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明末之旅-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又一家粮店开张了,看上去店面还不小。”

“这年头,粮店赚钱啊!”

“哎,粮价越来越高,我们已经吃不起饭了。”

“……”

不少老百姓议论纷纷,不过,从大家的言语之中能听出来,那就是粮价贵,甚至有部分老百姓对粮商不爽。

李春喜是苏州府人士,提着一个袋子上街去买粮食,家里好几张嘴吃饭,刚买的五十斤粮食又快吃光了,一边走,一边摸了自己贴身口袋放着的几两散碎银子,李春喜有一点愁。

因为听说粮价又涨了,不知道这一点散碎银子能买多少粮食,走了一会儿,走进一家粮店,一问价格,大米的价格已经到了三两八钱银子一石。

李春喜像被蛇咬了一样,拿着自己的空米袋出了这家粮店,心中想道,怎么会这样,粮价涨得这么快,以后吃饭就是一大问题,搞不好要去城外挖野菜充饥。

随着粮价大幅上涨,很多人去城外挖野菜,野菜都快挖光了,挖回来野菜,有条件的放一点大米,熬野菜粥,没有条件的,直接吃野菜充饥,放一点大米熬粥那只能是奢望。

李春喜一脸沮丧,低着头走,走了约百十米,李春喜突然发现前面好热闹,抬头一看,正是一家粮店,粮店里面很多人,外面甚至还排起了长队。

“这是怎么一回事?”李春喜疑虑,正好看到一个熟人,马上拉住问道:“老张,这家粮店的生意怎么这么好?”

老张道:“老李,你不知道吗?这家粮店的大米只卖三两银子一石,且买十斤还送一斤你,快,快去排队!”

有这等好事,如果不是看到很多人排起了长队,李春喜打死都不相信,见状,马上开始排队,心中道,谢天谢地,终于能买到三两银子一石的粮食了。”

店内,一片火爆!

几名伙计忙得不可开交,掌柜的更是笑得合不拢嘴,这简直就是收钱收到手软啊!

“怎么最多只能买五十斤,不行,我要买两石!”有顾客大喊起来,手里拿着银锭,坚持要买两粮食。

一名伙计耐心的道:“真对不起,我们东家有交代,一人最多只能买五十斤,这是你的大米,下一位!”

“不行,我要见你们东家,我要买两石粮食!”

这名伙计心中道,就凭你也想见我们东家,说出我们东家,吓都吓死了,不过,心中虽然这么想,伙计的脸上还是保持微笑和热情,耐心的道:“实在对不起,我们有规定,真的只能卖给你五十斤大米,下一位!”

张丰十几家粮店,开业之后异常火爆,三两一石的粮食价格,再加上买十斤粮食还送一斤,迅速吸引了大量的顾客,这就出现了奇观,张丰的每一家粮店门口排起了长龙,而其他那些卖高价粮食的粮店则生意冷清。

有三两一石的粮食可买,谁还去买三两八钱一石的粮食,除非脑袋进水。

杨国财脸色难看,在自己的粮店内走来走去,偌大的粮店内,只有几名垂头丧气耷拉着脑袋的伙计,前来买粮食的顾客一个都没有。

降价卖粮,那将少赚很多钱,杨国财不干,想了想之后,杨国财将心一横,恶从胆边生。

………

张丰来了苏州,和张丰一起的除了两名警卫还有徐良益,当然,大家都是便装,现在张丰正在其中一家粮店内。

粮店内生意火爆,看着就让人喜欢,可以看得出来,店内的粮食少了很多,估计到下午就会卖光。

徐良益现在是张丰生意上的得力助手,生意上的事情,不是杨升海打理,就是徐良益。

徐良益更年轻,三十岁出头,更有能力,更有激情和闯劲,张丰准备重点培养,这些粮店就由徐良益筹备,以后也由徐良益打理。

看到粮食卖得这么快,徐良益暗暗佩服张丰看得长远,因为在粮店筹备之初,张丰就交代徐良益在苏州找了大仓库,很多粮食就存放在这仓库之中,店内的粮食快卖光就能从仓库之中调集粮食过来。

“老板,您看,苏州知府刘大人过来了。”徐良益在张丰耳边轻声的道。

张丰点一点头,店内顾客多,不是谈好的地方,张丰道:“我在后堂,你去迎接一下。”

说完张丰去了后堂大厅,徐良益则出了粮店在门口接上刘士余,低声几句,带着刘士余等人从侧门去了粮店后堂。

身为苏州知府,刘士余是知情的,知道这些粮店全是张丰,得知张丰来了苏州,刘士余准备过来祝贺一下,于是马上带着自己的几名同僚过来。

后堂之中。

刘士余首先就是道贺,然后,喝着茶,和张丰聊着天,从刘士余等人的神色可以看出来,虽然张丰一身便装,一脸轻松,但除了刘士余之外,其余人等则多少带着拘谨,毕竟张丰是手握兵柄的正三品总兵。

正聊着天,徐良益快步走进来,附在张丰的耳边低声几句,顿时,张丰的脸色就微微一变。

………

第一百一十七章有人吃了豹子胆(求推荐票)

能做到正四品的知府,刘士余也算一个人精,从张丰微小的脸色变化就看出了不对,马上问道:“张总兵,发生了什么事情?”

张丰冷笑道:“没有想道,有人吃了豹子胆,来了十几人,拿着家伙到了我的店外,叫嚣着要砸了我这家店。”

“啊!!!”

刘士余大惊,这还真是吃了豹子胆,这简直有一点太逆天了,张总兵开的粮店也有人敢上门来砸店!

张丰道:“走,我们去看一看,我看是谁敢砸我的店!”

出了后堂大厅,还没有到进店面,就能明显的听到一阵嘈杂,刘士余不禁心中想道,千万不要出乱子,这可是我的治下,千万不要出事啊!不然,面子上不好看。

走进店面,情况一目了然,几名伙计正和十几名壮汉对峙,那十几名壮汉手里拿着棍棒,其中有几人一看就知道不是好人,那股痞气无形之中就透出来。

这些壮汉自持人多,想要冲进店来,领头的壮汉满脸络腮胡子,流里流气,嚣张的大喊道:“大伙给我冲,给我砸了这家鸟店!”

太嚣张了!

太无法无天了!

张丰不满的看了刘士余一眼,那眼神仿佛在说,刘大人,这就是你的苏州府,这就是你的治下。

看到张丰不满的眼神,刘士余额头微微冒汗,脑海之中不由自主的就浮现出当初张丰杀赵水泉的那一幕,在刘士余的眼里,文贵武贱不假,但张丰是一个杀伐果断的主,弄得不好,自己都要受到牵连。

大家才堪堪从后堂进入店内,刘士余更是准备要大声阻止,但才堪堪准备张嘴,那帮壮汉已经冲破了数名伙计的阻挡,冲进店内就是一阵猛打猛砸,瞬间,店内就是一片狼藉。

店外,人群之中,有两人看到这些壮汉冲进了店内并猛打猛砸,顿时狂喜,马上不动声色的走了,然后飞快的回去汇报。

张丰的脸色一瞬间非常的难看!

刘士余更是老脸一红,看了张丰一眼,刘士余非常的尴尬,感到自己毫无脸面,这可是刘士余自己的治下,刘士余知道这个时候自己必须出面,必须制止。

于是,刘士余对着那些阵在店内打砸的高喊,“住手,你们太无法无法天了!给我住手!!!”

刘士余又急又怒,声音也很大,脖子上的青筋都起来了,身为一个文官,如此不顾斯文,亲自大喊大叫,自然还是因为张丰,刘士余真有一点怕张丰。

领头的壮汉,拿着一根粗棍棒,正一棒砸翻一个米斗,白花花的大米撒了一地,看到刘士余似乎不像一般人,不禁停了下来,“你是谁?”

刘士余气愤的道:“我是松江知府刘士余,你们太无法无天了,统统给我抓起来!”

“松江知府!”领头的壮汉一惊,细细上下打量了一番刘士余,心中不禁打鼓,示意其他人全部停下来,那些打砸正欢的壮汉停了下来,齐齐看着刘士余。

其中一名流里流气的壮汉不屑的道:“老头,你说是你是松江知府,谁信呢,哈哈……”

“哈哈……”

不少壮汉大笑起来,因为刘士余等人全是便服,这些壮汉还真不信,一家米店而已,堂堂知府大人怎么可能在这里。

刘士余含怒大声道:“你们太无法无天了,眼里还有没有王法,告诉你们,我是苏州知府刘士余,这是知府同知周大人,这位是我们松江总兵张总兵,这米店是张总兵开的,你。。。你们捅破天了,等着人头落地吧!“

那些壮汉,有一些正准备继续大笑,此刻,围观的人群之中有人大声道:“我的老天,那真是知府刘大人!”

“对,是刘大人,我见过刘大人,绝对是刘大人没错!”

“我的老天,那旁边的难道真是张总兵!”

人群之中声音传来,顿时就炸了锅,很多人惊呼,“我的老天爷,那真是张总兵,没有想道,这是张总兵开的粮店!”

“张总兵大好人啊!粮价这么低,这是在为我们老百姓考虑啊!”

“天杀的!肯定是有人见张总兵的粮店粮食卖得低,然后派人过来砸店!”

“这下有好戏看喽!”

围观的人群之中,大家议论纷纷,一些声音也不断的传过来,自然也不可避免的传入这些壮汉们的耳朵之中。

这些壮汉先是面面相觑,然后冷汗就下来了,领头的那名壮汉更是脸色发白,两脚发软,哪里还有刚才砸店的那种威风。

“让开,让开!”

只见一名捕头,带着一大帮捕快过来,这名捕快走进粮店之内,朗声的道:“苏州府捕头沈光力见过张总兵!”

张丰点一点,脸色还是依旧难看,自己一家好好的粮店,被这些人砸得一片狼藉,看得出来,张丰真的动怒了。

沈光力先是见过张丰,朝张丰行礼,然后对刘士余道:“刘大人,这些人怎么处理!”

刘士余看向张丰,这必须征求张丰的意见,张丰道:“刘大人,这样光天化日之下进行打砸,还打伤了我的数名伙计,按大明律该怎么处理!”

刘士余道:“禀张总兵,按大明律,对这些人可以发配充军,流放,或斩!”

张丰严厉的道:“那就斩!!!”

张丰真的怒了,用了极刑!

这些壮汉,刚才多么威风啊,现在听到一个“斩”字,顿时,很多人直接像死狗一样的瘫倒在地上。

领头的大汉更是毫无形象的嚎叫起来,“张总兵,饶命啊,是杨国财指使我们做的,真的是杨国财指使的啊!”

张丰不耐烦的挥手道:“全部带走!”

那些捕快马上就行动起来,动作很多,这些壮汉全部被带上手铐脚链,很快就被拖走。

………

杨记粮店。

这家粮店够大,位置也够好,东家也够有钱,当然东家正是苏州最大的粮商杨国财,在苏州,杨国财有大小粮店好几家,现在手上囤积的粮食更是在十万石以上。

杨国财正在得意,刚才有人回来汇报了,自己派出的那十几名壮汉已经将那家粮店打砸的一片狼藉,杨国财知道,经过这么一来,那家粮店肯定再也不敢三两银子一石卖粮食了。

“东家,东家,不好了!”

一名伙计,脸色苍白,急急忙忙的从外面跑进来,仿佛大难临头的样子,见状,正在得意着的杨国财就不高兴了。

“瞧瞧你,像什么样子,成何体统!”

这名伙计哪里还顾得了什么形象,搞得不好,马上就要人头落地,于是,这名伙计惨然道:“东家,你派人去打砸的那家粮店是松江张总兵开设的粮店,当时,张总兵,苏州刘知府等人正在店内,现在,你派出去的人全部被抓起来,听说要斩立决。”

斩立决!

闻言,杨国财的脸色瞬间就苍白起来,浑身如筛糠一样颤抖不停,喃喃的道:“完了,完了,全完了!”

杨国财真的完蛋了,也真是不开眼,居然派人去砸张丰开设的粮店。果然,张丰很快就派兵抄没了杨国财的家产,杨国财本人也被斩于城外乱石岗。

………

经过这次事件之后,苏州府的老百姓渐渐的知道,原来这几家价格公道,服务热情的粮店是张总兵开的,渐渐的,松江府,常州府的很多老百姓也知道了这些粮店是张总兵的。

一共十几家粮店,生意一直空前火爆,用日进斗金来说毫不为过,卖粮食真的赚钱。

月底盘账,张丰先前有心理准备,知道能赚很多钱,但听了徐良益的汇报之后还是微微吃了一惊。

十月初八,各粮店同时开始,到月底,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一共累计卖出超过三十余万石粮食。

“总兵大人,这是本月的账目,一共进账一百零六万叁仟四百五十二两七钱,一共卖掉大米三十二万余石,此外还卖了部分粗粮。”

一百零六万两!

这个来钱快!

张丰心中欣喜而高兴,不过,徐良益接着的一句话让张丰也意识到了马上需要面对的问题。

………

手上有推荐票的童鞋们,请将推荐票投给本书,谢谢大家!

第一百一十八章三千料运输船

粮食生意火爆不假,但粮食卖得快,库存少得也快,上次张丰从琉球运回来的数十万石粮食眼看就要卖掉一半,剩余的粮食大约还能卖一个多月。

一个月多之后呢?

所以,徐良益道:“总兵大人,我们仓库之中的粮食大约还有三十余万石,大约还能卖一个月,一个月之后,我们将面临无米可卖的局面。”

这钱赚得这么爽,张丰自然不希望一个月之后就中断,张丰正需要钱,需要大把钱。于是,张丰站了起来,也思考起来。

从各地收集粮食再卖,这显然不妥,一方面是全国各地的粮价都不便宜,自己卖三两银子一石的话绝对亏本,另外收粮的话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交通运输成本。

此法不行,张丰轻轻的摇了摇头,除了此法的话,那就只能走远洋贸易,或是像上次一样运气好,缴获了这么多的粮食。

不可能每次都运气这么好,那从长远来看,只能走远洋贸易这一途,张丰的脑海之中,迅速闪过了附近数个产粮国的名字,如日本,如朝鲜,南下的如越南,如菲律宾等,远一点还有泰国。

想了想之后,张丰已经有了初步打算,于是,张丰对徐良益道:“不用急,车到山前必有路,到时我们肯定会有足够的粮食,我们的这十几家粮店肯定不会关门。”

张丰这么说,再加之想起张丰的种种神奇,徐良益大为放心,徐良益有空前的信心,总兵大人这么说了,那就肯定会有足够的粮食。

这些粮店不用关门就好,徐良益心中一轻。徐良益自然舍不得这些粮店关门,这些粮店徐良益不但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且看着每天大量的金银进账喜人啊。

………

张丰既然答应了徐良益,心中自然就有了打算,这不,第二天就来到了上海造船厂。

这一个月光卖粮食就是一百余万两银子进账,张丰自然底气足,到造船厂的第一件事情就召集了一众技术骨干,管理骨干,以及唐建清,宋应星等人开了一个大会。

张丰进行了一系列部署,首先就是对造船厂进行扩建,增加船坞数量,增加造船工人数量等等,当然,张丰也加大了对造船厂的投资。

除了上海造船厂,张丰准备建设第二家造船厂,选址宁波,也就是宁波造船厂。

另外,张丰决定大量建造三千料的蒸汽运输船,这是一种专门用来远洋贸易的运输船,当然,这样的运输船也可以作为海军的运输船或补给船。

三千料蒸汽运输船,民用版主要运来远洋贸易,在民用版的基础上加装几门七十毫米火炮,民用版的远洋蒸汽运输船就成了军用版,可以用作海军的运输船或补给船。

以前建造的一千料,或两千料的蒸汽动力海船,也能运输,但这种船更多的偏向于战斗,介意运输船和战船之间。

张丰已经决定,上海造船厂进行扩建,增加船坞数量,马上开工建设三千料远洋蒸汽动力运输船。这样一来,上海造船厂就能同时开工建设四种船型,即一千料、两千料海船,三千料运输船,以及正在建造的铁甲舰。

在将来,海军以后的主力战舰是铁甲舰,以前生产并装备海军的一千料,或两千料海船只能算是补充,因为这样的木质结构海船难当主力战舰的重任,主力战舰必须是铁甲舰。

将要开工新建造的三千料蒸汽动力运输船,当然也是木质结构,因为木船建造速度快,且唐建清非常擅长建造木质大船,三千料的蒸汽动力运输船张丰不准备自己设计,而是全部交给唐建清。

张丰相信,唐建清肯定能建造出自己非常满意的三千料蒸汽动力运输船,有了这样大运输船,张丰就要开始走远洋贸易的道路。

因为张丰知道,这个时候,欧洲国家已经开始四处殖民,自己不能落后于他们,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1600年,东印度公司成立。荷兰更是已经开始赢得海上马车夫的称号,现在,不管是荷兰,还是英国等,已经开始向东亚渗透,已经不乏这些国家远洋船队的身影。

“总兵大人,您就放心吧,三千料蒸汽运输船,没有一点问题,我们很快就能开工建造。”

唐建清当着大家的面,信心十足的打了包票。

………

舟山军港。

几艘海船正安静的停靠在码头,有部分海船已经出海训练,估计要好几天才能回来,距离码头不远,一处训练场上,有数百名水兵正在训练,这是海军陆战队的队员。

不但有舰队,也有海军陆战队,且海军陆战队已经发展到两千余人的规模,经过长达数个月的训练,海军陆战队已经有那么一股气势,唯一缺少的就是实战。

只有经过了实战,才能进行质的提高,才能脱胎换骨。

现在的海军,算是初具规模,缺乏的主要是实战,另外,战船数量有一点偏少,十艘两千料海船,六艘一千料海船,一共十六艘。

十六艘海船,这是张丰的全部家底,有两艘一千料海船还远在那霸军港。张丰站在码头上,看着停靠在码头边的一艘艘海船,心中微微觉得船只数量太少。

张丰的旁边,正是赵卫斌。

赵卫斌道:“总兵大人,停靠在码头的一共八艘海船,有六艘出海训练,估计最迟明、后天就要回来了。”

张丰点一点头。

赵卫斌道:“总兵大人,听说造船厂马上又有两艘两千料海船将交付给我们,是不是真的?”

上海造船厂一直在建造海船,马上又将有两艘两千料蒸汽动力海船将交付海军,看得出来,赵卫斌有一点期待。

张丰道:“这两艘两千料海船的交付就是这两天的事,另外,我们的‘上海号’铁甲舰也快下水了。”

闻言,赵卫斌大喜,对铁甲舰赵卫斌是比较了解,也是非常期待的,没有想道,这艘铁甲舰马上就要下水了,建造速度真快。

铁甲舰下水,这就意味着,这艘铁甲舰的建造进入收尾性阶段,估计再过三、五个月就能进行试航。

赵卫斌高兴的道:“总兵大人,这真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铁甲舰啊!将来我们要组建一个强大的铁甲舰组成的舰队!”

张丰也是这么想的,在这个时代,铁甲舰无疑是非常强大的,不但有厚厚的装甲,而且火炮口径也达到了一百五十毫米甚至两百毫米也有可能。

两人正聊着这艘即将下水的铁甲舰,远处,海面上,一艘海船缓缓的行驶过来,张丰视力好,眼尖,依稀看得出,这似乎是一艘一千料海船。

怎么单独一艘一千料海船呢?

张丰有一点纳闷,一般情况,自己的海船都是编队航行,如果是几天前出海训练的那几艘海船,肯定是编队一起回来,而不是这么孤零零的一艘。

“望远镜!”

张丰突然感到有一点不妙,马上大声的喊起来,赵卫斌也意识到了不同寻常,马上将一个单筒望远镜给了张丰。

通过这支单筒望远镜,加之张丰视力本来就好,这一下看得比较清楚。

这是一艘一千料海船无疑,肯定是自己的船只,但这艘船非常的破损,能明显看到多处损坏,且还燃烧过,有大火刚刚扑灭过的痕迹。

认真的看了看之后,张丰的脸色渐渐的凝重,完全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也似乎猜测到了一点一点。

“赵司令,你看一看。”

将单筒望远镜给了赵卫斌,赵卫斌哪里敢怠慢,马上拿着望远镜看了起来,这么一看,赵卫斌脸色大变。

“总兵大人,那是我们的船!估计是从那霸军港回来了,在那霸军港肯定发生了大事情!”

赵卫斌厉声大喊起来,脸色大变,满是愤怒,因为愤怒,脸色有一点点可怕,这是谁吃了豹子胆,居然朝自己的船动手。

码头上,水兵们渐渐多起来,显然,很多水兵都看到这艘越来越近的海船,看到这艘明显遭到过重创的海船,水兵们知道,肯定发生大事了。

这艘海船越来越近,朝码头停靠过来,张丰心中沉重,受损这么严重,随时都有沉没的可能,能行驶到这里,成功停靠到码头,已经非常不容易。

船上,几名水兵一脸悲惨的下来,领头的水兵悲切道:“总兵大人。。。我…我们……”

领头的水兵完全无法再说下去,抽泣着,张丰安慰道:“不急,慢慢说,怎么一回事情?”

听了张丰的话,领头水兵才好一点点,悲泣的道:“总兵大人,他们来了很多船,来了很多人,兄弟们全部战死了,只剩下我们十几个,全部战死了啊!”

“总兵大人,您一定要为战死的兄弟们报仇!”

…………

第一百一十九章报仇!

“报仇!”

“为战死的兄弟们报仇!”

“……”

整个码头,全是水兵们的高喊声,事情也已经非常清楚了,几天之前,那霸军港来了一支庞大的日本海军舰队,来了数千人,这帮人日本人在岛津信义的带领之下向那霸军港发起了攻击。

三百水兵和数千日本兵激战一整天,最终,寡不敌众,弹药耗尽,几乎全部战死。

不过,大家也够本了,完全值得骄傲,因为让日本人付出了近千人的代价,且还被大家击沉了两艘日本战船。

张丰大声道:“你们吴司令呢?”

“总大人,吴司令战死了!”

吴军节以前是旗舰舰长,张丰当初离开那霸的时候任命吴军节为那霸基地司令员,负责那霸基地的修建,没有想道,连吴军节也已经战死。

岛津信义!

萨摩藩!

张丰咬牙道,然后大声的道:“此仇一定要报!”

吃了亏不报仇,这不是张丰的性格,尽管对方很强大,但张丰还是要报仇,于是,张丰接着道:“赵总司令,集合部队,做好准备,马上朝那霸港出发!”

赵卫斌大声的道:“是!总兵大人!”

很快,整个舟山军港忙碌起来,一艘一艘海船开始进行补给,如装淡水,装煤炭,弹药等等。

同时,通过仔细询问回来的那十几名水兵,情况进一步的清晰明朗,对方舰队大大小小一共三十几艘船只,其中战船的数量为二十六艘,其余则是辅助船只,如运输船,补给船等等。

三十几艘船!

数千人!

张丰渐渐的冷静下来,对方比自己强大得多,此战肯定不会轻松。赵卫斌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不禁提醒道。

“总兵大人,对方这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啊!一共三十几艘船只,而我们目前只有十四艘海船,且还有六艘出海训练未回来。”

张丰自然知道这个情况,本来有十六艘海船,但留守在那霸的两艘一千料海船一艘被击沉,另外一艘回是回来了,但受损严重,基本报废。

张丰沉思,思考一番之后,“赵总司令,时间紧迫,这样,我带目前在港的八艘海船组成第一舰队先行出发,你在这里等两天,待我们出海训练的那六艘海船回来,再加上上海造船厂可以交付的那两艘两千料海船,也是一共八艘海船组成第二舰队晚两天出发。”

赵卫斌急忙道:“总兵大人,这不可,对方是三十几艘海船,我们分批行动,力量更弱,万一和对方遭遇,胜算很小啊,这样吧,由我带领第一舰队先行出发,您带领第二舰队晚两天过来和我会和。”

张丰毫不迟疑的挥手道:“不行,事情这这么定了,不容更改!”

………

下午时分。

一共八艘蒸汽动力海船组成的舰队鸣着汽笛开始缓缓离开舟山军港,每一艘船上满是水兵,因为张丰还带了六百名海军陆战队队员。

因为只有八艘船,不然的话,张丰肯定带更多的海军陆战队队员,装备火枪的海军陆战队队员,若发生海战,也正好是一股不错的力量,起码对方船只近了之后大家可以用火枪射击,另外,若在那霸登陆,起码也能登陆作战。

“呜……”

汽笛长鸣,船只离开舟山军港,其中一艘两千料海船充当张丰的临时旗舰,在这艘临时旗舰的指挥室之中,张丰看着远处的海面,心中想着接下可能将发生的情况。

毕竟对方船只在数量上数倍余自己,张丰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但这些日本人已经欺负到自己头上,张丰不反抗,这不是张丰的性格。

数天之后。

经过长时间的航行,那霸湾已经在望,站在指挥室,已经隐隐的能看到若隐若现的海岸线。

旗舰舰长汪金生是一名老水兵,以前就在水军干过很多年,经验丰富,此刻,正站在张丰的旁边,神情严肃,拿着一支单筒望远镜看着远方。

汪金生知道,这一趟远赴那霸肯定不轻松,这几天,汪金生常常亲自客串瞭望员,亲自拿着单筒望远镜,亲自看着远处的海面。

现在,快逼近那霸湾,汪金生就一直在不停的瞭望,通过望远镜,已经能看到远处偌大的那霸海湾。

“总兵大人,您看,那霸湾有海船!”

距离还比较远,但用单筒望远镜已经能隐隐看到一些小黑点,那些黑点肯定是船只,且这些船只很大可能就是日本人的船只。

………

东海。

一支由四艘两千料海船,四艘一千料海船一共八艘海船组成的舰队正在编队航行,本来是六艘海船,上海造船厂新交付的两艘两千料海船被迅速编入舰队,这样一来,一共八艘海船。

指挥使之中,赵卫斌神奇微微焦急。

舰队在赵卫斌的带领之下,已经余昨天早晨从舟山军港出发,到现在已经航行了一天一夜。

从时间上估计,赵卫斌知道,这个时候,总兵大人率领的舰队应该已经抵达那霸湾,不知道已经发生海战没有。

若发生海船,总兵大人只有八艘海船,对方则是大小三十几艘海船,且战船数量达到二十几艘,双方实力不在一个等级。

心中这么想着,赵卫斌心中就更加焦急,大声的道:“传我命令,加速前进!”

旁边一名水兵不禁提醒道:“总司令,舰队航速已经达到十节,再加快速度的话,我们的船只会吃不消。”

一般而言,这样的远洋航行航速在六、七节,最多也就八节左右,现在已经达到十节的航速,已经超越了经济航速,属于高速航行。

赵卫斌心中担忧张丰的安危,根本就不听,大声道:“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