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明末之旅-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高一功话锋一转,笑着道:“张总兵,兴致一起说多了一点,望见谅,我们这次主动找上门来,主要是想您合作。”
张丰道:“说吧,我听着。”
高一功道:“张总兵,刚才也说了,将来是闯王的天下,但现在我们需要大量的精钢打造兵器和铠甲,想出资从张总兵手上大量购买。”
李自成的义军,大量使用冷兵器,以前还能靠缴获,但随着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光靠从明军手上缴获已经满足不了需要,现在已经发展到数十万之众,且发展速度非常快。
没有足够的兵器铠甲,很多士兵就只能拿着木棒锄头等,难以提高战斗力,李自成已经在考虑自己打造兵器铠甲,这就需要大量的精钢,而张丰手上正好有大量的精钢。
见张丰没有说话,没有答应,高一功道:“张总兵,我们以高于市价两成,不,高三成的价格购买,可不可以?”
钢铁利润高,价格贵,如果真做成这笔买卖,张丰可定能赚大钱,但张丰不准备卖钢铁。
一方面是自己需要大量的钢铁,尽管宝山钢铁厂经过了扩建,产能大大提升,但自己需要用钢铁的地方多啊。
铁甲舰的建造,一年下来就需要数千吨钢铁,再有就是铁路的修建,这也需要大量的钢铁。
现在而言,张丰自己都感到宝山钢铁厂有一点跟不上自己的需要,以至于松江府至苏州府的铁路修建进展不快,铁甲舰的建造也是一样,直到目前才建造完工三艘,第四和第五艘还在造船厂进行建造,这都是因为钢铁不足的原因。
另外,张丰不想帮流寇,自己是松江总兵,万一流传出去,自己和流寇私底下勾结,那对自己百害而无一利,这样的傻事,张丰不干。
于是,张丰道:“高先生,真对不起,我手上有一座钢铁厂不假,但我自己需要大量的钢材,没有多余的钢材向外面卖。”
显然,来之前高一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马上就道:“张总兵,这不能吧,据我们的了解,您那座钢铁厂每年所产的精钢都在数千万斤以上,您不可能缺精钢。”
宝山钢铁厂年产量已经两,三万吨不假,但张丰不可能和高一功说自己建造铁甲舰,修建铁路,打造枪支火炮等到处要用钢材,张丰只是摇一摇头,一副信不信由你的表情。
高一功显然误会了,以为张丰不答应是想以此要好处,卖一个高价而已,故高一功道:“张总兵,我们以高于市价的五成,先只买两百万斤,另外,我们承诺,如果将来闯王夺得天下,您卖我们大量精钢那是有大功的,将封您为将军,怎么样?”
张丰笑了,知道高一功等费劲心思找上自己是想买自己的钢铁,张丰起身道:“高先生,真对不起,我真没有精钢可卖,这不,我们还要上京呢,那就不和你多聊了。”
高一功急忙道:“张总兵,我们以两倍的市价怎么样?”
宝山钢铁厂的精钢质量好,以前有少部分对外出售,一般高于市价两、三成,在松江府,苏州府一带,宝山钢铁厂所产的精钢虽然贵一点,但一直供不应求。
现在的话,自然很少有精钢对外出售,主要是张丰自己需要大量用钢材,即使宝山钢铁厂年产钢材上万吨,那也没有多余的出售。
张丰见自己再怎么说高一功也不会相信,张丰摆手道:“董队长,走,我们起程去京城,高先生,说多了你可不信,但我最后说一句,我真没有多余的精钢出售。”
说完,张丰出了凉亭,带着大家沿着官道渐渐远去,高一功在凉亭之中,呆呆的坐了良久,高一功怎么也想不通,张丰明明有一座大钢铁厂,怎么就没有多余的精钢卖给自己呢。
张丰骑着白色骏马,带着大家,沿着官道,朝着京城方向进发。骑在骏马上,张丰还在想着刚才之事。
张丰知道,对方主动找上门来,肯定是急需大量的钢材,急需这些钢材打造大量的兵器铠甲,这也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李自成的队伍发展迅速,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加入进来,只有这样,才急需大量的钢铁用来打造兵器铠甲等东西。
这也给张丰敲响了警钟,流寇发展如此迅速,估计明朝的灭亡会大大加快,肯定撑不了一、两年。
未来的天下争锋,肯定会非常激烈,各路流寇,如李自成,张献忠,再加上关外的满清,即使是一名穿越者,熟知未来的趋势,但张丰也不敢保证,在历史轨迹已经发展变化的前提之下,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不想了,走一步看一步,自己最好暂时不要参与进去,最好低调一点,来一个座山观虎斗,最后坐收渔翁之利,等大家都争得差不多了,自己再出来收拾局面。”张丰心中想道。
囚车上,高起潜看似有气无力,像一条死狗一样,但内心是狂热的,张丰和高一功在凉亭之中谈了这么久,虽然高起潜没有听清楚双方之间谈了一些什么,但在高起潜看来,张丰私通流寇是铁一般的事实。
高起潜心中想道,“姓张的,这次你死定了,居然私通流寇,待去了京城,我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见到皇上,一定将你私通流寇的事情禀奏皇上。”
“啪”一声脆响,心中正狂热想着这些事情的高起潜,突然感到脸上又一阵火辣辣的疼,高起潜知道,自己又被抽了一皮鞭。
高起潜心中怒极,心中道,“老子又怎么了,表现得老老实实,这也被抽皮鞭,太没有天理了。”
高起潜耳边传来了声音,刚才抽了高起潜一皮鞭的战士大声的道:“不要睡着了,给老子精神一点。”
原来,高起潜表现得像死狗一样,一副昏昏欲睡的样子,旁边的战士怕高起潜撑不住睡过去,故抽了一皮鞭。
这个高起潜,够倒霉的!
张丰一行,在廊坊稍作休整,然后继续出发,进京之后,张丰和相关人员完成交接,大部分人员返回天津卫,而张丰则带着董武平,以及那二十几名战队队员,大家暂时下榻在松江会馆。
…………
第一百七十二章不知道是我罩着的吗
御书房。
崇祯正批完几份奏折,正准备放下朱笔休息一下,贴身大太监王承恩轻手轻脚的进了御书房,禀奏道:“万岁,张总兵幸不辱命,终于将高起潜从辽东抓了回来,现在高起潜已经被关进了刑部大牢。”
闻言,崇祯一阵高兴,“这个张爱卿,真不错,居然真的将高起潜抓了回来,这可是从鞑子手中抓人,这是虎口夺食。”
即使没去辽东,崇祯也知道,锦州城落入鞑子之手之后城里城外肯定全是鞑子兵,在鞑子囤积重兵的锦州城能将高起潜抓回来,一般人根本办不到,难怪崇祯高兴。
当初,高起潜主动第一个投降鞑子,起了很坏的带头作用,听到消息的时候,崇祯非常气愤,现在好了,高起潜已经被抓回来了。
王承恩显然还有新情况需要向崇祯汇报,见崇祯高兴,王承恩将到嘴边的话忍了下来,王承恩已经得到消息,高起潜被关进大牢之后,一直大喊大叫,说要面圣,说张丰私通流寇等等。
私通流寇,这可是重罪,王承恩拿不准高起潜所说到底是真是假,想要禀告崇祯,但崇祯正高兴着呢,王承恩不忍心打搅崇祯的兴致。
崇祯何等厉害,一看王承恩的表情就知道肯定有事,马上问道了起来,见崇祯问起,王承恩不敢隐瞒,马上将高起潜在大牢大喊大叫的情况说了一遍。
私通流寇!
顿时,崇祯的脸色就阴沉起来,一言不发,在御书房之中来回走来走去,王承恩轻轻的摇一摇头,暗暗叹息,心中想道,驸马爷,您怎么和流寇扯上了呢,这可怎么办。
“禀奏万岁,驸马爷求见!”
这个时候张丰来了吗?来得正是时候,崇祯马上沉声道:“让他进来,朕正准备宣他觐见呢。”
张丰消息灵通,得知高起潜在大牢之中乱喊乱叫,稍稍沉思一下,决定还是必须自己主动,主动将事情说清楚,于是,张丰主动进宫,面见崇祯。
张丰进了御书房,行完礼之后,张丰稍稍看了崇祯一眼,见崇祯脸色阴沉,一脸不高兴,张丰就知道估计崇祯已经听到消息了。
张丰心中恨恨的道,高起潜啊,高起潜,这是你找死,不知死活的在大牢之中大喊大叫,看老子怎么弄死你。
崇祯脸色不好看,张丰倒不怎么担心,现在这个时候,崇祯忙着应付流寇和满清鞑子,哪里顾得上自己,崇祯再怎么不高兴,最多训斥一下自己。
心中有数,张丰心里就不慌,不紧不慢的道:“陛下,臣有事禀奏!”
崇祯没好声色的道:“说!”
张丰将自己押送高起潜上京途中遇到高一功,双方之间谈了一些什么,大致说了一遍。
张丰道:“陛下,这次是高一功主动在那里等我,一切都是他们主动,我可没有答应他们什么,连他们想从我手上购买大量精钢打造兵器铠甲的事情我都没有答应,陛下,高起潜其心可诛,居然敢胆诬陷我,太可恶了!”
听完事情经过,崇祯脸色顿时就缓和下来,原来是这么一没事,张丰并未私通流寇,面对流寇出高价购买精钢都拒绝了,顿时,崇祯心中一轻,心中顿时就好了起来。
崇祯道:“驸马,高起潜已经被抓回来了,你的意见是怎么处置他?”
这是机会,张丰怎么会放过这一大好机会,于是,张丰马上道:“陛下,高起潜主动降清,影响太坏,我们必须挽回这种影响,臣的意见是,借此告诉百官,凡降鞑子的不会有一个好下场,将高起潜千刀万剐,并通告天下。”
千刀万剐!
这是酷刑!
崇祯想了想,觉得张丰说的有理,于是同意,大声道:“传朕旨意,将高起潜千刀万剐,并通告天下!”
“陛下英明!”
张丰大喜,心中无比高兴,终于解决了高起潜这个祸害,此前,高起潜处处和张丰做对,现在被千刀万剐,大快人心!
圣旨一下,高起潜被公开行刑,被剐于城外乱石岗,被剐的那天,有很多百姓围观看热闹。
任务圆满完成,高起潜伏诛,张丰在京城呆了两三天之后返回松江府,不过,刚回松江府没有几天,一个消息传来,让张丰无比震怒。
岂有此理!
小日本居然打起了朝鲜的主意,难道小日本不知道,朝鲜现在是我张丰罩着的吗?
原来,日本见满清囤积重兵在松锦一带,根本无暇顾及朝鲜,而打听到张丰现在仅仅只是明朝的一名总兵官,顿时,小日本就蠢蠢欲动,经过一番准备,派出了三万余人,在朝鲜东南釜山一带登陆,目前已经攻陷釜山,正在向北推进。
日本人一路势如破竹,朝鲜军队根本不是对手,朝鲜国王连忙向张丰求救,消息很快就到了张丰这里。
小日本!
得到消息,张丰无比震怒,没有想道,自己还没有对小日本动手,他自己倒是跳出来了,居然派兵攻打朝鲜。
不管是在满清眼中,还是小日本眼中,朝鲜绝对是一块肥肉,现在这块肥肉落入了张丰的口里,不管是满清还是小日本,肯定不甘心。
满清的战略重点在松锦一带,暂时无暇顾及朝鲜,小日本则不一样,国内幕府混战已经结束,现在正是德川幕府时期,兵力充足,且经过战争的洗礼,不管是军械还是兵丁,都非常强大。
单论战斗力的话,日本人估计不在满清鞑子之下,日本人派出三万余人,朝鲜军队自然无法抵抗,只能节节败退,只能向张丰求救。
事不宜迟,张丰行动迅速,马上召开作战会议。
参加会议的不但有海军,更有陆军一众高级军官,总兵府会议大厅,坐得满满当当。
穿着军绿色军服的陆军军官,穿着白色海军服的海军军官,长长的会议桌,左侧全是海军军官,右侧全是陆军军官。
要打仗了,不少人脸上浮现喜色,会议还未开始,有不少人就热议开了,从大家的话语之中能听出来,透着激动,透着喜悦。
“哈哈,这次有大仗,我们陆军要去露一把脸了,这次一定打得小日本连他妈都不认识。”
“现在老子的团全是清一色的后装枪,正愁没有人练一练手呢,小日本居然跳出来了。”
“这次他们是找死,三万余人又怎么样,这次一定灭了他们!”
“……”
大家全是一脸喜色,跃跃欲试,会议室之中一片热闹,突然,有人大声的喊了起来:“总兵大人到!全体起立!!!”
“刷!”
整个会议室之中立马安静,大家全体起来,纷纷看着步入会议室之中的张丰等人,张丰领头,一左一右分别是王朝勇和赵卫斌,在张丰的身后还跟着军师孟明昭。
张丰进入会议室,在最上首空着的位置坐下来,王朝勇和赵卫兵分别坐在张丰两侧,孟明昭则站在张丰的身后。
刚才,半个时辰之前,在总兵府后堂,几人商量了一下,已经基本确定作战方案,现在将要进行一系列的安排。
张丰坐下之后,环顾一下整个会议室,缓缓的朗声道:“各位,大家应该已经知道了,小日本不知死活,居然出兵攻打我们的藩属国朝鲜,难道他们不知道,现在朝鲜是我张某人罩着的吗,俗话说,打狗还需要看主人,小日本明目张胆的攻打朝鲜,显然是看不起我张某人,大家说,怎么办!”
怎么办?
见张丰问起,各级军官马上就有回应,有人就大声喊起来,“总兵大人,没二话可讲,直接派兵灭了这帮小日本,我们旅愿意打头阵。”
“对,灭了这帮小日本,让他们有去无回。”
“灭了这帮小日本!!!”
见大家热情高涨,张丰满意得点一点头,大声的道:“对,这次一定灭了这帮小日本,命令!!!”
听到张丰传达命令,大家“刷”的一声全体起立,列席会议的几名参谋人员马上拿出纸笔,准备速记张丰的一系列命令。
第一百七十三章日本运输船队
张丰开始传达一系列命令。
“命令,海军全体舰船集合,汇集上海港,从上海港出发!”
“命令,步兵第一旅全体在上海港登船,目标朝鲜釜山港,命令,步兵第二旅为预备队,开赴上海港待命……”
传达完一系列命令,张丰又结合大地图,详细的讲解了这次作战行动,“步兵第一旅列装后装火枪数量最多,是这次作战的主力,海军的任务也不轻,你们除了要运送兵员和装备补给至釜山港,而且还要控制整个朝鲜和日本之间的日本海峡,切断日本人的补给这增援通道。”
作战会议约半个时辰结束,会议结束,大家马上行动,海军的舰船开始集结,开始开赴至上海港待命。
两天之后。
上海港一片热闹,一大队一大队的士兵开始登船,偌大的上海港码头,绿色和白色成了主色调,穿着军绿色军装的陆军战士,穿着白色海军服的水兵。
上海港码头,以及附近海面停泊着一艘一艘的大船,如果细数,这是三艘铁甲舰,分别是旗舰“上海号”,以及“松江号”和“苏州号”。
除了铁甲舰,还有三千料战船八艘,两千料战船十艘,以及三千料运输船十二艘,加上三艘铁甲舰,一共是三十三艘。
此外,徐良益的远洋运输船队也正在奉命赶来,战时,徐良益的船队就客串一下军运船队,负责运送兵员,运送物资等等。
徐良益的船队,目前拥有三千料运输船八艘,一料海船六艘,也是一支比较强大的船队,有比较强大的运输能力。
这么多人,这么多物资,登船就用了一整天的时间,第二天上午时分,张丰亲自来了,这次张丰将亲自带队去朝鲜。
“总兵大人,您看,真壮观啊!”
在王朝勇、赵卫斌、孟明昭的陪同之下,张丰一身戎装,腰间一把精美佩刀,外加一支短枪,威武不凡。
张丰满意得点一点头,这样的大场面,看着就是舒服,对此次朝鲜之行,张丰同样充满信心。
“走,我们登船。”张丰大手一挥,带着大家登上了停靠在码头旁边的上海号铁甲舰。
登上“上海号”铁甲舰,看着远处的海面,看着朝鲜方向,张丰心情微微澎湃,这次是一次大作战,一次跨海远洋作战,面对是三万余日本人,想一想,足矣让人激动。
………
釜山以北,约一百公里。
偌大的平原上,到处是尸体,充斥着浓浓的血腥味,一大帮日本兵正在打扫战场,显然,这里不久之前经历了一场大战。
从地上的尸体可以看出来,这估计是一面倒的大屠杀,地上的尸体,十之八九是朝鲜兵的尸体,甚至还有朝鲜武将的尸体。
不远处,一处村镇四处冒着浓烟,残破不堪,显然,日本人进行了屠村,整座村镇到处是尸体,到处是鲜血。
数名日本武将,数十名日本武士,拥簇着一名日本大将军模样的人,正站在一处山坡上,看着前方的战场,以及不远处还在燃烧着的村镇。
其中一名日本军官道:“将军阁下,这帮朝鲜人太不行了,数千人,半日之内就让我们全部歼灭。”
“对,他们不行,完全不行,太不经打了。”马上就有武将附和。
这名武将赫然是德川幕府第三代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光之子,未来第四代征夷大将军德川家纲的长弟德川纲重。
德川纲重领兵三万余人,在釜山登陆,数天之前攻破釜山,一路势如破竹,现在已经推进至釜山以北一百余公里处。
德川纲重哈哈一笑,“这帮朝鲜人居然向明朝臣服,我们日本才是他们真正的主人,这次我们要一直打到汉城,攻陷他们的都城,让他们向我们称臣纳贡。”
旁边数名日本武将,一脸高兴,准备一路杀到汉城,他们不知道,有一支庞大的舰队,正在朝釜山港行驶而来。
这自然是张丰的舰队,从上海港出发,经过数天的航行,已经进入日本海峡,估计下午时分就会抵达釜山港,而日本人则毫不知情,还在做着继续向北推进,一直打到朝鲜国都汉城的打算。
“上海号”铁甲舰上,张丰站在甲板上,张丰知道自己现在所在的位置,再过几个时辰的航行,舰队见抵达釜山港。
“总兵大人,有情况。”
赵卫斌亲自进入指挥室,亲自过来汇报,张丰道:“说,什么情况!”
赵为斌面带喜色,高兴的道:“总兵大人,我们的瞭望哨汇报,在东北方向发现一支船队,这只船队行驶方向也是釜山港。”
这个时候有船队去釜山港,那就只有一个可能,肯定是日本人的船队,日本方面派了三万余人登陆朝鲜作战,需要补给,需要兵员补充,日本船队肯定是运送补给的。
张丰来了兴致,大声道:“走,我们去船顶瞭望哨,看一看情况。”
张丰带着赵卫兵亲自登上“上海号”的船顶瞭望哨,站得高,看得远,在望远镜的配合之下,看得比较清楚远方确实有一支大型船队,由十几艘大帆船组成的船队,正鼓满风帆航行。
“那是日本人船队,肯定是去釜山港的,传我命令,我们迎上去,消灭他们!”
张丰一名下令,一面一脸高兴的下了瞭望哨,命令很快下达,舰队改变航向,朝着对方迎上上去。
对方是风帆大船,张丰的清一色蒸汽动力船,航速比对方快得多,双方的距离渐渐缩短,不久之后,显然对方也发现了张丰,准备加速逃跑。
在蒸汽动力船只面前,这样的大帆船能逃掉那就是笑话。
双方距离缩短,张丰的舰队迅速逼近,张丰已经看清楚了,对方战船三艘,其余全是风帆大运输船,估计上面满载物资。
张丰高兴得哈哈一笑,大声道:“击沉那三艘战船,其余的那十几艘风帆大运输船留着,但上面的人给我杀光。”
“是!”赵卫斌一脸高兴,有仗可打,赵卫兵整个人似乎都不一样,精神奕奕,高兴之中透着兴奋。
命令下达,不少火炮对准了日本人的那三艘战船,对方的战船也比较大,但比张丰的三千料蒸汽战船小一半,估计也就一千料大小。
“开炮,击沉他们!”
很快,不少火炮轰鸣,一枚一枚炮弹飞向那三艘日本战船,顿时,船上的日本人一阵鸡飞狗跳,有人居然开始跳海逃命。
“轰!!!”
有一艘日本战船爆炸,成了碎片,紧接着,另外一艘战船也被击沉,剩下的最后一艘日本战船见势不妙,准备掉头就跑,但哪里能跑掉,很快被击沉。
其余十几艘日本运输船上,正有不少日本武士,这些日本武士开始的时候,拿着武士刀,嗷嗷直叫,但看到自己三艘战船很快被击中,不少日本武士吓了一跳,有一些甚至眼神之中满是骇然。
这…。这可能吧!
明朝水师这么猛!
张丰高兴的一笑,才不管这些日本武士,大手一挥,大声的道:“大家靠过去,登船,射杀船上所有的日本人,一个不留,全部杀光!”
“是!一个不留,全部杀光!”
这样的命令爽,赵卫斌“啪”的一声立正,飞快的去传达命令,很快,大家向那些日本风帆运输船靠近,随着距离缩短,不少战士,不少水兵拿着火枪射击。
“砰、砰、砰……”
枪声此起彼伏,且渐渐密集,本来站在船上的日本武士见战士们火枪这么厉害,吓得要死,马上朝船舱之中逃窜。
大家靠近,然后登船,一队一队水兵登上那些风帆运输船,射杀船上的日本人,在火枪面前,特别是在后装火枪面前,这些日本抵抗甚微,不到一个小时,战斗结束。
“总兵大人,这一仗那才叫一个爽,所有日本人全部杀掉,一个不剩,所有尸体全部已经丢进大海喂鱼。”
张丰开心一笑,然后问道:“他们这么多运输船,船上应该有不少好东西吧。”
赵卫斌哈哈一笑道:“总兵大人,船上大部分是粮食,估计是运送军粮去釜山,军粮有数万石,此外还有少部分兵器铠甲,以及一些其他东西。”
一家伙缴获数万石军粮,这不错,另外和十几条风帆大船可以好好的利用一下,于是,张丰心中一动,一条妙计浮上心头。
………。
第一百七十四章抵达釜山
釜山港。
现在已经是下午时分,太阳已经偏西,码头上,正有一不少日本武士,估计总数量在一千以上,领头的一名日本武士,正看着远处海面。
现在的日本是德川幕府时代,天皇虽然享有崇高威望,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并没有实权,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
将军也是最大的封建主,直接管理着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和许多重要城市,全国其他地区分成大大小小两百多个“藩”,藩的首领大名享有藩的世袭统治权,但必须听命于将军。
将军与大名都养着自己的家臣即武士,武士从将军或大名那里得到封地和禄米,但必须效忠将军或大名,这些武士一般是职业军人,拥有佩刀的特权,他们构成了幕府统治的基础。
这些日本武士也是一样,都是职业军人,一千余人,在数名领头武士的带领之下驻扎在码头一带。
旁边有一人道:“中村君,我们船队应该也要到了吧。”
“嗯。”中村一夫点一点头,缓缓的道:“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我们的船队将在今天下午抵达。”
这帮日本人负责守卫码头,接应将要到来的船只,接收运送过来的补给物质等等,这帮人估计船队将要到来,早早的在码头等候。
远处,确实有一只由十几艘风帆运输船组成的船队行驶过来,鼓足风帆,正朝码头行驶,没有多久,不少在码头上的日本武士就看到了这支船队。
“哟西,我们的船队来了。”
中村一夫心中大定,对旁边的人道:“我们的船队这次运来了大量的补给,为我们攻入汉城提供强大的保证。”
数万石粮食,再加上此前已经运送过来,正存放在釜山的数万石粮食,足足可以供三万余日本人吃上三、五个月,可以看得出来,日本人准备充分,野心也很大,想要攻入汉城,征服朝鲜,将朝鲜变成他们的藩属国,要朝鲜向他们称臣纳贡。
打狗还需看主人,难怪张丰动怒,朝鲜是张丰罩着的地方,岂容他们打主意!
船队行驶过来,看到这些熟悉的船只,码头上不少人日本武士欢呼,有一些人甚至开始接应和引导船只向码头停靠。
中村一夫也是一样,看着这些船只过来,看着这些船只靠岸,不过,随着这些船只一一开始靠岸,中村一夫似乎感到有一点不妙,因为这些船看上去基本没有什么人。
战士们带着钢盔,穿着军服,拿着火枪,为了不暴露,基本上暂时隐藏在船舱之中,只有少数战士化妆成日本武士模样在船头或甲板上操控帆船靠岸。
中村一夫眉头皱了皱,按照道理,随着船只靠岸,船上的人应该纷纷涌向船头,应该一脸高兴,一脸欢呼才对。
毕竟经过这么天的航行,辛辛苦苦终于抵达码头,肯定高兴啊,不欢呼一下不正常,中村一夫眉头皱得更深了。
突然,中村一夫一愣,似乎明白了什么,正准备大声的提醒那些毫无防备的武士,但就在此刻,大量头戴钢盔,身穿军服,端着火枪的战士从船舱之中涌了出来。
大量战士涌出来,不管三七二十一,端着火枪就开始射击,随即,密集的枪声响起。
码头上的日本武士,没有一点防备,也万万没有想道,自己的运输船里全是敌人,且还是一帮虎狼,顿时,大量的人被打死。
“砰、砰、砰……“
密集的枪声打了这些日本武士一个措手不及,很多人中弹,一头栽倒,等反应过来之后,不少战士已经下船,跳上码头,一边开枪,一边扑了过来。
“八嘎!撤退,快快撤退!!!”
中村一夫见战士们的火枪这么厉害,战斗完全一面倒,顿时厉声的大喊起来,且第一个带头转身就跑。
毕竟听到喊声的人有限,大部分日本武士没有跑,而是凶性大发,举着武士刀,嗷嗷直叫的扑上去。
这帮日本武士悲剧了!
战士装备的是清一色的后装火枪,射速很快,比以前的前装枪快了两三倍,打完一枪,一拉枪装,装上纸壳弹,一推枪栓,马上就能举枪射击。
地上日本武士的尸体迅速增多,横七数八,这些日本武士绝对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凶悍的军队,开始这帮日本武士还能嗷嗷直叫着往上冲,没有多久,随着地方尸体增多,不少人扭头就跑。
这就出现了这样一幕,战士们端着火枪,追着这些日本人射击,在这样的追击之下,能跑掉的日本武士估计只能是极少数。
连中村一夫都未能跑掉,被追上来的战士一枪撂倒,直接直挺挺的倒在地上,死得不能再死。
不到一个小时,战斗结束,码头再无枪声,也就在一个多小时之后,张丰率领的舰队抵达釜山港,大量的战士们开始登陆。
大量的战士们下船,大家的第一件事情就向釜山城进攻,张丰可不想码头过夜,而是准备今晚就进釜山城,在釜山城之内过夜休息。
…………
釜山城内。
留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