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明末之旅-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五十二章蒸汽机
五千六百人为卫,松江府卫所的一把手,也就是指挥使谭卫东是正四品的武官,没有多久,一身武官服的谭卫东就过来了。
谭卫东抱拳道:“赵公公,找我过来何事?”
赵广才脸色还是有一点难看,这是刚才气的,赵广才将事情稍稍说了一遍,然后道:“一个商贾,捐了一个团练总兵而已,太无法无天了,谭指挥使,这个张丰绝对不能留,我们要派重兵剿灭他,杀了这个张丰。”
谭卫东心中不屑,心中想道,你那一点小算盘老子清楚得很,还不是人家铲除你的那个青龙帮,断了你的财路,现在想将我当枪使,要我派兵去剿灭张丰,门都没有。
虽然心中这么想,但谭卫东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淡淡的道:“赵公公,派兵这样的大事情,我做不了主了,必须禀明都指挥使大人同意之后我才有权利派兵,这个……”
谭卫东故意迟疑起来,赵广才不满的看了谭卫东一眼,心中想道,如果有机会,一定要拿下这个人。
赵广才和谭卫东一直面和心不和,两人相互看对方不顺眼,谭卫东不爽赵广才,这个死太监什么事情都插手,尤其是一些有油水的事情还特别积极,像吃空饷,大部分都落入了赵广才的腰包。
在谭卫东看来,本来吃空饷没什么大不了,但这个赵广才太过分,五千多人的卫所,现在满打满算不到两千人,其中起码有三分之一是老弱病残。
不到两千人也就算了,这两千人每月的军饷都不按足额发放,另外,上头拨下来的钱粮,军械等等,赵广才都要过问,都要插上一手,拔一层毛,落到下面人的手上就更加可伶。
外人看来,卫所很风光,但作为指挥使,谭卫东知道,这只是一个空架子,毫无战斗力可言,平时的训练也基本荒废,军纪松弛,如果真要上战场打仗,一切不可想象。
谭卫东不爽赵广才,赵广才同样看谭卫东不顺眼,认为谭卫东不够听话,且在卫所官兵之中威望太高,影响赵广才自己的地位。
有一次会议结束,赵广才挥手,说大家可以退下了,但那些千户,百户等都不为所动,但谭卫东一挥手,这些人就退得干干净净,这事情让赵广才看谭卫东更加不顺眼。
另外,一些捞钱的事情,赵广才认为谭卫东胆子不够大,挡了自己的财路,赵广才心中铁定,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将这个谭卫东搞下去。
现在,见谭卫东不愿意出兵,借口要请示都指挥使大人,赵广才就有一点生气,扯着公鸭嗓子道:“谭指挥使,张丰公然打了我们的人,这是在和朝廷作对,这是想造反,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你的治下,你不会不管吧。”
谭卫东淡淡的道:“赵公公,言重了,造反还谈不上吧,另外,人家已经手下留情了,并没有弄出人命,我看这件事还是算了。”
见谭卫东油盐不进,赵广才怒极,“好,好,谭大人,你很好,这件事我一定会禀明朝廷。”
谭卫东撇一撇嘴,心中想道,禀明朝廷?吓唬谁呢,老子不是吓大的。
谭卫东道:“赵公公,我还有不少的军务,我失陪了。”说完,也不管赵水泉脸色有多么难看,谭卫东抬脚就走了。
“你,你……”
指着谭卫东的背影,赵广才气得差点一口气没有上来,差点气背过去,良久,赵广才心中想道,不管怎么样,这个张丰我一定要想办法收拾你。
………
这几天,张丰一直在留意卫所方面的动静,见一切风平浪静,张丰微微奇怪,心中想道,这个赵广才真的吃下这个哑巴亏,这不像赵广才的一贯作风啊。
没有动静更好,张丰有很多事情要去做,没有过多的精力放在这种斗争上。
不过,为了防止万一,张丰吩咐关鹏,重点注意卫所方面的动静,有什么风吹草动,马上汇报。
趁着赵广才没有找自己麻烦,张丰去看了建设之中的造船厂和钢铁厂,现在银子充足,张丰再也不用担心资金问题,甚至,张丰在考虑,也应该建一家水泥厂了。
心中这么想,张丰马上就行动,亲自选址,然后开始了水泥厂的建设事宜,以后要用水泥的地方多,水泥厂一定要建。
造船厂的船坞渐渐成型,而钢铁厂的炼铁高炉也开始建设,高炉的设计,自然是张丰,杨升海则监督大家按照张丰的设计图纸进行建造。
高炉建筑工地前。
看着大量的民夫,工匠等在忙碌,张丰满意的道:“老杨,辛苦了,这钢铁厂的建设,简直一天一个样,再过一个月左右,我们的高炉也将建设完工了。”
这高炉主要用来冶炼生铁,将铁矿石冶炼成为生铁,然后生铁进入炼钢炉,最终冶炼成为各种钢材。
张丰在技术上非常自信,自信有能力冶炼出这个时代最好的钢材,甚至,如果以后条件好了,冶炼出合金钢也不是没有可能。
杨升海回答道:“老板,一个月完成高炉的建设足矣,估计两、三个月左右,我们就可以开炉炼钢,只是,这铁矿石的事情有眉目了吗?”
杨升海一直担心,钢铁厂建成之后没有足够的铁矿石,到时就会没有米下锅。
张丰道:“老杨,铁矿石的事情不用担心了,我已经在太平府找到了一处大铁矿,正在找人开矿,不久就会有铁矿石从太平府运送过来。”
太平府,也就是后世的马鞍山,这是后世著名的钢铁基地,张丰知道哪里有铁矿,几天前,已经派了一小队人马前往太平府找矿。
杨升海道:“太平府就有铁矿啊,太好了,我们可以直接走水运,将铁矿石运送过来。”
太平府就在长江边上,水运自然是最好的运输方式,且还是顺流而下,,张丰也是看中这一点,走水运从长江能将铁矿石,甚至煤炭等资源运过来,直接运送到钢铁厂的码头边,非常的便捷。
原材料不是问题,冶炼技术不是问题,加之资金充足,张丰有把握,三个月之后,钢铁厂肯定能开炉炼钢。
在上海县待了两天,张丰心情不错的回到了松江府。
回到松江府之后,一连几天,张丰都是闭门不出,甚至连新兵训练都很少去看,这几天,张丰自然是在忙碌,正在设计这个时代的第一款蒸汽机。
以后有了钢铁,自然要生产蒸汽机。
作为技术男,自己设计一款蒸汽机自然没有一点问题,不要说蒸汽机,就是内燃机,燃气轮机都没有问题。
不过,考虑到明朝生产力底下,技术科技水平很低,内燃机,燃气气轮机都自然就不用想了,只能放一边,先将蒸汽机设计并制造出来再说。
即使是蒸汽机,技术和工艺要求相对较低,但张丰也要考虑当前的技术工艺水平,在这没有机床,没有焊接,全凭手工的时代,张丰在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这一点,不然,设计图纸出来,制造不了,那这些图纸只能是废纸一堆。
正因为受这样那样的限制,这蒸汽机不能太复杂,技术要求不能太高,必须要在当前的水平上能制造出来。
忙碌几天,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设计完成,虽然不是很先进,但毕竟张丰的技术实力摆在那里,这蒸汽机也不差,设计得很科学,起码比瓦特改良的那蒸汽机先进,质量要好。
可靠性,质量等因素,张丰在设计的时候就充分进行了考虑,不然,根本用不了这么久,肯定早就设计好了。
完成设计,看着这一大堆图纸,大大小小数十张,张丰一阵满意,世界第一台蒸汽机,第一台真正意义的蒸汽机,马上就要诞生了。
………
小青山兵工厂。
某一间办公室之中,一张大桌子上,正放着一大堆图纸,这些图纸,就是张丰绘制的蒸汽机设计图。
赵左林知道张丰这几天在捣鼓新东西,好几次想进来看一看,但又怕影响张丰,一直在心中忍着,今天,张丰一派人叫自己过来,赵左林带着几名骨干急急忙忙的过来了。
“老板,这是什么东西,看上去很复杂的样子。”
在张丰看来,蒸汽机结构比较简单,构成的零件也不是很多,并不复杂,但对赵左林等人来说,这显得比较复杂,比以前的燧发火枪复杂多了。
张丰将设计总图在大家的面前摊开,这是一张大宣纸,设计总图绘制得很标准,清清楚楚。
张丰介绍道:“这是蒸汽机,蒸汽机是将蒸汽的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往复式动力机械。这是蒸汽机的锅炉,这是活塞,这是飞轮,这是气阀……”
张丰先介绍蒸汽机的结构组成,再介绍蒸汽机的工作原理,然后介绍蒸汽机对工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张丰很耐心,介绍得也非常通俗易懂,大家基本上很快就明白了蒸汽机是一个什么东西。
…………
第五十三章小伙伴们惊呆了!
约1679年法国物理学家丹尼斯?巴本在观察蒸汽逃离他的高压锅后制造了第一台蒸汽机的工作模型。约与此同时萨缪尔?莫兰也提出了蒸汽机。
1698年托马斯?塞维利、1712年托马斯?纽科门和1769年詹姆斯?瓦特制造了早期的工业蒸汽机,他们对蒸汽机的发展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1807年罗伯特?富尔顿第一个成功地用蒸汽机来驱动轮船。
瓦特运用科学理论,逐渐发现了这种蒸汽机的毛病所在。从1765年到1790年,他进行了一系列发明,比如分离式冷凝器、汽缸外设置绝热层、用油润滑活塞、行星式齿轮、平行运动连杆机构、离心式调速器、节气阀、压力计等等,使蒸汽机的效率提高到原来纽科门机的3倍多,最终发明出了现代意义上的蒸汽机。
无疑,张丰设计的这台蒸汽机比历史上第一台真正现代意义的蒸汽机要技术先进,这是因为张丰是一个穿越者,有领先这个世界几百年的技术科技水平。
如果不是受当前技术和工艺水平的限制,张丰肯定还会将蒸汽机设计得更好,更先进。
这一台蒸汽机,算是张丰的第一代蒸汽机,待以后技术水平提高,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张丰肯定会设计并制造出第二代改良型蒸汽机。
即使这样,听完张丰的介绍之后,赵左林等人惊呆了,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东西!
用比较流行的话语,那就是,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足足过了半响,赵左林才道:“老板,这是你发明的,太了不起了,这简直就是神仙才能发明的东西啊。”
“是啊,是啊,没有想道,世界上还能有这样的东西。”
“老板,您真牛!”
“……。”
听着大家的话语,张丰内心也一阵高兴,张丰到底也是凡人,也喜欢听奉承话,张丰高兴的道:“老赵,图纸我都画出来了,我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将第一台蒸汽机制造出来。”
赵左林跃跃欲试,“老板,没有问题。”
蒸汽机的制造,自然先从零件开始,一个一个零件开始制造,因为没有机床,基本上都是纯手工的制造。
好在大家都有一定的基础,加之张丰的指导,倒也还算顺利。在制造燧发火枪的时候,大家就能熟练的使用游标卡尺,对钳工也不陌生。
大家的钳工工具也比较多,如钢锯,锉刀等等,当然,所谓的钢锯,锉刀等工具其质量比现代的差远来,但至少能使用,这些东西是张丰平时直到大家制作的。
蒸汽机的制造,大家又再次接触到了很多新东西,如铆接,如螺纹等等,赵左林更是感到,自己彻底的进入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学习和吸收这些全新的知识。
张丰设计的这台蒸汽机只能算是中、小型蒸汽机,加之结构还算简单,又有张丰在工艺上进行指导,大半个月的时间之后,蒸汽机各零件制造完成,进入组装工序。
蒸汽机眼看着就要制造出来,大家都很高兴,唯独赵左林心中一阵肉疼,制造这台蒸汽机,消耗了不少的精铁,仓库之中的精铁已经不多了。
这些日子,张丰除了指导大家制造蒸汽机的各零件之外,张丰又完成了第一台车床的设计。
这是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车床,虽然简陋,但至少可以使用,能车削一些零件。
车床的主体是木质的,用杂木制造,加上一些金属零件,另外,张丰还找了一些硬度稍高的精钢,制造了一些车刀,钻头之类。
因为车床床身,结构件等是木质,只有一部分金属零件,并不复杂,虽然设计完成时间比蒸汽机晚很多,但制造起来速度很快,有一点后来居上的味道。
蒸汽机,车床都是在同一天完成组装的。
厂房内,一片热闹,围了不少的人。大家都知道,甚至不少人还参与了零件的制造,大家想看一看,这蒸汽机,这车床到底怎么样。
“快看,真的动起来了。”
“真的,真的动了。”
张丰亲自检查一番,确定无误之后,张丰下令开始试机,不久之后,蒸汽机开始工作,活塞开始往复运动,噗嗤噗嗤的冒着白色的蒸汽,飞轮转起来,且速度越来越快。
“成功了,老板我们成功了!”
赵左林像一个小孩一样,紧紧的抓住张丰的手臂,毫无形象的大喊大叫,其他人也差不多,激动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在蒸汽机的带动之下,那一台车床的主轴快速的旋转起来,张丰来了兴致,拿过早就准备好的一根铁棒,这根铁棒大约一尺多长。
张丰将铁棒装上机床,装上车刀,亲自操作,当起了车工,铁屑一圈一圈的被车削下来,本来不是很规则的金属棒被车削得非常光亮,非常的规整。
小伙伴们又惊呆了!
赵左林等目瞪口呆,简直不敢相信,原来车床是这么用的,看到这根金属棒,赵左林就想道了枪管。
果然,张丰车削完铁棒的外圆之后,又开始钻孔,我们知道,车床既可以车削,又可以钻孔,这台车床虽然简陋,但也能钻孔。
没有多久,这根一尺多长的铁棒就被加工成了枪管,一根短枪的枪管,将枪管从车床上取下来,张丰道:“老赵,看一看,咱们这根枪管怎么样。”
赵左林是行家啊,这一看就看出来,这枪管的质量比自己以前打造的还要好,更直,更规整,更漂亮。
“老板,没有想道,还能这样加工枪管。”
张丰道:“我们有蒸汽机,有了车床,以后一些零件,包括短枪的枪管,我们都可以采用车床加工。”
长枪枪管加工技术难度大,目前这样的简易车床肯定加工不了,只能勉强加工一尺来长的短枪管。
赵左林高兴的道:“老板,太好了,有了这东西就是方便了,我保证,一定制造出一支一支质量优良的短枪。”
张丰点一点头,心中想道,终于有了初步的成果,有了蒸汽机,有了简易车床,张丰很满足。
张丰心中想道,待钢铁厂建成,有了足够的钢材,我就改良车床,不再使用木质车床,而是铸铁的,全金属车床,这样一来,车床的精度,使用寿命都会大大提高。
其实,钢铁厂如果真正建成投产,好处何止这些。
到时,不仅能生产足够的钢材,依据张丰的技术水平,还能冶炼出工具钢,就能生产出合格的车刀,钻头。
有了足够的钢材,就能生产制造出更大型的蒸汽机,能生产制造出钻床,锻床,刨床等等,到时候,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张丰的实力会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
苏州。
松江府距苏州不远,两者之间交通也还算便利,当然,这交通主要是走水路,长三角地区本来就水网比较发达,
一大清早,张丰带着杨升海和几名随从,乘坐一艘货船,从松江府出发前往苏州。
货船不大,但上面有好些布匹,这些都是东方纺织厂生产的棉布,张丰此去苏州,主要也是谈生意。
苏州最大的布商庄传林以前和杨升海有过几次接触,也向东方纺织厂下了几次订单,现在,东方纺织厂的棉布在苏州市场上销售,和这个庄传林有很大的关系。
庄传林想在苏州独家经营东方纺织厂的棉布,杨升海已经和对方达成了初步协议,这次,庄传林邀请张丰和杨升海过去,就是谈合作事宜。
在苏州市场,张丰也需要这么一个代理人,而庄传林作为苏州最大的布商,无疑是最好的对象。
………
第五十四章再见陈圆圆
推荐票,收藏,我好需要你们,快快现身!
。。。。。。。。。。。。
苏州,桃花坞。
这是一个地名,指得是某一个区域,庄传林的府邸正在桃花坞边上,临街的一处大宅子,门口还有两只大石狮子。
下了船,杨升海带路,没有多久就到了庄家大门口,杨升海指着宅子大门道:“老板,这就是庄家。”
在大门口,表明身份,门口的一名家丁飞快的进去通报,很快,庄传林就出来了,老远就抱拳,热情得很,“张老板,杨老板,正巧寒舍来了客人,我未能在门口迎接两位,实在不好意思。”
庄传林肥头大耳,非常的富态,不愧是这苏州最大的布商,一眼就能看出来,养尊处优,保养得不错。
对方热情,张丰也客气,“哪里,哪里,庄老板客气。”
张丰也未在意庄府来了什么客人,庄传林带着张丰和杨升海,一边寒暄,一边往里面走。
进入客厅,张丰目光一凝。
客厅很大,也很豪华,但张丰来不及打量这些,因为张丰看到,客厅之中正坐着自己的一个“熟人”,此人正是赵水泉。
“真是阴魂不散,在哪里都能遇见这家伙。”张丰心中想着。
赵水泉看到张丰,脸色一变,眼神更是非常不友善,赵水泉已经将张丰当成死敌。
一、两月之前,在钟员外的寿宴上,赵水泉被张丰狠狠打脸,最后灰头土脸的走了,不久之前,青龙帮被铲除,知道是张丰动的手,赵水泉对张丰更恨,两人之间的“恩恩怨怨”远不止这些。
现在,赵水泉经营一家大型纺织厂,规模比东方纺织厂还大,且早就开工了,只是,没有飞梭,没有珍妮纺纱机,织出来的棉布不管是价格还是质量,没有什么竞争力。
赚不到什么钱,甚至还有亏本的可能,赵水泉将这一切又归结到张丰身上,今天过来,赵水泉是不请自来,过来找庄传林谈业务的,因为赵水泉有很多棉布要出售,需要打开销路。
庄传林注意到两人的神色,不禁道:“张老板,赵老板,你们认识?”
赵水泉冷哼一声,张丰也不屑。
庄传林心中道,果然。同行是仇家,这一点都没错。其实,庄传林不知道两人之间的“恩恩怨怨”,抱着和气生财的目的,庄传林笑呵呵的。
庄传林道:“既然两位认识,我就不介绍了,两位都是大老板,都是来和谈业务的,商人逐利,这一点相信两位都理解,我很简单,谁的布质量好,价格便宜,我就和谁做生意。”
赵水泉抢着道:“庄老板,我的纺织厂你也去过,看过我们生产的棉布,情况都比较了解,我们之间一切好说。”
张丰笑了,看得出来,赵水泉完全没有底气,对价格和质量闭口不谈。
看到张丰嘲笑,赵水泉脸色一变,怒道:“张丰,你笑什么,这有什么好笑的?”
张丰淡淡的道:“赵水泉,你一没价格优势,二没质量优势,你拿什么和我竞争,不是我看不起你,我要打垮你,要让你的纺织关门很简单,你信不信。”
张丰完全有把握垄断整个苏州的棉布市场,东方纺织厂的棉布物美价廉,花式还多,很多人都喜欢东方纺织厂的棉布,棉布一入市场,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其实,东方纺织厂的棉布根本就不愁销路,在苏州地区找不找一个总代理商,对张丰来说无关紧要,能和庄传林形成合作更好,合作不成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张丰没有丝毫的心里压力。
赵水泉不一样,想到自己工厂之中堆积起来的棉布,赵水泉急得有一点冒火,知道再这样下去,自己新开的这家纺织厂就得关门。
有的时候,赵水泉甚至在想,自己当初弄这么大一家纺织厂干什么,搞得现在骑虎难下。
棉布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赵水泉使劲的压榨工人,不但工钱开得很低,还强制工人暗无天日的为自己工作,打骂工人是常事,听说还打残了几个织工。
张丰这么说,赵水泉气得要死,但又没有足够的理由反驳,自己的棉布和张丰的相比,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赵水泉知道东方纺织厂的棉布售价,批发价格比自己低几分银子,且质量还好,花色也很多,赵水泉也想过降价,但再降价的话自己就要亏本,即使一匹布亏几分银子,赵水泉都承受不起。
以前还有两个合作伙伴,现在徐家倒了,青龙帮没了,赵水泉成了纺织厂的唯一老板,亏起来就要赵水泉一个人承担。
看到赵水泉气得脸色都变了,又没有理由反驳自己,张丰心中就一阵阵的舒爽,小子,和我斗,你还嫩了一点。
张丰开心一笑,然后道:“庄老板,我们的棉布你也见过,如果你成为东方纺织厂在苏州地区的总代理,每一匹布即使只赚一钱银子,一年下来起码赚上万两。
上万两银子不是小数目,一年就上万两,那两年呢,三年呢,五年呢,想一想,庄传林很是心动。
苏州地区本来就富庶,如果垄断了苏州的棉布市场,庄传林心中大致估计了一下,一年下来,苏州地区至少能卖上十万匹布。
看到庄传林很是心动的样子,眼看就要张丰形成合作,赵水泉急了,急忙道:“庄老板,等一等,我可以赊账给你,等你卖完我们再结账,怎么样?”
赊账,亏赵水泉想得出来。
张丰就笑了,哈哈一笑,“赊账又怎么样?价格太高的话,也难以卖出去,庄老板,不要信他的。”
庄传林是生意人,张丰这样一点明,庄传林就明白了,庄传林道:“赵老板,那就不好意思,对不住了。”
庄传林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我不和你合作了,我要张丰合作。
看到合作黄了,赵水泉脸色非常难看,恨恨的看了张丰一眼,知道再呆下去就会被张丰再次打脸,赵水泉不甘的走了。
弄这么大一家纺织厂,本来是想偷了飞梭技术之后,大大的赚一笔钱,现在悲剧了。
作为胜利者,张丰高兴的哈哈一笑,连旁边的杨升海也笑了。
赵水泉走了,张丰和庄传林,双方就直奔主题,一个是卖家,一个是买家,加之之前杨升海已经和庄传林有过几次接触,商谈过双方合作的事宜,没有多久,双方就在友好的气氛之中达成了合作。
庄传林成为东方纺织厂在苏州地区的总代理,以后,庄传林可以按照双方约定的价格从东方纺织厂拿货,东方纺织厂的棉布在苏州地区的销售,再也不用张丰、杨升海担心,完全有庄传林这个总代理。
接着,庄传林又兴趣极大的表示,想当东方肥皂厂的总代理,这样的要求,张丰自然满足庄传林,双方又很快谈好了肥皂、香皂的代理事宜。
接下来,双方签订正式协议,签字,按手印,这合作就正式成功了。
庄传林更是非常高兴,客气的道:“张老板,杨老板,我备了一桌薄宴,还望两位赏脸。”
张丰道:“庄老板客气,那我们就不客气了。”
庄传林的酒宴很丰盛,双方碰杯喝了一杯酒之后,庄传林道:“张老板,我请了桃花坞的圆圆姑娘助兴,请圆圆姑娘演凑一曲。”
张丰的脑海之中,马上浮现一个美丽的倩影,这次来苏州,和庄传林谈生意只是张丰的一个目的,另外一个目的,自然是想见一见陈圆圆。
本来,张丰是打算待生意谈完之后去一趟桃花坞,见一见陈圆圆。没有想道,庄传林给了自己这么大一个惊喜。
虽然庄府就在桃花坞的边上,但请陈圆圆给来,估计也要花重金,张丰高兴的道:“好,我们就听一听圆圆的小曲。”
庄传林更是高声喊起来:“有请圆圆姑娘。”
一阵脚步声传来,美丽的倩影出现在客厅门口,婷婷娉娉的进了客厅,张丰的眼前一亮,美丽,还是这样的美丽,这样的赏心悦目。
好一个古装美女!
………
第五十五章抱得美人归
进入大厅,陈圆圆看到张丰,先是微微一愣,然后,眼神一亮,福了福,动听的声音响起:“庄老板,张公子,奴家有礼了。”
张丰面带微笑,朝陈圆圆笑了笑,算是打了招呼,张丰高兴,果然,陈圆圆记得自己,且看样子对自己的印象还比较深刻,刚才,张丰明显注意到了,陈圆圆的眼神似乎亮了一下。
庄传林诧异,马上就问了起来:“张老板,你们之间认识?”
张丰道:“认识,自然认识,我们早就认识了。”
庄传林给了张丰一个眼神,好像在说,你牛,你牛叉。为了请到陈圆圆,庄传林花了很大一番力气,而张丰居然和对方认识。
张丰自豪一笑,一脸的得意,很是享受庄传林这种眼光,对正准备弹一曲古筝的陈圆圆道:“圆圆,过来,这边坐。”
令人惊奇的是,陈圆圆缓缓的走过来,在张丰的旁边坐了下来,面目含笑,旁边的庄传林差点下巴都掉在地上,心里直呼,这是什么情况?
随着陈圆圆露面的次数渐渐增多,陈圆圆的芳名在苏州一带渐渐传开,苏州很多人都知道,在桃花坞有一个美丽得不像话的清倌人,即使知道是清倌人,但一些有钱的公子哥不是没有想法。
庄传林更是知道,陈圆圆美则美矣,但一般都很冷艳,没有想道,现在含笑着坐到了张丰的旁边,这大大颠覆了庄传林心目之中陈圆圆的那冷艳的形象。
张丰心中那个舒爽,尤其是闻到一股淡淡香味,一股非常好闻的香味,心中的这种舒爽简直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陈圆圆含笑着道:“公子,奴家一直记得,你还欠我半首词呢。”
张丰开心的哈哈一笑道:“难得圆圆一直记得,下半首词我已经做好了,我现在就吟给你听。”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陈圆圆听得很认真,仔细的体会词中的意境,良久之后,陈圆圆道:“公子大才,圆圆佩服。”
张丰心中高兴的想道,还是穿越好啊,这就是哥的优势之一,随便抄一首词过来,这撩妹的效果简直就是杠杠的。
张丰道:“圆圆,过奖了。”
陈圆圆对张丰不是没有想法,尤其是上次知道张丰准备为自己赎身之后,陈圆圆对张丰就不一样了。
歌妓是贱籍,随着长大渐渐懂事,尤其是听姐妹们所说的种种,陈圆圆知道,歌妓的命运大多都是悲惨的,只有少数有幸能赎身命运才发生转折。
张丰年轻,帅气,阳光,没有那种纨绔子弟的嚣张和乱搞,陈圆圆希望张丰为自己赎身,自己如果能嫁给张丰,即使只是一个小妾,陈圆圆也很知足。
一个郎有情,一个妾有意,两人有说有笑,这样子,在庄传林看来,完全像情侣一样,以至于,庄传林起身道:“张老板,不好意思,突然想起来有一件重要事情要去处理一下,失陪了。”
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