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壮哉大唐少年郎-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满意的点了点头,秦风继续说道,“当兵之人,当要做到一点,站如松。作为教官,我在这里先给你们做个示范。站立时两脚微微分开,两腿挺直,大拇指贴于食指第二关节,两手自然下垂贴紧。一定要贴紧,别人如果用力拔你的手,即使你的人被扯得倒下了,你的手也不能松!收腹、挺胸、抬头、目视前方,两肩向后张。记住你们是大唐的保家卫国的军人,若是挺不直那脊梁骨,又何谈承担家庭和国家的重担,今天的cao练不是为了我秦风,也不是为了楚将军,是为了你们自己,为了你们的家庭,为了整个大唐与华夏民族的安定繁荣。”

  以己为镜,可以正他人之德行。

  秦风如同长枪一般挺拔的身姿,很好的为台下那一群士兵树立起了一个正确的形象,站就要站出他一般的姿态。

  岿然不动如绝壁松柏,正如自己所言,秦风的身姿绝对不会被任何外来的压力所压迫,他就是他,谁也没有办法让他放弃心中的桀骜。

  “现在才算有些样子,从现在开始,保持这个姿势一个时辰,若是不能保持的住的,就给我滚出军营,记住离开了这里的大门,你们这辈子都没有资格称之为jīng英,也没有资格去保护身后的亲人。”

  秦风从演武台下走了下来,目光灼灼的在的队伍中绕了一圈。  

第564章:战前


  辽东在中国历史上的夏商时代属于营州,周武王四年,文丁之子,纣王的叔父箕子远赴辽东,建立东方君子国,教民以礼义、田蚕、织作,为辽东带来了中原的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生产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从那时起,辽东就成了中原不可分割的固有领土。

  接下来的秦汉三国两晋,辽东都是他们汉民族华夏王朝的固有领土,固然有时因为国力衰退而使得辽东为他国占据,但很快他们都会凭借自己的能力夺回来。

  唯独高句丽是个意外,当初高句丽利用北魏与后燕、北燕开战的机会才趁虚而入夺取辽东,而后的整整两个世纪辽东都在高句丽的掌控之下,成为了高句丽的领土。这沦陷了太久,以至于让高句丽上下都无耻的将辽东视为他们的领土,将收复属于自己领土的隋朝唐朝视为外来入侵者。

  隋朝与高句丽之间一共展开了四次大规模的战役,先后动用了近乎四百万的兵士,依旧没能将辽东夺回来。

  在多次危机中,巍然不动的高句丽信心爆满,自诩是中原王朝克星的他们,觉得中原王朝也不是那么可怕的庞然大物。

  三个月时间,一晃而过。

  这三个月来,南北高句丽达成了停战协议,以荣留王、乙支文德为首的北高句丽在没有了外敌的威胁之下,果真如渊盖苏文预测中的一模一样,二人表面虽然保持着克制,可明眼人知道这二人为了军权,已不再像当初那么同心同德了。而渊氏主导的南高句丽,在百济、倭奴的支持下,业以与新罗开战,在三国夹攻之下,新罗损兵损将,丢失了大片土地,覆灭似乎就在咫尺之间。

  半岛烽烟四起,战乱连连。

  他们无暇顾及中原王朝,生怕中原贸然出兵干涉,故而虚与蛇委,对于大唐的一些要求也是极尽的满足着。比如说,引渡前朝遗民回唐,就进行得非常胜利,对于高句丽来说,这些“异族”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与其将这个不知什么时候爆炸的“定时炸弹”留下,还不如把这些“邪恶”势力送走了呢。用这些麻烦制造者换取大唐的信任,无疑是笔非常合算的生意。故而,对于李世民要求引渡之事,无论是北高句丽,还是南高句丽都乐得成全。

  各种大事进行得如火如荼时,忠义军的精神面貌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仅三个月,就从精兵蜕变成了强兵,精兵与强兵,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进步如是之大,得益于潜入高句丽的虎贲军。

  虎贲军抵达之后,在秦风的授意下,双方第二天就进行了一场军事演习,而结果,虎贲军以一比十五的“伤亡”大获全胜,轻轻松松就打败了擅长丛林战的忠义军。这样的结果震撼了全军,忠义城将士这才知道什么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大的,在了奋斗的目标以后,忠义军自此以后,训练得格外卖力。

  当确定最后一批遗民安全抵达幽州所属之地,当各种装备物资陆续抵达长白山秘密基地的时候。在进行一场的模拟演习之后,秦风认为训练了三个月,也是检验成果的时候了。

  议事厅,秦风大马金刀的坐在了首位,之下,则是依据官职而就座,从中原过来的程处默、薛仁贵,紧接着的是忠义城的主人们,不过,忠义城对于这样的安排却没半点不满。既然选择了回国,就得依照官职来办,不过,在秦风的运作之下,楚怀忠、侯忠等几位主要人物的官职也提了一阶。

  秦风率先道:“诸位,我们的亲眷已成功的转进幽州,虽说走了数千青壮,可我们手里可用之兵依然有八千余众。八千人将士,尽是精锐中的精锐,以一挡十亦不为过。也就是说,我们手里这八千将士,在某种程度上说,可以当八万人来用。三个月来,大家的进步很大,现在,全军都配备了大唐最新式的装备,也是检验训练结果的时候了。”

  “大将军,可是准备动手了么?”楚怀忠、侯忠、王浩凯、仇蛮、侯亮等忠义军高层激动非凡,无不动容而起。

  他们这些长白山隋朝残部,艰苦而顽强的生存在原始森林里,为得便是能够为横死在高句丽的袍泽同胞报仇雪恨。他们一直以为这报仇的机会遥不可及,尤其是仇蛮从长安传讯的内容时,一些人甚至以为复仇将变得遥遥无期。

  当仇蛮在书信上将秦风当初的分析原封不动的带来时,楚怀忠等年纪大的人变得绝望了起来。因为秦风当初就说过:大唐未来的发展目标是西方,高句丽对于大唐只是一个潜在的威胁,并非是大唐前进道路中的绊脚石。大唐未来的十余年中的主要目标是经验西域,是不可能放手对付高句丽的。那时,他们痛苦长叹。明白大唐皇帝陛下苦衷的忠义军将领,哪怕是秦风到来后,也曾患得患失。可是当秦风拍板时,大家一时半会竟尔回不过神来。

  秦风能看出这些忠义之士的心思,也不细说,程处默、薛仁贵或许是不清楚楚怀忠、侯忠、王浩凯这些人为了复仇付出了什么,数十万的袍泽葬身在这片土地上,他们的尸骸还给搭成了京观供认炫耀,作为一群走在复仇道路上的人,他们比任何人都希望看到高句丽的灭亡,以任何人都盼望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复仇之战。

  对于大唐内部的决定,他们一定会不溃余力的支持他们,不会存在丝毫懈怠之心。

  “本将确实打算动手了,再不下手的话,乙支老贼可就寿终正寝了。嘿,荣留王高建武亲近大唐,那么,我们就帮他除去这个内部的敌人。行事前,我们先开个会,了解一下最先应对的情况。在这之前,先说一说国内城的地形。”秦风也是雷厉风行的主,不墨迹马虎,没有做多余的感言,直接开起了军事会议。

  大小将领。整齐的排列。

  这议事厅,位子宽阔光线明亮,在右上方还斜挂着一幅巨大的皮革地图,正是幽州辽东一代的地势地形图,摆放的位子正好能够让所有人都看得见。

  秦风将楚怀忠等人新近完善的地图仔细的看着。过了一会儿,他一把扯了下来,道:“地图不足以尽显关键,我们还是看沙盘吧!这个更为直观一些。姜将作,请把沙盘抬进来。”

  秦风口中的姜将作是可不简单,他是将作大匠姜行本,姜行本是一个四十许上下的粗犷中年人,浓眉大眼的,身上有着一股北地豪侠的气概。

  将作大匠可是李世民御用的专门给他修建宫殿的首席工程师啊,最著名的九成、洛阳二宫都是他修建的,可不是一个不简单的人物。

  姜行本乃是隋末宇文恺的亲传徒弟,精于各种工匠绝技。上至投石车攻城车,下至修桥铺路,都是他的强项长处。

  在秦风提出的几个条件中,其中就有调给他一个工匠团随时听用这一点。

  当沙盘摆上来的时候,程处默、薛仁贵、楚怀忠、侯忠、仇蛮、侯亮等大将先后围在了地图盘,与他们脑海中的地图做详细的比对,大体上一致的地图细节上却相差不止千里,一个个眉飞色舞,瞧得是津津有味。

  这善用兵之人,首先要学会的就是看图。

  从有兵法开始,便有无数用兵行家强调地形地势的重要。面对一个从未涉足的全新地方,只能从地图了解地形地势,看的越清看的越明白,掌握的优势也就越大。

  李靖的中也仿佛强调地图的重要,用他私下里的话来说,一个连地图都看不懂的人,永远当不了将军。就算你大字不识一个也不要紧,行军作战,比的不是文化,然地图这基本的知识却必需要看的明白。

  大家都是久经战阵的人物,对于地图的重要都很是了解,惊讶于秦风的准备充分之余,也对于栩栩如生的沙盘赞不绝口,故而大家是看得也格外认真,不时还与身旁的亲信做低声的商讨。

  秦风也没有出声打扰,而是让他们认真的看着沙盘,并且让他们指出不妥之处,以便于姜行本等工匠团就近改造:一个优秀的将军,对着地图、沙盘的时候,脑中往往都会在想着战术打法,如何调兵如何用兵,对于地图上的地方城池如何攻打。

  这些天来,他一直在看图、看未完善的沙盘,思考着战术打法,已经有了一定的思路:只是他向来习惯集合众人之智,选择最好的打法,而不是独自一人当诸葛亮,将一切一人承担。

  耐心的等了足足半个时辰,秦风见差不多了,方才道:“高句丽的情况,相信你们再此之前也有过了解。高句丽实力不强,但是能够让杨坚惨败,能够动摇隋朝根基,可见其却有特别之处。我们此次肩负的重担,决计不能重蹈覆辙,要正视高句丽,正视他们难以对付的地方。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加以克服。当然,我们的目的不是打整个高句丽,可有些事情不得不事先准备,意外的事情谁也无法预料。”

  楚怀忠颔首道:“大将军说的在理。”



第565章:成竹在胸


  “大将军,末将最近仔细研究过前朝与高句丽的战事,发现他们他们彼此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轻敌。 杨坚继承了北周政权的实力,篡位之后周边除了突厥没有一点像样的威胁。轻易灭了南陈一统后,唯一的劲敌突厥也在他们的策划下分裂,还让突厥尊为圣人可汗。可以说古往今来,没有一个开国皇帝有杨坚这般容易的。高句丽的实力并不强,杨坚又太过风顺,所以当初高句丽挑衅前朝的时候,杨坚毫不犹豫的就调集了三十万大军征伐。从派遣的大将也可以看出杨坚根本没有将高句丽放在心上……”

  诸将知道那一段历史的,无不点头赞同。

  当时,隋文帝杨坚以汉王杨谅协高、王世积和大将周罗率三十万海陆大军攻打高句丽。杨谅固然是主帅,但三军之众,明显在高、王世积手上,只是依照惯例以王爷挂名而已,当初平陈杨广挂名主帅为一样。

  高、王世积都是身经百战的名将,高精明强干,攘外安内,荡平南陈,战功尤为彪炳;后者灭陈,定豫章、庐陵、浔阳也是战无不胜。但是他们在攻打高句丽的时候却是长驱直入,以水陆三十万大军齐头并进。结果水军在海上遇大风,船多沉没。隋朝水军一抛锚休整,让高句丽的先遣部队袭击。水路统帅周罗先前已损兵折将,元气大伤,让高句丽击溃。而高、王世积过于深入腹地,导致陷入日后李世民一样的悲剧,关键的要塞攻克不下,大军让高句丽彻底拖住。因为过于深入腹地,以致战线拉长,粮草供应不上,直接导致三十万大军溃败,九成的兵马遗留在了高句丽土地上。

  平心而论,若不是大意小觑了高句丽,以高、王世积的军事水准,就算拿不下高句丽,也当如李世民后来一样取得丰厚的战果后从容而退,便是因为以往兵力雄厚,能够以石击卵,大意轻敌,结果让卵打裂了石头。

  “至于杨广数次百万大军伐高句丽……嘿嘿,那就是笑话!”薛仁贵撇了撇嘴,“他们都小觑了高句丽,或许高句丽不强,可他们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利优势。而且很会利用这种优势,绝对不是小觑的对象。稳才是对付高句丽的最好打法。”

  平民出身的薛仁贵近来像海绵一样吸引着各种知识,他的进步有目共睹,再加历经也可以像苏定方、张士贵那般独当一面了。

  秦风赞叹,不愧是未来的白袍总管、大唐的定海神针,他与秦风有着相同的看法。这个这些能够排的上名号的将军,果真是没有一庸才。

  高句丽与突厥的性质正好相反,打高句丽求的是快,出其不意的快,而打高句丽则求稳,一步一个脚印,不给擅于防守反击的他们反击的机会,然后在寻求决战的机会。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想做好一件事情,就得方方面面都考虑到;想做好具体一个方面,就得从全局出发。高句丽的整体形势,大家了解于胸,即便有什么突发的事件,也知如何去化解于无形。不过,我们此次行动的主要目的是国内城的乙支文德,说句不好听的话,我们就是去行刺。当然,行刺对于我与玄冰而言,易如反掌耳。如果仅仅是刺杀乙支文德不需劳师动众。经过深思熟虑,我认为我们还要达另外两个重要的目的:第一、练兵,练特种作战之战术,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大家辛辛苦苦了三个月,播洒了无数汗水,就看今朝了;第二、则是重中之重,那就是把国内城搅乱,如果可以的话,我们甚至把国内城夺下来,经过短暂的占据再行放弃。以此逼迫走投无路误以为是渊氏出手的荣留王高建武向我大唐求助,一旦高建武求助,那么,我们就可以堂堂正正的踏入高句丽的腹心地带,为收复故土、一统半岛奠定基础。嘿嘿,请神容易送神难,当主动权在我大唐手中,走与不走就由不得他了。”

  程处默、薛仁贵、楚怀忠、侯忠、王浩凯、仇蛮、侯亮等将不禁大笑了起来。

  秦风伸手一压,议事厅顿时鸦雀无声,他满意一笑道:“然而我们道路还很漫长。也不能高兴的太早……虽然这其中杨广确实是卖了蠢,却也可看出辽东的确不好打。对于如何行事,诸位可有什么看法?”他知道有楚怀忠、侯忠、王浩凯、仇蛮、侯亮这些高句丽通在,程处默、薛仁贵就算有看法也不会说,便望向了五人道:“楚将军、侯先生、王将军,你们在这地方那么多年,我想想听一听你们的看法意见。”

  楚怀忠哈哈一笑:“大将军,末将是个大老粗,让末将上阵杀敌还有两下子,出谋划策就不是我之所长了,末将也没有什么别的看法。我们能走到今天,侯老弟是最大的功臣,还是让侯老弟说吧,他最清楚国内城的情况了。”

  侯忠向来是他们的智囊,此刻站出来道:“国内城是高句丽陪都,其易守难攻的原因有三:第一、高句丽经营两百多年,前后二十余次大修,城池之坚固,毫不逊于堡垒要塞。第二、国内城北有辽东、新城、安市等坚城为屏障,而辽东、新城、安市三城互为崎角之势,彼此能够相互支援,相互袭扰。若我大唐大军入境,不先攻克辽东、新城、安市,将无力围困国内城;国内城南有辽水为天然护城河,南方想要北上,也是困难重重,第三、国内城挽扼深入高句丽腹地的要道,拿不下国内城,大军就无法深入,相反他们却能够自由出入,将兵马从后方送来,无限支持。便是因为这三点,当年高句丽方能面对六十万大军的日夜强攻而多日不倒,就算暂时支撑不住,也能在短时间内恢复过来。”

  “所以……”他目光在人群中扫过,斩钉截铁的道:“我大唐若是要出征高句丽,这三大团难必须克服!”

  程处默一脸的郁闷,叫喝道:“侯先生,说什么混话呢!怎么将高句丽说的这么难打,你究竟是哪一边的人?”

  大家禁不住哈哈一笑,便是侯忠也忍不住莞尔。

  秦风瞪了他一眼,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既然知道了人家的优点,破起来也又有何难?”

  在众目睽睽之下,秦风气宇轩昂地指点高句丽,大有指点江山的气概:“国内城在百年前一直是高句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迁都平壤城后低位固然有所下降也是高句丽的陪都。所谓城垣高耸、地形险要,在某些时候却会成为他们致命的破绽,也正因为有着诸多天险,使得国内城长期无战事,无战事他们就会掉以轻心。”

  理会了秦风之意的侯忠眼睛一亮,“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这就是所谓的福祸相依了。”

  秦风点头笑道:“正是如此了,在有所准备的情况下,攻取国内城确实很难,但在全无防备的情况下,下一城并不是难事。”

  “想要以少胜多,关键在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与国内城相比,我们拥有三大优势。”

  “第一……”秦风竖起一根指头道:“国内城是高句丽为数不多的商业都会,每日出入城的人数以上千上万来计。我们可以很轻易的带着兵器潜入城中,做到神不知鬼不觉。这一点,通过我们近期潜入的近千人可以证明。”

  “第二……”秦风伸出第二根指头摇了摇道:“国内城位于高句丽的腹心,四面八方都有险要的关城护航,可以说完全受不到外力的威胁。防守必然松懈,城中的兵马大多都在各自军营中训练,不参加防守。你们想万余大军分别分为巡逻的、守城门的、守将军府的、在军营训练的,他们分成数波,短时间内如何能够集聚的起来?只要我们用兵神速,打的狠打的猛,还能占据兵力上的优势。”

  “第三……有心算无心,将是三军魂!我们可以抓着对方将军不再军营的时候,先以斩首行动,在行夺城。如此对方兵力最为集结能够与我们一战的军营力量,将会混乱,大幅度的消弱他们的战斗力。”

  “有这三大优势,我们拿下国内城并非夸谈。反之就算我们行动失败,也能因为对方准备不足而从容退去,不会全军覆没。”秦风每说一点,竖起一根手指,说道最后将拳头一握,道:“如果这样还是失败,那也只能放弃了。做了应该做的,尽力了,不成功也无可奈何。”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另外一个优势。”侯忠补充道:“据我们的情报人员称,高建武的能征善战之将士要么分布在辽东、安市、新城防我大唐,要么就分布在辽水一带,城里虽有两万士兵,可绝大多数是由普通百姓临时补充而来的新兵而已,他们不经训练,一旦城中混乱,这些人不弃卸投降都不错了,还指望他们拼命守城、夺城,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我同意!”薛仁贵道:“怎么大胆的计划,连我们自己的料想不到,高句丽岂能防备。待我们拿下国内城,就等着看他哭吧。对了,我们还可以让我们的人散布谣言,说渊氏正在谋划着渡江之战,也许能够让他们从国内城调走一些兵马,消弱国内城的力量。”

  “侯先生,散布谣言之人就交与你了。”

  “喏!”

  秦风笑道:“除了散布这个谣言,我们还有文章可做,就说渊氏与大唐已经达成了秘密协议,在渊氏出兵时,我大唐将全力攻击辽东、新城、安市中的某一城。与此同时,让罗通领幽州边军囤于边境,摆出一副攻打三城的模样。任他乙支文德老奸巨滑,也不敢听而任之。”

  “大妙!”侯忠拍案叫绝。

  秦风接着说道:“侯先生,让国内城的兄弟依计照办,同时,安排咱们的人做好分批潜入国内城的准备。李穆你立即返回幽州,告诉罗通,让他立刻配合我们的行动。”

  待侯忠离开,余人又商定了各部负责的主将,也约定了举事的时间。



第566章:入城


  秦风拟定一切之后,将行动权交给了薛仁贵,让程处默、楚怀忠、侯忠等人从旁协助。 ≈这里除了秦风,官职最高的则是程处默,薛仁贵、楚怀忠、侯忠等人次第而下,相对于官职高的程处默,冷静的薛仁贵无疑更能胜任总指挥一职。

  不给楚怀忠指挥权,不是秦风专权,实是他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秦风也没隐瞒,十分坦然的点了出来。

  经三个月的相处,楚怀忠等人可没有丝毫小觑这群青年将领

  的意思。正所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对于这种全新的作战方式,楚怀忠确实是一个外行,所以也答应得十分爽快,并表明忠义军将全力配合薛仁贵的行动,

  秦风满意道:“敌明而我暗,已使我军占据了战争主动权,我们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养精蓄锐之师,攻敌无备之弱旅,若还不能胜,我等不如自己抹了脖子自杀算了!”

  听秦风说的有趣,诸将都笑了起来。

  侯忠也点了点头道:“确实,如果这样都输了,我们的确没有活着的必要了。”

  武将与文官最大的不同就是性子耿直,明白事理,少有勾心斗角的事情。

  秦风笑道:“万事俱备,只欠东,行动!”他站起身子,喝道:“诸将听令……”

  厅内诸将皆站立了起来。

  “薛仁贵将军担任执行人,全权负责此次行动,诸位将军各守其职、不可懈怠!”

  “得令!”诸将领命,却没有立刻外出,均是疑惑的看着秦风,这里除了秦风与玄冰,所有人都有任务,可秦风显然不是那种安份守己的人。

  “大将军”在这军事会议上,作为一个军人,程处默也知道不能如平时一样随意,询问道:“能不能告诉末将,你是否另有安排?”

  这儿,也只有程处默这位小敢这么问了,这也是大家共同的疑惑。

  “我与玄冰先一步入城看看情况,做些准备,尽量帮你们攻取国内城。”

  秦风也表明了去处。

  薛仁贵、程处默互望一眼,十分放心的说道:“大将军请小心从事!”

  “不行!”楚怀忠却大呼一声,站了起来道:“胜券已然在握,大将军乃万金之躯,又何需冒此大险?”

  忠义城诸将纷纷劝说,侯忠深深作揖道:“大将军身为军人,向来以身作则,属下等人无不有感于心,可正如楚将军说的这般,实无必要。”

  在场最担心秦风的莫过于楚怀忠、侯忠二人,他们不知秦风神奇,见秦风意欲深入虎穴,生怕他出个意外。

  对秦风最有信心的莫过于程处默、薛仁贵了。只有了解秦风的人,才知道秦风的轻功是多么的可怕。程处默、薛仁贵他们经常与秦风切磋,对此更是有着深刻的认识。

  薛仁贵见楚怀忠、侯忠心中忐忑,便笑道:“楚将军、侯先生不必担心,大将军是不会有事的。”

  程处默与有荣焉、大大咧咧道:“诸位请放心,老程最佩服我们老大了,要说我们或许会出现失误,可我们老大,嘿嘿,就算了吧。他的可怕之处你们是不知晓。”

  “当真?”楚怀忠、侯忠见这些人都这般说,顿时放了心。

  秦风笑道:“诸位放心吧,他们最了解我了。或许,我把乙支文德生擒过来血祭英灵亦不可知呢。”

  秦风对英烈的念念不忘,让楚怀忠、侯忠深为感动,深深作揖道:“将军大恩,我等铭记于心。”

  “你们这话说得外道了,弄得我好像是客人一样。”

  秦风笑着道:“与其说我这是帮你们出气,倒不如说是在帮我自己,作为一个华夏民族的人,对于民族的仇人,我是深恶痛绝,以后,也无须这么客气了,都是国人,都是一家人,在这他乡,何必在乎那么许多。”

  国人!

  楚怀忠、侯忠各自感慨,对于他们来说这简单的两个字,重若千斤。

  重任在身的薛仁贵有些无奈,自己这个大将军、伯乐有时候行事真是太过于大胆了。

  这种为达到目的不折手段的行为是不允许的。

  更为让他感到惊讶的是,侍立一边的身份特殊的玄冰不但没有反对,不但没有阻止,冷若冰霜、古井无波的脸上竟尔流露出了跃跃欲试的异彩,这两个人结合在一起,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秦风倒是没觉得自己有什么做的不对,有些时候,必须做一些出格的事情,按部就班的话,那可能什么都做不了。

  时间紧迫,哪一个环节出纰漏,都是致命的,还不如自己直接去取来的快,而且还不惊动的情况下。

  与薛仁贵相比,没心没肺的程处默倒是觉得,秦风来去自如的本事,去国内城就像在中原腹心城市一样潇洒自如。

  这种人本事大,命也硬,轻易的不会夭折的。

  凭借记忆,秦风将国内城以平面的形势画了出来,与此同时,还有国内城的布防,一些重要地点的轮值时间也标注了出来,这过目不忘的本领让楚怀忠等人再一次刮目相看,自己这是收了跟了怎样一个怪物主将啊?

  看一遍就记住了整个布防图,这样的人是天生的军人、天生的天才。

  第二天清晨,秦风、玄冰辞别诸将,往国内城而去。

  国内城与小村相聚不远,两人策马行了两天便达城下。

  秦风眺望国内城,但见国内城呈现不规则的方形状,南墙曲折如南斗六星,北墙曲折如北斗七星的形状,城墙四面各开三座城门,颇具雄伟。

  他思绪大开,若没有别的办法,在未来攻打高句丽时,以现在这种手段偷袭国内城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时近黄昏,入城的人极少,几乎没有排队,三人依照规矩缴纳了入城税金很轻易的就进了城。

  “这……”秦风在城外眺望国内城便有所感,入得城中感觉更甚。

  城内的大街都与城门相通。主要街道有八条,相互交叉,路面以水沟间隔分成三股,路旁还栽植了松、柏等各种树木,茂密如荫。

  “汉长安!”玄冰在秦风的手心上刻画了三个字。

  秦风微微点头,他去过汉时长安遗址,历经千年,昔年的雄伟国都不复存在,但街道痕迹依旧尽显昔年风采,是故一眼就看出了异样的熟悉感。

  他凑近玄冰低语道:“高句丽处处与我中原为敌,背地里却处处效仿中原,以前,我只以为他们偷盗了咱们的文化、风俗、习性、科技、军事,现在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