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北斗司-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恒疑惑地看着刘娥,口中说道:“金甲神人说,你为我受了那么多的苦,都是因为皇室德行有亏”

    他话还没说完,刘娥已经惊恐地睁大了眼睛。

    赵恒疑惑地看着刘娥:“娥娘,你这是?”

    刘娥有些惊恐,颤抖着低声询问:“是不是是不是之后在墙上还出现了两个人影?”

    赵恒惊讶地张大了嘴,紧张地抓住刘娥的手:“娥娘,你怎么知道?”

    刘娥盯着赵恒,低声道:“妾身昨夜昨夜也梦到了”

    两个人对望着,都是一脸的惊恐。

    赵恒神色大变,明知屋里没人,可还是左右看看,凑到刘娥脸旁,低声问道:“你可看清楚了,那两个人是谁?”

    刘娥一脸惊恐,用力摇头。

    见她模样,赵恒马上明白了,不是她不知道,而是不敢说。

    “难道说”赵恒有些不敢想下去了。

    过了一会儿,两个渐渐冷静下来,刘娥犹豫一下,轻声道:“官家,这件事莫非在预兆着什么?”

    “我哪知道啊!”赵恒苦笑摇头,可紧接着他就是一愣,猛然起身:“不行,这事儿我得问个明白。”

    刘娥连忙拉住他衣袖,低声道:“官家,这种事,你能问谁?若是被大臣们知道,恐怕”

    见她一脸惊恐还不忘关心自己,赵恒心里大为感动,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安慰道:“放心吧,我去问问德妙天师,天师手段非凡,本领通天,没准儿就能替朕解答一番。”

    刘娥听了,犹豫一下,缓缓松手。

    此时的玉清宫早被装扮成了道观模样,正中处供着三清道祖,祭桌上香烟缭绕,很有几分仙家气象。

    赵恒坐在德妙对面蒲团上,正在听天师**。

    过了一阵,德妙讲完,见赵恒还在出神,德妙前倾身低声喊道:“陛下,陛下?”

    赵恒猛然回神:“哦,天师讲完了。”

    “讲完了”德妙轻轻点头,观察赵恒的脸色,见他一脸愁绪,不由问道:“陛下可有什么困惑之事?”

    赵恒内心挣扎了半响,才犹犹豫豫地说道:“不知道仙师可曾听说,有祖宗行不义之事的,会有报应落到后辈儿孙身上?”

    德妙一愣,微微颔首说道:“道家有云,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佛家因果之说,也大抵相同。”

    赵恒疑惑:“那就是说有?”

    德妙笑的一脸神秘莫测:“因果前缘,又有谁说得准呢?”

    赵恒皱眉思索:“若是不解开这个因,岂不是后面做的再多,也是无济于事?”

    德妙笑着点点头:“那也是自然。”

    赵恒想了想,犹豫着问道:“那朕该如何行事?”

    德妙微笑摇头:“陛下乃天之子,何必问计于贫道?“

    赵恒听了若有所思,微微点头,沉默不语。

    :求点赞!


第一百七十三章 皇帝想撂摊子



    垂拱殿内,御座空荡荡的,官员们不时的瞟着御座,在私下里议论纷纷。

    寇准抚着胡须,与身旁杨亿窃窃私语:“陛下今日找我们来,不知有何事相商。“

    杨亿皱眉想了想,试探道:“莫非是为了立后一事?”

    寇准想了想,摇摇头:“不太可能。”

    杨亿扭头看了丁谓一眼,凑到寇准耳旁轻声道:“别是丁谓那帮人又玩什么花样了吧?”

    寇准看了眼丁谓,平静的回答:“以不变,应万变。”

    杨亿缓缓点头,朝上面看了一眼,正好见一群太监拥簇着赵恒从侧殿走出来,连忙正了正身形,垂目站好。

    “皇上驾到!”一个小太监高唱道。

    底下百官赶紧噤声,整肃衣服的恭敬站立在场中

    赵恒坐上御座,俯视百官。

    等官员们例行拜见后,赵恒马上一脸疲倦的道:“又不是大朝会,坐吧,都坐吧。”

    众人谢恩就座。

    “朕今日招诸位爱卿来,是有一件极重大的事情要和你们商量。”

    众人听了,顿时坐正身子,神色严肃起来。

    丁谓坐着拱手:“却不知陛下有何要事相商?”

    赵恒沉吟不答,有些神思不属,众人不禁面面相觑。

    “陛下!”寇准也忍不住了,拱手询问。

    赵恒回过神儿来,又沉吟了一下,振作精神开口。

    “诸位爱卿,朕的皇位,继承于我的父皇。而我的父皇,继位于我的伯父。我父皇继位时曾有言,百年后是要还政于我伯父子嗣的。后来因为诸般缘由,却由我继位了。”

    众人疑惑地看着皇帝。

    赵恒顿了一顿,继续开口:“朕近年来身体每况愈下,精力不济,而太子年幼,不能治理朝政。朕想禅位于皇兄德芳,不知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众人大吃一惊,一起站了起来。

    周怀政也大吃一惊,立即一转身跪到了赵恒面前,连连叩头:“官家,万万不可!万万不可!”

    丁谓也劝道:“陛下,万万不可!”

    百官之中就属寇准最是激烈,大声反对道:“荒谬!太荒谬了!陛下怎可有此想法。”

    杨亿也是一脸急色,大声劝道:“陛下糊涂啊!还请陛下速速收回成命,臣等万万不敢奉诏!”

    王钦若这时也站出来,高声说道:“陛下承大统多年,江山已定,皇位岂可再轻许他人。”

    见众臣纷纷反对,赵恒不由皱了皱眉:“朕这不是找你们来商议嘛,又不是立即下诏,布告天下!八王贤明,尤胜于朕,朕禅位于他,有何不可?”

    寇准上前一步,怒声道:“陛下,八王固然贤明,但此举与八王爷贤明与否无关。而是因为江山早定,天下归心。若是骤然改变皇室正统,恐引起天下动荡。如今辽夏对我大宋虎视耽耽,这不是予人以可乘之机么?”

    丁谓少见的认同寇准,急声道:“寇相公所言甚是,为天下苍生,为江山社稷考虑,陛下万万不可再存此想法。”

    赵恒点了点他们两个,语气有些讥诮:“你们两个啊,难得政见相同啊!”

    他扫了眼其他几个大臣,见有些人若有所思并未激动,便指着其中一人:“王旦,你说说。”

    王旦看向赵恒,含糊其辞:“呃臣以为诸位大人说得都有道理,至于还政于太祖一脉,似乎也说得通。臣以为,不妨从长计议,从长计议,这个还应该多加斟酌才是。”

    赵恒的目光又转向一位大臣,问道:你呢?

    这位大臣是一位工部权侍郎官,除了每年雨季治水时能说上两句,平日里在朝上根本没有说话的份,此时突然被问到头上,一下子就懵了。

    哼哼唧唧一会儿,见众人都看向自己,只能磕绊地道:“唔臣也觉得,陛下要禅位,有陛下禅位的道理!寇相公丁相公反对,也有两位相公反对的道理。这个事关重大,陛下不妨再斟酌斟酌”

    众大臣一起欠身施礼:请陛下三思。

    赵恒叹了口气,垂下目光,看到周怀政还跪在那里,无力的一摆手:“行了,你也别硊了,起来吧!”

    周怀政叩首,起身又站到一侧,脸上神色惶恐。

    龙椅上赵恒神色沮丧:“这件事,是朕莽撞了,朕再好生思量思量吧。”

    众大臣松了口气,这时丁谓上前,作揖道:“想来陛下是因为德妃娘娘的事儿忧心劳神,神志恍惚,才萌生了禅位的想法。臣以为,后宫是该定下来了,如此,陛下才能专心于国事。德妃娘娘今已痊愈,臣请立德妃为后!”

    丁谓一撩袍裾跪了下去。

    王钦若等丁谓派的官员纷纷下跪:“臣请立德妃为后!”

    寇准怒气冲冲地看了丁谓一眼,也上前一步,跪倒:“臣反对!”

    杨亿等寇准派官员也纷纷跪倒:“臣反对!”

    丁谓冷笑:“寇大人,你一再阻止德妃为后,究竟是何居心?”

    寇准抬头,回以冷笑:“有些事如果说的太清楚了,恐怕陛下面上不好看吧?”

    “你”丁谓脸色一变。

    寇准脸色沉下来,盯着丁谓,冷声道:“太子究竟是谁所出?瞒得了天下人耳目么?”

    他又看向赵恒:“刘氏当年到底是什么出身,陛下该心中有数吧?”

    一听这话,台上赵恒心中大怒,握紧了拳头。

    可寇准根本没有顾忌,掷地有声道:“刘氏出身贫贱,不足为六宫之主,不足为天下表率,不足以母仪天下!”

    杨亿等寇准派官员纷纷附和:“臣附议!”

    众人看着赵恒脸色,本以为他会爆发,可没想到,他本来一副怒火冲天神色,不知为何,突然按了下来,转为疲惫,无力地朝众人挥了挥手:“再议吧,朕乏了。”

    大臣们一个个都莫名其妙,但皇帝已经下令,也只能施礼退下。

    众大臣散去后,赵恒却没急着走,一脸疲惫地望着宫外天空,神思不属。

    周怀政站在侧身,微微低着头,久久不见皇帝吩咐,不禁诧异地抬头,就见赵恒坐在龙椅上,脸上不知何时挂起了两行长泪。

    周怀政大吃一惊,低声喊道:“官家。”

    赵恒直勾勾地看着前方,苦苦一笑:“怀政啊,你说朕这个皇帝,是不是当的特别窝囊?”

    周怀政一愣,低声说道:“官家何出此言啊。”

    赵恒坐在那里,看着空荡荡的大殿,露出一个嘲讽的微笑:“朕要修房子,他们不许;朕要娶 老婆,他们也不许;好了,朕说不做这个皇帝了,这总行了吧?他们还是不许!你说说,朕这一辈子,有几件事是自己想做而能做成的呢?”

    周怀政听着也有些悲伤,但还是低声劝道:“官家,大臣们言辞激烈了些,可心里头还是装着陛下的。”

    赵恒冷笑,用手一下一下的摁着自己的胸口:“他们心里头装着朕吗?没有,他们心里头装着的,是他们的道!他们的义!他们的名!他们的利!唯独没有朕!”


第一百七十四章 八贤王



    周怀政听着这话,身子微微发抖,不敢言语。

    赵恒远眺着皇宫感慨:“人皆羡慕朕是九五之尊,可他们想过九五之尊过得是想什么日子吗?朕每天战战兢兢,于政务不敢有丝毫懈怠,别人是家国天下,朕是倒过来的,天下、国,最后才是家。可就算这样,连家事也由不得自己做主怀政啊,朕想禅位其实是有原因的,可就是没有那个原因,朕也越来越厌倦做皇帝了!”

    周怀政眼泪奔流,叩首劝阻:“陛下,陛下切莫灰心啊。”

    赵恒默默地摇头,站起身,一副心丧若死的模样,垂着袖子,无声地走开。

    北斗司花厅内,洞明和一位身着制服的中年属吏对面站着。

    属吏禀报:“天魁星君与其他四位星君去苗疆了,他们进山之前,通过驿站传回的消息,让大人不必担心。一俟解决了苗疆之事,他们马上回返汴梁。”

    洞明点了点头:“嗯,看来他们是遇上大麻烦了,否则以魁星的性情,是不会特意来信说明的。”

    属吏想了想,请示:“那咱们用不用派人赴援?”

    洞明摇头:“不必,魁星一向负责南方各地,久不在京,做事自有他的一套方法规矩。如果需要援助,他会讲!”

    属吏点头。

    洞明看了看天色,吩咐道:“你去吧,如果魁星那边有什么消息,及时禀报。”

    “是!”属吏拱了拱手,转身朝外走去,隐光迎面走来,二人交错而过,相互一点头,算是打个招呼。

    隐光在洞明面前站住,神色冷峻地回头看了一眼,见属吏已经离开,便又转向洞明:“出事了!”

    洞明盯着他。

    隐光眉头紧皱:“今天皇帝在垂拱殿召见了几位重要大臣。”他语气顿了一顿,上前一步,对洞明低低急切地说了几句。

    洞明的眼睛微微睁大了些:“竟有此事?”

    隐光严肃地点点头。

    洞明在室中缓缓地踱了几步,站住,沉吟起来:“奇怪,陛下为何突然生出禅位的念头?之前陛下利用“天书”一事大造声势,还在力证得位至正,如今怎么会“

    洞明突然转向隐光,询问:“我让你盯着德妙,可有所获?”

    隐光点点头:“皇帝召集大臣议事前,就曾去过玉清宫见过德妙。”

    “哦?”洞明盯着隐光,示意他往下说。

    隐光道:“还有,昨夜,皇帝曾传唤寝宫太监,问了他们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

    “莫名其妙?”

    “是!皇帝问他们,可曾听到一个声若洪钟的威严声音说话,还问他们,可曾看到自己寝宫内发出刺眼的金光。太监们被问得莫名其妙。”

    洞明微微眯起了眼睛,缓缓说道:“德妙,擅长幻术!”

    隐光点头:“不错!难道她搞了什么鬼,蛊惑陛下?”

    洞明负起手,又在室内缓缓地踱了起来,踱了几步,他站住脚步,面向隐光:“当务之急,是打消陛下的念头,否则,一旦他下定决心,后果不堪设想。”

    隐光犹豫不决:“可我们如何出面阻止?”

    洞明微微一笑:“我们不行,但是有一个人行!”

    “谁?”

    “八王!八贤王!”

    八王赵德芳,此时还是个年轻人,其相貌颇肖其父,鼻如悬胆,眼如丹凤,两眉双飞入鬓,英姿不凡。

    此时正值午后,一天里最热的时辰,按他的习惯,这个时辰会在后园钓鱼,可听到下人通禀说北斗司洞明求见,他马上就是一惊,从躺椅上直起身,想了想,疑惑地问道:“他怎么来了?”

    下人摇头:“小人不知。”

    赵德芳皱眉想了想,起身朝外走。

    洞明正在厅中品茶等候,心里想着一会儿要说的话,没一会儿工夫,一身青色长衫的赵德芳快步走来,笑容满面的拱手:“哎呀,洞明先生驾到,本王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洞明赶紧给赵德芳回礼,当下也不废话,直言来意:“王爷客气了,洞明冒昧打扰,实有一件天大的大事,不得不来打扰王爷!”

    说到这里,他语气一顿,向左右看了一眼。

    赵德芳会意,一摆手:“退下!”

    众侍卫依次退下。

    “洞明先生,请书房叙话。”

    说罢,当先带路,行至内书房。

    二人分主宾坐了,赵德芳好奇地看向洞明。

    洞明面无表情地盯着赵德芳:“不知八王爷对皇位可是心有所属?”

    赵德芳一听,面露震惊之色,当下吓得直接站起来。

    “洞明先生何出此言!难道在你心中,本王是那种不忠不义之人么?”

    “八王爷您是太祖皇帝的儿子,按道理来讲,可比今上更有资格坐上皇位。”洞明直视对方双眼,沉声道。

    赵德芳面怒愤怒之色,一拍桌子,大喝道:“岂有此理,给我出去!”

    洞明坐着没动,只是凝视着赵德芳:“王爷当真无意于皇位?”

    赵德芳怒哼:“本王若是对皇位曾生过一丝妄念,必遭天谴!”

    洞明定睛看着赵德芳,片刻之后面上出现浅浅的微笑。

    他起身朝赵德芳深深一躬:“王爷恕罪,是洞明放肆了。”

    赵德芳不悦地一拂袖子:“洞明先生今日登我府门,莫名其妙说出这番大逆不道之言,究竟有何意图?”

    洞明叹了口气,严肃地看着赵德芳:“王爷可知,陛下今日召集几位心腹大臣,前往垂拱殿议事,要传位于你。”

    赵德芳大吃一惊:“竟有此事!”

    洞明点点头:“不错!陛下一言既出,群臣惊惶不安。好说歹说的,才暂时打消了皇帝的念头。”

    赵德芳惊疑不定:“皇帝怎么会突然生出如此古怪的想法?”

    洞明摇头:“王爷,当今陛下在位这些年来,励精图治,勤勤恳恳,殊无大错,若贸然易主,恐会动摇国本,令天下生变。”

    赵德芳连连点头

    洞明看着对方表情,又道:“而对王爷而言,王爷您本被万民赞颂,素有贤王之称。可若一旦接受皇帝禅让,只恐会落得一个沽名钓誉、裹挟民心、谋朝篡位的罪名,多年清誉毁于一旦。”

    赵德芳擦了把冷汗:“是啊,人言可畏。不知洞明先生何以教我?”

    洞明看着赵德芳,严肃的说道:“向陛下表明心迹,固辞不应!”

    赵德芳想了想,用力点头:“多亏洞明先生提醒,本王这就入宫!”

    “八王如此贤明,实乃江山社稷之福,洞明既敬且佩。”洞明起身,长辑倒地。

    赵德芳连忙上前扶起,口道多礼,可心里却暗暗苦笑,皇帝啊,你可真是不靠谱啊,若是早二十年你爹传位于我尚好,可如今天下大定,无论官民俱已归心,你此时传位于我,岂不是要害我性命?

    :求点赞!


第一百七十五章 太后出马



    垂拱殿

    赵恒坐在位子上,一脸严肃。

    杨亿在一个小太监的引导下走进宫殿,见左右无人,脸上浮现了疑惑之色,可还是先行了礼,才问道:“参见陛下,不知陛下急召臣来,所为何事?”

    赵恒面无表情的一抬手,示意杨亿看一旁的案子,案子上放着一道空白圣旨,还有笔墨等物。

    “朕欲禅位与八王赵德芳,召你进宫拟旨。”

    杨亿大惊,当下跪地恳求道:“陛下不可!”

    赵恒抬眼严厉地一瞪杨亿:“朕令你拟旨,这也是圣旨,你敢抗旨不遵?”

    杨亿咬牙:“此乃乱命,臣……不能奉诏。”

    赵恒缓缓站起,提起笔来,冷笑地看向杨亿:“好!你不写,朕自己写!朕,这回要为自己做一回主!”

    扬亿一脸苦涩,想上前拦着,一个太监马上挡住,太监脸上虽然无奈,但却神色坚定:“扬大人,请你注意,不要君前失仪。”

    扬亿无奈,只能眼看着赵恒落笔拟旨。

    可赵恒刚写了几字,外面就传来八王赵德芳的声音:“皇帝不可任性!”

    赵恒惊讶地抬头看去。

    赵德芳急匆匆地闯了出来,向赵恒揖礼:“臣赵德芳,见过陛下。”

    赵恒连忙离案上前,亲热地扶起他来,陪笑道:“老八,自家兄弟怎么如此见外。”

    赵德芳板着脸:“臣可不敢!皇上连祖宗江山都要弃如敝履了,臣若跟皇上称兄道弟,来日到了祖宗面前,可不一块儿跟着丢人。”

    赵恒有些尴尬起来:“老八,你别生气。兄长可没有想让你为难的意思,实在是兄长才能有限,做这皇帝有心无力……”

    赵德芳一眼看到御案上写了大半的圣旨:“这是什么?”

    他侧了身仔细一看,登时大惊,一把抓起诏书,看向赵恒:“陛下,你是想逼死为臣么?”

    赵恒慌了:“老八,你这话怎么说的,可千万别一口一个陛下了,咱们自家兄弟,你这么说话,为兄臊得慌。”

    赵德芳点头:“行,陛下让我唤你一声兄长,可以!那就请陛下收回成命,再不要生起这荒唐念头!”

    赵恒一脸无奈:“这怎么能是荒唐念头呢。我父皇当初继位时就说过,将来要还政于太祖一脉。兄长我称帝已二十五年,也就是背誓二十五年了。如今还政于你,份属应当……”

    赵德芳沉着脸色,摇了摇头:“陛下!从你即位那一刻起,就是你属于这赵宋江山,而不是赵宋江山属于你。江山社稷、万千黎庶,都将因你一念而喜,一念而悲。一念而生,一念而死!你,岂可轻言放弃!身为帝王,岂可如此任性!”

    赵恒呆住了,怔怔地望着赵德芳。

    赵德芳将黄绫圣旨铺在御案上,提起毛笔,用力地涂抹了几道,然后放下笔,退后两步,再向赵恒郑重长揖:“臣请陛下,收回乱命!”

    赵恒怅然抬头,目光飘向远方,好一会儿才幽幽地道:“哎!我还真的好想……任性一回啊……”

    ……

    杨亿陪着赵德芳走在宫中御道上。

    杨亿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幸亏八王爷您来得快,陛下当时的样子,凭臣一人,是拦不住的。这诏书真要颁布出去,可就成了泼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来了。”

    赵德芳听到这里,猛然站住脚步,一脸犹豫担心:“杨大人,你说……皇帝会不会再度改变主意?”

    杨亿也迟疑起来:“这……臣也说不准。”

    这时寇准急急地从对面走来,看到杨亿老远就喊:“杨大人,陛下召你何事,可是仍旧为了禅位?”

    杨亿和赵德芳抬头向寇准看去。

    寇准走到二人面前,气喘吁吁。

    寇准先向八王一揖:“见过八王爷!”

    八王还礼:“寇相公!”

    寇准又看向杨亿:“皇帝要禅位这事儿,我是越想越不放心,本想去找你一块商量商量,却听说你奉旨入宫了。皇帝找你这个翰林大学士,除了草诏,老夫可是实在想不出还能有别的事了。”

    杨亿苦笑:“寇相公,还真叫你猜着了。陛下宣我入宫,正为此事。幸亏八王爷及时入宫阻止,要不然……”

    寇准连忙又向八王行礼:“八王爷,事关社稷江山的稳定,可千万不能让陛下做糊涂事啊。”

    八王苦笑:“哎!本王正与杨大人说呢,也不知皇帝这是怎么啦,可本王今日虽阻止了皇帝,却也不敢保证皇帝一定回心转意。寇相公老成持国,还请帮本王想个一劳永逸的办法出来。”

    寇准一呆:“八王爷恳辞不允,陛下还是要禅位么?”

    八王皱眉:“方才陛下虽然没有再说什么,可我与他多年兄弟,如何看不出来,只怕陛下心中,仍未打消这个念头。”

    寇准眉头一蹙,拳掌相交拍击了几下,突然眼睛一亮:“有了!”

    八王和杨亿紧张地上前一步,异口同声:“什么办法?”

    ……

    慈宁宫,太后正在跟宫女逗鸟玩,忽然有太监小跑过来低声禀报:“启禀太后娘娘,八王爷求见。”

    太后放下了手中木棍,脸上露出了笑容:“老八今天竟然有空进宫来看我?快叫他进来!”

    很快,赵德芳进门,疾步走到太后面前行礼:“婶娘。”

    太后笑着抬手赐座:“赶快起来吧,都是一家人,还闹这些虚礼做什么。”

    他看赵德芳身后:“今儿怎么就你一个人进宫?孩子们呢?怎么不带来给我看看。”

    赵德芳苦笑了一下,拱手行礼道:“我今天进宫,是有正事求婶娘帮忙的。”

    太后意外:“什么事情?看把你给急的。”

    赵德芳吸了口气,然后认真地说道:“官家突发奇想,要禅位于我,已经闹着要起草诏书了,侄儿满心惶恐,实在没了主意,只好来请婶娘想想办法。官家至纯至孝,最听您的话,或者能阻止他。”

    太后一惊,一下子站了起来,声音发颤:“你说什么?我那混账儿子要禅位?”

    赵德芳也跟着站了起来,苦笑:“是啊!”

    太后大怒:“真是胡闹!他怎么能做出这种荒唐的举动。”

    赵德芳苦笑着说道:“内中缘故,实在无从知晓,侄儿现在也觉得莫名其妙呢。”

    太后冷着脸吩咐:“来人,给我去把皇帝叫来!”

    太监躬身沉吟:“太后,这时辰,正是皇帝批阅奏章的时间。”

    太后一挥手:“批什么奏章!你去告诉他,他娘马上就活不了啦,他要来得晚了,连最后一面都见不上!”

    太监:“是。”

    太监领命而去,赵德芳心里终于松了口气,他最是清楚,自己这个皇帝哥哥最怕的人就是这个婶娘,也只有她才能令他收回成命了。


第一百七十六章 皇帝的抗争



    太监出去没一会儿,赵恒急匆匆赶到,神色忧虑,

    太后正坐在桌前生着闷气,赵德芳苦着脸站在桌子另一侧,也不敢说话。

    赵恒顾不及去看其他人,一见太后急忙上前慰问:“娘,你怎么了,可是哪儿不适?”

    太后一见赵恒上前,冷冷地瞪了他一眼:“我哪儿不适?我快让你气死了!”

    赵恒一愣,这才发现一旁站着的赵德芳:“啊!老八,你也在?”

    赵德芳点点头。

    赵恒明白过来,苦笑着对太后道:“娘,这是国家大事,您老人家就别掺和了。”

    太后生气地站起来,指着赵恒大骂:“你也知道这是国家大事啊?那你还敢如此草率?你知道皇位意味着什么吗?那不仅意味着荣耀,更意味着责任!你爹把皇位传给你,不仅仅让你受万人跪拜,更是要让你肩负起维护我赵宋江山的责任。如今强敌环伺,虎狼在侧,大宋的江山远未平稳,你居然闹禅位?”

    赵恒被太后骂的抬不起头来:“娘,你听我说,儿子有儿子的苦衷,儿子……”

    不等他说完,太后指着他骂道:“你有个屁的苦衷!你想把皇位丢给老八!成,老八比你靠谱得多!娘也相信,老八会是一个好皇帝!可是,现在这是你和老八之间的事么?”

    太后指着赵恒,神情激动:“你把皇位丢给老八,你想过天下人会怎么看他吗?你想过各地的文武大员会如何想法吗?你想过契丹人和西夏人会趁着我大宋人心浮动,趁机来侵吗?简直是混账!”

    赵恒被太后说的哑口无言,只能行礼道:“儿子谨遵母亲教诲,儿子会……会谨慎行事的。”

    太后气得胸膛起伏,似乎要晕倒的样子,赵恒赶紧扶她坐下,紧张地吩咐太监:“快!快去传御医!”

    “传什么御医,娘这心病,他们治不了!”太后怒其不争地看着赵恒:“你还要谨慎行事?你是想把娘活活气死是不是?老八就在这儿,老八和你娘都坚决反对你禅位,你就给娘一句痛快话,究竟是否改变主意!你要是不肯收回成命,娘马上去九泉之下去见你爹!”

    赵恒无奈之极,看一眼八王,只好说道:“是!儿子不再存此念头,娘不要再生气了。”

    太后气呼呼的说道:“你给我回去好好的反省反省!我现在不想看见你这个不孝子!”

    太后猛地站起来,招呼赵德芳:“老八,陪婶子出去走走。”

    赵德芳连忙上前扶住太后,给赵恒扔了一个自求多福的眼神,扶着太后走了出去。

    赵恒一脸无奈地看着二人背影,喃喃地叹息:“午时乘兴出,薄暮未能还。高上烟中阁,平看雪后山。委形群动里,任性一生间。洛下多闲客,其中我最闲。哎!令人羡慕啊……”

    延福宫内,刘娥正在室内看书,忽然赵恒无精打采的走了进来,刘娥忙放下手头的东西上前见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