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马踏三国-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转过身来,诸葛亮唤来书童,打点行囊,与妻子黄月英并肩离去,没有人知道,他们究竟去往何方。
在诸葛亮离开草庐后的第七日,真正的大乱,终于来临。
第四百一十九章 刘备据荆州
在庞统的一系列努力下,襄阳城内宛如发生了一场超级大地震,各大世家纷纷重新洗牌,半数以上的世家豪门,在利益的驱使下,抛弃了刘琮和蔡瑁,暗中向庞统传达出投效刘备之意。
兵临城下十日之后,襄阳城中的大家族终于做出了决断,暗中刺杀了蔡瑁,将刘琮软禁起来,而后打开城门,出城向庞统请降。
有着六万人驻守的襄阳,在庞统和管亥的强大压力下,向只有两万多人的庞统献上了降书。
庞统率军进入襄阳,全面接管了襄阳的军、政大权。
而后,庞统发出一道请罪书,称自己违背了刘备的意愿,私自率兵并打襄阳,将一切的罪责都揽到了自己的身上,如今木已成舟,庞统愿接受来自刘备的一切惩罚。
当庞统的请罪数,传到武陵的时候,刘备心花怒放,表面上却是大发雷霆,怒斥庞统自作主张,亲提三万精兵,来襄阳向庞统问罪。
刘备来到襄阳的当日,荆州的各级官吏以及襄阳的各大世家的家主,在庞统的带领下,出城十里相应。
以庞统为首,黑压压的百余人,悉数跪倒在了刘备的面前,恳请刘备继承刘表的遗志,登上荆州牧之位。
面对众人的请求,刘备面露惶恐之色,无论如何也不肯接受,还大声责备众人,欲要将他陷于不仁不义之境地。
见刘备坚辞不受,庞统带着众人,用膝盖在地上行走,围拢在刘备的身边,苦苦相劝,强求刘备以大局为重,以荆州百万子民为重,代领荆州。
刘备将心底的狂喜强行按捺下,脸上依旧是那副大义凛然的样子,一甩袍袖,转身便走,说什么也不愿执掌荆州。庞统等人跪在地上,亦步亦趋的跟随在刘备身边,请求之声不绝于耳。
直到刘备走出数十步之远,庞统等人的膝盖,都被地上的石子给磨破了,留下了一道道的血迹,刘备这才假意长叹一声,十分“无奈”的接受了众人的请求,答应暂时代管荆州,等日后寻找到威德与能力兼备之人,便会立刻让出荆州牧的职位。
在一场刘备自导自演的闹剧中,他终于坐上了荆州至高无上的位置,成为了新一任荆州之主。
虽然荆襄九郡早已残缺,西边的长沙等三个半郡被孙策所夺,但荆州地盘广阔,几乎占据了天下五分之一的地方,终于算来,即便是大半个荆州,也并不小,比起曹操占据的兖、豫二州加起来,还要大上不少。
代领荆州之后,刘备命徐庶、马良等人整顿荆州内务,捏合州内势力,重新分配各大家族的利益……命庞统、张飞率兵前往江夏,帮助陈到,将落在孙策手中的半个江夏,重新夺回到自己的手中,并虎视长沙等三郡。
与此同时,刘备亲笔书写了一道奏折,上书给天子刘协,陈明自己被众人推举为荆州牧之事,刘备退却再三,无奈众人一力相劝,刘备为了稳定荆州大局,只好代管荆州等事宜,奏与刘协知晓,请刘协选派合适的人选,来接管荆州。
刘备说的容易,其实谁都清楚,经过这么多年的韬光养晦,以及不遗余力的竖立仁义之名,又得到了荆州各大家族的拥护,刘备的势力,在短时间内扶摇直上,整个荆州境内,已经没有人能够和他扳手腕的了,哪里还有什么人,能够取代他的位置?
与其说,刘备的这道奏折,是启奏天子,请刘协定夺荆州事宜,还不如说,他是在通知刘协来的恰当。刘备用这一道奏折,向天下人声明,荆州,已经是我刘备的了。
远在许都的刘协,接到刘备的奏折之后,气的怒目圆睁,却又无可奈何。
当初,刘协极为看重刘备,是想借着刘备的能力,来打压曹操,从而达到重新掌控朝政的目的。所以,刘协不惜将刘备这个假冒的中山靖王之后,列入皇家族谱,并称刘备为“皇叔”。
哪成想,刘备在获得了正统的身份、地位之后,竟是不顾水深火热中的刘协,借故逃离了许都,如今又吞并了刘表留下来的基业,成为了手握雄兵的一方诸侯,却丝毫没有流露出率军北上,解救刘协的意愿来,大有割据一方的迹象,这怎么能让刘协不恼怒?
刘协暗恨自己瞎了眼,错把刘备这个伪君子,当成了可以匡扶汉室的忠君之臣。现在想来,刘备与曹操,又有什么区别?
可是,天子乃九五之尊,金口玉言,既然刘协已经承认了刘备“皇叔”的身份,现今纵然是千般不愿,却也无法再收回来了。一想到刘备今后,可能还要打着“汉室宗亲”的大旗,壮大他的割据势力,刘协就怒火中烧,恨不得咬碎一口钢牙。
自己犯的错,只能打碎牙齿和血吞。刘协无奈之下,只好大笔一挥,憋屈的承认了刘备执掌荆州的合法性,授予了他荆州牧的职位。
第四百二十章 幽州大捷
南方,荆州的格局渐渐尘埃落定后,北方的战事,再一次吸引了天下所有人的目光。
一个多月前,奉马超之名,率部悄然离开晋阳的公孙瓒,忽然出现在了幽州境内。
原本,马超驻扎在并州的兵力,算上北宫伯玉和俄何烧戈带来的人马,也不过只有十来万人,根本无力支撑公孙瓒分兵远赴幽州。
可在收服了漠南之地,将其变成大汉的伏州之后,一切,就都水到渠成了。
公孙瓒离开晋阳之后,先是一路北上,来到了伏州。伏州第一任州牧田畴,早已得到了马超的命令,在军中挑选出了两万名精壮骑兵,划到公孙瓒的麾下,任其驱使。
先前留下来,帮助田畴治理伏州的张济,也将本部两万劲卒调了过来,以壮公孙瓒、张绣等人的行色。
伏州一行,让公孙瓒部下的兵马,瞬间壮大到了六万人之多。
对六万兵马进行了为期三日的整顿、磨合之后,这支大军以公孙瓒为主将,张绣为副将,司马芝为军师,穿过伏州的大漠,神不知鬼不觉的来到了幽州北边的边境线上。
按照事先制定的作战计划,马超在晋阳按兵不动,牵制袁绍的主力大军,公孙瓒则是趁着这个机会,率军杀入幽州境内,攻城略地。
幽州本就是公孙瓒的成名之地,他被袁绍击败之后,幽州才被袁绍所接管。说起来,袁绍接管幽州的时间并不长,至今还未超过两年的时光,故此,公孙瓒在幽州的影响力,还未完全散去,当许多幽州将士,得知公孙瓒“死而复生”,且带着大军杀回幽州之后,心中莫名的振奋。
再加上,公孙瓒一路向幽州腹地挺进,所到之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威名赫赫,那些昔日在其麾下效力的旧部,纷纷前来投靠,许多幽州军,甚至杀死了袁绍任命的县令,举县归降。
一时之间,令公孙瓒的声威,迅速的恢复到了当初最鼎盛的时期。
兵进幽州的第三日,张绣攻克北平邑,公孙瓒的旧部夏侯兰,也就是赵云的同乡,带着六百多人来投,请命愿为先锋;
第八日,公孙瓒亲自率军攻打高柳县,昔日的吏属单经,杀掉县令,献城而降;
第十五日,兵进代郡,曾在公孙瓒麾下任长史之职的关靖,与公孙瓒里应外合,夺了城池;
第十九日,义勇军攻克逐鹿,旧部阎柔率部突袭袁军后方,立下汗马功劳;
第二十四日,渔阳太守邹丹,改弦易辙,亲手砍倒了袁军旗号,重返公孙瓒麾下……
短短一个月时间,公孙瓒与张绣,率军在幽州境内势如破竹,接连攻克代郡、上谷、涿郡、渔阳四个郡,拿下了半部幽州,并将整个幽州,自西向东切割开来,令东边的几个郡彻底失去了和袁绍之间的联系。
征讨幽州以来,公孙瓒麾下的兵马不减反增,不但没有太多的战损出现,反而神奇的从最初的六万人,直线上升到了十万之众,强劲的兵锋,令剩余几个郡的郡守,惶惶不可终日。他们欲要向袁绍求援,却苦于所有通往邺城的道路,都已落入公孙瓒的手中,根本无法将消息传递出去。
等远在并州边境线上的袁绍,收到消息之时,早已是为时晚矣。
袁军大营中,袁绍再一次暴怒了起来,愤怒的将眼前所有的东西,全部摔到了地上,连他车骑将军的大印,亦未能幸免。
“谁来告诉本将,公孙瓒为什么没死?为什么?!”
歇斯底里的怒吼,在袁绍的喉咙中喷发出来,却无人能够解答他的疑惑。
烦躁的来回走动着,袁绍几乎都要疯了:“当初易京之战,是谁说,亲眼看到公孙瓒被烧成灰烬的?谁?!”
众将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中嘀咕道:“这话,不是你自己说的嘛!当初,你还说思召宝剑,乃是公孙瓒随身佩剑,剑不离身,如今思召就佩戴在你的腰间,你都忘了?”
可是,没有人敢把心中的想法宣之于口,因为这些话,一旦说出来,袁绍一定会在盛怒之下,毫不犹豫的抽出思召宝剑,斩断说话之人的脑袋。
待袁绍怒气稍稍消退了一些,沮授才小心翼翼的说道:“主公,公孙瓒死而复生,率兵进犯幽州,为今之计,幽州不可不救,不然,我军必将三面受敌也。还请主公暂且退兵,回救幽州。”
“救?怎么救?”袁绍怒气冲天的骂道:“马孟起在此虎视眈眈已久,他必定早已与公孙瓒商量好了,只要本将一退兵,马孟起便会虎扑而至,届时,我军又该当如何?”
第四百二十一章 且看马如龙 上
最终,袁绍留在了并州的边境线上,只派人带着他的手令,回到邺城命牵招、田丰为将,率兵前往幽州。
按兵不动的马超,见袁绍根本没有撤军的迹象,推断出袁绍必然是有了后手,去应对幽州的战局。
于是,马超决定主动出击,趁着幽州大乱的消息刚传到袁绍军中,袁军将士军心不稳之际,发动正面的强攻,也能间接的缓解一些公孙瓒那边的压力,让他在幽州进展的更顺利一些。
出手,便是雷霆万钧之势!
驻守在晋阳城中的义勇军,几乎倾巢而出,只留下一万多军士,由杨秋统率着留守在晋阳。
按照义勇军常规的战阵,三万奔雷骑分作左右两队,分别由关羽和赵云带领,守护在侧翼,周仓和马玩,分别充任他二人的副将;三万破军阵精锐,拱卫在马超身边,是为中军;张辽、庞德、张合、甘宁、魏延、胡车儿、蹋顿等大将,悉数跟随在马超身后;黄忠和徐晃两员大将,则是位列战阵的后方,徐晃率领五千义勇军步卒,控制着百多个红衣弩炮和霹雳车,黄忠则是带着同样数量的义勇军步卒,守护在徐晃等人的周围,用以压阵。
北宫伯玉和俄何烧戈,则是分别带着五千铁骑,在侧后方站稳阵脚。这一次,马超将他们二人的兵力也投入了战场,力求一战定乾坤,重创袁军主力。
八万义勇军,铺天盖地而来,杀意凛然。
似乎在义勇军的身上,才来不缺少悍不畏死的斗志,每一名义勇军将士,都在用生命诠释着义、勇这两个字的精髓。
在马超的带领下,八万雄兵一直来到袁绍大营前五百步的距离,才停了下来,神情肃杀的遥望着前方的敌营。
偌大的战场上,丝毫不闻人语之响、战马嘶鸣,显示着义勇军卓绝的军事素养。
于沉静中,马超刚毅的声音,横跨战场,传递到了袁军营寨中:“请袁车骑出寨一晤!”
早有探哨,将马超率大军来犯的消息,通禀给了袁绍。在沮授等众人的陪伴下,袁绍按剑登上营墙,大声怒道:“马孟起!汝杀吾孩儿,此仇不共戴天!汝犹有面目来见本将乎?”
“战场之上,各凭本事。学艺不精而战死沙场,岂能怪得了旁人?”马超针锋相对,直接顶了回去。
“狂妄!”
袁绍大怒,回头看向身后诸将,怒道:“谁人敢出营击退马超?”
人的名,树的影。
勇冠三军的冠军侯之名,是用一场场的战斗杀出来的,是用无数的鲜血铺就而成的,遥望狮盔蛮铠的马超,袁绍麾下,哪里有人敢触这个霉头?
身后,一片沉默!
以前,每当有人在战场上触怒袁绍,袁绍只要回头大喝一声,谁敢出战?自然便会有猛将主动请命,可惜,时过境迁,往日的“河北四庭柱”,早已烟消云散,淳于琼、韩猛等大将,又先后战死,袁绍的麾下,实在是没有什么人可以拿得出手了。
“……”袁绍一时结舌,似乎猛然反应了过来,颜良、文丑等大将,已经不在自己的身边了,以前一呼百应的美好时光,开始离他越来越远了。
气恼之下,袁绍拔出思召宝剑,隔空指向马超,怒道:“斩下马孟起首级者,赏千金,官升三级!”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句话本来是没错的。但也要看看,对象是谁。
面对马超,当今世上没有人能够有十足的把握,可以将其击败。即便是千金之赏又如何?也得有命去享受才行啊。
再一次,尽皆沉默,无人敢应。
袁绍的脸色瞬间难看了下来,阴沉的几乎都要滴出水来了。
“哈哈哈”袁绍的对面,马超纵声长笑,大笑之后,他将手中霸王枪斜斜举起,直指天际,大喝道:“马孟起在此,谁敢来战?!”
袁军营中,噤若寒蝉。
马超胸中豪气升腾,纵马而出,在龙象宝马的奔驰中,自破军阵队列中,飞驰到左翼的奔雷骑阵前,再次扬声喝道:“马孟起在此,谁敢来战?!”
依旧,无人出声。
马蹄声中,龙象飞速奔驰,转眼之间,自左翼狂奔到了右翼,而后甩开四蹄,在战场上兜了一个弧形,承载着马超来到战场正中央,之后沿着直线加速前行,脱离了义勇军的阵列,向前飞奔出了近百步的距离,于急速的狂奔中,猛地一踏后蹄,前蹄扬空而起,发出一声龙吟般的嘶鸣:
咴
单枪匹马的立于阵前,马超第三次喝问道:“马孟起在此,谁敢来战?!”
第四百二十二章 且看马如龙 下
“哦?一个不行,便来两个?”马超不屑的看着向自己杀来的吕旷、吕翔,冷喝道:“便是十人,又能如何?”
这一次,马超没有选择静立在原地,等待着对方来攻,而是对着龙象低喝一声:“疾!”
通灵的龙象宝马立刻撒开四蹄,飞一般的冲了出去,如白驹过隙便,直冲吕旷、吕翔二兄弟之间的缝隙。
从吕旷、吕翔极为相似的面貌来判断,马超也猜到,他们可能是一对亲兄弟。正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兄弟之间,往往心灵相通,说不定,还练有一套分进合击之术。
所以,马超就要冲破两人之间紧凑的距离,切断他们彼此的联系,先声夺人。
倒不是马超怕了他们,更不是担心他们的合计之术有多么厉害。马超只是纯粹的不愿意浪费时间而已。
既然杀戒已开,那就要快刀斩乱麻,用最短的时间大杀四方,杀的袁军上下胆战心惊!
吕氏兄弟眼见龙象宝马飞奔而来,速度快若闪电,眨眼之间便来到了他们的身前,他们不敢怠慢,兄弟二人同时摆出了防御的起手式,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合二人之力,应对强敌,这兄弟俩也不是一次两次了,经验可谓是十分老到。前期先各自抵挡敌手的猛攻,消耗敌人的力气,不到必要的时候,绝不会互相救援,装作根本不懂什么合计之术。
等把对手的力气消耗的差不多了,两人才会转受为攻,但在这个阶段,他们并不会一上来就施展合计,而是各自为战,从两侧对敌人发动袭击,如果两人之中,有谁出现了危险,另外一人则会放弃防御,全力进攻敌人的必救之处,化解危机。
等再过一段时间,敌人被他们搞得心烦意乱了,两人才会拿出压箱底的绝招来,呈现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战力,合力布下一张杀网,将对手绞杀在其中。
这个套路,两人在对敌之时,还从未失败过。他们相信,这一次,同样不会出现意外。
然而,就在两兄弟心中笃定不会失败的时候,龙象宝马承载着马超,在他们两人之间飞驰而过,马背上的马超,竟是根本不理会他们的防守。在错马而过的时候,兄长吕旷甚至还在马超雄狮面罩下的目光中,看到一丝戏谑之色。
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呢?
吕氏兄弟的心头,泛起了同样的疑问。
不来攻打自己二人,只顾策马向前冲,马超这是要做什么?
在他们的疑惑中,龙象宝马已经冲到了吕氏兄弟的战马身后,一声龙吟般的嘶鸣,忽而在龙象口中发出,似是马中君王,在质问它的子民,为何还不臣服!
这一声嘶鸣,吓的吕氏兄弟的座下战马,同时一激灵,八只翻飞的马蹄,下意识的停顿了片刻,前冲的势头戛然而止,令马背上的吕氏兄弟猝不及防,身形同时一歪,露出了大片的破绽来。
下一刻,龙象宝马猛地一个蹬踏,在急速的冲刺中,竟是以一双后蹄为圆心,整个身体匪夷所思的来了个九十度的大旋转,从背对吕氏兄弟的姿势,变成了横向站立,横跨在了吕氏兄弟的两匹战马之间。
这……看到这一幕,吕氏兄弟才猛然反应过来,马超是要切断他们之间的联系啊!难道说,从一开始,马超就已经知悉,他们有一套合计之术的存在?这怎么可能?
吕氏兄弟诧异不已,马超根本不管他们心中作何感受,双手握在霸王枪枪柄处,断喝一声,把整条霸王枪当做大棍来使用,力灌千钧,向着吕旷当头砸落。
与此同时,龙象宝马怒吼嘶鸣,在保持身体稳定性的前提下,猛地蹬出一只后蹄,直奔吕翔战马的马头而去。
啪!啪!
连续两声剧烈的碰撞声,紧凑的响起,汇聚成了一个略显绵长的声音。
第一声,霸王枪砸断吕旷的武器,携带着沛然不可御的力量,砸裂了吕旷的头盔,砸碎了他的天灵盖。
第二声,镶嵌着马蹄铁的龙象马掌,重重的蹬在了吕翔的战马上,那匹战马悲鸣一声,无力地倒在了地上,硕大的马嘴中,白沫喷吐,眼见是不活的了。马背上的吕翔被颠覆下来,摔了个七荤八素。
马超出手之间,吕氏两兄弟,一死一伤!
调转马头,马超冷冷的看了地上无力起身的吕翔一眼,眼神中,一片冷漠,犹如在看死人。
霸王枪凶悍的刺出,龙舌虎牙的枪刃,刺破吕翔的铠甲,洞穿他的身体,之后余力未消,直到半截枪刃刺入吕翔背后的土地中,才停止了下来。
一股股血液,顺着霸王枪破开的巨大伤口,自吕翔的身体中奔涌而出,不一会儿,便在死去的吕翔身下,形成了一滩令人触目惊心的血泊。
吕氏兄弟,卒!
没有拔出刺入吕翔身体中的霸王枪,保持着斩杀吕翔的姿势,马超抬起头来,再次看向袁军营墙,犹如看向一堆草芥:“还有谁?!”
第四百二十三章 千里不留行 上
高干呆住了,他感到口中阵阵发苦,连唾液,都变的干涩起来……
这一刻,马超在他的眼中,直如九天之神,又酷似地域魔王,总之,不是人间应有的存在。
世间哪里有人,能够在举手投足之间,便可以轻易定人生死的?被四人围杀,转瞬之间便可破局,乃至发起反杀,不是神魔,又是什么?
要知道,围杀马超的四个人,可不是什么无名之辈啊!他们,可都是在千军万马中,经过无数次的厮杀战斗,历练出来的悍将,可即便如此,他们在马超的面前,简直一如草芥!
“该你了。”淡淡的声音中,带着无限的杀气,传入了高干的耳中。
高干激灵灵的打了一个寒颤,后背,瞬间被冷汗湿透。
他本是袁绍的外甥,深得袁绍信任与器重。高干本来以为,袁熙、袁谭相继死去,袁尚又一病不起,难当大任,袁绍在后继无人的情况下,必将对他委以重任,他的未来,定然是一片光明的坦途……
所以,在面对马超挑衅时,明知马超勇不可挡,高干还是带着张南等三人站了出来,想要当着众将士的面击退马超,届时,他功成名就,袁绍不将冀州的大权依托给他,还能给谁?
高干猜到了开头,却未能猜中结尾。马超的武勇,远远超出了他的预估。
估错对手的代价,是付出自己的性命。
马蹄声起,霸王枪出。
血光迸射中,高干变成了一具无头残躯,在袁军所有将士惊骇欲绝的眼神中,缓缓地掉落马下,血洒沙场。
这一次,袁军众人是真的害怕了,一个去,一个死;两个去,两个死;四个去,四个死……谁还敢去?
短短一个时辰不到,马超阵斩袁绍麾下七名战将,霸气侧漏,势头无两!
看着营寨前,一片狼藉的尸体,袁绍才真正的意识到,他似乎招惹到了不该招惹的人。那个年仅二十岁的少年,说不定,当真是神威天将军下凡转世,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丧子之恨,袁绍自是愤恨难平,但当他本身的安危,受到巨大威胁的时候,折磨他许久的仇恨,似乎都不重要了,保住性命,才是最重要的。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战意尽去,怨恨消弭,袁绍没了和马超争雄之心,只想着能安全的回到邺城去。
可是,袁绍想退走,马超岂能让他如愿?
以迅雷之势,连斩袁军七将,为的是什么?自然是令袁军将士感到胆寒,感到绝望,无形之中瓦解袁军的士气。
连袁绍都没了一决胜负之心,更何况是其他的袁军将士?
通过刚才的厮杀,马超在袁军将士们心中,悄然种下了一颗畏惧的种子,现在,是该到了收获成果的时候了。
策动龙象,飞奔回身后的战阵中,马超高举着霸王枪,仰天怒吼:“义勇男儿”
八万义勇军,争相竟从:“喏!”
声动九霄,宛若惊雷。
“杀敌!”
霸王枪自空中虚战而落,昂扬的怒吼,在马超口中发出。
马超凭借一己之力,斩将杀敌,不光是在敌人的心中,令畏惧发酵,更是将八万义勇军将士,激励的热血沸腾,几欲燃烧!
随着马超一声令下,最先动起来的,是徐晃率领的五千义勇军步卒。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义勇军中,射程最远的,莫过于红衣弩炮了。在一阵阵令人牙酸的机括声中,五千义勇军用最快的速度,拉开了红衣弩炮的炮梢,令机括蓄满了力量,而后将八十座红衣弩炮同时激发。
嗖嗖嗖
二百四十根标枪型巨弩,霎时飞越到了半空中,带起强烈的破风之声,向着袁军大营攒刺而至。
“竖盾!快快竖盾!”沮授是第一个反应过来的,他惶急的大声呼喊着。在他的呼喊声中,一众亲卫赶了过来,一边在有限的时间中竖起层层盾牌,一边搀扶着袁绍快速的离开营墙,向营寨内退去。
第四百二十四章 千里不留行 中
亲眼看到,霹雳车三次激发,便在袁军营墙上,破开了一道八丈多长的缺口,马超这才发觉,自己以前使用霹雳车,实在是大材小用,用错了地方啊!
掉头,向着徐晃的方向比划了一个大拇指,马超用行动,表达了他对徐晃的称赞。
一直以来,沉稳的徐晃不显山不漏水,除了武艺高强之外,似乎也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了,比起关羽、赵云等大将的耀眼,徐晃的光芒,一直显得很暗淡。
直到这一刻,所有的人,才霍然发现,徐晃不仅武力高强,统兵有方,在战场上,更是大师级的存在,堪称帅才啊!
徐晃先是驾驭红衣弩炮,将袁军营墙附近的士兵驱散,令他们在心怀震惊中,下意识的逃亡,远离了本应驻守的营墙;而后,徐晃抓住这个机会,集中所有的霹雳车,以霹雳车发射出的雷石破坏力,百息之内,便凿穿了袁军营墙,为义勇军突入敌营,铺平了道路。
这份入微的掌控力,无人能及。
一员武将,只会冲锋陷阵,那他也就只能是个武将。唯有精通兵法,每战之前做到知己知彼,是为将才;而像徐晃这样,每时每刻都可以根据战场的细微变化,做出最有利的判断,才能称得上是帅才。
每一位君主,都不会嫌自己麾下的帅才太多,每一位杰出的帅才,都是各路诸侯争相拉拢的对象,亘古不变。
之前显得黯淡无光的徐晃,无意间,展现出了万丈光芒,引人瞩目。
掉回头来,马超举起霸王枪向前一指,喝道:“破军阵!冲阵!”
三万破军阵精锐,拔开脚步,拖着狼牙大棒,在胡车儿的带领下,舍生忘死的向着袁军营寨的缺口去跑去,每迈出一步,口中便纵声高呼出一个字来,这些字,串联成了破军阵专属的战斗口号:
“北斗第七星,暗夜照长空!”
八丈多的缺口,对于一人三骑的奔雷骑而言,还是有些狭窄的,限制诸多;因而破军阵是最适合作为先发的。他们身上披着三层厚的乌光铠,奔跑起来,完全就是一个个的人形堡垒,且没有战马占用空间,可以在第一时间,投入更多的兵力,涌进那道缺口之中。
脚步铿锵,三万破军阵精锐,化作数十个小队,层次分明的快速接近敌营。
当第一小队,在胡车儿的带领中,跑到袁军营前缺口处,他们并没有急于冲进去杀敌,而是一字散开,齐齐抡起手中的狼牙大棒,向着摇摇欲坠的营墙上,整齐划一的砸落。
一下,两下,三下……
当第二梯队的破军阵精锐赶过来之时,他们已经砸塌了一段营墙,令缺口超过了十丈的长度了。
之后,胡车儿猛的一招手,第一、第二小队的破军阵精锐兵合一处,宛如猛虎,扑进了袁军营中,见人就砸,百余根狼牙棒起落之间,袁军士兵头颅上,爆出了一朵朵红白相间的血花。
这个时候,袁绍也反应了过来,知道今日怕是轻易难以逃出虎口了,索性也不再跑了,喝令身边的副将们,带兵上前,围堵如狼似虎的破军阵。
在袁绍的命令下,如潮水般倒退的袁军士兵,又掉过头来,如涨潮般向破军阵们涌去。
双方的将士,在营地中靠近营墙的地带,展开了生死搏杀。每一个瞬间,都有人惨叫着倒在地上,身上的伤口,足以令普通人触目惊心。
十丈的缺口,看似宽阔,但也无法让三万破军阵全部进入其中,尤其是袁军将士开始反扑之后,这段缺口几乎被瞬间堵死,导致一半的破军阵精锐,只能在营墙之外干着急,却无法参与到战斗之中。
滞留营外的破军阵,情急之下,开始学着胡车儿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