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壮哉大唐少年郎-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句丽?”反应快的罗通、李业诩、薛仁贵一脸惊喜的叫了出来。
秦风缓缓的点了点头,这些都是他的铁哥们,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好,正好。我正愁着没机会报仇呢。”一个个咬牙切齿的说着。
当年杨广三次征伐高句丽,用兵之众、耗资之巨,在中国千年历史上都极为罕见,尤其是第一次出征,规模之大,可称冠绝华夏,根据史料记载动用兵力二十四军一百一十三万余,大军绵延四百公里。
要知道对外战果最辉煌的汉唐明,汉击匈奴,唐灭吐谷浑、东西突厥、高昌、高句丽,明征漠北出兵数至多不过二三十万余,比之杨广远远不及。可结果只能用惨淡来形容,让高句丽打的落花流水,先锋三十万大军只逃回了二千余骑。
更因“无向辽东浪死歌”的出现,天下百姓对于征伐高句丽产生了极大的抗拒,可杨广一意孤行,依旧强行动用举国之力,强行征募百姓第二次第三次征伐高句丽,因此逃兵遍野,逃民更是不可计数。
而高句丽则无度的将隋朝军民捕杀,将他们的尸体堆砌起来搭建成京观炫耀武力。
所谓京观就是炫耀武功。聚集敌尸,封土而成的高冢。
杨广当年征伐高句丽,动用远远凌驾高句丽的军事力量,以石击软,任是凭着他灭绝人性的指挥水平,让高句丽打了个大败。数以十万的兵卒战死,高句丽将这数以十万计的兵卒尸骨堆积起来,以炫耀他们以弱胜强,大胜隋朝的事实。
这数十万骸骨搭建的京观那是何等的可怖。也是汉人身上莫大的耻辱。
就算这事情过去多年,一旦提这时提起,只要是汉人,但凡还有一点血性都会恨得咬牙切。
罗通愤愤不平道:“当年隋朝惨败,全因杨广那个蠢货瞎指挥造成的。屁大点的国家。还真当自己是块料了。”对于杨广,大家本没有多少恶感,但是对于他在征伐高句丽这一战的表现。“蠢货”二字确实当之无愧。就是因为他的“出色”表现,令以卵击石的局面变成了鸡蛋打裂了石头。
秦风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道:“昔年的情况。追究细节也于事无补。现在的高句丽内有权臣掌控兵权,外有百济、倭奴的支持,内部在存在着内奸,已经没有半点退路可循。现在的高句丽国君是荣留王高建武,这家伙对我大唐还算敬重。前不久,陛下曾下旨,让他将那些将士的尸骨送回我大唐。让他们能够魂归故里,不至于流落他乡。可是时下的高句丽内乱不休,荣留王高建武没有这个胆量去得罪高句丽的军人,毕竟,那对于我们是耻辱的京观,在高句丽军队眼里却是他们的荣耀。如此也正合我之心意,这京观只有我们自己去拆除才有意思嘛!”
“对,我们自己去拆。然后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再建一个几十个京观。”
“这些都是后话。眼下的形势大家也知道,打下东突厥的时候,已是国库空虚,我大唐眼下实在无力而战。陛下是不会开战的。”
这是实情,大家也是黯然点头。
自李世民而下,满朝文武心底一直念着属于大唐的辽东一地正被高句丽霸占着,只是辽东苦寒,不在大唐的展范围之内。大唐当前的经济本就吃紧,不打没有价值意义的仗。
花费人力财力物力将辽东拿回来,对于大唐没有任何有利之处。
好钢需要用在好刃上,以李世民的功利之心,绝不会在这个时候干如此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待大唐富庶了,国库充实的时候,再将辽东夺回来,顺带将高句丽灭了,也就是了。
这是李世民之前的想法,可秦风出了馊主意之后,他又改变了想法,让秦风一试,或许会轻而易举就能收复了辽东也未可知。
“难道就这么任由这些跳梁小丑逍遥自在的老死去吗?”程处默十分不爽的说着。
“白日做梦!”秦风冷冷一笑,道:“如果这般,派我们去幽州干嘛?”
“老大,你别卖关子了,就直接说吧。咱们怎么干他娘的。”尉迟宝庆激动的说着。
“好!”秦风也不隐瞒,将自己的计划全盘说了出来,最后叮嘱道:“明里我们是去展民生,防止高句丽的内乱波及大唐。事实上我们干什么只能我们有限的几个人知道,哪怕虎贲军的兄弟也不能说,要是泄漏出去,军法从事。”
“喏!”众人喜笑颜开的应喏。
秦风对马周、杜荷道:“抵达幽州,政务、后勤、民生等杂七杂八的事情就交给你们二人了,那地方民生凋敝,一切都得从头开始,以前他们是怎么干的,咱们不用管,幽州到了现在还展不起来,证明他们那一套行不通,既然行不通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你们觉得怎么对就怎么办。陛下说过,幽州那地方的九成以上的官员都是以前任用之人,一些人还是罗艺时候的人。这些官员良莠不齐,我们要重新清理一番。在幽州那辽阔的地盘上,肯定隐藏着我们不知道的蛀虫,现一个,给我弄掉一个,现一窝给我一锅端,出了事我担着。”
“喏!”深感负责重大的马周、杜荷郑重的应允了下来。
“好了,政务有宾王、杜荷,我放一百二十个心。接下来就是军事方面的事情了,这是我们此行的重中之重。”
这攻伐高句丽,不比攻伐东突厥。
东突厥位于蒙古高原、蒙古大草原,生活习性综合了游牧、农耕各自的优点,所占据的疆域很适合骑兵的突驰冲杀。攻取东东突厥,自然也以骑兵为主。打东突厥靠的是骑兵的机动,大唐的骑将数不胜数,骑兵的素质战斗力,毫不逊于草原骑兵,这征调起来自然快很多。
辽东三国不论是高句丽还是新罗、百济都靠着大海,这攻打沿海的国家,水军是必须的。而水军向来的大唐的疲弱之处,这点亦毋庸置疑。
李唐立国靠的是骑兵步卒,李世民擒二王,将大半天下收入怀中的时候,唐朝还没有像样的水军。直到李靖帮助李孝恭稳定住了巴蜀的局面,鉴于敌我双方的情势,他上陈了攻灭萧铣的十策。李渊放手让李靖治军,李靖这才组织人力和物力大造舟舰,组织士卒练习水战。
唐朝的水军方组建起来,然而在平定萧铣、攻取辅公祏之后,水军就没有了实际的用处,渐渐空置,至今已有数年之久。
秦风大致的介绍了高句丽与东突厥的区别后,对刘仁轨、李业诩道:“正则、业诩,我给你们二人安排一个重任。到了幽州,你们把水军给我组建起来。幽州靠海有很多优质的港湾,幽州的渔民生性彪悍,他们是天然水军,要人你们自己去招,要船自己去设计去打造,不会就找会的人给我设计海船,至于钱粮这方面你们只管找我要,遇到困难找我来解决。正则当水军都督、业诩副都督,望你们给大唐打造一支能征善战的幽州水师出来。”秦风霸气的说道。
刘仁轨生长于隋末动乱时期,因为天下动荡,不能安静地读书,每当劳动之余,就伸出手指在空中、在地上写写划划,来巩固学得的知识,终于以学识渊博而闻名,但他一直没有得到重用,直到高宗朝,他才真正的闯出一片天地,尤其是在留守平壤的时候,算无遗策的打通了新罗的运粮道,还与白江口痛击日本海军。
中日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决战,便是刘仁轨以绝对的优势打败了小日本。
其后他治理百济,效果卓越,最后位极人臣成为大唐宰相,得到了高宗李治、武则天的器重……
如此文武双全的人物,让他专注于政务,实在是暴殄天物。
“回大将军话,属下从未接触过,恐怕有负大将军之愿望。”刘仁轨作揖道。
“谁天生就是领兵打仗的料子了,以前,房遗爱、杜荷这两个混账东西祸害长安妇女的时候,谁又想到他们会有今天的成就?不会,可以学嘛。我们在庆州、朔方的时候,你这都督府的参军事不是干得很好的嘛。”
马周也知好友是什么样的人物,见秦风让他独当一面,亦为自己的好友感到高兴,幽默的笑道:“正则,你可以不相信自己的才能,却不能怀疑大将军的识人之明。既然是大将军之命,想必你确实能干好这个事儿。”
“谢大将军!仁轨决不辜负大将军厚爱!”刘仁轨想着自己被如此器重,神采飞扬,这欣喜之余,也深感责任重大。8
第499章:沙盘
安排了政务、水军主要负责人之后,见大家情绪差不多了,秦风道:“高句丽的情况,相信你们一些人再此之前也有过了解。???? 高句丽那点屁大的地方纯粹就是穷山恶水,他们人口稀少、贫穷落后,武器不如中原的锋利,铠甲不如中原的坚韧,其实他们的整体实力并不强。可就是这一群穷光蛋,能够让杨坚惨败,能够动摇隋朝根基,可见其却有特别之处。我们此次肩负的重担,决计不能重蹈覆辙,要想获得成功,我们必须正视高句丽,正视他们难以对付的地方。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加以克服。”
刘仁轨颔道:“大将军言之有理,兵书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了解敌人之长短,我们才立于不败之地。高句丽是块难啃的骨头。这一战依照我的看法是稳重求胜,先步步为营,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不给高句丽可趁之机,然后在稳中求胜,寻找取胜的战机。可前朝盲目自大,看不起高句丽,也看不到彼此之长短,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罗通颔道:“末将认同刘先生的看法,末将最近仔细研究过前朝与高句丽的战事,现他们他们彼此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轻敌。杨坚继承了北周政权的实力,篡位之后周边除了突厥没有一点像样的威胁。轻易灭了南陈一统后,唯一的劲敌突厥也在他们的策划下分裂,还让突厥尊为圣人可汗。可以说古往今来,没有一个开国皇帝有杨坚这般容易的。高句丽的实力并不强,杨坚又太过风顺,所以当初高句丽挑衅前朝的时候,杨坚毫不犹豫的就调集了三十万大军征伐。从派遣的大将也可以看出杨坚根本没有将高句丽放在心上……”
诸将知道那一段历史的,无不点头赞同。
当时,隋文帝杨坚以汉王杨谅协高颎、王世积和大将周罗睺率三十万海6大军攻打高句丽。杨谅固然是主帅,但三军之众,明显在高颎、王世积手上,只是依照惯例以王爷挂名而已,当初平陈杨广为挂名主帅一样。
高颎、王世积都是身经百战的名将,前者是颎精明强干,攘外安内,荡平南陈,战功尤为彪炳;后者灭陈,定豫章、庐陵、浔阳也是战无不胜。但是他们在攻打高句丽的时候却是长驱直入,以水6三十万大军齐头并进。结果水军在海上遇大风,船多沉没。隋朝水军一抛锚休整,让高句丽的先遣部队袭击。水路统帅周罗睺先前已损兵折将,元气大伤,让高句丽击溃。而高颎、王世积过于深入腹地,导致陷入日后李世民一样的悲剧,关键的要塞攻克不下,大军让高句丽彻底拖住。因为过于深入腹地,以致战线拉长,粮草供应不上,直接导致三十万大军溃败,九成的兵马遗留在了高句丽土地上。
平心而论,若不是大意小觑了高句丽,以高颎、王世积的军事水准,就算拿不下高句丽,也会如李世民后来一样,取得丰厚的战果从容而退也不是难事,便是因为以往兵力雄厚,能够以石击卵,大意轻敌,结果让卵打裂了石头。
“至于后来的杨广数次百万大军伐高句丽……嘿嘿,那就是笑话!”罗通撇了撇嘴,不再说话。
薛仁贵笑着接道:“他们都小觑了高句丽,或许高句丽不强,可他们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利优势。而且很会利用这种优势,绝对不是小觑的对象。稳才是对付高句丽的最好打法。”
秦风赞叹,果然这个时期能够排的上名号的将军,没有一个是庸才,他们与秦风有着相同的看法。
高句丽与突厥的性质正好相反,打高句丽求的是快,出其不意的快,而打高句丽则求稳,一步一个脚印,不给擅于防守反击的他们反击的机会,然后在寻求决战的机会。
“大家对于前朝憾事的看法,以及想出的策略,与我的想法不够而合!”秦风目光在众人面前一扫而过道:“但,稳中求胜是朝廷大举进兵的打法,可我们不是,所以,这种战法与我们无关。”
大家一愣,明白了过来,禁不住不好意思的失笑了起来。
是啊!
这一次,是扶持前朝幸存者,以幸存者的名义在高句丽兴风作浪,稳中求胜、一步一个脚印的战法再好,也不适合此次行动。
“大将军,可有地图?”马周询问。
秦风笑道:“地图?不用那玩意!”接着,他向强坚范、李穆示意,二人快步离开,不大一会功夫,几员亲卫抬出了一个让人震惊的事物。
“这,这是沙盘?”大家的眼珠子都瞪成灯泡了。
没错,这是秦风休息的时间里,与一众工匠鼓捣出来的沙盘。
秦风制作出来是的东亚版本的沙盘,以前在军队的时候,可没少接触到这玩意,为了行事方便,几乎是深深的刻在了脑海里一样,尽管他自己不会做,可是大唐不缺良匠,秦风负责指点,而工匠们则负责动手,经过一个月多的辛苦,总算是制作了出来。
看着一座座山川,一条条河流,并且一目了然的就能够知道是什么地方,在坐诸人的眼睛全都骤然一亮。
马周激动道:“之前那些沙盘辨析略有欠缺,如果真地应用到战争中的话,怕是会有些出入。而大将军制作的这个沙盘,简直就是缩小版的天下地形图,即便是不会看图的人,也能识别。”
秦风笑道:“战场之上,一丁点的出入都有可能决定战争的最后胜利!所以,为了能够对战场上双方的形式一目了然,为了给大军统帅者提供更加形象,更加直观的信息,这沙盘的完整至关重要!即便大家眼前这沙盘,也有不完善的地方,我大唐的疆域还好说,误差不大。可高句丽的地形还需要完善,我没有去过高句丽,对高句丽浑然不知,只知道那里的地势恶劣。情况复杂。以前的军事地图不足以尽显关键,这沙盘上的高句丽是生活在长白山的朋友用十多年的时间打探到的。当中又根据往来东西交易参客所掌握的些许小径小道,绘制而成的详细沙盘。可尽管如此,依然还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这就是我们在幽州的任务之一。现在你们可以认真细察。对高句丽也好有个大概的了解。好了,你们在府里研究研究,我去皇室一趟,用另外一个一模一样的沙盘兑换一些对我们有用资质。”说完,让五员侍卫抬着另一个沙盘往皇宫而去。
众人皆是大笑出声,这沙盘的价值不言而喻,以李世对秦风的信任和恩宠,肯定会尽量的满足秦风的要求。
李世民刚刚下了早朝,就听到秦风在甘露殿等候他的消息。
李世民深知秦风最近在准备出上任的事宜,也不召见他,见他今天送上门来,相信他已准备妥当。于是迈着轻快的步子往甘露殿而去。
到了甘露殿,李世民现殿中央多了一张大桌子,上面放着一个不知是什么的东西,因为上面用丝绸盖住。
“你小子又捣什么事儿?这跟朕又要人,又要物的,不会是这玩意吧?”李世民笑着指着那沙盘说着。
“岳父,这可不是普通的玩意。是我与工匠们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弄出来的宝贝,说它价值千金的变亦不为过,包你一见便爱上它。”秦风示意李世民上前揭布。
“朕倒要看看你小子搞什么鬼,如果没有价值千金,别怪朕收拾你。”秦风的帮弄玄虚让李世民好奇不已,他上前几步,轻轻的揭开丝绸,丝绸滑落,顿时露出了沙盘的庐山真面目。
“这,这是沙盘?”栩栩如生的沙盘,山川、河流、城池宛然,全面的齐全的大唐地形,一下子让李世民惊艳住了。他啧啧称奇,直接把秦风给遗忘了,一心扑在沙盘上,仔细的看着以缩小的方式呈现出来的大唐版图。那双看向沙盘的目光简直就像是饿狼看到了猎物一般,绿油油地直亮。
盯着沙盘老半天,李世民满怀感慨地出了一声赞叹,同时看向秦风的眼神中充满了庆幸与欣喜。
“岳父,这个礼物如何?值不值千金?”
“值,太值了。你是怎么弄出来的?”
秦风笑道:“我大唐的工匠是全天下最出色的工匠,连规模宏伟的皇城都做了出来,这小小的沙盘根本就难不住他们。只是大家以前没有想着以这种方式将大唐版本呈现出来罢了。做这沙盘难就难在各州的地形图不太完整,不太详细,要不然误差将会更小。小婿借用的工匠都知道沙盘是怎么一回事,制作方式不会难得住他们。小婿建议岳父下旨,让各州、各郡、各县官员呈上最详细的地图给您,然后由工匠一一制成沙盘,如此一来,您人在宫里,却能了然天下事,哪里生何事,您都可以在沙盘上找到地方,并根据实情制订出最及时,最正确的对策。”
“应该的,应该的。朕这就下旨,这就下旨”李世民不住点头,都快成了复读机了。8
第500章:神棍
“你有什么要求说吧!你小子没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李世看了秦风一眼,继续盯着沙盘里看个不停,作为著名的军事家,他太知道这个沙盘对行军作战的帮助了。同时,他也知道秦风是个不见猎物不撒鹰的人物,接着他又警惕道:“别跟朕说,又看上哪位公主郡主了,这事没门,连窗都没有。”
秦风差点喷笑“您看我像这种人吗?”
李世民转过头来,仔细的看了他一眼,道:“不像,因为你根本就是。哼,朕就那么几个女儿,现在没你的份了。”
“行,行,行!我不惦记就是了。我马上远赴幽州,想惦记也没机会。”秦风哭笑不得道。
“不一样,你小子长得马马虎虎,鬼点子特别多。谁知道你怎么想?说吧,有什么要求你开口,答不答应是朕的事儿。”
“岳父,从您准备执行针对高句丽计划开始,小婿针对高句丽特定的地形,就一直思索着,与仇夷也了解了许多许多高句丽的地形、人文、风俗之类问题,现在小婿已经想的差不多了。来找岳父是针对此次算计高句丽提出的一些要求。”秦风从不拿征战之事,当做儿戏,对于每一个兵卒的生命都极为重视。这也是秦风深得兵心将心的原因所在。身为此次特殊任务的总指挥,他早作一点准备,很有可能便能挽回无数兵卒的性命。在这一点上,秦风绝不嫌麻烦,更不马虎大意,掉以轻心。
这段时间以来,秦风都在研究脑海中李世民攻伐高句丽的战役。
李世民的用兵水准,自不用说,决定大唐一统天下的六大战役李世民指挥了四个,其中包括虎牢之战以三千破十万的经典战役,一举擒获了中原、河北两大诸侯王。他亲征高句丽的时候,指挥着麾下诸多精兵良将步步为营,同样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初战便攻下了盖牟、卑沙,随即又攻取了杨广曾久攻不下的辽东,紧接着驻骅山大破十五万高句丽兵卒,最终在安市城下,受到了安市城主顽强的阻击,久攻不克。
论战绩这一次李世民打的并不差,唐军在这次东征中,出动十万兵马六万步骑,四万水军共攻拔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等十城,迁徙辽、盖、岩三州户口七万人入山海关内。共歼敌四万,降其大将二人,裨将及官人酋帅子弟三千五百,兵士十万人。又获牛马各五万以及大量的粮食。唐军自身损失两千余数,但是战马因为受不了苦寒气候,折损十之七八。
面对恶劣的环境,李世民下令撤军。
换做任何朝代,这种战果都是足以书写的胜利,然而在李世民看来没有灭了高句丽就是他的失败,此次战役也以失败而记载。
针对这前车之鉴,秦风琢磨了好一阵子,对于应付高句丽的恶劣气候有了一定的装备。
“岳父,这是小婿花了不少时间,经过删删改改后整理出来的东西,希望岳父能够给予满足!”秦风从袖中取出一封一亲笔写的奏章。
李世民接过翻开一瞧,便满足的笑了起来:“秦氏书法,朕的最爱,嗯,比以前更具宗师风范了!要是人人都有你这水准,批阅奏章简直就是一种享受。”“秦氏书法”一反过去秀美、柔韧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作为帝王,李世民最喜这种气度雄浑的书法。
秦风笑道:“这或许是因为上了战场,多了一丝丝雄浑与阳刚。”这些日子,他没有刻意去练习书法,但是现在写出的字,比以前好得多了,也难怪李世民赞不绝口。
“当是如此!”李世民不再说话,认真瞧了下去,才看到第一条,有些难以置信的再看了一遍,确定无误后,忍不住道:“你竟然要减少骑兵的数量?着重展步兵,你这奏折没写错吧?”在古代,骑兵是战争之王,是排在位的军种,因为骑兵具备长距离奔袭,迂回,包抄等优势,同时,还有一个步兵所没有的优势,那就是强大的冲阵能力,骑兵用于冲锋敌人的阵地,冲散敌人的阵形,给步兵提供便利。
李世民是骑将;秦风也在东突厥一战中将骑兵挥得出神入化,把突厥兵弄得疲于奔命,最后避实击虚,屡屡获得大胜。故而,秦风不会不意识到骑兵的重要性,可现在,他却主动要求减少骑兵,减少战马!让李世民多少有些意外。
“大唐无战事,且不缺战马,你没有必要这般给朕节省。”
现在大唐不缺马,张万岁在朔方担起了大唐的马政,大唐平定草原之后,除了数之不尽的缴获,又得草原人进贡牛羊马等物。如今的大唐在朔方、夏州、河套一带的诸多养马场共计圈养了战马近乎二十万,比起巅峰时的的七十多万匹,虽是远远不如,但已经足够大唐军事上的开销了。
这大战来临,秦风这里不是要钱要粮要马,而是减少自己的军马数量,这让李世民大感讶异。要知道大唐的骑兵威震天下,毫不亚于草原上的骑兵,而且,他还想着看自己的“徒弟”用骑兵打一场漂亮的大胜仗回来呢。
秦风感激道:“多谢岳父好意,不过,还是不用了。”
见秦风似乎另有打算,李世民也不坚强,只是诧异问道:“你是一员将骑兵使用得出神入化的骑将,某些方面朕都不如。你不要骑兵,定然有你的想法,与朕说说你的理由。”
秦风侃侃而谈道:“先,高句丽深受我化的影响,他们不像草原部落一样,没有像样的防御措施。相反他们吸取我中原城池的特点,针对他们自身的地形特点加以改良,依山而建。十座高句丽的城池就有九座傍着山势而建,故而战马的用处不大,对我而言。不管是我自己,还是我们日后大举进兵,我都认为马匹的作用仅限于搬动粮草物质方面,而不是用来作战,因为我们总不能骑着马去攻城吧。对于高句丽的地形,战马够用就行。太多反而会给后勤制造压力,给我大唐带来不必要的消耗!至于后面不要河曲马,只要北地矮小马,也是因为河曲马固然力量足,度快,但是不耐寒不耐饿,受不了在严酷环境下的剧烈军事行动。反之北地马虽然体型较小,不及河曲马度好、体型高大,但北地马适应力强,耐粗饲,易增膘,寿命长,十分适合长距离行军,无后勤保障作战,这些马随处能找到食物,在草原地形能日行军五十至一百公里,可以终年使役。同时,北地马在风霜雨雪的大草原上世代生活,它们一如突厥人一般,习惯了恶劣的环境,故而北地马更能够受得了高句丽的环境。”
“其次,大唐之东北方向,只有一个敌人,那就是高句丽,将战马大规模的调往幽州,高句丽马上就能察觉到我们的用意,如果在我大唐的威严之下,荣留王高建武与渊大祚摒弃前嫌,再次拧成一股绳反而不美。第三个理由就更简单了,我去幽州的目的是颠覆高句丽的政权,是见不得光的的行动。要是让人知道我们做这种事,异族人人自危之下,一旦合纵连横防备我大唐反而不美。”秦风说到这儿,颇为无奈道:“隋末乱世数十年,这天下也让大家打得稀巴烂,导致天下人口十不存一,说不好听一点,我大唐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虽说大唐立国以来,各方面都是蒸蒸日上,可我们的底子太过薄弱了,还没有对抗整个天下的实力,还不具备号令天下的实力。所以,我们每行一事都人小心小心再小心,我这里要是出了问题那就是罪魁祸了。所以,我此行可以失败,但绝不可以让人看出我大唐的野心。”
李世民深深看了秦风一眼,继续看了下去,认真的反复看了三遍:长长两余字的要求,不是漫天要价,不是强人所难,而是在大唐支持的范围内竟可能的需求一些攻打高句丽至关重要的东西。
长长的吐了口气,李世民深为感动的拍拍秦风的肩膀,动容的道。“有你这样的女婿、大臣,是我大唐之幸,也是我李世民之幸,贤婿所有要求,一律准了……朕在长安等候你凯旋归来的消息!”
秦风昂扬道:“决不负陛下期望!”
“你打算什么时候走?”不得不说,李世民对秦风的恩宠确实到了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什么时候上任,由秦风自己来定,他从来都没有催问。
“还有一些小物件没有打造好,工部给我的答复是三天。等这些物件到位,我就立马北上。”说到这儿,秦风蓦然想起了一事,便对李世民正色道:“岳父,作为迎宾使的正使,我在各国使节团里现一个让我十分顾虑的人物,我在幽州的日子,您千万要小心这个人。”
“谁?”李世民顿时也警惕了起来,他知道秦风天不怕地不怕,别看他嘻嘻哈哈的,可骨子里高傲得很,他对于异族从来没有重视过谁,哪怕是曾经的颉利可汗也没放在心上,此刻,这么郑重其事的介绍一人,还是从未有过之事。
“吐蕃禄东赞!”
“吐蕃?”李世民哑然失笑,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度而已。有必要这么重视么?
秦风却没有半点笑意,他正色道:“岳父,您或许没有注意此人。可是小婿与他有所接触。说句实在话,禄东赞此人之才华,绝对不弱我大唐王朝之房杜!”秦风他熟知历史,对于禄东赞这个人物多少有些了解。唐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