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壮哉大唐少年郎-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少保。当两任太子之师,是李纲生平得意之作。
李纲在朝堂里是出了名的迂腐古板,李世民有次让蚊子咬了,忍不住在朝堂上抓痒痒,结果李纲直接在朝堂上训斥了半个时辰,弄得李纲想死的心都有了。连抓个痒姿势不正,李纲能够说个半个时辰,其他过错更是不言自明。
李承乾的情况比李世民好不了多少,李纲现在的一个任务是给李承乾讲课,传授李承乾文化知识。李纲迂腐古板,偏生名气极大,李世民、李承乾这两位大唐王朝的一号、二号人物,任是奈何不得他。
一听他的声音,都会觉得头大。
李世民板着脸道:“这是李纲李大人。”然而眼中的笑意却怎么都掩饰不了。
“原来你就是李纲啊!”秦风恍然大悟。
李纲捊着胡须,一副绝世高人的模样,似乎在等待着秦风的膜拜,只是而你下一句话,差点让他给气死。
秦风冷眼一翻,哼道:“我当是谁,原来您就是教谁谁倒霉的杀手——李纲李大人。”
这个杀手太有名了,秦风想不知道都难。李纲一生教导过两朝三位太子,结果三位太子两位被废、一位被杀,李纲称得上是“太子杀手”。
“哈哈!”
“嘿嘿!”
全朝轰堂大笑,便是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也是莞尔一笑。
顿时,太极殿成了欢乐的海洋!
杀手!
李纲确实是当得起这个称呼,他的所有荣耀与骄傲在这两字面前变得黯淡无光。
“师徒领进门,修行看个人。老夫尽心尽力,他人不听,如何怨得老夫?”李纲脸面通红,差点背过气去,整个人气得吹胡子瞪眼、浑身发抖。可以想象你最得意的事情,被别人有理有据的说是最大的失败,那种打击,不是一般的大。
秦风顺着他的话头,一本正经道:“我知道那不是你的错。但,这是事实,老天谁也否定不了。”说着说着,秦风禁不住看了李承乾一眼,心下诽谤:你还没有正式当李承乾的老师呢,如果当上李承乾的老师,也会害得李承乾背负废太子的命运。
秦风那饱满诡异笑容的一瞥,却让李承乾这位三代太子哥心在颤抖!
干!
老家伙是个灾星,得想办法远离!
这是李承乾心头之语
“……”至于太子杀手李纲李大人是彻底没了脾气。
李世民见李纲气得半死,心头大乐,大有出口恶气的感觉,此时也不劝什么,反而带着添油加醋的说道:“李大人乃当世大儒、地位崇高。深受天下文士敬仰。李大人有话要说,虎贲将军不妨听听教导,定会受益匪浅。大有益处。”
秦风故作不满道:“皇上,你想罢了小臣的官真说嘛!何必如此拐弯抹角。”
“朕何时要罢你官职了?”李世民故作不解。
“嗯哼!”秦风往李纲方向努努嘴,其意不言而明。
顿时,众所皆笑。
不过却没人责怪秦风过分,毕竟,人家的功勋是用命换来的,刚刚享受到玩命后的喜悦,你就跑出来说三道四,人家不发毛才真是奇怪了。
李纲也非凡人,对于秦风的小动作视而不见,一脸正容道:“教导不敢当,只是有些浅见罢了。《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大将军对待俘虏的做法手段实在是有损天道,有失人道,有伤地道。”
在李纲说话的时候,秦风一脸漠然的神情,一直留意着他的大臣们知道他根本就没听。
“说完了?”秦风从耳朵里抠出两团布条,道:“不好意思,刚刚有只苍蝇嗡嗡嗡的叫个不停,煞是讨厌。”
“你……”李纲气得直哆嗦。
秦风道:“你什么你,我说的是可恶的苍蝇好吧!”
“……”李纲差点气晕。
大家轰堂大笑,程咬金、尉迟恭等向来看李纲不顺眼的人笑得格外畅快。
就差点为秦风竖指点赞了,他们可没少被这家伙修理过。
在看戏的目光中,秦风蹙眉道:“李大人,我知道你书读得多文化高,是孔子、孟子一样的圣人,可我秦风就是不通经典的武夫,跟孔颖达先生也就学上几天而已,听不懂什么乱七八糟的之乎者也。就算要说教,麻烦您,说点我能听得懂的人话,成不?”
“噗……”李世民一口茶水喷了出来。
众人亦是一副好笑的模样,都误认为刚刚秦风根本没听。
书法上自成一家,世人冠以少年宗师之名;诗词一道嘴出千古名佳作;文章一面又有《爱莲说》等,这样的人要是“不通经典的武夫”,那么,他们这些人成了什么?成了连字都不认识的小儿了?
秦风心头发笑,好这容易说回真话,竟然无人相信。
唉!当老实人难,还是继续咱的剽窃大计吧。
他自恋的想着。
第110章:怒火
写这一章,思想有些激烈。
内容似乎有些跑题了,想过要删除下面一部分,但想想,还是保留。
……………………………………………………………………
再次一言命中死穴,李纲张了张嘴。整理好的长篇大论竟然完全没了用武之地。对方直接表明听不懂,在卖弄。不显得自己逗嘛!面对油盐不进的秦风,他突然发现自己的道理完全没了用武之地,半响才干咳了一声道:“老夫是说,将军对待俘虏应该行天朝上国之事,以仁为本,亚圣孟子云:‘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诚服也’。对于俘虏,应当以德行让他们惭愧,令他们心悦诚服,不是施以杀戮,杀戮只会带来反抗。”
顺畅了后,最后更是厉声道:“秦将军乃文坛巨擎,却故作不通经典,皇上,臣请治秦将军欺君之罪。”
秦风火冒三丈,怒道:“李大人,国家哪部律法,规定书法好的人必须通经典、谁又规定会吟诗的人非要通经典了。治我之罪,证据拿来。”
“强词夺理,不可理喻!”
在史以来,还真没有这样的律法,李纲理屈词穷,无言而对,只能怒道:“你这是狡辩!”
秦风冷冷一哼,道:“总比你通敌的好!”
此言一出,全朝哗然。
“你,血口喷人。”
“你不通敌,为何为突厥人说话;难道你本人就是突厥安插在我大唐内部的奸细?”
李纲大怒道:“先父母是汉人,吾亦是堂堂汉人,何时是奸细突厥人。”
“好啊!拿证据来证明令尊是令尊,令堂是令堂。我就相信!”秦风就差一句:证明**********了。
众所傻眼,细思一下,这还真无法证明呢。老半天,缓过神来的李纲道:“证明不了。”
“你证明不了,那我又怎么证明我不通经典,你告我欺君之罪又从何而来?”
“这……”
“这什么这?你不是突厥人奸细,又为何帮突厥人说话?”
一句话,问得李纲哑口无言,一些有着李纲同一样想法的人心中发怵,暗自庆幸自己没有拿秦风在草原上的杀戮来说事,这小子太能侃了,一不留神,就会让你自己陷入绝地。看看差点气得半死的李纲就知道与秦风争辩的下场了。
“我天朝上国知理守礼,怎么能与草原蛮夷相比?草原蛮夷不受王化,行为犹如禽兽,他们做禽兽之事,难不成我们也要还以禽兽之事?做人理当变通,狗咬你一口,难道秦将军还反咬狗一口不成?”
老实说,秦风此战役表现太好,唯一能挑的毛病只有杀戮过重,在秦风还未到来之时,柴绍已经把秦风的事迹说出来,当然,柴绍的本意是为秦风请功。却万想不到,秦风的功绩在这些迂腐之辈嘴里,却成了“******”“反和平”的罪人。
其实在人比狗贱的古代社会,杀敌本就不算是罪,更何况杀的还是异族。这些人能站在道德的高点指责秦风屠杀异族百姓,却不能说他犯了什么大罪。
封德彝向来瞧不起秦琼、程咬金、尉迟恭之类的武将。眼见好友被咄咄逼人的秦风杀得即将崩溃,于是站出来给李纲支撑。
“你是什么东西?”
封德彝本想说一句话就算了,却不知他的话就如导火索,把秦风彻底给点燃了。
封德彝面如锅底:“我不是东西,我是……”
“你不是东西,说什么人话。”
“……”慢了半拍的封德彝与李纲一样,气了个半死。
秦风双手一拍,道:“你是不是东西回家去与你亲人商谈,此事容后再议,咱们还是言归正传吧。依照东西大人这么说,禽兽因为不知王化,不晓礼节,所犯的错所做的事就能得到原谅?”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东西大人这个别样的呼,让大家都忍不住笑出了声来。
封德彝觉得秦风是有心针对,老脸而铁青。
见到又一个倚老卖老的老货吃了记闷亏,若是在后世,李世民更是要恨不得给秦风点三十二个赞。
不过,毕竟是当过宰相的人,封德彝被这突然的针对,也显出了过硬的素质,点头道:“不是原谅,而是需要教诲感化,孔圣人也说‘敦礼教,远罪疾,则民寿矣’,减轻刑罚,让罪者了解过错,比杀了他更有意义。”
秦风点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说只要认错接受教育,就算是犯了禽兽的罪也能得到原谅是不?”言罢,秦风不怀好意的盯着封德彝梳理得漂漂亮亮的又白又长的胡须。
封德彝心底打鼓,有种不好的预感,惊疑道:“你问这干什么?”
“没什么?”秦风眯眼笑道:“我保是想测试一个事实。”
话音未落,秦风经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到封德彝跟前,抽出湛泸宝剑,往前一挥。
封德彝只觉得下巴一轻,凝神一观,才发现自己的爱须正轻飘飘的往地下落。
秦风此举一出,满朝哗然。
居然在皇帝面前动剑,这秦风也未免太过胆大了吧!
“秦风!”封德彝气得浑身颤抖,三个字从牙齿缝里崩了出来。若不是在朝堂之上,就算明知打不过也要一拳挥过去。
“怎么了?”秦风才不理会封德彝气成什么样在,见到李世民有发飙的迹象,赶忙抢先道:“大人,小子知道错了,您大人不计小人过,求求你原谅我吧!”
“原谅你,做梦!”蓄了几十年的美须就这么没了,封德彝欲哭无泪,暴跳如雷的追着秦风满殿跑。
“停!”绕了几圈,秦风离封德彝远远的,大声揶揄道:“怎么了?生气了,想打我?想咬我是不是?这不是你的意思嘛,人就算干了禽兽的事,只要悔过,都能原谅。我剔了你的胡须,也致歉了,可是你依旧暴跳如雷,恨不得把我给宰了,虚伪之徒非你莫属了。”
见大殿一时沉默,秦风继续道:“一个二个说得比唱还好听,站着说话也不嫌腰疼。你们是住在这长安太平之所,事不关己,能够理所当然的说出这样的话。如果你们住在边境,看看那种尸横遍地的惨景,亲自看看七八旬的老人家被砍成肉酱,年轻漂亮的姑娘妇人让无数人侮辱过后的场面。设身处地想一想,死的是你们的父母,被侮辱的是你们的妻子女儿,我就不信,你们还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鄙夷的看了封德彝一眼,秦风冷冷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们自己做不到,却绑架仁义道德指责别人,虚伪至极、无耻之尤!我秦风年少,却也是大好男儿,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羞与尔等为伍。”
“皇上,这些人不是向来标榜自己是仁义道德的化身吗?我请皇上下旨,将两位所谓的大儒派往颉利大营,请他们以无上恩德,感化颉利,让颉利放下屠刀,乖乖臣服于我大唐的仁义道德之中。如此一来刀兵不动、人员未伤换得天下大同,实乃人间乐事矣。如果,他们能够做到,我秦风心服口服。”
不是秦风不懂得尊老爱幼。
而是秦风想到华夏民族的种种惨剧,自从李纲出来指责的那一刻起,秦风心头就升起一股难以扑灭的怒火。
他并不是为这些人对自己的态度而恼火,凭他前世当特工的经历,他根本不会因为这种事而火,他恼怒的是这些读书人的心态,以这种自命清高、不论实际、想当然的心态处事,难怪在我国历史上,受这种思想左右的王朝会做出许多荒唐事,即便是强盛无比的汉唐都毫不例外。
比如一个胡人小部落在边疆残杀了无数汉人,侮辱了无数妇女,焚烧了许多村镇,对于这样的邻居,中原王朝在绝大多数时候竟然都表现出无比宽容的态度,即便皇帝想要出兵,但阻力却大得难以想象,而且论调非常可笑,竟然说什么中原王朝泱泱大国不能仗势欺人去欺负别人一个小部落,说这话时,他们将边地受苦的同胞置于何地?
在我们国家从古到今,总有那么一批人唱高调讲仁义,甚至是为了体现‘天朝’的风度面子而讲仁义。在装点这种可笑的面子时,他们完全将国家和民族的切身利益抛到了脑后,甚至有人提出这些问题时,他们还会嗤之以鼻,一副可恶的崇高模样。
这些人其实连一个浅显的道理都没弄明白。世界环境其实就是一座森林,在这座森林之中只有一个生存法则,那就是弱肉强食。只有强者才有生存的资格,弱者只能成为强者的粮食(奴役),任何辉煌与荣耀都只能以弱者的血泪为基础。即便是现代社会,这条法则仍然没有改变,只不过披上了一件温情的外衣。
在历史上,汉武帝被历朝历代的文人普遍批判为穷兵黩武的皇帝,说他滥用民力残暴好战,不仅给汉族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给周围的民族带去了沉重的灾难。这种论调根本就是放屁!好像在这些人的心中,别的民族强加给汉族的暴力就是合理的,而汉族动的战争就是罪大恶极的!
这些人无视五胡乱华、蒙古兵扫荡中原、清军在入主中原时对汉民族犯下的累累罪行,无视在异族铁蹄下的尸积如山血流成河,却无耻地说这是伟大的民族大融合!
汉武帝虽然被少数‘汉人’诋毁,但却被绝大多数汉人奉为英雄。他以强势铸造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他给了我们民族傲立天地的自信,因此,在这片大地每个人的灵魂的灵魂深处都被烙上了一个永远的‘汉’字。
汉武帝当年的征战虽然给当时的汉民族百姓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但在之后,整个中原大地却迎来了长时间的和平安宁环境。汉武帝用一代人的牺牲与付出换来了汉民族百姓的长久幸福,难道这种牺牲和付出不值得吗!
反观宋朝,这个朝代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讲仁义的朝代。当时的对外政策有一个普遍的论调,就是说用军事力量去征伐异族是无效的并且又劳民伤财,主张用现今的文化和高尚的道德去感召那些虎视眈眈的异族,使他们臣服在天朝之下。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之下,宋朝军队虽然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军事装备,但却无所作为,本来应该是开疆拓土的猛兽硬是被懦弱的宋庭和迂腐的文人给养成了看家狗。
最后,异族不仅没有在宋朝宋朝先进文化的感召下臣服,反而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侵略浪潮。宋庭先是丢掉开封,连当时的两个皇帝都做了异族的俘虏;而后丢掉黄河以北;再丢掉长江以北,最后在蒙古铁蹄的洪流中,宋朝的历史结束了。之后是长达一百多年被异族统治的黑暗时代。当然这在某些人的论调中叫做民族大融合。
宋朝将自古以来某些人高唱的和平仁义高调付诸实践,但结果是既可悲又可笑。汉民族差一点被灭族,汉民族在懦弱的宋庭和自以为是的仁义思想的统治之下差一点在残酷的世界森林中被淘汰。
仁义其实不过就是一件外衣,一件为自己攫取最大利益的外衣。在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中,为了讲仁义而讲仁义是非常可笑的。仁义不是任何人都有资格讲的,只有强者才有资格讲仁义。
我能够干掉你,但我却不干掉你,只须要你向我臣服,并将你的财产分一半给我,这种行为就叫仁义。
而弱者对强者是没有讲仁义的资格的,弱者只有臣服的权利,或者假意臣服以待时机使自己成为强者。
那些不切实际的高调对国家民族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它只会葬送掉国家民族的前途。要让国家强盛,要让人民不受欺辱,只有强悍的性格和政策。
第111章:总结
历朝历代总有些人绑架着道义去指责别人,同样,对于别人写的小说,也有那么一小撮称之为“人”的家伙,对别人妄加指责。劝告想要一一对证的“人”去看《新唐书》《旧唐书》《唐史》什么的,别在这叽叽歪歪的。
不看滚蛋,老子不缺你的点击与收藏。
我爱怎么写就怎么写,关你卵事。
有种你去指责隋末的书,那些个文臣武将在历史上效力过那些突如其来的主角吗?
真是不知理喻
虚伪之徒无耻之尤,一边看人家的小说,一边大放狗屁。
与前几章的李纲有何区别?
发现一个放屁的我禁言一个。
……………………
秦风环视朝廷,但凡与他目光相触,那些准备说他道德缺失的官员,一个都躲闪的地缩下了脑袋。秦风这样的疯子胆敢在李世民面前动刀子,把他惹毛了,谁也不知道他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
秦风环顾一圈,扬声道:“仁义道德、忠孝礼义是先辈、祖宗留下来的瑰宝,是我们民族的根源,正因为如此才造就我们壮丽的文明。”
众人哭笑不得!这不是自己打脸吗?
“可我们施予仁义道德之时,要看面对的是什么人、什么事。小错小过,可以原谅。面对大恶,只有一个字——杀!以杀而警示他人。道歉有用的话,律法、刑部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秦风又道:“此之一战,让我明白了一件事。”
大生知己之心的魏征配合着问:“秦将军,你明白了什么事?”
“突厥没有平民百姓,只有军队。”
“咝……”顿时,一片倒抽冷气的声音,这尊杀神莫非是想把突厥杀个干净不成?
秦风没有理会大家的种种眼神,对李业诩道:“业诩!解开你的衣衫!”
“遵命!”李业诩明白秦风的意思,露出了胸口上那一道长长的红线。那一刀,他躲避及时,却也伤到了皮肤。
秦风拉着李业诩,在文武百官中亮了一圈。
“这是突厥弯刀造成的伤痕,长一尺三寸,要是再深三分,业诩就永远倒在草原上了,成为烈士了。”
看了大家一眼,秦风又道:“你们万万没有想到吧!砍这一刀的是一个孩子,一个几岁大小的突厥人家的孩子。”
李业诩羞愧道:“面对突厥士兵的时候,我丝毫无损;这一刀被一个我认为没有威胁的孩子所砍伤。若非反应敏捷,我早就死了。而我新…不,虎贲军牺牲的将士,大多是死在所谓的百姓手里。”
示意李业诩穿上衣服,秦风道:“如果业诩是领军大将,如果牺牲了,那么,我们虎贲军全军在没有首领之下,将会丧命于大草原,这其中,又有多少个家庭被破灭呢?我不管你们怎么想,怎么看待我秦风。但是,在保证我属下兄弟的性命安全的前提下,对敌人,我不介意大开杀戮。以后,在我不犯国法的情况下,谁敢拿维护敌人的仁义道德对我说三道四,别怪我上演今天的一幕。当然,如果我秦风做对不起大唐百姓的事情,你们尽管骂,让我秦风下跪我也认。”
“哈哈,秦将军的话是难听,道理却人尽皆知。作为大唐的将军,自然为我大唐利益与百姓着想,对于这种杀我百姓的草原异族,若说什么仁义道德的话,与背叛国家有何区别。此役若有我领兵,结果亦是如此,要他们血债血偿。”
大笑之人,正是李承乾:“圣人先人留下的东西也要看对什么人什么时候,当遵守的时候自然遵守。对于一群不讲道义的异民族,更他们说仁义,与宋襄公有何区别?”
一句“话是难听,道理却人尽皆知”恰到好处、妙至巅峰,李承乾这句话掩饰了秦风大闹朝堂的罪名。大家都是明白人,都是看道理而不是在于那番言辞滴。
杜如晦适时出声:“皇上,太子言之在理臣亦赞成。若我大唐多几位如同秦将军这般铁血勇士,臣做梦亦会大笑而醒。”
程咬金更道:“谁敢胡说八道,老程去他家阻门。”
房玄龄……
李靖……
尉迟恭……
……
诸多有影响力的大臣出面求情,余者尽皆闭嘴。和这些人相比,那些凑人数的说话等于放屁,他们,不过是李世民用来装点门面罢了。
李世民努力摆着一派怒火难当的表情,装模作样道:“封大人有海量。秦风,你伤了封爱卿的胡须,朕罚你半年俸禄,赔偿封大人,你可有意见。”
“没意见!”
秦风心头大乐,到现在为止,朝廷没给他一分钱,罚就罚呗。于是,一场闹剧,总算在李世民的袒护之下结束了。
这么多强势人物都站出来为秦风说话。朝中其余文武哪敢有什么多余的意见。
再说了,人家秦风遵纪守法,在人家不触犯国法的情况下,去数落别人不是找抽是什么?
便是李纲也偷偷摸摸的退了下去,他并不怕李世民,李承乾,反而视与这些大人物针锋相对为乐,越是斗得厉害,越能显得他的不畏强权是一个敢于直谏的能臣,日后必定在史书上留名,为后人敬仰。
但是今日面对秦风他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满脑子的引经据典对方来一句听不懂。直接秒杀。少了一脑子的迂腐文化,真比能言善辩。他根本就比不上秦风,为了保住那一世英名,也就很可耻的匿了。没办法,要是再让秦风纠住他问“怎么证明**********”的问题,那就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封德彝瞧见李纲没义气的闪人了,心中的怨气与怒火可想而知,可是一向绑架仁义道德去指责别人的他,经秦风如此一弄,他半个屁都放不出来,如果再作纠缠,那他就成了秦风嘴里的虚伪的代名词了。
李世民乐不可支,这些个老家伙倚老卖老,净捡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说三道四,如果能像魏征那样说出一个所以然也就罢了,可偏偏每次都是那套毫无新意的仁义道德之说,弄得他是烦不胜烦,如今,秦风秒杀了两大Boss,李世民没理由不开怀。
同时,他也看清楚了这些人的真面目了,一个二个说得比唱还好听,当事情降临到自己头上的时候,都变成怒目金刚了。
虚伪之徒!莫过于此了。
回想下秦风的言辞,又看了人群中的李纲一眼,李世民心中一突,暗想:得把这太子杀手弄得远远的,千万不能让他去祸害乾儿。
灾星、鬼神……学说在古代很有市场,要不然也不会有“举头三尺有神明”一说了。
经秦风破解了鬼火的秘密后,李世民对于鬼神也是置怀疑态度,可事关江山社稷,关乎儿子的生命安全,也不得不谨慎行事。也是因为秦风的横插一脚,使得李纲终生失去了第三次教导太子的机会。
经一波三折,李世民总算有机会宣布了今晚的庆功宴。
面对一桌子由御厨精心烹饪的羊肉大餐,吃了很长一段时间牛羊肉的秦风等兄弟几人,根本难以下咽,在众多长辈的起哄下,一个二个都被灌成了半仙。
吃饱喝足,宴席散后。
秦风本欲随同秦琼回家见见阔别已久的母亲兄妹,却让李世民让人叫到了甘露殿。
“叔叔,我来了!”秦风走到了近前。
李世民亲自走下来将秦风扶起,拍着秦风结实的肩头,长笑道:“瘦了,也黑了。不过充满了将军应有的杀伐气息,不错不错,总算有了男子汉的气概了。你这小子没有辜负朕的厚望,这第一次上战场便有如此成绩,那霍去病也不及你!最让朕佩服你的是在草原上来去自如,且无人发现你们是大唐的军队。”
李世民在登基以前,本就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大将,情知长时间隐藏痕迹是多少困难的一件事,可秦风自始至终都没有露出破绽,这一点难能可贵。
至于秦风在草原上卷起的血雨腥风,李世民没有丝毫责怪的意思,作为乱世中走来的皇帝,对于杀伐之事,早就引以为常。秦风在突厥杀伐正和他心意,尤其是成功的挑起了突厥内部的矛盾的爆发,更是让他赞叹不止,为此高兴的夜不能寐。
“朕见你在国宴上停著不食,只顾着喝酒了,特意准备了一些你爱吃的糕点。怎么,国宴上的不合你口味?”他让人送上茶水,还捎带了秦风爱吃的糕点。
秦风哭丧着脸道:“若是平时,我肯定是大吃特吃。可是吃了这么长一段时间的牛肉羊肉,闻着那味道就想吐。又哪来的胃口呢?”
李世民大笑道:“只顾着炫耀你等功绩,却没想到这一点,罪过,罪过。朕让人给你重新准备吧。”
“不必麻烦!这些就成了。”秦风吃着糕点,吞字不清道。
李世民亦不坚持,道:“你们在北方的所作所为,朕已从你与柴大将军的奏章中了解,你在北方干得不错,朕倍感欣慰,这其中经历一定是精彩纷呈……来,来,来,与朕说说,看有什么不足之处,也跟朕说说,此行究竟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稍微填了填肚子,秦风才道:“行军路上没好玩的,每天都要重复着同样的事情:杀人放火睡觉而已。”他从离开长安开始,将如何潜入朔州,找到梁洛仁后并威逼利诱,又如何与柴绍里应外合攻下朔州,斩下梁师都首级。之后,又如何扮演突厥军,成功的挑起了颉利、突利、夷男所辖部落的仇恨,并从中怂恿突厥人自相残杀,加深彼此间的矛盾。如何遇到乌氏部落五千骑后的追击,自己又怎么用放风筝的战术消灭对方,回归途中,又如何遇到高成,并解救汉人奴隶,挑动汉人奴隶的反抗之心,一起解决途中的突厥人,最终在缴获无数的情况下平安抵达朔州。
他的口才极佳,本来就匪夷所思精彩万分的故事,经他一说更是让人身陷其中无法自拔。
李世民听的是津津有味,在脑中几乎将自己当作故事的主角,听到惊心动魄处为之惊叹,听到高兴处为之欢喜。
尤其是听到秦风说起那场实力悬殊的战斗,更是让他捏了一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