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壮哉大唐少年郎-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言之有理。”

  秦风冷声道:“真是好手段啊。这是要将圣上的心腹大臣一网打尽的征兆啊。我们一旦出事,有可能就会死亡,即便是圣上不会迁怒于长辈们,可长辈们心疼子侄,又负疚于圣上,恐怕下半辈子都不好过,而且,杜相的身体十分不妙,恐怕最先承受不住双重打击的就是他了。我想,我知道是谁了。”

第296章:李承乾的努力

  “谁?好狠毒的心肠。”罗通大怒道。

  秦风深吸一口气,语若寒冰道:“还能是谁?既得圣上信任,又巴不得我死的人,除了长孙无忌还能有谁?”

  “长孙无忌?”

  苏定方、罗通、薛仁贵相顾骇然。

  秦风冷哼道:“除了长孙无忌,我从来没有得罪任何大臣。也只有长孙无忌才有对付我的理由;第一、长乐嫁我之前被他视为儿媳,若非我横插一脚,恐怕长乐还真嫁和长孙家去了;第二、长孙冲因为刺杀我而臭名远扬,而长孙冲又是长孙无忌的长子,是他花尽心思培养的接班人,也因为我再无作为;第三、长孙无忌贪恋权势,为了相位不惜明里暗里算计房杜二相,而我的存在已经威胁到了他的未来;第四、长孙无忌需要一个对他言听计从的太子,从目前来看,有自己想法的太子殿下明显不符合他的要求,综合以上四点来说,他有泄密的理由。”

  苏定方忍不住动容低呼:“若是真的,可就麻烦了。”

  秦风此即亦不得不说道:“希望我这次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吧!”

  以目前的局势来说,若突厥全力到来,以他手中的两万兵是很难全身而退的,更不要说歼灭乌蒙部落了……

  乌蒙部落的兵力明显高于唐军,要是再加上将他恨之入骨的颉利可汗,结果还真不好说。

  仅有的两万士兵,怎么可能对付得了警觉的乌蒙部落与有可能存在的颉利大军。

  如果颉利可汗不出兵还好说,以一万虎贲军及士兵昂扬的一万边军,对付乌蒙完全不在话下,可一但颉利出兵超过三万,唐军就有全线崩溃的危险。

  “将军,怎么办?”

  苏定方、罗通、薛仁贵眼睁睁看着秦风,等待着他的命令。

  “不管怎么样,还是过了今夜再说!”秦风沉着脸,过了一会儿,唤来李穆,让他率领三百亲卫军连夜出去巡查,让他们务必在最短的时间里发现乌蒙部落的情况。李穆心细如发,若是乌蒙的营帐有所变化,根本瞒不了自幼就在突厥人群里长大李穆。

  “大将军,要不要与太子殿下说?”薛仁贵问道。

  “不行!”

  苏定方、罗通异口同声的反对,相对于农民出身的薛仁贵,他们二人的政治觉悟可高明了不止百倍。

  秦风点头道:“仁贵,长孙无忌不但是朝中唯一的正一品大臣,而且还是皇后娘娘的哥哥、太子与长乐的舅舅,同时也是圣上最信任的大臣之一。即便真是长孙无忌干出这么事情,我们无凭无据的告他的话,反而落得满身的不是。这是不智之举,而且,这只是我的直觉,一切等斥候探听到消息回来再说,但愿是我多虑了。”长孙无忌出身于河南长孙氏,自幼被舅父高士廉抚养成人,与李世民是布衣之交,后又结为姻亲。李渊起兵后,长孙无忌前往投奔,并随李世民征战四方,是最早追随李世民的那一批人,成为其心腹谋臣,后参与策划玄武门事变。以长孙无忌的处事风格,他要陷害一个人,根本难以发现破绽。无据而上奏,实是在不智之举。薛仁贵是平民出身,且又是十几岁的少年郎,犯上这等低级的错误也是情有可原。

  “末将惭愧!”薛仁贵面红耳赤。

  秦风安慰道:“当官也是一门学问,需要时间去积累,以后,当你列入朝班的时候你就知道了。只要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心就是江湖,人心就是战场,古往今来,很多英雄横刀立马、笑看生死,即便是敌人也竖指称赞,但是,他们没有死在敌人的剑下,往往死在了从背后刺入的那把剑下,很多时候‘自己人’才是最可怕的。”

  “每一件大事,表面看来,虽然轰轰烈烈,光明正大的,可是暗中,却不知有多少阴谋的勾当,奸狡的诡计,辛酸的血泪,只是你若不深深地去体悟发掘,你便难以察觉。”

  “所以说,当你到了某一个高度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敌人越来越多,有来自于敌人的,而更多则来自于自己的同僚,因为英雄往往是小人的目标,往往是他们名震天下的垫脚石。”

  大家知道秦风是借机点拨自己,故而一个个听得格外投入,特别是苏定方心有戚戚然,当初还在汉东军的时候,不正因为如此而受人敌视的么?也因为秦风这一翻话,让三人心中对未来有了一定的戒备与警惕,也正因为这一翻话,使得三人得以安享晚年,当他们白发苍苍之际,再聚于大唐某处的时候,感慨万端。

  秦风见大家神情肃穆,哑然失笑道:“情不自禁,大家别放在心上。”

  “多谢将军提点,金玉良言,此生难忘。”苏定方、薛仁贵、罗通却十分认真的拱手一礼。

  大家收拾情怀,又回归了眼前之事,苏定方肃然道:“将军,我们应该怎么做?”

  “等斥候的消息,你们现在回去后,让大家打起精神,随时做好撤离的准备。”

  “如果,真中了我之所料,突厥大军压制的话,后军改为前军往朔方方向撤离,定方兄,由你与程处默、尉迟宝庆率领边军护送太子殿下先行撤离,我率领虎贲军负责断后。消息一旦送达,我会飞马派人前往朔方,让李尚书接应大家。”

  “大将军,还是由我率领边军断后吧。”苏定方俨然反对,并主动请缨。

  “老实说,我对边军的战斗意志心中没有底,毕竟荒废了太久,一旦大战来临,我担心他们一触即崩,到时候不但断不了后,反而影响到我虎贲军,那麻烦可就大了。”

  “这是命令、也是军令。”见苏定方还欲再说什么,秦风加重了声音。

  “喏!”苏定方尤为不甘。

  “即便是十这大军,又如何?说不定我还能打他一个以少胜多与未可知。”

  “哦?”

  三人眼眸大亮,迫不及待的问道:“将军,可是有办法了?”

  “暂时保密。对了,我们多余的马匹、牛有多少?”

  “马匹七千余,牛一千左右,羊有两万只出头。”这一路上,他们也掠夺了一些小部落,集少成多之下也有一定的收获。苏定方暂时充当大管家,对于缴获品是了然于胸。

  “好,我明白了。你们先行准备吧!免得到时乱了方寸。”

  “喏!”

  待三人走后,秦风写了一封书信,交给了强坚范,如果中了自己所言,让他脱离大军,以最快的速度往朔方请李靖出兵接应。

  交待完毕,秦风只身前往李承乾的军帐,让秦风意外的是李承乾的军帐中灯火依旧通明。

  李承乾自幼锦衣玉食,平时虽有打猎、骑兵,也粗通君子六艺,可训练、玩乐与上战场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这长途奔袭下来,这家伙也苦尽了苦头,两只大腿内侧都磨起了水泡,并破了一层皮,可他也带种,愣是一声不吭的跟着大军到了这儿,秦风给他送药的时候,他还信誓旦旦的说只有吃到了苦头,才会明白你军人的不容易,要是安然坐在马车、骄子里,他也就不会来了。

  得!得!得。

  与李世民一个款式,都有点小受的思想。

  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如此硬气的李承乾,包括秦风在内的主将们对于当朝太子殿下无不另眼相看。

  秦风穿过了回廊。来到了李承乾军帐外。

  军帐外面站立着四位身材魁梧的壮士,身带唐刀,做护卫状,见他到来,也未阻拦,他们认得秦风,知道他的身份。

  秦风掀帘而入,正在写写画画的李承乾见是秦风,便打趣道:“秦大将军,忙完了?”

  “忙完了。大舅哥在写什么呢?”秦风有些好奇的问。

  李承乾道:“写行军的体会。”

  “哦,你每天都写?”秦风有些惊讶。

  李承乾有些不好意思道:“你曾经不是说过吗?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一路过来,每天都有新的感想,便记了下来。”说到这儿,他感慨道:“我总算知道赵括为何会输得那么惨了,因为兵书上的有些知识根本就是不符适宜,要是我将兵书奉为经典,一字一句的运用到行军打仗中来,肯定也是赵括一样的下场。孟子有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现在我总算明白这个道理了。”

  “兵书非常有用,至少能够让我们后人少走很多弯路,但是,再好的兵书也要因地制宜、随机应变,如果照本宣科就惨了。按图索骥的故意中把癞蛤蟆误认为千里马,虽然有些夸张。但是,在学习与做事的过程中,死板教条,生搬硬套,以致闹出笑话,招致损失的事例,确实是经常见到的。前人传下来的书本知识,应该努力学习,虚心继承,但是,一定要注重实践,在实践中切实验证、牢固掌握,并加以发展,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李承乾虚心受教,并道:“妹夫是一军之主帅,事务繁忙,权当我不存在就是了,我一介闲人,你不用管我的,免得耽搁正事。”

  秦风看了李承乾一眼,久久不言,通过长时间的接触,他发现李承乾其实是个很不错的人,他为人至孝,待人真诚,还能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老实说,秦风觉得目前的李承乾具备太子应该拥有的品格。

第297章:斥候回归

  李承乾的优秀是历史公认的,史书记载李承乾“性聪敏”“特敏惠”,“丰姿峻嶷、仁孝纯深”,李世民非常喜欢他。

  李渊病逝,居丧期间,李世民下诏令太子监国权知军国大事,而李承乾“颇识大体”“颇能听断”,干得相当出色。六月己丑,朝臣恳请李世民上朝听政,李世民应允,不过“细务仍委太子”,之后李世民每每外出巡幸时,都是由太子李承乾留京监国。

  由此可见,李承乾是非常出色的,只是李承乾随着年岁既增再加上患了足疾,开始叛逆起来。于是李世民“搜访贤德,以辅储宫”,先后挑选了十余位老臣、名臣出任东宫辅臣。然而这些谏臣们却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否适合李承乾,一味的进谏是否能够将承乾已经出现偏差的行为纠正过来?因为通观于志宁、孔颖达、张玄素等人的劝谏就能发现共同点——这三人几乎是比着上疏,而且措辞是一个比一个凶狠,言语一句比一句锋利,最后却根本收不到期望中的效果。

  李承乾不过盖个房子,于志宁便上疏批评他过于奢华;李承乾和宦官玩乐,于志宁又上疏批评他,甚至将他比作秦二世。相比之下孔颖达更是激烈,他只要觉得李承乾一有不对的地方就立马犯颜直谏,太子的乳母遂安夫人曾劝说过孔颖达,认为太子年龄既长,不宜总是当着面痛加批评指责,而孔颖达却表示我这样做“死无所恨”,结果是“谏诤逾切,承乾不能纳”。至于张玄素,那更是无时无刻不谏,言语之急切恨不得李承乾立刻听他的,至于结果如何更是可想而知了。

  可以说,历史上的李承乾之所以变成后来那样子,并走上了谋反这条不归路,除了足疾而变得多疑的本身内因,那些毫不留情面的大臣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本以为史书是刻意美化李承乾的形象,但真正与他相处之后,秦风才发现李承乾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储君。

  “明天或者会撤回中原。你与苏定方、程处默、尉迟宝庆他们率领边军先行。”

  “出变故了?”李承乾机警的询问。

  “我怀疑突厥人正在前方等着我们自投落网,同时,也怀疑有人泄漏了咱们的行踪,故而,不得不中途改变计划。”

  “查出来了没有?”李承乾勃然大怒,拍案而起道:“是哪个王八羔子干的好事?”

  “目前还查不出来,也没有证据,只有等明天斥候的消息来了再说。”秦风也不隐瞒,将自己的推测以及临行前的准备都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但是,怀疑长孙无忌一事是断然不会说出来的。

  “针对我的是吧?”蓦然,李承乾如泄了气的皮球,有些呆滞的自语。

  “或许是你,或许是我。”秦风说到这儿,笑着说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锋芒毕露,或许惹人生厌也未可知,毕竟,无论是科举、武举,还是吏治都是我提出来的,恨我的人多不胜数。”

  “不管针对已经不重要了,一切等明天再说。消息确实后我就离开。”李承乾目现睿智之光芒,笑问道:“妹夫,我答应得这么干脆,你不会因此而认为我怕死吧?”

  秦风打了一个响指,笑着道:“最明智的选择,我老实说吧,你留下来也只是累赘。想必你也是如此想的。”

  李承乾无语的盯着秦风,就算你知道是这么一回事,也不用明说吧,这也未免太伤人自尊了吧。

  秦风轻咳一声,一本正经道:“我这个人最大的缺点就是不会说谎。”

  “好吧!我承认你是天下间最最诚实的人。”

  李承乾苦笑的问:“我让大家去准备,做事随时撤离的准备。对了,乌蒙部落共计十三万余人,能够上战场的青壮就有数万之众,若是再加上颉利可汗的兵马,你一万虎贲军少说也要面对六七万控弦之士,少了边军你就只有一万人了,应付得下来么?”

  “兵在精而不在多,老实与你说吧。对于边军的决死之心我还心存余虑,要是他们在战场上一哄而散,那就全完了。”

  李承乾沉吟道:“你的兵力太少了,我把五百禁卫留给你吧,他们都是跟随父皇南征北战的玄甲军,是精锐中的精锐。关键时刻可做利刃之用。”

  “不了!”秦风拒绝道:“玄甲军号称天下第一军,我不怀疑他们的战斗力,可是,他们的战法与虎贲军不同,虎贲军的战术恐怕发挥不出他们尽有的实力。而且,你也需要他们,我们不敢保证回军途中没有敌人。”

  “也罢。就按你的安排来定。”李承乾也不是拖泥带水的人,道:“如果真要撤离,你让人通知我一声即可。”

  “保重!”

  “我在朔方等你,一起回庆州。”李承乾在秦风的肩膀上重重一拍。

  ***

  “启禀将军,斥候回来了。”

  秦风一夜无眠等的就是斥候的消息,他连夜派出去的几波斥候好半会儿了都没有回来,这让他的心思重了几分:这没有回来,很大可能是因为出事了,回不来。这意味着突厥真的来了。

  假若突厥真的来了,秦风发现在没有得到确切消息之前,他竟然什么也做不了,心中升起一股玩脱玩大了的感觉。

  除了巡逻的士兵与传递消息的亲卫,其他人已经全部让他打发去休息了,一个人在军帐中枯坐着修练内功。

  这一等就等到天光蒙蒙亮了,而苏定方、罗通、薛仁贵、程处默、尉迟宝庆、房遗爱也早早过来了。

  这时听到斥候回来的消息,大家徒然一震,秦风忙道:“快快请他进来!”

  斥候怀着些许忐忑的心情走进了帅帐,帐帘落了下来。

  里光线很暗,空气湿润而沉闷。看着正前方的那个男人身上,心情有些激动:“偶像!”他从军一年有余,但如此近距离的与偶像接触,他还是第一次。

  秦风年纪不大,今年不过十七岁。他没有依仗家世,也没有靠任何人的扶持。愣是凭借个人的能力,一步一步的登上大将军的位子。他的事迹几乎可以出一本励志的传奇小说了。

  唐朝尚武,时下几乎所有年轻人都以秦风为目标,作为人生的榜样动力,视他为唐朝的偶像。

  看着让露水打湿了全身衣服,且头发上、眉毛上的露水,以及脸上道道不深不浅的伤痕,秦风很是欣慰,大唐有着如此大无畏的将士,何愁天下不平?

  古之斥候与侦察兵一样,他们奋斗在真真正正的最前线,做着最危险、最辛苦的事情,为了收集一个小小的情报,甚至牺牲成百上千人,故而,秦风对于斥候十分敬重与感激。

  看着近在咫尺的偶像,斥候实在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兄弟辛苦了,你不用紧张,我又不是吃人的老虎,没有什么可怕的!”

  秦风开了个小玩笑,他在长安的时候,隐隐约约的感受到少年郎崇拜的目光,也知道自己是一些人心中的“偶像”,莫名其妙的在少年将士中很有着不弱于人的威信,见斥候有种粉丝遇到了偶像的激动与紧张,便以笑话缓解了紧张的情绪。

  斥候的心理素质与自控能力比普通士兵强得很多,此人片刻就恢复过来,他深吸了一口气,行礼道:“末将见过大将军。苏将军、罗将军、程将军、尉迟将军、薛将军、房将军。”他从职位高低,逐一给秦风、苏定方、罗通、薛仁贵、程处默、尉迟宝庆、房遗爱行礼。

  “非常时刻无需多礼。你且说说看,你此次巡视查到了什么?乌蒙部落是否有所异动,除此之外,附近可有其他军队的存在?”秦风说话时中气十足,却显得有些疲惫。这一次玩的比较大,当前的局势非常微妙,便是秦风也变得多愁善感起来,难以入眠。

  斥候拱手道:“回大将军话,末将确实打探到了突厥的行踪。不过不是乌蒙部落的,而是颉利可汗的军队。他们就在我军东北方向,一百余里之外,与乌蒙部落也有百里之遥。目前他们正在安营休息,他们的军营布局与兵锋所指之方向正是我军。与此同时,他们侦骑四出,我亲眼看到他们连突厥人的斥候也清理了,对方的目的很明显,就是隐藏行踪,准备坐收渔人之利。”

  “果然不出所料!”秦风心中闪过这个念头,又问道:“军士共计多少人?”

  “四万精锐之士。”

  “如何肯定?”

  斥候不慌不忙道:“末将逼供对方八名斥候,回答数目相同,故而,末将胆敢保证对方人数不会差错。”

  苏定方、罗通、薛仁贵、程处默、尉迟宝庆、房遗爱等六人纷纷倒吸凉气,低呼出声。

  他们倒不是因为这个数目,他们的惊讶来自于秦风的直觉。

  昨天晚上,秦风将他们叫来,说了怀疑。因为没有确切的证据,怀疑永远是属于怀疑。其实得知消息的程处默、尉迟宝庆、房遗爱以为秦风这次多了一个李承乾而过于当心所致。如今听到突厥真来,一个个都不淡定了。对于秦风,都抱以了古怪、热烈的目光。

第298章:火牛阵

  “兄长,李统领回来了。”秦风正要继续询问的时候,外面传来了马云萝悦耳的声音。

  秦风道:“请进。”

  “见过大将军!”李穆比行时这个少年斥候更加狼狈,只因他在一晚上的时间,要走的路更多,哪怕他已经修练了内功,也累了个半死,要知道这一来一回,可是将近了五六百里的路程,李穆能够及时赶回来,是因为他一路上是换马不换人。要不然,根本赶不到。

  “乌蒙部落已有察觉,兴大军六万南下。离我们只有不到二百里的路程。”

  “可有详细点的消息?”秦风忍不住问了一句。他本人对于答案不报多少希望,毕竟是深夜,想要从撵帐看出大概的情况,根本不太可能。

  “将军,由于时间紧迫,末将不敢多留,让兄弟们继续盯梢后,便打马归来。”李穆歉然的说道。

  “你不错,分得出事情轻重急缓,你也累了,先去休息吧。”

  “喏!”李穆也不推辞,他实在太累了,现在心神一松,站着都想睡觉。

  “强坚范。”

  “末将在。”强坚范从外面匆匆而入。

  秦风道:“你挑选二十名兄弟,依昨晚之令,即刻南下,一刻不能延缓。”

  “喏。”

  “定方、处默、宝庆,你们与贵客立即撤军,在百里外,处默带一千边军,给我做一件事……”秦风想了一会儿,对南下的苏定方等人做了一番交待。

  “老大,你吩咐吧。”程处默瓮声瓮气的说道

  秦风交待了一下,然后道:“做完之后,你们在大致方位上做好记号,免得我们自己中招,之后,再行离开”

  “喏!”

  随着三员大将的离开,军帐中一下宽松了不少。这一会儿,秦风才有时间继续询问这位年纪轻轻的斥候。

  “除了四万大军,你可还有其他的信息?”

  “首先,这四万大军,是真真正正的精锐。是由突厥拓揭、侍卫之士组成的强兵!”

  就连秦风都无法淡定,惊呼出来:“四万精锐,而且还是突厥最强的士兵?”

  “一点没错。”斥候将探听到的消息一一奉上。

  “这个颉利还真瞧得起我们啊。准备坐收渔人之利都还派出四万最强的士兵,我应该感到荣幸呢还是悲哀?”

  秦风哭笑不得,这颉利实在太看得起他了,特地为他派出了四万大军?

  乌蒙六万,颉利四万,一共是十万控弦之士,尽管他们不会一上,可如果硬战的话,虎贲军先要以一敌六的打败乌蒙,然后,以疲劳之师与突厥最强的士兵接着再打一仗,而且,这种兵力上的比例有可能更大,毕竟,战争中,不可能不会死人,虎贲军是精锐不假,可再精锐的将士也是人,而不是神仙,是人都会累,都会伤,会死。

  面对先后两轮总计十万突厥精骑,莫说是他人,连秦风自己都缺乏这个信心打这一仗。这不是他够勇气,而是明白的是实力的差距。这种差距,不是凭借血气之勇就能弥补回来的。

  如果勇气是万能的,那一头牛犊就能一统天下,这明显不可能。所以,强行打这一战的代价,只有全军覆没。

  “除此之外,颉利派出的统军大将是他心腹大将,分别是皇族出身的阿史那社尔与执失族的执失思力。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是突厥的里少有的人才,他们智勇……”

  “我知道他们。你不用说了。他们确实是非常厉害的人物。”秦风阻止了斥候的到嘴的话。

  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秦风能不知道么?这两位可是彻头彻脑的名将,历史上,他们与契必何力忠心归附大唐后,三人成为大唐立下威名赫赫的异族名将。

  历史上的阿史那社尔率部投奔唐朝,被封为左骁卫大将军,尚衡阳长公主,拜驸马都尉。此后,社尔随侯君集平高昌,封毕国公,又先后征讨高句丽、薛延陀的战争,屡立军功。之后阿史那社尔任昆丘道大总管,率领铁勒、突厥部众十万人击败龟兹,并迫使于阗国王臣服。后升任右卫大将军,加镇军大将军。

  与阿史那社尔相比,执失思力为大唐立下之功绩亦是不凡,他归降唐朝后,担任左领军将军。后来奉命招降浑、斛萨等部族。并娶李渊之女九江公主为妻,官拜驸马都尉,封安国公。此后多次随军征战,先后大败吐谷浑、吐蕃、薛延陀。

  这两位,绝对是牛人之的牛人,名将中的名将,一个已经够秦风喝一壶了,现在两个同时出现,秦风心有戚戚焉。

  “老大,我们撤吧!”罗通一脸的不甘心,只是由于他在虎贲军中地位高于薛仁贵、房遗爱,所以还是第一个说出了撤军的意思。

  大帐里的气氛一下子冷到了冰点,寂静无声。

  “将军,我们可以打败乌蒙部落,但绝对也是惨胜,如果再与颉利相斗,我们有全军覆灭之危,为了不平白耗费将士的性命,也为了不便宜了突利、夷男这两人,撤军吧,趁对方还没有发现我军意图,我们退回朔方还来得及。”此时薛仁贵也同意退兵。

  接下来的房遗爱也表示退兵是最上策。

  秦风看了帐内所有将军一眼,闭上了双眼,默默的思索片刻,忽然张开了双眼,对罗通道:“兄弟,你可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出塞的火攻之计。”

  “永世难忘!”那是虎贲军的第一战,是兄弟们第一次走出了国门,在敌人内部发起的第一战,同时,也是大唐将士第一次深入突厥腹地作战,那一次的经历历历在目,对于参与的罗通、李业诩、程处默、尉迟宝庆而言,绝对是终身难忘的一次战争。

  “定方说过,我们一路上缴获马匹七千余,牛一千左右,羊有两万只出头。”

  秦风说了一句似乎与战争无关的话。然而,到了罗通耳里,却不啻于一记沉重的惊雷,只因他还记得秦风说过一句话,大概的话意是秦风有一种药物,这种药物能够让他轻而易举的执行失传已久的“火牛阵”。

  “老大,你是说……”罗通霍然起身,又惊又喜的盯着秦风,他浑然不知道自己的语声中都带着了一丝丝的颤音,他不是害怕,而是激动所致。

  秦风笑着点了点头,道:“除去慢吞吞的绵羊,我们有八千、八万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死士。而这,也是我们用来招待乌蒙的礼物。之后,处默那一招,我是用来对付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的。除此之外,我还有专门对付战马的一大杀招,这三大招,不要说十万,就算再多五万士兵,我们也能够杀他片甲不留,之所以撤军,除了要保证贵客的安全,也是示弱于敌,让对方误以为我们畏惧而放心大胆的追逐。所以……”

  罗通惊喜着接过了秦风的话头道:“所以,我们不需要退后。”

  “对了!”秦风哈哈大笑着。

  “将军,你们到底在说什么啊?末将怎么听得稀里糊涂的呢。”薛仁贵与那斥候面面相觑,弄不清楚二人葫芦里卖什么药。

  “仁贵你熟悉兵法与史书,应该知道,五国攻齐的史实吧?”秦风见薛仁贵疑惑,笑了笑道。

  “知道,燕将乐毅领兵下齐国七十余座城池,齐国几乎灭亡。”薛仁贵熟知战国各种大的战役,闻言点了点头道。

  随即,豁然抬起头看着秦风,吃惊的问道:“火牛阵?不是已经失传了吗?”

  而那斥候竟尔也侃侃而谈道:“薛将军言之有理,当年齐国在燕国猛烈的进攻下,只剩下两座城池,齐将田单用火牛阵,一举杀败了强大的燕国,恢复了齐国。随着那一战之后,火牛阵就失传了。”

  在齐国一战中,大放光彩的火牛阵,当然引起了世人的注意。于是陆续有些国家,想用火牛阵来代替军队,进行作战,但都失败了。因为,牛要是被点上火,就会狂暴,当场狂暴,杀伤自己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