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明末之旅-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收拾残局必须要有足够的实力,现在张丰的手上五个步兵师,其中最后一个师也快完成换装,换上清一色的后装火枪,但即使这样,面对人家上百万大军,五个步兵师不够。

王朝勇就感慨道:“孟老,坐山观虎斗,我赞成,但要最后出来收拾残局,我们五个步兵师不够,起码要十个步兵师以上,最好二十步兵师。”

张丰点一点头,这倒是实情,张丰缓缓的道:“看样子,我们第一要务就是将五个步兵师扩充至十个步兵师,另外,三大兵工厂开足马力,全力生产制造后装火枪,全力生产制造铜壳子弹。”

上次的江户大战,持续十几天,打死打伤日本人超十万人,弹药的消耗自然也是惊人的,所有的铜壳子弹几乎消耗一空,如果不开足马力生产,大家的火枪会面临没有子弹的情况。

大家在一起,商议了大半天,形成几点统一意见,首先是再次扩军,从五个步兵师扩建到十个步兵师,另外,各大兵工厂全力生产制造后装枪,全力生产制造铜壳子弹。

这个时候,张丰暗暗幸庆,幸好自己有远见,建设了金陵兵工厂,目前有三大兵工厂,全力生产制造,每个月至少能制造近万支后装枪,生产超十万发铜壳子弹。

议事完毕,大家意见统一,几天之后,大量的招兵公告贴出,在全南直隶各府开始招兵,张丰打算,一个月之内,将五个步兵师扩充到十个步兵师,然后就是新兵训练,实战训练等等。

希望在明朝灭亡之前,能完成十个步兵师的组建,最好能完成一个月的新兵训练。

时间紧迫,张丰估计,明朝灭亡估计只有两、三个月,留给自己的时间不是很多。

…………

今日三更,第一更送上。

第两百二十章金陵一期

整个南直隶的招兵工作如火如荼的进行,招收近十万新兵,五大步兵师扩充为十个步兵师,总兵力达到二十万的规模。

如果不是因为考虑到武器装备跟不上,即使扩建到十几个步兵师也是可以的,从十万扩建到二十万,需要的后装枪起码要近十万支,三大兵工厂开足马力,需要生产制造需要九、十个月的时间。

金陵兵工厂。

这是兵工厂成立以来承担的第一项研制任务,研制新款转轮手枪,老款的转轮手枪使用黑火药铜壳子弹,口径大,15毫米的粗大口径,这就决定了老款转轮手枪比较笨重,

新款的转轮手枪采用无烟火药铜壳子弹,口径从15毫米减小到9毫米口径,口径减小,新型转轮手枪就相应的小巧精致很多,有一点类似于近现代的转轮手枪的样子,估计使用起来也方便得多。

张丰已经决定了,新型转轮手枪研制成功,将作为尉级及其以上军官们的制式配枪,大量装备少尉级以上军官。

因为有老式转轮手枪的基础,再加上金陵厂很多技术骨干是从上海机器制造局抽调过来的,新式转轮手枪研制比较顺利,已经完成设计,正在试制第一支样枪。

距离金陵兵工厂不远,同样位于城郊数里之外,这里有一所占地庞大的军校,这是“金陵陆军军官学校”,现在的“金陵陆军军官学校”还没有什么名气,但若干年之后,这所学校大名鼎鼎,是中华帝国最有名的军校,从学校毕业的学员被称之为“天子门生”。

今天,这里显得非常隆重,“金陵陆军军官学校”的第一期学员提前毕业,这一期学员,为金陵一期,在后来,出了很多功勋显著的悍将,若干年之后,说起金陵一期,很多人肃然起敬。

因为战争,因为扩军对各级军官的需要,本来一年的学制,大家只学习了几个月的时间,根本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些学员提前毕业。

偌大的操场上,彩旗飘飘,数个学员方正整整齐齐,正在举行毕业典礼,张丰站在主席台上,声音洪亮,正在对大家讲话。

第一期学员,两百余人,分为步兵科,炮兵科、骑兵科等数个科,其中以步兵科人数最多,骑兵科人数最少。

张丰的声音在大家的耳边回荡:“学员们,从今天开始,你们成了一名真正的基层军官,将走向排长,连长,甚至营长的指挥岗位,因为战争的需要,因为军队建设的需要,今天你们提前毕业了,未来的战场将成为你们更好的学堂……”

“你们都是我的学生,今天,你们以我为荣,明天,我将以你们为荣……”

张丰话,很具感染力,在大家的耳边回荡,不少学员心情激动澎湃,不少人在台下站得整整齐齐,目光炯炯的看着台上讲话的自己的校长。

张丰是“金陵陆军军官学校”的校长,这些学员自然全部都是张丰的学生,大家以能成为张丰的学生而感到无比荣耀和无比自豪。

张丰的讲话完毕,热烈的掌声一阵接着一阵,接下来,张丰为优秀学员进行了颁奖,授予荣誉证书或奖状。

这些学员从今天开始全部毕业,将分赴各步兵师,担任最基层的连、排长,有少数表现非常优异的人将担任营长的职务。

今年秋季开始,第二期将开课,同样从部队的基层选拔,除了连、排长这样的基层军官将进入“金陵陆军军官学校”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将是表现优秀的班长或班副,学制一年。

班长或班副只要表现优秀,也能进入“金陵陆军军官学校”进修,这样一来,为普通士兵的晋升开辟了又一条通道。

从第二期开始,将增设“高级指挥系”,暂时一个班,学员主要从各步兵师校级军官之中选拔,进修一年,学些文化知识,作战理论等等,学习期满之后,升半级。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新兵招收工作完成,十万新兵开始进行训练,五大步兵师扩编为十各步兵师,各级军官开始频繁调动,南京一期的学员也补充到各步兵师。

扩编之后,十大步兵师框架迅速大搭建起来,只等一个月之后,十万新兵分配到各步兵师进行补充,补充完新兵之后,各师满员。

………

山西,太原。

这里显然刚刚经历过一次大战,太原城正东城门,一大队大顺军站得整整齐齐,李自成骑着高头大马,后面跟着大量的武将,开始入住太原城。

大顺军攻克太原,在这里休整数日之后,大军开拔东进,前进的方向自然是京城方向,将出关至河北,然后兵锋直至太原。

山海关外。

一支铁骑正在前进,前方是满清主帅大帐,而这支铁骑居然是关宁军铁骑,领头的正是山海关总兵吴三桂。

看来,吴三桂私通鞑子,这一点千真万确,吴三桂出关,面见多尔衮,开始和多尔衮谈条件。

经过这么久的准备,多尔衮一切准备就绪,吴三桂到来,多尔军欣喜异常,多尔衮知道,自己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拿下自己日思夜想的山海关,将能领兵从山海关入关。

吴三桂和多尔衮谈妥条件,吴三桂放开山海关放满清入关,并协助满清攻打明军和大顺军。

作为回报,满清封吴三桂为王,并以黄河为界,黄河以北归满清,黄河以南归吴三桂。这样的承诺,吴三桂居然信以为真,谈妥之后,高高兴兴的回了山海关。

送走吴三桂,多尔衮高兴得差点想大笑三声,终于能入住中原,终于能进入北京城。

旁边一名鞑子将领,见吴三桂已走,不禁道:“主子,将黄河以南全部给吴三桂,这是不是太多了?”

多尔衮笑着道:“这只是安抚吴三桂而已,等我们夺了天下,坐稳了龙庭,哪里还能随他吴三桂,到时随便打发一下,让他去边远地区做一个亲王就不错了。”

原来,多尔衮只是利用一下吴三桂而已,这满口承诺算不得数,说实话,吴三桂和多尔衮相比,在阴谋诡计方面还是差了一点。

“告诉勇士们,做好准备,五天之后,分批入关,攻陷北京城,杀明朝皇帝。”

“是!”

多年的梦想终于要实现了,这些满清将领,仿佛打了兴奋剂一样,高兴的齐声回答,然后开始分头准备,准备入关。

历史估计会再次改变,历史上,首先入北京城的李自成,因为吴三桂的主动投降,估计满清鞑子会先一步进入北京城。

…………

吴三桂出山海关面见多尔衮,被关鹏的情报队员侦查到,马上飞鸽传书,最终消息传到了张丰这里。

张丰接到消息,心中想道,坏了,估计这个时候,满清已经开始入关了,只要满清入关,守卫京城的明军万万不可抵挡。

“老子的公主殿下还在京城皇宫了,可不能落入鞑子之手,必须火速进京。”张丰心中这么想到。

说干就干,张丰带数十名警卫,还特地带了十几名特战队员,从上海港坐船,前往天津卫。

数天之后,张丰抵达天津卫,一到天津卫,听说满清鞑子已经入关,正在进攻北京城,张丰不敢停留,换下军装,换上老百姓的衣服,其余人也是一样,骑马,大家飞快的朝北京城跑去。

从天津卫一路飞奔,来到北京城外的时候,张丰能看到北京城门紧闭,那种战前的压抑和紧张能明显的能看出来,凭借南直隶总兵的身份,张丰带着数十人还是进了北京城。

现在这个时候,还能进城,估计用不了多久,满清鞑子就要环攻北京城,那个时候,再出城估计就比较难,但现在张丰已经顾不得这些了。

“驾!”

一进北京城,张丰就一抽马背,毫不停留朝内城跑去,内城又叫皇城,张丰到内城的时候,这里明显已经戒严,虽然没有大门紧闭,但大门外站了很多兵丁,有一些看样子还是侍卫。

“来者何人!”

看到张丰并不减速,骑马带着一大帮人冲过来,领头的侍卫马上厉声大喊起来,其他兵丁则长矛对外,齐齐指向张丰,阻止张丰等人进入。

“让开,全部让开,这是南直隶张总兵!”有特战队员大声的喊起来。

张丰也不爽道:“让开,全部让开!”

领头的侍卫看了看张丰,显然认出了张丰,但还是道:“驸马爷,对不起,没有万岁手谕,任何人不得入内。”

“滚!”

张丰一马鞭抽了过去,这个时候,张丰已经顾不得这么多了,一马鞭抽出之后,一夹马腹,率先冲了过去。

其他人见状,也有样学样,纷纷策马跟上,全部冲了过去,留下一大片背影,领头的侍卫反应过来之后,咋舌道,这胆子也太大了,硬闯皇宫大内,牛啊!

…………

今日三更,第二更送上!

第两百二十一章君王死社稷

皇宫内。

太监王承恩正跪伏在地上,哭泣着恳求道:“陛下,再晚就来不及了,鞑子马上就要环攻京城,我们抵挡不了多久。”

满清数十万大军,很大一部分还是战斗力强悍的满清八旗,而明军则少得多,连守城都不够,不用想,北京城估计很快就会攻破,再不走,真的就来不久了。

即使王承恩哭泣着恳请,但崇祯不为所动,估计心中已经有了决断,缓缓的问道:“太子等已经出宫了没有呢?”

满清数十万大军进攻北京城,崇祯知道,北京城破是迟早的事情,安排自己的儿子等化妆出宫,然后想办法出北京城,最好能到南方去。

王承恩道:“都已经安排妥当,太子他们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出了皇城,只是坤兴公主殿下哭着不肯出宫,说要和陛下一下,陛下不走,公主殿下就不走。”

崇祯摇一摇头,心中想道:“不走的话,那作为朕的女儿,绝对不能落入鞑子之手。”

心中这么想着,崇祯缓缓的抽出宝剑,快步走了出去,朝后宫走去。

王承恩似乎明白了什么,大惊,马上跟上。

崇祯拿着宝剑,进入后宫,连杀嫔妃数人,又杀周皇后,然后去了坤兴公主的寝宫。

看到崇祯拿着宝剑进来,且身上多处是血,身为皇家女儿,坤兴公主似乎明白了什么,不禁惨然一笑,“父皇,您杀我吧,我不会怪父皇,只怪我生在帝王家。”

崇祯很喜爱自己这个女儿,心中也不想杀,劝道:“茹儿,原谅父皇吧,既然你选择留下来,那就先走,父皇等一下就过来陪你们。”

王承恩又跪伏在地上,哭泣着恳求道:“陛下,您不要杀公主殿下,让公主殿下走吧。”

崇祯缓缓的道:“这个时候,已经来不及了,走不了了,朕的女儿绝对不能落入鞑子之手。”

说完,挥剑砍了过去。

“陛下!不可!”

王承恩大惊,大喊起来,而坤兴公主则绝望的闭上了眼睛,在这临死时刻,坤兴公主想起了张丰,喃喃的道:“丰哥,永别了!”

………

北京城外。

鞑子已经开始攻城,整个北京城,几乎被鞑子团团包围,在鞑子的猛烈攻击之下,守城的明军知道大势已去,不少投降,鞑子顺利破城,大量鞑子开始进入北京城。

多尔衮骑着战马,看着北京城城门洞开,自己的铁骑大量涌了进去,不禁高兴异常,自己做梦都想攻破北京城,现在真的实现了。

“哈哈……”

多尔衮哈哈大笑,大声的道:“勇士们,随我进城,杀明朝皇帝!”

………

张丰策马狂奔,在皇宫大内横冲直撞,且目标非常明确,朝着后宫跑去,朝着坤兴公主的寝宫狂奔。

不能骑马,就弃马一路狂奔,张丰知道,自己在和时间赛跑,鞑子很快就会破城,很快就围攻皇宫,自己必须在鞑子围攻皇城之前出去。

“嘭!”

一脚踹开坤兴公主寝宫大门,正好看到崇祯挥剑砍向坤兴公主,而坤兴公主则一脸绝望,闭着眼睛,两颗大泪珠缓缓的流了下来。

看着就让人心疼。

看到坤兴公主绝望无助的神情,张丰的鼻子一酸,“茹儿,你的丰哥来了,没有来迟。”

事不宜迟,张丰手里的马鞭狠狠的用力的丢出去,“叮当”一声,将崇祯手里的宝剑打落,张丰大声喊道:“万岁,不可!”

听到熟悉的声音,本来绝望的坤兴公主睁开了眼睛,看到张丰,先是一怔,以为自己看错了,旋即,坤兴公主一脸惊喜,欣喜的惊呼起来:“丰哥!真的是你来了!”

坤兴公主欣喜的扑进了张丰的怀里,紧紧的抱着张丰,抱得很紧,仿佛自己一松手,张丰会消失不见一样。

张丰轻轻的抱着坤兴公主,轻轻的摸了摸坤兴公主的秀发,轻轻的拍了拍坤兴公主的后背,轻轻的道:“没事了,没事了。”

崇祯看到张丰,也是一怔,旋即就明白张丰进宫的原因,崇祯缓缓的道:“驸马,你带着公主走吧,快出宫,去南直隶。”

这次火急火燎的上京,自然就是为了救坤兴公主,张丰点一点,“万岁,您放心,我一定保护好公主。”

王承恩见张丰来了,还带了数十人,且一个个看似不凡,不禁眼前一亮,急忙劝说道:“陛下,驸马爷来了,大家一起随驸马爷出宫去。”

崇祯缓缓的摇一摇头,缓缓的道:“臣死谏,武死战,君王死社稷,我不走了。”

“陛下!!!”

王承恩哭泣着大声喊起来,再次伏在地上恳请,但是,崇祯不为所动。

张丰张了张嘴,想说一些什么,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张丰知道,崇祯是不会走的,张丰只能默默的看着崇祯走了出去。

跪伏在地上的王承恩连忙跟上,坤兴公主大声的喊起来,但崇祯头也不回,留下一个悲凉的落寞的身影。

张丰心中一酸,崇祯是一个悲情人物,自己也无法改变什么。

良久,张丰深深的呼吸了一口气,缓缓的道:“茹儿,我们走吧。”

张丰牵着坤兴公主,警卫和特战队员们纷纷跟上,大家朝宫外走去,大约走了一半,张丰听到了敲钟的声音,不用想,这肯定是崇祯在亲自鸣钟召集文武百官,但此刻,肯定一个人也不会来。

张丰感到自己心头沉重,有一点想哭,张丰完全被崇祯的悲情感染,而坤兴公主则哭成了泪人一样。

张丰想安慰坤兴公主几句,但是,张丰心中满是悲伤,一些话到了嘴边也说不出来,只好轻轻的拍了拍坤兴公主的后背,以示安慰。

“走,大家快一点。”

张丰速度明显的快了起来,大家纷纷跟上,张丰知道,自己必须要在满清鞑子包围皇宫之前出宫。

大家一路小跑,整个皇宫明显嘈杂起来,到处都是惊慌失措的宫女,到处都是乱窜的人,这些张丰自然不会去管不会去顾,带着大家一阵疾走。

“总司令,您看!”

听到旁边一名警卫的喊声,张丰连忙看去,只见一名太监正指挥一大帮人在关门,准备关闭皇宫大门。

这是午门,出宫必经之地,张丰见午门准备关闭,心中也是微微焦急,午门将关闭,那外面的情况估计已经非常危急,搞不好,清军已经攻破外城,开始入城了。

张丰一面疾走,一边大声道:“请慢!”

指挥关门的大太监,看到张丰一大帮人,全部穿着老百姓的衣服,不禁一愣,但很快就认出来,这是驸马爷,旁边还有公主殿下。

大太监马上换上了笑脸,“驸马爷,公主殿下,外面到处都是鞑子,两位还是呆在宫中比较安全。”

张丰问道:“鞑子已经进城了。”

大太监气愤的道:“消息已经传来了,鞑子已经攻破外城,曹化淳那厮献彰义门向鞑子投降,鞑子不费一兵一卒就进城了。”

鞑子进城了,北京城已破!

张丰知道,情况非常危急,不久之后,整个北京城将到处都是鞑子,自己的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想要出城,估计不容易。

“走,出宫!”

鞑子已经进城,很快就会攻破皇宫,呆在皇宫之中就是死,张丰自然不会傻傻的呆在皇宫大内等死,张丰带着大家,以最快速度的出了午门,出了天安门,出了皇宫。

估计连老百姓也的得到了消息,街上的行人明显少了很多,即使有少量行人那也是行色匆匆,大部分店铺已经关门,没有关门的少部分店铺也在准备关门。

鞑子已经进城了!

张丰带着大家,行色匆匆,抓紧一切时间,朝着距离这里最近的一个城门走去,能出城自然是最好的,如果不能出城,那事情就大条了。

鞑子进城,可以预见,接下来将是大规模的搜捕,像坤兴公主这种皇室成员肯定是搜捕的重点对象,不能出城,呆在城中,也不安全,搞不好会被鞑子搜到。

在张丰的带领之下,大家几乎跑了起来,朝出城的城门跑去,张丰更是将坤兴公主抱了起来,抱着坤兴公主跑。

如果是一般人,抱着一个人,估计跑不了几步就会气喘吁吁,但张丰长时间练习“五行操”,身体素质远比一般人好得多,即使是抱着坤兴公主,跑起来也不蛮费力。

开始的时候,沿途街道上人已经不多,为数不多的几个行人,看到张丰等人纷纷避让,跑过几个街口,街道上的行人居然多了起来,都是拖家带口,拿着行李,估计是准备出城逃难。

张丰这数十人也混杂在人群之中,和大家一起朝城门方向跑去,看着越来越多的人,张丰心中稍微放心,也许能和大家一起混出城去。

不过,张丰的好心情没有维持多久,马上就担忧起来,因为快到城门的时候,很多人回头跑了过来,甚至有人还惊慌失措的大喊大叫。

“鞑子来了,大家快跑!”

“鞑子杀人了!”

“……”

张丰伸长脖子,朝前方看去,已经能看到远处的城门和城墙,城墙上满是鞑子,城门一带也有大量鞑子,城门似乎已经紧闭,部分鞑子在驱赶准备出城的老百姓。

“噗!”

有一名鞑子,手中的利刃寒光一闪,从一名老百姓的脖子划过,带起大蓬的鲜血,这名老百姓一头栽倒在地上,留下旁边惊恐万分的妻儿。

“杀人了,大家快跑啊!”

乱了,完全乱了,大量的老百姓往回乱糟糟的跑……

…………

今日三更,第三更送上。

有票票的同学们,朋友们,帮忙投几张票票哦,没有月票,推荐票也不介意,嘎嘎。

第两百二十二章无法出城

大量的人群,惊恐万分,惊慌失措,往回猛跑,刚才杀人的鞑子,看到老百姓们害怕成这个样子,得意的哈哈大笑。

张丰面色一冷,如果现在能杀人,张丰肯定毫不犹豫的将这名鞑子杀了,屠杀手无寸铁的老百姓,算什么本事,简直丧心病狂。

惊恐万分的老百姓们,惊慌失措的往回跑,从张丰等人的身边冲过去,如果是一般人,估计就会冲散,幸好是十几名特战队员和十数名警卫员,大家没有被冲散。

张丰看了看城门方向,看了看城墙上的鞑子,张丰知道,出城已经是不可能的,只能暂时回去,于是,张丰挥手轻声道:“走,大家随我一起回松江会馆。”

松江会馆,相当于张丰的“驻京办”,暂时先去那里呆下来,看一步走一步,摸清楚情况,再想对策。

大家一行人随着人群也往回小跑,跑过好几个街口,人群数量少了起来之后,大家才慢慢放慢脚步,朝着松江会馆而去。

松江会馆。

这里距离皇宫不是很远,只隔着几条街道,同样的,松江会馆也是大门紧闭,张丰等人从会馆侧门进入了会馆里面,进了会馆之后,张丰一颗心才稍稍放了下来。

至少未来几天,这里是暂时安全的。不用张丰吩咐,特战队员们,警卫员们都分散开来,到处警戒,甚至有部分特战队员出了会馆,消失在街道深处。

“丰哥,呜呜……”

坤兴公主再次悲伤的哭泣起来,坤兴公主知道,鞑子如此凶残,现在整个北京城被鞑子控制,这个时候,自己的父皇估计凶多吉少,刚才在城门的那一幕,坤兴公主也看到了。

张丰安慰道:“茹儿,事已至此,节哀吧!”

说完,张丰怜惜的轻轻的抱着坤兴公主,轻轻的抚摸坤兴公主的秀发,而坤兴公主则哭成了一个泪人一样,呜呜的哭起来,哭着哭着,筋疲力尽,心力交瘁之下,渐渐的睡着了。

张丰轻轻的抱着坤兴公主,轻轻的放在床上,轻轻的盖好被子,看着坤兴公主这副模样,张丰心中痛惜。

逢此大难,张丰很能体会坤兴公主此时的心情,张丰轻轻的叹息了一声,张丰知道,这个时候,崇祯已经在煤山上吊身亡,陪伴在崇祯身边应该只有王承恩这个忠心的太监。

张丰等人暂时在松江会馆安顿下来,情报局在京城的情报站也全力运转起来,情报一一传到张丰这里。

关鹏的情报局,不但在关外一带建立了情报网,在京城自然也设立了情报站,情报人员撒出去,再加上特战队员们,整个北京城的局势,张丰还算比较了解。

崇祯果然在煤山上吊身亡,结局和历史没有多大出入,只是时间不同,另外,率先进入北京城的是清军不是农民军而已。

整个北京城已经被清军控制,明朝的驻军部队大部分已经投降清军,整个北京城内外全是清军,现在如果走上街去,随随便便都能遇到整队整队的清军。

不止是城内,城外也有大量的清军,毕竟清军数量如此之多,不可能全部入城,控制北京城之后,大部分满清鞑子驻扎在城外。

张丰一直呆在松江会馆,对外面的情况总体比较了解,已经两天了,这两天来,松江会馆还算比较平静,暂时安全,不过,这种平静和安全是暂时的,张丰也知道这一点,只是没有想道,很快就要离开松江会管,另寻安身之地。

北京情报站站长万青杰快步走进了松江会馆大厅,看到张丰,马上立正,敬了一个军礼,情报局的所有情报人员也是军人,孙青杰敬礼之后,汇报道:“总司令,满清主帅多尔衮已经进了皇宫,另外,多尔衮命令遍索皇宫,发现大内府库中只有黄金17万两,白银13万两,骇异之下,也失望至极。”

这一点,张丰倒也不意外,崇祯如果有钱,就不会这样,上次甚至还开口向自己要粮饷。

孙青杰继续汇报道:“多尔衮应下令,从今天开始,全城大搜捕,搜捕前朝大臣,抄灭这些人的家产,另外,搜捕的重点是先朝的皇子皇女,以及所有的皇室成员。”

这肯定是要搜捕的,前朝大臣要搜捕,崇祯的儿子女儿,兄弟姐妹全部要搜捕,张丰点一点头,这一点在张丰的预料之中。

孙青杰道:“总司令,随着满清鞑子的全城大搜捕,这里肯怕不安全,我建议去我们情报站在城东的一处秘密情报点去呆几天,然后,我们再想办法出城去。”

多尔衮这么快开始全城大搜捕,张丰知道,松江会馆太显眼,这里肯定将是满清鞑子搜查的对象,再继续呆在这里确实不安全。

于是,张丰道:“行,我们马上撤离。”

大家马上开始撤离起来,且是分头撤离,三、五人,最多不到十数人,开始离开松江会馆,张丰带着坤兴公主,在数名特战队员和几名警卫的保护之下,大家一行九人,在一名情报队员的带领之下,大家从松江会馆的后门走。

松江会馆后门比较僻静,是一条小巷,不过,和往日不同,如果在往日,这里总会偶尔有几个行人,但现在静悄悄,弥漫着一种压抑,小巷两旁的民房全部大门紧闭。

出了小巷是一条小街道,平时算不上繁华,现在更是萧条,也基本没有人,沿着街道,走过几个街口,穿过几条街道,看得出来,这名领路的情报队员带着大家尽量挑僻静的街道走。

如果走大街,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巡逻的大队的满清鞑子,一旦遇上,被满清鞑子一盘问,很容易出问题,搞不好就是一场遭遇战。

在这种情况之下,不发生遭遇自然最好,如果确实不可避免,那也要干净利落,速战速决,绝对不能让对付缠上,一但被缠上,十分危险,四周的鞑子听到动静肯定会蜂拥而至。

悄悄的,不动声色的,专选比较僻静的小巷和街道,一路上还算安全,没有遇到任何一个鞑子。

“救命啊!”

“求求你们了,这些东西你们不能拿走啊!”

沿着一条胡同,大家正在快步行走,刚准备出胡同口,突然,一阵悲惨的声音传来,只见胡同外面是一条街道,声音是从街道上传来的。

不用想,肯定是有鞑子在抢老百姓的东西,被抢之人正在呼天抢地,正在苦苦哀求。

“总司令,我们回头,绕过去。”领路的情报队员低声道。

张丰摇一摇头,再绕过去,要绕行很大一段距离,说不定也会遇上鞑子,张丰轻声的道:“大家准备战斗,速战速决,尽量不要用枪。”

用枪动静太大,枪声一响,附近的鞑子估计会蜂拥而至,另外,这个时代,有枪的不多,即使有也是那种老式前装火枪,而张丰他们携带的则全是清一色的转轮手枪,且还是最新式的转轮手枪。

老式转轮手枪使用黑火药铜壳弹,显得比较笨重,新式转轮手枪使用的是无烟火药,手枪口径也从以前的15毫米缩小至现在的9毫米,手枪也更加的精致小巧,有一点像近现代的转轮手枪。

金陵兵工厂研制并生产制造了这批新式转轮手枪,第一批数十支,全部优先装备特战队,以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