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明末之旅-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了一会儿,周伟星道:“总兵大人,是三艘船无疑,只是距离远看不清楚,不知道是三艘大型商船还是岛津信义的船。”

张丰视力好,看得比周伟星清楚,张丰道:“从数量上看,以及船型上看,很大可能就是岛津信义来了,传我命令,马上编队,我们迎上去,这次肯定不能又让他跑了。”

“是!”

周伟星一脸高兴,等了这么久,终于等到了岛津信义,周伟星放下望远镜就急急忙忙下了瞭望哨,很快,旗语兵打出旗语,其余两艘船上的水兵看到旗语,这两艘船马上就靠了过来,三船编队,朝着对方迎了上去。

远方。

这正是宛如丧家之犬一样逃跑的岛津信义,开始的时候,岛津信义的内心是恐慌的,直至改变航向,跑出老远这种恐慌才渐渐淡去。

站在船头甲板,岛津信义看着海湾方向,心中想道,终于摆脱张丰了,马上就要回家了。

岛津信义高兴的道:“哟西,终于回来了。”

旁边众人也是纷纷心中一轻,进了海湾,一切都安全了,因为那里是这些人的老巢,虽然老巢的战船也没有几艘,但那种安全感是实打实的。

“回来了,终于回来了!”

“是啊,一切安全了!”

这些人纷纷一脸高兴,纷纷看着海湾入口方向,不用一个时辰就将进入海湾,一切安全,安全回家。

事实并非如此,没有多久,就有一名日本水兵过来汇报,这名水兵一脸焦急和担心,急急忙忙小跑过来,跑到船头甲板,跑到岛津信义旁边,大声的道。

“岛津阁下,不好了,前方好像是明朝水师那三艘船。”

“纳尼?”岛津信义一脸惊愕,大声的道:“不可能,这是我们的家门口,他们怎么会在这里,绝对不可能!”

这名水兵恐慌的道:“岛津阁下,这是真的,对方似乎在这里等着我们回来,一发现我们,他们就朝我们航行过来了,您看远方。”

闻言,岛津信义朝着远方望去,站在甲板的位置,并不是位置比较高的瞭望哨,岛津信义没有看到任何东西,辽阔的海面,任何船只的影子都没有。

岛津信义从内心来讲不接受张丰在这里等着自己回来这样的现实,加之没有看到任何踪迹,马上就大喊起来。

“八嘎,鬼都没有一个,你骗我。”

这名水兵吓得要死,伏在甲板上瑟瑟发抖,脸色苍白,幸好在这个时候,又有水兵过来了,估计是瞭望哨位的水兵,来人大声的汇报道。

“岛津阁下,对方已经朝我们高速航行过来,我…我们怎么办?”

见又有水兵如此说,岛津信义才终于信了,亲自急急忙忙的爬上瞭望哨,朝远处海平面看了看,见果真有三个小黑点朝自己这边航行过来,马上焦急的道:“快,快快滴转变航向。”

一大帮日本水兵手忙脚乱,开始调整风帆的角度,不过,似乎风力不是很大,这三艘船航速比较慢,转向也比较慢。

岛津信义气急败坏的大骂起来,“八嘎,这该死的鬼天气。”

前两天还是暴风雨,今天则风平浪静,海风只是轻轻的吹,现在这个时候,岛津信义恨不得刮起大风,好让自己的船只借着风势跑得飞快,不过,这是不可能的。

等岛津信义的这三艘战船改变航向,准备朝远方逃窜的时候,张丰的船过来,上海号领头,后面一左一右跟着另外两艘船,分别是苏州号和那艘三千料战船,三艘船的航速都在十节以上。

距离很快逼近,岛津信义甚至能看到上海号上那一门门火炮的炮口,看到那黑洞洞的炮口对着自己的船,岛津信义心中更加焦急,再三焦急的催促快跑。

风帆大船怎么跑的过张丰的蒸汽动力船。

距离近了,上海号铁甲舰首先开炮,一枚一枚炮弹朝着岛津信义的这三艘战船打过来,这个时候,岛津信义哪里还顾得上还击,念头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快逃跑。

“轰、轰、轰……”

炮声隆隆,那三艘日本战船木屑横飞,三对三,战斗根本就没有任何悬念,很快就有一艘日本战船被击沉,这艘一千料大小的战船挨了几炮之后就开始进水,再挨上几炮就开始沉没。

“八嘎,和他们拼了!”

岛津信义见自己无法逃跑,凶性也上来了,指挥仅剩的这两艘战船开始准备开炮,不过,哪里有什么机会能开炮。

只见苏州号铁甲舰开足马力,朝着另外一艘日本战船冲撞过来,这艘战船在被打中多炮之后本来就比较破损,加之吨位也不算大,估计还不到一千料大小,被“皮糙肉厚”的苏州号这么一撞直接散架。

“八嘎!!!”

岛津信义气得吐血,没有想道,在自己的家门口,被张丰欺负成这个样子,想道自己从前有几十艘战船,水军实力强大,而现在则成了一只拔毛鸡,岛津信义心中恨得要死。

岛津信义只有三艘战船,被击沉一艘,被撞沉一艘,现在只剩下岛津信义的这艘旗舰,不过,这都旗舰也在刚才挨了很多炮,也已经破损,再一顿炮击估计就能将整艘船散架。

出人意料的是,不管是上海号,还是苏州号或那艘三千料战船,都已经停止开炮,迅速的围了上来,将岛津信义的这艘船围在了中间,显然,这是张丰的命令。

张丰想看一看,岛津信义到底是长什么样子,居然这么能跑,每次都从自己手里跑掉了。

岛津信义环顾四周,见自己被围在中间,不禁一阵绝望,看了看远处就是鹿儿岛海湾的入口,不远处就是自己的老家,就这样近在咫尺,但已经回不了家。

反正已经跑不掉,岛津信义指挥自己的这艘战船朝上海号铁甲舰靠过去,两船相距不到五十米。

岛津信义站在甲板上,基里哇啦的用日语在大喊,张丰一句也听不懂,但知道此人应该就是岛津信义。

张丰带着周伟星,以及一大帮水兵也来到了上海号的船头甲板,隔着三、五十米的距离,看着岛津信义。

岛津信义的战船上,显然有人粗通中文,正在那里扯着嗓子喊:“哪位是张丰总兵阁下,我们岛津阁下想与张丰阁下比试剑道,以此决一生死。”

张丰笑着道:“周舰长,他们想我们比试什么剑道呢,看样子对他们的破剑道很自信呢。”

周伟星有一点担心的道:“总兵大人,那我去挑几个身手好的和他们比一比,您看行不行?”

张丰一脸轻松的道:“比什么比,我们有枪,武功再好,一枪撂倒,和他们废话个屁。”

张丰只是想看一看岛津信义这厮的模样,现在已经看清楚了,就没有必要再和对方墨迹,于是张丰将手一伸道:“那一支枪过来。”

周伟星似乎知道张丰准备干什么,马上伸手拿了一支长枪过来,张丰拿过这支枪,拉开枪栓,装上纸壳弹,然后端枪瞄准站在船头的岛津信义,距离只有几十米,这么一点距离,张丰对自己的枪法还是很自信的。

“砰!”

一声枪响。

…………。

第一百六十六章两女相见

枪声响起,金属弹头从枪口高速飞出,正中目标,一枪打中岛津信义的脑袋,整个脑袋几乎都爆开,旁边的一众日本水兵或武士一阵慌乱,更有不少人大叫起来,“岛津阁下,岛津阁下……”

岛津信义直挺挺的倒了下去,倒在了甲板上,被张丰一枪爆头!

张丰开完这一枪,大声喊道:“开枪,开炮!”

众水兵们拿着火枪,瞄准之后一阵阵射击,因为距离不远,那艘战船上甲板上的日本人被接二连三的打倒。

上海号开始开炮,旁边不远处的苏州号也开始开炮,甚至那艘三千料战船也开了几炮,没有多久,岛津信义的这艘战船就支离破碎,完全散架,有一些日本水兵开始跳水。

“砰、砰、砰……”

枪声不断,那些跳进水里面的日本水兵全部被射杀,张丰舒爽的看着这一切,直到再也找不到一个活着的日本水兵,以及岛津信义的这艘旗舰也沉没得差不多了,张丰才下令离开。

三船编队,一路向西,朝着上海港方向航行。

张丰没有想道,从京城回松江府,居然在回来的路上还会遇到岛津信义,算岛津信义倒霉。

同时,这次海战也算是铁甲舰的第一次实战,从实战可以看出来,这种铁甲舰表现出了强大的战力。

铁甲舰火力猛,装甲厚,抗风暴能力强,唯一有一点不足就是建造难度有一点大,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建造周期一般要一年以上。

张丰很喜欢这种铁甲舰,张丰也知道,大量列装这种铁甲舰不太现实,只能慢慢来,按照目前的建造能力,每年大约列装两、三艘。

木质结构的三千料战船,或两千料战船,三千料运输船等,这些木质结构的船只,虽然也比较大,但建造难度低得多,开足马力建造,两大造船厂一年建造二、三十艘都不成问题。

也就是说,未来几年之内,木质结构的战船和运输船将是海军的主力战舰,铁甲舰只是中坚力量,或是核心力量。

就像现代化的航母战斗群,航母是整个舰队的核心,铁甲舰也一样,铁甲舰将是整支舰队的核心,其余三千料战船,或两千料战船全部以铁甲舰为核心,和铁甲舰一起组成强大的整支舰队。

几天之后,上海港在望。

终于回来了,我回来了!

站在上海号的船头甲板上,看着远处的上海港码头,张丰在心中一阵大喊,高兴的大喊。

旁边的坤兴公主站在张丰的身旁,抱着张丰的手臂,一脸高兴的道:“丰哥,那是上海港?我们到了,好快啊!”

从京城至松江府,何止千里,这么远的距离,如果是一般交通方式,走一个把月很正常,而蒸汽动力船就快得多,故第一次乘坐蒸汽动力船的坤兴公主很有感触,那就是是一个字“快”,非常快。

张丰道:“我们到了,前面是上海港,我们在港口码头下船,然后我们去上海火车站,在那里乘坐火车回松江府,应该能赶上中午吃中饭。

“好啊,好啊,有火车坐喽!”坤兴公主拍着手跳起来,小女孩的心性表露无遗,张丰不禁微微一笑,轻轻的摸了摸坤兴公主的脑袋。

………

上海火车站。

这里每天都非常热闹,自从这里建成通车之后,这里似乎成了整个上海县的中心,熙熙攘攘,热热闹闹,张丰带着坤兴公主,两人乘坐马车从上海港到这里,在车站广场下车。

广场比较大,目测足有好几亩,水泥地面,有各色小贩的叫卖声,当然,更多是拿着行李,或拖家带口准备进站乘车的旅客。

“丰哥,这里好热闹,看,那里居然有卖糖葫芦的,我要买一串。”

在京城,糖葫芦很常见,但松江府则少有,这两年,随着从北方逃难来这一带的人渐渐增多,卖糖葫芦的也多起来,估计这些卖糖葫芦的就是北方逃难过来的人。

张丰买了一串糖葫芦给坤兴公主,然后牵着坤兴公主的小手,带着坤兴公主进了火车站,先是买了三张火车票。

小燕儿是坤兴公主的贴身宫女,一直保持合适的距离跟在两人的身后,不打扰两人。

火车票不贵,比较便宜,主要靠销量,因为一趟火车就乘坐好几百人,上海火车站现在约半个时辰发一趟车。

坤兴公主完全像一个好奇宝宝一样,这里瞧一瞧,那里看一看,眼神之中全是新鲜,看到这一切,不要说见过,听都没有听说过。

张丰来得比较巧,一趟火车正准备发车,买票进站之后倒也没有等多久两人就进了站台,准备登车。

“丰哥,这就是你说的火车,好长哦,它真的能自己跑起来。”

第一次看到火车,坤兴公主一脸惊奇,两眼放光的看着停在站台旁的火车,这列火车后面六节客车车厢,黑红色的火车头,绿色的火车客车车厢,看上去卖相不错。

张丰道:“走,我们上车,它不但能跑,等一下跑起来还比较快呢,不用一个时辰就能到松江府。”

“好喽,上车喽!”

坤兴公主一脸欢快,高兴得喊了起来,旁边不少善意的目光投了过来,有一些人还明显带着笑意。

很多人甚至想起自己第一次乘坐火车的模样,也不是一脸惊奇,和这女孩基本上差不多。

两人上车,找好位置坐好,几分钟之后,火车鸣着汽笛,缓缓的动了起来,且速度渐渐加快。

“丰哥,你看,窗外的树,房屋都在往后倒退呢,好神奇哦!”

“丰哥,这火车跑得真快,比马车快多了!”

“丰哥……”

第一乘坐火车的坤兴公主,高兴得叽叽喳喳,宛如一只百灵鸟,有问不完的问题,张丰不禁微微一笑,不时的轻轻一笑。

从上海站至松江府站,全程四、五十公里,中间停靠数站,火车大约跑了近一个时辰,不到中午,抵达松江府站。

出了火车站,牵着坤兴公主的小手,张丰有一点紧张,因为等一下回家就是两女相见,不知道会怎么样。

“丰哥,怎么了?”

张丰连忙道:“没怎么,走,我们回家。”

张丰的府邸很大,距离松江火车站不远,用不了多久就走到了家门口,门口站岗的几名家丁看到张丰,其中领头的马上就道:“总兵大人,您回来了。”

张丰点一点头,深深呼吸一口气,走进了府邸大门,穿过前庭区,走进大厅,正好小蝶在大厅,看到张丰,马上就准备高兴的大喊,但看到张丰身边的坤兴公主,以及旁边的小燕儿。

小蝶一愣,然后急急忙忙的朝后堂跑去,显然是去告诉陈圆圆,见状,张丰无奈的一笑,心中莫名的紧张,毕竟这是两女相见啊,千万不要闹出什么事才好。

“茹儿,你坐。”张丰招呼坤兴公主坐下来,然后道:“等一下圆圆就要出来了,你们……”

见张丰一脸担心和紧张,坤兴公主一笑,“丰哥,你是担心我和圆圆姐姐会闹出什么事情来吧,放心啦,不会。”

陈圆圆很快就出来了,走进大厅,看到坤兴公主,马上行礼道:“这可是公主殿下,民女陈圆圆见过公主殿下。”

陈圆圆早就知道崇祯赐婚之事,知道张丰早就成了驸马,陈圆圆猜测这应该是公主,所以一进来就行礼。

让陈圆圆深感意外的是,坤兴公主起身走了过来,笑着牵着陈圆圆的手道:“圆圆姐姐,叫我茹儿吧。”

陈圆圆连忙道:“民女不敢。”

看得出来,歌妓出身的陈圆圆对坤兴公主非常的敬畏,坤兴公主微笑着道:“圆圆姐姐,以后我们姐妹相称,你是姐姐,我是妹妹,没有公主,只有我们两姐妹好不好。”

陈圆圆看得出来,坤兴公主不是在说假话,于是一阵迟疑。

张丰已经看出来,坤兴公主是真心认陈圆圆这个姐姐,心中大定,刚才的紧张和不安一扫而光,高兴的道:“圆圆,你就不要拘谨了,以后你就是姐姐,茹儿就是妹妹。”

见张丰这么说,陈圆圆终于微笑着道:“那我们就姐妹相称,走,姐姐带你去后堂,不理这家伙。”

说完,陈圆圆牵着坤兴公主的小手,两人笑着去了后堂,小燕儿和小蝶和跟在后面也一起去了,留下张丰一个人在大厅之中,张丰不禁无奈笑了起来,这是怎么一回事,丢下我一个人。

半个时辰之后。

陈圆圆和坤兴公主手牵手,说说笑笑,亲密无间的来了大厅,一直在大厅喝着茶,猜测着两人之间会说一下什么事情的张丰看到两人的样子,一阵阵的惊愕。

而两人看到张丰吃惊的样子,居然都集体扬了扬下巴,一脸的骄傲,这么快就达成了同盟和统一战线,张丰忍不住问起来:“圆圆,茹儿,你们说了什么呢?”

两人异口同声的道:“不告诉你,这是我们之间的秘密。”

张丰想继续问,但看两人的样子,知道再问也问不出什么,不禁微笑着摇了摇头,张丰终于彻底放心了。

…………

第一百六十七章抓高起潜

辽东,锦州一带。

历史在这里发生了重大偏差,按照历史轨迹,本来应该是八月,明清松锦决战,明军大败,主力部队大部被歼,而实际上并非如此。

实际上,明清松锦决战大大提前,四月开始决战,五月初,明军大败,主力悉数被歼灭,明军被迫向上海关一带败退。

关宁军监军高起潜无耻的投降了满清,且据说还奉上了自己多年搜刮的财富,这让崇祯大发雷霆,高起潜是崇祯最信任的太监之一,不然,也不会派去关宁军监军,甚至于张丰给高起潜上了眼药之后也未对高起潜采取什么手段,高起潜的关宁军监军位置一直稳稳的。

这样深得崇祯信任,高起潜居然投降得这么彻底,抱上了满清的粗腿,据说得知高起潜投降的当天,崇祯气得一天都未能吃下饭。

蓟辽总督洪承畴等先是被迫困守于松山、锦州等4城中,五月中旬,松山、锦州等相继被满清攻破,洪承畴投降。

关外如此,国内情况也非常糟糕,历史轨迹也发生重大偏差,很多重大历史事件纷纷提前。李自成部于项城聚歼明军数万人,杀陕西总督傅宗龙,现在正在围攻开封。

如果说满清还可以凭借山海关防线阻挡,但国内流寇已经无人可挡,李自成部声势浩大,达到数十万之众,响应者云集,眼看着开封被围,但明朝根本就派不出什么兵。

张献忠也发展迅速,四处攻城略地,大肆屠杀明朝官员,也是势不可挡。

………

这一段时间,张丰虽然一直呆在松江府,但北方的消息还是不断的传到张丰这里,看到历史轨迹发生重大变化,张丰心中想道,看这个样子,估计明朝灭亡也会大大提前。

历史上,明朝于崇祯十七年灭亡,被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吊死煤山。现在是崇祯十四年初夏,照目前的形势看,明朝灭亡肯定不会拖到崇祯十七年,有可能是今、明两年灭亡。

坤兴公主在松江府待了一个多月,乘坐了火车,看到了很多稀奇的事务,玩得很是开心,和陈圆圆也相处不错,两人姐妹相称,关系很是亲密。

两女这样,张丰自然大大放心,心中一轻,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军队建设,或是工业发展之上。

陆军四个旅,每旅五个团,发展到三、四万之众,且正在换装,以前的前装枪,包括线膛前装火枪全部换了下来,然后换上后装火枪。

换装最快的是驻守天津卫的独立旅,已经完成两个步兵团的换装,其次是海军陆战队,装备后装火枪的海军陆战队员已经近两千人。

海军发展也比较快,三个军港,舟山军港,那霸军港,仁川军港,其中仁川军港还在建设之中,但建设工程已经过半,大型码头已经建设完成,可以一次性停靠多艘三千料战船。

海军达到近两万人规模,包括水兵一万余人,七、八千人的海军陆战队,三艘铁甲舰,三千料战船,三千料运输船各十几艘,两千料战船十艘。

不管是海军还是陆军,暂时都没有战事,大家平常主要是训练,国内流寇造反张丰没有去镇压的打算,那是崇祯自己的事情,对于满清,张丰暂时也没有动手的打算。

国内流寇超百万之巨,张丰仅仅数万人,数量上相差太大,至于满清,现在重兵都在松山、锦州一带,实力强大,自己贸然去辽东,不妥。

最好的做法就是努力发展,抓紧训练,同时抓紧生产制造后装枪,争取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全部换装。

全部换装,需要的后装火枪需要数万支,数量庞大,即使是小青山兵工厂,再加上上海机器制造局开足马力生产,也需要很长的时间。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

张丰府邸。

坤兴公主在后花园,看着水池之中盛开的荷花发呆,宫女小燕儿站在坤兴公主身后,小燕儿轻声的道:“公主,您有心事?”

面对自己的贴身宫女,坤兴公主也不隐瞒,微微皱着眉头道:“小燕儿,我们离宫已经有多久了呢?”

小燕儿记得很清楚,马上就道:“公主,我们已经离宫两个月零三天。”

坤兴公主道:“一眨眼就两个多月了,这里很好玩,驸马对我们也很好,我有一点想父皇,有一点想母后。”

正巧,张丰正走过来,正好听到坤兴公主的话,微笑着道:“茹儿,想家了吗?”

坤兴公主道:“丰哥,茹儿想父皇想母后了,我想先回京城,有机会我再来松江府。”

张丰想一想道:“也行,我送你回京城,反正从上海港乘船至天津港也用不了几天时间,非常方便,我们明天就走。”

坤兴公主点一点头。

第二天,上海港。

张丰要送坤兴公主去京城,这自然是大事情,上海号铁甲舰,外加两艘三千料战船已经早早的在停靠在码头。

本来,一众大小官员还准备来送行,不过都被张丰谢绝,毕竟坤兴公主未过门,太高调了不好。

陈圆圆和坤兴公主关系极好,两人亲如姐妹,陈圆圆亲自送到码头,当然,张远祥也亲自送到了码头。

商贾出身的张远祥高兴啊,自己的儿子出息,不但贵为正二品总兵,而且还是驸马,将来要娶公主。

张丰和大家道别,“父亲大人,圆圆,你们放心吧,我们乘船不用几天就会到天津港。”

张远祥道:“丰儿,一路小心。”

陈圆圆则道:“丰哥,快去快回。”

张丰点一点头,和大家挥手道别,牵着坤兴公主上了上海号铁甲舰,不久之后,上海号铁甲舰一声汽笛,然后缓缓的离开码头,渐渐远去,两艘三千料战船一左一右跟在后面护航。

数天之后,京城。

张丰将坤兴公主原原本本的送回来,且面见了崇祯,在御书房,崇祯和张丰有一个长达半个小时的长谈。

看得出来,崇祯两鬓的白发又多了一些,多了几分憔悴,根本就不像一个三十多岁的人,与张丰上次见到的时候相比,仿佛老了十几岁。

御书房之中没有第三人,只有崇祯和张丰,崇祯叹了一口气道:“张爱卿,辽东局势你应该也知道了,哎,局势如此,朕也完全没有预料到啊。”

张丰安慰道:“万岁,我们还有山海关,还有十几万关宁军,鞑子想要打进来,基本不可能。”

崇祯点一点头,其实,崇祯已经悄悄的派出使者,已经开始和满清接触,希望能议和。

和满清议和,这是低头的表现,自然不能弄得让所有人都知道,事情秘密进行,严格保密,连张丰都不知道。

崇祯点一点头道:“洪承畴投降了,连朕非常信任的高起潜都投降了,没有想道,完全没有想道啊!”

见崇祯很是失落,张丰劝道:“万岁,事已至此,不要太操劳,高起潜那厮和臣早就不对路,以前臣数次想搞一下他,但他是万岁的人,我一直有顾虑,一直没有动他。”

反正高起潜已经投降,张丰也不介意在崇祯面前说一说自己和高起潜之间的事情。

崇祯缓缓的道:“高起潜已经投清,想杀他都不可能了,便宜他了。”

张丰想了想道:“万岁,那可不一定。”

崇祯道:“张爱卿,你是说派人潜入辽东,暗杀高起潜吗?”

张丰冷笑道:“暗杀他,这太便宜他了,我的意思是派人去将他抓回来,然后交给陛下处置,让天下的人都看一看,凡是投降鞑子的人没一个好下场。”

感受到张丰浓浓的自信,崇祯道:“只要能将高起潜抓回来,朕一定将他千刀万剐!”

千刀万剐!

张丰高兴,马上主动请缨道:“万岁,这件事情交给我,我亲自带人去辽东,一定将高起潜抓回来。”

张丰这么说,这相当于在崇祯面前夸下海口,张丰这么大包大揽,可以看得出,张丰对高起潜是多么的痛恨。

崇祯道:“朕准了,朕等你的好消息。”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接着,崇祯又询问了张丰的情况,张丰知道崇祯应该一直在关注自己,也了解自己的一些的情况,张丰并没有一味隐瞒,张丰相当于是“如实”汇报。

当然,这个汇报很有艺术性,张丰拿捏得很好,张丰回答,自己目前有陆军三万余人,水师近两万余人,大小战船三十几艘。

崇祯听完之后,点一点头,显然这个崇祯掌握的情况“基本相符”,崇祯道:“张爱卿,你的人马还是少了一点,区区几万人,哎……”

人数太少,在崇祯看来没有什么大用处,既不可能解决辽东战事,也不可能平定国内数十万的流寇。

张丰见状,趁机道:“陛下,主要是一切粮饷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另外,松江、苏州、常州三府兵源有限,能发展到这几万人,已经是极限。”

崇祯自然知道张丰这一番话的意思,打断道:“你不要向我哭穷,我听茹儿回来说了,你手底下有一大帮人,生意做得很大,你富得很。”

张丰一笑。

崇祯道:“你回去之前去见见茹儿吧,朕这里就不必要再过来了,我等你的好消息。”

张丰点头,“万岁,我一定将高起潜这厮抓回来。”

………

第一百六十八章情报很重要

辽东湾,夜色如墨。

距离锦州码头不算远,海面上,赫然停着一艘大船,在夜幕掩护下,如果不是事先知道这里停了船还真难以发现这艘大船。

这是“上海号”铁甲舰,张丰站在甲板上,看着锦州码头的方向,在张丰的身后,除了董武平,还有数名彪悍的雪豹战队队员。

说特战队,有一点过,毕竟这最多只是有一点特战队的雏形和影子,称为“战队”算比较合适,这是张丰组建的第一支战队,即“雪豹战队”,全战队二十几人,全军三万余人之中挑选出来的精英。

经过这么久的训练,也该露一露面,出来耍两手不是。

张丰在崇祯面前打了包票,一定要将高起潜抓回去,于是,张丰亲自带着战队二十几名队员来了,乘坐“上海号”铁甲舰抵达辽东湾,在这里静静的等待情报队员过来。

张丰看着锦州码头方向,心中想道,关鹏的情报队员应该也要过来了吧。

上次锦州大战,张丰大败多尔衮,也就是那次,张丰在锦州一带安插了情报队员,这些情报队员化整为零,潜伏在暗处,一直在锦州一带活动,这次要抓高起潜,情报自然非常重要。

夜色的掩护之下,一条不起眼的渔船正在划行,船上数人也全部都是渔夫打扮,这条渔船划行的方向正是“上海号”铁甲舰所在的方向。

约半个时辰之后。

这条渔船开始靠近“上海号”铁甲舰,从渔船上看去,能看到不远处铁甲舰那朦朦胧胧的身影,渔船上的其中一名情报队员拿出火折子点火,一灭一点,连续三次,这次约定好的信号。

很快,铁甲舰上信号回应,这条渔船加速朝铁甲舰划过去,靠近铁甲舰。

“上海号”铁甲舰甲板上,董武平站在张丰身侧,看到信号,董武平轻声道:“总兵大人,我们的人来了。”

张丰点一点头。

渔船靠近“上海号”铁甲舰,停靠在铁甲舰的一侧,渔船上的几名情报队员顺着从铁甲舰上放下的软梯上了上海号。

几名情报队员,领头的是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