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明末之旅-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的也是只言片语,以及火车的种种神秘,这就加剧了大家对火车的好奇,通车第一天,即使不能乘坐火车,不少的人也赶来看热闹。

为了满足大家,今天加开了很多趟火车,半个时辰就一趟火车,张丰自然乘坐第一趟火车,带着两女,后面远远的跟着几名一身便装打扮的警卫们,张丰像平常人一样,上了火车。

火车上,一片热闹,北方的老百姓都是第一次乘坐火车,看到什么都新奇,这里瞧一瞧,那里看一看。

火车内干净明亮,大玻璃窗户,微风从外面吹进来,倒也舒爽,张丰三人的座位连在一起,张丰坐在靠过道的位置,坤兴公主和秦小雨则坐在里面。

车厢内,很多人在寻找自己的座位,火车票上都有座位编号,对号入座,大家还是知道的。

挤来挤去,有人的钱袋就掉在地上,张丰因为正坐在过道旁边,所以张丰看到了,且还是第一个看到的,而掉钱袋的人则毫无察觉,还拿着车票,在寻找自己的位置。

张丰正准备提醒,有人也发现了,那是一年轻人,穿着粗布衣服,一看就不是富裕人士,这年轻人虽然很缺钱,但不贪钱,马上好心的提醒道:“这位大哥,你的钱袋掉了。”

正在寻找自己座位的中年汉子,一拍自己的腰间,见钱袋真的不在,心中一惊,看到地上的钱袋,马上捡起来,连忙道谢道:“谢谢,太感谢了。”

年轻人连忙道:“不用,不用,这是应该的。”

看到这温馨一幕,张丰感受到社会风气真的好转了,可能和自己采取一系列措施有关,也和这一年的严厉打击,乱世用重典有关。

有一位老者,也看到了这一幕,马上感慨的道:“现在的社会风气真的不一样了,老朽活了六、七十岁,还是第一次感受道,如今的社会,有盛唐之风,路不拾遗,夜不用闭户。”

马上有人赞同道:“是啊,当今的皇帝陛下,简直就是千古明君,我们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人人有饭吃,如果是放在两、三年前,简直想都不敢想。”

听到这些,坤兴公主和秦小雨相视一眼,两女都高兴的掩嘴轻笑,甚至,秦小雨还轻轻的扯了扯张丰的衣角,一脸自豪,一脸高兴。

张丰心中想道,老百姓对自己的评价太高了,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还需要长久努力,让人人过上好日子,文官不贪财,武官不怕死,那才自己的目标。

不久之后,火车鸣着汽笛,缓缓的开动起来。

“看,动了,真的动起来了!”

很多人惊奇的大喊大叫,语气之中,透着高兴,大家都是第一次乘坐火车,那种新鲜感,明显充满整个车厢。

火车缓缓启动,然后速度越来越快,出了北京车站,没有多久,出了北京城,速度也稳定下来,约以时速三十公里的速度平稳前进。

“哐当,哐当”的声音,非常有节奏感,这说明速度非常稳定,从窗户外看去,树木,房屋等往后退,见惯了这些的张丰自然没有什么新奇的,而其他人就不一样,车厢内,一直有人惊奇的大喊大叫。

“看,看,速度好快,比骑马快多了!”

“那树木在倒退呢!”

“太神奇了!”

“……”

车厢内,气氛非常的热烈,即使过了很久,大家还是感到一切都非常新奇。张丰也看着车外。

现在位置已经到京郊,张丰看到,车窗外大片的农田,能看到大片的农作物,其中有一望无际的玉米地,有大片的土豆等等。

看得出来,至少在京城地区,这种高产农作物已经全面推广起来,随着高产农作物的推广,大力鼓励开荒垦殖,张丰相信,再过几年,估计能解决全国老百姓吃饭的问题。

当然,大量的船只也不断的从海外运回来大量的粮食,这些粮食,很好的解决了很多人吃饭的问题。

火车非常平稳,以二、三十公里的速度,出北京城,中途停靠了十几个车站,下午时分,火车安全抵达天津火车站。

天津火车站是一个大站,修建的规模也不小,好几个站台,十几条铁道,往沧州方向,铁路一直延伸。

京浦线从北京站开始,到天津站,再一路南下,到沧州,经徐州,蚌埠,最后到南京浦口车站,全长一千余公里,现在,北京至天津段已经通车,开始正式运营。

参与铁路修建的有足足十几万劳动,从目前的进度看来,大约再过两、三年的时间,将全线完工,将全线通车。

同时,另外两条铁路大动脉,京城至郑州,郑州至西安,这两条铁路也开始修建。

天津火车人,一样一片热闹。

张丰带着两女,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三人一起出了天津车站,出了站之后,张丰道:“走,我们先去吃一点东西。”

乘坐了大半天火车,真有一点饿,坤兴公主高兴的道:“走喽,吃东西去喽。”

………

第两百五十二章吕宋事端

吕宋,马尼拉港。

随着中国贸易船队经常抵达这里,运来大量的工业品,这里相比以前繁荣多了,在港口码头不远,有一大片地方,这里有不少中式风格的建筑,也有不少的大仓库。

这是中国方面在马尼拉的贸易中转站,码头边,又停靠了几艘风帆大船,看得出来,这是一支民间贸易远洋船队。

像这样的民间远洋贸易船队,不但活跃于吕宋,也经常出现在安南(现在的越南)多个港口,从事贸易活动。

民间远洋贸易船队,大多为风帆大船,少则三、五艘,多的则达到十几艘,当然,也有少数远洋贸易船队购进蒸汽动力海船,开始使用蒸汽动力海船开展远洋贸易。

码头旁边,这几艘风帆大船停靠在那里,一些当地的劳力,正从船上搬运下各种商品,各种物资,或放置在码头上,或暂时存放在距离码头不远的贸易中转站之中。

其中一艘风帆大船上,正有几人,像是老板模样,估计这支远洋贸易船队是多位老板合资经营,因为跑吕宋这一带,利润丰厚,这几位老板还亲自跟着船队过来了。

其中一人,身材微胖,高兴的道:“老王,这一趟,如果顺利的话,我们将赚到一倍的以上。”

远洋贸易,利润本来就丰厚,尤其是跑吕宋,一趟下来,至少一倍的利润,甚至更多。当然,前提是一切顺利。

不过,中华帝国在吕宋这一带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即使这一带西方人的势力也不小,大家心中也有底气,并不怕西方人,当然,和西方人之间的竞争和摩擦是不可避免的。

另外一位老板道:“这样的贸易,多跑几趟,我也能安心的养老喽。”

“你养什么老,起码还可以再干十年,现在,我们的国力日渐强盛,皇帝陛下又非常英明,现在我们商人的地位也越来越高,我已经想好了干到五十岁再说。”

“哈哈,老刘,被你这么一说,我也来了干劲,我要再干几年,这么好的机会,可不能浪费。”

“哈哈……”

几位老板,一阵一阵开心,其中一人提议道:“诸位,我们下船,去喝一喝茶,看到那边没有,那一大片全是我们中国人的地盘,那里有很多中国茶楼。”

“走,在船上呆了二十几天,淡出一个鸟来,我要去好好的喝两杯。”

几位老板,见自己的船已经停靠码头,一大帮本地劳力,正在从船上搬运东西,一切正常,大家也放心的下了船。

远处,另外一处码头。

那里也停着好几艘船,也是大型的风帆大船,不过,从船型上看,这不是中国方面的船只,而是西方的大型风帆商船。

西方船只,一看就知道,因为船型明显和中国船只不同,这几艘船,确实是西方国家的,那码头上,还站着几个西方人,正在远远的看着这边。

其中一名西方人道:“先生们,看到了没有,他们的船只又运来了大量的货物,比我们还多,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马上有另外一人道:“看来,我们必须要采取措施,不然,我们大量的利润将流失。”

旁边那些西方人,纷纷点头赞同,这样一来,这些西方人看过来的眼光就明显不一样了。

约十几天之后。

几艘西方大型风帆战舰缓缓的行驶进入马尼拉,停在不远处的海面上,从码头上看去,能清楚的看到这艘大战舰。

每一艘战舰上,一门一门的火炮,清晰可见,似乎在宣示着它不凡的威力,码头上,更是来了一大队西方士兵,看得出来,这些士兵由好几个西方国家组成,从装束和军服就能看出来。

领头的一名大胡子,估计起码是少校军衔,领着这一大队士兵,居然进了中国船只一直停靠的码头。

大胡子用生硬的汉语道:“叫你们管事的出来,我有事情要和他们谈。”

带着大队全副武装的士兵,态度还不好,傻子也能看出来,这大胡子不怀好意,马上就有一名管事模样的人大声道:“这是我们的码头,请你们离开,不然,我们将使用武力。”

码头旁边,停开着的船只,除了几艘民间远洋贸易船队的大型帆船之外,还有三艘三千料蒸汽动力运输船。

无疑,这三艘船是东方远洋贸易船队的船只,刚才这名管事也是东方远洋贸易公司的管事,这名管事义正言辞,厉声要求这帮西方人离开。

真是吃了豹子胆,居然带着一大队全副武装的士兵过来!

大胡子傲慢的道:“从今天开始,这里全部属于东印度公司,你们要么离开这里,要么向我们缴纳银两,不然,我们将使用武力驱赶。”

简直无法无天了,居然说这里是他们的地盘,这里一直是中国船只停靠的码头,距离码头不远,还有中国建立的大型贸易中转站。

这帮西方人,是有预谋的,见东方远洋贸易公司的船队,以及多支中国民间远洋贸易船队经常来这里,运来大量的商品,西方人认为,这样一来对自己形成了挑战和威胁。

这一次,由荷兰东印度公司牵头,后面不乏荷兰、西班牙、英国等国家的身影,这件事情,不是这两天的,而是长期预谋的。

有这些国家组建的大型联合舰队,已经到了印尼雅加达,现在,停在马尼拉港不远处海面上的那几艘西方战舰,只是先头部队,大部队还没有来。

难怪这些西方人底气这么足,嚣张到居然要驱赶中国方面的人员和船只,真是吃了豹子胆。

东方远洋贸易公司的这名管事,并不怕事,大手一挥道:“伙计们,抄家伙!”

听到喊声,不少火枪拿起了火枪,顿时,整个码头的气氛非常紧张,双方对峙起来,那些西方士兵也拿起了火枪。

看得出来,这些西方人全是燧发火枪,不过,东方远洋贸易公司的伙计们拿着的火枪远比这些西方人先进。

如果是一年之前,东方远洋贸易公司的伙计装备还全部都是线膛前装钱,而现在,这里的伙计则全部都是后装枪,使用的是铜壳弹。

远处,西方人的码头上,站着一大帮人,领头的居然是西班牙驻马尼拉总督,西班牙总督缓缓的道:“先生们,你说那帮中国人敢不敢开枪呢?”

旁边有人道:“他们开枪更好,我们就有借口,使用武力,将这里的中国人全部赶走。”

不远处海面上。

一艘大型西方风帆战舰的甲板上,也站着数人,西方人是预谋的,目的就是挑起事端,然后好使用武力。

西方人都在看着中国码头,见双方对峙起来,很多人见一切按照自己推测的发展,不禁一阵一阵高兴。

其中这艘西方风帆战舰上,一名大鼻子,拿着一支短枪,大声的喊道:“准备战斗,枪声一响,我们扬起风帆靠过去,杀光那帮中国人。”

动静有一点大。

码头不远,就是中国方面的贸易中转站,里面也有不少东方贸易公司的人,其中还有中国方面驻马尼拉总督段有贵。

段有贵以前是东方远洋贸易公司的一名管事,因为经常率领船队跑吕宋,对吕宋比较熟悉,且加之表现出色,现在升为东方远洋贸易公司在吕宋地区的总负责人,同时兼中国方面驻马尼拉总督。

“怎么一回事情?”

马上有人将事情简单的说了一遍,段有贵一听,这还了得,马上大声的道:“集合人马,抄家伙!”

段有贵不是一个怕事的人,相反,性格凶悍,眼里揉不得沙子,虽然猜测到这些西方人是在挑起事端,但马有贵不怕。

段有贵手下有两、三百人,装备的是清一色的后装枪,使用铜壳弹。整个东方远洋贸易公司,并不是说所有的人全部都装备后装枪,但考虑到吕宋地区的特殊性,这里的伙计是最优先装备后装枪的。

码头上,局势紧张,战斗一触即发,随时有可能擦枪走火。

段有贵带着一大帮人到了,带来了超过两百伙计,这些伙计们,全部清一色的后装枪,子弹已经上膛,纷纷占据有利位置,枪口对准这些西方人。

段有贵手里拿着一支短枪,当然,是第一代短枪,现在,如果是各步兵师排长以上军官的话,都有制式手枪,那是9毫米口径的转轮手枪,不是职业军人,段有贵拿着的只能是一支短枪。

“怎么一回事?敢到我这里闹事,不想活了吗?”

段有贵一过来,怒气冲冲,大声的质问,别看段有贵气势汹汹的样子,似乎有勇无谋,其实,段有贵心思缜密,已经看清楚了,自己应该占据优势,人数比这一队西方人多,火枪比他们先进。

唯一让段有贵担心的是,对方似乎是有备而来,远处,西方人的码头,显然站了不少的西方人,其中有一位,似乎是西班牙在马尼拉的总督。

更远处,海面上,有两大三小一共五艘西方战舰,其中最大的那艘,估计是旗舰,比自己的三千料运输船还要打几分,西方战船上,一门一门的火炮,依稀可见。

果然,果然他们是有备而来,目的就是挑起事端。

段有贵心里像明镜似的,心里在衡量着,万一发生冲突,自己的胜算是多少,段有贵的原则很简单,不打则矣,只要真正的开打,那就一定要打赢。

西方大胡子,见段有贵是一个做主的,马上用生硬的中文,傲慢的道:“听清楚了,这是我们的地盘,你们从今天开始,要么退出这里,要么向我们缴纳银两,否则,我们将使用武力驱赶。”

段有贵冷哼!

明永乐三年(1405年),三保太监郑和统率巨型舰队至吕宋,即奉永乐帝诏书委任晋江华侨领袖许柴佬为吕宋总督,统揽该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大权,在任达二十年。

吕宋盛产黄金,物产丰饶,贸易繁荣。曾于1372年(中国明洪武五年)至1410年(明永乐八年)间3次遣使访问中国,明朝也于1405年遣使报聘。15、16世纪,中国东南沿海商民同吕宋的交往相当频繁,开始有华侨留居吕宋。

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侵入菲律宾北部,在马尼拉一带遇到顽强的抵抗。在罗阇(国王)苏莱曼的指挥下,马尼拉奋勇抵御西班牙的侵略。1571年6月3日苏莱曼在海战中阵亡。其后吕宋逐步为西班牙所征服。

也就是说,吕宋一直向中国遣使或称臣,虽然不是中国的藩属国,但吕宋和中国早就往来,西班牙等西方殖民者只是后来靠武力侵略才控制了吕宋。

段有贵冷哼,大声的道:“要是老子们不走呢?”

大胡子也大声的道:“那我们就要使用武力,将你们全部驱离这里。”

段有贵大声的喊道:“那还有什么好说的,伙计们,给我打!”

“砰!”

段有贵先发制人,抬手就是一枪,将那西方头目大胡子一枪打倒,枪声一响,那些伙计们反应也很快,马上就射击起来。

这些西方人就慢了半拍,等反应过来,准备反击的时候,已经被打死起码十几人。

码头上,顿时枪声大作。

这个时候,优劣就体现出来了,伙计们人数本来就多,且占据了有利位置,或躲在货物后面,或在停靠在码头边的船上,使用的还是后装枪,射速比西方人的这种前装火枪快多了。

战斗完全是一面倒!

虽然伙计们也有伤亡,但这一队西方人伤亡更为惨重,且明显就顶不住,地上躺了一地的尸体。

“哦,上帝!”

远处码头,正有不少的西方人看着这边,其中还包括西班牙马尼拉总督,本来认为,自己派了一百余人多去,即使动武,也稳占优势,其实,完全不是这样。

很多西方人简直不敢相信的惊呼起来,不过,这种情况之下,也只能惊呼,没有任何办法,因为一切太快了。

………

第两百五十三章全体出动

远处海面上,那些西方战船倒是行动起来,马上升起风帆,朝着码头行驶过来,距离渐渐逼近。

段有贵见状,马上大声喊道:“伙计们,撤退,撤离码头,撤到贸易站里面去,快!”

短短几分钟,那一百余西方人已经被打死大半,剩余的几十人抱头鼠窜,逃得飞快,大家也秉着穷寇莫追的原则,在段有贵的指挥之下,往贸易站里面撤退。

大家在段有贵的指挥之下,一边射击,一边朝贸易中转站之内撤退,远处,那些几艘西方战舰,正升起风帆,正朝码头行驶而来。

那每一艘战船上,一门一门火炮已经准备就绪,估计只要再靠近一步,这些火炮就开始炮击码头。

“快,快撤退,其他的东西都不要了。”

段有贵大声的喊起来,这个时候,西方的战舰在逼近,时间非常紧迫,其他的东西肯定顾不上,当务之急是将所有的人全部撤退到贸易中转站之内。

刚才,西方人吃了大亏,耀武扬威的来了一百多人,本来是想炫耀一下武力,顺便挑起事端,哪里想到,一百多人大半被东方远洋贸易公司的伙计们打死,只逃回去区区几十人。

现在,西方的战舰逼近,又一大队西方士兵,端着燧发枪,猫着腰,朝着中国码头靠近。

“砰、砰、砰……”

伙计们端着火枪,一边还击,一边撤退,撤退的人员之中,还有一些是民间贸易船队的人,这些人也必须全部撤退进入贸易中转站之内。

贸易中转站,其实是一个座中国小城,有四个城门,有高高的坚固城墙,城内有很多大仓库,也有一条街道,街道两旁有一些茶楼、酒楼和客栈等。

这是因为中国贸易船队经常跑吕宋,带动了这里的经济发展,一些头脑灵活的人在这里开起店铺,做起生意。

至于城墙,则是东方远洋贸易公司征集当地大量的民夫修建了,采用大青砖,石料,用上石灰,甚至水泥,看似非常的坚固。唯一有一点,城不大,长宽都大约只有一里左右。

这里距离码头不远,大约两、三里左右的距离,有一条大道从城大门直通码头,平时,大量的商品,物资,到了码头之后,可以通过这条大道运往城内。

大道上,大家一边射击,一边朝城内撤退,后面,远远的追着一大帮西方士兵,这些人不敢追得太近,因为他们发现,这些中国伙计们的火枪似乎打得又远又准。

“快,关大门!”

段有贵带着数十人亲自殿后,见大家全部已经进城,马上就大声的喊起来,于是,厚重的大门缓缓的关上。

终于安全了!

段有贵也松了一口气,心中想道,当初是非常明智的,耗费大量的物力和财力,修建了这样一座小城,平时是贸易中转站,现在这能起到保护和防御作用。

唯一美中不足,就是小城有一点小,方圆不过一里,也未装备火炮,大家的武器只有火枪,以及少部分的手榴弹。

手榴弹这种东西,城内存放得不多,铜壳弹倒是有很多箱。段有贵进了城之后,很快就登上了城墙,看着码头方向。

那里,隆隆的炮声已经传来,那些西方战舰正在炮击停靠在码头的中国船只,有几艘是民间远洋贸易船队的风帆大船,有三艘则是东方远洋贸易公司的三千料蒸汽动力船。

“总督大人,您看!“

段有贵心中冒火,拿着我们的船只出气,算什么英雄好汉,有种放马过来,老子好好的陪你们打一场。

一艘一艘大船,在西方战舰的炮击之下,渐渐起火,燃烧,沉没,包括那三艘三千料战船。

“西方鬼佬,有种的话就放马过来!”

心中气急,段有贵在城头上大声的喊起来,心痛的看着自己的三艘三千料蒸汽动力船缓缓的沉没。

这一次,西方人是有预谋的,准备得非常充分,且有西班牙,英国,荷兰等好几个西方国家的身影,在印尼还组建了庞大的联合舰队,目前,这支舰队正在雅加达。

西方战舰击沉码头旁边的中国船只之后,靠近码头,企图炮击中国的贸易中转站,但开了几炮之后,发现距离太远,随即停止炮击。

约一个多小时之后,四、五百西方士兵,端着火枪开始攻城,不过,很快被守城的伙计们打退。

一个攻,一个守,战斗打的很激烈,双方也都有死伤,不过,总体来说西方人损失更大。

因为东方远洋贸易公司的伙计们是防守,大家有坚城可守,另外,大家的后装枪远比西方人的火枪先进。

今天是第四天。

马尼拉港的那几艘西方战舰还未离去,码头上,负责总指挥的西班牙总督,看着中国贸易中转站的方向,脸色显示出凝重。

西班牙总督万万没有想道,骨头会这么难啃,已经四天了,一直未能拿下那座中国的贸易中转站。

旁边一名西方少校,建议道:“总督先生,我们已经损失了三百余人,我们必须改变策略。”

西班牙总督缓缓的道:“少校阁下,你有什么建议呢?”

西方少校道:“非常明显,我们缺乏攻城的重炮,靠我们的火枪,我想很难拿下这座贸易中转站,我的建议是,暂缓攻城力度,等我们的联合舰队到来。”

西方人的联合舰队,有几艘是最新型的风帆战列舰,装备有大量重炮,船上的重炮能从码头位置轻松打到贸易战。

随着西方殖民的发展和扩张,西方人大量研发各种战舰,造船技术也是突飞猛进,尤其是约一年之前,荷兰人在台湾被郑成功的舰队击败,消息传到西方,知道在遥远的东方有一种使用蒸汽动力的先进战舰,西方人就加快了大型风帆战列舰的研制和建造。

新建造完工的那几艘大型风帆战列舰,马上进入服役,这次更是调拨至联合舰队。

风帆时代的战列舰,指从十七世纪起在海上担任主力作战的武装舰船。1840年前基本上全为木材建造的风帆战舰,有时在水线以下包裹铜皮。

动力为风帆,武器为前膛装弹火炮,发射用于摧毁船体的圆形弹丸以及杀伤人员的霰弹、破坏帆具的链弹。

由于当时以风力为动力,且单舰火炮威力射程均不足以对一艘敌舰造成有效的伤害,故使用战列线(所有作战军舰排列成一线)作战,因此为标准作战方式,故云风帆战列舰。

风帆战列舰一般排水量1000吨左右,舰上装有滑膛炮,能发射实心弹。英荷战争后,它的吨位逐渐增大,顶级战列舰排水量增加至3000至5000吨,火炮数量从几十门增至上百门。

西方国家为了在远东地区的共同利益,居然形成了统一和一致,组建了联合舰队,动用了数艘风帆战列舰,准备对付新近崛起的中国海军。

驱赶马尼拉的中国人,只是西方人诸多行动之中的第一步,第二步是联合舰队进入马尼拉,以马尼拉为母港,进而进攻台湾,甚至远攻中国。

想道联合舰队的强大实力,西班牙总督终于笑了,高兴的道:“那我们就暂缓进攻,让那些中国人多活几天。”

这样一来,西方人不再猛烈进攻中国方面的那座贸易中转站,最多派兵偶尔骚扰一下,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

………

台湾,鸡笼港。

经过近一年的建设,这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座大型军港渐渐出现雏形,和平山上,明显修建了大量的工事,部署了不少的后膛装填的大口径海防火炮。

鸡笼港内,停泊着很多大型战船,全部都是清一色的蒸汽动力船只,这是第二舰队的战船,不但有大量的三千料战船,也有铁甲舰。

三艘排水量1800吨的“零一二甲”型铁甲舰,三艘排水量2300吨的“零一二乙”型铁甲舰,铁甲舰的数量达到了六艘。

第二舰队,近一年都基本无战事,主要任务是修建军港,大力发展壮大。第二舰队司令部之中,一大帮海军军官正在开会,会议的议题是向南发展,进驻马尼拉。

一名海军军官,急急忙忙进来,立正,大声报告道:“司令员,最新消息,数天之前,西方人攻击了东方远洋贸易公司在马尼拉的贸易站,击沉了停靠在马尼拉港码头的多艘中国船只。”

什么!

这还了得!

简直就是吃了豹子胆!

郑成功更是“刷”的一声站了起来,大声的道:“我们还没有去找他们麻烦呢,这倒好,他们自己主动跳出来了。”

“司令员,下命令吧,打他们!”

“对,狠狠的打他们,没说的!”

郑成功抬手,往下压了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正色的道:“这一仗,肯定必须打,传我命令,第二舰队全体出动,目标马尼拉!”

当然,消息也快速的传递北京,几天之后,张丰也知道了这个消息,张丰动怒,严令郑成功,必须找这些西方人报仇,打他们,打痛他们,将他们赶出吕宋。

不仅如此,张丰还给郑成功下达了一道密令,在吕宋站稳脚跟之后,向马六甲海峡进发,在那里选址修建军港,控制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是从印度洋进入太平洋的咽喉,这样的地方,张丰认为,必须控制在自己的手里。

第二舰队几乎全体出动,只留有必要的人员在鸡笼,几乎所有的水兵登船,海军陆战队更是出动了整整两千人,分乘数艘三千料蒸汽动力运输船。

从台湾出发,目标直指吕宋马尼拉。

经过数天的航行,舰队开始抵达马尼拉湾。

………

第二百五十四章五十年后(全书完)

段有志每天都要上城墙看一看,今天也是一样,再次上城墙看了一番,段有志心情沉重,今天是第十一天了,不知道消息传递出去没有。

从西方人的举动,段有志已经看出来,西方人肯定有什么阴谋,难道在等援兵,或是等大型战舰的到来。

心中这么想着,段有志心中就一沉,如果西方大型战舰过来,有了重炮,那就完全不一样。

“轰、轰、轰……”

远方,隐隐的传来了爆炸声,段有志赶快就朝远方望去,因为距离远的缘故,看得不是很清楚,似乎依稀看到,停靠在远处海面上的那几艘西方战舰正在爆炸。

这是怎么一回事!

段有志马上大声的喊道:“快,快拿我的望远镜过来!”

拿起自己的单筒望远镜,段有志马上朝远处海面看去,这次看得比较清楚,远处海平面上出现了很多的战船,数量非常多,起码好几艘,这些战船似乎正在炮击那几艘西方战船。

“哈哈,我们的舰队过来了!”

不用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