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壮哉大唐少年郎-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将军,可是感染了风寒?要不要找大夫看看。”李靖关心的问着。

  “谢大总管关心,没事,没事!”秦风自己就是这里最好的医生,自己的身体能不知道吗?只是话没说完,又是三个连环喷嚏!

  尉迟敬德也忍不住劝说起来:“秦将军,草原上冰天雪地的,风寒很难治好,生病趁早治疗。”

  “没事,多谢关心,我的身体还能不知道吗?咱们还是继续吧!”秦风苦笑着说。

  “那好吧!颉利到现在还不死心,看来他是打定主意与我们耗下去了,这场攻坚战在所难免。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不仅仅是城高池深的定襄城,还有恶劣的天气,虽不说是滴水成冰,却也差不到哪里去,守城一方一盆冷水就能让我军失去战斗力。可是我们又不得不战,因为每天消耗的粮草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我大唐的国库容不得我们无限拖下去,年前,我们必须结束这场战役。”李靖的声音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权威,这也是出将入相的人物,对于大唐的实际底子是知之甚详:“颉利可汗现在就是缩在龟壳里的乌龟,敲开他的硬壳,他就死定了。定襄城对于我们而言就是最坚厚的龟壳,怎么拿下定襄,又不损失太大,是我们作为主将要考虑的问题。本将希望大家群策群力,想出一个好办法。谁先来?”

  这苦寒之地,一至秋深,便已冷得非同小可,到得冬季,更是滴水成冰,稍一防护欠周,鼻子耳朵往往便冻得掉了下来,至于指头僵落,手脚冻腐,尤为常事。

  大家不是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均知时间越久,局面对自己越发不利,倘若晚间遇上寒潮侵袭,一夜之间官兵冻死一半也非奇事。颉利大军住在定襄城房屋之中,墙垣、房屋挡得住寒气,唐军却宿于野外营帐,纵然生火,也无济于事。

  大家均知事关重大,是以不敢胡乱出主意,纷纷皱眉思绪,希望找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来。

  “大总管,末将有话要说。”秦风出列道。

  大家精神一震,热切的盯着秦风,他们知道秦风的鬼点子特别多,以为他有了什么好办法。

  李靖道:“秦将军请说。”

  秦风道:“末将想要知道这儿最冷的天气会冷到什么程度,能不能达到滴水成冰的地步?”

  “能!”李靖用兵重谋,极为低调,却每每出其不意,一战而捣中敌人的要害。而要达到这个效果的前提,则是要熟悉战场的地形、天气,敌人的文化风俗,故而,他给了秦风明确的答案。

  “大概是什么时候?”

  李靖捊着花白的胡须道:“末将关注这里的天气已有十年时间,正常来说,最冷的天气将会从十天后开始,但是,也不能保证没有误差。”

  秦风笑着说道:“十天足够了。”

  “秦将军有办法了?”李靖喜极而起。

  秦风道:“办法是有了,不过我需要两样东西,一是大量的水龙,二是充足的水源,定襄城护城河宽有一丈,深有四尺左右,水源是不成问题了,现在关键是要水龙。”

  李靖双眼一亮,道:“秦将军是说……”

  “没错!”秦风笑着回应。

  “大总管,秦将军就别打哑谜了,我这都急死了。”尉迟敬德大声嚷嚷着。

  薛万彻亦道:“正是。末将愚蠢得紧,要请大总管、秦将军指点。”

  李靖得了破敌之策,神情一片畅快的向秦风道:“办法是秦将军想的,还请秦将军给大家解说一下。”

  “喏!”

  秦风道:“我听说北方一到冬季就特别寒冷,一盆热水往地上一泼,立即便结成了冰。倘若咱们用一两千架水龙,连日连夜的将热水射进城去,那便如何?”

  众将一怔之下,脑筋较灵的数人先欢呼了起来,跟着旁人也都明白了,大帐之中,欢声如雷。众将齐叫:“妙计,妙计!水漫定襄城,冰冻突厥人!”

  过得片刻,欢声渐止,有人便道:“只是军中没有水龙啊,就算要到朔方、灵州、代州等边境城市调集过来,一来一回也得花了不少时间,要是错过了最冷的时候,效果将会大大减弱。”

  尉迟敬德出身低微,他发迹前是一个铁匠,对于木匠也有一些了解,这时躬身说道:“大总管:末将有个建议,请大总管定夺。”

  尉迟敬德道:“你说罢!”

  尉迟敬德道:“制作水龙其实很简单,咱们根本无须花费心血去调集,现做即可。末将小时候,每逢夏天便跟同伴玩耍,大家用竹筒水龙相互对射着玩。那竹筒水枪,是将一根毛竹打通了,末端开一个铜钱大的小孔,另一端用一条木头绑着破布插在竹筒之中。使用之时,先将水龙的小孔浸在水里,木头后拉,竹筒里便吸满了水,再用力推动木头,水龙里的水就射出去了。”

  韦小宝嗯了一声,凝思这水枪之法。

  程咬金也说道:“大总管,这水龙可大可小。末将小时候也跟同伴玩耍过用水龙射人之事,倒也有趣。就可惜这里没有竹子,要做大水龙,需要的大楠竹南方才有。”

  李靖问秦风:“秦将军有甚么法子?”

  秦风道:“这一带竹子是没有的,可大松树、大杉树却多得很。咱们将大树砍了下来,把中间剜空了,就可做成大水龙。”

  李靖道:“要剜空大松树的心子,可不大容易罢?”

  尉迟敬德说道:“这事倒不难办。可将大木材破成两个半爿,每一爿中间挖成半圆的形状,打磨光滑,然后将两个半爿合了起来,木材中间就是一个空心的圆洞了。两个半爿拼凑之时,若要考究,就用笋头,如果是粗功夫,那么用大铁钉钉起来也成了。”

  李靖大喜,叫道:“妙极!做这么一枝大水龙,要多少时候?”

  尉迟敬德道:“末将自己动手的话,一天可以造得两三枝,再赶夜工,可以造得两枝左右。”

  李靖道:“尉迟大将军,可愿主持此事?”尉迟敬德的生活、地位是今非昔比,李靖才用了商量的口吻,要是惹毛了这家伙可不好。

  谁曾想到,尉迟敬豪迈一笑道:“小事一桩包在末将身上了。正好圆一圆儿时的乐趣。”

  “大总管,尉迟将军一个人的话,慢了一些,也太累了,咱们总不能让尉迟将军数十日不眠不休吧?”众将听罢,不由得哈哈的笑了起来,尉迟敬德也忍不住笑了。

  秦风看了老神在在的程咬金一眼,更明白这货说的话了,原来尉迟敬告果真是故意做出那狂妄自大的模样的。

  “大总管,不妨在全军召集会木工的将士给尉迟大将军打下手,一起来干,人数不足,咱们就由会的人做师父,即刻便教徒弟。这是粗活,水龙外的树皮也不用剥去,只要能射水入城,那就行了。有了树皮,反而更加坚韧一些。然后再分一部分人专门砍树、搬树。当然,最后在定襄城的视线之外来操办此事,以免颉利事先有所准备。”

  “好,尉迟大将军负责制作水龙,秦大将军你负责砍树、搬树。其他人,给本将紧盯定襄城,咱们争取在一人未损的情况下,全歼城中突厥军。”

  “喏!”

  “喏!”

  众将得令,分带所属士兵,即时出发,各司其职。

第405章:尘埃落定


  人多力量大,大军出动,不到半天时间就砍伐了数千株百年古树,之后,在尉迟敬德亲自带队之下,近千有着木工制作经验的士兵,以及四百多名手艺灵巧的士兵相助,连夜开工,赶制水龙。

  当天,尉迟敬德率先造了一支,并拿出来示范,那水龙径长二尺有余,剖开的木枪筒有一丈来长,活塞末端装了一条横木,六名士兵分站左右,握住横木一齐拉推。从水枪口倒入热水后,尉迟敬德一声令下,六名士兵出力推动活塞,热水从水枪中激射而出,直射到二百余步之外。

  李靖看了试射,连声喝采,说道:“妙,妙,妙不可言。颉利有难了。”李靖哈哈大笑,吩咐连日连夜赶制。

  仅是八天时间,制作出了三千多台水龙。

  对付一个定襄城已经足够了。

  而在第九天,寒潮果真是如期而至。

  **********

  第十天,李靖卯时升帐,击鼓聚将,下令将水炮抬上长垒,水龙一齐对准城中。军中号角齐鸣,各营将士一齐动手,将冰雪铲入铁镬铁锅,烧将起来。

  颉利正在热被窝中沉沉大睡,忽听得城外喊声大作,急忙跳起,匆匆穿上衣服,披上貂裘,到城头察看。其时风雪正大,天色昏暗,朦胧中见到唐军长垒上摆满了一棵棵大树。

  站在城领眺望,颉利心想:“唐军蛮子砍伐木材,要生火取暖,如此看来,那是要围城了。哼,你们喜欢围就让你们围个够。”

  他命令士兵往城的外墙泼冷水,不到很两刻时间,寒风中,定襄城凝结成了一坐冰城。唐军在等待寒潮的到来,颉利同样在等,他等的就是这一刻,现在整个外墙滑不熘手,纵然唐军再厉害,也不可能如同往常那样自如攀登,到时候,仅是一盆冷水就足以让唐军失去战斗力。这个办法是赵德言献出的计策,目前看来,效果还是不错的。

  颉利抹了一把光滑的外墙,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有了这硬城,李靖你纵然有万般诡计也无法施展,等你们粮尽,自然会离开,嘿嘿,到时候,我要你们血…债…血…偿。攻城吧,哈哈,尽情的攻城吧!”

  正得意间,勐听得唐军齐声呐喊,有如山崩地裂一般,数千株大树中突然射出水来,四面八方的喷射入城。

  颉利大惊,只叫得一声:“啊哟!”一股热水当胸射到。总算天时实在太冷,热水射到时已不甚烫,却冲得他立足不牢,一个踉跄,倒在城头,身旁亲兵急忙扶起。但听得四下里都是喊声,头顶水声哗哗直响,一条条白龙般的水柱飞入城中。霎时之间,定襄城上罩了一团茫茫大雾,却是水汽遇冷凝结而成。

  颉利心中乱成一团,叫道:“唐军使妖法!”大树中竟会喷出水来,自然是妖法无疑。他惶急之下,大叫:“大家小心,别让唐军冲上城来。”

  颉利可汗想多了,唐军压根就没有想过白白牺牲大唐将士的性命,他们根本就没有攻城的计划,当全城士兵涌上城头的时候,迎接他们的不是抬着云梯的唐军,而是三千余支水龙发射出来的水柱,仅是一轮齐射,就让守城一方吃了大亏,一个个都给射成了落汤鸡,突厥人生在恶劣的环境里,耐寒的本领比唐军高出的可不仅仅是一两筹那么简单,可再怎么着,他们依旧脱离不了人这个范畴,就这么长时间穿着**的衣服,他们同样也受不住。

  人人身上淋得落汤鸡相似,初时水尚温热,不多时湿衣渐冷,又过一会,湿衣开始结冰。众人大骇,纷纷脱下衣裤皮靴,各人均知湿衣一经结冰,黏连肌肤,那时手指僵硬,再也无法解脱,就算有人相助,往往将皮肤连着衣裤鞋袜一齐撕下,实是危险不过。

  地下积水渐高,慢慢凝固,变成稀粥一般,突厥人赤脚踏在其中,冰冷彻骨,忍不住双脚乱跳,大叫:“冻死啦,冻死啦。”

  仅仅三轮齐射下来,众军四散奔逃,哪里还有人理会暴跳如雷的颉利可汗?

  无奈何,深知唐军诡计多端颉利只得派自己的亲兵攀上城头巡视,这些人心性坚硬,称之为死士亦不为过。得颉利之命,这些人凌然无畏的爬上了城头,可迎接他们的依旧是无穷无尽的水柱。

  唐军望见城中突厥兵狼狈的情况,顿时欢声雷动,大家干得更加起劲了。

  相对于定襄城中的鸡飞狗跳,乱成一团,唐军的阵地却是热火朝天,在将军们的指挥下,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负责烧水的加柴烧火,负责加水的将冰雪铲入锅中,有一些胆大的见突厥人乱成一团,便提着木桶跑到护城河中担水,至于负责补给“弹药”的士兵败是将热水一桶桶的自炮口倒入。

  炮筒中水一倒满,“一、二、三,放!”六名士兵奋力向前推动活塞,一股水箭从炮口冲出,射入城中。

  尉迟敬德、程咬金两位不甘寂寞、童心未泯的老将,赤着膀子亲自上阵,一人充当一尊水龙的炮手,将一身蛮力发挥得漂流尽致。

  搞了一会儿,什么都要急出高下的两个活宝,生出攀比之心,各自挑选手脚灵活的助手,组建一支后勤队伍比了起来。而旁边,则是他们的亲卫统领分别记录着对方主帅的发射次数。

  李靖听到汇报后,灵机一动,便将两位大将军的行为加以宣传,士兵一听尉迟敬德、程咬金这两位赫赫有名的开国元勋都亲自上阵了,顿时,士气倍添,速度一下子就提升了上来。

  作为狗头军师的秦风见状,顿时再献出了一条极其恶毒、极其污辱人的馊主意,他派出一支军队,专门负责收集人蓄大小便,让补给“弹药”的士兵往水桶里灌了进去。然后,再给城里的突厥人头上加“香料”!

  李靖听罢,也是哭笑不得,不过,并不迂腐的李靖也不阻拦。任由秦风去折腾。

  将士们可不是什么君子,一个二个都是五大三粗的大汉,对于作风这种类似于恶作戏似的添加,不但没有嫌弃恶臭,反而乐此不倦,有的家伙甚至往锅里倒与冰、水一起煮,顿时,臭味熏人。

  一场本应是生死血战的大战,经过秦风的引用韦爵爷的“水漫雅克萨,冰冻鹿鼎山”一计,顿时,在唐军这一边,已经演变成了一场充满童趣的游戏。

  但是,对于定襄城中的突厥人、前朝余孽、汉奸走狗,则是一场灾难。

  一场苦不堪言的灾难!

  颉利可汗的死士,可以坦然面对将他们置于死绝的战场、冰寒的水流,但是,这群强悍至极的杀人机器,挨了几记加料的弹药之后,也全都崩溃了,一个个都逃得远远的,躲在了安全的距离,忍受着漫天的恶臭,穿着**的衣服在城头上迎着冰冷的风打着哆嗦警惕的看着无法看清的城下!

  只不过,人终究不是铁打的身体,随着时间的推移。

  一些体质较差的人首先忍不住了,一些人就这样冻死在了城头,一些人也是失去了战力,打喷嚏的声音更是此起彼伏。

  唐军的三千余支水龙,围着定襄城发射,可谓是面面俱到,不到一刻的功夫,全城都让一种奇异的恶臭给充满了,恶心的味道让人难以唿吸!

  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饥肠漉漉的时候,面前摆关香喷喷的烤肉,当你正准备美滋滋的享受着的时候,一团粪便从天而降,砸到了你手中的烤肉。那种感觉才让人恨不得问候作恶者的祖宗十八代。

  古代的城堡、特别是边境的城堡,面积并不大。

  当颉利把大军拉回定襄,打算与唐军拼耐力的时候,城中已是人满为患,所以,水柱是一砸一个准。不管是人马,全部中招。哪怕是城中的所谓的“皇宫”也让满是味道的水流而占据了,由于水柱来自于四面八方,人们都不知道哪里是安全的,房间,唯有房间是比较安全的。

  皇室有着青砖绿瓦,还好一些,顶多只是臭了一些,可是那些只盖着茅草的民房和露宿于街头的人们就凄惨了,眼睛看到的是铺天盖地的“弹药”,鼻子里闻得的是臭哄哄的味道,身上感觉到的冰冷的湿衣,由这三个感觉引发的一种冰冷的绝望之感。

  “你这主意,太缺德了一些!”李靖找来秦风这个始作俑者,他老人家的中军帅帐也是远离了前线四里路,这绝对是李靖为将帅以来的第一次,他不怕死,也怕那臭不可闻的味道,故而,早早在秦风加料的时候就撤离了阵地。

  李靖很会做人,哪怕是政敌他也不会恶语相向,“缺德”二字足以道明他此刻对于秦风这馊主意的评价了。

  “不过效果嘛……”李靖哈哈大笑道:“比起普通的水流一定要强上百倍有余。”

  李靖望着济济一堂的将军一脸轻松的模样,再看看汗水淋漓的尉迟敬德、程咬金那兴致盎然的脸孔,笑着说道:“本将也没有想到,一场血战会变得如此之轻松,可如果颉利愣是忍受这份屈辱,一直这么拖下去的话,咱们还是输掉了战争。”

  没错,大唐拖不起,是十数天前大家得出的共识。

  “你们说,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打这一场仗?”李靖心中有了定计,不疾不徐的问着。

  李靖是统率三军的大总管,是地位最高的人,在李绩还未前来汇合的情况之下,秦风是当之无愧的第二把手,在这种正式场合下,哪怕是尉迟敬德、程咬金也不会抢先发言。虽没有明文规定,先来后到,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当以秦风为先,以视对权势的敬畏。

  秦风见大家都望着自己,便道:“现在并不是最佳的攻城时候,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情,咱们不能干!我的意思是与其打,不如不打!在加了料的水柱之下,颉利军已乱成一锅粥了。”

  大家听罢,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待大家笑过后,秦风继续道:“突厥无军纪可言,为了自己他们什么事都做得出来,这一点,从上次炸营即可证明。”

  李靖跟着颔首点头道:“这一点无须再议。”

  “有一次必有第二次,定襄城中塞满了人,一旦有人承受不住冰冷、饥饿、恶臭、疲劳,就会与民争屋,先是与民争,之后就是兵与兵之间的较量了。上一次炸营,肯定还有漏网之鱼,颉利也肯定知道了朔方一线失败的原因。颉利是草原上的雄主、英主,同样的错误他绝对不会犯第二次,故而我认为我们不用攻城,他们就会自己出城,准备突围而去!”

  见大家都在聆听,秦风继续朗声道:“有言,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为迎战我军,颉利是鼓舞挑衅,士气正旺,如果当时选择突围,他还有一线生机,而现在么,颉利军之士气已降至冰点,正是他们气势衰败之时。所以,围堵起来并不困难。”

  李靖赞道:“秦将军与本将想到一块儿去了,我也认为他们会选择突围,而且时间就在今天!因为拖得越久,于他越不利,突厥不善夜战,他们一定会借着骑兵的优势,于北方突围。对于颉利而言,是背水一战,也是破釜沉舟之一战,所以,千万不要小看颉利的这群残兵败将。”

  “大总管,我军擅长长途奔袭,且有专门克制骑兵的陌刀营,又有对付突厥人的经,北门就交给我吧。”秦风毫不犹豫的说道。

  “诸位将军以为如何?”李靖为人谦虚,最善于听人意见,当然,当别人的意见与自己相佐时,他会坚持最正确的观点。

  现在只有两路军,一路是李靖为首,一路是秦风为首。李靖是谋战派,显然不太适合打硬仗,而秦风的虎贲军又是打硬仗出了名的军队,在大唐获得突厥克星的美名,人选自然不言而喻。

  “我没意见!”尉迟敬德大咧咧的说着,到了他们这样的地位,已经不在乎功勋了,要是再发展下去,就不好办了。作为一头程咬金式的老狐狸,尉迟敬德同样是识进退的人物。

  更何况,他的儿子就在秦风帐下听用,要是秦风抓了颉利可汗,论功行赏之时,他儿子尉迟宝庆纵然不是头功,却也会获得不小的封赏,这是两全其美之事,尉迟敬德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争抢功劳

  “好!”尉迟敬德的话,让李靖着实松了口气,他最怕的是尉迟敬告闹起来,尉迟敬德的表态让他松了一大口气。

  李靖已经定了打法,就怕尉迟敬德横插一腿,打乱了他的计划。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尉迟敬德固然不是猪。但李靖还真有点担心横道、张狂的尉迟敬德给坑了。

  这与神样的队友配合,果然是轻松自在。

  能够轻轻松松的了解彼此的想法念头,难以加以配合。u



第406章:山雨欲来风满楼


  “怎么办?怎么办?”颉利可汗忍受着嗅觉上的摧残,在宫中焦躁不安,他已经撤下了城头上的亲卫,再这么下去,他的最后杀手锏、护身符就这么没了。 ?

  现在,让他派往城头的亲卫已经失去了战斗力。一个个都在房屋里打着哆嗦呢!

  形势已经越来越严峻了,一些人已在城中开始砍人了,颉利可汗不得不派出一部分亲卫去维持治安,他接到的最后一道信息是:亲卫动刀杀人了!

  一旦再杀,结果会是如何?

  前车之鉴!

  七万大军是因为自相残杀而全军覆没,旧事将要上演了么?

  颉利心乱如麻!

  连骂人的心情都没有了。

  “汗王,撤吧。再不撤,就没有人了。”给放了出来的赵德言即使在这寒冷的冬天里也是汗流满面。

  局势已经糜烂至极,定襄已经没有守下的希望了,再不决定,后果将是一人都逃不出去!

  炸营这种事儿,一生经历一次已经不堪回,再来一次,他赵德言可不相信自己还有能幸运的逃离,定襄城四面是高大的城墙,与朔北草原边境相比,逃生的机率将会大大的减弱。他一个文人,虽会一点本事,可与突厥人相比,连花拳绣腿的资格都排不上!

  “汗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撤吧。再不撤就来不及了,城外,一定还有唐军在等着我们。再等下去,就无人可以迎战唐军了。”一边的义成公主也有劝谏着。

  颉利可汗颓然坐在了虎皮交椅上,怔忡半晌道:“传令下去,全军从北门撤离。告诉大家,不想死的就给我杀出一条血路。”

  赵德言皱眉道:“汗王,北门一定是唐军重兵防守的对象,不若往东门突围吧。”

  “不,就朝北门突围。”颉利可汗坚持着自己的想法,对义成公主与赵德言解释道:“大厦将倾,非人力可以挽回。要是从东门突围,即便我们一人不少的脱困,也将是四处逃窜,让唐军一一猎杀,与其如此,还不如来他一个置死地而后生,杀出一条血路,用这些注定要离我而去的人,给唐军最致命的一击,是我想要看到的结果,如果上天眷顾,说不定还能杀光这一门之唐军,到时候,趁机冲击李靖大营。唐军已经让大家绝望了,我们现在抱着必死之心去绝地反击,谁胜谁负还不一定,所以,我们目前还是有希望的,即便我们攻不破李靖中军大营,可也为我们的撤离提供了大量的时间。”

  “汗王英明!”义成公主、赵德言恍然大悟,细一思索,也觉得这是他们唯一的出路了。

  “爱妃,我调遣七百人亲卫护卫你的安危,阿史那先突、沾尔忽作为左右统领,由赵先生居中调度。现在性命要紧,那些没用的财物就留下来吧!至于那些老弱病残没用的人,就任由他们自生自灭吧。中原王朝自诩仁义,只要这些人不反抗,他们断然不会向手无寸铁之人下杀手的。当然,咱们也不要这么悲观,我们回城过夜也是有可能的。突利小儿背水一战、破釜沉舟而大败拉乌尔部,我们人数与突利相当,我就不信到了我们这儿就注定要失败。突围后如果大家失散了的话,就往五原汇合,那里还有阿史那思摩率领的三万勇士,也是我们最后家底。”

  阿史那是突厥皇族的姓氏,阿史那思摩自当是突厥皇族中的一员。武德年初,在突厥还未于大唐撕破脸的时候。阿史那思摩多次访问大唐,几乎可以算是当时突厥的外交大使。那个时候,突厥极为强势,大唐亦不过方刚打下关中,立足未稳。对于突厥,存着一定的巴结之念,特别册封了阿史那思摩为和顺郡王。直到大唐崛起神。引起了突厥的忌惮,唐突不和,双方才断了来往。阿史那思摩也从突厥的外交大臣,变成了镇守一方的重臣,为颉利看守着一道最为重要的门户。

  “你们在稍作准备就往北门汇合,你们在最后,一定要紧随大军,落下了,就没有活路了。”

  颉利可汗再三交待后,带着自己的战刀,在一群亲卫的护送下,离开了皇宫。

  颉利可汗后悔得要命,早知今日,他就应该听从赵德言的建议,在秦风大军尚未到来之前,逃入大漠深处,在大草原这个天堂中消耗着唐军的有生力量,突厥人明明是狼,是善于进攻的恶狼,可自己偏偏要学着大唐,把一群像羊一样的圈养起来,希望学一学大唐,用坚城来拦住大唐前进的脚步。可惜,他太高看了自己,太高看了突厥军,也太低估了唐军唐人的聪明才智,到了眼前生死存亡之际,颉利才豁然明白:所谓的硬城、冰城、冷水、恶劣的天气根本拦不住唐军。

  颉利在马背上回头一看,怔怔的看着一片气派万千的皇宫,方才知道他所学的兵法战术,跟真正通晓兵势的中原人比起来,相差太多太多。

  作为一个草原上伟大的可汗,面对这种恶劣的情况,颉利可汗已经渐渐有些无所适从了。自信心也跟着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他想要反抗,想要带领族人走出困境,却无计可施。

  久久,他长吸一口气,完成不顾从天而降的各种异物,迎着漫天的人畜粪便奔向北门,去那里召集了他的狼子狼孙,做着背水一战、破釜沉舟的感言,为了激大家的士气,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把唐军贬得一文不值,将他们说成是杀人不眨眼、吃人肉、喝人血的的恶魔,而那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就是颉利用来证明唐军是吃人肉喝人血的证据,在他的刻意为之之下,突厥人为了自己的生命着想,一时间也是同仇敌忾,一股誓死如归的悲壮之气在大军中漫溢开来,一瞬间,他们已经忽略了天上的异物,一个个紧握战刀,对颉利可汗的任命凛然遵从。

  这些人绝大多数是颉利的死忠分子,现在人心惶惶,颉利这一出面,让大家如若看到了一盏明灯,一根最后的救命稻草,威望素著的颉利一鼓动,就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颉利在布兵方面也这也用的极为高明,他以忠于他的三千兵马开道,让大家看到了颉利的决心,也让大家知道,颉利是玩真的,并不是在关键时刻排除异已。同时,那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在此刻挥了巨大的作用。

  面对这种情况,突厥军的出路只有一条……杀穿。

  只有杀穿唐军部署在北门的军队,他们才能有一线生机的逃出去。突厥人贪生,面对这种死亡的威胁,他们也只能以最大的力量求的一线生机,帮助颉利阻截突破唐军的包围圈。

  至于颉利可汗那三千人,则是真真正正的牺牲品了,但是只要是人,都不想死。这三千个突厥最为强悍的士兵,即便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