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马踏三国-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铁证如山,又被刘协当做弃车保帅的棋子给推了出来,董承也没什么好说的,将所有的事情都一力承当了下来。荀也没有心慈手软,将收集到名单上的所有人,一律收押了起来,关入了天牢之中,等待曹操回来之后再另行发落。
  只是连荀也没有想到,在他着手调查这件事的时候,对危险的感知极为敏锐的刘备,便已经发现了端倪。于是刘备提前借着上朝的机会,假意对刘协说要出城去寻找义士,共同推翻曹操,刘协信以为真,便在偏殿内赐给了刘备一块天子令牌,刘备当夜便拿着这块天子令,带着管亥、张飞、赵云等人落荒而逃,毫无廉耻的再次当了逃兵。
  直到出逃数日之后,许都的风声传来,赵云才知道董承等人已经全部被收押了,他才明白过来,刘备早已预感到了危险,却没有保持住与大汉共存亡的气节,提前一步脱身事外。
  刘备的无情无义,令赵云再次感到心寒。
  后来刘备一路来到伏牛山,与先前留在山中训练的陈到等人汇合。经过数个月的训练,陈到已经将留下来的五万士兵训练的初见成效了,对此刘备很是欣喜,着实夸赞了陈到一番。
  就在这个时候,一封来自幽州的书信,被公孙瓒的部下送到了伏牛山来。


第三百三十三章 君子报仇
  听完赵云的诉说,马超心中生出了无限感慨。
  众所周知,刘备一直以来,都是以谦谦君子的形象示人,将忠君爱民的形象打造的很是坚实,深入人心。
  马超也曾猜测过,刘备绝不会向表面上那么正义,否则早就被时代所淘汰了,又怎么会在后来成为蜀国之主?难道单凭一个诸葛亮?即便和诸葛亮再怎么有才华,他能做到改天换日吗?归根结底,还是刘备这个人绝不想表面上那么简单。
  现在听到赵云的事情,马超更加断定自己之前的猜想是正确的了,刘备不过是披着一层仁德伪装的伪君子罢了。
  历史便是最好的证据。历史上的赤壁之战,发生在刘备被曹操打败之后。当时刘备走投无路,便逃过了长江和盘踞江东的孙权结了盟,并且在周瑜的帮助下,在赤壁以数万联军击败了曹操的七十三万大军,令曹操铩羽而归,打了一生中最惨痛的一场战争。
  之后,刘备非但没有对孙权、周瑜感恩戴德,反而趁着周瑜与曹仁争夺南郡的时候,在背后搞出小动作,将南郡收入囊中,后来还趁着周瑜病重到病亡的这段时间,强行将荆州占据了下来,这一占据,就是八年之久。
  如果刘备真的是谦谦君子,又怎么会在历史上,做出如此厚颜无耻的事情来?试想,刘备当时要兵没兵,要粮没粮,若不是孙权和周瑜主导了赤壁之战击败曹操,刘备连命都没了,可他居然恬不知耻的暗下黑手,仗着自己汉室宗亲的身份,硬是全盘接管了荆州,令出兵出粮抗击曹操的孙权最后一无所获,这是正人君子的行径吗?
  史书都是后人书写的,其中不免有些错误的记载。尤其是后世所盛行的演义小说,更是把刘备当做正统来铺展故事情节的,这就导致很多人认为刘备确实是为正人君子,而孙权、周瑜才是不能容忍的小人。
  其实,只要稍微读过正史的人都知道,孙权在继任了孙策的位置之后,还是很有座位的一位君主,而周瑜,才是乱世之中气量宽宏的佳公子,绝非是什么心胸狭窄之辈。尤其是周瑜,正史中记载,周瑜绝不是被诸葛亮活活气死的,而是因为在赤壁之战后,曹军丢下的大量尸体没有及时处理,导致了瘟疫盛行,周瑜长久在军中,自然容易被瘟疫感染,最后无药可医,在风华正茂的年纪,便遗憾的离开了人世。
  当然了,现在因为马超的崛起,周瑜早已是马超麾下的冠军将军了,历史上赤壁之战即便真的出现,也和周瑜误会发生任何关系了,有了华佗在,周瑜也不会年纪轻轻便离开人间了。
  言归正传。
  看着赵云悔恨的样子,马超很是理解他的心情,默默地倒了一杯西风烈酒,递到了赵云的面前,道:“子龙,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早晚,吾必定会将刘备的假面目撕下来,叫天下人都知晓,为你死去的那些兄弟报仇的。”
  赵云接过酒杯,一饮而尽,随即将酒杯投掷于地,摔的粉碎,抬起头来目光坚定的说道:“此前有一名大夫,乃是前徐州牧陶公府中的医者,此人知道全部事情的来龙去脉。陶公暴亡之后,这名医者逃出了徐州城,恰好被我在外出狩猎时遇到,给了他一些盘缠,让他回归故里,此人必须要找到,让他将当初的事情大白于天下!”
  马超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道:“子龙放心,吾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这名医者的。但是单凭他一人之言,怕是难以和天下人抗衡。子龙须知,这天下的许多人,虽然有口有眼,却是耳聋眼瞎,盲从于他人的。刘备为了竖立自己的仁德形象,数十年来不遗余力,倒也被他蒙骗了不少人,想要扳倒他,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子龙还需暂且忍耐。”
  马超说的也是实情,赵云理解的点了点头:“子龙明白。”
  又和赵云碰了一杯就,马超忽然笑着将话题拉到了正题上:“离开许久,奔雷骑中的老兄弟可是很惦记你呢。怎么样,翊军将军,有没有兴趣继续当他们的大统领啊?”
  要知道,奔雷骑和破军阵,可是马超手中战斗力最强的两把尖刀部队,是十足十的王牌,若非马超极为信赖之人,且真的是有真才实学,马超可不放心把自己的心腹王牌轻易之间交到他人的手上。
  赵云也知道,自从六年前自己离去之后,奔雷骑历经数年的时间,数次更新换代,不断地有新鲜血液补充进来,如今的奔雷骑之中,既有汉人,也有羌氐之人,更有着西域之人,这些人无一不是精英中的精英,可在奔雷骑中,不管如何变迁,一条铁打的规矩始终没有变奔雷骑大统领的位置上,保留的依然是赵云的名字。
  对此,赵云又怎么会不知马超的用心良苦?说实话,离开这么多年来,赵云也曾经不止一次的梦回西凉,率领着奔雷骑在马超身后征战沙场,每每梦醒之初,赵云都会暗中泪湿衣衫。
  如今回到了马超的身边,马超就像数年前一样,对他委以重任,他除了努力做到最好之外,还有其他的选择吗?


第三百三十四章 青州军
  日子,在安稳之中,不知不觉得过了两个月的时间。
  这两个月来,马超每日在处理政务之前,每日清早必定要到马腾的居所请安,处理完政务之后,则是和文武将官们商讨一下天下的时局,之后便回来到凤凰阁,与自己的两位娇妻杨婉儿和貂蝉缠绵在一起。
  除此之外,马超便是秘密的派出大量的神机营密探,到幽州去,设法营救公孙瓒。毕竟他是马家先祖马融的再传弟子,又对赵云有恩,能帮的还是要帮一把的。
  说是与两位娇妻缠绵,其实也不尽然。
  杨婉儿执掌着金城商会,历年来屡见成效,马超在和她说话的时候,十句话中有一半所谈论的都是兵马钱粮之事,而乖巧的貂蝉也不插话,安安静静的侍立在侧,含情脉脉的看着马超。
  唯有到了晚上,马超才会一展男人的雄风,将两位娇妻征伐的求饶不堪。因为修炼武道的原因,马超的体魄极为的健壮,虽然在穿着衣服的时候,看不出来他的体型有多么魁梧,可在除去衣物之后,马超那一身流线型的肌肉,外加八块腹肌,令杨婉儿和貂蝉看的一阵娇羞。
  以至于在不堪马超的讨伐之后,这两位绝色美女甚至暗中合计起来,要为马超再讨一房妾室,来分担她们二人的任务。毕竟,那个任务,哪怕是合她们二人之力,完成起来还是存在着困难的。
  杨婉儿和貂蝉的首选,乃是远在冀州的甄宓。甄宓出身甄氏商会,于公,和金城商会有着不可分割的利益联系;于私,此前甄宓也曾在长安久居,对马超芳心暗许。而且她的人品、心性,杨婉儿和貂蝉也是很清楚的,看似与马云禄一样刁蛮,实则却是大方体贴,样貌更是国色生香,绝不输于世上的任何一个女子,这样的女子,才配得上马超的英雄气概。
  就这样,杨婉儿和貂蝉联名写了一封信,派人给甄宓送了过去,邀请甄宓到长安城小聚几日。姊妹一场,杨婉儿和貂蝉也确实有些想念她了。而马超,浑然不知自己已经被两位绝美的妻子给算计了,更不知道她们在合谋请甄宓这个外援的事情。
  马超这边过的安稳,曹操那边却是忙的脚打后脑勺了。
  在平定了徐州之后,曹操马不停蹄的赶往青州,意欲挟大胜之势,一举平定群魔乱舞的青州。
  然而在抵达青州之后,曹操才发现自己想的过于简单了。
  青州的实力错综复杂,泰山贼寇、黄巾余众、当地豪强……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经过深思熟虑以及郭嘉等谋士的献策之后,曹操决定把第一个目标放到臧霸的身上。
  臧霸之前曾盘踞在青州,在青州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力,趁着他立足未稳,把他击败,对于瓦解青州的泰山贼寇势力,是有着很大的积极性的。等解决了臧霸之后,在泰山贼寇力量的配合下,再去对付那些残余的黄巾势力,把黄巾余众也收服之后,最后在逐个收拾那些不听话的本地豪强就容易的多了。
  大方针定下来之后,曹操的思路也理清了,一时之间顿觉轻松了不少。
  接下来,便是真正的战斗了。
  在历经数次大战之后,曹操麾下的许褚在战场上表现出色,力战臧霸以及他部下孙观等四名副将,以一人之力独斗五人而不落下风,甚至杀的臧霸他们节节败退。鉴于许褚出众的武力,臧霸等人在胆寒之下,送给他了一个“虎痴”的称号。
  这个称号,倒是和许褚极为贴合。许褚武力虽勇,脑筋却不太灵光,无论臧霸他们上阵多少人,许褚总是一力担当,还总能以少胜多,打的臧霸他们几乎没有还手之力。虎痴之名,便这样不胫而走。
  打着打着,心思细腻额的臧霸便发现,自己完全不是曹操的对手。而且,曹操在和自己作战的过程中,多少是有些手下留情的。
  长着一个七巧玲珑心的臧霸,若是此时还不能发觉曹操的用意,那他也就不叫臧霸了。
  于是,在战斗进行了一个多月之后,臧霸便将青州的泰山贼寇召集到了一起,向他们说明了曹操的厉害之处,圈大家跟着他一起投降曹操,为大汉朝廷建功立业。
  泰山贼寇,既然有贼寇之称,其中便不乏草莽之流,听到臧霸要投靠朝廷,一些大老粗立刻站出来大声反对。臧霸暗中观察了一下,发现这些反对之人,都是性情残暴、目光短浅之人,大多数并没有表露出反对的迹象,这说明曹操的兵锋,已经将他们征服了。
  在酒宴上,臧霸当着众人的面,亲手将那些反对的人斩杀当场,并将他们的头颅割了下来,当做先给曹操的礼物。面对许褚,臧霸毫无还手之力,可他毕竟是二流武将中的佼佼者,对付几个草莽,还是绰绰有余的。


第三百三十五章 收买人心
  清晨,初升的朝阳将自己的温暖缓缓洒向大地,一缕缕阳光照耀在人们的身上,令人感到一阵温暖。
  不管世间如何变幻,太阳总会在东方升起,从来不会出现半点偏差。似乎这人世间的尔虞我诈,它早就司空见惯了。
  伏牛山地势颇高,阳光早早便照射下来,将好不容易睡个安稳觉的刘备唤醒。
  刘备起床之后,遵循着旧日的惯例,命人将金城商会出产的洗面水取出少倾,倒入洗脸的净水之中,美美的洗了个脸。而后又用青盐膏悉数了一下口腔,令口腔内的气息变的清新了许多,最后又用同样是金城商会出产的马油轻轻地敷在自己的脸上,等做完每日清晨必不可少的这些步骤之后,刘备才迈步走出了自己的帐篷。
  青盐膏、马油等奢饰品,都是金城商会主打的洗漱用品,近年来因质量上佳,有属于细微稀缺的东西,在市场上堂而皇之的占据着垄断的地位,除了甄氏商会代理的一部分之外,便再也没有其他商会的商品能与之匹敌了,所以这些商品的价格也高的惊人,反正那些达官贵人、豪门士族的公子、小姐们,也不缺钱不是?
  可刘备在惶惶如丧家之犬的时刻,依然保持着他在徐州时的习惯,只能说他是虚荣心作祟了。
  要知道,为了刘备每日能使用到这些稀缺物,糜竺可是操碎了心的,照这么奢侈下去,哪怕是糜竺家大业大,总也会有坐吃山空的那一天。
  但是刘备却不这么想。他认为这些奢侈品,可以提高自己的精神属性,有利于自己以更加自信、饱满的精神状态来迎接未来的每一天。自己精神好了,不就等于再为麾下数万将士谋福利吗?
  不过刘备也知道,以糜竺一人的财力,支撑数万将士到今天这个地步,已经很是不容易了,投奔刘表的事情,必须要尽快提上日程才行。否则,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数万将士,恐又要做鸟兽散了,那种得而复失的难受滋味,刘备此生再也不想尝试了。
  当日吃过早饭,刘备一声令下,五万将士便跟随他离开了伏牛山,一路向荆州的方向进发。
  从伏牛山到荆州的襄阳,必须要路过豫州。说起来还真是讽刺,刘备乃是被天子亲封的豫州牧,可他却无法调动豫州的一兵一卒,甚至还得昼伏夜出,隐藏行迹,唯恐自己等人被豫州的曹军守将发现,断了自己的去路。
  做一州的州牧,做到刘备这个样子,古往今来,也仅有他一人而已。
  好在,曹操此刻身处青州,正在忙着整顿刚刚到手的青州各郡县,大部分的精力都被牵扯在那里,顾不上刘备这边,不然的话,刘备能不能顺利抵达荆州还两说呢。
  刘备一路上小心谨慎,可他毕竟是带着五万将士,想要彻底不被驻守豫州各地的守将发现,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各地守将在探知刘备的行踪之后,立刻向镇守豫州的夏侯渊禀报,夏侯渊没有半点的犹豫,当即下达了全力拦截的指令。夏侯渊深知刘备部下有管亥、张飞这样的猛将,单凭各郡县的地方军,怕是很难将刘备拦下来,于是便以最快的速度整点兵马,在刘备身后飞也似的追了上来。
  前有阻截,后有追兵,刘备再也顾不上隐藏行迹了,近乎于落荒而逃般向荆州玩命狂奔。
  豫州虽说地域狭窄,但也绝不是三、五天就能通过的,毕竟它也是大汉十五州之一。更何况刘备虽名为豫州牧,可真正到豫州的次数屈指可数,对地形根本就不熟悉,哪里跑的过熟门熟路夏侯渊?
  于是,战斗便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刘备手头上的这点兵马,大多是东拼西凑而来的,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曹操的旧部,乃是当初讨伐袁术之时曹操借给刘备的,刘备毫不客气的据为己有,再也没有还回去。
  面对夏侯渊的追杀,这些跟随刘备没有多长时间的部众,暴露出了巨大的问题,战斗力不堪一击不说,忠诚度更是低下,不断地有人逃离,或者干脆便投降了夏侯渊。在一追一逃中,数日的时间下来,刘备的五万军便缩水了一半儿,令刘备心痛不已,却又无可奈何。
  先前刘备被软禁在许都,这些将士都交给了陈到来训练。并非是陈到无能,相反,他已经将这批将士,在最短的时间内训练的初具规模了,否则的话,怕是除了最早跟随刘备的五百精锐之外,其他的便都要鸟兽散了。此刻还能有一半儿人跟随在刘备身边,不得不说陈到还是很有本事的。
  这一点,刘备也是看在眼里的,只是眼下形势危急,刘备也没有心情奖励陈到,只能等到荆州之后再说了。
  汉江,盘桓在豫州与荆州之间,怒流奔腾,东流入海。
  历经千辛万苦之后,刘备终于快要抵达汉江了,只要能顺利的度过汉江,他便能摆脱夏侯渊如影随形般的纠缠了。
  夏侯渊不但武艺高强,而且统兵有方。曹操曾称赞其为“妙才”,代指他才思敏捷,不同于一般的武将,对其很是器重,在众多的宗族兄弟、子侄后辈中,只有曹仁和夏侯的地位能排在他的前面。后来夏侯渊干脆便弃用了自己原本的小字,以妙才二字当做字了。


第三百三十六章 守城之主
  是夜,距离汉江数十里之外的营地中,刘备坐在帐篷之内,正在与他的一众心腹商议着,该如何才能让刘表接纳自己这一行人。
  “刘景升坐镇荆襄九郡日久,麾下兵精粮足,自保无虞。更兼乃是汉室宗亲,与主公血脉相连,想来,还不至于将我等拒之门外吧?”简雍率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他把刘表兵精粮足放在前面,汉室宗亲的出身放在后面,其实是在强调,以刘备手中仅存的这点兵马,绝不会引起刘表的忌惮,之后在想办法用汉室宗亲的血缘关系打动刘表,这件事多半便会成功。
  刘备微微摇了摇头,叹息着说道:“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啊。景升盘踞荆州这许多年殊为不易,怎会无端端的便接纳外来之人?”
  糜竺想了想,开口说道:“吾在徐州之时,便听闻刘表爱财。一年前袁术僭越称帝,马孟起突然出现在战场上,便是以巨额钱财向刘表借的路。不若,吾携带财宝前往襄阳,以钱财打动他?”
  “此法恐怕不行。”陈到打断了糜竺的设想:“借路是借路,冠军侯借路不会影响到刘景升在荆州的地位,刘景升自然也就顺水推舟了。但此番我等乃是借住,是要留在荆州的,刘景升又不是傻子,岂会为了蝇头小利而令自己的权威受到威胁?哪怕仅仅是潜在的威胁,他也会断然拒绝的。主公仁德,是绝不会危害荆州的,但是旁人恐怕便不会这样想了,对于那些别有用心之人来说,主公若留在荆州,无论做什么,都是一种威胁。”
  张飞听的一个头两个大,他本就性格鲁莽,不擅谋略,当下便忍不住怒喝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要如何才行?干脆,俺单枪匹马杀到襄阳去,在那刘表老儿的身上捅他一万个透明窟窿,直接把荆州之主的位置拿来给大哥坐算了!”
  “翼德!休得胡言乱语!吾与景升乃是同族兄弟,岂能做出如此不仁不义之事?你若再敢多言,吾须饶你不得!”刘备连忙呵斥着张飞,将张飞心中疯狂的念头强行按了下来。
  刘表盘踞荆州多年,岂是那么容易对付的?如果真的那么简单,刘备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同意张飞的提议,事后再把一切的过错推到张飞的身上,反正他的莽撞是出了名的,背着刘备做一些莽撞之事,倒也还说的过去。
  不理张飞,刘备将目光看向其他人,问道:“诸位还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吗?”
  孙乾站起身来,向刘备行礼:“主公,吾愿前往说服刘景升,令他出城迎接主公!”
  刘备闻言,心中一喜,随即又有些担忧的问:“先生当真有十足的把握?”
  孙乾微笑道:“刘景升早已不是十年前的刘景升了,当初他单人独骑来到荆州,是何等的万丈豪情?可如今,岁月早已消磨了他所有的锋芒,令他沦为了守城之主。吾相信以三寸不烂之舌,前往说服,至少有八成的把握!”
  “好!既然如此,此事便拜托先生了。”刘备站起身来,竟是郑重的向孙乾行了一礼,足见他内心中对进入荆州的渴望。只要能够在荆州站稳脚跟,剩下的慢慢图之便是了,再不济,刘表的岁数在那摆着呢,总得死在他刘备的前面吧?只要能忍,荆州早晚会落入囊中的!
  荆州,占据着长江以南的九个郡,地域宽广,是天下第一大州。在北方连年战乱之际,荆州在刘表的治下,从未参与过任何的战争,最近的一次大战,还要追溯到讨伐董卓时期呢。之后虽也有几场小仗,但都是无关痛痒的,所以未经战火侵袭的荆州,不但地域辽阔,而且富庶的很,天下第一大州的名头,乃是实至名归的。
  刘备对荆州垂涎三尺,暗中算计不已,正是源于此。
  襄阳是荆州的治所,刘表的州牧府就坐落在襄阳城中最繁华的地段。
  这一日,州牧府前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此人自称孙乾,手中持有刘备的拜帖。
  听闻刘备的官吏来到了襄阳,刘表很是奇怪,他不明白这个叫孙乾的人,究竟是做什么来的。
  不过刘表也不是傻子,更不是聋子。先前刘备和夏侯渊部将在汉江的激战,刘表也有所耳闻,得知刘备已经渡过了汉江,难道说,此刻刘备竟处于自己的荆州境内?这个孙乾,乃是为刘备来坐说客的?想要让自己接纳他?
  带着这样的疑问,刘表将孙乾召入府中,在议事厅与他相见。
  一见面,刘表就开门见山的问道:“先生乃是玄德的部属,今日来到吾襄阳府,是要做说客的吗?”


第三百三十七章 举火自焚
  乱世之中,天下各处争斗不休。
  刘表所在的荆州远离中原,亦曾有过数次战斗,就更不要说中原以北的地方了。
  眼下这个阶段,各地的诸侯包括马超、曹操在内,都暂时结束了战乱,但在幽州,战火却依旧如火如荼。
  袁绍和公孙瓒在幽州的战争,持续了三年的时光了。起初,公孙瓒是占据优势的,但是袁绍在逐渐收复了冀州豪强们的归心之后,得到众多冀州文武将官、当地豪强支持的他,便逐渐扳回了劣势,开始逐步对公孙瓒形成了压制的局面。
  公孙瓒苦苦支撑了三年之后,幽州的地盘大部分都被袁绍夺走了,袁绍麾下的“河北四庭柱”,即颜良、文丑、张合、高览四人,作战英勇,轮番上阵,杀的公孙瓒叫苦不迭,更兼袁绍麾下有沮授、田丰、审配、郭图等谋士为其出谋划策,接连让公孙瓒钻入圈套之中,前前后后损失了许多的兵马,导致公孙瓒嘴周只能固守在幽州的治所易京,在易京筑造了一座高台,以此做着最后的挣扎。
  其实公孙瓒也很明白,再这样下去,即便袁绍只是围而不攻,公孙瓒所囤积的粮草也早晚有吃完的一天,等到那个时候,袁绍便可轻轻松松的攻破易京了。
  为了能生存下去,公孙瓒先后派出了百余名心腹,包括他的儿子公孙续在内,乔装改扮之后到各地去求援,希望可以有人能帮助他击败袁绍。
  然而,世态炎凉,往日里那些和他称兄道弟的人,慑于袁绍的兵威,竟是无一人敢前来营救,哪怕是仁德之名闻名天下的刘备亦是如此。
  公孙瓒对待刘备这位昔日的同窗,不可谓不厚道。早期的时候,便是公孙瓒最先收留刘备的,为了给刘备提气,公孙瓒还曾在当初十八路诸侯会盟讨伐董卓之际,向与会的各路诸侯力荐刘备,最终帮助刘备坐到了第十九路诸侯的位置上。
  后来刘备意欲前往徐州救助陶谦,向公孙瓒讨要赵云,公孙瓒明知赵云的重要性,但还是答应了刘备的请求,甚至还无偿借给了刘备数千的兵马……林林总总,这些恩情,便是石头人,也会融化了吧?
  可是刘备呢?是怎么回报公孙瓒的?公孙瓒的求救信明明已经送出去了,刘备却像是没看到一样,直如泥牛入海一般毫无音讯,怎么能让公孙瓒不寒心呢?
  城内的粮食日益减少,城外的围兵却是越聚越多,内忧外患下,公孙瓒的心理防线,终于崩溃了。
  万念俱灰中,公孙瓒独自一人带着佩剑来到了易京城中的高台之中,盘膝坐在正中间,开始回忆起自己的一生来。
  这一生中,他最值得骄傲的事情是什么?
  大概是拜入卢师门下,成为鸿儒季长公(马融的字)的再传弟子吧。若没有马融留下的那些文稿,以及卢植的悉心栽培,公孙瓒绝然无法取得今日的成就。自己这一身本事,都是从这两位长者处得来的。
  这一生中,最遗憾的事又是什么?
  未能将一生所学好好的运用,在攀上人生的巅峰之后,因为性格上的固执,导致自己的势力迅速的滑落,或许,曾经辉煌一时的幽州势力,明天便会烟消云散了。可恨自己还想再为大汉尽一份心力,却是做不到了。如果有来世,一定要改掉自己固执的毛病,那样才能活的更长久一些。
  这一生中,看错的人都有谁?
  首当其冲的,他想到了刘备。看似满口仁义道德的刘备,竟然见死不救,时至今日,公孙瓒才逐渐纳过闷儿来,当初刘备要去徐州救援陶谦,怕也是别有用心的吧?或许是看到了袁绍的强大,不愿和公孙瓒一起玉石俱焚,或许是贪图徐州牧的宝座吧?后来陶谦暴亡,刘备在三推五让中坐到了徐州牧的位置上,难道真的只是巧合吗?
  ……
  良久良久之后,公孙瓒缓缓站起身来,面带凄凉的看了一眼脚下的幽州大地,缓缓的抽出腰间的佩剑,一剑斩落了摆放在高台之上的烛台,眼看着那落地的烛火,将附近的东西点燃,渐渐地燃烧了起来。
  生死有命,强求不得。
  自古成王败寇,既然上苍不站在自己这一边,公孙瓒认栽!只是,就算是死,也不能死在袁绍的手里,公孙瓒自己的命,必须由他自己来终结!
  这一场大火之后,自己便会被烧的尸骨无存了吧?那样也好,至少不会被袁绍侮辱自己的尸体了。
  就让这一切都尘归尘,土归土吧。
  不知为何,在这个时候,公孙瓒的心中,竟是忽然变的通透起来,以前很多他想不明白的、看不透的事情,在这一刻迎刃而解。或许,这便是马超口中所说的“境界”吧?一个人的境界高低,将决定着他看待事物的透彻性。
  这是很久之前,马超对公孙瓒所说的话。


第三百三十八章 劫后余生
  迷惑中,公孙瓒跟随着身前的几个黑衣人一路向前,在穿出密道之后,他霍然发现已经来到了已经的城外,一片人马嘶喊之声纷杂的传入了自己的耳中。
  公孙瓒连忙举目望去,发觉自己位于一座小山之上,借着山上草木丛林的遮掩,山下的人看不到他所在的位置,但是他却可以轻易地看清山下的全部景象。
  是袁军!一队队的袁绍军将士,正在有序的进入易京城,那明晃晃的刀锋,在火把的照耀中反射着阵阵寒光,为首一人,公孙瓒仔细一辨认,不是袁绍麾下的“河北四庭柱”之一的张合么?
  这时的张合,约有三十多岁的年纪,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指挥若定的约束着部下们,令众多部下与颜良、文丑杂乱无章地部署有着明显的差别。
  若是马超在这里的话,他一定会张合产生浓厚的兴趣的。别人不知道,马超却清楚的知道,张合,字隽义,年轻的时候他没有什么太过耀眼的战绩,属于那种越老越妖的人物,这一点倒是和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