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大唐皇太子-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待得李弘一一历数王义方的“罪状”,李治更是觉得解气,要知道,这个王义方,平时没少给他添堵!

不过说着说着,李治就觉得有些不对了……

什么叫因为他的弹劾,“朝臣心皆不宁”?难不成这满朝的大臣都经不起一个御史的监察?

再说了,若是御史都会因为弹劾别人而被降罪,谁还敢风闻奏事?

至于杀人?

李治根本就没有过这个念头!

哪怕王义方做的很过分,哪怕他天天给皇帝添堵,哪怕他惹得李治怒火朝天,李治都没有要杀了他的意思,最多不过是贬官罢了。

说到底,李治是一个仁慈的君主,滥杀无辜的事情,他是万万干不出来的!

一念至此,李治才反应过来,感情眼前这个小子是在说反话!

狠狠的瞪了李弘一眼,李治吸了口气,淡淡的说道。

“王义方身为御史,诋毁大臣,言辞不逊,顶撞君上,罚俸三月,禁足一月!你们二人都退下吧!”

方才李弘的一番话,也让李治冷静了下来。

淳于氏的案子,李治也不是不知道,至于毕正义和淳于氏的死因,他也心中有数,刚刚不过是被王义方气昏了而已。

如今冷静下来,自然不会继续惩处王义方,不过面子还是要的,是以李治不痛不痒的罚了些俸禄,也就将此事敷衍了过去。

何况若是真的因此重处了王义方,恐怕真的会让言路闭塞,这也是李治所不愿意看到的。

李弘这才捏了把汗,将心放在了肚子里。这个王义方,可真是够能给他惹麻烦的……

这件事情完毕,李治的目光便落到了李义府的身上。

无奈之下,李义府只好带着一丝惋惜的目光上前。脸上一副沉痛的神情,开口说道。

“陛下,臣母李氏,几日之前刚刚病逝,请陛下为臣保全孝道。依臣丁忧!”

这下子除了已经知情的几位大佬,众人皆是直接动容。

丁忧!

这对于一个正值壮年的官员来说,绝对是一个最坏的消息,试想你正是仕途顺利,青云直上之时,家中父母病故,不得不回家守孝。

这期间是不得担任任何官职的,而守孝期满之后,朝廷虽然会照例起复,但是谁都知道。朝局之中瞬息万变,何况是几年之久。

况且官员丁忧,官职自然会有后来人顶上,那么起复之后会被安排到什么地方可就不一定了!

所以对于一般的官员来说,丁忧无论是对精神还是仕途都有极大的打击。

但是也不是全部如此,就拿今天要丁忧的李义府来说。

虽然有些不厚道,但是不得不说,这个时候丁忧的确是最好的选择!

淳于氏的案子如今闹得沸沸扬扬,矛头直接对准了这位李中书,太子殿下如今又是步步紧逼。继续留在朝堂,李中书和太子之间必然会发生异常激烈的碰撞,到时候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而此刻丁忧,因为母丧之因。恐怕太子殿下也不好再继续逼迫,加上淳于氏之案如今成了悬案,此事也会不了了之。

过些日子,等风头过去,李义府再回到朝廷,依旧是皇后娘娘的左膀右臂。

至于仕途之事。李义府几经贬谪,都爬了回来,又岂会害怕区区几年的丁忧!

倒是李弘这边,废了这么大的心血,布下了一个杀局,却被李义府轻轻松松的破掉了,不得不令人惋惜。

要知道,在朝堂当中,还是有许多人对李义府十分不满的,也在暗暗期盼着太子能够扳倒李义府!

“准!”

李治早就接到了此事的奏折,此刻也不意外,淡淡的说道。

“罢去李义府中书令一职,赐金紫光禄大夫,受一品衔,回乡丁忧一年!”

这些都是应有之意,李义府身为中书令,纵然是回家丁忧,也是受一品俸禄,只不过这个金紫光禄大夫不过是个散官,只领俸禄没有权力,要是一般人只剩下这个衔,恐怕也就是要被闲置了!

“臣叩谢陛下,谢娘娘!”

李义府脸色平静,大礼参拜,说罢便退回了原来的位置。

不过临回去的时候,看见面色铁青的李弘,李义府的脸上浮起一丝轻蔑的笑容!

想要对付他?

还欠了点道行!

李弘面色不变,心中却是冷笑。

“如今李中书丁忧,中书令一职不可空缺,吏部即刻拟定人选,奏报政事堂,三日之后朝会再议!今天朝会就到此处,诸位爱卿散了吧!”

片刻之后,李治淡淡的声音响起,算是为这场不平常的朝会画上了一个句号。

不过众人的心思却没有沉静下来,依旧在为皇帝最后的话震动,中书令乃是三省之尊,如今李义府去职,中书令的位置恐怕又要引起一番争夺,看来平静已久的朝局,这次要有一番大大的变动了……

众人各怀心思,依次退出了含元殿,却是不像往常一样停下谈论几分,而是神色匆匆的赶回了自家的府邸。

今天的事情的确是太大了,每个人都要回去自己好好思量一下,在即将到来的风暴当中自己应该如何站队……

不过也有特殊的人,比如某个刚刚准备丁忧的前中书令此刻就面带讥讽的站在大殿之前,看着一脸铁青的王义方,感到心情无比舒畅。

“哼,王御史妄加弹劾本官,反倒被陛下处罚,此刻是否惭愧?”

李义府的声音十分得意。

不料王义方的脸色却是慢慢平静下来,正色道。

“昔年仲尼任鲁国司寇,七日诛杀少正卯于两观之下,义方任御史已有半月,仍不能去奸邪于两阙之前,实以为愧!”

一句话将李义府气的脸色铁青,被噎的说不出话来。

顿了片刻,李义府冷冷的说道。

“王御史如此严正,义府日后必有厚报!”

说罢,便一甩袖袍,快步离开了含元殿。

王义方叹了口气,正准备离开,却听见背后清朗的声音响起。

“王御史不必担心,天理昭昭,有罪之人必然逃不出大唐的律法!”

回头一看,却是太子殿下长身玉立,王义方一怔,对着李弘拱了拱手,快步离开了。

惹得李弘好一阵郁闷,这个王义方,自己救了他一命,莫非连一句感谢的话都不会说吗?

不过很快,李弘就抛开了这点心思,因为王伏胜早已在殿外等候许久,等到李弘一出殿门,便迎了上来,在李弘耳边轻声说道。

“殿下,程武将军发来消息,杜元纪被李府的人带到了城外……”

ps:李中书即将退出历史舞台,求一波订阅……

Ps。追更的童鞋们,免费的赞赏票和起点币还有没有啊~515红包榜倒计时了,我来拉个票,求加码和赞赏票,最后冲一把!

第二百零八章:宫内宫外!

【播报】关注「起点读书」,获得515红包第一手消息,过年之后没抢过红包的同学们,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闻听此言,李弘神色一凛,步伐之间也急切了几分。

“走,去城外!”

自从得知李义府今日去朝的时候,李弘就知道李义府让杜元纪望气之事必然是在今日。

因为李义府已经没有时间了,原本官员丁忧之时,还要交接事务,会耽误几日时间,但是李义府因为淳于氏一案,已经被暂时停职,中书省的事情自然有人料理,也就不必再有何交接。

所以李治准他丁忧之后,李义府必须立刻启程赶回去守孝,若是迟疑了几日,恐怕一顶不孝的大帽子就要稳稳的扣在他的头上。

加上昨日杜元纪被李府的人突然带走,让李弘越发的确定……

望气之日,就是现在!

回到东宫,李弘匆匆换下了朝服,便带着王伏胜微服赶到了城外。

而此刻,程武早已带着人在城门口等候。

果然不出李弘所料的是,不过片刻之后,他派去跟踪李义府的亲卫便来回报。

李义府已然动身!

城门口,一辆古朴低调的马车缓缓驶来,这辆马车看起来平凡无奇,任谁也不会想到,这里面坐的竟然是位高权重的中书令李义府!

“殿下,来了!”

程武一身短打,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忠心耿耿的家仆一般,跟在李弘的身后。

眼见马车过来,压低了声音道。

“跟上!”

李弘眉头一皱,低声说道。

这次程武带来的人都是东宫六率中的精锐,自然不会连跟上人都会丢,马车朝前行驶了许久,终于在龙首原缓缓停了下来。

而此刻的龙首原上,早已有另一辆马车在等候着,眼见李义府过来。马车上的人立刻迎了上来。

李义府身着便服,在管家的搀扶下下了马车,对着身旁的一个人指指点点,眼眼望去。李弘看不清楚李义府此刻的神情,也听不清两人谈话的内容,但是却能明显的看到,李义府身旁的人,一个是李府的管家。另一个就是杜元纪!

见此情景,李弘不再犹豫,对着身后的程武冷声说道。

“动手!”

程武右手一挥,身旁的几十名名卫士便四散开来,朝李义府所在的地方潜行过去。

而李弘也不再遮掩身形,深吸一口气,跟着程武朝李义府的方向走去。

“不可!不可,李中书,小的……”

还没走到地方,李弘就听见杜元纪惊恐的声音响起。

当下不再犹豫。一挥手,便有几十名卫士一齐出动,将李义府团团围住!

“殿下!”

倒是杜元纪有所准备,眼见这批卫士过来,立刻反应过来,朝着李弘喊道。

“殿下?!”

李义府本来还在一干卫士出现中惊愕,听见杜元纪的声音,顿时惊怒交加,脸色也突然变得难看无比。

因为他突然意识到,今天自己恐怕办了一件大大的错事……

“李中书真是好兴致。刚刚下朝便赶到了这荒无人烟之地,恐怕不是来看风景的吧?”

李弘在一干卫士的簇拥下,走了上来,对着李义府冷笑道。

“哼。殿下擅动军队,围堵朝廷命官,莫不成殿下想要谋反不成?殿下可不要忘了,老夫尚且是陛下钦封的金紫光禄大夫,殿下擅自动兵截杀老夫,与谋逆无异!殿下切莫自误!”

李义府心中气急。同样冷声说道。

“呵呵,究竟是谁谋逆,想必李中书比孤更加清楚!孤的事情不劳李中书费心,您还是好好考虑一下,一会见到父皇母后,应当如何对答吧!”

眼见李义府仍然强自镇定,而且言语之间,威胁之意甚为浓厚,李弘反倒是轻轻一笑,淡淡的开口道。

说罢,李弘便不在理会他,对着周围的卫士们冷声吩咐道。

“左右,将此獠即刻锁拿进宫,等候父皇母后处置!”

“殿下,你不能……”

李义府顿时脸色铁青,刚要开口,就被两个人高马大的汉子抓住了双臂,嘴也被堵上了。

“杜先生,辛苦了,请先生暂且到大理寺歇息片刻,待事情处理完毕之后,孤自会放先生自由!”

而此刻的杜元纪仍旧事一脸惊魂未定的样子,见此情景,李弘以为他是被这个场面吓到了。

当下温声说道。

说罢,也不待杜元纪说话,便有两个卫士带着杜元纪去了大理寺。

眼下事情尚且未成定局,说不定还有用到杜元纪的地方,而大理寺如今守卫森严,又有张文瓘坐镇,想必不会出什么事情。

处理完了这些,李弘带着李义府直接赶往了大明宫……

而此刻的紫宸殿,也是颇为不平静。

皇帝和皇后端坐在御座之上,看着手中的一份奏折,眉头渐渐的皱起,尤其是皇后,看到最后,纤细的柳眉几乎要打成一个结。

而大殿之下,狄仁杰和戴至德恭敬的站在原地,一言不发,静静的等着皇帝的决断。

“速召李义府,许敬宗进宫面圣!”

过了片刻,武后狠狠的将手中的奏折拍在桌子上,银牙紧咬,几乎是一字一句的对着吴良辅吩咐道。

而与此同时,李治就显得更加冷静了几分,朝着武后的方向担心的望了一眼,李治眉头微皱,对着下面的二人问道。

“此事当真?为何刚刚大朝会之时尔等未曾奏上?”

口气中带着淡淡的不满。

今天刚刚下朝,李治还没来得及休息片刻,就接到禀报,说尚书右仆射戴至德,大理寺丞狄仁杰双双求见。

当时李治还未曾在意,毕竟刚刚朝会刚刚过去,一般来说,不会有什么大的事情发生。

没想到这二人一来,就丢给他这么大的一件事情!着实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回陛下,李义府卖官鬻爵之事早有调查,时至今日方才掌握证据,这些年,李义府把控铨选,借女婿柳元贞之手大肆敛财,将朝廷官职明码标价,以谋私利,实乃罪大恶极。

今日朝会之时,臣正在调查最后一桩卖官之事,方才耽误了些时间,如今方才奏上!”

虽然李治的口气相当不悦,但是狄仁杰却是丝毫不惧,上前一步,沉声说道。

“最后一桩,就是这孙延?”

李治眉头一皱,淡淡的问道。

这封奏折中写的清清楚楚,李义府收了多少钱财,为谁安插了哪个官职,都一清二楚。

而最后一个名字,就是这孙延……

Ps。追更的童鞋们,免费的赞赏票和起点币还有没有啊~515红包榜倒计时了,我来拉个票,求加码和赞赏票,最后冲一把!

第二百零九章:谁说他不会谋反?!

【最新播报】明天就是515,起点周年庆,福利最多的一天。除了礼包书包,这次的『515红包狂翻』肯定要看,红包哪有不抢的道理,定好闹钟昂~

听得李治如此问道,狄仁杰嘴角泛起一丝冷笑,继续说道。

“陛下,据臣所知,这孙延其实本名并非孙延,而是前宰相长孙无忌的嫡孙!”

狄仁杰的声音不大,却瞬间让大殿内为之一静。

“放肆!”

这一声却不是李治的声音,而是武后带着愤怒的声音。

不过狄仁杰却是不慌不忙,因为他知道,武后并非在说他,而是在指李义府!

谁不知道,皇后娘娘平生最恨的人,莫过于长孙无忌,这个李义府竟然连长孙家的人都敢碰,真是活腻味儿了!

“陛下,娘娘,许相公到了!”

恰逢此时,吴良辅走进大殿,对着御座上的二位恭声说道。

“宣!”

李治眉头一皱,淡淡的吩咐道。

不多时,众人便看到许敬宗抱着大肚子匆匆跑了进来,脸上的汗珠都未擦掉,显然是一路狂奔而来。

今日恰好是许敬宗在政事堂值班,而政事堂距离皇城并不远,所以许敬宗来的相当之快。

“老臣参见陛下,参见娘娘!”

许敬宗走到大殿中心,恭敬的拱手行礼道。

“李义府尚未到来,延族可先歇息片刻,吴良辅,将这个给许相看看!”

眼见许敬宗如此姿态,李治脸色稍缓,口气也变得平和起来,温和的对着许敬宗说道。

说罢,拿起狄仁杰刚刚奏上的奏折递给了吴良辅,示意他交给许敬宗。

许敬宗听见李治提起李义府,顿时心中一紧。

当下也顾不得别的。打开奏折细细的读了起来,不过越看却是越发的心惊胆战,脸色也陡然变得难看无比。

这奏折中句句详实,统共看下来。可谓触目惊心,对于李义府的行径,其实许敬宗早有耳闻,但是却没想到他竟然做的这么过分。

尤其是这最后一条,简直是大大的不该!

长孙延是什么人?长孙无忌的孙子!

这样的人他也敢授官。简直是被钱财蒙了眼!

眼看武后此刻铁青的脸色,许敬宗就知道恐怕这次皇后娘娘也是动了真火……

一念至此,许敬宗定了定神,缓缓的开口道。

“陛下,娘娘!此案事关重大,涉及如此数量的官员,更是牵连中书令这等朝廷重臣,不可不慎!

而如今义府刚刚丁忧,若是贸然召回恐伤朝廷体面,依臣之见。此事应当缓议,待义府丁忧之后,三司会审之时,共同审理此案,若是事情果真如此,自当依律处置!”

许敬宗的口气十分慎重,每一句话都是斟字酌句,语速极慢。

但不得不说,说的也有几分道理。

皇帝如今刚刚厚赐李义府回乡丁忧,立刻便因罪召回。让朝廷的脸面往哪里放?

倒不如缓些时日,待这段时间过去,李义府丁忧完毕之时,一起审结此案。也算有个交代。

这些话句句合情合理,所以一时之间,李治也有些犹豫。

“陛下,不可,此案乃我大唐立朝以来第一大案,牵连之广。犯案官员之高前所未有,如果纵容下去,吏治败坏,将再难整治,朝廷铨选之度必然腐坏,是以老臣以为,当速审此案!以匡正朝局!请陛下娘娘明鉴!”

这时候,戴至德却直接站了出来,旗帜鲜明的亮出了自己的态度。

当狄仁杰刚刚将这份奏疏交给他的时候,戴至德也是看的触目惊心,如此大批量的卖官鬻爵,简直是视朝廷法度于无物,若是长此以往,风气一旦形成!

官员们皆不干实事,为了升官而大肆敛财奉迎上官,大唐的根基就会动摇!

要知道,向李义府买官的大多数是一些底层官吏,他们没有接受过正统的教育,心中无为国为民之念,一旦上任,必会大肆收刮民脂民膏,这样做最直接的后果将是百姓揭竿而起,历朝历代莫不是亡于此!

所以此等事情必须扼杀于摇篮当中,戴至德此次弹劾李义府不是为了朝争,而是为了大唐,作为大唐的宰相,他必须尽自己的责任。

是以戴至德此次的口气相当强硬,并无丝毫的退避。

“陛下,娘娘,戴相所言的确有理,但是依臣看来,如今事态尚未扩散,还有商榷的余地,狄寺丞所呈上的这封奏疏证据详实,但是其中仍有疑点值得细究。”

许敬宗神色微变,继续说道。

“一来,此案当中卖官之人并非李义府,而是柳元贞,老臣曾经听义府谈起过,他那女婿柳元贞的确是曾向他举荐过不少官员,是以此案虽是有人卖官无疑,但是是否出自义府授意,尚且有待核实。

二来,此案涉及的官吏人员虽巨,但是多数为底层的官员,品级不高,老臣仔细看过,品级较高的官员,也有些是才德兼备之人,其流传的程序虽然略有出格,但大抵还是依照铨选的法度,并未有越级提拔之事。

三来,当初陛下娘娘曾经下旨,长孙家永世不得入朝为官,义府纵然是有天大的胆子,恐怕也不至于为了些许钱财,而行如此大险,想来必是那长孙延隐名换姓,骗过了柳元贞,方才换得一个小小的司津监之位。

其中原委,臣敢断定,义府必然不知!请陛下,娘娘明鉴!”

不得不说,许敬宗这个政事堂的首席宰相,果真是名不虚传,片刻之间,就能抓出这么多可疑之处。

没错,李义府虽然卖官鬻爵,但是做的十分小心,所有的事情都是由他的女婿柳元贞出面处置,李义府从未亲身出手,而且许多高级官吏的流转,也的确是大致按照法度,让人难以指摘。

最重要的是,许敬宗这一番话,将李义府从长孙延的事情中摘了出来,这才是重中之重!

许敬宗看的相当清楚,这个时候,最需要的莫过于皇后娘娘的支持,只要将皇后娘娘的怒火平息,事情就还有转寰的余地。

而许敬宗说完之后,武后的脸色虽然仍旧难看,却稍稍缓和了几分,淡淡的开口道。

“此事等李义府来了,看他如何解释!”

“陛下,娘娘,李义府如此买官卖官,必将引起吏治败坏,据臣所查,上次蓝田县令李启轩的官职便是由李义府一手安排,而李启轩上任之后,也是大肆贪墨,最终导致灾民围堵县衙,京畿之地,竟起暴乱!

由此可见此举之害,是在断我大唐根基,可谓与谋反无异,请陛下,娘娘明鉴!”

这一次却是狄仁杰上前一步,缓缓开口道。

不过说出来的话,却让李治脸色一变,毕竟奏疏上的那些东西都是可能罢了,而蓝田县的暴乱却是实实在在的,容不得李治不重视!

“果真?”

李治的口气有些惊怒。

“狄寺丞,此案尚未有所定论,如何便是义府指使,何况即便是义府所为,又怎么扯得上谋反,李中书对我大唐忠心耿耿,断然不可能有谋反之心!”

眼见李治的态度有所犹疑,许敬宗脸色一沉,对着狄仁杰厉声呵斥道。

要知道,历朝历代,但凡是和谋反沾上一点边的,都没有好下场!就算是位高权重到了李义府的地步,只要沾上了谋反,皇帝也必然会痛下杀手,不会有丝毫犹豫。

不过话音刚落,许敬宗就看到狄仁杰的脸上浮起一丝笑容,让许敬宗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紧接着,他便听到一个清朗的声音。

“许相未免太过笃定了!谁说李义府不会谋反?”

ps:今晚八点加更一章,李义府倒台倒计时……

顺便求一波订阅~~~

PS。5。15「起点」下红包雨了!中午12点开始每个小时抢一轮,一大波515红包就看运气了。你们都去抢,抢来的起点币继续来订阅我的章节啊!

第二百一十章:句句诛心!

【最新播报】明天就是515,起点周年庆,福利最多的一天。除了礼包书包,这次的『515红包狂翻』肯定要看,红包哪有不抢的道理,定好闹钟昂~

声音来自于大殿的门口,众人都无比熟悉,转头望去,正是一身风尘的太子殿下!

“弘儿?”

李治语带疑惑的问道,眉头也皱了起来。

“儿臣见过父皇,见过母后!”

李弘一身便服,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对着帝后微微躬身,拱手行礼道。

“弘儿你怎么如此就过来了?”

待得李弘走到近处,李治方才来得及细细打量他,一身便服,风尘仆仆,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之色,加上方才的“口出狂言”!

都让李治的心中略微有些不悦。

“回父皇,儿臣刚刚从城外赶回,来不及更换便服,便匆匆赶来,请父皇恕儿臣君前失仪之罪!”

李弘的脸色倒是没有什么变化,拱了拱手,沉声说道。

“那你刚刚在殿前所说又是什么意思?”

到了此刻,李治也顾不得计较为何李弘会这副样子就过来,直接问出了他最关心的问题。

一时之间,除了明白内情的戴至德,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李弘的身上。

只见李弘深吸了一口气,沉声说道。

“父皇,儿臣今日下朝之后方才获报,长安城外龙首原处,有人密谋望气,儿臣惊惶之下,未及请旨,立刻调集了东宫六率,前往抓捕此等谋逆之徒,只是没想到此人竟是刚刚去朝的前中书令李义府。

事关重大,是以儿臣即刻便赶回来向父皇母后禀报!”

李弘的声音不大,但是其震撼力却是无以复加的。

“什么?尔敢?”

就在李弘的话音刚落。李治的顿时气得拍了桌子,愤怒的声音响彻整个大殿。

“望气”是什么?

没有人比一个皇帝更加清楚,所谓“望气”,大抵是有意谋反之人方才会干的事情。大唐的开国皇帝李渊起兵之前就曾经秘密请术士“望王气”!

所以大唐建国之后,除了皇室之外,严禁任何人行“望气”之事!但凡发现者严惩不贷,如今的钦天监中还有人专门负责此事。

这也是李治一听到望气就雷霆大怒的原因。

“父皇,儿臣已经将李义府带回。如今正在殿外待召,请父皇亲审!”

李弘倒是不慌不忙,拱了拱手,沉声说道。

“带进来!”

李治眼神一凛,重新坐下,声音森寒。

不多时,便有两个卫士押着被五花大绑的李义府走了进来,让李治眉头一皱。

“弘儿?”

这显然是李弘的手笔,但是无论如何,李义府依旧是朝廷的一品大员。怎么能如此对待,是以眼见李义府如此狼狈的模样,李治有些不悦。

“父皇,非常之时自当行非常之法,望气之事,事关重大,是以儿臣不得不如此,尚请父皇见谅,若是审理之后是儿臣之错,自当为李中书赔礼道歉!”

李弘却是丝毫都不在意李治的不满。淡淡的说道。

难不成这个老东西犯下如此大罪,自己还要供着他不成?

“解开!”

李治也没空计较李弘的态度,相反的,此刻李弘的态度越发的坚决。只能说明他越有把握。

难不成李义府真的做下了这等大逆之事?!一时之间,李治也有些拿不准了!

虽然朝臣中皆言李义府是武后的左膀右臂,但是却鲜有人知道,最开始的时候,李义府是受了李治的授意才向武后靠拢。

当时李治风眩频发,难以处理朝政。而武后的威望不足,难以在前朝立足,需要有力的大臣支持,所以李治便重点扶持了李义府和许敬宗。

而这二人皆是自李治龙潜之时之时便一直跟着他的,所以在内心当中,李治是不大相信李义府会干出此等大逆之事的,但是如今李弘笃定的态度却让李治犹疑起来。

如若不是真的确有把握,李弘又如何敢如此折辱一位朝廷重臣?

不出所料的是,李义府嘴里的白布刚刚被取掉,就一脸悲愤的大喊。

“陛下,娘娘,老臣冤枉,你们要为老臣做主啊!”

“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次却是武后开口说道,口气清冷,不带丝毫温度。

“回娘娘,老臣不过是心念家中老母,是以下朝之后便即刻驱车赶回老家准备守孝,谁料刚出城门,却被太子殿下不由分说的拿下,并且直接押送到了皇城!陛下,娘娘,太子殿下擅自动用东宫六率,无故擒拿朝廷老臣,视朝廷法度如无物,老臣恳请陛下娘娘为老臣做主啊!”

不得不说,李义府此刻的形象相当符合一个受害者的形象,一身锦袍变得张兮兮,皱巴巴的,头上的束冠也偏到了一旁,几缕花白的头发散了出来,显得狼狈至极。

加上他声泪俱下的控诉,仿佛真的是李弘将他怎么样了一般。

不过李弘心中却是冷笑一声,这李义府还真是慌不择路,编个瞎话都这么语无伦次。

“李中书,当真是一副好口才,这个时候还想的起来反咬一口!”

李弘瞟了跪在地上的李义府一眼,不屑的冷笑道。

“李老夫人去世早已有多日,李中书若是真的仁孝,又何必拖到今日方才急于回去?何况,李中书的家乡在长安东南方向,何以李中书会出现长安城正西方向的龙首原?既是回乡守孝,为何一身锦袍,未着丧服?”

此刻李义府跪在地上,而李弘站在他的身前,加之李弘本就身材高大,口气也一声比一声更加凌厉,颇有一股压迫之力。

“这……”

李义府额头直冒冷汗,说话也变得结结巴巴的。

“这什么这!你既是先行回乡守孝,何必偷偷摸摸,为何避人耳目,府中无一人知晓你身在何处?如今李老夫人新丧,你不思尽人子之孝,反而行此大逆之事,你为人子不孝,为人臣不忠,似你这等不忠不孝之辈,有何颜面窃据朝堂,又有何颜面对父皇母后?”

李弘却是分毫不让,步步紧逼,一字一句都森寒似箭,直戳在众人的心坎上,让李义府难以辩驳。

“殿下这是强词夺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李义府脸色通红,憋了半晌才出来一句话,不过这句话落在大殿内众人的耳中却是如此的软弱无力。

大殿之内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