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明末之旅-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丰道:“赶快试枪,打那个五十米靶,然后再打一百米靶,要玩枪的话待靶子打完之后再说,老赵那里可是有一百多发子弹。”
听说有一百多发子弹,王朝勇两眼放光,看着赵左林道:“老赵,是真的?”
赵左林轻轻拍一拍自己的袋子道:“老板说得没错,这袋子里面有一百多发子弹,够你们打的。”
“太好了,这次可以过足瘾了。”王朝勇想道有一百多发子弹,顿时来了干劲,马上又装上子弹,又开始试枪,瞄准五十米靶开枪射击。
“砰!”
又是一声枪响,王朝勇击中五十米距离的靶子,不用张丰吩咐,马上就有一名保安队员去将靶子扛了过来。
也许是因为距离的关系,这一枪打在了九环的位置,也将一寸厚的靶子打穿,被打穿的位置虽然没有拳头大小的洞,但起码有半个拳头大小。
威力不错!
张丰比较满意,然后吩咐王朝勇继续试枪,瞄准一百米靶开枪,很快,枪声再次响起!
“砰!”
枪声响起之后,其中一名保安队员很快就将靶子扛过来了,大家一看靶子,顿时一阵不解,纷纷看着王朝勇,王朝勇老脸一红,讪讪的道:“打偏了。”
确实是打偏了,也就是脱靶了,张丰倒是没什么,知道这也正常,因为是滑膛枪,射击精度自然没法和线膛枪相比,一百米的距离要打中靶子,有一点勉强。
王朝勇道:“老板,我再试一试。”
张丰点一点头,张丰也想看一看,这支火枪能不能打中一百米距离的靶子。
王朝勇又装弹,再次端枪瞄准,仔细瞄准,感觉万无一失之后,王朝勇扣下了扳机。
“砰!”
枪声响起,王朝勇放下枪,亲自跑过去将靶子扛了回来,这一回没有脱靶,打在了十环靠外一点点的位置。
“这么远的距离也将靶子打穿了。”
“这是一寸厚的木板!”
“……”
靶子被成功打穿,张丰满意的点一点头,从这次射击来看,在100米的位置上仍然有不错的杀伤力。
不错,不错!
张丰高兴的道:“朝勇,这支枪暂时交给你们,你们未来几天的任务就是试枪,将这一百多颗子弹全部打完,当然,试枪过程之中发现的一切问题都要告诉我。”
试枪一方面是试一试这支枪的性能,另外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是通过试验,看一看在设计上,在制造工艺上是不是有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
试枪这种美差,王朝勇自然乐滋滋的答应下来。
王朝勇不但高兴的答应下来,可能试枪这种事情肯定会“亲力亲为”,这一百多发子弹,肯定会被王朝勇一个人全部包了。
张丰自然知道王朝勇这一点小心思,也不说破,你喜欢打枪那就打吧,不用多久,就会生产制造出第一批火枪,到时其他保安队员也将有枪可以用。
………
第二十九章秀才徐良益
松江府西城。
一处告示栏前面围了不少人,自从几天之前东方纺织厂张贴告示以来,每天都有不少民众挤在城内的各告示栏之前看这张贴出来的告示。
肥皂厂,以及即将发行的四十万股股票成为整个松江府热议的话题,各种声音都有,甚至有人还到处造谣,中伤这次事情。
大家正看得有劲,突然从人群之中挤出来两人,将告示撕了下来,并且撕烂,在地上踩了几脚才走。
有老百姓认出了刚才这两人的身份,“这是青龙帮的人!”
“小心一点,青龙帮的人可不好惹。”
“官府不是说要铲除青龙帮吗,怎么不见动静!”
“官府的话你们也信。”
“该死的青龙帮!”
“……”
不少老百姓显然愤愤不平,但又不敢出头,怕得罪青龙帮,只能在背后这么议论一下,发泄一下心中的不满。
青龙帮最近一段时间看似没有什么动静,但背地里,保护费照样收,其实也没有什么收敛。
东方纺织厂的告示每次张贴出去没有多久就被撕掉,且还到处散布谣言,谣言各种各样。
这不,一家酒肆之中,一名壮汉就在高谈阔论,发表着自己的言论,明眼人一听就知道,这是对东方纺织厂不利的言论,如果知道底细的人也会知道,这壮汉其实就是青龙帮的人。
“我告诉你们,不要让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打了水漂,那个东方纺织厂的东家得罪了青龙帮的老大,东方纺织厂都快开不下去了,还想开设什么肥皂厂,做白日梦。”
“不会吧,东方纺织厂不是一直好好的吗,怎么会开不下去呢?”
“好好的?哼,你们很快就会知道,东方纺织厂马上就会倒掉。”
马上就有人惊呼道:“这可如何是好,我家那小子还在东方纺织厂做事呢,每月拿一两多银子,这好日子还没过几天,难道就这么没了?”
壮汉大声的道:“你们都要记住,东方纺织厂自身难保,青龙帮马上就会对东方纺织厂动手,你们的钱千万不要打了水漂。”
情报小队每天将收集到的情报和信息汇集到张丰这里,种种谣言,青龙帮的种种动作,张丰自然了如指掌。
青龙帮的组织结构,总部位置,有哪些产业,这些都已经查清楚,只是青龙帮背后的势力隐藏比较深,暂时还没有查清楚。
小青山军营。
这里的建设,在上千民夫的劳动之下,一天一个模样,短短几天,又一栋营房建成,第一处训练场也已经平整完毕。
这块训练场比一个足球场还大,这样的训练场有好几块,全部建成之后,足矣容乃数千人进行训练。
距离军营不远,还有一处大靶场,这不,张丰,王朝勇等正在靶场玩枪。
张丰使用的是两支短枪,这两支短枪自然是赵左林他们按照张丰的要求打造的,打造得还不错,枪管大约一尺长,比王朝勇手上的那支长枪短多了。
王朝勇手里的这支长枪,自然是几天之前的那支样枪,已经打了超过两百发子弹,在整个射击过程之中表现还不错,只有一些小问题需要改进和完善。
整个改善和完善工作由赵左林在负责,接下来就批量生产制造这种燧发火枪,张丰的打算是让自己的保安队员尽快人手一支燧发火枪。
张丰拿着自己的两只火枪,装好纸壳弹,然后瞄准了前方二十米处的一个靶子,瞄准之后,张丰扣动扳机。
“砰!”
枪声一响,枪口一股浓烟冒起,成功命中目标,二十米远的那一处靶被打中,铅弹头将靶子打穿。
张丰已经试了好几枪,张丰已经喜欢上了这两只短枪,和现代枪支相比,虽然显得非常落后,但在这个时代无疑是十分先进的,另外,威力也不错,能将五十米远的厚木板打穿。
“老板,这短枪不错,给我也打造两支。”旁边的王朝勇又看上了这种短枪。
张丰笑道:“怎么,手里这支长枪玩厌了,想玩一玩短枪?”
王朝勇满脸讨好的道:“老板,我还是觉得短枪好使。”
张丰道:“我已经交代赵左林了,除了打造长枪之外,也打造几支短枪,到时你选两支。”
“老板,太好了,以后我就用短枪。”王朝勇一脸高兴,但又道:“老板,老赵他们的铁匠房规模太小了,一天下来也不知道能制造几支枪,我这两只短枪也不知道还要几天才能制造出来。”
这倒是实情。
铁匠房目前有工匠一百多名,虽然这种燧发火枪不算复杂,组成的零件数量也不算多,但凭借这一百多人的队伍,就是每天全力打造,一天下来也就三、五支枪的产量。
每天三、五支枪,一个月也就百把条枪,这样的产量,自然跟不少张丰的需要,张丰心中早就有打算,准备建立一家兵工厂。
甚至后续还将建立机器制造局,当然,机器制造局是一个庞大的计划,将涉及各类机器设备的研发和制造,甚至包括蒸汽机的研发制造。
这样庞大的一个计划,需要时间来实行,除了时间之外,还需要大量的资金,钱啊!
现在的张丰最需要钱,这里军营的建设,肥皂厂的建立,以及准备筹建的机器制造局等等,这都需要钱。
单单依靠纺织厂每月数千两的盈利,显然跟不少,所以张丰才准备建立肥皂厂,并对外出售四十万股股份,如果能成功筹集到四十万两白银,那就能解决很大的问题。
起码,军营的建设不用担心资金问题,后续搞团练也有充足的资金,机器局的建设也不用担心钱不足。
不过,这一切的关键就是筹集到这笔银子,也就是说成功出售四十万股股份。
………
在靶场试了十几枪,过了一把枪瘾,才回到东方纺织厂不久,杨升海就进来了,前两天,东方纺织厂进行了最后一次招聘,又招了数百人,至此,东方纺织厂员工达到三千多人,织机和纺纱机都超过一千张,月产棉布将在三万匹以上。
东方纺织厂是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个工厂,它的优越性将渐渐充分体现,肯定每月都将为张丰赚钱大量的银两。
杨升海进来,汇报道:“老板,这次招聘的数百员工全部已经开始上班,按照您的要求,先是一个月的试用期和培训,除了少部分将被淘汰之外,大部分将在一个月之后走上正式岗位。”
先是介绍完整体情况,然后,杨升海继续介绍道:“老板,这次还招到了一名秀才,您是否要见上一见。”
还招到了一名秀才吗?
要知道在这个惟有读书高的年代,读书人都是非常清高的,此前的数次招聘,因为待遇不错,也招收到了一些读书人,这些读书人基本都安排到了基层或中层岗位。
张丰点头道:“哦,还有一名秀才吗,你带他过来,我见一见。”
张丰来了兴趣,在明朝,秀才已经有一定的地位了,没有想道,对方居然愿意来自己这里做事。
没有多久,杨升海就带着一名穿着文士长衫的人进来,张丰第一印象就是对方比较年轻,估计也就二十五、六岁左右,按照道理,才二十五、六岁,如果继续走读书,继续走科举道理的话,将来可能是举人,甚至进士。
杨升海进来,介绍道:“老板,这是徐良益,十五岁中秀才,当初是松江府的神童。”
不用介绍,徐良益也知道眼前这年轻得过分的人是自己的东家,马上就恭敬的道:“东家您好,我是徐良益。”
张丰热情的招呼徐良益坐下,杨升海知道张丰将要和徐良益谈话,马上就轻轻的退了下去。
张丰和徐良益谈了很久,徐良益给张丰的印象就是头脑非常灵活,反应很快,没有一般读书人的那种书呆子气,张丰对徐良益非常满意。
同时通过交谈和询问,张丰也知道,徐良益家境寒苦,又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在沉重的生活压力面前,徐良益纠结良久,最后做出决定,放弃自己的读书梦想,到东方纺织厂来做事。
若干年之后,徐良益很是感慨,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多么的明智,不然,也不会有追随张丰的机会,且取得这么大的成就。
对徐良益非常满意,张丰知道,只要稍加培养,徐良益绝对可以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
于是,张丰道:“你先跟着杨升海,帮着杨升海一起管理纺织厂,另外,等一下去财务预支20两银子。”
徐良益高兴且感激的道:“东家,太谢谢你了,我一定好好干。”
张丰点一点头,“去吧!”
徐良益高高兴兴的走了,心中想道,放弃读书之路,也许不错,至少生活水平马上就能提高。
想道能领到20两银子,以后每月还有一、二十两银子的收入,徐良益充满干劲。
………
第三十章肥皂和香皂
距离28日越来越近,再过几天,就是张丰正式对外出售股票的日子,今天,松江府的老百姓发现了一件怪事,在城内有好几个地点,东方纺织厂的人在向大家发放肥皂和香皂。
肥皂厂虽然还没有正式成立,但第一批肥皂和香皂已经做出来了,各一千块,作为穿越男,张丰自然知道广告宣传的重要性。
前面一段日子,告示贴出来之后,不是有各种谣言吗,不少人在观察望,怕自己的钱买了股票打水漂吗?
张丰要将这种种谣言,各种不利全部击碎,而这第一批肥皂和香皂就是击碎这些东西的武器。
今天,张丰来了一个免费发放,免费给大家试用,不管是肥皂,还是香皂,这都是新鲜东西,加之是免费发放,宣传效果肯定是巨大,估计会迅速积累起第一批粉丝。
“来、来,看一看,免费发放了……”
东方纺织厂几名穿着蓝色工作服的员工,往街道边一站,马上就成了一道风景,再加上桌子上摆了不少肥皂和香皂,再加上这么一好,马上就吸引了不少人。
“这真的不用钱?”
东方纺织厂的人道:“百分之百不用钱,给大家免费试用,不过,如果这东西好使,你们要给我到处宣扬一下。”
“那倒没有问题,只是,这是什么东西?”
见四周围了不少人,又有人问起,东方纺织厂的其中一名工作人员道:“这是肥皂,用来洗衣服的,当然,洗澡也可以。”
这肥皂和后世见到的肥皂倒也没有多大的区别,只是包装不一样,用黄色的草纸包着,草纸上印刷有“东方肥皂厂”以及一个马头的图案。
这个马头的图案,按照张丰的说法,这是商标,这肥皂也叫做马头肥皂,香皂也一样,只是小一些,包装精美一些。
然后,这名工作人员又拿起一块香皂,撕开包装纸,顿时,大家闻到了一股香味,不少人心中道,真香啊。
这名工作人员道:“这是香皂,比肥皂更高档,当然,价格也更贵,这主要是用来洗澡的,洗完之后,全身都会有这种好闻的香味。”
“真的,还有这东西,我要带一块回去给我媳妇用。”
看到大家有一点挤,这名工作人员大声道:“大家排好队,现在开始发放,每人只能拿一块,拿了香皂就不用拿肥皂。”
“发两块行不行,肥皂和香皂我都想要一块。”
这名工作人员笑着道:“我们有规定,每人只能领一块,如果你们觉得东西不错,以后可以找我们购买。”
能拿一块也不错,不能太贪心,不少人这么想着,开始排队上前领取肥皂或香皂,因为是免费发放,发放的速度到也比较快,整个松江府几个发放点,只用了半个时辰就将一千块肥皂和一千块香皂发放完毕。
………
今天天气好,小河边,几个妇女正在洗衣服,一边洗,一边说说笑笑,显然,大家不是邻居就是熟人。
“二婶,你们家总算轻松了,二叔和翠兰都进了纺织厂,每月有好几两银子吧。”
二婶道:“你们家也不错,你们家小满这次也进了纺织厂,以后每月也有一、二两银子。”
大家聊着的话题,基本上是纺织厂的事情,谁谁家有谁在纺织厂做事,谁谁家又有人进纺织厂啦,谁谁当了工头,每月能拿多少银子之类的话题。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能进纺织厂,这些在河边洗衣服的妇女们,就有好一些自己家里没人能进纺织厂,这些人眼神之中自然满是羡慕。
凡是在纺织厂做事的,这日子自然一天一天红火,一位大神一边洗着衣服,一边道:“你们知道老刘家吗,以前他们家吃了上顿没下顿,两个孩子更是饿得嗷嗷叫,现在好了,老刘和刘嫂都进了纺织厂,今天早上我看到老刘的母亲在割肉呢。”
“老刘家彻底翻身了,刘老太太基本上每月都要去张屠夫的肉摊割两次肉呢。”
闻言,不少人一脸羡慕,能吃上一顿肉,这是多少人做梦都想着的事情。
大家正在聊着天,一个青年妇女端着木盆,木盆之中一大堆的衣服,青年年妇女过来,在大家的旁边的找一个地方,也准备洗衣服。
这堆衣服之中,有两件衣服看上去非常新,但也非常脏,非常显眼,旁边的赵婶看到这两件衣服,马上就道:“春花,这是你家那两个小子的衣服的,怎么这么脏。”
春花道:“他婶,这还是新衣服呢,我家那两小子太顽皮,衣服脏得不行了,今天天气好,我洗一洗,晾干了之后明天能继续穿。”
如果内行能看出来,这两件的布料是东方纺织厂生产的棉布,东方纺织厂的棉布以质量好,价格便宜,花样美观迅速占领了松江府一带的大部分市场,甚至有一些布商还将棉布卖到了苏杭,甚至是应天府(南京)一带。
“哎呀,这衣服怎么这么脏,怎么洗,肯定是洗不干净了,肯定会留下印子。”
“可惜了,好好的两件新衣服怎么弄得怎么脏呢?”
“……”
四周一众妇女,大家注意到这两件新衣服,大家纷纷惋惜,在这个年代,能扯上几尺布,做上一件新衣服,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没有想道,这新衣服这么脏,大家惋惜。
青年妇女春花也道:“是太脏了一点,不过,我家那当家的拿了一块肥皂回来,让我试一试。”
大家第一次听到肥皂,马上就有不少人看过来,其中有人更是问道:“春花,肥皂是什么?”
春花道:“我也不是很懂,我那当家说是用来洗衣服的,能将很脏的衣服洗干净,另外也能用来洗澡,今天正好有东方纺织厂的人在免费发放肥皂,另外还有香皂,我那当家运气好,拿了一块肥皂。”
“还有香皂,香皂又是什么东西?”
“我当家的说,香皂是用来洗澡的,有一股非常好闻的香味,用香皂洗完澡之后,浑身都是干干净净,香喷喷的。”
“啊!还有这样的好东西!”
不少人都惊奇起来,在这个几乎缺乏化妆品的时代,大家对这香皂非常的好奇。
也有人看到春花手里的肥皂就拿过来看了看,然后道:“春花,这就是肥皂,真能将这么脏的衣服洗干净?”
春花道:“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我当家的说了,这肥皂能用来洗衣服,让我试一试。”
“春花,那就快试一试,让我们都看一看。”
大家衣服也不洗了,纷纷围了过来,春花则打了一盆水,先将脏衣服泡湿,然后用肥皂在脏衣服的衣领,袖口等最脏的地方擦一擦,抹一抹。
然后,就开始搓起衣领和袖口,搓一搓,洗一洗,仿佛是有魔法一样,平时很难洗的袖口和衣领很快就洗得干干净净,而那盆清水就很快就变成了乌黑的脏水。
“不是吧!这么厉害!”
“我洗了一辈子衣服,还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情况,这就是肥皂!”
“这太好使了,这么脏的衣服居然这么轻轻松松就洗得干干净净。”
“春香,你这肥皂借我用一用。”
“……”
整整一千块肥皂免费发放下去给大家试用,效果很快就体现出来了,用了肥皂之后,大家惊喜,大家万万没有想到居然还有这么好用的东西,香皂的冲击力就更大,用了香皂之后,不但能洗得干干净净,浑身一阵舒服,而且还有一股余香,这淡淡的香味非常好闻。
赵四算是一个中产阶级,在松江府开了一家饭馆,今天忙了一天,比较晚才打烊回到家里。
回家之后,见隔壁房间自己的两个孩子都已经睡着了,马上心中一喜,轻手轻脚的进了卧室,脱了衣服就上了床,抱着自己的老婆就准备亲热。
“咦,老婆你这么香,皮肤这么光滑。”
赵四老婆得意的道:“我今天晚上洗澡用了香皂,洗完这个澡,感觉完全不一样,不但洗得干干净净,而且还喷香的。”
问道这香味,赵四来了干劲,手刚伸进自己老婆的内衣里面,赵四老婆就推了推,一股油烟味,快去洗澡。“
赵四道:“也用那个什么香皂?”
赵四老婆道:“当然用香皂,不然,一身的油烟味,难闻死了。”
赵四急急忙忙洗了澡,钻进被窝,搂着自己老婆,“老婆,香不香。”
“这还不错。”
“老婆,孩子们都睡着了,我们……”
“死相……”
………
松江府很大,但不管是香皂和肥皂,都只发放了一千块,面对庞大的需求人群,这简直就是宛如杯水车薪,那些没有拿到香皂或肥皂的人,听闻香皂和肥皂的种种神奇之后,心中强烈希望,一定要去弄一块自己用一用。
张丰无疑是非常成功了,成功的做了一次广告宣传,以前还有各种各样的谣言,现在,各种谣言全部烟消云散。
………。
刚完成A签,暂时还没有网站推荐,那就只能靠吼,贝壳在这里扯开嗓子大吼,有推荐票的童鞋们,投几张给本书,觉得本书还不错的,帮忙先收藏一下,以后养肥了可以慢慢看。
第三十一章火爆的股票
赵记酒楼。
这算得上是松江府比较大的一处酒楼,又正是中午的饭点,酒楼大厅几乎都坐满了食客,大家在吃饭之余,自然高谈阔论,内容多半是关于肥皂厂以及股票的事情。
靠窗一桌,那几人嗓门很大,其中一人正在肆无忌惮的高声说着,这声音几乎大半的食客都能听到。
只见这人道:“明天就是28号,肥皂厂的股票就要开始出售了,我看这次他们的算盘要落空了,还一两银子一股,谁会去买啊!”
另外一个声音附和道:“就是,这个张丰想钱想疯了,出这样的馊主意,谁去买谁的钱就打水漂。”
“就是,就是。”
这几人声音大,很多食客听到这种言论不禁看向这里,其中有一名食客实在忍不住了,不禁反击道:“我不赞同你们的观点,这个肥皂厂肯定会大火,那肥皂和香皂,那一个好使,啧啧,如果不是亲自使用过,我绝对想不到还有这么神奇的东西。”
又有食客赞同道:“这个肥皂我也知道,我媳妇用来洗衣服,不管多脏的衣服就很快洗得干干净净,我想这个肥皂厂肯定能赚大钱,明前我要去买他们的股票。”
“我也一样,我也看好肥皂厂,我也要去买股票。”
刚才几个诋毁肥皂厂的人,面面相觑,其中一人大声的道:“你们没有搞错吧,你们傻了吧!”
顿时,这可捅了马蜂窝,马上就有食客反唇相讥,“你们才傻了呢!”
“对,你们才傻到家了!”
“你们全家都傻了!”
“……”
这几乎激起了民愤,大家群起而攻之,更有甚者,拿着东西就丢了过来,还有人站了起来,愤愤不平的挽起袖子,看样子就要教训这几个人。
这几人见状,马上就灰头土脸的开溜,再呆下去,肯定会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
东方纺织厂。
张丰的办公室之中,正坐着杨升海和徐良益,目前,东方纺织厂的事务主要由两人负责,两人也负责股票出售事宜。
几天前,张丰免费发放一千块肥皂和香皂,杨升海海肉疼得很,这是银子啊,且是一笔不小的银子。
现在,杨升海对张丰佩服得五体投地,一千块肥皂和香皂发放下去,整个松江府的老百姓的观念和言论全部变了,很多人甚至成了忠实支持者,按照后世的说法,这些人就是粉丝。
听完杨升海和徐良益汇报,张丰知道,关于股票发行,一切都准备好,万事俱备,只待明天的到来。
……。
第二天。
松江府热闹起来,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张丰将公开发行股票,股票发行点有好几处,丰泰布庄就是一处股票发行点。
郑丰泰已经承诺,购买两万股,上次东方纺织厂郑丰泰入股3万两,这次又是两万两,前后共5万两,看来,郑丰泰对张丰信心十足,支持力度也很大,今天的丰泰布庄更是停止营业成了股票发行点。
布庄后堂,会客厅。
郑丰泰正陪着张丰在喝茶,两人一边喝茶一边聊着天,郑丰泰更是道:“张老板,我也用了肥皂和香皂,这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非常好用,我们将来的肥皂厂肯定会财源滚滚。”
张丰笑着道:“郑老板,我对肥皂厂也信心十足,只待这四十万股股票发行出去,银两一到位,我马上就开始肥皂厂的建设。”
肥皂厂就建设在东方纺织厂的旁边,占地面的也达到一百多亩,算是一家大厂,其盈利能力估计还在纺织厂之上。
郑丰泰道:“张老板,肥皂厂马上就要筹建,大量的肥皂和香皂就会被生产出来,这次也搞订单制吗?”
东方纺织厂生产的棉布,都是各大布商下订单,根据订单进行提货,郑丰泰以为,肥皂厂也是这种模式。
哪知张丰微微一笑道:“郑老板,肥皂厂不会采取这种模式,我准备采取代理商的模式进行操作。”
代理商?
这是一个新名词,郑丰泰是第一次听说,不过,郑丰泰从词面上看依稀又领会到了那么一点点,郑丰泰心中想道,难道这又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心中这么想着,不禁就佩服的看了看张丰几眼。
天才,这才是天才啊!
张丰才多大啊,十六、七岁,这么小的年纪,居然又想道了一种全新的商业运作模式,郑丰泰在心中直呼天才。
郑丰泰大感兴趣的道:“张老板,这个代理商模式肯定不简单,能和我好好的讲一讲吗?”
张丰爽快的道:“没有问题。”
接着,张丰简单的讲了讲代理商,在后世,代理商大家都不陌生,但在大明朝,这绝对是非常新鲜的,大家绝对没有听说过,张丰简单讲解完之后,郑丰泰拍手称绝。
妙!
太妙了!
郑丰泰满是佩服的道:“张老板,这么绝妙的点子你是怎么想到的,每一个府都招一个总代理,每一个县还有分代理,这样一来的话,咱们生产制造的肥皂就通过这两级代理销售出去,太妙了。”
张丰补充道:“每一个府的总代理我们将进行公开招商,要想成为我们的代理商,不但要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还必须支持和喜欢我们的产品。”
“要想成为代理商,必须先预付一定的保证金,服从我们的管理,为我们的肥皂和香皂做宣传,根据业绩好坏,对代理商还将有一定的奖励……”
张丰又说了一大堆,全部都是后世的商业运作模式,如果成了代理商,就能以比较低的折扣进货,还根据每月销售额大小,销售额越大,奖励就越多等等。
具体详细的运作方法,张丰脑海之中已经有了成熟的方案,以后肯定也将按照这套方案运行。
两人在后堂之中聊着代理商的事情,前堂隐隐传来嘈杂声,似乎非常的热闹。
张丰起身道:“郑老板,我们去看一看。”
两人一起来到前堂,前堂就是布庄的营业大厅,偌大的大厅之中已经非常热闹,来了不少人,都是来股票的。
“我买十股!”
“我买二十股!”
“我买……”
场面台热闹,不少人都往前挤,以至于布庄的伙计都充当秩序维护员,而东方纺织厂的那几名工作人员则忙得不可开交。
好在准备工作非常充分,股票早就是印刷好的,一张巴掌大小的宣纸,印刷精美,上面还盖了大印。
这就是股票凭证,谁要购买股票,工作人员就在股票凭证上填上数量,姓名等等,然后旁边还有工作人员登记造册。
买到股票的人,将这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