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大唐皇太子-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孰利孰弊,周允元在朝堂当中混迹了这么多年,自然是能够拎的清楚的。

所以他毫不犹豫的便将薛元超供了出来!

只是如此一来,原本便脸色难看的雍王殿下,看向周允元的目光阴沉的简直可以滴出水了!

“薛爱卿,此事你如何解释?”

李治的声音依旧是波澜不惊,但是这一次却是微微的带上了一丝怒意。

要知道,这件事情并非是什么机密之事,到底是瞒不住的,但是若是换了其他的机密之事呢?

政事堂的消息都能泄露出去,那这个朝堂之上还有什么地方是安全的?

听见皇帝微怒的声音,朝班当中的薛元超冷汗瞬间便下来了,他可不是那些位高权重的大佬们,如今能够入职政事堂全是皇帝的恩宠,若是失了帝心的话,那可就是真的完蛋了。

一念至此,薛元超移步出位,正要开口否认,却见李贤隐晦的向他使了一个眼色,示意他将此事承认下来,顿时让薛元超心中纠结无比。

“陛下,此事的确是臣处置不妥,只因当时臣初闻此事,一时惊慌,方才惊呼出声,请陛下责罚!”

脸色一阵变幻,薛元超最终还是承认了下来。

如今这件事情发展到现在,早已和他脱不了干系,即便是否认,恐怕也没有多少人会相信,反倒会得罪了雍王殿下,得不偿失罢了!

只是即便如此,薛元超心头还是忍不住一颤,此事一旦认下来,恐怕他这个门下侍郎的位子,也做到头了……

第三百三十九章:诡辩

感受到薛元超投过来的幽怨目光,李贤心中却是一阵不屑。

这个废物,到现在还搞不清楚状况,事到如今,东宫分明是已经成了疯狗,抓着谁都要咬着不放,虽然门下侍郎的位子让他也有些心疼,但是相比起这一次的得失来说,只要能够重创太子,又算得了什么?

自从上殿开始,李弘便一直在胡搅蛮缠,而且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无赖手段之下,众人的目光皆是被李弘转移到了不知道哪里去。

如今的大殿之上,哪还有半分刚刚众人一起责问东宫的气势。

再如此下去,恐怕文武百官都忘了今天是为了弹劾太子擅自越权封禁鸿胪寺而来,倒不如快刀斩乱麻,将薛元超推出去认罪,重新把所有人的目光都拉回来。

他倒要看看如此一来,李弘还有什么手段能够继续巧言善辩。

何况即便是在李贤的心中,也隐约带着一丝担忧。

突厥可汗遇刺的真相他是清清楚楚的,这件事情本就是他和阿史那伏念策划而成,甚至连青衣男子都不知道,至于李弘为何会突然封禁鸿胪寺,李贤的心中也是明明白白。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如此着急,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如今在政事堂当中明面上仅存的力量!

虽然他并不相信区区三天的时间,狄仁杰真的能够将案子查清楚,但是不知为何,他心中总有一丝不祥的预感,还是尽快将阿史那伏念揪出来为好。

免得他乱说些什么不该说的话!

“嗯,既然如此,薛爱卿就不要在政事堂待着了,正好如今礼部缺个侍郎,薛爱卿便去吧,至于门下侍郎之职,政事堂合议之后,将人选呈与朕看便是!”

李治的口气倒是没有什么不寻常,仍旧平平淡淡。

而且不出意料的免掉了薛元超门下侍郎的位子,将他打发到了礼部。

眼见薛元超一脸灰败的退回了朝班当中,李贤微微摇了摇头,看向李弘的目光当中也多了几分愤恨,顿了顿,李贤上前说道。

“父皇,无论此事的消息来源于何处,但是长安令弹劾了太子哥哥封禁鸿胪寺,此事却并非虚言,鸿胪寺毕竟是我大唐的九寺之一,太子哥哥此为着实是殊为不妥,儿臣恳请父皇即刻下令,释放鸿胪寺上下人等,以安民心!”

这番话说的倒是冠冕堂皇,而且只字不提李弘的过错。

只是言语之间却是直接将此事定了性!

若是李治真的就此下旨让李弘放人,那也就相当于间接承认了李弘此举真的是越权封锁了鸿胪寺。

而一旁的李弘听完了这番话,倒是眉头一挑。

没想到这些日子,他这个弟弟倒是有长进,这瞒天过海,借刀杀人的法子都学会了!

不过可惜的是,既然他做了这件事情,又岂会没有准备,恐怕这次李贤的小算盘,又要落空了!

李弘眼神一凛,淡淡的开口说道。

“六弟慎言,五哥刚刚已经说过,孤并非越权封禁鸿胪寺,东宫六率严禁闲杂人等进出,也只是为了将突厥可汗遇刺的案子调查清楚罢了!”

眼见到了此刻李弘还想耍无赖蒙混过关,李贤的脸上浮起一丝冷笑。

“太子哥哥,小弟也希望此事并非太子哥哥擅自妄为,只是那长安令的奏折明明白白的在政事堂摆着,难不成真的要将他的奏折调来,太子哥哥才会承认吗?”

笑话,他刚刚牺牲了一个门下侍郎的位子,只是为了让拿出这份奏疏的时候名正言顺,又怎么可能这么轻易的再让李弘蒙混过去!

李贤冷冷的笑了一声,脸上却是堆满了讥讽的笑容。

“呵呵,既然六弟执意而为,倒也并无不可!”

不过让李贤没有想到的是,李弘非但没有阻止,反倒是轻笑一声,顺水推舟般的说道。

如此满不在乎的态度终于让李贤的心中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

只是这个时候已经晚了。

“那好吧,吴良辅,将长安令的奏折读一读吧!”

还没等到李贤说话,李治的声音便响了起来。

一时之间,朝臣的脸上也涌起一阵好奇的神色,虽然他们都知道太子殿下封禁了鸿胪寺,但是毕竟没有亲眼见到。

而长安城的治安在长安令的管辖之内,自然是他最清楚不过,想必这份奏疏当中才是事情的真相。

此刻李贤虽然感到情况有些不对,但是却也不好反驳,只好老老实实的等着吴良辅将奏疏读了一遍。

“臣长安令崔敬文奏陛下……”

吴良辅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稳。

而奏疏的内容也并没有什么稀奇的,虽然在这本奏疏当中,崔敬文并没有直接指责东宫越权而为,只是原原本本的将事情呈报了陛下。

但是这些就已经够了,彻底封锁鸿胪寺,不许除了大理寺查案的官员之外的任何人进出,又有许多人看到鸿胪寺的上下人等被东宫六率的兵士尽皆押送出来,而且还有人在大理寺当中见到了本该在鸿胪寺中养病了突厥可汗阿史那伏念……

一桩桩一件件说的清楚明白,虽然没有弹劾太子的意思,但是这些事实却比什么都能够说服人。

“太子哥哥还有何话说,莫不成在这大殿之上,父皇母后之前,太子哥哥还要凭口舌之利巧言善辩吗?”

听完吴良辅读的奏疏,李贤的脸上浮起一丝得意洋洋的笑容,开口责问道。

不料李弘却是轻笑一声,面带讥讽的看着李贤,开口道。

“六弟这是说的什么话?没错,孤承认鸿胪寺如今的确是不许闲杂人等出入,突厥的官员也暂且移居到了大理寺,但是如此便说东宫封禁了鸿胪寺,未免有些站不住脚吧!”

此言一出,倒是让李贤的脸色一阵涨红,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气的。

着实令他没有想到,到了这个时候,李弘竟然还在硬撑,一事之间,李贤有些气极反笑般的说道。

“如此还不算是封禁鸿胪寺,难不成要等到太子哥哥将所有人等都砍个干净,命东宫六率将鸿胪寺夷为平地才算是越权吗?”

第三百四十章:暗手!

“孤为什么要将鸿胪寺夷为平地?”

李弘的脸上带着一丝疑惑的神色,十分严肃的开口问道。

一本正经的神色倒是气的李贤越发的脸红了。

“六弟说孤擅自越权封禁了鸿胪寺,五哥倒要问问你,当时鸿胪寺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六弟可曾亲眼见到?”

顿了顿,李弘的神色突然冷了下来,口气中带着几分严厉开口问道。

“哼,这根本无关紧要,长安令的奏疏已经说明了一切事情,难不成太子哥哥还想抵赖不成?”

事已至此,李贤也不再掩饰自己的用意,同样冷冰冰的反驳道。

一时之间大殿之内的气氛也陡然变得有些紧张起来。

沉默了片刻,李贤略微犹豫了一下,咬咬牙继续开口道。

“父皇,儿臣弹劾东宫擅动军队,行越权之事,以查案为名公报私仇,已失东宫之德,恳请父皇明鉴,严查此事,绝不姑息!”

此话一出,大殿内瞬间像是被抽空了一样。

众人齐齐的倒吸一口凉气,雍王殿下这莫不成是在说……当废东宫吗?

要知道,虽然如今雍王的夺嫡之意已现,但是实际上真的有点见识的人不看好李贤,毕竟东宫十几年的储位早已稳如磐石,又岂是能够轻易动摇的?

看看这些日子到雍王府拜访的大臣们便知道,除了一些不得志的小官之外,几乎没有任何有分量的大佬表明自己的态度。

而雍王殿下唯一能够拿的出手的几位人物,则是被太子殿下贬的贬,支开的支开,不知不觉之间,雍王的手中竟然已经无人可用!

但是偏偏就是在这个时候,太子殿下竟然犯下了如此大错,让雍王殿下抓住了把柄,真是……

大殿内的众人虽然不相信陛下真的会轻易动摇储位,但是既然这一次雍王连这种话都说出来了,想必是大有把握,这一次恐怕太子殿下是要吃些苦头了!

而李贤的话音刚落,先前弹劾东宫的一干御史们皆是犹豫了片刻,便同样上前附和道。

“陛下,臣附议,此事不可轻纵啊!”

这些御史当中有些人是李贤的心腹,而另一些却是被裹挟而来,毕竟他们今天已经弹劾了太子,若是不继续下去的话,恐怕以后还会招来报复。

当然,也有一些秉持公心的御史,先前虽然同样弹劾了东宫,但是此刻却是站了出来。

“陛下,此事自当查清,但是东宫乃是国之储本,岂可轻动?请陛下明察啊!”

一时之间,朝堂当中原本弹劾东宫的人马,竟然明明白白的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

至于各位大佬,则仍旧是眼观鼻,鼻观心,闭口不言,

见此情景,御座之上的李治脸色也略微有些难看,顿了顿轻声开口道。

“弘儿,此事真相究竟如何?你还是向众卿好好解释清楚吧!”

听见此话,李贤的脸上还没来得及浮起得意之色,心头便涌上一阵不祥的预感,因为李治的话音刚落,他就看到李弘的眼中泛起一丝笑意,紧接着便上前一步,沉声开口道。

“父皇,儿臣口说无凭,想必也难以服众,儿臣今天上朝之前已经将鸿胪寺少卿请来,儿臣究竟是否曾经越权封禁鸿胪寺,父皇召见一问便知!”

这下子倒是让大殿内的众臣都有些心惊!

虽然早知道太子殿下必有后手,但是谁也没有料到李弘竟然敢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将鸿胪寺少卿请上来。

要知道,若是长安令所说不错的话,现如今鸿胪寺当中应该是空空荡荡,所有人都已经被太子殿下收押,而鸿胪寺少卿姚和玉这个人素来胆小怕事。

断然不敢在这大殿之上欺瞒陛下!

一时之间,大佬们的眼中均是闪过一丝疑惑之色,难不成,太子殿下刚刚所说的都是真的?他真的没有封禁鸿胪寺?

不过这个念头刚刚冒出来,就被许敬宗轻轻摇头否定了!

这怎么可能?

且不说长安令根本没有诬陷李弘的动机,便是他也曾派人去鸿胪寺暗中查探过,如今那里面的确是空无一人,这一点是绝对瞒不过人的……

可是这太子殿下又是怎么能有底气将鸿胪寺少卿召上殿来的呢?

不管所有人在想些什么,也不管他们愿不愿意,李弘的这个提议既然合情合理,那么李治断没有不允准的道理。

不多时,一名头发花白的老者便稳步走进了大殿中来。

“臣鸿胪寺少卿姚和玉参见陛下,参见娘娘!”

事实上,从姚和玉走进来的一瞬间,李贤的脸色就变得十分难看。

因为这位鸿胪寺少卿容光焕发,精神良好,就连身上的官袍都是一尘不染,哪像是刚刚经历过牢狱之灾的人?

“嗯,姚少卿平身吧!外间传言有人封禁了鸿胪寺,不知可有此事?”

李治倒是也不啰嗦,直接了当的便开口问道。

不过他的话音刚落,却是见到姚和玉一脸的惊愕表情,仿佛听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一样,沉声开口道。

“陛下,臣不知这是何处传来的消息,如此构陷东宫,动摇国本,居心叵测,断不可轻纵!”

一句话说出来,顿时让李贤的脸色涨成了猪肝色。

深吸了一口气,李贤上前一步,缓缓开口说道。

“姚少卿不必担心,这是含元殿,你只需要如实向父皇母后秉承实情即可,不必担忧任何事情!

这三天的时间,鸿胪寺上下空无一人,如若不是有人将鸿胪寺封禁了,又岂会如此?”

李贤的声音当中带着几分咬牙切齿的味道,只是听在李弘的耳中,却是显得有些狗急跳墙的意味。

果然的是,这句话刚刚说完,姚和玉便拱了拱手开口道。

“雍王殿下,陛下娘娘在此,臣岂敢胡言,鸿胪寺的职责便是接待外使,但是如今突厥来使已然不在鸿胪寺当中,加之东宫有召,故而臣与鸿胪寺上下这几日一直在东宫当中随同太子殿下推定和谈的细节,至于封禁鸿胪寺之事,又是从何谈起?”

大殿当中一片寂静!

李贤只觉得自己的脸上火辣辣的疼,没想到李弘竟然还留了这么一手……

第三百四十一章:反转

姚和玉这个人,虽说有些胆小怕事,但是实际上却是皇帝的亲信之人,只是因为能力的问题,才一直呆在鸿胪寺这个没有实权的地方。

而且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他都没有替东宫开脱的动机!

这么一想,众臣的脸色皆是变得精彩起来……

如果说太子殿下将鸿胪寺彻底封禁,其中的一干人等尽皆扣押,自然是越权而为,说的严重一些甚至可以说的藐视皇威。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如今他不是扣押,而是召见呢?

虽然这一次的和谈事宜主要是由礼部负责,但是既然鸿胪寺身负外事之责,自然是绕不开他们的,而太子殿下又是这次和谈的主持者!

那么东宫召见鸿胪寺的官员商议和谈之事又有何不妥?

只不过这次召见的官员数量多了些,商议的时间长了些,但是这都属于可控范围之内,跟越权封禁鸿胪寺完全是两个概念,难不成太子殿下废寝忘食忠心国事也错了吗?

“既然如此,为何不见尔等上禀政事堂,若不是被软禁在东宫,又为何整整三日无一人出现在长安城中?”

李贤不甘心的声音再度响起,甚至带着几分嘶哑的味道。

事已至此,他哪还不知道这是李弘设计的圈套,之前他只道东宫将鸿胪寺的所有官员都关押了起来,哪能想到李弘竟然将他们全部堵在了东宫当中!

“回殿下,和谈之事重大,加上这几日突厥人的态度有些反复无常,是以鸿胪寺上下官员这三日都奉太子殿下令谕,在东宫当中商议对策,不过说是软禁却是有些过分了,殿下从未禁止过我等的自由,只是事情紧急,我等自当为国分忧,自愿暂留东宫罢了!”

让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一向有些胆小怕事的姚和玉这一次竟然这么硬气,直接便当面驳斥了雍王殿下,一点面子的不留。

不过不管怎么,姚和玉也是鸿胪寺少卿,所以就算李贤气的跳脚,也不敢太过失礼,只是那副俊朗的面容看起来却是不免有些难看。

难不成就这么放弃了吗?

李贤的心中有些不甘,抬起头,却正好看见李弘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一副得意的神色,顿时让李贤怒火直冒,直截了当的开口道。

“就算鸿胪寺的官员未曾被扣押,那突厥的可汗又去了何处,难不成太子哥哥的东宫就连突厥人也继续收容吗?还是说,有人在大理寺见到的不是阿史那伏念?”

无论怎么说,长安令的禀奏当中,的的确确是有人在大理寺当中见到了突厥可汗的身影。

如果是是鸿胪寺的官员,李弘尚且能够用商议朝事来搪塞过去,那么突厥人被尽皆关押在大理寺当中,又是怎么回事?

只是话刚一出口,李贤的心中就升起几分悔意,如今他既然已经知道这是东宫布下的局,那么以李弘的聪慧,又怎么会对这件事情毫无布置呢?

不过说都说了出来,已是覆水难收,所以李贤也只好继续硬着头皮硬撑着。

“呵呵,没错,如今鸿胪寺当中的突厥人的确是移居到了大理寺当中!不过这是因为如今鸿胪寺中已经不在安全,孤为了保护他们,不得已才将其移居到了大理寺当中……”

虽然李贤的口气咄咄逼人,但是李弘却是丝毫不惧,甚至连脸上的表情都没有动一分一毫,只是轻笑一声开口道。

“笑话,鸿胪寺周围有东宫六率的人马重重保护,能够出什么……事情?”

听得李弘的话,李贤不屑的一笑,却是朗声开口道。

只不过话说到了最后,却似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声音也变得有几分心虚……

“此事严尚书应当知晓,便请严尚书来说罢!”

看见李贤如此神情,李弘的脸上不自觉的冷了几分,淡淡的开口道。

而一旁的严善思则是苦笑一声,上前说道。

“启禀陛下,此事乃是臣看护不利,太子殿下之所以会将鸿胪寺当中的突厥人全部移居到了大理寺,乃是因为就在三日之前,鸿胪寺中又发生了一场刺杀!”

严善思的口气十分沉重,甚至带着几分羞恼的意味。

毕竟鸿胪寺乃是礼部的地盘,现在竟然有人胆敢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杀人,简直是无法无天!

只是他没有注意到的是,就在他说话的时候,李贤的脸色陡然一变,不过瞬间又恢复了原状。

而众臣则更是炸了锅,交头接耳的议论纷纷。

上一次突厥可汗遇刺的案子如今还没有调查清楚,如今竟然又冒出了一桩案子……

“刺客行刺的是谁?可曾得手?”

李治的口气倒是仍旧能够保持平静,毕竟他早已经知道了此事,只是声音当中却是不免多了几分阴沉的味道。

“回陛下,刺客的目标是突厥可汗的长子阿史那达曼,臣看护不利,竟致刺客得手而去,阿史那达曼当场不治身亡,正因如此,太子殿下方才当机立断,为防刺客再行刺杀,将所有的突厥人移居到了大理寺当中。”

严善思说罢,深深的拱手不起。

而李弘也是同样拱手道。

“父皇,此事干系重大,一旦传扬出去,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打草惊蛇,故而儿臣不得不暂时封锁消息,抓紧追查事情的真相,请父皇恕罪!”

大殿内一阵沉默!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真相竟然是如今的惊人!

突厥可汗的长子竟然被刺杀成功,并且当众不治而亡,这简直是对大唐毫不掩饰的挑衅!

“陛下,此贼简直无法无天,视我大唐律法如无物,实在是罪不可赦,老臣恳请陛下下旨严查,无论是谁,犯此大罪都绝对不可姑息!”

片刻之后,尚书省左仆射戴至德第一个站了出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紧接着,郝处俊和许敬宗也对视一眼,脸色凝重的站了出来。

“陛下,臣附议!”

既然大佬们都表了态,剩下的大臣们自然不再犹豫,纷纷上前说道。

“陛下,臣等附议!”

如此一来,大殿当中还站着的,就只剩下李弘和李贤二人,不同的是,李弘的脸色肃然,隐约带着冷峭之意。

而李贤的脸色则是白的可怕……

第三百三十四章:惊变

要说这件事情的原委,没有人知道的比李贤更加清楚了,那个刺杀阿史那达曼的刺客根本就是他李贤的人马。

一旦被查出来,可以说对他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到时候别说是夺嫡了,就连自己的性命恐怕都难以保住。

作为一个唐人,李贤最清楚,对于大唐来说,勾结外敌乃是最最让人愤恨的一个罪名,一旦被人扣上了这个罪名,必然会引起公愤。

尤其是现在和谈的事情,早已经被李治当成了重中之重,自从东征的大军出发之后,户部已经不止一次的向皇帝诉苦,说是急需一笔岁币充实国库。

这个时候李治需要的是快刀斩乱麻,尽快解决和谈的诸多事宜,可是偏偏突厥可汗遇刺的事情如果不查清楚的话,和谈必然会无比缓慢……

一念至此,李贤才明白了为什么对于封禁鸿胪寺的事情,李治竟然会如此容忍了!

只要能够查清楚案情的真相,即便是有所越权,恐怕李治也顾不得了,想必东宫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如此大胆!

想明白了事情的经过,李贤的心头却是越发沉重了,甚至有些后悔没有听从青衣男子的建议,不要跟阿史那伏念合作……

“嗯,此事的确是无法无天,视大唐律法如无物,绝对不容姑息!不过弘儿,既然你已然封锁了消息,想必也早已开始着手清查此案,如今可有进展?”

李治的眉头紧锁,声音中也带着几分愤怒,前一句话一出,更是让李贤的脸色一白。

而一旁的李弘则是深吸了一口气,淡淡的说道。

“父皇英明,事发的当天,儿臣已然紧急召见了大理寺卿张文瓘和大理寺丞狄仁杰,命他二人彻查此案,想必如今已有结果,恳请父皇召他二人进殿,陈明真相!”

不知为何,听见李弘的这句话,许敬宗却是嗅到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太子殿下素来稳重,为何这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当中竟然如此凝重,莫非……

许敬宗抬起头却正好看见李贤一副苍白的脸色,当下心中浮起一个猜测,顿时脸色也是一变……难不成今天的这场朝会,竟然会是两位一决胜负之时?

不过无论如何,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已经不是任何人可以阻挡的了的。

不多时,张文瓘和狄仁杰二人便匆匆走进了大殿当中,尤其是狄仁杰,一身风尘显然是刚刚赶来,之时脸上的一丝兴奋却是怎么也掩饰不住。

“臣大理寺卿张文瓘参见陛下,参见娘娘!”

“臣大理寺丞狄仁杰参见陛下,参见娘娘!”

从二人一进来,李弘的心便放下了大半,今天的事情,他早已经和张文瓘商议过,也推演了数次,唯一的关键之处,恐怕就是狄仁杰能否在这三日之内拿到切实的证据,证明事情的真相了!

但是看他们如今的神情,恐怕是没什么问题了!

“平身吧!”

李治此刻的声音倒还显得有几分平静,只是这份平静之下究竟掩藏的是什么,恐怕就无人可知了。

“太子说突厥可汗遇刺一事你们已经彻查,如今可有结果?”

没有丝毫的废话,李治直接便问出了所有人最关心的一句话。

“回禀陛下,此案已经彻底查问清楚,案情奏报在此,请陛下御览!”

狄仁杰定了定神,从袖中抽出一份奏本,恭敬的举过头顶,而李治旁边的吴良辅也是急急忙忙的走了下来,将奏折呈给了皇帝。

一时之间,大殿之内突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份奏本之上。

倒是李贤的脸色又变得苍白了几分……

几乎是以所有人可见的速度,李治的脸色随着翻看奏折而变得越来越难看。

“逆子!”

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当皇帝看完奏折之后,竟然会如此的暴怒,甚至连脸色都涨的通红。

直接将手中的奏折砸在了桌案之上,蓦地一下直接从御座上站了起来,一口鲜血喷出,直接昏了过去……

“陛下!”

“父皇!”

众臣皆是大惊失色,失声叫道。

就连李弘也没有料到,事情竟然会如此发展,着实令他有些措手不及。

而李治这么一昏过去,大殿内的所有人震惊的同时,却也同时骚动起来……

“放肆!御林军何在?”

就在此刻,原本一直安安静静的武后陡然站了起来,声音威严的叫道,随着武后这一声暴喝,原本随侍在殿外的御林军则是猛然间布满了整个大殿。

一时之间,大殿之中瞬间便安静了下来,之剩下武后的声音回荡其中。

“吴良辅,立刻护送陛下回宫,婉儿,即刻召太医院入宫侍驾!”

不得不说,这个时候武后一介女子竟然能够如此镇静,着实是让人佩服。

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吴良辅便已经带着一干内侍将皇帝扶进了内殿当中,而武后身旁的一位女官则是匆匆忙忙的离开大殿,赶往了太医院。

随侍的御医也一同跟着进了内殿当中。

这个时候武后方才缓缓转过身子,口气有些冷厉。

“陛下龙体微恙,今天的朝会到此为止!国政暂由太子署理,众卿这便散了吧!”

武后的声音平稳,但是细心的人仍然能够听出,这份平稳之下带着丝丝的颤音。

而且说完之后,武后仍旧稳稳的站在原本的位置,并没有像平常一样退回后宫当中。

“谨遵母后懿旨,儿臣告退!”

深吸了一口气,李弘拱了拱手,开口说道。

大殿内的气氛才算是缓和了几分。

一干大佬立刻随着李弘的声音继续说道。

“臣等谨遵皇后娘娘懿旨!”

说罢,所有人才慢慢的退出了含元殿当中,而等到所有人退去之后,殿内的御林军方才缓缓退去,只是却是将整个含元殿重重防卫起来……

“殿下……”

看着众臣默默离去的身影,戴至德却是一脸凝重的走到了李弘的身边,眉宇之间带着几分担忧之色,轻声叫道。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李弘却是没有说话,只是淡淡的扫了一眼所有人,便转身朝东宫的方向离去……

第三百四十三章:暗流涌动

这一场朝会可谓大臣们能够经历过的最惊心动魄的一次了。

先是群臣进谏,弹劾太子,甚至于雍王殿下一度于含元殿上说出了当废东宫的惊人之语。

紧接着,太子殿下竟然匠心独运,一举摆脱嫌疑,甚至还折了雍王殿下手中的一个门下侍郎,让李贤灰头土脸。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众人还没有从阿史那达曼的死讯当中反应过来,陛下竟然被大理寺的一封奏本生生的气晕了过去。

尤其是陛下昏过去之前,那一声“逆子”,当中蕴含的意义更是让所有人都难以确定。

时至今日,恐怕除了大理寺的两位和陛下娘娘之外,没有人知道那封奏折上面到底写了什么!

陛下当时急怒攻心,究竟是为了雍王,还是因为太子殿下……

还有最重要,也是所有人都最关心的一点是,陛下如今究竟怎么样了?

御林军如今仍旧封锁着整个皇城,东宫那边也是毫无动静,就连雍王府的大门也十分罕见的关上了,政事堂虽然仍旧在正常运转之中,但是这几天皇宫中传出来的都只有皇后娘娘的懿旨,各位大佬们的脸色也一直都十分微妙,让人难以捉摸。

雍王府中的一间密室当中,李贤眉头紧皱,脸色难看的坐在桌案旁边。

过了片刻,密室一旁的小门突然一动,一名青衣男子匆匆忙忙的走了进来。

“先生,宫中情形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