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马踏三国-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五百六十章 曹操震怒
数日之后,曹操刚刚集结三十万主力军离开邺城,前锋探马的战报便传到了。
夏侯,卒。
十五万魏军,十不存一。
“元让……元让啊……马儿,你怎敢!孤与你势不两立!”曹操不顾形象,在三十万大军之前,当众泣血哀号,那声声悲戚的哭声,令三十万魏军心生激愤,气氛悲壮到了极致。
足足痛哭了半个时辰,曹操才在一众文武将官们的劝阻下,止住了悲戚的哭声。
不用回头去看,曹操已经感觉到了身后三十万将士的心里变化,无尽的悲壮叠加到一起,形成了一股冲天的战意。
哀兵必胜!
夏侯的战死,的确令曹操痛心,但还不足以让他如此痛哭哀号。当初曹嵩身死徐州,身为儿子的曹操也不过是痛哭了半个时辰而已。今日曹操这样做,是有着自己的考虑的。
大军出征,最忌讳的便是出师未捷。夏侯身为魏军大将军,在军中的威望无人能比,他被关羽力斩于阵前这件事,若是处理的不好,便会直接动摇军心,令三十万主力军丧失斗志和勇气。
所以曹操只能哭,使劲的哭,用自己的哭声调动起部下将士们同仇敌忾之心,化悲痛为力量,把将士们的战意推送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上,以此来化解夏侯身死的负面影响。
能在不利的情况下,轻而易举的把不利因素转化为优势,曹操不愧是当世之枭雄。
反手拔出倚天剑,直指天际,曹操扬声怒吼道:“杀!杀!杀!为元让将军报仇雪恨!”
曹操的呼吼声中,罕见的带上了愤怒的情绪,这种情绪以往在他的身上,可并不常见。感受到曹操的怒火,三十万魏军将士齐齐举起手中刀枪,声嘶力竭的回应着曹操:“杀!杀!!杀!!!”
当下,在曹操的率领下,三十万将士战意激昂,怒火滔天,自邺城直奔常山杀去。
在曹操出征后不久,邺城的北门打开,一队队衣甲鲜亮的魏军将士,鱼贯而出。
须臾之间,二十万魏军在北门外集结完毕。为首的大将,便是曹操从行伍中选拔出来的战将李通。
威州之战后,李通不敌诸葛亮,绕路大草原逃回了冀州。按理说他是败兵之将,理应受到重罚,可曹操并没有对他做出任何处罚,反而还大大的奖赏了他,甚至还给他的爵位提升了一级。
因为夏侯渊惨死于在诸葛亮的奇谋之下,李通临危受命,还能带领部分魏军退回邺城,这本身就是一件功劳,为魏国保存了有生力量。其次,李通在绕路逃回邺城的过程中,绕过了幽州公孙瓒的围追堵截,反而再这个过程中,将幽州与冀州接壤之处的兵力分布,摸了个大概,可见李通不但武勇过人,而且心思细腻,眼光看的很长远,早已猜测到日后必会与梁王马超麾下的幽州牧有一场激战。
最主要的,李通绕路到大草原上之后,凭着个人的武力和出众的指挥能力,硬是降服了三个鲜卑人小部落,带回来了八千鲜卑精锐,还在鲜卑人中留下了赫赫威名。要知道,鲜卑人可是天生的战士啊!
这一点,不但让曹操的虎豹骑变的更加充实,而且还为日后降服、利用鲜卑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因为以上一些原因,李通被曹操拜将封侯,一跃而成为魏国炙手可热的大人物。
当曹操决定征讨常山的时候,便已经安排下了李通这步暗棋,让他统军二十万,出北门,奔幽州,攻打盘踞幽州的公孙瓒。
幽州的地利位置,其实并不算重要。可只要幽州一日被马超握在手里,魏国就要时刻提心吊胆,提防陷入三面受敌的窘境。所以曹操很想拿下幽州,解除冀州东北方的威胁。
而征讨幽州,最合适的人选,非李通莫属。
一来,李通熟悉幽州西南部位的兵力部署;二来,李通在鲜卑人那边还有点关系,必要的时候,可以在不暴露的情况下,利用一下鲜卑人,让鲜卑人对幽州造成一定的冲击。
现在,李通的身上,又多了一个任务:斩杀公孙瓒,为夏侯报仇!
关羽力斩曹操的头号心腹大将,曹操在愤怒之下,立刻传令李通,务必要斩下公孙瓒的人头,来告慰夏侯的在天之灵!
第五百六十一章 七擒孟获 一
大汉之南,益州南部。。
“儿郎们,都快一些,咱们是来打仗的,不是来游玩的!咱们已经打下了益州的两个郡,再往北,可就是离成都不远了!都给本王加快脚步!等打完了仗,成都城内的钱、粮、女人,随你们挑!”扎着一头小辫子的孟获,大声向部下的蛮兵蛮将吆喝着。
在孟获的催促下,蛮兵们加快了脚步,同时高声呼喊道:“抢钱!抢粮!抢女人!吼吼”
看到部下的蛮兵们提起了精神,孟获哈哈大笑着,举起马鞭在自己战马的马股上狠狠抽了一鞭,当先向前跑去。
孟获已经收到了消息,成都已经被大梁的义勇军占领了,蜀国名存实亡。
没想到义勇军的动作会这样快,要知道,孟获可是花了将近半年的时光,才攻克了益州最南边的两个郡的。
他知道,这是因为南蛮人武器装备的落后,不如义勇军那样先进,才会被义勇军后来者居上,抢先占据了成都的。
可孟获并不怕义勇军!在拿下了益州的两个郡之后,三十万蛮兵统一的完成了换装,他们把两军府库内储备的大量武器铠甲拿了出来,完成了一次大换装!除了发饰和面貌,远远看去,他们现在可以称得上是一支装备精良的蜀军了!
有了这些先进的武器装备,让用惯了石头、木头制作成武器的蛮兵们士气大震,孟获自信,即便是面对义勇军,他的三十万蛮兵也绝对不会落于下风!
没有接触过义勇军的孟获,也曾听闻过义勇军的勇猛,但他不认为汉人的兵马,能够比他部下的蛮兵更凶残!他也听说过义勇军武器的精良,可再精良,还能比蜀军的制式装备,高出数个等级不成?孟获认为,义勇军所谓的精良装备,也不过是和蜀军的装备不相上下而已。
经过一整天的急行军,孟获带着部下的蛮兵来到了永昌郡的北部,只要再翻过一座山,就可以抵达犍为郡境内了。
犍为郡刚刚被诸葛亮攻破,他部下的义勇军,正在那里修整。
眼看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孟获让部队停止了急行军,在山脚下寻找背风之处安顿休息。南蛮人的习俗,是不会安营扎寨的,他们只是用做运输用的骡马和驮马在外围简单的围了一个稀稀落落的大圈,然后在内一层用马车进行了封堵,充当营寨的栅栏,在两层疏松的防御空隙处,以蛮兵来填补。
然后就在这样简陋的防御措施下,从中间支起数千顶大小不一的帐篷,权作露营之所。南蛮人在行军打仗时的帐篷,也是有特定的顺序的,一般来说,孟获的大帐是被架在最中间;其部下三位洞主的大帐紧紧依靠着孟获的帐篷,坐落在中军大帐的四周,以三角形的形状,拱卫着孟获的中军大帐,组成核心区域;
向外的一层,是近百个稍小一些的帐篷,以供各路洞主的副将们居住;再外一圈,则是上千个小型帐篷,组成一个大圆,把孟获等人的帐篷围在中央,这些帐篷是类似于小队长之类的基层军官居住的;最外围,就是普通蛮兵们的临时住所了,往往一顶不足五步宽的帐篷内,就要挤着十多名蛮兵同时休息。南蛮人对等级看的极为森严,从架设帐篷这个环节上,就可以预见一二了。
数千顶帐篷的架设,也是需要时间的,十万蛮兵在一片笑闹声中,率先将孟获和三位洞主的大帐架设了起来,然后便开始七手八脚的去忙着弄自己的帐篷了,乍呼呼的忙活了一炷香的时间,也只是架设好了一半的帐篷而已。
孟获此次只是率领三分之一的蛮兵出征,还有二十万大军,分别驻扎在已经到手的两个郡内。在孟获看来,汉人,那都是绵羊,有十万如狼似虎的蛮兵,便已经足够了!汉人怎能不敬畏的臣服在他的脚下!
中军大帐内,孟获坐在中间,三位洞主金环三界、董荼那和阿会喃围坐在他的身边。孟获雄壮的声音率先响起:“兄弟们,本王听闻义勇军作战勇猛,法度森严,等稍后进入犍为郡之后,咱们可不能这样随意了,可别阴沟里翻船,被那些绵羊给暗算了。”
金环三节哈哈笑道:“大王多虑了,就算大梁的义勇军再怎么勇猛,那也只是相对刘备手下的那些废物而言,在咱们面前,义勇军顶多只是稍微强壮一点的羊而已,怎么可能是咱们这群如狼似虎兄弟们的对手呢?”
董荼那和阿会喃也点头附和,赞同金环三节的看法。孟获其实也并没太在意,看到手下三位洞主都是信心满满,他也不再多说什么,只是笑道:“本王也知道那些汉人是绵羊,没多大威胁,只是向各位提个醒而已。”
在孟获和三位洞主浑然没把义勇军放在心上的时候,诸葛亮却出现在了距离他们的大营没多远的山腰上。看着蛮兵们杂乱无序的忙碌着,诸葛亮微微一笑,然后挥动手中的羽扇,向着蛮兵的临时营地一指。
其实早在数日之前,刚刚拿下犍为郡的时候,诸葛亮就已经定下了今天的战略目标。他就是要利用南蛮人轻视汉人之心,趁着他们立足未稳之际,先给他们来个下马威,借机消磨掉孟获的一部分力量。
看到诸葛亮的动作,太史慈立刻举起了手中的白虹枪,向身后大声呼喊道:“将士们,冲!”一万汉军骑兵,在太史慈的带动下,策马从半山腰上冲杀了下来,借着战马居高临下带起的冲击力,向着蛮兵营地的侧面狠狠地撞击了过去,四万只马蹄同时践踏着山石,将石子踢得乱飞,带起了漫天的尘土,在空中形成了一条土龙。
第五百六十二章 七擒孟获 二
入夜,诸葛亮让太史慈把孟获手下的董荼那和阿会喃,带到了自己的大帐之中,亲手解去了他们身上的绳索,赐给他们酒食,然后温和的说道:“孟获不识天威,犯上作乱,你二人又何苦助恶?本相深知你二人与那孟获和金环三节不同,是秉承亲近大汉的一方洞主,只要你们不再帮助孟获,本相绝不会为难你们。”
董荼那和阿会喃对视了一眼,均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丝惧意。
原本在他们看来,这次答应孟获随军出征,可以轻轻松松击败宛如绵羊的汉军,进而捞取一笔不菲的好处,谁料义勇军的战斗力远超他们的想象,如果说义勇军是绵羊的话,那他们二人手下的蛮兵,最多只能算是强壮一些的小羊羔而已,现实的差距,和他们事先所想,实在是差的太远了,经此一战之后,他们已经没有了和汉军继续做对的勇气了。
二人在对视一眼之后,没有半分犹豫,同时拜倒在诸葛亮面前,同时说道:“多谢相国不杀之恩,我二人明日一早便返回南中,今后绝不敢再与汉军为敌。”
诸葛亮将二人扶了起来,笑着说道:“返回南中之事倒也不急,本相还有一件事情需要你们去做,却不知你们肯不肯帮本相这一次忙?”
两人连忙说道:“诸葛相国旦有吩咐,我等誓死不辞。”
“既如此,附耳过来……”
翌日,天色大亮的时候,三万义勇军早已悄然退去,就好像从未出现过,没有留下半分的痕迹,只有被收缴了武器的四万蛮兵,证实着义勇军确曾来到过这里。
义勇军在退走的时候,将四万蛮兵手中的武器全部收走,连一块铁片都没有留下,同时解除了一小部分蛮兵身上的绳索,让他们重获自由,去解救更多被捆绑在一起的蛮兵,董荼那和阿会喃便在此列。
董荼那和阿会喃在第一时间来到孟获身边,将孟获身上的束缚解开,劝慰着说道:“大王,这大梁义勇军确实非同寻常,咱们还是不要再趟这浑水,回南中去吧。”
不等孟获说话,金环三节站起身来,向二人怒目相对,呵斥道:“决计不可!这次战败,义勇军是靠偷袭得手,真正的战力,并不比我们高出多少,只要我们今后多加戒备,谅义勇军也不是我们的对手。再说,若是战败一次便夹着尾巴逃回南中,那我们可就成为笑柄了,其他的洞主会说咱们是被大梁义勇军吓破了胆!”
孟获点着头说道:“没错,义勇军是厉害,可咱们也不是泥捏的,咱们绝不能就这样回去。本王和诸葛相国有约,若是过了今日,他若再能擒住本王,本王便心甘情愿的归顺大梁,到时,去留自有诸葛相国定夺。好了,不必多说了,赶紧整顿人马,咱们需要尽快和本王的夫人回合,武器粮草都被汉军收缴了,咱们难道在这里等着被饿死不成?”
看到孟获做出了决定,董荼那和阿会喃也不再多说什么,默默地转开身形,去整顿各自部下散落的人马了。看着二人离去的背影,金环三节小声向孟获说道:“大王,他们两人有点不对劲。据我手下的族人说,昨夜曾看到诸葛相国连夜召见他们二人,会不会……”
“绝无可能!”孟获挥手打断了金环三节的话,冷厉的说道:“若是他们真有背叛之心,咱们早已化作尸骨了,焉能站在这里?别忘了,刚才在咱们身上的束缚没有解除之前,他们要杀咱们易如反掌!不过,本王也觉得他们两个有点奇怪。给本王盯紧他们,若是发现他们和义勇军勾结,立刻告知本王。”
迈步向前走了几步之后,孟获又回转身来,对金环三节说道:“对了,如果咱们的粮食不够今日食用的话,就到附近的村子里去借点粮食来,反正这益州南部,如今也是无主之地了。”
在南蛮人口中的借,其实就是明抢,这是金环三节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了,烧杀抢掠,金环三节样样精通,他狞笑一声,大声答应道:“明白!”
日落的时候,孟获所部蛮兵在白天并没有走出多远,因为军中缺粮,金环三节让部下四处掠夺粮食,因此耽误了行军的进程,四万蛮兵一整日的时间,仅仅走出了一百多里,不过行程虽然被耽搁了不少,但总算是暂时解决了粮食的问题,金环三节率部掠夺来的粮食,省着点吃,能够维持四万蛮兵食用两、三日的了,在这段时间内加速行军,只要能够按时到达犍为与刘备汇合,那就不会再为粮食问题担忧了。
当孟获在下令停止进军、生火做饭之后,蛮兵们爆发出一阵欢呼,然后便七手八脚的忙乎了起来,浑然没把昨日傍晚被义勇军偷袭的教训放在心上。
这些五脏庙惶急的蛮兵们没能吸取教训,但孟获却也不会如此,他安排本部的一千蛮兵,在东南西北四角设立了八队巡哨,严密的监视着四周的一切风吹草动,并让金环三节将帐篷扎到了外围,充当起了第一道警戒线,孟获自己更是甲不离身,端坐在自己的大帐内,随时准备处理突发事件。
可是直到夜色深沉,义勇军依然没有任何出现的痕迹。孟获早已双眼打架,困乏的不行了,就更不要说那些经过一整日的奔波,身体疲乏的蛮兵们了。
第五百六十三章 七擒孟获 三
放任孟获连夜率部离去之后,诸葛亮看着身边的董荼那和阿会喃两人,笑着说道:“二位洞主辛苦了,本相会将两位洞主的功劳上报朝廷,奏与吾王知晓,亲自为二位洞主请功。”
董荼那和阿会喃受宠若惊,连忙向诸葛亮拜倒在地,口中称谢不止。诸葛亮从四轮车上站起身来,走到二人身边,将二人亲手扶起,道:“等到天明,本相会把二位洞主所部的武器、军备原封奉还,届时,本相还会让太史慈、王平二位将军率领一支人马,乔装成蛮兵,与二位一同回转南中,一举平定孟获部落的留守兵力,还望二位洞主鼎力相助才是。”
董荼那和阿会喃拍着胸脯保证:“相国大恩,我二人永生不敢或忘,必定全力协助二位将军,将自祝融夫人以下的大小首领一并擒获!”他们口中的祝融夫人,就是孟获的妻子,是南蛮人中出名的美人,武艺不俗,尤其擅长飞刀,五十步之内百发百中,是孟获生平唯一惧怕的人。
因为南蛮人的习惯中,没有女人不能涉政这一项,所以平时孟获不在部落的时候,便是这位祝融夫人代为主持日常事务。
“好,既然如此,本相便恭候诸位大胜的消息。”诸葛亮长笑着说道。
让太史慈、王平率领两万义勇军乔装成蛮兵,随同董荼那和阿会喃一起回转南中,这是诸葛亮定下的釜底抽薪之计,等到他们将孟获部落的人员一举成擒的时候,诸葛亮这边也该差不多能收服孟获的心了,到时候再把俘获的祝融夫人等带到孟获面前,让孟获看到他已经失去了根基,而且义勇军并没有真正的伤害到祝融夫人他们,相信到时候孟获一定会真心归降大梁,再也不会反叛了。
这样双管齐下的方式,可以更快的收服孟获。
毕竟,如今局势危急,北方、荆州各处的大战一触即发,诸葛亮必须要速战速决,尽快收服孟获的心,而后带领部下义勇军赶到马超的身边去,帮助他一起度过这个难关。这也是诸葛亮要以攻心之策,收服蛮王孟获以及南中诸多蛮人的初衷。
天亮之后,看着太史慈他们率部离去的背影,诸葛亮笑着对身边的马岱说道:“伯瞻,下一步,你说孟获会怎么做呢?”
经过马超潜移默化的改造,诸葛亮现在已经不再是历史上那个事必亲恭的实干家了,对接班人和后备人才的培养,已被诸葛亮在心中提上了日程,他始终没有忘记,数年前当自己最初正式投效到马超麾下的时候,贾诩从第一谋臣的位置上逐渐隐退的事情。
所以,诸葛亮才会时常向身边的人征询意见,并调配给手下人极大的临时权限,让他们来代替自己去完成一些具体的事务。此刻,诸葛亮开口询问马岱的意见,其中就有培养马岱的意思,这也是马超离开成都前,特意交代诸葛亮要去完成的任务。
马岱可是马家的老四,是马超的家族兄弟啊!
马岱再过三个月,也就是过了这个冬天,到明年的二月,就要年满十八岁了。在这个年龄上,马岱有着超脱年龄的稳重和成熟,一身武艺也尽得马超的真传,虽然他不用枪而是用刀,可刀法上的造诣已经有马超三、四分左右的火候了,是个难得的文武双全的帅才。
假以时日,马岱成为向像历史上那样的名将,甚至超过他在历史上原本的能力,都不是什么问题。诸葛亮也愿意和马超一起,悉心培养马岱,让他成为大梁新生代的领军人物之一。
马岱稍作思考,便朗声说道:“相国,孟获不是傻子,咱们接连两次发动夜袭,孟获一定会对此有所准备,而且一定会将防守做得更加严密,凡事可一可二不可再三,夜袭基本已经不太可能了。孟获应该会针对我军兵力不足的短板,改为昼伏夜出,白天的时候按兵不动,晚上加速行军,争取早日和祝融合兵一处。”
诸葛亮闻言,眼中大有赞赏之意,以马岱现在年纪,能看到这一步,已经算是相当了不起了。孟获在两次被擒之后,经过痛定思痛,一定会想到,义勇军不大可能会在白天出现,因为这样会提前引起当地守军的注意,只会将祝融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对义勇军没有任何好处。
义勇军想要大举进攻孟获所部,只能是在日落之后,隐蔽的发起攻势,才能达到瞒天过海的效果,所以,孟获将行军方式改为昼伏夜出,白天利用汉军不能发起大举进攻的机会进行修整,晚上精神饱满的急行军,让义勇军摸不到他们的踪迹,是目前形势下应对义勇军最有效的办法。只要熬过一天一夜的时间,那便算是诸葛亮输了这场赌约。
第五百六十四章 七擒孟获 四
翌日正午,孟获所部的三万多蛮兵刚刚安顿好营地,却不曾想上万义勇军忽然从营地内的地下冒了出来,以小将马岱为首,来了个中心开花,诸葛亮又及时率军赶到,与马岱里应外合,第四次将孟获生擒活捉。
诸葛亮早就算定了孟获所部的行程,因此让马岱率军提前赶到,在地面上挖掘藏兵坑,然后将上万义勇军藏在了里面,随后诸葛亮又命人清理好地面上的痕迹,受过马超后世作战思维引导的义勇军们,硬生生的把后世的地道战完美的使用了出来,打了孟获一个措手不及。
不过,这一次被擒,依然没能让孟获完全心服口服,以诸葛亮使诡计为由,再次拒绝投降。面对孟获的固执,诸葛亮也不以为意,大度的放任他离去。
十二个时辰之后,就在孟获所部仅需一日的路程,便可以与祝融汇合的时候,再次遭到了义勇军的伏击,这一次伏击是马岱向诸葛亮献的计策,他让部队化装成溃败的蜀兵,让孟获误以为是刘禅残部前来投奔他的兵马,趁着孟获毫无防备之际,忽然暴起,第五次将孟获擒拿。像前四次一样,孟获依旧不肯认输,诸葛亮也依旧没有为难他,任凭他自行离去。
五次被擒之后,孟获学乖了,他不在带着缺乏粮食、武器的部队向祝融靠拢了,而是调转身形,向着南中方向赶了回去。
孟获认为,诸葛亮一定想不到他会放弃和自己的夫人祝融汇合,转而踏上返回南中的道路。可是事实证明,孟获身体上的肌肉无疑比诸葛亮强壮了很多,但是论起谋略,一百个孟获也比不上半个诸葛亮。
在返回的路上走了大半天,孟获率部来到一处险要的山谷,却意外的再次遇到了义勇军的伏击。义勇军在充分的信息情报支持下,提前一步再次设下伏兵,给孟获来了个守株待兔,让他一头扎进了汉军的包围圈中,第六次被五花大绑的带到了诸葛亮的面前。
这一次,诸葛亮没有面见孟获,只是让马岱给孟获捎了一句口信。马岱怒目圆睁的来到孟获面前,大声说道:“诸葛相国面羞,不欲与你见面,让你作速离去,整顿兵马准备好下一次被擒!”在马岱的叱呵声中,孟获满脸羞红的率部离去,继续向返回南中的方向赶路。
在接下来的数日时间内,义勇军意外的没有任何动静,就像是凭空消失了一样,再也没有出现在孟获的视线中。
就在孟获疑惑不已,不明白为何汉军三日来毫无动静的时候,诸葛亮抛出了一枚重磅炸弹,在蛮兵返回的沿途散布消息,传言益州南部的两个郡已经被义勇军攻克,以祝融夫人为首的各个洞主,都被一举成擒。
在收到这个消息之后,孟获心中惊慌失措,祝融夫人是他最爱的女人,而这两个郡又是他刚到手不久的富饶之地,若是失去了这两样,孟获即便是能活上一千年,也会觉得索然无趣。
因此,孟获不顾消息的真假,督促部下蛮兵加快速度向两郡赶路,在走到一半路程的时候,却碰到了前来迎接他的兀突骨等数位洞主,双方见面之后,孟获才得知,原来在南中,到处都是孟获已经被义勇军擒拿的流言,兀突骨等人担心不已,便率领留守南中的几位洞主,起兵五万前来救援孟获。
双方刚刚把话说开,孟获便感到心中一沉,自知自己再次落入了诸葛亮的圈套之中,而且这一次还把兀突骨等人都给圈了进来。孟获刚要做出应对之策,四周忽然响起了一阵密集的鼓声,无数的汉军从四面八方涌现出来,将孟获等人团团围在了中间。
孟获的猜测是正确的,他被擒的流言和祝融夫人被擒的流言,都是诸葛亮故意放出来的烟幕弹,其目的,就是为了引蛇出洞,让孟获和兀突骨同时落入诸葛亮的计算之中。可是,诸葛亮的智谋,岂是孟获可以轻易窥破的?
孟获所猜到的,只是诸葛亮计划中的一部分,诸葛亮利用三天休整的时间,又秘密抽调过来了三万生力军,除了要将孟获等人再次擒拿之外,还要一举端掉孟获的老巢,将兀突骨等洞主引来,就是为了让太史慈等已经潜伏到益州南部的两万义勇军减轻压力,趁着两郡空虚,迅速将祝融夫人和其他几位洞主擒拿,让孟获投鼠忌器。
看到四周站满了义勇军,兀突骨怒道:“绵羊也敢来围剿狼吗?今日便让你们知道我南蛮人的厉害!”兀突骨身高一丈二,天生力大无穷,是南中出名的大力士,单以力量而论,就连孟获都不是他的对手,但或许是因为兀突骨太倚重自己力量的缘故,导致他的武艺不精,这才被孟获压了一头,屈居南中的二号人物。
此刻面对汉军的包围,没有领教过汉军强悍战斗力的兀突骨,心中自然不服,大有欲与汉军一决死战的架势。
听到兀突骨的怒吼,早已对孟获心生不满的马岱扬声喝道:“那大汉,可敢和某单打独斗吗?”
兀突骨见到向自己喊话的人,只不过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不由得哈哈笑道:“毛头小子当真不知死活!俺一棍便可将你砸为肉泥,出来受死吧!”说着,他便策动自己坐下的白象,脱离了蛮兵的大部,独自来到两军之间的空地上。
因为身高和体重的原因,战马根本不可能成为兀突骨的坐骑,所以兀突骨只能驯养白象来充当坐骑,速度虽然比战马慢了很多,但胜在冲击力强悍,配合上兀突骨的巨力,倒也算得上是相得益彰。
马岱没有半分犹豫,舞刀跃马向兀突骨冲了出去,借助着战马速度比大象快的优势,闪电般接近兀突骨的身侧,一抖手中长刀,向着兀突骨的肋下狠狠地斩了过去。
兀突骨哈哈一笑,浑然不将马岱这一刀看在眼中,抡起手中的大铁棒,便向马岱的长刀上砸了下去。在兀突骨的设想下,他这一棒足以将马岱的长刀砸断,顺带着利用震动力,把马岱带落马下,之后,他只要稍微给坐下的白象一个指示,白象一蹄子下去,马岱就是粉身碎骨的下场。
可是,事情的发展,却远远超出了兀突骨的预料。
第五百六十五章 祭泸水
益州南部之战,诸葛亮七擒孟获,最终使得南中自孟获以下,真心归附。
南蛮人归附之后,诸葛亮行使了马超授予他的临机专断之权,将南中之地划分为云南、兴古两个郡,纳入益州的版图之中。
在治理云南、兴古两个郡的时候,诸葛亮采用以南蛮人为主,以汉人为辅的政策,任命孟获为云南郡守,祝融为驻军主将,汉人吕凯为主簿;董荼那为兴古郡守,蜀中之人马忠为驻军主将,阿会喃为参军。南蛮之人与汉人共同治理的方针政策,并且不留下一个汉军,驻守两郡的兵勇,全部出自蛮兵之中。
这个举动,赢得了南蛮人对诸葛亮的进一步拥戴。因为诸葛亮的这个安排,让南蛮人感觉到,诸葛亮把他们当做了自己人,而不是留下汉军来监视他们的附庸。
诸葛亮的这个举措,其实也是效仿马超安置原来的羌、氐、乌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