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壮哉大唐少年郎-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露出了破绽。李世民用兵本就阴狠如一条毒蛇,擅抓破绽。一但让他抓住破绽,就死咬不放,结果十万大军就这样让他三千五百人碾压了。

  秦风不是李世民,突厥的乌蒙、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失也不是窦建德,十万精兵也不是窦建德的农民军,空旷的草原更加不可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虎牢关。

  所有人都明白,李世民这种胜利是不可复制的。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面的条件配合。

  只是秦风竟尔复制了这个战争史上的奇迹,他这一战的精彩程度绝不亚于当年这虎牢关的一战。

  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满朝文武惊喜者有之,郁闷者有之。但是,他们不会怀疑此战的真实性,只因这样的大战,早晚会传遍天下,谎报军情与找死没有丝毫差别。

  大概了解大胜经过的文武百官,也为之赞叹,先破六万,后以疲劳之师仓促应战,再破敌军,之后急行百余里,在人马疲惫的情况之下,依然能够歼灭乌蒙部落八万余众。这秦风无愧于虎贲大将军之威名。

  恍然间,大家看到了一颗冉冉升起的将星。

  秦风、程咬金、尉迟恭、房玄龄、杜如晦等心忧战局,心忧爱子的焦虑不在,一个个捻须轻笑,一脸的自得。

  “传令秦风,命其回归庆州后,与太子一道,火进京。朕要亲自了解此战之经过。”战报太过简略,根本写不出战争的精彩、惊险,作为一个军事家,一个军事烧友,李世民已经被这份战报这场经典的战役给吸引住了,如果不及时了解来龙去脉,李世民心情难平啊!

  “今天就到这里吧,退朝!”他挥了挥手,拿着战报,直奔立政殿而去,只因还有一个人,在牵挂着这场战局的结果。

  这刚进入立政殿,入眼就见长孙皇后在院前的阔地上散步。

  李世民扬着战报、遥遥大叫道:“观音婢,天大的惊喜。咱们的女婿没有让们失望,他以三千余人之损伤大破突厥,并亲自生擒突厥名将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哈哈,咱们这女婿啊,真是了不起,他文治武功、诸子百家是样样精通,连朕都大吃一惊。”

  “风儿胜了?”长孙皇后一颗紧张、焦虑之心平静了下来。

  “胜了,胜了,不仅仅是胜了,而且还是辉煌之大胜,比当年虎牢一役有过之而无不及,哈哈,长乐这丫头得感谢朕,给她找了这么一个好夫婿。”

  李世民乐呵呵的笑道:“朕一直看好这小子,所以把他丢到庆州去当都督、祸害突厥人,朕就说嘛……朕的眼光还是可以滴!风儿得朕之厚望,怎么可能会输呢?”说到最后,李世民莫名其妙的自恋了起来。

  熟知李世民为人的长孙皇后直接跳过李世民这一番话,也一个劲的夸秦风能干,有本事,是一个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人才,就如李靖等人一样。

  “只是这小子又给朕出了一道难题啊。这么大的功绩,朕,怎么封赏?苦恼啊。”李世民虽说苦恼,可语气里却没有这种意识。

  长孙皇后哑然失笑,秦风确实窜得太快了,十七岁就踏入大唐军队核心,以后他再立功勋,还真是赏无可赏。

  “风儿淡薄名利,视钱财如粪土,除了对异族莫名其妙的仇视,仿佛没有什么东西值得他在意一般。可是不赏的话,朕又何以做赏罚分明的国君、何以服众?”李世民陷入幸福的苦恼……

  ********************

  庆州城十里亭!

  秦风、李承乾正与众将一一话别,在他们身旁还有一个三十余岁的青年文士,长得是人一表人材,皓齿明目,端是风流倜傥,他是李渊女儿庐陵公主的驸马,李世民的妹夫,说来与秦风还有一层亲戚关系,此次李世民派他前来宣旨,也是让他来庆州学习成功的地方治理经验。

  “定方、士贵、罗通、业诩、处默、宝庆、仁贵、遗爱,虎贲军的补充事宜就拜托你们了,我们的原则不能变,就是宁缺勿滥。”

  “喏!”诸将肃然领命。

  这一次,固然是一场举世震惊的大胜,然,虎贲军也损失了三千八百三十五人,其中,阵亡的将士达到了惊人的三千五百二十人,余下的全部都是无法再上阵的重伤勇士。至于其他人,无不是伤痕累累,当他们回到朔方城的时候,那涛天杀气与那惨烈战争痕迹,便是李靖、薛万彻这种沙场宿将也为之震惊,这得要杀了多少人才有的杀机呀!

  他们在朔方休息了一个时辰,妥善的处理好重任将士的伤口后,秦风马不停蹄的率军回到了庆州。

  当庆州边军看到了惨烈的虎贲军,一个个目蕴热泪。

  特别是英雄安葬的那一天,与苏定方南下的边军都哭了,只因为,虎贲军用生命死换来了他们的生。

  英雄的血没有白流,他们打败了强敌,也彻底的激了边军的血性,当秦风宣布空缺的人数将由边军将士里补充的时候,没有一个不参与海选的。

  秦风见大家涌跃报名,心中也是十分欣慰,他适时接到李世民的圣旨,便将军备交给了大家。

  至于,政务,自然不必说,有马周、刘仁轨、杜荷,以及让秦风丢给刘仁轨学习的裴行俭,秦风更加放心。

  “乔大人,我们虽小有成就,然而毕竟太过年轻,没什么治理地方的经验,若是有何不妥之处还请不吝指点。”秦风与大家话别以后,向乔师望抱了抱拳。对于乔师望这个人他不了解,历史上对于他的记载也有些不足,但是从点滴资料上显示,这个人还是相当不错的。

  历史上的高昌因为受到了侯君集的掠夺,所以很不稳定。直到第一任安西都护他的出现,情况才得到了改变。他是庐陵公主的丈夫,是国戚,在任期间一边扫平高昌中反唐势力,一边稳定了高昌的民心,取得了非凡的效果。

  乔师望虽是文人,却是游击将军出身,不但没有文人的扭捏,反而像武将那般豪爽,这或许是知人善用的李世民知道秦风的为人,才派这种合胃口的人来的吧。

  乔师望抱拳道:“大将军请放心,在下才不如人,但也知众志成城的道理,同为大唐效命,理应取长补短、相互学习。”

  “乔大人说得好!”秦风高声一笑:“等我回来,请你喝酒,大家,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李承乾也拱了一拱手,笑着说道。言罢,飞身上马,大笑而去。

  秦风纵马跟上。

  马云萝、李穆、强坚范依次上马,护卫在长乐公主、郑丽琬的马车一侧

  秦风补充完整的五百亲卫与李承乾的五百玄甲军押着阿史那社尔与执失思力汇聚成一条长龙,往南而归。

  李世民没有给他们具体朝见的时间,故而,行军比较迟缓,本是四天的路程,他们花费了八天时间后,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长安城。

  看着久违的巍峨的城墙,秦风与李承乾相顾一眼,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长安,我……秦风回来了。

  秦风让马云萝、李穆、坚强范、郑丽琬率领亲卫回驸马府,自己则与李承乾、长乐公主前往皇宫汇命。

  这刚抵达宫门,守门的将领先一步开口道:“太子殿下、秦将军,皇上有命,让你们抵达后直接前往甘露殿一会。”

  8



第311章:心强则强


  长安皇宫,甘露殿。

  “见过岳父岳母!”三人来到殿中,对在殿上站立迎接的大唐这对最尊贵的夫妇躬身作揖。

  “哈哈!朕的大功臣回来了,快快免礼!”李世民大笑的从殿上走了下来:“让朕看看大半年不见,你是胖了还是瘦了!”

  李世民因为三人的平安归来,显得很高兴,他只是向李承乾、长乐公主笑了一笑,便让过二人,直视让他担心受怕的“宝贝女婿”。

  秦风笑着说道:“只瘦不胖,区区十万土崩瓦狗,还不够小婿塞牙缝的呢,怎么可能胖的起来,若是能为岳父大人平定突厥、踏破西域,那才能够胖的起来。”

  李世民闻言先是一愣,随即高声大笑:“有道理,有道理啊,区区十万突厥军,又算得了什么。你小子这一回玩得可真是太大了,连朕都要为你担惊受怕,你也是朕登基以来的第一人了。要朕赏赐你什么才好?”他笑眯眯的看着秦风。

  “这个……”听李世民如此问,秦风也不由得一怔,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这种问题难以回答,回答重了那就是贪婪,回答轻了却有看不起他的意思,沉吟了片刻,心思却是一动,他摇了摇头,沉声道:“岳父大人,我什么都不要,只希望大理寺、刑部太子殿下、给我,更要给牺牲的勇士一个交待,将泄漏军情之人尽早查出,当着英雄之墓碑诛其一族,以儆效尤?”

  提及泄漏军情之事,李世民那张满是笑容的脸也为之一变,沉声道:“贤婿放心,就算你不说,朕也会查个清楚,给牺牲的勇士一个交待。”

  秦风这么一插嘴,李世民也不再纠结封赏的事情,秦风见此,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自己太过年轻了,当上虎贲军的第一把手,已经是逆天的封赏,要是再进一步,那就是兵部尚书了,真要是当了兵部尚书,那不得把武将们开罪了个遍?看来,太过高调就是不好。

  此时,长孙皇后识趣的把长乐公主领走,聪明的将时间、空间留给了一大二小三个男人。

  “虎贲军的战斗力、意志,出乎朕之意料,与朕的玄甲兵相比也不遑多让,这一次你们确实辛苦了。”

  秦风也不谦虚的说道:“虎贲军确实很强,但,这已经是极限了,要是再打一仗的话,我估计要全军覆没的下场。岳父大人,经此一战,虎贲军损失近四千人,这已经是虎贲军一半的力量了,活着的也是个个轻伤,如果不休息上一个月的时间,根本无法恢复到巅峰时期。这一次,虎贲军已到伤筋动骨的地步了,精锐之士好找,可是要打造成之前那么一支上下一心、默契十足的万人队,不经时日的积淀,根本不可能达到。我也算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因小失大了。”

  “哦?何为因小失大?”李世民诧异的问。

  “这一战是小事,灭颉利才是大事,以虎贲军目前的状况,我还真怕错过了这灭国之一战。颉利这王八羔子将我们害惨了,我不杀他、生擒他,誓不为人。”秦风恨恨的说道。

  李世民大笑道:“壮志可嘉,朕会给你这个机会。”

  这时,李世民才将目光看向又黑又瘦,却英气勃勃,有着一丝丝杀气的李承乾,十分满意的笑道:“乾儿,看来,战场真是历经人的地方,这一次,你变了不少,越来越有储君的气度了,哈哈,好,你很好,不愧是我李世民的儿子。”

  “多谢父皇夸奖!”李承乾没有经过大战,却也参与了所有的屠灭中小部落的战争,他也与士兵一样,在玄甲军的护卫下,杀了人,见了血。开始还有些不忍心,可后来,他也杀得麻木了,在秦风的灌输下,越来越有鹰派之风。

  “孩儿惭愧。”李承乾得到李世民的认可、褒奖,他十分激动,可想到自己在最关键的时候离开了虎贲军时,心中十分羞愧,他有一种不耻自己的感觉。

  “不,不,不!”李世民目光如电,李承乾的那点心思又怎么瞒得了他?“你能听从你妹夫的安排,果断的撤退,朕尤为欣赏。”

  “啊?”李承乾目瞪口呆,有些沮丧有些自嘲的说道:“儿臣一个逃兵,有什么值得父皇欣赏的地方。”

  李世民正色道:“乾儿,你错了。在其职谋其事,你之身份十分重要,如果你不撤退,如果你落入突厥人之手,那就不是一万虎贲军的事情了,而是十万、百万大唐百姓的性命了。你妹夫在危难之时,分一半兵力护送你南下,除了不放心边军的战力与意志,他知道这场战争中,包括你妹夫在内,每个人都可以牺牲,唯独你不能,所以,才有了如此的安排。风儿,朕说得可对?”

  “岳父英明。”

  我有这么高尚?我怎么不知道?

  秦风一愣,复又一幅云淡风轻,英雄所见略同的神态。

  “一旦你落入敌手,朕怎么办?唯独的做法是谈判,任由颉利开条件。如此一来,朕左右为难,如果为了你而答应颉利一系列苛刻的条件,天下臣民如此看朕?如果不答应,天下臣民又如何看朕?”

  李承乾似懂非懂,一派若有所悟的样子。

  李世民欣慰一笑道:“以后你就明白了。”

  “是啊,如果你不撤退,愣要充英雄,我还真不敢放手开打,所以说,你这一退,不但无过,反而有功,因为你的离开,让我没有了后顾之忧。”

  李承乾苦笑道:“这撤退还有功了?”

  “没错,是大大的功劳。”

  秦风笑道:“当然,我说的只是这一次,也是因为你遇到了意志坚定的虎贲军,要是我率领的全部是边军,你还真是退不得,一旦退了,军心涣散,不用打就败了。撤退要看情况,如果一味的见事不妙就撤退那才是逃兵。”

  “多谢父皇、妹夫的提点。”李承乾眼光一闪,他明白了很多。

  李世民哈哈大笑,有些急不可耐道:“此事略过不提,风儿,先给朕说说你如何用一万兵破乌蒙、定颉利援军、屠乌蒙部落的?对了,还有你是怎么控制火牛阵,以及怎么想到用绵羊破敌的。战报太过简略,很多地方朕不是了解。想知道一下,你打出这漂亮一战的经过。”他一手拉着秦风,一手拉着李承乾来到了一间空房里,那里是一座大型的沙盘,几乎将当时的地形情况一一做了出来。

  秦风心下一笑,他知道李世民不但是个明君而且还是一个军事迷,在行军作战上很有一套,在大唐真正能与他相比的只有李靖,便是李绩也未必比得上他。

  “岳父大人,其实我的打法用八字足以概括。”有意吊李世民胃口的秦风笑着说着。

  李世民奇问:“哪八字?”

  “阴险、简单、直接、粗暴!”

  李世民差点笑喷,有说自己是阴险的也就秦风一人了。见他故意拿捏,脸色一板道:“朕知道你阴险,朕想帮你,看有什么不足之处,免得下次吃亏。”

  “岳父大人,不瞒您说。我是一个特别没有安全感的人,因此,对于机灵一动,或者突如其来的心神不定,我都会想到当前的处境与亲人的处境,而这一次,正因为心神不宁,所以救了大家一命。也正因为缺乏安全感,在行军之前,我总会竭尽所能的准备能够派得上用场的东西,比如说这次立了大功的铁蒺藜就是其中之一。我不相信世上没有绝对的安全,也没有绝对的秘密,特别像大军行军这方面,固然做了大量的铺垫,可我从来不认为无人察觉,所以,我会想到,如果遇到突的情况,应该怎么将损失化为最小。针对突厥人,我这一次准备了火牛阵。”

  李氏父子不一言,静静的聆听着,他们听得出,这是秦风的心里话,故而,格外的认真。

  “等一下。”当秦风说到火牛阵的时候,李世民叫了一个停,而后道:“火牛阵自田单而绝,史上也有许多人尝试,可每个人都失败了,为何到了你这儿却能大破敌军,而不伤自己呢?”

  “田单的火牛阵根本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关键在于一种能够控制耕牛、马匹的药物。而小婿恰好知道这种药物,所以,行军前已经调制好了,于是,又派上了用场。”

  李世民无言而笑,他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复杂的事情一旦到了秦风这儿,就变得这么的简单。

  “医术高明的人,往往是制毒高手,所以,医德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小婿的医术还过得去,想要制作一些特殊属性的药物还是可以的。不瞒您说,我还准备了一种让十万人失去战斗力的药物,可后来我想了又想,最终还是没有使用。”

  “为何?”

  “这儿!”秦风指着自己的胸膛,道:“只有心强了才是真的强,用这些小手段,终究不是正道,不符合民族的需求,我期望中的大唐是从骨子里强盛,体魄强、心更强,为了淬炼军魂,有些牺牲在所难免。固然,我虎贲军伤亡惨重,可也激了边军的热血与尚武精神,所以,从大局而言,牺牲一些勇士是值得的,固然,对他们有此残忍,可是与长远利益出是百利而无一害。”8



第312章:李世民的提点


  “受教了!”李世民惊叹连连,他觉自己都接不上话了,只因秦风说的话,简直到了心坎里去了,由于遭受突厥荼毒数十年,中原人对于突厥军有着先天的畏惧,这也使得一些大臣在涉及到突厥一事,总会往不好的方面去想,这是一种不自信的体现。 ? 而现在,正慢慢好转,特别是秦风两次大胜后,人们霍然现,突厥也不过如此,时至今日,大臣对突厥已经的畏惧已经烟消云散,可以说,秦风的功绩不仅仅是眼前的两场大胜,尤为难得的是他唤醒了大汉民族沉寂已久的血性、尚武、自信心。

  秦风微微一笑,然后直入主题,开始介绍这一次战役的经过。

  他的口才极佳,本来就匪夷所思、精彩万分的故事,经他一说更是让人身陷其中无法自拔。

  李世民听得是津津有味,在脑中几乎将自己当作故事的主角,听到惊心动魄处为之惊叹,听到高兴处为之欢喜。

  尤其是听到秦风说起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引兵来袭击大唐疲劳之师的战斗,更是让他捏了一把的冷汗。

  接着秦风又说起了关于以绵羊破阵一事,过程也是曲折离奇。

  李世民也为秦风的奇思妙想而感到震撼,“绵羊破敌,亏你想得出来,要是对方不上当,你就危险了。这才是真正是神来之笔,朕都替你捏了一把汗,哈哈……好啊,你用兵之道,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时而谨慎,时而胆大,时而险中求胜,虚虚实实让敌人摸不清你的套路,这才是高明的将军。不错,很不错,颇有朕的风格。”

  这一回,倒不是李世民自吹自擂。他用兵险中求胜,让敌人根本想不到对方下一步会用什么手段来进行,

  这也是李世民惯用战术……他通常会让正面部队先与敌人接战、对峙,自己领着玄甲军寻找漏洞,待敌军受到消耗或者出现破绽的时候,他再率领玄甲军突击敌人的薄弱环节,打破僵局。

  所以玄甲军出动,往往就意味着敌人的溃败。

  李世民出身军事世家,武勇虽不及秦琼罗士信之辈,却也是武力值极高敢拼敢杀的猛人,兼之玄甲军又是天下最强兵,攻打的还是对方的破绽,只要一击,对方便会出现了动荡,继而给正面的唐军破敌之机会,他这种打法,在虎牢关下挥得淋漓尽致。

  而在与刘黑闼作战之时,他算清刘黑闼的为人,直接让秦琼、尉迟恭为箭头,杀向对方中军,将刘黑闼吓得屁滚屎流的逃跑,这主将一逃,士兵顿时为之崩溃。这也正是李世民的可怕之处,因为没有人知道他下一步要做什么,与之野战,个个都心惊胆战、束手束脚。

  而秦风这个野路子出身的人,用兵也没有固有的套路,想怎么打,就怎么打,这一点与李世民极度相似,所以,李世民格外激动,有种后继有人的欣慰与开心。

  “对了,你怎么判定突厥人会抢绵羊?”

  秦风一怔,复又笑道:“这要多谢岳父大人您了。要不然,小婿也想不到此策。说起来岳父您也有功劳。”

  “哈哈哈哈……朕远在长安,胜利全赖你们拼杀,朕哪有半点功劳!”李世民对秦风的话很是高兴,一脸的兴奋,从龙椅上站起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还与朕有关,你且说说看!”

  秦风差点晕倒,自己不过提及一句,他还当真了,自恋症也未免太过了吧。

  以后谁说明君、圣君不喜欢听人拍马屁。我跟他急。

  秦风心里想着,心思却在急转,嘴里念道:“‘“突厥所长,惟恃骑射。见利即前,知难便走,风驰电卷,不恒其阵。以弓矢为爪牙,以甲胄为常服。队不列行,营无定所。逐水草为居室,以羊马为军粮,胜止求财,败无惭色。无警夜巡昼之劳,无构垒馈粮之费。中国兵行,皆反于是。与之角战,罕能立功。今若同其所为,习其所好,彼知无利,自然不来。当今圣主在远,孤城绝援,若不决战,难以图存。’”

  李世民听秦风念出了自己的话,尤其高兴,哈哈大笑道:“信口而已,想不到却派上了用场,哈哈,出乎朕之意料。”言下之意,我随便说的话,就能让你破敌,如果我认真起来,我自己都害怕。

  秦风与李承乾相顾一眼,无言而笑。

  “岳父大人看似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可谓将突厥的习性分析得淋漓尽致。尤其是‘胜止求财,败无惭色’跟是点名了突厥人的心态。因这一句,我想到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个词儿,于是便让人放出数千绵羊,我也想不到效果那么好。”

  李世民道:“‘胜止求财,败无惭色’不仅是突厥人如此,草原人全部都如此,贪婪已经深入到了他们的骨髓,而这也是他们致命的弱点之一。以后,你们若是与敌交战,不仅要明白敌人民族的特点,还要知道对方将领的缺点,朕知道刘黑闼胆小怕死,所以让你父亲与尉迟将军杀向他的中军,他果然弃兵而逃,也使咱们获得了最终的胜利。与敌作战,只要明白了对方的缺点,只要你胆子大、敢拼、办法好,破敌其实并不难,当然,还要考虑地形、天气等因素了。”

  秦风与李承乾知道李世民是教导他征战半生的经验,军事家的言教身传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听到,要知道这可是无价之宝。一个个都听得格外认真,要知道,这来自于战场的实实在在的东西,可不是兵书上能教得了的。

  李世民说得兴起,不但说起了自己过往经历的经典战役,还拿古今大战来做点评,他这种深入浅出的解答,比起自行在兵书上摸索要强上百倍。

  说的起劲,听者上心,一晃间就是两个多时辰。

  “岳父,古之兵书太过深奥,一句话在不同的人来解答就有不同的答案,可像您这样言教身传的绝无仅有。三国曹孟德著有,可惜无法传到今天。您的军事水平也成就不若于前人,何不结合自己生平之经历?结合李靖、李绩等将军的经典战例,著作不本属于您的兵书,以传后世呢?我建议使用通谷易懂的语言,毕竟,军人出身的人,文学水准毕竟有限,若是文绉绉的,就没有达到您想要的结果了。”秦风见李世民双眼亮,有种心动的神色,便加一把劲道:“写成之日,就算兵圣孙武恐怕也不会想到自己的著作成为将军必读的武经吧!岳父征战数十年,写出来的更是有依可据,说不定数十年、数百年后又是一本不弱于的兵家要诀呢。”

  古人好名利,李世民如果不想名传千秋,这是屁话。

  当皇帝的人,所求者除了国富兵强、手掌大权,扫平四海,更想着为后世子孙留下点心得什么的。

  若被后人奉为兵家至宝,自己的名声岂不是更上一层楼?

  “你说得对,朕自从军以来,纵横天下十余载,亲身经历近大小百战。平日也做一些心得,只不过东一篇西一篇没有梳理成册,既然你也认可可行。朕从现在起就结合生平之经验,著作兵书、政要,无论胜负成败,皆总结经验,归纳其中,以供后世参阅。”

  李承乾闻言笑道:“父皇这个想法甚好,自古立书以遗后世者,无不是安天下,承太平,兴祖业,恩万民者,此事若成,则父皇不但武略震慑天下,文治亦万载流芳。”

  李世民哈哈大笑道:“你也赞成?不过,此书非一时可立,耗时长当十余载,短则三五年,朕军政要务繁忙,还需乾儿相助,最好是你我共同讨论编撰。你可愿意?”

  李承乾心中一暖,知道李世民是借助著书之机,传授自己他的兵政经验,心中一暖。只听李世民道:“朕之书房里有朕近年来总写的兵法政机心要,兵卷暂时有九篇,政要十五篇,且还一些百家点评,你且拿回去代朕编撰排写,朕日后旦夕有所悟,自当再派人送往你处。”

  “儿臣多谢父亲提携、栽培之恩。”李承乾喜滋滋的随即领命!

  “你先编撰,若有不通之处,先留着,问朕或问你妹夫均可,你妹夫思维不拘一格,应该能给予你一些帮助。”

  “是,是,是!”李承乾激动得语不成调。

  李世民笑了一笑,语重心长的对秦风道:“风儿,老实说,关于这一战,朕并不看好你。可谁料到,你竟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事儿,朕承认小看你了,不过,你的行军作战的优势在于行云流水、自成一家,但是,你的缺点也是这儿。一两万军队你可以这般打,若是十万数十万大军呢这万万不行。大范围作战,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详细的计划与谋划是不成的。你这法子适合小规模作战,若是大战役,可就不行了。如果你不改变,不加强这方面的思索,你的成就只能是一个名将,而不是一个优秀的统帅。有些事情可一不可二,人不可能永远幸运,这一点你要谨记在心。”

  “多谢岳父的提点,小婿永远铭记于心。”秦风由衷的感激着说道。通过这一次战役,他也现自己存在的缺点,正如李世民说的这般,诡道,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小聪明不可能永恒占据在高度上。

  “你是朕见过的最聪明的人,朕一直看好你。别被一时的胜利局限了自己的思想。”李世民满意一笑。

  “喏!”8



第313章:贼心不死


  李世民见天色不早,笑道:“你还没有回家吧?你先回去,别让你父母久等了,叔宝的担忧比朕只多不少。 ”

  李世民很通情达理的放人了。

  秦风辞别李氏父子,去长孙皇后处领回了长乐,不知道她们母女说些什么话,接到长乐的时候,但见长乐脸红红的,像是抹了一脸的胭脂一样。

  在回家路上,秦风拉着长乐调笑道:“先前岳母跟你说些什么。”

  他心如明镜一般,知道是生孩子之类的事情,要不然长乐也不会如此羞涩。可他最喜长乐那羞涩的模样,故而出声挑逗。

  长乐原本恢复的正常的脸蛋再度浮现出口了红霞,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来,憋了许久,才憋出一句:“没有什么!”

  秦风嘿嘿奸笑,一脸戏谑的凑到她的耳旁道:“岳父大人却在先前暗自嘱咐我,让我多多努力,尽快争取给他生个外孙出来,他好含饴弄孙呢!”

  看着长乐羞得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