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马踏三国-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天下各地发生了数十场大大小小的战斗,再次证明了大汉王朝,已经对天下失去了掌控的同时,也悄然间完成了一次大洗牌。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条自古以来永恒不变的法则,血淋淋的摆在了所有人的眼前。
  远在西凉的马超,因为袁绍和公孙瓒之间紧张的对峙关系,心中感到有些不安。他倒不是担心公孙瓒,而是在惦记另外一个人赵云。
  自从数年前一别,马超虽然和赵云偶有书信往来,可西凉和幽州,一个在大汉的最西边,一个在大汉的东北角,中间相隔上万里,路途实在是太远了,传递消息十分的不便,马超已经有半年多未曾收到赵云的来信了,也不知道赵云现在如何,袁绍和公孙瓒之间不可避免的这场恶战,会不会牵扯到赵云的身上,更不清楚赵云现在是否已经从军,是否会出现在战场之上。
  越是惦念,心中就越是不安。赵云武艺高强,袁绍军中绝对无人是赵云的对手,可是两军交战之际,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啊,战场上的事,没有人能一定说得准。
  按照历史的正常发展,赵云现在应该已经在公孙瓒处从军了,可毕竟之前赵云和马超有过生死与共的经历,马超也不能确定,历史的轨迹是不是会因为这一点,而出现偏差。
  在马超的内心中,其实他是不希望看到赵云出现在其他人军队中的,倒不是因为私心,而是马超担心赵云的安全。根据历史的记载,赵云先是在公孙瓒处投军,而后又转投了刘备,以现在的形势来判断,这两个人都可不是什么雄才大略的明主,若是赵云真的投奔了他们,将会永无止境的去面对凶险的局面,这可是马超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为了不让自己担忧,马超跪坐到书桌前,铺开绢布,准备再次给赵云写一封信,劝说赵云家乡事了之后,回到西凉来,从而避开东北那边险象环生的乱局。
  足足用了一炷香的时间,马超才将书信写好,信中用词极为恳切,就像是一个弟弟终日翘首以盼,等待着自家的兄长归来一样。
  落笔,马超缓缓站起身来,将绢布上的墨迹吹干,之后唤过贴身护卫胡车儿,让他挑选两名精细的士卒,化装成老百姓,将这封书信送到幽州的常山,也就是赵云的家乡去。
  胡车儿刚刚离开,马超便听到门外脚步声响起,不久,马玩的身影,便出现在了马超的视线中。


第一百六十九章 童渊辞世
  在马腾等三位长辈的“相逼”之下,马超最终选择了妥协,答应在三个月内完婚。
  这个时代中,人们娶亲嫁女,也是有讲究的,并非像后世一样,只要两个人心意相合,登记领证便能办理合法手续的。这个时代,按照大汉四百年来的惯例,天子娶亲,自下聘礼到成婚之期,需有一年的准备时间;诸侯则是半年,士大夫为三个月,平民百姓也得有一个月的受聘时限才行。因此,以马超目前的身份地位,理应是要以诸侯之礼,按照半年的时间来进行准备的,不过因为受聘之礼早在两年前便已经完成了,若非当时韩遂拥兵造反,怕是连洞房都入了,兼之马腾三老心急,因此便定为了三个月内完婚。
  婚期定下来之后,马腾等三位长者,便留在了金城,开始操办各种喜庆事宜,赶制吉服,广发喜柬,马超反倒没有什么事做了,只好安心的等待三个月之后的大婚之日了。
  数年前,马腾和杨奉定下两家婚事的时候,马超自然是欢喜的,不光是因为杨婉儿貌美如花,更因为她通情达理,而且还是马超的贤内助,金城商会在她的手中,每一日都为马超赚取着数量惊人的财富。
  可那个时候,马超毕竟才十几岁,有着后世人思想的他,实在无法接受在这个年龄便成婚,更无法对比他还要小两岁的杨婉儿伸出恶魔之爪,因此也就借着韩遂叛乱之事,以及后来的种种事端,将婚期一拖再拖,一直拖到了今日。
  经过这几年时间之后,再有三个月,马超便年满十八岁了,十八岁的年龄去谈恋爱,虽说在后世还是有些早,可也并非是不可接受的事情了,横亘在马超心中的那道屏障,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被打破,因此他也不怎么反对完婚之事了。
  看着其他人都在为自己的婚事忙前忙后,马超也不好意思什么都不做,可又实在是找不到他可以亲自去做的事情,再三思量之后,马超发觉自己能做的,也只有亲自书写几分请柬而已。
  能让马超亲自动笔写请柬的,自然是非同寻常之人。首先,马超将第一张请柬,写给了枪神童渊,邀请童渊连同赵云一起来参加自己的婚礼,并派人快马加鞭,追上不久前出发给赵云送信之人,连同请柬一起送去。之后,马超给剑神王越也写了一份请柬。虽说和王越从未见过面,可毕竟王越是童渊的同门师弟,也就是马超的师叔,算起来也算是马超的长辈了,再加上现在又有了曲阿这层关系,马超若是不给王越递送请柬,就有些说不过去了,可王越最后会不会来,马超其实也是没有把握的。
  还有两人也是马超不能或忘的,便是郑玄和卢植了。郑玄还好说,他现在已经被马超接到了陇西,在西凉学府中继续教书育人的事业;可卢植现在的下落,马超也不知道。自从董卓西迁之后,马超已经失去了卢植的联系了,现在只好把写给卢植的请柬,多写了几份,分别差人到卢植有可能落脚的地方去寻找。
  这几份请柬写完了之后,马超重新拿出专门用于书写奏表的特殊纸张,准备给刘协也写一封奏表。不管怎么说,刘协毕竟还是大汉名义上的天子,马超身为冠军侯,大婚之期将近,是一定要写一封奏折,将自己的婚事通报给刘协,以此来表示自己对刘协的尊敬与感谢,这是这个时代必须要做的事情。
  写完了奏折,马超叫来了武安国,让他准备两大车的金银珠宝,并在正规军中挑选五百名精兵,护送着写给刘协的奏折以及财宝,一起送往长安。
  武安国此去,马超并不担心董卓会对他不利,两军交战尚且不斩来使,更何况此时马超和董卓,虽然敌对,可并不是战时,而且董卓为了竖立道貌岸然的公众形象,以此来堵天下悠悠之口,绝不会不顾一切的为难武安国的。再者说,武安国此去长安,是为马超递送上达天子的奏折的,董卓再怎么无视礼法,也不可能公然发难。三个月的时间,足够武安国一来一回了,赶回来参加马超的婚礼,时间上也没有任何的问题。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马超过的很是悠闲,甚至就连他自己都觉得,从来没有这么悠闲过。每天除了打磨武艺,便是钻研兵法,再有就是抽出两个时辰的固定时间,一分为二,一半到军中视察,一半处理政务了,因为麾下现在人才济济,所以马超处理起这些事情来,也很是轻松,只有一些重要的事情,马超才会亲自插手,日常事务,则只需要在各级官员呈递上来的报表上,批示同意与否就可以了。等到日落十分,马超就往华佗秘制的“洗髓汤”里一泡,结束轻松写意的一天。
  当然,大婚将近,马超也不能冷落了即将成为自己妻子的两位美女,每天都要到杨婉儿居住的别院,去和杨婉儿、貂蝉呆上一会儿。说起来,杨婉儿早就住到冠军侯府中了,府中上下人等,也早就称其为“主母”了。后来貂蝉跟随马超来到了西凉之后,尊杨婉儿为姐姐,因貂蝉貌似天仙,天生的魅惑又分外惹人怜爱,杨婉儿对貂蝉也很是喜爱,久而久之,两个人处的比亲姐妹还要亲,貂蝉索性也就在杨婉儿的别院住了下来,与杨婉儿朝夕相处了。


第一百七十章 马超大婚 上
  三个月的准备之期,很快便过去了,转眼之间,马超的大婚之日,便在明天。
  当夜,马超将全身都浸泡在华佗秘制的“洗髓玉液”中,连头都没有露出来。
  明日,便是自己的大婚之日了,马超是多么的希望,自己的亲朋好友和在意的人,都能够在场,来见证自己大婚的时刻啊。然而,童渊辞世,赵云杳无音讯,对马超来说,多少感到有些失落。
  童渊驾鹤西去,是不可逆的事情,马超也没有办法,他早些时日,便已经禁食三日,在给童渊守灵的时候,将自己完婚之事,在烧纸祭奠的过程中,告知童渊了,想必童渊若是在天有灵,能够听到马超的祷告,九天之上也能够安心了。
  可赵云下落不明,生死未卜,马超有心想要找到他,但前后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派出了不知多少探子耳目,却依旧未能打听到赵云的半点讯息。这就让马超有些不能释怀了。
  马超其实心里很清楚,以赵云的本事,是绝不可能出现大的意外的,但不知怎的,马超就是不能放心,一日不打探到赵云的消息,便像是一块大石头悬在自己的心头,总是不能轻松下来。
  但同时马超更清楚,明日便是自己的大婚之期了,无论如何,自己一定要收拾好心绪,不能露出半点沮丧的气息来。要知道,一方诸侯大婚,可不单单是他一个人的事,而是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因为一个男人和男孩的区别,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从是否完婚这一层面体现出来的,成了家的男人,总会给人稳重的感觉,也更容易吸引有才之士前来投奔,对内而言,也更利于团结。
  哗
  把上半身从洗髓玉液中探了出来,马超深深地吸了几口气,转头看向早已放到自己床榻边上的大红色吉服,而后轻轻地呼出了一大口气,似是将心头的浊气,一吐而空……
  与马超此刻复杂的心情相比,别院之内,则是一片欢天喜地。
  院落之中,随处可见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宽大的红色丝绸,几乎要将整个别院包裹起来了,就连园中的水池之中,也多了几尾红鲤,正在欢快的戏水……
  杨婉儿的闺房中,她和貂蝉并肩而坐,闺房中被满满的喜庆之意填充着,无处不流露着幸福的色彩。
  “姐姐,我们……明日便要嫁给他了吗?”貂蝉轻启樱唇,问出了一句傻话。
  杨婉儿轻轻地搂住了貂蝉的香肩,吐气如兰的说道:“傻妹妹,这是早已定好的吉日,难不成,你不想嫁?”
  “没有!貂蝉……想嫁……”短短的六个字,貂蝉越说到最后,声音越低,仿似是这短短几个字,便消耗了她全部的力量一样。直到貂蝉从羞涩中抬起头来,看到杨婉儿眼中明显的揶揄之色,这才意识到自己被杨婉儿调戏了,忍不住脸色变的更加的红润了,竟是不敢在抬头与杨婉儿的目光接触了。
  对于貂蝉而言,她自从入宫之后的十几年来,始终小心翼翼的保护着自己,避免自己成为男人们的玩物,始终与男人们保持着安全的距离,此刻一想到就要嫁给马超了,而且还是明媒正娶,自己从此以后,便要任由马超予取予求了,貂蝉的心里便像是揣了两只小兔子一样,跳的厉害。
  对貂蝉的心思,杨婉儿明白得很。杨奉虽然出身不好,属于草莽之流,可自从投效朝廷以来,一直便是一郡太守,对杨婉儿更是视若掌上明珠,给了她能给的一切。可以说,杨婉儿自从懂事起,便是万众瞩目的焦点,没有人敢对她有半点的不敬,寻常男子就连远远地看上一眼,都是没有丝毫机会的,可是不知怎的,每次在和马超在一起的时候,杨婉儿都会感到心跳加速,对于明日大婚,杨婉儿是既期待,又有些没底,所以对貂蝉的情绪,自然是感同身受了。
  闺房中,通红的喜烛上,火苗在不断地摇摆着身姿,映照的两位绝色美女的面庞,变的一片绯红。
  似是感受到了二姝难以言表的喜悦心情,悬挂在夜空中的圆月,悄悄地露出了笑脸,用自身的皎洁,投下无垠的月光,为她们指引着未来的方向,引起了她们无限的遐想……
  夜晚再美,也终将会过去。当东方再次泛起鱼肚白,一个嘹亮的声音,打破了黎明的沉静:“吉日已到起身喽”
  伴随着打更者的呼喊,闺房中依偎在一起的杨婉儿和貂蝉,才发觉在她们漫无边际的聊天中,天色即将大亮了。回想起昨晚的闺房密语,貂蝉红着脸,拉着杨婉儿的手,羞涩的道:“姐姐,君侯的第一个孩子,一定是你生的,貂蝉……绝不会和你争抢什么的。”


第一百七十一章 马超大婚 中
  登上忠烈台,马超再次宣读了祭天的檄文,借此,正式向天下昭告了自己的大婚之事。
  祭天完毕,司仪高呼了起来:“祭天礼毕,回府祭祖”
  在司仪的呼喊声中,马超一步步从忠烈台上走了下来,然后骑乘着龙象宝马沿着官道回转自己的侯府。
  前来祭天的时候,因为时间尚早,所以官道上并没有多少行人。再者,祭天是个肃穆的事情,即便有人看到马超,也是不便拦截的。可是在祭天完毕之后,天色已经大亮,街道上不知何时早已沾满了人,远远望去,黑压压的一片,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也不足为过了。
  人们的手中高举着各种各样的东西,有涂成红颜色的鸡蛋,有自己一刀一剪做出来的剪纸,有象征着白头到老的白馍……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很显然,这些将官道站满了的百姓们,来到这里,就是来庆贺马超大婚的,甚至不惜拿出自己家中仅有的值钱之物,来充当贺礼。
  得民心者的天下,亘古不变!
  马超的种种举措,使得西凉日益强盛,黎民百姓们的生活越来越安定、富足,比起董卓执掌西凉之时的暴政,不知要好了多少倍,而且现在的大好局势,仅仅只是一个开端而已,相信随着各种举措的持续落实,老百姓们的生活肯定会一日好过一日,一年好过一年的。因此人们对马超的爱戴,完全是发自真心的,一听说马超大婚,立刻便成群结队的到官道上守着,想为马超送上自己最衷心,也是最真挚的祝福。
  看着这些可爱的治下子民们,马超的心中,顿时涌起了无限的温暖之意。谁说百姓是最好蒙蔽的?老百姓们的心中,自有一杆秤,上位者的一举一动,其实都在他们的心里装着呢,如今看到这些一眼看不到尽头的老百姓们,自发的来给自己送贺礼,马超焉能不感慨万分?只要有数不尽的百姓支持自己,马超便有信心去击败任何的对手!
  “君侯,俺们来给君侯送贺礼来啦!这是俺娘一剪刀一剪刀剪出来的窗纸。”
  “还请君侯一定要收下俺们的彩蛋,这是俺闺女用了一整夜的时间做出来的。”
  “俺家也没啥能拿得出的东西,俺做了一些白馍馍,请君侯一定要收下啊。”
  …………
  看见马超骑马来到近前,老百姓们立刻兴高采烈的呼喊了起来,那些沧桑的、稚嫩的、浑厚的、悦耳的……各种声音汇聚在一起,无分男女老幼,共同汇聚成了由衷的祝福,从四面八方将马超包围了起来。
  马超大为感动,他看着眼前这些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百姓们,竟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乡亲们乡亲们请听我说。咱们西凉刚刚在战乱中平定下来,大家的生活还不富足,所以,乡亲们的心意,孟起心领了。但是这些贺礼,还请乡亲们收回去吧,孟起并非嫌乡亲们的礼物轻贱,相反,大家的贺礼在孟起的眼中,远比金山银山还要贵重得多!因为孟起知道,这些东西,可都是大家伙的度日所需啊!这样,孟起在此向乡亲们保证,再给我数年的时间,数年之后,孟起一定竭尽全力,让大家都过上富足的好日子!等到那个时候,乡亲们再来和孟起一起庆祝可好?”马超动情的说道。
  “君侯体恤俺们这些老百姓,让俺们的生活远胜从前,今日君侯大婚,俺们岂有不送贺礼之理?还是请君侯收下吧。”一些老百姓,听到马超的话之后,激动地甚至溢出了泪水,但却坚决不收回他们手中那些看似微博,实则情谊深重的礼物。
  “是啊,君侯,您要是不收下,可让俺怎么回家和俺娘交代啊?君侯,您就收下吧。”
  “这些东西,也没什么值钱的,可都是俺们老百姓们的一份心意,君侯就收下吧。”
  老百姓们纷纷恳求着,不少人,甚至跪在了道边,将手中的贺礼高举过顶,大有马超不收,便坚决不起来的态势。
  看到众多的百姓们如此坚决,马超刚要在说些什么,位于他身后的贾诩轻轻拉了拉马超的衣袖,低声说道:“主公,民意不可逆啊……”
  贾诩说话,基本上都是一个方式,那就是说话只说一半,这是他长久以来养成的习惯,明哲保身,是他秉承的不二宗旨。这也是贾诩为人的一种态度,即只给主公提建议,却不会替主公下决断。聪明的君主,在他所说出的一半话中,自然该知道接下来要如何取舍,而昏庸的君主,例如董卓那样,则是根本听不出贾诩话中的未尽之意的意思。


第一百七十二章 马超大婚 下
  伸手推开房门,马超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惊艳!
  床榻之上,杨婉儿和貂蝉并肩而坐,各自披着一块绣着凤鸟的红盖头,鲜艳的吉服,衬托的她们两女的身段,更加的玲珑有致,惹得马超一股邪火直窜头顶,恨不得立刻便将她们就地正法!
  “婉儿,貂蝉,你们的夫君来喽!”马超有些坏坏的笑着说道。
  坐与床沿边上的二姝没有说话,但从她们明显耸动的香肩上,便可以看出,她们是听到了马超轻佻的话语的,此刻是强忍着笑意,才没有让自己笑出声来。
  “你们怎么不说话?定是等着你们的夫君来抱你们的是不是?”马超一边坏笑着,一边伸出双臂,将二姝一左一右同时搂抱在了自己的怀中,引起了两位大美人的一阵惊呼。
  “哈哈哈”在一阵志得意满的大笑声中,马超双臂用力,同时将怀中的两个美人抱了起来,横放到自己的宽阔的肩上,而后转身向外走去,那架势,哪里像是诸侯娶亲?分明像极了山大王在抢夺压寨夫人!
  正堂之中,众人早已是望眼欲穿了。
  坐在高堂之上的马腾和杨奉,这一对老没正经的,眼巴眼望的看着大堂门口处,就差起身去把马超给揪过来了。
  好在,就在这二老即将忍耐不住的时候,马超的身影总算是出现了。
  看到马超一个肩膀一个,直接将两个儿媳妇给扛了进来,马腾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道:“我西凉男儿,本就该直来直去!不拘小节,方为大丈夫!哈哈,好,好,好!”
  马腾这句话,差点让在场的数十人集体捧腹大笑。您的儿子抢夺压寨夫人一样,把明媒正娶的两位妻子扛了过来也就算了,怎么您这位当爹的,也跟着起哄呢?
  “吉时已到,拜礼”担任司仪之人,还算是有眼力,连忙高喊出声,无形中化解了满堂的尴尬。
  两旁的丫鬟趋步上前,在大堂之中铺上了三个红色的锦绣蒲团,马超上前,将肩上的两个美女分别放到两边的蒲团上,然后自己矮身在正中间的蒲团上跪了下来。
  “一拜天地”司仪的唱礼声中,满堂的人,脸上都显露出了衷心的笑容……
  “再拜……”马腾和杨奉的两张老脸,笑的都快成两朵菊花了……
  “三拜……”最后一次唱礼,马超一边行礼,一边偷瞄这身边的两位佳人,脸上的笑容,比在场之中任何人都要灿烂,美的都要把嘴角咧到耳后根去了……
  礼毕,两位佳人在一众丫鬟的陪同下,被送进了马超的卧房中,马超则是留了下来,与前来贺礼的宾客们频频敬酒。
  举着酒杯不知喝了多少杯酒之后,马超的神情却显得很是清醒,他心中的亢奋令他原本就很大的酒量,直接升级到了千杯不醉的地步。
  “圣旨到!冠军侯接旨”
  一个突如其来的声音,打断了满堂之人的相互敬酒,成功的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


第一百七十三章 别样的贺礼
  说起荀爽的名字,或许后世人很多人都未曾听说过,但只要是熟知三国历史的人,便无人不知,荀爽有着一个名留万世的侄子,便是被曹操誉为“王佐之才”的荀。荀的父亲是荀俭,也就是荀氏八龙中的老大,荀见到荀爽,也要恭敬地称上一声六叔。
  “原来是慈明先生,吾有眼不识泰山,唐突了。”得知眼前之人竟是荀爽之后,马超连忙重新施礼。
  “君侯多礼了,吾乃是闲人,无所谓唐突不唐突,只是还望君侯谨记,陛下今日赐予君侯的恩典。”荀爽回了一礼,似有意似无意的再次提醒着马超。
  荀氏一族,名望奇高,但是这个家族的人,似乎有个通病,那就是不愿意看到大汉王朝真正的覆灭,一心想要匡扶汉室,殷切的希望能有人站出来,将大汉恢复到鼎盛时期的模样。对此,马超是很清楚的,那个被曹操誉为“王佐之才”的荀,不正是因为心中存在这样的执念,尽管立下无数功劳,可最后还是被曹操给无情的迫害致死了吗?
  当然,马超可不是曹操,马超的观念是,天下唯有德者居之,如果刘协是个仁德明君,马超倒也不在意把手中的兵权交给他,可事实证明,刘协并非如此,实在是窝囊到了极致,胆小到了极致,这样的人,一旦握有兵权,未必是件好事,说不定会做出什么偏激的事情来呢。但是这一节,马超现在可不便明说,那可是大不敬之罪啊,马超打算让时间来证明一切,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天下人,包括荀家的这些人在内,都会逐渐看清事情的本质的。在那之前,马超所要做的,只是以汉臣之名,尽最大的力量去为天下广大的黎民百姓做点事情罢了。
  因此,对荀爽的礼遇,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荀氏八龙的名头,就足以值得马超去追求了,面对送上门来的人才,哪里还有往外推的道理呢?
  微微一笑,马超对荀爽说道:“先生真的以为,被困于深宫之中的天子,有如此的能量,让先生将这道诏书送到孟起的面前吗?”
  荀爽双眉一皱,略略思索了片刻,吃惊的说道:“难道说……”
  “没错!先生这一路上,想必受了不少的苦,可先生是否想过,如今的关中,早已是国贼董卓的囊中之物,若无董卓故意放水,先生如何能安然来到西凉呢?”
  “君侯的意思是说,陛下的这道诏书,其实董卓早就知道了?而且还默许吾前来传旨?”荀爽有些不可置信的说道,虽然话是对马超所言的,可他的神态,却更像是自言自语。
  马超又是一笑,却没有接口,他相信以荀爽之智,是绝不会想不透其中关节的,只是荀爽太过关心大汉局势,有些关心则乱了。
  数个呼吸之后,荀爽猛地抬起头来,专注的看着马超,缓缓说道:“原来如此……董卓此举,想必是在拉拢君侯了。此时董卓四面树敌,形势早已大不如前,迫于困境,他竟然连君侯这样的宿敌,都要拉拢了!不知君侯准备作何打算?”
  马超收起了笑容,一字一顿的说道:“汉贼不两立!董卓为国贼,孟起为汉臣,这一节,先生还须多问吗?”马超心中的汉,指的是汉人的汉,而并非是单纯的大汉王朝,大汉只不过汉人数千年历史上众多个国家机器之一,迟早会被历史所淘汰,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不可逆的。因此马超这句话说的虽然是发自肺腑的真诚,但却是一语双关,荀爽自然是不能完全明白的,而只能从表面字义上去理解,认为马超和他一样,依旧心存汉室,不愿看到大汉覆灭。
  “马氏一门,果然忠烈。老夫愿助君侯一臂之力,未知君侯准允否?”荀爽以为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匡扶汉室的忠臣,便开始了毛遂自荐。
  “顾所愿也,不敢请尔。”
  对于荀爽的心意,马超自然是不会拒绝的。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至少在未来十多年之内,马超和这些心存汉室之人的思想,还是统一的,并不会因为朝代的更替而出现任何的分歧,所以马超还是希望得到这些人的匡助,去完成统一大业的。至于历史发展到一定的程度,需要进行朝代更替的时候,马超认为总会有办法调和这些人心中的执念的,至少,自己不会像曹操那样,将这些曾为自己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功臣们,送上断头台。
  荀爽深深地看了马超一眼,之后双手缩进衣袖之中,慢慢的从衣袖中取出一卷羊皮书卷,郑重的说道:“既如此,老夫便为君侯的大婚送上一份贺礼,请君侯过目。”
  马超双手结果羊皮卷,展开一看,只看了片刻,便吃惊的抬起头来说道:“这是关中之地的详图?”关中之地,沃野千里,且崇山峻岭坐落其中,想要画出一份如此详尽的地图,没有十年以上的工夫,是绝对不可能做到的,更让马超感到意外的是,就连新进建成的潼关,也被这份地图收录其中!由此可见,荀爽绘制的这份地图,是经过他实地考察,并且时时更新的,也就是说,是绝不可能有错误的!
  在这个时代,想要手绘一份这样的地图,简直是不可能的事,先不说比例尺等专业方面的学问,单说保持对地形的及时更新,那就足以耗损掉大量的心血了,没想到如此困难的事情,荀爽竟然做到了!当真不愧是荀氏八龙,慈明无双的风评!有了这份地图,日后马超进军关中,便会少了许多的困难,再也不会受到地形的困扰了。
  这可真是一分别样的贺礼!
  随后,马超请荀爽进入大堂,与麾下众人和来宾们见面之后,大堂之中,再次热闹了起来,马超频频举杯向众人敬酒,忙的不亦乐乎。还不等马超敬完一圈酒,新的贺客又到了。
  来者,是马超任命的护羌校尉俄何烧戈。他本为异族人,后来投效了马超,在马超平定羌氐叛乱的过程中,立下了大功,因此马超上表刘协,请奏俄何烧戈做了护羌校尉。原来的护羌校尉,是专门管理异族的武职,可是现在羌氐两族已经被融入到了汉人们中间,经过这几年来的融合,已经和汉人没有什么区别了,所以现在这个官职,只是个虚名罢了,但是为了肯定俄何烧戈的功劳,马超还是给了他一营的兵马,也就是五千人的编制,由他来统领,连同其他的一些部队,共同镇守着牧区,也就是原来的羌氐族人放牧之地。
  见到俄何烧戈从偏远的牧区赶来,马超也很开心,上来便照着他厚实的胸膛捶了一拳,惹得俄何烧戈发出一阵憨厚的傻笑。此次俄何烧戈所代表的,可不光是他自己,还有牧区现任最高首领,也就是以前羌族大首领北宫伯玉。自从归顺马超之后,北宫伯玉的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他自然不能忘记给了他这一切的马超了。
  北宫伯玉让俄何烧戈给马超带来了五百匹良马当做贺礼,其中有十匹,堪称是千里良马,可见北宫伯玉对马超的贺礼之事,还是很上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