥之处。”
“哦?何处不妥?但讲无妨。”周瑜鼓励道。
张多虽也号为将军,但与周瑜、太史慈将相比相差甚远,本来说完之后心中忐忑不安,听了周瑜所言之后,这才鼓起勇气接着说道:“此处地势低洼,常年都有积水,这几日虽然天气晴朗,但若是一场小雨,此处便泥泞非常,恐怕步骑通行尤为困难。”
周瑜微微点头,对张多说道:“若是不下雨的话,则步骑通行便可畅行无阻么?”
“这个末将可以项上人头担保!”张多郑重回道。
“子义觉得如何?”周瑜扭头对太史慈问道:“不若便以张将军与你同行,若是有何变故,以张将军对彼处地形之熟悉,也好随机应变。”
太史慈见张多望向自己,跃跃欲试之情溢于言表,不由笑道:“如此正好!”
“报!”一名斥候在帐外大声报道,周瑜转过身示意近卫放其入内,待那斥候进来,就见他浑身尘土,两眼满是血丝,见周瑜等将校都在此,便单膝跪地禀报道:“报!曹军一部人马潜入我军后方东南三十余里之地!”“何人为将?所部多少步骑?”周瑜闻言,略有些意外的问道。
☆、第七十五章 任其游走又如何
周瑜听这斥候报说己方东南三十余里之地,发现一支曹军,不由有些吃惊,便对其详加询问。
那斥候回道:“敌军偃旗息鼓,并不知何将所领,步骑合计约有两千余。”
“你可曾被曹军发现?”周瑜让这名斥候起身回话,并让近卫取了水囊给他,那斥候正渴的嗓子冒烟,接过来大口灌了几口,抬手擦了擦嘴角,对周瑜回道:“小的发现曹军之后,便一直小心谨慎,不曾被敌军看到。”
周瑜见问不出什么,便令其去休息,自己走到帅案之后,转身对众将问道:“曹军伏兵两千,潜行至我方后方三十余里,有何企图?”
朱桓回道:“想来是要趁我军进攻白马湖大营之时,突然杀出,与营中敌军里应外合,夹击我军!”
“又或者是准备从后方偷袭我方大营?”有人猜测道。
倒是太史慈皱眉思忖片刻,对周瑜说道:“以末将看来,曹军的目标未必便是我军大营!”
周瑜点头道:“是啊,曹军虽在我方东南三十余里外,但以其行进方向而言,所向之处却在我方大营与盱眙之间。其目的也便不言自明了。况且以两千之众,再如何精锐,又岂能与我方两万之众相抗?所以这一路曹军的意图,定然是欲劫我军粮草,断我军后路!”
“既如此,请大都督允末将领本部人马,将这路曹军杀退!”朱桓见状,连忙自胡床上起身,对周瑜请令道。
周瑜微微一笑,摇头道:“休穆且安坐,此事先不忙。”
朱桓不解的问道:“难道就任其在我军后方,置之不理吗?”
“只要严加监视,就任其游走于我军之后又有何不可?”周瑜淡然笑道:“曹军想必并不止这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