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大唐皇太子-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刻听见传唤,裴行俭大步走进了含元殿。

李弘仔细的打量着这位曾经意气风发的大将军,发现不过几天之间,他已经现出了老态,只是龙行虎步之间依稀能够看到他的大将之风。

暗暗叹了口气,看来就算是有之前商议好的一切,裴行俭这几天还是过的不大舒服啊!

“罪臣裴行俭参加陛下,参加娘娘!”

裴行俭的声音平和,隐隐有金石之声,慷锵有力!

“爱卿平身,罪臣之名暂且不必,今日召爱卿上殿是有些事情需要对质分明,吴良辅……”

李治对于裴行俭的态度相当温和,面上带着一丝微笑。

话到最后,李治的声音变得严肃起来,看了一眼吴良辅,后者立刻会意,从御案上抽出一份奏折,大声读了起来。

奏折的内容不长,正是李义府递上的那份奏折。

其实这封奏折的内容在场的大佬们都心知肚明,只不过是给一些消息不够灵通的大臣读的而已。

“敢问裴将军,西征突厥之时我军战况如何?”

吴良辅读完之后,李义府便首先发问。

“初始之时战况不容乐观,阿史德温傅叛变大唐并非临时起意,实则早有预谋,等到老夫率军抵达的时候,突厥单于治下的二十四个州已然全部被策反,情况岌岌可危!”

裴行俭略微沉吟了片刻,开口说道。

“当时都护萧嗣业将军屡次率军征讨,均大败而归!敌方军队已经与我军不相上下!”

“这么说来,当时是突厥占据上风?”

李义府阴测测的问道。

不料裴行俭却是摇了摇头,继续说道。

“虽然敌军军力与我方相当,但我大唐精锐,自然无人可挡,何况那些突厥人虽然号称有几十万之众,但实际上很多都是平民百姓,临时被充作兵士,战力与我大唐难以相比!”

“那就是我军占据上风?”

李义府倒是没有继续纠缠,一副从善如流的样子,跟着裴行俭的话头问道。

裴行俭虽然觉得李义府此举必有深意,但是犹豫了片刻,还是继续开口道。

“不错,我军到达之后,迅速便控制了战场,突厥军队与我军在黑山激战数场,双方死伤无数,但是也让突厥人节节败退!余部仓皇逃往狼山!”

裴行俭的语气有些沉重,显然那几场大战并不像他自己说的那么轻松,仅仅是死伤无数这四个字便让人胸口发闷。

李弘在一旁默默的听着裴行俭平静的叙述,心中越发的沉重,对于朝堂的大臣们来说,那或许只是一个冰冷的数字。

但在裴行俭这样从战场上冲杀出来的将士们来说,那些死去的人们是他们的战友,是他们的袍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上一刻他们还在憧憬着能够奋勇杀敌,赚得军功,风风光光的回到家乡去见自己久别的妻子,下一刻就变成了冰冷的尸体。

此刻李弘仿佛能够理解裴行俭为何一定要执着于大军的封赏之事了,不是因为他贪图荣华富贵,而是这些为大唐守卫边疆,从尸山血海中活下来的汉子们,应当拥有自己应得的荣耀和奖赏!

所以无论是谁敢在这一点上打主意,都是裴行俭所不能容忍的!

大殿内的气氛变得有些沉闷,想来是裴行俭说的话题太过沉重的缘故。

“然后呢?既然我军大胜,那么大军有没有乘胜追击?”

李义府看到大殿之内有些奇怪的气氛,眉头微皱,继续追问道。

“没有。”

裴行俭摇摇头,回答道。

“当时突厥人虽然败绩已定,但是我军同样死伤惨重,同时老夫接到军报,本应当在前一天运送到大军的补给,不知为何并未如期而至,老夫手中只剩下三日的粮草,自然不敢冒进,无奈之下老夫只好下令鸣金收兵,返回大营休养三日!”

“这么说来,裴将军是自己放弃了彻底剿灭突厥叛逆的机会吗?”

李义府眼中闪过一丝狡猾,阴测测的问道,口气中满满的不怀好意,这话分明是在暗指裴行俭故意放走了突厥人。

“李中书这是说的什么话!”

裴行俭在朝中也呆了这么多年,岂会那么容易上当。

当下一甩袖袍,有些生气的说道。

“兵法有云:穷寇莫追!突厥人虽然大败逃窜,但并非全无战力,何况狼山乃是突厥人的大本营,其地势易守难攻,加上我大军粮草不足,岂可轻敌冒进!”

“哼,说白了不过是你害怕一举攻破之后便没有那么大的功劳了吧!”

户部侍郎裴炎出位,讥讽的说道。

“裴炎!”

ps:双方都蓄谋了许久的大朝会终于开始了!

求收藏,求推荐!百票加更一章,兄弟们加油吧!

感谢书友真是河蟹社会的打赏~~~

第一百二十九章:李义府上场!

裴行俭长长的呼了一口气,方才忍住要动手打他的念头,冷声说道。

“那烦请裴侍郎向老夫解释一下,我大军在前线浴血奋战,为何本应按时到达的粮草辎重却迟迟不至!”

“这……”

裴炎一时语塞。

大军粮草被劫,虽然大部分是兵部的责任,但户部也脱不了干系。

“我军刚刚经过一场恶战,急需物资补充,但是后勤迟迟不到,李中书难道要让将士们饿着肚子上战场打仗吗?”

裴行俭声音愤怒的说道。

说罢又转头向着裴炎继续说道。

“裴侍郎可知道,因为这批辎重未到,我大军有多少将士白白伤亡!”

口气强势,步步紧逼。

裴炎张了张口,说不出话来。

无论是在哪朝哪代,对于出征大军的控制都是极为严格的,为了防止大军作乱,通常会选择控制大军后勤的方式。

这次裴行俭西征突厥自然也不例外,大军的粮草辎重七日一送,而当时裴行俭手中只剩下不到三日的粮草,自然无力继续追击。

不过此话一出,大殿内的众人都露出一副奇怪的神色,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投向了李弘,让他一阵头皮发麻。

那次辎重被劫又不是他指使的,都看他干嘛?

“裴爱……裴炎,你且退下!”

就在此时,李治却是开口道。

不过话说到一半,李治方才想起这大殿当中有两位“裴爱卿”,只好临时改口。

不过那语气却是不耐烦的紧,显然对于裴炎这么跳出来很不悦。

眼见裴炎怏怏的退了下去,李弘心中对此人的评价越发低了。

他早就知道裴炎和裴行俭有仇怨,但是没想到这个裴炎会这么头脑发昏,他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凭他一个小小的户部侍郎,哪有说话的余地,真以为如今的局面是一面倒吗?就是裴行俭真的因此获罪,也轮不到他来指责!

如此分不清自己的位置,挨骂活该!

李治眉头微皱,沉声说道。

“此事兵部和大理寺已有定论,不必在此纠缠,两位爱卿继续。”

李义府眼见李治并不想多提辎重被劫之事,也不在纠缠。

转而问道。

“那敢问裴将军,此次随大军回来的阿史那伏念,在突厥是什么人?”

“阿史那伏念是颉利可汗从兄之子,突厥的王室血脉,阿史德温傅率军叛出大唐之后,为了名正言顺,便迎立了阿史那伏念继位为突厥可汗!”

裴行俭显然是早料到李义府会有此一问,不紧不慢的答道。

“那阿史那伏念与阿史德温傅的关系如何?”

李义府捻着花白的胡子,继续问道。

“不佳,阿史那伏念虽然名为突厥可汗,但实际上的权力都掌控在阿史德傅温手中,阿史那伏念不过是傀儡而已。”

这应当不是什么秘密,裴行俭皱起眉头,心中疑惑。

不知道李义府这么问的目的何在,权量了片刻,裴行俭还是决定据实说明。

“那好,依照裴将军所说,阿史那伏念在突厥不过是傀儡而已,那么他所作出的决定又有几分可信?且不论他的降书能否代表整个突厥,单就目的而论,他之所以降我大唐,不过是想要借我大唐之力助他复国而已,如此狼子野心之辈,我大唐岂能容得了他!”

李义府脸上露出一丝冷笑,平静的说道。

口气不急,但是字字诛心!

以至于在场的大臣,有许多听见他这番话,脸色都是微微一变。

最要命的是,李弘甚至注意到,御座上原本面无表情的李治,脸色也变得难看起来,似乎有着动摇的迹象。

“李中书此言差矣!”

裴行俭显然也感受到了大殿内气氛的变化,心中一凛,沉声说道。

“无论如何,阿史那伏念都是突厥共推的可汗,他代表突厥降唐,名正言顺!难不成李中书以为我大唐应当去受那犯上作乱的阿史德傅温的降书吗?若是突厥降唐,那突厥便是我大唐的藩属国,身为宗主国,助其平定内乱,拨乱反正,是我大唐的义务,有何不妥?”

声音并不洪亮,但是却步步紧逼,分毫不让。

好!

李弘心中忍不住为裴行俭这番急智叫好!正是对了那些大臣们的胃口。

大唐一向自诩为****上国,极其重视上下尊卑。

阿史德傅温不过一介叛臣,虽然名义上是突厥的大相,但实际上却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莽曹之流,为士大夫所不耻!

“哼,巧言善辩,我大唐尚未接受阿史那伏念的降书,何谈藩属国之说,再说了,裴将军可能保证,那阿史那伏念归降大唐,不是为了平定内乱而使用的计谋?”

李义府冷哼一声,口气阴冷,已然彻底撕破了脸皮。

“李中书这是无故猜忌!便是阿史那伏念此举是为了平定内乱又如何?当初起兵叛唐的是阿史德傅温,突厥为我大唐属国多年,沐浴皇恩,亦有大部分人感念大唐皇威,不愿屈服于贼子,阿史那伏念便是其中之一!”

裴行俭这话说的漂亮,隐隐之间捧了李治一把。

难不成李义府敢说大唐没有治理好突厥,以至于民怨沸腾,方才反叛?

既然李义府已经不再伪装,裴行俭也懒得和他扮和顺,口气一瞬间变得冷峭起来。

“那好,请问以裴将军之见,阿史那伏念是何等样人?”

奇怪的是,李义府却也不气,话锋一转面带笑意的问道。

不过裴行俭却是暗暗提防了起来。

李义府素有“李猫”之名,他越是如此,说明他越是在打坏主意,绝不能掉以轻心!

“阿史那伏念此人虽然略有才能,但志大才疏,并非中兴之主,对我大唐也是心怀好感,用来控制突厥最合适不过!”

思量了片刻,裴行俭小心的说道。

话语中既不给阿史那伏念过高的评价,也不过于贬低他。

但尽管如此,裴行俭还是落入了李义府的陷阱当中。

“如此说来,裴将军和阿史那伏念私下交情必然极佳啊,否则何以知道的如此清楚!”

李义府不怀好意的说道。

ps:求收藏,求推荐!!!

再次无耻宣传一下,本书书友群,重生大唐皇太子:545755662,喜欢本书的书友可以加一下~~~

第一百三十章:想投降也不容易!

李弘暗暗为裴行俭捏了把冷汗。

这个李义府果真不是个善茬,裴行俭已经如此小心,还是被李义府抓住了痛脚。

不管怎么说,阿史那伏念都是突厥可汗,尽管是个傀儡!

李义府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分明是指裴行俭暗中勾结阿史那伏念……

若是换一个头脑简单的人,恐怕还听不出这话中的深意,但显然裴行俭并非是那么简单的人。

仅仅是沉默了片刻,裴行俭的面色便平静下来,转身对着李治说道。

“陛下明鉴,臣与阿史那伏念的每一次商谈,皆有监军在场,一切并无逾制之处,何况当初是阿史那伏念首先向我大唐发来密信,请求议和!并非臣擅做主张!至于对其了解,只要找几个突厥贵族一问便知!私下当中,臣与阿史那伏念并无交情!”

裴行俭心里清楚,李义府这句话是个软刀子。

明面上并不会对他有什么损害,但是身为西征主帅,私通敌酋,哪怕是商议议和之事,也同样会惹人猜忌。

尤其是御座上的这两位,要是让他们起了疑心,才是最要命的事情!

不过幸好和阿史那伏念交涉的过程中,裴行俭也顾虑到了这一点,带上了监军一起,而监军乃是李治的嫡亲心腹,自然是信得过的。

李弘同样也把心提了起来,凝息屏气,看着李治和武后。

过了片刻,李治开口说道。

“爱卿的忠心朕自然是信得过的,爱卿不必忧心,将实情说清楚即可!”

口气平和,隐约带着几分安慰之意。

只是面色依旧平静,让人猜不透这话中有几分是真。

不过李弘的心中却是松了口气。

看李治的神色应当是没有起疑,否则如今的局面就不是这样了!

“臣遵旨!”

裴行俭暗暗捏了把冷汗,转过身来却见李义府的脸上闪过一丝阴沉。

片刻后,李义府继续开口问道。

“既然如此,便请裴将军将阿史那伏念投降之事说说吧!”

口气中带着几分不甘。

不过李义府的这种态度也让裴行俭一阵恼怒,不管怎么说,他都是西征大军的主帅,如今李义府却像审犯人一样对待他,让他岂能不气。

不过考虑到现在的场合和情势,裴行俭不得不强压下心中的不满,整理了一下语言,开口说道。

“我大军在黑山大捷之后,突厥部便逃到了狼山附近,因为后勤未至,老夫只好行些鬼蜮伎俩,派出斥候在代州等地散播谣言,动摇敌方军心。”

说道此处,裴行俭眼中闪过一丝犹疑,顿了顿继续说道。

“几日之后,便有密使前来,自称奉了突厥可汗之命,要与老夫当面详谈!”

“然后呢,裴将军便相信了他?”

李义府追问道。

“当然不是,虽然那人带了阿史那伏念的信物,但老夫岂是如此轻信之辈!”

裴行俭摇了摇头,开口说道。

“当时老夫看在可汗信物的份上接见了那名使臣,但是并未轻易相信他求和之意!所以老夫提出,如果真的要议和,就要让阿史那伏念亲自来谈!”

此话一出,在场的大臣都一阵发愣。

无他,裴行俭的这个要求的确是过分了些。

不管怎么说,阿史那伏念都是突厥的可汗,理论上说是和大唐的皇帝一个级别的人,而裴行俭虽然是三十万大军的统帅,但始终都是大唐的臣子,派出一个重量级的使臣已经是够给面子了,但是裴行俭提出却要让阿史那伏念亲自上门来谈,简直就是在侮辱对方!

再说了,阿史那伏念是什么人?突厥的可汗!就算只是个傀儡,但其一举一动都会受到突厥内部的势力的关注,就算他肯屈尊前来,恐怕也是有心无力。

如果不是现在木已成舟,阿史那伏念已经在随大军回京的路上了,在场的大臣们几乎都要相信这场谈判会就此终结。

李弘心中倒是暗暗点头。

裴行俭这么一来,算是和阿史那伏念撇清了关系,一来并非他主动求和,二来他已经提出了如此苛刻的条件,足以证明他的清白!

“如此说来,阿史那伏念是答应了?”

李义府却是脸色不变,继续面无表情的问道。

“没错!”

裴行俭眼中带着一丝钦佩,说道。

“那名使者回去之后不久,阿史那伏念便轻车简从,带着两名随从深夜来到了老夫的中军大帐!”

想来有如此胆色,那阿史那伏念也并非是常人可以比拟……

李弘心中暗道。

“哼,所以将军便接受了阿史那伏念的降书?”

李义府一声冷哼,口气不满的说道。

“当然不是!”

裴行俭回过神来,整理了一下思绪说道。

“老夫虽敬服他的胆色,但却不至于因此而不顾大局,当时阿史那伏念提出自己愿意以突厥可汗的名义向我大唐永世称臣,条件是我大唐需要帮他清除突厥内部阿史德傅温的势力!助他坐稳汗位!”

顿了一顿,裴行俭冷笑道。

“不过当时我军正值大胜,老夫岂会那么轻易的答应议和之事,当时老夫便严词拒绝了他!”

这又让在场的大臣们一阵疑惑,既然拒绝了,怎么还会有如此场面!

“但最后不是还是谈成了吗?”

李义府不怀好意的声音恰到好处的响起,问出了众人心中的疑惑。

裴行俭叹了口气,面带苦涩的说道。

“那是因为当天晚上我军就遭到了大败……”

李弘心中一惊,这件事倒是从未在军报上提起过。

“虽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但阿史那伏念毕竟身份特殊,当天晚上老夫便扣押了他,但是就在不久之后,我大军就遭到了劫营!来者虽人数不多,但个个武艺精良,虽然没有给我军造成太大伤亡,但是却成功的劫走了阿史那伏念!”

裴行俭脸色一阵变幻,显然这件事让他也感到很挫败。

“那时候老夫才知道,阿史那伏念手中还掌握这么一支秘密的力量,而这支力量一旦加入战局,虽然难以逆转战局,但是却必定会让我军将士大幅度伤亡,所以老夫不得不重新考虑议和之事!”

ps:感谢书友mundgesicht的打赏,月麒会继续努力!!!

第一百三十一章:反间计

“出了这等事情,阿史那伏念还愿意递上降书?”

李义府显然也没有料到还有这么一节内情,惊疑不定的问道。

“是的!”

裴行俭脸色一阵变幻,犹豫着点了点头。

“因为当时突厥内部发生了极大的变故,阿史德傅温失败之后急需势力补充,而他和阿史那伏念的矛盾也越发的尖锐,几次险些发生正面上的冲突,他的日子也很不好过。

而且阿史德傅温因此也动了想要将阿史那伏念换掉的念头,所以虽然那次见面双方很不愉快,但是和谈并没有因此而结束。”

“按照裴将军所说,阿史那伏念手中掌握着一支秘密军队,既然如此,他为何还要降我大唐?”

李义府继续问道。

两人在大殿中一问一答,看似平静,但其实双方每一句话都是斟字酌句,生怕留给对方破绽。

至于御座上的李治,倒也被裴行俭所说提起了好奇心,他此生未曾涉足沙场,对于这等事情也是极为神往。

李治不开口,自然没有人敢打断。

一时之间,大殿内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裴行俭的身上。

“事情不是这么算的!”

裴行俭摇了摇头,继续说道。

“虽然不知道那支秘密部队的具体情况,但想来应该人数不多,而且擅长潜行刺杀,我军不过是一时松懈,方才被其突袭。

若是论起堂堂正正的力量,阿史那伏念相比阿史德傅温要差得多了,毕竟大部分的军队还是在阿史德傅温的手中。”

“那么请问裴将军,在这当中,将军是否有过推波助澜?”

李义府听完裴行俭的话,脸上略过一丝阴狠的笑意。

阴测测的问道。

这一句话出,不由得让裴行俭心中一凛。

“李中书什么意思?”

“裴将军不懂吗?那老夫不妨再说的明白些,阿史那伏念之所以被逼的走投无路,恐怕是出自裴将军的手笔吧!裴将军熟读兵法,应当知道三十六计当中有反间计这一条吧!”

李义府捻着花白的胡须,阴险的笑道。

顿时之间,裴行俭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因为李义府的确说中了。

当时他确实派人伪装成突厥人,在突厥内部散布谣言,挑拨阿史德傅温和阿史那伏念的关系。

否则就算两人不和,在大唐军队大军压境之际,也不会内斗的如此厉害。

犹豫了片刻,裴行俭开口道。

“没错,老夫的确曾经派人,破坏阿史那伏念和阿史德傅温的关系,说是反间计也无不可,但兵家之道,本就是鬼谋百变,胜负从来不是仅仅取决于战场之上!老夫不认为此举有何不妥!”

片刻的慌乱之后,裴行俭迅速镇定下来。

“不妥?当然是大大的不妥!”

李义府突然提高声音,变得异常强势。

“我且问你,当时突厥既然已经成为残部,我军自当以堂堂正正之力碾压过去,此等计谋无非是敌强我弱之时方才使用,如今我军如日中天,何必行此鬼蜮伎俩!”

“当时我军辎重未至,如何能够继续追击,行此险招?”

裴行俭也不是好对付的,直接将后勤不足搬了出来。

“强词夺理!辎重被劫不过是区区一笔,后续粮草均按时抵达,为何在我军粮草充足之后,将军仍然主张议和?”

李义府向前一步,声音阴冷。

“这……”

裴行俭一时语塞。

“没话说了吧!”

李义府眼中浮出一丝笑意,转身对着李治说道。

“启禀陛下,据老臣所知,反间之计从战争一开始,就一直在进行,无论是我军大胜还是大败,均不曾停止,由此可见,裴将军打从一开始,就存了招降阿史那伏念之意!不过老臣却是有一事疑惑不解,裴将军口口声声称和阿史那伏念并无私交,又如何从一开始便如此笃定他会向我大唐称臣?”

果真是诛心之言,李治的脸色也变得有几分不好看起来。

大唐三十万大军,足以大胜突厥,但是这个时候裴行俭还是要行此谋划,显然不得不令人多想?

“裴爱卿,李卿所说之事,你如何解释?”

李治缓缓开口问道。

让李弘心中略微安心,看来李治心中只是怀疑而已。

否则他应该问的是“这件事情是否属实?”

而不是让裴行俭解释。

“陛下容禀,臣的确一直在行此离间之计,但是最初之时臣只希望挑拨的突厥内部不和,借此瓦解他们的力量,并非像李中书所说,一开始便存了招降之念,至于阿史那伏念,臣确实毫无私交,请陛下明鉴!”

裴行俭略微沉吟,便开口说道。

这个解释算得上合理,所以李治的脸色略微好看,把目光投向了李义府。

李义府也不含糊,直接转身对着裴行俭开口道。

“既然裴将军并未存有招降之念,为何还是接受了阿史那伏念的降书?”

“这……”

裴行俭犹豫了片刻,沉声说道。

“当时阿史那伏念向我大唐请降的确令老夫措手不及,不过阿史那伏念提出可以助我大唐彻底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老夫便尝试着跟他继续谈了下去。”

“看来是敌酋提出的条件让裴将军心动了?”

李义府冷笑道。

口气中仍旧是满满的讥讽之意。

“的确!”

出乎意料的是,裴行俭竟然认真的点了点头,说道。

“当时阿史那伏念提出的条件的确十分诱人!他答应为我军提供一条隐秘的路径,可以突袭狼山,并且会配合我军进入狼山,生擒阿史德傅温,而我方所需要付出的仅仅是派出一支精锐小队,待突厥内乱平定之后接受阿史那伏念的请降而已!”

这话一出,在场的大臣们都惊异不已。

要知道,这场西征大战最耀眼的功绩,莫过于生擒了敌军主帅。

却不曾想,其中竟然有此隐秘曲折的过程!

“哼,所以裴将军便答应了他?如此行径,裴将军还敢说不是为了一己功勋而置大唐利益于不顾?老夫弹劾你勾结敌酋,伪造功勋,有何不对?”

李义府一甩袖袍,声音阴冷的说道。

口气咄咄逼人,让裴行俭脸色青一阵白一阵。

第一百三十二章:这是作死的节奏啊!

裴行俭是个实在人,这么多年以来一直在军中混迹,若论口舌之利和不要脸的程度,恐怕真的是比不得李义府。

当初阿史那伏念找上门来的时候,裴行俭的确十分动心。

要知道,生擒敌方主帅,逼得对方主动请降,这可是大功中的大功!裴行俭的心中的确存着这个心思。

只是没想到李义府对这其中的隐秘知道的如此详细。

眼见裴行俭默然无语,李义府脸上带着一抹胜利的笑容。

让李弘心中暗叹一声,老裴还是太实诚!

要是换一个人来这,不管三七二十一,肯定先否认了再说,就算自己心里有这个念头,死不承认别人也没办法。

收起看戏的心情,李弘左移一步,正打算出列。

却发现李绩已经早先一步站了出来。

老大人一身紫袍,发鬓纹丝不乱,只是平静的站在原地,面色略带不悦,便让一干人等连大气都不敢出。

“笑话,当然不对!你个从未上过战场的书生懂得什么?”

李绩出言便是毫不客气,直接正面斥责李义府,丝毫不给他留面子。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兵家要义,守约此举或有私心,但阿史那伏念与我军里应外合,生擒敌方主帅,此乃不世之功,不仅扬我大唐国威!更是令无数大唐将士不必血战沙场,马革裹尸!老夫倒要问问你,莫不成我大唐将士的性命在你眼中,不过是蝼蚁而已?”

老大人虽然年事已高,但是中气十足。

一字一句清清楚楚,让李义府脸色一阵难看。

不过很显然李绩没有打算就这么放过他。

“倒是你李义府,自己不干净,还敢污蔑我大唐的有功之臣,简直是不知廉耻!”

李绩冷冷的说道。

这些日子,军方势力被一直打压,甚至于连裴行俭西征之事也有人屡屡插手,让李绩憋了一肚子火,这时候终于找到了发泄的对象,说话可就没那么客气了。

李弘悄悄的右移一步,回到了原地。

既然李绩已经出面,他就不必插手了,免得让李治以为自己是在刻意笼络军方。

“你!”

李义府气的浑身发抖,却是不敢出言反驳。

朝堂上有朝堂上的规矩,李绩的资历老,可以训斥于他,但他却不能对李绩无礼,否则就是坏了规矩,有理也会变成没理。

所以李义府嘴唇蠕动了片刻,却是转头对着李治说道。

“陛下,如今事情已然明了,裴行俭勾结敌酋,出卖大唐利益,妄图以此伪造军功,欺君罔上,此乃大罪,臣恳请陛下明察!”

李义府一言既出,便是打算不再继续跟裴行俭磨叽了。

这句话就像是一个信号!

刘仁轨首先站了出来,沉声说道。

“老臣附议!请陛下明察!”

紧接着许敬宗犹疑了片刻,也站了出来说道。

“臣附议!”

片刻后,呼呼啦啦的一干大臣跪了一地,全是支持李义府的。

其中不乏位高权重之辈,除了刘仁轨和许敬宗,还有刑部尚书韦思谦,户部侍郎裴炎等一干武氏人马,最让人奇怪的是,连那个一向保持中立的御史中丞周允元也跟着附议。

让李弘心中一凛,看来李义府这次真是下了血本,打算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了!偷偷瞄了一眼,直到现在都未曾开口的武后,却发现武后的神色仍旧是一片平静,不起波澜,似乎殿内的一切与她无关一样。

一时之间,文臣一队跪下了大半,只有寥寥几位的佬仍旧稳稳的站在原位,丝毫不为所动。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武臣方面,个个站得笔直,没有一个人有所动作。

倒不是说武臣方面就是铁桶一块,而是如今这个情势,已经不是单纯的朝议了,涉及到文臣武将的派系之争。

每个人都要固守自己的身份,否则是会被整个阵营排斥的。

当然,位高权重到了刘仁轨,戴至德这种级别就另当别论了。

御座之上,李治眉头紧皱,眼睛微微眯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