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大唐皇太子-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白了是李弘的行为让李治感到自己受到了背叛,所以才会如此暴怒。
“儿臣知道父皇心地仁慈,不愿相信自幼看着长大的子侄犯下如此大错,可父皇可知,如今这贺兰敏之在京中已是臭名昭著,仗着父皇母后的宠爱,肆无忌惮,横行霸道,四处败坏母后的名誉!
父皇母后兢兢业业,宵衣旰食,为我大唐劳心劳力,可就是因为这贺兰敏之在长安城中横行无忌,让天下百姓都大骂母后扶植外戚,把控朝政,让母后多年来的辛苦付诸东流……”
李弘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
“胡闹!”
李弘的话说了一半,李治就狠狠了拍了一下御座,恨声说道。
他不是不知道贺兰敏之在外的行径,可一直以为他不过是年少无知而已,况且虽然有人弹劾贺兰敏之,可都是些小事,所以李治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想到如今竟然在百姓之中造成了如此恶劣的影响。
更何况在李治的心目中,他自己身患风眩,这么多年武后都是在替他治理天下,并且这么多年以来一直背负这骂名。
加上当年韩国夫人的事情,让李治愈发的觉得对不起武后,如今陡然得知,武后的名誉竟然是被这个自己放纵的侄子给毁坏,如何能够不怒?
“如今这贺兰敏之更是猖狂至极,且不提他丧心病狂欲要在皇城行刺儿臣,便是他这些年为了敛财,不知道有多少良家女子被他拐卖到了青楼楚馆,就凭此罪,便是将他杀了也不足以平民愤!”
李弘的声音很轻,并不是慷慨激昂,但是一字一句的说的清清楚楚,不难让人听出他声音中蕴含的愤怒。
“这……”
李治也是一时语塞,的确,纵然贺兰敏之是国公,可凭他这些年犯下的罪孽,早就不知道足够死多少次了。
“殿下此言差矣,拐卖女子的乃是平康坊一干人等,周国公许是受了蒙蔽也说不定,何况就算是周国公有罪,也应当由陛下裁决,如今太子殿下越俎代庖,不顾陛下旨意,强行审理此案,说不是为了私仇,着实让老臣有些难以相信。”
看到李治脸上犹豫的神色,李弘心中一喜,情知李治的心中已经有所动摇,正准备一鼓作气继续说下去。
却听见李义府阴测测的声音响起。
句句致命,分明是在说他李弘罔顾圣意,肆意胡闹!
“李卿言之有理,不管怎么样,他也是你的表弟,大唐的国公,就算要问罪,你也要和朕商议之后再决定,怎可如此鲁莽行事?”
李治的话里带着几分怪罪之意,不过却是没有了刚刚的怒意,但话语中的不快却是谁也听得出来。
李义府你这个混账王八蛋,老子跟你没完!李弘心里早就不知道骂了李义府多少遍。
不过李弘的确也没打算就这么就能把李治给哄好,眼下李治的确好像是没什么大事了,可实际上李弘的心里清楚,自己的确是明知道李治要保着贺兰敏之,还执意要置他于死地。
这无疑是真正的违抗圣旨,更何况昨天晚上李弘的的确确是把李治给摆了一道。
所以这一点,李义府倒是说得没错。
虽然眼下李治可能心疼李弘的伤势,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可等李治真正冷静下来,以他多年的帝王阅历,必然会在心中埋下一个怀疑的种子,而这个种子对于李弘来说,无疑就是一颗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将李弘打入万丈深渊。
所以不管李弘说的再多,都必须拿出一个足够让所有人信服的理由,让李治相信,他今天的所作所为的确是迫不得已!
“陛下,兵部尚书姚崇求见!”
ps:求收藏,求推荐~~~
第六十六章:不管你信不信,反正老爹信了!
正在李弘思量着接下来该如何应对之时,一个小内侍匆匆跑进大殿,片刻后,吴良辅对着李治轻声说道。
声音虽小,可李弘却听的清清楚楚,不由地喜上眉梢!
拖延了这么久,终于来了!
“父皇所言极是,贺兰敏之虽说所犯多罪,可儿臣念及他乃是母后内侄,也打算和父皇商议之后再做决断,而且今天前往大理寺之前,的确打定了主意今日只听不说,可就在儿臣前往大理寺的途中,却偶然得到了一个消息,让儿臣不得不改变了主意,冒着被父皇责怪的风险,也要让贺兰敏之此獠当堂伏法!”
心中暗自松了口气,李弘说道。
“哦?是何消息?”
李治皱起了眉头,问道。
“回父皇,儿臣那时经过兵部,恰好碰上了兵部尚书姚大人,此消息便是姚大人告诉儿臣的。”
李弘卖了个关子,却是没有直接告诉李治。
“召姚崇!”
李治定定的看着李弘,过了片刻,口气平淡的对吴良辅吩咐道。
片刻之后,姚崇便走进了大殿。
“臣兵部尚书姚崇参见陛下!”
“姚卿平身吧,今日并非朝会之日,姚卿如今前来有何要事?”
李治靠在御座上,淡淡的问道。
口气平静,看不出喜怒。
“回陛下,数日前陛下巡视东宫六率,惊现大批违禁兵器,令臣惶恐不安!臣奉命彻查此事,已有结果,如今前来复旨!”
姚崇的态度不卑不亢,声音平静。
李治揉了揉太阳穴,今日的事情着实令他无比头疼,怎么全都赶到一块去了!不过京畿重地,出现如此大批量的兵器乃是大事,所以李治摆了摆手说道。
“既已查清楚了,便说说吧!”
“数日之前,臣自东宫六率回到兵部之后,便即刻对兵部库房进行了严格的盘查,结果一无所获,兵部的每一笔兵器转运皆有册可依,毫无问题,直到三日前,臣接到前线急报,本该运往前线的辎重无端失踪,押送队伍全盘覆灭!”
姚崇的声音平静,不起波澜。
只是听到的李治却是一拍御座,直接站了起来。
“无法无天!竟然有人敢劫掠朕的粮草,简直是目无王法!”
“陛下息怒,臣接获消息之后,会同大理寺丞狄仁杰狄大人立刻前往勘察,却是在押送粮草的官道旁边发现了一众兵士的尸体,根据现场状况,臣基本可以认定,出现在东宫六率之中的兵器,就是来自这批辎重!”
“是谁?究竟是谁如此大胆?”
李治气的浑身发抖。
自从他登基以来,还没有人敢如此公然挑衅。
纵然李治不像他的父亲太宗皇帝一样通习武事,但这并不代表李治不了解军队,相反的,从李治一直牢牢的把控着军权就可以看出,李治对于军队极为重视!
而粮草对于军队来说,无疑是重中之重!
“回陛下,臣等在案发现场找到了一枚周国公府的令牌。”
姚崇语气平缓,说出的话却令李治大惊失色。
“什么?”
李治一下子没有站稳,跌坐在御座上。
“陛下,这绝对是有人陷害,周国公……”
李义府本来在一旁静静的听着,甚至脸上还带着一丝莫名的笑容,可是一听见姚崇的话,立刻变了脸色,急声说道。
“闭嘴!”
不过李义府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李治暴躁的打断了。
这个老狐狸瞪着一双眼睛,满脸的不可置信,他自从太宗皇帝时便追随李治,到现在已经有几十年了,别说是现在他身居中书令,就是以前他未曾发迹之时,李治也不曾如此呵斥于他。
是以李一时之间李义府竟然愣住了。
看到李义府吃瘪,李弘心中暗自偷笑。
这个老东西这么多年了,还搞不清楚李治的心性,就算李治平时再如何的随和,如何的倚重于他,李治都是一位皇帝。
尤其是,李治从小受他那个父皇的影响,对于军队极为敏感,当初李弘重建东宫六率,本是合情合理的要求。
都废了那么大的心思才得以成功。
何况是有人敢直接将主意打到了西征突厥的大军身上,李义府这个时候急吼吼的上前辩白,简直就是往枪口上撞。
挨骂都是轻的!
“姚卿你接着说!”
李治面沉如水,声音冷硬的说道。
不过这姚崇倒是个人物,这大殿之内被他一句话闹成了这样,他还是一副没事人的样子,不紧不慢的说道。
“随后臣又返回东宫六率,仔细查验了那批兵器的位置,最后臣发现,那三架威力巨大的八牛弩,当时正对准了校场中央,而且……”
姚崇罕见的犹豫了片刻,沉声说道。
“据臣所知,在陛下回京之前,太子殿下每日都会在校场监督东宫六率训练!”
安静!
姚崇的声音回荡在空旷的大殿之中,在场的所有人都像是被姚崇的话震惊了。
李弘明显的看到,李治的怒气值在积累,随时都会爆发。
“贼子!贼子!”
李治气愤的叫道,整个大殿都是李治愤怒的声音。
姚崇的话一出口,李治的心就彻底凉了,他没想到贺兰敏之竟然如此丧心病狂,竟然屡次谋刺太子。
再一细想,更是吓出了一身冷汗,当日若不是尉迟宝琪发现的及时,恐怕自己就成了那八牛弩之下的亡魂。
一念至此,李治心中陡然现出一丝杀意。
“父皇,今晨儿臣便是陡然惊闻如此消息,对于贺兰敏之如此丧心病狂着实震惊,是以来不及与父皇商议,擅自决定,前往大理寺让此认罪伏法!”
李弘眼中露出一丝笑意,起身跪在地上,沉声说道。
“虽是事出有因,但儿臣违抗圣旨,罔顾圣意,辜负了父皇的一片苦心,还请父皇降罪!”
“太子殿下此言差矣,且不谈一块令牌能说明什么?太子殿下既已得到这个消息,为何不立刻进宫上奏陛下,反而擅自决定,岂不奇怪?”
自从李弘进殿以来,刘仁轨便只是憎恶的瞪着李弘,一副看笑话的样子,到了现在,这个老家伙终于忍不住了,蹦了出来恨声说道。
“刘相说的是,一块令牌的确说明不了什么,可贺兰敏之主使皇城刺杀,平康坊拐卖女子,皆是有据可查,贺兰敏之也亲口承认了的,总不会有错!”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才明白过来?
晚了!
ps:求推荐,求收藏呀~~~~
第六十七章:老妈不是那么好骗的……
李弘清清楚楚的看到李治眼中一闪而逝的杀意,便知道今日大局已定。
他这两句话看似前言不搭后语,可李治的心里却是明明白白,一块令牌是无法将贺兰敏之定罪的,只有三司会审的结论才能名正言顺的处置一位国公。
如果错过了这次机会,大理寺一旦宣判贺兰敏之无罪,那么就算李治知道谋刺太子的幕后主使是他,也只能放过了。
毕竟三司的威严需要维护,若是要推翻他们的结论,不仅是在和三司作对,也是在打李治的脸。
至于那些兵器到底是不是贺兰敏之的安排?
李弘抬眼望了望一脸阴沉的李义府,无所谓了,反正在李治的心里,就是贺兰敏之干的,这就足够了!
“陛下,周国公行刺太子一案,案情明朗,证据确凿,老臣恳请陛下按律将此贼子夺去爵位,打入死牢,以儆效尤!”
张文瓘同样站了起来,沉声说道。
不得不说,有些时候老张同志还是很靠得住的!
这个时机把握的恰到好处。
虽然说的内容和刚进殿是一模一样,但效果却不可同日而语。
听见张文瓘的话,李治面色冷峭,缓缓抬起头说道。
“传旨,周国公贺兰敏之大逆不道,屡次谋刺太子……”
“陛下不可!”
李义府急声说道,话刚出口,就感到李治冰冷的目光注视着他。
吞了吞口水,李义府强压着心中的惶恐,咬了咬牙说道。
“陛下,周国公虽罪大恶极,但毕竟是皇后娘娘的内侄,是否要请娘娘一同决定,何况如今娘娘身怀有孕……”
话到最后,李义府恰到好处的渐渐压低了声音。
不得不说,这个老家伙在朝中屹立不倒这么多年,手段着实不容小觑。
片刻之间便抓住了要害之处,既然贺兰敏之之罪已经无可洗脱,那么不管怎么说,要处置他,总要知会武后一声吧!
但是武后如今身怀有孕,情绪不能大幅起伏,自然是不能让她知道此事!怎么办?自然是延后处置了。
李弘一瞬间便想通了这之中的关窍,不由得恨得牙痒痒,却是毫无办法。
无他,李弘对这个皇帝老爹了解的很,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能够改变李治的决定的话,这个人绝对是武后无疑。
两个人多年夫妻,感情深厚,相互扶持走过了无数风风雨雨,可以说武后是李治唯一的软肋,无论如何李治都不想伤害武后。
李义府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敢如此说话。
可毫无疑问的是,这个老家伙的确是赌对了。
听见李义府的话,原本怒火滔天的李治瞬间便犹豫了下来,没有继续说下去。
“父皇……”
李弘张了张口,却想不出一条可以阻止事态朝李义府期望的方向发展下去的理由,难道说自己这一番苦心都白费了吗?李弘心中不由地苦笑道。
“皇后娘娘驾到!”
什么?武后这个时候怎么会过来?
不仅是李弘,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有料到武后会在这个时候前来。
自从武后发现自己怀孕了之后,便在佛堂抄经三日来还愿,照理来说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到宣政殿来。
不过不管众人到底是如何想法,武后已经迈步走进了大殿。
“媚娘,你怎么来了?”
刚刚李治还一副要杀人的表情,一看见武后进来就变得笑意盈盈,丝毫看不出刚才暴怒的情形。
谁说他老爹是一个没有心机的人的?就凭这份控制情绪的工夫,就连李弘都望尘莫及。
“臣妾参见陛下!”
武后看起来心情不错,眉眼之间也泛着笑意,朝着李治微微一福,便走到了李治的旁边坐下。
“陛下,这是怎么了?弘儿的额头是怎么回事?臣妾记得,今儿不是朝会的日子吧,怎么这几位大人都到齐了……”
“呃,今日的确不是朝会,只是有些事情需要处理朕才召了诸位卿家前来……”
李治一是语塞,贺兰敏之的审理是他瞒着武后下的旨,本想着等事情办妥了之后再告诉她,可谁知道如今发生了这么多的变故,事已至此,贺兰敏之已是非杀不可,可是让李治苦恼的是,究竟该如何告诉武后这个消息。
瞒肯定是瞒不住的,要处置一位国公,必然要动用正式的圣旨,由中书省拟旨,门下省复核,盖上天子宝印,最后将圣旨明发天下。
夺取贺兰敏之的国公之位,然后打入刑部死牢。
这么一套程序走下来,必然震动朝野,到时候纸里怎么会包的住火,何况以武后的情报网,必然会得到消息。
且不论这件事武后会不会同意,便是这件事对于武后情绪上的打击都是李治最为担心的。
“哦?是何事能劳动这么多位重臣?”
武后狐疑着问道。
不过李弘却是在武后的眼中捕捉到一丝罕见的调笑之色。
“这个……是……是……”
李治却是答不出来,今天就是为了贺兰敏之的事,可是这事偏偏不能告诉武后。
他刚刚分明是搪塞之语,哪想到武后会如此细问,一时之间却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急的满头大汗。
“陛下”
眼看李治一副无奈的样子,在殿下的姚崇眼珠子一转,沉声开口道。
“定襄道行军大总管,右武卫大将军裴行俭将军传来捷报,数月之前,裴将军奉命西征,平定突厥叛乱,如今大获全胜,生擒叛臣阿史德温傅,突厥可汗阿史那伏念重新归顺我大唐,如今裴将军已经开始班师回京,陛下看,兵部是否可以开始准备大军回京之事!”
“哦,对,对了,西征突厥大获全胜,此乃大喜之事啊,朕今日召诸位卿家前来便是想要商议此事,裴爱卿立下如此大功,应当如何封赏啊!”
李治正急的满头大汗,没想到姚崇这么知趣的帮他解了围。
其实昨天晚上兵部关于大捷的急报就送上了李治的案头,至于大军回京,封赏有功将领都是应有之义,所以李治便将一应事务直接交给了兵部处置。
如今拿来当做今日“议事”的理由倒是正合适。
一来西征大捷的确是一件大事,二来消息尚未扩散,如此解释倒也说得通。
李治找到了理由,心下大快,原本对于兵部失察,丢失辎重一事尚且有些不满,此刻姚崇为他解了围,不仅心中那点芥蒂早已消失不见,甚至还对姚崇有了些许好感。
李弘暗暗摇了摇头,这个姚崇果真是心思机敏之辈,时机把握的恰到好处,恐怕日后受到重用是必然的。
不过他心里却是有一种奇怪的预感,他总感觉武后不是这么好骗的。
ps:武后也登场了,这场大戏到最后究竟会怎么解决呢?书友们都把票砸过来吧,求推荐,求收藏~~~
第六十八章:妥协还是坚持?
李弘很敏感的注意到,武后从进殿到现在都没有说过自己为何突然就过来了,他可不相信武后无缘无故的就结束了自己在佛堂的抄经,这么大白天的就赶了过来。
好像是为了印证李弘的预感。
武后看着李治和姚崇这么一问一答,忽然幽幽的叹了一口气。
“事到如今陛下还要再瞒着臣妾吗?弘儿遇刺一案是否已有结果?果真是敏之干的?”
武后的声音轻柔,口气微微有些冷淡,让人看不出喜怒。
却是让李弘心里一震,他就知道今天武后过来不是无缘无故,可是究竟是谁敢向武后通风报信的呢?
偷偷瞄了一眼李义府和刘仁轨,发现这二人同样一脸惊愕,不过和李弘不同的是,这二人的脸上却是带了一丝喜色。
“媚娘,朕……”
李治叹了口气,却是不知道该如何对武后解释。
“没错,今日三司会审弘儿遇刺一案,敏之当堂认罪,承认自己指使刺客谋杀太子,尔后嫁祸给了贤儿,朕……朕没有告诉你是因为……”
李治的话说的磕磕绊绊,而且每说一句话都注意着武后的脸色,害怕武后经受不住打击。
不过奇怪的是,武后的脸色一直是淡淡的,不起波澜。
“臣妾知道陛下心疼臣妾的身子和未出世的孩子,所以才没有告诉臣妾,不过陛下也太小看臣妾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臣妾都熬过来了,这么点小事怎么会将臣妾打倒。”
武后的脸上罕见的露出一丝温情,看着李治的眼中泛起一丝笑意,轻缓的说道。
“那,皇后觉得此事应当如何处置……”
李治打量着武后的神色,确定武后一切如常,没有因此而情绪激动。
这才放下心来,对着武后问道。
本来按他的意思,贺兰敏之是非杀不可的,可是现在武后来了,自然要顾及武后的看法。
不过这倒让殿下的李弘有些泄气,他这个老爹实在是太不给力了,明明眼看着就要弄死贺兰敏之这个混账了,如今听这个意思,又开始动摇起来。
“弘儿,本宫若是没有记错,今日三司会审,你也在旁监审,你觉得此事应当如何处置?”
武后没有回答李治,反倒是转身对着李弘问道。
虽说面上是笑意盈盈,可是话语中却不带一丝温度,甚至眼中还带着一丝寒光。
他何止是监审,简直就是主审……
李弘明显感到自己的背后有两道幽怨的目光,那是许敬宗和周允元。
的确,今天要不是李弘捣乱,他们早就按着李治的吩咐替贺兰敏之脱了罪,何至于现在还要面对武后的压力。
不过眼下李弘没心思管他们俩,应付好武后才是最重要的事,看李治这个意思,要是今天他说服不了武后,恐怕贺兰敏之那个小子真的可能逃过一劫。
“回母后,此案自父皇母后回京之前便开始审理,上次三司会审,贺兰敏之亲口承认主使拐卖女子一案,今日堂审,他更是口出狂言,对其指使皇城行刺一事供认不讳,堂审过程皆有记录,结论亦有三位大人共同认可,卷宗在此,请父皇母后过目!”
李弘起身对着武后平静的说道。
“本宫问,太子以为周国公应当如何处置?”
武后收起脸上的笑意,口气平淡。
但是却不难听出语气中的不悦。
“这……周国公乃是我大唐的国公,如何处置自有父皇母后圣裁,儿臣不敢妄言!”
李弘犹豫了片刻,还是没有正面回答,又将皮球踢了回去。
“哦?依本宫看,敏之这个孩子生性纯良,断不会行此大逆之事,便重审吧!”
武后倒是不客气,轻描淡写的说道。
让李弘一阵冷汗。
“娘娘,此案结果乃是三司会审的结论,如何能够如此轻易处置?若是娘娘对此案有所质疑,大可依照案卷复查,然周国公确实罪大恶极,罪不容赦,臣恳请娘娘以大局为重,切勿因一己私情罔顾国法!”
李弘还没来得及说话,张文瓘便已经看不下去,起身沉声说道。
言语之间一点都不客气,只差说武后为了袒护外戚,公然罔顾国法了。
不过奇怪的是,武后却并未因此生气,反倒是似笑非笑的看着李弘。
李弘知道,这是武后在逼着他表态,今天的事说到底还是要看李弘的态度,若是李弘坚持按照三司会审的结果来处置贺兰敏之,那么可以想见的是,为了维护三司的威严,许敬宗,周允元和张文瓘都会站在李弘这一边。
哪怕许敬宗是武后的心腹老臣,也不会例外!因为许敬宗此刻代表的是整个门下省的尊严,就算是在面子上,也不能向君上低头。
这是臣权和君权的博弈,许敬宗身为臣子,容不得他有其他的选择!
若是反过来,李弘不再坚持此事,那么变通的方法就多了,严格来说,两次三司会审,李弘使用的手段都不大正规,尤其是第二次三司会审,几乎已经可以算是诱供。
若是李弘不再坚持,武后便可以顺理成章的以此为由下旨重审,或者将这份卷宗放在一旁,过个一年半载再行处理……
一切都取决于李弘如今的态度。
“儿臣……”
而此刻,李弘的内心也是万分纠结,他自然对现在的局面清清楚楚,这也正是他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在三司会审的大堂上为贺兰敏之定罪的目的。
只有借助三司的力量,才能彻底扳倒贺兰敏之!
如今可以说目的已经达到了,继续坚持下去,相当于将整个三司绑上了战车,而对手就是面前的帝后二人!
对,是帝后二人!而不是武后一个人!
若是他继续坚持,掀起的将会是臣权和君权的对峙,而无论李治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他都会和武后同一阵线,绝对不容许有人敢于挑衅君权。
而历史证明,凡是武后和李治统一意见想要对付的人,现在都已经去见了先帝……
先有母族无比强大的王皇后,后有曾经权倾朝野的长孙无忌,都是前车之鉴。
所以李弘相当犹豫,以他如今的力量根本无法和帝后对抗,就算借三司之力勉强一搏,最后也无非是让贺兰敏之伏法!
而一旦这么做,不仅得罪了武后,也得罪了李治,还会连带着让许敬宗和周允元彻底站在他的对立面,毕竟这是强行把人绑上了战车,而且是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
想也知道此事过后,李弘可谓会变得众叛亲离!
相反的,事情已经发展到了如此地步,贺兰敏之必然没办法再继续逍遥下去,武后恐怕已经对他彻底失望,如今的维护,不过是因为公然昭告天下杀了贺兰敏之,会有损武后的声誉。
就算李弘不再坚持,贺兰敏之的下场恐怕也是被软禁,或者是被打发到穷山恶水的地方,终老一生。
而且此次李弘轻轻放过,是给了武后一个面子,不仅李治会承他的情,也能大大缓和自己和武后紧张的关系,还除掉了一个大患,可谓百利而无一害!
可是低头的话梗在喉咙里,却是怎么也说不出来。
ps:大家觉得弘哥儿会怎么选呢?局势到了这个地步,又该怎么扭转呢?
求收藏,求推荐~~~
第六十九章:毫无防备的被儿子坑爹!
不是李弘好面子,不愿意向武后低头,李弘自己心里清楚,政治就是妥协的艺术,不懂得妥协的人士无法在这个复杂多变的朝局当中生存下去的。
只是每当李弘想要说出那句话的时候,脑子里总会浮现出那天自己在平康坊后院看到的一幕,那些瑟瑟发抖的女孩,彷徨无助的眼睛,一个个完整的家庭在贺兰敏之的手中变得支离破碎……
每当这个时候,李弘就会出离愤怒,恨不得立刻剁了这个家伙。
“父皇,母后,儿臣以为,周国公一案证据确凿,案情清楚,依照我大唐律法,当褫夺爵位,打入死牢!”
李弘犹豫了很久,最终咬了咬牙,沉声说道。
“弘儿的意思是……”
武后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声音也变得无比冰冷。
“杀无赦!”
李弘抬起头,迎着武后冷硬的目光,无比坚决的说道。
他看见自己的旁边,许敬宗,周允元,甚至是张文瓘的脸色都在一瞬间变得煞白。
他也看见自己的话刚一出口,李治的笑容便僵在了脸上,眼神也变得森寒如峭。
“父皇,母后,儿臣幼时研读史记,有一句话印象颇深,‘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儿臣知道父皇母后心存仁厚,一向反对严苛刑律,以教化为主,贺兰敏之在父皇母后面前也一向得宠。
可若是连如此谋逆大罪都能轻易放过,那我大唐律法威严何在?不管怎么说,他都是儿臣的表弟,哪怕他屡次想要谋害儿臣,儿臣也不想置他于死地,可每当儿臣闭上双眼,便看到那些可怜的女子在向儿臣呼喊,庶民何辜!
若是如此巨獠因为其皇亲的身份而逍遥法外,儿臣有有何面目去面对那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
李弘跪在地上,声泪俱下,句句掷地有声。
不过效果是明显的,李弘看到李治的脸色缓和了不少,武后也似乎若有所思。
“殿下此言差矣,这天下是陛下的天下,黎民百姓也是陛下的子民,正所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那些庶民百姓又如何能与一朝国公相提并论。”
李义府阴测测的声音再度响起。
不过这次他却是失算了,李弘早有准备。
“李中书莫不是忘了,先帝曾言‘君为水,民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李弘冷笑着说道。
一时让李义府哑口无言,讷讷的退了下去。
“弘儿,你先起来。”
李治皱了皱眉头,轻声说道。
其实他也十分为难,贺兰敏之如此丧心病狂,在他看来自然是非杀不可,对于李弘的一番话,李治其实也是赞成的。
可是事实却不是那么简单,不管李弘说的再天花乱坠,大义凛然,杀了贺兰敏之的结果都必然是让武后的声誉受到极大的损害。
何况武后如今尚且身怀有孕,所以李治不得不照顾到武后的情绪,只要武后不松口,他就很难下这个决断。
侧眼看向武后,却发现武后同样皱着柳眉,显然是心中极为挣扎。
李弘起身看着李治和武后,眼见他们还是无法下定决心,心中不由地叹了一口气,看来不得不放大招了!
“父皇母后,此案审理时日仓促,只来得及确定贺兰敏之就是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