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问鼎天下-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琮仔细想了想,的确如此,按说自己也能想到这些,可是方才冲阵之后气血激荡心神不宁,竟然连这一点都没想到。
  看来自己离那些在战阵上既要冲阵厮杀,还要冷静观察局势,指挥若定的将帅差距太大。
  曹军既然已经退走,张绣和刘琮留在这里也没什么用,派出探马四下巡查之后,两人率部撤回在河岸三里处立下的营寨。
  将小腿处的伤口处理好之后,刘琮试着走了几步,好在没有伤着筋骨倒也没什么大碍。
  直到此时,他的心情才稍稍平静了几分。
  闭上双眼躺在坚硬的木板床上,刘琮的眼前便浮现出血腥残酷的画面:举起的手臂被锋利的长刀砍断,鲜血喷涌,露出白色的骨茬;柔韧而坚硬的枪身砸在对方的脸上,头盔甩出去老远,脸部的皮肉寸寸绽开,牙齿崩落,半截舌头咬的粉碎;绝望的表情,痛苦的表情,愤怒的表情,麻木的表情,一张张面孔在他眼前轮转,一声声惨叫在他耳边回响……
  刘琮猛地坐起身,匆忙搭成的木板床发出不堪重负的吱扭声,他抬起手背擦了擦额头,满是汗水。床下一袭沉重的被褥堆在脚旁。
  走出帐外,夕阳下炊烟袅袅,金色的余晖洒在重重帐幕之上,宛如一幅气势磅礴凝重厚实的油画。
  淯水对岸五里处,曹军的营寨同样笼罩在这冬日的余晖下。
  中军大帐里,一位年约四十的中年人,正严肃的望着帐中诸将,听着他们对于今日战事的总结。他正是建武将军、高安乡侯夏侯惇。因三年前与吕布交战时被流矢射伤左目,所以被人称为“盲夏侯”。不过这个绰号谁也不敢当面称呼。
  “今日败阵,罪不在史将军,而在于张绣军中突然杀出的那员刘姓小将。”
  “却不知是何人?枪法实在厉害,史将军措手不及,竟然身死当场,真是可恨!”
  “不过是趁史将军不备罢了,我看他也不过如此。”
  “不然!那人年纪虽轻,却很会选择时机,得手之后没有得意忘形,而是继续率部冲杀,这才使得渡河功亏一篑。”
  “那人姓刘,从来不曾听说张绣军中有姓刘的猛将,该不会是荆州派来协助张绣的人吧?”
  夏侯惇冷眼旁观,听他们越扯越远,不由心头火气,冷哼道:“且不说对手如何,只败了这一场,你们就如此吵嚷不休,难道那姓刘的真的那么厉害?”
  见众将沉默不语,他语气一转,接着说道:“主公信重,将先锋之职托付于我,今日挫败失了锐气,罪在我而不在诸位。诸位还是说说,怎么渡河破敌吧。”
  和曹军营寨中的肃杀不同,张绣营中的气氛很是轻松。因今日小胜,张绣便使人整治酒席,邀请刘琮同乐,刘琮本来没这个心情,却架不住张绣热情相劝,不得已陪着饮了几杯。
  “师弟怎么闷闷不乐?”张绣有些纳闷地问道。
  刘琮强笑道:“明天可能会有场恶战,哪儿有心情饮酒?”
  “哈哈,想那么多做什么?如今这世道活过一天是一天,能高兴一日,便是一日啊。”张绣这会儿已经是醉眼朦胧,拍着几案说道:“师兄我少年从军,见过的死人不知有多少。前一刻还在和你说说笑笑,下一刻也许就命丧黄泉,任你千呼万唤也是无用!”
  悲怆的语气中,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往事,这种时候刘琮说什么都不合适,更何况他现在心里也沉甸甸的,什么话也不想说。
  正在这时,帐帘掀起,一名亲卫快步走到张绣身边,低声道:“将军,白天捉来的那个曹将,竟然被他走脱了。”
  “跑了?”张绣抬起头,愣怔了片刻,忽然笑道:“跑就跑了吧,不过是个无名小卒罢了。”
  刘琮开始也没觉得什么,只是心中到底对张绣如此松懈的军纪有些无语,暗道万一夏侯惇夜里偷渡过河,来劫营的话恐怕就不妙了。
  这么一想,刘琮便觉得脊背发凉,趁夜劫营反败为胜这种事,在这个时代实在太普遍了,当下直起身就要对张绣建言,却见张绣已经歪着脑袋趴在桌上,呼呼大睡,好容易推醒,却对刘琮的话不置可否,嘟囔了几句,干脆仰面一躺,继续睡觉。
  刘琮气的站起身一跺脚,转身出了营帐。
  将二百余部曲召集起来之后,刘琮面色凝重的说道:“今夜都打起精神惊醒些,马不卸鞍人不脱甲,睡觉的时候都给我睁着一只眼睛!”
  待回到帐中,刘琮在刘虎的帮助下披挂好沉重的铠甲,一番折腾下来睡意全无,索性抽出腰间长剑细细擦拭。
  夜漏无声,寒锋无光。

  ☆、第二十五章 铁马冰河惊入梦

  正是寒冬时分,虽然不是滴水成冰的三九天气,但帐篷里仍旧冷的让人无法安坐。
  小小的火塘内木炭烧的正红,散发出的热气却很快被冬夜的寒风吹散。
  油灯如豆的火苗忽明忽暗,将帐内的人影照的摇动不止。
  一碗冷水置于案头,不知何时水面渐渐微晃,刘琮瞥见之后长身而起,带动铠甲哗啦啦响动。
  取过冰冷的头盔戴上,将带子紧紧系在颏下,大踏步走出帐外,只见夜色暗月无光,隐隐地,地面传来细小震动,几乎微不可查。
  果然来了!刘琮心中暗道。见刘虎率领着十几个亲卫围了过来,低声说道:“八成是来劫营了,你等速速唤醒兄弟们,严阵以待!”
  刚把兄弟们集中起来,就听到天空中似乎传来一阵低沉的呼啸声,抬眼一看,漫天星光铺天盖地,在沉沉夜色中,如同流星火雨一般,拖着长长的光线扑向营寨。
  这哪里是什么星光,分明是密集的火箭!
  不等刘琮下令,兄弟们便举起盾牌,或是寻找掩护,在这阵火雨坠落之前,纷纷躲避。
  随着火箭射入营寨之中,不少帐篷被点燃,很快营中就浓烟滚滚,许多人自梦中惊醒,惊慌失措,在营中跟无头苍蝇似的到处乱跑。
  而此时营外马蹄声急促如雷,无数火把在黑夜中次第举起,蜿蜒成一条明亮的长龙。
  必须将曹军挡在营外,给张绣争取时间稳住营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刘琮当机立断,翻身跃上马背,一抖缰绳率先向辕门冲去。
  尚未到寨门,刘琮便大声喝道:“开寨门迎敌!弓箭手速速准备!”
  值守的将领见是刘琮,立即指挥部下打开寨门,一边派人向张绣报告。
  转瞬之间,二百余铁骑便随着刘琮冲出营寨,向着火龙冲杀。
  火光中,刘琮和亲卫们组成的冲锋队形,宛如投向罗网中的小小飞蛾。几个呼吸之间,就迎面撞入了曹军的洪流之中。
  几乎来不及思索,刘琮下意识地抬枪、刺出、收枪。被他刺中脖颈地曹军骑兵与他擦身而过,奔出去十几步之后才从马上翻身坠落。而此时,刘琮枪下已经又多了两个亡魂。
  喊杀声在叮叮当当的兵刃交击声、战马相撞声中此起彼伏。火把摔在地上,映射出血泊中年轻的面庞,死不瞑目。
  原本势不可挡的曹军洪流被这二百余骑阻挡,气势为之一滞,再不复方才的流畅。然而刘琮和亲卫们,却也因此被重重包围。火光中几乎难以辨别敌我,当此时唯有奋力拼杀,才有一线生机。
  淯水对岸,夏侯惇端坐于战马之上,面露凝重之色,向身边一员小将问道:“你可听的真切?那人确实名叫刘琮?”
  小将低头应道:“正是此人。”他便是被张绣在阵上俘虏,后来因防守松懈趁机逃脱的曹将。
  夏侯惇点了点头,向对岸望去,眯着右眼道:“想不到竟会是他。”
  关于此人,夏侯惇也是最近才知道其大名,此次南下攻宛,有一大半的原因也是因刘琮而起。在夏侯惇看来,刘琮应该只是名义上的太守,具体事务自然有属官去做,却没想到他会亲自披挂上阵,而且还如此勇猛,头一次交手便杀了大将史涣。
  本来对此次夜袭劫营,夏侯惇也是把握十足,想着张绣白天刚胜了一场,肯定会放松警惕,说不定还会大肆庆祝。可现在看来,又被刘琮搅了好事。
  “哼,年纪轻轻,倒有几分胆色才干。”夏侯惇丢下一句评语,断喝道:“传令!全力突营,勿与其纠缠!”
  这倒不是夏侯惇对刘琮起了爱才之心,惺惺相惜,而是他身为全军先锋主将,必须着眼全局,考虑大势。只要将张绣营寨攻破,区区刘琮又何足道哉?
  如果此时他下令全力绞杀刘琮这一队人马,恐怕不消半个时辰,刘琮和他的亲卫们就将粉身碎骨,一个也别想跑。
  饶是如此,刘琮这会儿也感到非常吃力,毕竟对方人数太多,自己身边的亲卫却是越战越少,而且不少人已经伤痕累累,在马上摇摇欲坠,眼看就要支撑不住了。
  大队曹军骑兵掠过这支小小的队伍,向张绣营寨扑杀而去,而此时营寨中已经有不少人反应过来,在各部将领的率领下,凭借着简陋寨墙顽强抵抗。
  劫营的突袭变成了强攻,夏侯惇恼怒非常,却压抑着自己燥怒的情绪,冷静的观察着对岸的形势。这种时候,他反而不能过多的发号施令,只能寄希望于临战的将领们攻破对方的营寨,那时候他才能下令全军压上,一战而定。
  然而刘琮那一小队人马,却给攻击营寨的曹军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夏侯惇也很快发现,刘琮这家伙就是属狼的,趁你不注意,扑过来恶狠狠的撕扯下一大块血肉,等你要合围起来聚而歼之,他却带着部下突然远遁,消失在黑暗之中。下一次出现的时候,又是如此,几个回合下来,原本严密的阵型都被他扯动的松散起来。
  这样下去可不成!夏侯惇咬牙思忖片刻,将原本留着追击溃兵的最后一支骑兵也派出渡河,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刘琮这支队伍。
  被火光映照的如同白昼的营寨中,张绣只穿着中衣,手握长枪勒马急的团团转。他在梦中被惊醒之后,很快就反应过来,待安顿好营内防御,才得知刘琮率部冲出营寨阻挡曹军,为自己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此时他心中既悔且愧,恨不能立即杀出营寨将刘琮接应回来,却被部下胡车儿死死扯住缰绳。
  胡车儿大声劝道:“主公且慢!刘公子在外拼杀,还不是为了咱们能守住营寨?若是被曹军攻破了营,我等都将死无葬身之地!便是将公子接回营寨,又有何用?”
  另外两个将领也力劝不止,张绣披头散发,大喊道:“师弟舍生忘死,我如何能眼睁睁的看着?尔等在寨中死守便是,快放我出寨!”
  胡车儿见阻拦不住,只得点起张绣的亲卫,自己也翻身上马道:“罢了,就随将军冲杀便是!”
  当他们冲出营寨,就见曹军已将刘琮等人团团围住,而刘琮身边只有数十人尚在苦苦支撑。其他人则散做几处,都自顾不暇,无法相助。
  张绣见状,势如疯虎,纵马便冲杀过去,枪下几无一合之敌。胡车儿率领另一队骑兵分兵救援,顿时将曹军的包围圈冲乱了阵脚。
  一时间只见火光中血肉横飞,战马哀鸣扑倒,双方将士前赴后继,死战不退。
  乱军之中刘琮见张绣来接应自己,心中一暖,顿觉浑身又有了力气,手中长枪横拨竖挡,终于杀到张绣身前。
  然而两支人马方一会合,又被曹军铁骑团团围住,张绣杀得性起,擦了把脸上的血迹大吼一声:“挡我者死!”跃马当先,向密集人群中冲去。刘琮咬紧牙关紧随其后,将长枪使得如同蛟龙出海,点点寒光带起阵阵血花。
  那边胡车儿将分散被围的刘琮亲卫聚拢在一处之后,向这边奋力厮杀过来。
  刘琮只觉得呼吸滚烫,胸膛里仿佛燃烧着熊熊火焰,身上的伤口压根感觉不到疼痛。他已经记不清倒在自己枪下的人有多少,也记不清自己身上中了多少刀……
  一名曹军骑兵从斜刺里冲了出来,长矛猛地刺向刘琮,而刘琮此时却无暇抽枪格挡,眼看就要被刺中肋下,只见一个身影从一旁跃出,将那曹军骑兵合身扑下战马。
  刘琮转身一看,正是张绣舍生相救,急忙勒马回转,却还是晚了半步,就这么一眨眼的功夫,张绣已经身中数枪,血流如注。
  “师兄上马!”刘琮肝胆欲裂,长枪抡圆崩开曹军刀枪,俯身抓住张绣的胳膊,用力一提,张绣顺势翻身上马,勉强抱着刘琮的腰,低声道:“快回营中!”
  恰在此时,胡车儿也率部冲杀到近前,见状急忙将刘琮围在当中,拼死杀回了营寨。
  而营寨的栅栏已经损毁大半,壕沟内,拒马上,到处都倒卧着双方将士的尸体,羽箭如同野草般密密麻麻,残破的旗帜烧的只剩下焦黑的旗杆,鲜血浸透了寨内的土地。
  火光逐渐暗淡下来,青烟飘散,却是黎明将至,东方天际微微露出白光。
  来不及清点人马,刘琮将张绣放下战马之后,也顾不得给自己裹伤,先检查张绣的伤势。
  张绣身上没有披甲,所以伤势颇重,人虽然还清醒,却已无法再战。
  “传令,全军退回宛城。”张绣挣扎着坐起身,下令撤退。营寨已经无法再死守下去了,现在唯有撤回宛城,才能避免全军覆灭的下场。
  胡车儿等传令的人走了,便对张绣说道:“主公且先行一步,让末将断后!”
  张绣也不多说,重重地按了按胡车儿的肩膀。起身艰难的爬上战马,对刘琮说道:“走吧!”
  这种时候,刘琮也没有更好的办法,默默的环视了一眼残破的营寨,解下腰佩长剑丢给胡车儿:“若是不死,此剑就赠与你了!”
  胡车儿接过宝剑哈哈一笑,大声道:“公子保重!”
  清风徐来,卷起飞灰迷人双眼。
  这一夜如此漫长,又如此短暂,却不知有多少人的生命,在今夜走到了尽头。

  ☆、第二十六章 临危受命布城防

  随着张绣主力大部撤出营寨,这场夜战也随着初升的朝阳宣告结束。
  对于此战的结果,双方都不满意。
  夏侯惇觉得十拿九稳的夜袭劫营,因为刘琮的原因变成了夜间强攻,损失了近千人马得到的却是一座几乎完全烧毁的营寨。
  而张绣方面,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损失惨重,却好歹抵抗住了敌人的攻势,最终以伤亡两千余人的带价,使得主力撤回了宛城。
  各有所获也各有遗憾。
  张绣伤势很重,回到宛城之后曾几次昏迷过去,这让全军上下顿时人心动摇起来。毕竟这个时代主将对于军心来说,实在太过重要。
  关键时刻,刘琮挺身而出。如果论资历的话,张绣军中不少将领都比他有资格,但是论关系,刘琮是张绣的师弟,两人很亲近;论官职刘琮本就是南阳太守,名义上比这些将领高出许多。而最重要的,是刘琮在昨天战场上的表现,让张绣军中将领不得不打心眼里佩服,先是突袭敌阵刺杀了曹军大将史涣,夜里又率先冲出营寨为全军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更何况张绣清醒的时候,紧紧握着刘琮的双手,将全军上下都托付给他。
  对此,贾诩也表示了支持。
  刘琮心里很清楚,自己不过是暂时代替张绣指挥,但是这样也好,至少事权集中,不会发生令出多门的乱象。
  昨夜一场恶战,刘琮身上也有几处受伤,好在铠甲防护力不错,都只是皮肉伤而已,让刘琮最郁闷的是嘴角到下颌被箭矢所伤,恐怕伤好之后也会留下一道疤痕。
  不过现在他已无暇顾及这种小事,眼前有太多事需要他做决定。
  各路探马不断传递回来曹军的动向。
  夏侯惇所部八千余众已经全部渡过淯水,在宛城东南五里处扎下营寨。
  曹军大将于禁率领两万人马自叶县开拔,已经到了淯水南岸。
  曹军大将乐进率领步卒两万,占据博望,正向宛城移动。
  曹操亲率典韦许褚等将,领大军五万向宛城而来。
  所有人马加起来,号称十五万也不为过。
  紧张的气氛随着这些消息愈发浓厚……
  与此同时,刘琮的南阳兵也陆续赶到宛城。
  先期到达的是一千步骑,晌午时分,魏延亲自率领的炮车队在两千精兵的重重卫护之下,也进了宛城。
  傍晚时分,运送大量粮草军械的辎重队伍,也按期抵达。
  直到此时刘琮才稍稍觉得安心。
  这一整天他并不是干坐着等待消息。自上午临危受命结果指挥权之后,刘琮便开始布置城防,安排诸将及各部兵力。
  首先将城外的民居全部拆毁,砖石梁木运回城中,好在这些年宛城数遭兵灾,城外民居本就不多。同时派人丈量里数,以百步为一程,每程以白石垒成界标,以备将来所用。这一招是刘琮偷师自后世的一部电影《天国王朝》,当然这种安排,现在还不为旁人所理解。不过刘琮也不解释,他需要的是贯彻执行。
  接下来,便是将城墙分为若干段,每一段都安排一员将领率部防守,同时将城内外的百姓以十户为一保,各家都出人手,协助将士守城。或搬运砖石,或传递箭矢,总之全城百姓都要参与到防守之中。
  刘琮下了严令,发现曹军细作,可当场格杀,若是有人妖言惑众,立斩!违抗军令者,立斩!
  没有人敢提出反对。因为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了,相反在这种时候,若是刘琮表现的稍有犹豫和软弱,立即就会被众人怀疑,继而产生别样心思。
  当魏延赶到的宛城的时候,是在城东的城楼上见到的刘琮。起先他被刘琮的样子吓了一跳,因为刘琮自昨夜出寨迎敌,苦战之后一直未曾休息,此时倦容满面,脸色发青,嘴角处还有一道非常明显的伤疤,黑血凝结一直蜿蜒到下巴处,看着很是恐怖。
  不过刘琮的精神状态却非常好,几乎可以说非常亢奋,见到魏延之后双眼愈发明亮,待得知炮车队已随同入城,便拉着魏延向城下而去,他要亲自安排霹雳车的位置,如果时间来得及,或许还要试射几发。
  看着刘琮身后只跟着寥寥数个亲卫,魏延奇怪道:“公子的亲卫都去哪儿了?”
  刘琮脚步一滞,语气低沉的说道:“三百余人随我前来,只活下来一百出头。几乎人人受伤,我让他们在营中暂时养伤。”
  魏延见刘虎胳膊上裹着伤,其他人也多是如此,不由肃容道:“公子也太拼命了些。”
  “有什么办法,战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不拼命的结果就只有死路一条。”刘琮叹了口气,很快调整好情绪,对魏延说道:“不过既然咱们的炮车队来了,曹军就要吃大亏了。”
  对于霹雳车和神弩车的威力,魏延是深深了解的,闻言点了点头,脚步越发快捷有力。
  宛城的地形图,在这时候发挥出非常重要的作用。
  和这个时代大多数的城市相同,宛城的城墙也是四四方方的,只是因淯水的关系显得南北稍长,东西略窄。淯水河位于宛城城南,而引自淯水的护城河则绕城一圈,有效的保护着高达三丈的城墙。
  刘琮判断,曹军的主攻方向应是东、北、南三个方向,所以六十架霹雳车分为三组面向这三个方向,剩余了四架放在西面,做机动使用。
  至于神弩车,则因为其机动性很好,可以直接拉到城墙上使用,而且在城墙上可以拉着到处移动,因此布置的比较平均。
  由于西面还未出现曹军动向,所以趁着天色尚未完全黑暗,刘琮让炮车队士卒分别试射了几发。
  效果非常理想,刘琮非常满意。
  入夜后辎重队伍进了宛城,刘琮让医护营的郎中携带伤药、白酒为各部伤员治疗。一直忙到半夜,他才偷空睡了两个时辰,然而不知为什么,总是觉得睡的很不踏实。
  毕竟对手是十五万大军,而且是曹操亲自率领,麾下猛将如云,又有荀彧为军师,想想都觉得让人不寒而栗。
  而己方满打满算,集中全南阳之兵力,也才三万出头,可这三万人还要分兵驻守各县,能调来一万人参与宛城之战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加上张绣的五千多部众,自己的三千南阳兵,宛城内也只能容得下这八千人马。至于甘宁所部,那是要当成奇兵用的,一时指望不上……
  希望老爹刘表能尽快派出援兵吧,否则曹操大军一到,堆也能把自己给堆死在宛城里。
  第二天一早,刘琮起来之后便去看望张绣,见张绣的情况好转很多,毕竟这位师兄的身体素质很好,加上治疗及时,经过一夜休养已经能坐起身捧着大碗喝药了。服侍他的是他的小妾秦氏,因与刘琮已是通家之好,便不回避,甚至很大胆的看了眼刘琮。
  皱着眉头喝了药汁,张绣苦着脸咂吧着嘴说道:“呸!还不知要喝多少才行,这劳什子比挨刀还难受些!”
  刘琮笑了笑,将自己昨天的安排大致说了,张绣听完之后,神色严肃许多:“一切但凭师弟做主就是,你如今军务繁忙,也不用天天过来看我。”
  “那怎么行,师兄是为了救我才身受重伤,若是不看着师兄好起来,我心里怎能过意的去?”刘琮发自肺腑的说道。
  张绣咧嘴无声笑了,扭头见贾诩进来,便说道:“军师来的正好,我方才听了公子所言,觉得有个不妥当的地方,您也参详参详。”
  其实战阵之法并非贾诩所长,张绣这么说,自然是怕冷了贾诩的心。
  贾诩最擅长的便是揣摩人心,审时度势,听张绣如此说,微微颔首对张绣笑道:“老夫能出什么主意,将军说说看,或许对公子不无裨益。”
  能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刘琮听了心里有些不服气,看着张绣。
  “守城最忌死守城池,师弟须派遣一支精兵出城立寨,与城上守军互为犄角,如此方可保城池无虞。”张绣一口气说完,牵动伤处疼的额头冷汗直冒。刘琮见状忙道:“我记住了,师兄快躺下歇息吧。我现在就去安排。”
  和贾诩一同出来之后,刘琮叹了口气说道:“若是将军没受伤就好了,这么大个担子,挑起来真累。”
  贾诩看了他一眼,问道:“公子以为,宛城能守得住吗?”
  这老家伙什么意思?刘琮心里一突,扭头看了看贾诩,见他脸上似笑非笑,目光却毫不闪避的与自己对视,仿佛想看穿自己内心的想法。
  “不试过又怎么知道?”刘琮并没有拍着胸脯说什么一定能守住的话,而是很认真的说道:“曹军势大不假,但也不是不可战胜。”
  贾诩不置可否,转而问道:“不知公子对曹操如何看?”
  “呵呵,是个令人尊敬的对手。”刘琮打个哈哈,拉着贾诩去参观自己的绝密武器炮车队。
  至于张绣提出的建议,刘琮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听从,毕竟张绣的经验比自己丰富太多,而且仔细想想也很有道理。
  出城立寨是很危险的事,所带的人马不可能太多,又要面对敌军的攻击,所以刘琮并没有点名指派,而是让众将自荐,这时候又是胆大勇猛的胡车儿抢先站了出来,刘琮便调了两千兵马给他,前往南门立寨,与夏侯惇的营寨遥遥相对。
  夏侯惇得到探马报告,自然不会让胡车儿在他眼皮子底下扎下营寨,可是胡车儿背后有高高的城墙,城上弓箭手在射程上占了便宜,突击几次伤亡惨重,夏侯惇也只得随他去了。
  他还不知道,曹军即将在宛城迎来更为惨痛的损失。

  ☆、第二十七章 狂飙突进风雷动

  残阳如血,西风冷酷。
  比西风更让人心寒的,是城外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头的曹军营寨。
  站在城墙上,望着这样的景象很容易让人心生绝望。
  不过这其中肯定没有刘琮。
  他很没有形象的蹲在城头的背风处,端着一个大海碗,捞着碗里热气腾腾,被肉汤泡得稀烂的面饼。一边吃,一边对身边的魏延说道:“还是要多搜集点石块,我估摸着怕是不大够用。”
  魏延抹了一把吃的汗津津的额头,点头道:“兄弟们这两天都没闲着,拆了好些房子了。”
  “想不到我也有搞强拆的这一天。”刘琮说了个很冷的笑话,放下碗直起身伸了个懒腰,扭头看着城外的曹营,咂舌道:“这才吃顿饭的功夫,怎么又来这么多人马?你说这一天到晚人吃马嚼的,得多少粮草才够?”
  “城北的也不少,公子等会儿要不要去看看?”魏延也站起身来瞄了一眼,却被冷风一吹,不觉打了个寒噤,缩了缩脖子。
  刘琮摇头道:“没这个必要了。对了,兄弟们可试过风力对霹雳车的精准度有多少影响?”
  眯着眼稍稍回想了一下,魏延肯定的说道:“影响自然是有的,不过这霹雳车本就不求甚准,只求能打到人群密集之处,那便很厉害了。”
  “这倒是,可惜咱们时间不多,未能多造一些。”刘琮颇为遗憾的说道。
  关于这个问题,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所以魏延只是点了点头,望向暮色中的曹军大营。
  根据旗号来判断,曹操此时应该已经到了淯水北岸,其中军大营被围护的水泄不通,唯有那杆大纛高高竖立,在沉沉暮色中缓缓飘动。
  “你说,曹操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时候刘琮忽然有种很奇异的游离感,想问问这个时代的人对于曹操的看法。
  魏延被他问的一愣,想了半晌还是摇头说道:“不好说。”
  在魏延口中不好说的曹操,此时正在中军帐中,搓着冰冷的双手,笑呵呵的说道:“元让,辛苦了!”
  夏侯惇面带愧色,躬身道:“末将无能,以至于战损大将,挫折锐气,请主公责罚。”
  曹操自几案后站起身,在帐内缓缓踱步。这时候,才看得出来他身材并不高,穿着也很朴素。不过他肩膀很厚,显得非常雄壮。
  因在帐内,所以曹操头上只是很随意的戴着黑帻,他天庭饱满,脸颊消瘦,黝黑浓密的胡须修剪的颇为整齐,粗短浓眉之下,双目炯炯有神。神态举止无不带着上位者特有的自信与威严。
  “史涣之死,与你无关,元让无须自责。”曹操在火塘边停下脚步,蹲下身拿起一根正燃烧着的柴禾,举在眼前看了片刻,对夏侯惇说道:“杀死史涣的,确实是刘琮无疑?”
  “不错,识破末将趁夜劫营之计的,也是此人。”夏侯惇点头应道。
  曹操将柴禾丢入火塘,揉了揉脸颊,双手拢在袖中,回头笑道:“想不到刘荆州竟然有如此儿郎。”
  一直不曾说话的荀彧这时候忽然说道:“据说去年春天,他便向刘表建议将天子迎奉到荆州。”
  “哦?还有这等事?”曹操讶然,望着荀彧说道:“文若是如何得知的?”
  荀彧回答道:“上个月有客居荆州的名士赵俨举家返回颍川,此事乃是他亲眼所见。”
  “嗯,如果此人所言非虚,那刘琮果然是个人才。”望了一眼荀彧,曹操嘿然笑道:“差点就被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