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壮哉大唐少年郎-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快乐巅峰后,总是一段迷茫的空虚。在这宁静的夜晚,马云萝辗转反侧胡思乱想,这一处院子只有一男一女,卧房跟卧房就隔着两扇木门,木门外,睡着一个男人,一个她愿意亲近,且喜欢的男人。

  这个男人只要有想法,轻轻的一推门,就能进来。就能看到她横陈的玉体。

  哦,他本事出众,甚至不需要开门。

  如果他进来的话,自己该怎么办呢?

  半推半就,还是直接拒绝?

  他会不会像今晚去那处庄园一样,悄悄的蹲在屋顶上留意着自己的一举一动呢?

  又或者……

  马云萝在床上难以入眠,想着想着,媚眸如水,潮红的脸欲滴,身体又产生了羞涩的反应。

第372章:马周担纲


  第二天一早,秦风早早起来了,他可不想第一眼看到马云萝,那样太尴尬了,也有些不自在。????

  马云萝何尝不是,她早上一起来,这才想起昨天夜里的一切,以及自己“荒唐”的反应,不由的脸颊烧,做贼心虚的她不确定秦风是否听到自己回房后的荒唐的行为,与那羞人的声音。

  赶紧收起那条潮湿的亵裤,藏在袖口里,就着一半干净的准备用来洗漱的清水洗了,准备晾在了卧室里。

  “云萝,吃早点了。”

  “来,来了!”马云萝激动的手一抖,差点儿把手中的裤裤扔在了地上。

  “吃了早点,我要议事,这倭奴鬼子包藏祸心,鬼点子最多了,不能让他们如意顺遂。”秦风手撕着馒头,一口一口的吃着,道。

  “我吃饱了,兄长慢用。”马云萝腾的一下,脸儿红通通的,像是熟透了的苹果一样,他丢下手中的馒头,飞也似的逃走了。

  “有必要吗?比起他们的爱情动作片,境界和效果差远了,小孩子真是太单纯了。”秦风看着一口未啃的馒头,无语的嘀咕,继续着未尽的早餐大业。

  *****************************

  都督议事厅,罗通、李业诩、程处默、尉迟宝庆、房遗爱、马云萝,刘仁轨、马周、杜荷等人聆听秦风讲述自己和马云萝夜探庄园的经历,他们个个都听得脸色大变,显为倭奴等人的毒计震惊不已。

  待秦风讲完之后,罗通立刻勃然大怒道:“好啊!咱们兄弟什么时候吃过亏,向来只是我们算计人的份儿,这些鸟人真是活腻味了。特别是这些民族败类,更加该死。堂堂天朝上国,泱泱大国子民居然去和一群奴才合谋,真乃我大唐之耻!”

  李业诩一脸庆幸地说道:“幸好老大机警,成功潜入庄园得知了安倍进土等人的奸计,不然后果不堪设想。既然得知了他们的阴谋,事情就好办了。”

  秦风把主要功劳归于马云萝,众人听闻之后,也纷纷称赞了马云萝一番,让她不由俏脸微红,连声谦逊,称自己与秦风只是误打误闯而已,正好碰到安倍进土他们商议,实乃侥幸。

  房遗爱这时粗声粗气地说道:“老大,现在既然知道了那些鸟人的诡计,我们怎么应付呢?依我的意思,现在就点兵去把那一干人抓起来,看他们还能作甚?”

  他说完之后,原以为大家都会赞同。不料得意洋洋的环顾四周,现众人却都愁眉苦脸,连连摇头。

  房遗爱心中不解,还浑浑噩噩地问道:“你们咋摇头呢?难道不想抓那些鸟人了?”

  马周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茶后道:“那倒不是,不过咱们如果就这样莽莽撞撞地杀上门去抓他,师出无名,反而会落人口实。毕竟他勾结败类探听军事机密,企图盗窃冶炼术,暗害将军诸桩罪行皆无证据。他们反倒可以状告将军收了他们的金钱、美人,并给他们办事,陛下英明神武,自然不会相信这种拙劣的借口,可却给了朝中大臣弹劾将军的机会,要知道将军提出了那么多利国利民的大事,百姓满意了,可有一撮人欲除掉将军而后快,而且,这一小撮人还是大唐颇有影响力的群体,一旦他们抓到了把柄就会像疯狂一样的往将军身上泼脏水,且就算一切顺利,安倍进土与那些败类束手就擒,可倭奴的隐患依然存在,难保倭奴不会再派人潜入我大唐流窜作案,到时候他们隐藏得更深,更难察觉了。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永除后患的万全之策,不但要拿下安倍进土与一干败类,还要一举把赵忠幕后的人挖出来。这种人为了个人恩怨而枉顾国家大义,这种自私自利的小人,就这么让他们逍遥法外,实在太过便宜他们了,不把他们身败名裂,如何达到杀鸡儆猴、警示他人的作用。”

  众人听闻之后,皆连连点头称是。秦风见马周说话不紧不慢,神色轻松,轻松,似乎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便猜到他心中已有了对策。他微微一笑道:“宾王,有何良策赶快说出来嘛,免得吊大家胃口!”

  马周听罢忙放下茶碗,侃侃道:“其实计策也很简单,那就是将计就计,让敌人以为我们中了计,但实际上中计的却是他们……”

  “哦?宾王的意思,我们应该如何做呢?”众人一听,皆来了兴趣。

  马周微微一笑道:“呵呵,其实要除掉安倍进土与这些败类简单,关键是如何让倭奴在我大唐永无立足之地,让他们永世无法踏入中原半步。要对付倭奴,关键在于造势,将事情弄大……造势,除了让倭奴滚回大海中心,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把幕后针对将军的人挖出来,到时候,个人恩怨已经不是个人恩怨,而是成为国家大事,人证、物证皆在我们手中,我们就算做得离奇过分,天下人也会拍手称快……”

  秦风的表情有了变化,眼中出现一丝动容:马周的本事果真不是盖的,怎么对付倭奴,怎么让倭奴彻底滚出大6,怎么让永远无法学到大唐半点本事,他还没有想好,但大致上还是有点眉目的,就如马周说的一样。对付倭奴,关键在于把事情闹大。因为倭奴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秦风只是一个将军,国与国之间的事情他做不得主。

  李世民权倾天下,却有一些小自恋,如果倭奴屁颠屁颠的认错,或许以他自恋的心态,还真的容忍了。所以,若是小打小闹,根本不足以让李世民制裁倭奴,但是一但事情闹了起来,纸掩不住火,大臣的议论,天下百姓的民意,都会让李世民不得不秉公处理,顺应民意的制裁倭奴,除非李世民想当一个人人唾骂的昏君。作为一个鼎鼎有名的千古一帝,李世民还是很重视自己名望的。

  一旦失去了仿效了对象,倭奴只能在海中央自生自灭,做着“日出之国”的美梦,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明,其中花了数千年的时间,要是让倭奴自己磕磕碰碰的走,说不定到了世纪还是半奴隶半封建的社会呢。

  如此一来,要不要说学会冶炼术,更不要说打造出世界一流的武士刀了。

  横刀代表着大唐举世无双的工艺,近乎八十厘米的长刀闪着森然的寒芒,直平的刀背,锐利的刀锋,尖利的刀尖,无不显示着这刀的凶煞。此刀可以说是集刀剑之大成,厚实的刀背让刀不易折断,锐利的刀锋能够轻易破开一切血肉,尖利的刀尖又赋予了此刀拥有十足的破甲能力。

  唐横刀无愧是当世最强悍的工艺,小日本只是学去皮毛,便让日本刀名列世界三大名刃。若这横刀的技术流传下来,哪有日本刀的地位。没有了原形原工艺,倭奴还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地方?

  秦风思索的瞬间,马周已经说出了异曲同工般的大体计划,只听他继续道:“现在我们要做的除了跟踪安倍进土,还要追踪赵忠,到时候人脏并获,看他们怎么说?还有,都督府中不是还有两个活着的奸细吗?想必安倍进土也知道,此后再无见面的机会,所以,他们暗中肯定有着我们所不知道的联系方式,用精神审讯法,套取她们的一切事宜。将军,你有没有一种慢性毒药?能够让人痛不欲生,而不致命的那种。”最后一语,马周是对秦风说的。

  “有!没有解药半年作的,一年作的应有尽有。”秦风给他一个肯定的说法。

  马周阴阴一笑:“如此便好,有了这种毒药,完全可以让那些败类戴罪立功。就这种人物是极端的自私、怕死的,是地道的势利小人,他们自私自利,为了自己什么事儿都做得出来,他们为了财富可以背叛国家,为了性命同样可以背叛倭奴。性命与财富孰重孰轻,他们比我们更清楚。与此同时,我们不但不断他们财路,反而还时不时的让他们泄漏一些‘军情’给倭奴,让他们获取更多的财富。到时候,他们还不得乖乖受命于我们……”

  随着他侃侃道来,众人皆越听越震惊,虽然知道他的计策针对的是倭奴一干人,但仍然不禁出了一身冷汗。有的人甚至暗自庆幸,幸好马周是自己这一方的,不然,当他的敌人,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当马周说完之后,房遗爱方抹了一下脸上的冷汗道:“老马,你的这些对策可不比倭奴差啊!估计他们这下是死翘翘了!”

  马周嘿嘿一笑,轻抚了片刻颌下短须道:“对付这等歹毒之人,自然也不用跟他们讲什么仁义道德了!子曰: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他们会陷害人,咱们同样也可以害他们!而且,他们还不知道将军与马将军是武功高强之人,这可是咱们最为有利的一大杀招!到时候,我们想知道什么秘密,还不是眨眼间的事情?马将军与普通女性一样心细如尘,见微而知著,她在细节上比咱们这群大老爷们可强多了。”

  马云萝听闻之后,环顾四周,见众人都在看她。不禁俏脸微红,低垂着头道:“大家太看得起云萝了。云萝定当竭尽全力,和大家一同破贼,力争不辜负众兄弟们的期望!”

  秦风星眸望了身旁的佳人一眼,信心大增。

  他起身微微一笑,一股凌厉的气势便从身上散出来,然后沉声道:“那现在就这么定了,就按宾王说的办。此事由宾王全权负责,关于此事,宾王可临时调度任何人听用,包括我在内!你尽管按你的想法去办,也无须询问于我,即便惹出什么问题,也不用担心,哪怕捅破了天,也有我秦风担着。只要问心无愧,咱们兄弟即便混成了白身,也一样活得精神、活得潇洒。”

  “马周定不负将军所望。”饶是素性冷静,可此刻,马周亦是语下颤抖。马周重情重义,受到秦风的知遇之恩,他一直没有机会报答,现在秦风将自己的前程都压在了自己身上,在深感责任重大之时,亦有士为知己者死念头。

  他性情古怪孤僻,终无一友,之后偶遇刘仁轨,两人成为至交,再之后,又一起效力于秦风麾下,在这里他依靠一身才华,做得非常开心,而且,与一众将领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别看平时相互阴损,可一旦到了关键时刻,都是可以以性命相托之辈。这里几乎没有勾心斗角,只因他们是一个铁血团队。而秦风就是这个团队的领头羊,一个团队,可以没有任何一个人,却不能没有领头羊,不然,人心就散了。马周心中甚至作了最坏的打算,一旦事件不成,他宁愿自己背负一切罪责。当然,他认为失败的机率几乎归零,不能也不会有失败。8



第373章:雷厉风行

  午饭之后,秦风、刘仁轨、马周、杜荷正在都督府前院处理着各种文书。这里已经成了都督府衙,大厅内摆放了许多案几、文书和资料。此刻的都督府已不是寥寥几人,除了他们几个人,还有十个从寒门士子里精挑细出来的人才,他们正处于考核期,一旦胜利通过几位巨头的考核,他们就可以在朔方都督府治下的基层任职了。

  由于南返百姓人数众多,且秦风等人也大都不熟悉本地事务,又兼人手不足,南返百姓现在都集中于一处,还没有分给他们具体的土地,此刻,他们主要负责南返百姓安置工作。

  这十人中,有一个名叫高沛的人是比较出众的人物,他学识渊博,头脑灵活且不迂腐,深得秦、刘、马、杜等人的认可。

  高沛三旬左右,是江南人士,他原本在江南一个县好好的当他的县丞,可读了秦风的,富有浪漫情怀的他毅然辞去了县丞之职,跑到朔方后,弃笔从戎,投起军来。

  可惜他是一个文弱书生,不通杀敌之技,愣是让军队拒之于门外。

  不过他有着书生的执拗,有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性情。

  第一次,军队把他客客气气的退回;以为他碰了壁就作罢,可谁想到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天,他天天一大早就守在了军营大门口。

  最终,惊动到了秦风。

  为了减少麻烦,秦风便将这可气又可爱的书生带回了都督府。秦风好说歹说,又是诗又是书法,又是摆道理,花了一个多时辰,总算将他说服了,高沛改变主意了,既然咱不是从军的料子,咱改当学生总是行了吧?

  于是,又粘到了秦风的身上,非要拜在秦风门下,学诗文、书法。秦风恨不得给他几大脚,可他求学的态度甚诚,大有孔颖达当初拜师的那种精神。秦风既感动于他对知识的求知,又有些害怕这种倔驴,无奈之下,秦风与他做约定,只要他达成自己的要求,自己就收他做徒弟。

  就这样,高沛稀里糊涂的成了都督府中的一员官员。

  其他人也是有才华却无机会的人才,得到了机会后,倍加珍惜,他们干起活来也是加倍的卖力。

  “都督大人,下官觉得之前将南返百姓和本地百姓混杂安置的方法有些欠妥。”高沛这时拿起一张安置示意图说道。

  “哦?高大人有何高见?”马周脸色微变地问道,因为这安置的办法就出自于他之手。

  高沛耐心解释道:“将南返百姓平均分配到周边各县,虽然安置的工作拆解后,压力没那么大了。但是两地百姓却因混杂居住,因互不信任。本地百姓更认为这些南返民众占用了原本属于他们的水源和土地,多有矛盾。还好大公子未提前征收赋税。也未让当地百姓服徭役。不然恐怕已经引发民变了。”

  “哦?那依高大人之意,应该如何安置才好呢?”马周神色稍霁,但依旧有些“咄咄逼人”地问道。

  高沛却是侃侃而谈道:“依下官看来,将两地百姓混杂居住原本也是可以的。但是却不应新设南返百姓的村子,而应该将他们以户为单位进行安置。下官以为,如果将南返百姓按一个村安置数户或者十余户的方式进行摊派。阻力会小很多,且不至于发生象固斯县那种两村百姓为争水源的殴斗。”

  这时,另一名朔方本地士子却不服道:“高兄,如果以每村安置数户百姓的方式将南返民众摊派下去。那些村子的村民会乐意接受吗?一个村子突然多了几户外姓人,他们会高兴吗?依然会认为占用了他们的水源和土地啊!”

  高沛却是毫不在意。微微一笑,继续解释道:“就是要这样做才能有效遏制两地百姓之间的冲突!当然,这项计划也不是孤立的,必须有一定的辅助措施,不然依然是镜水楼台一场空。”

  高沛的话。让秦风也不禁有了兴趣。他也开口问道:“高兄,有何良策,请只管说来!”

  高沛向秦风躬身行了一礼后,方解释道:“都督,小可认为,将南返百姓分散到各村后。由于他们人数处于少数,且所在村子内的百姓又大多沾亲带故。在这种情形下。他们应不敢主动滋事生非,至少减少了一半的闹事可能。而为了让本地百姓乐于接受这些南返百姓到自己村中落户。且和睦相处。我们可以发布公告,宣布凡是接受南返百姓的村子,且善待他们的,皆可以减免赋税,各个村子接受的户数越多,减免赋税的时间就越长越多。如此一来,各村百姓自然就不会抵触,反而会积极配合南返百姓安置在自己村了!有了百姓的大力支持与配合,既少了许多不必要的纠纷,又能让孤零漂泊、举目无亲的南返百姓感受到乡里乡亲亲人般的温暖,此外,又能减少府衙麻烦,可谓是一举三得之美事。”

  高沛的话,让在坐众人皆如梦初醒。他们万万没想到还有这一招,看向高沛的神色皆有了几分钦佩之意。

  秦风更是动容,之前李世民曾承诺过免除朔方城三年赋税,他原本打算等安置工作完成后再予以公布。而高沛的这项提议,却是把这免税政策活用到了极限。其心思缜密,头脑灵活,估计比马周也不多让,秦风有种捡到宝的感觉。

  他立刻点头同意道:“好!那就按高兄的意思办吧!你们马上制定一个细则出来,一个村子接受多少户南返百姓免一年,多少户免两年,多少户免三年。以及相关的奖惩办法……”

  接着,秦风起身望了一眼在场的众官员后说道:“诸位,如果此次安置工作能够顺利完成。我向你们承诺,愿意留在朔方的,可以转为朔方的官员。在我治下,只要有才华,只要品德端正,就不怕没有升迁的机会,希望大家努力工作,为百姓,也为你们争取一个好的前途!”

  众人皆躬身行礼,这些人更是来了劲,齐声表示将竭尽全力,不会让都督大人失望,不会让百姓失望。秦风在政务上没提拔什么人,但是,他在军队的用人方式是出了名的,他用人不拘一格,只重才德不重资历,更没有门户之见,这一点在朔方不是什么秘密,现在秦风既然把话摞在这儿了,那么,只要让秦风秦大都督满意,他们一下子就成了州府官员,那可是他们以前做梦也梦不到的好事。况且,谁不知秦风是当朝帝王的女婿、红人,若是得到他的推荐,不正是一步登天机遇么?

  不过,他们也知道关键不在秦风,而在于他们自身。能否获此殊荣,一切用事实来证明。

  刘仁轨、马周、杜荷见秦风一语就把大家的热情带动了起来。心下也是佩服秦风煽动人心的能耐,换成他们是万万做不到的,当然,这也是由个人的地位来决定的,秦风是三州之地的龙头老大,他说的话分量自然与他人不同。

  ****************************

  时间在忙碌中一晃而逝,安倍进土在朔方“玩”了六天的时间,其间,孙朗他们根本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供出,无奈之下,安倍进土只得带着失望离开朔方,返回了长安。

  离开前,他到都督府拜见了秦风。

  为了让安倍进土安心,秦用在会见他时,故意运起内力,做出了一副“纵欲过度”的疲累模样,并暗示自己对安倍进土进贡的美女十分满意。

  安倍进土以为得计,心满意足的离开了,这也是他此行唯一的收获了。

  只是他做梦也想不到,他前脚才离开朔方,马周立马以调查奸细为由,发动了针对他的行动,为了掩人耳目,动用了军方的力量,一共带走了二百余人。

  不过一个时辰,无辜的百姓皆是安然而归,而且官方还以每人五斤干肉作为补偿,以此感谢百姓的配合。都督府此举,得到百姓的赞赏,毕竟官方这么做也是为了保一方之安宁,百姓有义务去无偿的配合,而官方还送肉干,这绝对是全天下独一无二的一份子了。

  当然,朔方政府抓捕的人也不是盲目,而是有针对性的,有的人曾被怀疑是颉利、突利的势力,现在,一些人的清白得以证明,而一些人则永远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里。

  至于孙朗等人,也在这一次行动中被抓。只是当他们回归的时候,一个个面色惨白、手足发颤,只因从这一刻起,他们在药物的控制下,已经正式成了谍中谍。

  孙朗等人被抓捕时,正在青楼里享受着,安倍进土走后,得到了自由的他们又放纵了起来,半天下来就乐不思蜀,忘记自己爹妈是什么了。

  直到官兵将他们从床上拉下来,才知道麻烦临头了。

  正如马周所言,这些人极度的自私,进了刑堂,根本就无需审问逼供,只是官府数千年累积下来的威严,以及分头看押、审问一项,足以将孙朗他们吓的吐露一切。

  孙朗他们本来是长安附近的一个地痞流氓的小团伙,做着欺男霸女的不正当勾当。

  就在他们作案的一天晚上,他们让一个神秘人给逮住了,就在他们担心见官时,事情发生了神一般的逆转。那个神秘人不但没有把他们送入大狱,而且还跟他们做了一个交易,用黄金来换取他们的做事。

  唐朝的交易货币是通宝,但金银之物向来昂贵,极好脱手,换取通宝不过分分钟事。

  孙朗等人哪能不动心,从此以后,就开始为别人做事,半年后,他们也终于知道了当初那神秘人的真实身份——他就是大和国的安倍进土。自此以后,他们就成了安倍进土的走狗为他做事。

  只是从现在开始,他们已经是双向间谍了。但是,马周也明确的告诉了他们,与政府合作,他们的日子只会更加轻松潇洒,而且,还不用冒着生命的危险去刺探消息,因为,但凡是安倍进土想要的信息,官方都会提供给以孙朗为首的犯罪团伙。

  至于信息的真假,除了朔方仅有的几位高层,只有天知道了。可这些却足以让孙朗他们交差。

第374章:战火的味道

  威逼、利诱全上阵,容不得孙朗等人不服,同时,马周把洗脑之手段用到了极致,当他得知孙朗为人至孝的情况后,家里只有一个老祖母的情况后,他动用了官方的手段,给他老祖母送去了一笔钱财,并告诉她孙朗正在为国尽忠,这是她孙子从军的俸禄,老太太信以为真,自以为孙子改邪归正后是喜极而泣,并给孙朗写了一封书信,孙朗看到奶奶亲笔书信,那熟悉的笔迹,那殷切期望,那对他浪子回头的欣喜,以及那扑面而来的自豪,百感交集的孙朗大哭了一场。

  待孙朗归于平静,马周再抛出一个诱饵:只要孙朗以及他的属下戴罪立功,踏踏实实为国做事,事成之后便给他们洗白,将他们真正的吸纳入国家的体系中。

  孙朗什么话都没说,跪拜在马周面前重重的磕了几个响头。率领着他的兄弟们悄悄地离开了,可马周等人都知道,此刻的孙朗已经多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古人重名重孝甚于性命,马周玩这一手实在太过高明了一些,秦风赞不绝口。反倒是马周神色有些郁郁,他是政客,却也是地道的文人,对自己的行径甚是不安,即便是秦风开导着说马周是在挽救孙朗,可他一时半会也想不通。其实他的手段从某种程度上说确实有些“卑鄙”,可孙朗如果因此而走上了正道,对孙朗与老太太而言,却是皆大欢喜的美事。

  以马周的智慧,迟早会想开。

  这一点,不容置疑!

  ****************************

  时间在飞逝,当突厥内战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朔方的一切都朝着好的一面发展。

  南返百姓已经得到了妥善的安置,用了高沛的方式后,乡里乡亲对于凄苦的南返百姓甚是亲近,这个时代的百姓十分纯朴,他们以前也是身处于战祸的中心,深知战争与流落在外的苦楚,他们自发的帮助这些即将融入他们中间的百姓修房盖楼,也让南返百姓有了家乡的温暖,失去了亲人的他们多少有了一些安慰,毕竟逝者已矣,活着的人还要向前看,他们在本地百姓的热情中,渐渐的充满了希望的笑容。

  百姓各有所获,军队方面自不用说,从连胜突厥哪里获得的高昂士气,辅以竞技大赛激发出来的旺盛斗志,加上合理有效的训练,边军已经有了今非昔比的改变,足可用焕然一新来形容。

  单对单,秦风不敢保证边兵能够战胜马背上长大的突厥兵,但是上万数量以上的交锋。

  秦风绝对有信心,边兵能够获得最后的胜利。

  作为朔方大都督,秦风同时在飞速的成长着。他自己也不知在什么时候,他对于政务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处理政务上还有了一定的心得,看着复杂的三州政务,他居然不那么头疼了,反而看得懂,能够看得很明白透彻。

  马周在一旁偷笑着,他看的更远,在这个时代颇有重武轻文的念头,世人对于武将推崇备至,但是当武将的路走完之后,总体而言都会转文、转政。所谓出将入相,便是如此。

  秦风能征善战不假,会训练军队同样厉害得离谱,但是以他的前景继续发展下去,终究会有那么一天,凭借军功走入政坛,像历史上的李靖一样转型为尚书省的首相。要是一点政治能力没有,显然是不成的。不说如何出色,起码也要维持一定水平。

  马周知道秦风的优势在于天马行空一般的想法,不拘一格的处事风格,这是他的强项,可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他的缺陷,因为他事先没有一个系统,导致没有一个行动的方向,作为一地之都督尚可勉强,如果出将入相了,这种方式是断然不可取的,要不然,百官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做事。

  马周见到秦风对于他上疏的公文都会认真的查阅,以了解个大概。故意将公文写的深奥无比,让人读不通透。

  果不其然,每当秦风看不明白之际,便只能找他来解释。

  马周一点一点细说。

  秦风亦不是愚蠢如猪之辈,时日一久,渐渐的也能听明白一些,了解其中的道理关系。同时,也明白了马周的苦心,于是,学习得更加认真了起来。

  朔方各种民政得以蒸蒸日上,主要功臣是马周、刘仁轨,但是无可否认,他秦风也是出了一份力的。

  这一天,朔方都督府!

  秦风伸着懒腰,看着面前的公文。难受的将手脚伸得长长的,他笑着说道:“朔方这点屁大的地方,每天都有如山一样的公文与政务,尚书省每天要处理的事务岂不堆成泰山那么高了?房杜二相的本事果真不是盖的。”

  马周肃然道:“房杜二相勤政爱民,是吾辈之楷模。”

  “是啊!但愿二相的身体承受得住,要是他们倒下,那可是我大唐致命损失。”秦风感慨着说道。

  “老大,尽管放心。家父与房叔父身体好着呢。”一边的杜荷停下手中笔,甚为感激道:“有了老大你的太极拳,以及各种固本陪元的奇药,家父的身体较之以前更加硬朗。前天,才收到兄长写的家书,上面说得甚是清楚明白。”

  秦风大笑道:“如此便好,如此便好。相比之下,杜相的底子可以房相差多了,他能好转,是我大唐之福。”

  杜如晦是大唐皇帝李世民麾下的主要谋臣,与房玄龄合称“房谋杜断”如李世民左右手一般的存在,也是玄武门之变的第一策划者。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杜如晦位列第三,仅次于赵公长孙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